《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样例
第一部分:整体框架
第二部分:阶段设计
一、通读指导
学生根据通读指导完成初读,教师组织班级交流,重点讨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针对性 地再读、三读,形成自己的阅读认识。 (一)“序言”阅读任务
1. 矛盾先生认为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时,她的心境是怎样的? 2. 矛盾先生如何评价《呼兰河传》这部小说?
【重点能力指向】提取信息,初步了解本书。 (二)第一章阅读任务 1. 请为第一章拟写一个小标题。 2. 品味作者语言。
请找出你认为富有诗意的词语。摘抄句子,用横线画出这类词语,并做简单批注,说说用词的精妙处。
3. 请你为呼兰河小城画一幅平面图。
4. 阅读完第一章,呼兰河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段是什么?请摘抄在下面,试着用关键词表达你的感受。
【重点能力指向】拟写小标题,概括内容。利用图片梳理文本内容。利用表格整理
阅读笔记,使用关键词表达阅读感受。
(三)第二章阅读任务
1. 请分别为书中第 40 页和第 65 页插图配上一段文字。
2. 第二章第五部分,作者提到:“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结合第一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读罢第二章,请用一句话说说小城呼兰给你留下的印象。
【重点能力指向】聚焦阅读重点,根据图片复述主要事件。聚焦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思阅读感受。
(四)第三章阅读任务
1. 本章重点阅读“我”与祖父的互动。请摘抄“我”的淘气活动,祖父对“我”行为的反应,并记录下你的阅读感受。(试着列表格摘抄文章,记录阅读感受。)
2. 除“我”与祖父的互动,作者还如何写祖父?(可以从祖父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以及祖父对别人的态度等角度摘抄。)
3. 结合上面的读书笔记,用一句话回答: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重点能力指向】借助表格,有针对性地完成摘抄。结合人物相关描写、情节,分
析人物形象,形成解释。
(五)第四章阅读任务
1. 通读这一章,本章重复出现“荒凉”一词,请圈画出这些句子。
2. 这一章中作者写了一些没有名姓名的人,请摘抄其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写一写这些呼兰人给你留下的印象。
【重点能力指向】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聚焦没有姓名的呼兰人,体会
作者对他们的复杂感情。
(六)第五章阅读任务
在婆婆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这部分(可以适当联想和想象)。
3. 读罢本章,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
【重点能力指向】借助表格梳理信息,分析形象,形成解释。变换叙述视角,理解婆婆的行为。 (七)第六章阅读任务
1. 重点阅读这一章中有二伯相关的内容,摘抄对有二伯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概括与有二伯有关的事件,并记录你的感受。(试着设计表格做摘抄和记录。)
2. 本章第一句就是“我家的有二伯,性情很古怪”,通读第六章,尽可能多地列出表现有二伯性情古怪的细节。
3. 以下这段文字选自萧红散文《家族以外的人》,阅读选文与书中相关情节,填写下表:
【重点能力指向】复习、巩固分析人物的方法。聚焦“性情古怪”的细节,细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利用补充材料,区分写实与虚构。
(八)第七章阅读任务
1. 文中多次提及冯歪嘴子的“笑”与“泪”,摘抄相关语句,谈谈你读完这些语句的感受。 2. 综合上面表格中你的读书笔记,你喜欢冯歪嘴子这个人物吗?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重点能力指向】聚焦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解释。 (九)“尾声”阅读任务
阅读尾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文字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重点能力指向】概括感受
。
二、重点突破1:讲故事的人——叙述角度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不同视角下的文字,辨识故事背后“讲故事的人”的不同。 2. 通过对比、品析、改写,梳理不同叙事视角对表达作者数学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辨析不同的“讲故事的人”
下面的文字选自《呼兰河传》,这几段话似乎是从不同人的嘴里讲出的故事:有的好像是一个成年人给我们讲她的所思所想,有的似乎是一个小女孩给我们讲她的所见所闻。你能把下面几段文字按说话人的不同进行分类吗?
补充知识:叙述角度活动二:换一个人讲故事从以上文字中,人选一段你感兴趣的,试着变换讲故事的人,重写这个故事。 活动三:为什么让这个人来讲故事
思考:重写的故事与文本中的故事有什么区别?两个故事在表达作者的感情方面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标:
1. 观看微课,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人物,分析结果。 2. 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活动一:观看微课《思维导图,咋整?》 (一) 确定中心人物
在绘制人物形象分析思维导图之初,你要先确定你想要汇报的人物。以《呼兰河传》为例,你最感兴趣或最使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请确定他为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形。
(二) 聚焦人物精读
确定你的中心人物后,请精读本小说中与这个人物有关的部分,例如《呼兰河传》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冯歪嘴子,那么你应该重点阅读第七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批注他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概括与他有关的事件,以及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态度等。
(三) 材料分类,分析人物典型性格
仍以《呼兰河传》为例,摘抄了本书中冯歪嘴子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概括与他有关的事件,以及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态度后,你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材料。现在,你应该做的是将这些丰富的材料按照人物形象分类。例如,你摘抄了老板和老板娘骂冯歪嘴子让老婆住在磨房里,冯歪嘴子默默地听;老婆难产而死,他很难过,但继续过日子;周围人奚落冯歪嘴子,他只是笑„„ 这些材料虽然零散,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件都反映了冯歪嘴子“逆来顺受”的特点。
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你针对重点人物所做的摘抄分类整理,归纳出这个人物的特点。 (四) 选择一个形象代表你对这个人物的综合理解
人物的几个性格已经归纳,请思考这个人物给你什么印象?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形象(图画)来代表你的阅读感受更确切?
(五) 绘制思维导图,注意选择色彩和图形
以上准备都完成后,用一张 A4 纸,先绘制你选取的形象,然后按照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画出分支,将你收集的材料分类,将不同类别的关键词写在纸上。
(六) 注意事项
绘制思维导图,图形色彩确实很重要,但既然是“思维导图”,思维含量更重要。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对人物理解深刻,人物形象分析到位,你的思维导图才会打动别人。
活动二:绘制思维导图
给每个同学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三天左右。由每个学生自己完成阅读、摘抄、分析、绘制。 学生拿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初稿参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思维导图。 活动三:根据思维导图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
绘制思维导图后,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
(一) 小讲座如何以自己的思维导图为基础,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
1. 选择这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给自己的小论文取一个最符合你阅读感受的名字(争取做到生动形象)。
2.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概括你这个人物的总体分析。
3. 按照典型特点、次要特点的顺序,逐段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要言之有物,从文本中选择关键词句支持你的分析,但不能全篇照抄。
4. 完成小论文后,先自己修改,再与同学交流。 5. 全班交流分享。 (二) 写作小论文 1. 学生独立写作小论文。 2. 互相交流、评价。 3. 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4. 学生修改小论文。
四、内容统整
任务一:
在本书辑录的侯国良的插图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代表《呼兰河传》的一篇。为《呼兰河传》设计一个腰封,向学弟学妹推荐这本书。
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本小组的思维导图和人物分析小论文。全班制作《说不尽的呼兰人》阅读集。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样例
第一部分:整体框架
第二部分:阶段设计
一、通读指导
学生根据通读指导完成初读,教师组织班级交流,重点讨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针对性 地再读、三读,形成自己的阅读认识。 (一)“序言”阅读任务
1. 矛盾先生认为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时,她的心境是怎样的? 2. 矛盾先生如何评价《呼兰河传》这部小说?
【重点能力指向】提取信息,初步了解本书。 (二)第一章阅读任务 1. 请为第一章拟写一个小标题。 2. 品味作者语言。
请找出你认为富有诗意的词语。摘抄句子,用横线画出这类词语,并做简单批注,说说用词的精妙处。
3. 请你为呼兰河小城画一幅平面图。
4. 阅读完第一章,呼兰河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段是什么?请摘抄在下面,试着用关键词表达你的感受。
【重点能力指向】拟写小标题,概括内容。利用图片梳理文本内容。利用表格整理
阅读笔记,使用关键词表达阅读感受。
(三)第二章阅读任务
1. 请分别为书中第 40 页和第 65 页插图配上一段文字。
2. 第二章第五部分,作者提到:“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结合第一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读罢第二章,请用一句话说说小城呼兰给你留下的印象。
【重点能力指向】聚焦阅读重点,根据图片复述主要事件。聚焦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思阅读感受。
(四)第三章阅读任务
1. 本章重点阅读“我”与祖父的互动。请摘抄“我”的淘气活动,祖父对“我”行为的反应,并记录下你的阅读感受。(试着列表格摘抄文章,记录阅读感受。)
2. 除“我”与祖父的互动,作者还如何写祖父?(可以从祖父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以及祖父对别人的态度等角度摘抄。)
3. 结合上面的读书笔记,用一句话回答: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重点能力指向】借助表格,有针对性地完成摘抄。结合人物相关描写、情节,分
析人物形象,形成解释。
(五)第四章阅读任务
1. 通读这一章,本章重复出现“荒凉”一词,请圈画出这些句子。
2. 这一章中作者写了一些没有名姓名的人,请摘抄其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写一写这些呼兰人给你留下的印象。
【重点能力指向】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聚焦没有姓名的呼兰人,体会
作者对他们的复杂感情。
(六)第五章阅读任务
在婆婆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这部分(可以适当联想和想象)。
3. 读罢本章,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
【重点能力指向】借助表格梳理信息,分析形象,形成解释。变换叙述视角,理解婆婆的行为。 (七)第六章阅读任务
1. 重点阅读这一章中有二伯相关的内容,摘抄对有二伯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概括与有二伯有关的事件,并记录你的感受。(试着设计表格做摘抄和记录。)
2. 本章第一句就是“我家的有二伯,性情很古怪”,通读第六章,尽可能多地列出表现有二伯性情古怪的细节。
3. 以下这段文字选自萧红散文《家族以外的人》,阅读选文与书中相关情节,填写下表:
【重点能力指向】复习、巩固分析人物的方法。聚焦“性情古怪”的细节,细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利用补充材料,区分写实与虚构。
(八)第七章阅读任务
1. 文中多次提及冯歪嘴子的“笑”与“泪”,摘抄相关语句,谈谈你读完这些语句的感受。 2. 综合上面表格中你的读书笔记,你喜欢冯歪嘴子这个人物吗?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重点能力指向】聚焦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解释。 (九)“尾声”阅读任务
阅读尾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文字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重点能力指向】概括感受
。
二、重点突破1:讲故事的人——叙述角度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不同视角下的文字,辨识故事背后“讲故事的人”的不同。 2. 通过对比、品析、改写,梳理不同叙事视角对表达作者数学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辨析不同的“讲故事的人”
下面的文字选自《呼兰河传》,这几段话似乎是从不同人的嘴里讲出的故事:有的好像是一个成年人给我们讲她的所思所想,有的似乎是一个小女孩给我们讲她的所见所闻。你能把下面几段文字按说话人的不同进行分类吗?
补充知识:叙述角度活动二:换一个人讲故事从以上文字中,人选一段你感兴趣的,试着变换讲故事的人,重写这个故事。 活动三:为什么让这个人来讲故事
思考:重写的故事与文本中的故事有什么区别?两个故事在表达作者的感情方面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标:
1. 观看微课,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人物,分析结果。 2. 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活动一:观看微课《思维导图,咋整?》 (一) 确定中心人物
在绘制人物形象分析思维导图之初,你要先确定你想要汇报的人物。以《呼兰河传》为例,你最感兴趣或最使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请确定他为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形。
(二) 聚焦人物精读
确定你的中心人物后,请精读本小说中与这个人物有关的部分,例如《呼兰河传》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冯歪嘴子,那么你应该重点阅读第七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批注他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概括与他有关的事件,以及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态度等。
(三) 材料分类,分析人物典型性格
仍以《呼兰河传》为例,摘抄了本书中冯歪嘴子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概括与他有关的事件,以及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态度后,你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材料。现在,你应该做的是将这些丰富的材料按照人物形象分类。例如,你摘抄了老板和老板娘骂冯歪嘴子让老婆住在磨房里,冯歪嘴子默默地听;老婆难产而死,他很难过,但继续过日子;周围人奚落冯歪嘴子,他只是笑„„ 这些材料虽然零散,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件都反映了冯歪嘴子“逆来顺受”的特点。
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你针对重点人物所做的摘抄分类整理,归纳出这个人物的特点。 (四) 选择一个形象代表你对这个人物的综合理解
人物的几个性格已经归纳,请思考这个人物给你什么印象?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形象(图画)来代表你的阅读感受更确切?
(五) 绘制思维导图,注意选择色彩和图形
以上准备都完成后,用一张 A4 纸,先绘制你选取的形象,然后按照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画出分支,将你收集的材料分类,将不同类别的关键词写在纸上。
(六) 注意事项
绘制思维导图,图形色彩确实很重要,但既然是“思维导图”,思维含量更重要。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对人物理解深刻,人物形象分析到位,你的思维导图才会打动别人。
活动二:绘制思维导图
给每个同学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三天左右。由每个学生自己完成阅读、摘抄、分析、绘制。 学生拿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初稿参加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思维导图。 活动三:根据思维导图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
绘制思维导图后,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
(一) 小讲座如何以自己的思维导图为基础,撰写人物分析小论文?
1. 选择这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给自己的小论文取一个最符合你阅读感受的名字(争取做到生动形象)。
2.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概括你这个人物的总体分析。
3. 按照典型特点、次要特点的顺序,逐段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要言之有物,从文本中选择关键词句支持你的分析,但不能全篇照抄。
4. 完成小论文后,先自己修改,再与同学交流。 5. 全班交流分享。 (二) 写作小论文 1. 学生独立写作小论文。 2. 互相交流、评价。 3. 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4. 学生修改小论文。
四、内容统整
任务一:
在本书辑录的侯国良的插图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代表《呼兰河传》的一篇。为《呼兰河传》设计一个腰封,向学弟学妹推荐这本书。
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本小组的思维导图和人物分析小论文。全班制作《说不尽的呼兰人》阅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