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1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营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问题。涉及的是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有关的经济决策。

2、管理经济学假设的企业目标:短期:有条件的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长期:企业价值最

大化。

3、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

提出可行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优;(最优的方案应当

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七、实施和监控。

4、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她贯穿管理经济学决策分析的始终。

5、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只要境况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后会比采取行动之前有

所改善,采取这项行动就是值得的。

6、

应用:用边际收入能够帮助企业判断产出与收入所处的状态,即收入是否达到了最大,以此

指导企业采取增加收入的相应对策。

只要边际收入是正值,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使总收入增加;当边际收入等于0时,

总收入最多;当边际收入转变为负值时,继续增加产量,会使总收入下降

7、

增加单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使总利润变化了多少

应用:如果产量的增长带来的边际利润是正值,即增产增利,表明企业的利润还没有达到最

大,扩大产量还能继续增加利润,企业应该继续增加产量;如果边际利润是负值,即增产减

利,表明企业的利润也没有达到最大,减少产量能增加利润,企业应该减少产量;边际利润

为零时,总利润达到最大,此时的产量达到最优。

长带来边际成本增加,但只要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增加产量仍能使平均成本降低,从而

能继续增加企业利润;如果在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区域继续增加产量,

则平均成本会提

高,单位产品利润会减少。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

9、 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要素(如劳动量、资本等)使总产量发生的变化

应用:如果投入要素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是正值,即增加投入增加产出,表明企业的产出还

没有达到最大,增加要素投入还能够继续增加产出;如果边际产量是负值,即增加投入减少

产出,表明企业的产出也没有达到最大,减少要素投入能增加产出,企业应该减少要素投入

量;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10、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如何确定(无约束是指产品产量、资源投入量价格和广告费

的支出等都是不受限制的)

规则: 边际利润>0时,扩大业务量;边际利润

量最优, 此时利润最大。

11、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有约束条件”是指在管理决策时,某种被分配

的业务量是有限的、既定的。)

最优化的规则:

规则1:边际效益相等(等边际效益法则)(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被分配资源所

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被分配资源的总效益最大)

规则2:边际成本相等(等边际成本法则)(即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被分配资源

所引起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可见,只有当业务量的分配能使各种使用方向上的边际效益(边际成本)均等(已不能通过

调整业务量的分配使境况更优)时,业务量的分配才是最优的。

12、在经济学中常考虑边际量变化而不考虑总量的变化。

13、交易费用: 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例如:信息费、谈判费用、

招待费用等。

14、企业产生的根源: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由一个组织的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

省交易成本时,就产生企业。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恰好等于市

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规模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边界。

15、企业的目标:(1)短期目标:兼顾各集团利益(2)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这

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16、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三大优点: 一、促使管理者坚持长期

行为;二、促使管理者考虑效益的时间性;三、促使管理者考虑经营的风险性。

17、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

企业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18、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公司帐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又称为历史成本,是企业在经

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

广告、利息等支出。

会计利润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多少货币收入,是投资者投资和政府征税的依据。

19、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

经济利润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劣程度,是经理人员决策的基础。

20、机会成本: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几种具体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业主用自有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在别人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

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就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即这批物料如果不用于生

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来计算。

(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

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21、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反映资源用于本用途,比用于其他次好用途的价值高多少。

经济利润>0,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本用途的资源配置较优。

经济利润

22、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等于企业家把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

能得到的收入。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是一种机会成

本,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

23、外显成本是企业实际的支出,会计账上表现出来的成本。内涵成本是企业非实际的支

出,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

外显成本=会计成本;

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涵成本)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1、需求量 指人们在一定时期①内,在一定条件②下愿意③而且能够购买④某种商品或劳务

的数量⑤。(“有能力购买”是区别需要与需求的基本标准。)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 商品自身的价格 P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偏好T )3. 相

关商品的价格PX 主要分为两类:替代 品,互补品。4.政府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5. 广告费用A 6.季节因素7.市场饱和程度M

7. 消费者对价格的期望/预期Pe( 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著上涨,则

会增加现时的消费。预期效应有时候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

8.购买者数量N 。一个国家消费人口(国内消费人口 ,国外消费人口 )的变化会影响

到市场需求量。消费人口的增加会在所有价格水平下带来需求量的增加。

3、需求函数:反映需求量Q与影响需求量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Q f(P,I,Pe,PX,T...)

4、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两类:①该产品的价格,即价格因素②所有除该产品价格以外的因素,

即非价格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商品的价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

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

5、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只考虑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关系。

需求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愿意购买

的数量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6、需求曲线的理解: (1) 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2)需求曲线随商品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3) 需求曲线总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

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

7、需求曲线的分类:①个人需求曲线 :单个消费者(家庭)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②行业需求曲线: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家庭)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由行业内各个企业的企业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③企业需求曲线:某

企业的全体顾客愿意向其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可由行业内各个个人曲线

横向相加求得。

8、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成反方

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原因:①收入效应: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比以前更多东西,这意味着消

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因而使需求量有所增加。②替代效应:价格降低后,人们会把对替代

品的需求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因而是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9、决定需求量的参数可分为两种:运动参数(价格)和位移参数(非价格因素)。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①需求量的变动体现在需求曲线上的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移动,表示在其他非价格因素不变时,一种需求量变动与自身价格变动与之间的关系。

②需求变动则是需求曲线本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表示当其他非价格因素变动时,消费者

购买量的变动。

10、供给量: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

的数量。供给量并不是指生产者实际卖出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

11、影响供给量的因素:1. 产品的价格 2. 生产中可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价格3. 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越低供给量越大。 4.供给者的数量 5.投入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

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投入要素的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者的供给决策。6.其他商品的

价格: 当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使从事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此时生产者很

可能被吸引到其他商品的生产中去。7. 技术水平8.生产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当生产者

预期未来价格上涨时,会尽量减少现时供给;如果预期价格下跌,则相反。9. 政府税收和

补贴。

12、供给函数反映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假定其他因素不

变,仅研究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

数。一般形式为: Qs=f(P)

13、供给曲线的理解: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2)

供给曲线是一条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 (3)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供给曲

线。(P34)

14、供给曲线的分类:企业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

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行业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所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

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

15、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价格与生产者

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建立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之上。)

理解供给规律时必须注意:其他条件不变,仅考虑价格变化;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

例外(如古董、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

16、产品价格上升能引起供给增加的直接原因: (1)原来亏损的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

有可能扭亏为盈,变得愿意生产了;(2)原来盈利的企业更有利可图,因而会进一步扩大生

产;(企业规模的变化)(3)企业会把原来用于生产替代品的资源转为生产这种产品;(生产替

代品的转移) (4)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17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同上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①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条固定的供给曲线上的点沿着从一点到另

一点的变动。②供给变化是指在所有可能价格下,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其他条件变化时,

供给量此时不再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而是使供给曲线发生平移,引起供给变化。

1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与供给和价格的关系。市场价格由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

19、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20、注意:第一,市场均衡分析使用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即是整个行业的供需

曲线,不是企业的供需曲线)第二,市场均衡状况适用于大多数商品市场,垄断或寡头垄断

市场除外。第三,市场均衡状态是在所有参考变量均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实现的。

2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此时市场上存在生产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

此时市场上存在供给短缺。市场上众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会自发地将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

格。

22、均衡价格的变动:由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

交点所决定,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即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

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23、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24、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减少和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增加和均衡数量减少。

25、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均衡数量会增加;均衡价格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需求和供

给间的相对增加幅度。

26、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均衡数量会减少;均衡价格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需求与供

给减少的相对幅度。

27、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会下降;均衡数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增减的相

对幅度。

29、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会上升;均衡数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增减的相

对幅度。

30、政府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对产品和销售量的影响:政府征收消费税,会使价格上涨,

销售量减少,税额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各自负担的程度因供需曲线斜率的不同而

不同。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消费者负担的比例就越小;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供给者负担的

比例就越小。

31、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的市场结果是相同的”。(1)税收会抑制市场活动。(2)买者

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负担的大小视弹性而定,谁的弹性小,对税赋的负担就大。

32、政府规定最高价格的情况:最高限价

生活必需品,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会导致商品短缺,并会在市场上引起反常现象。市场表现为:

排队抢购、黑市交易、腐败、搭售次货、变相涨价(降低质量、服务)

33、消除短缺的办法:行政措施——配给供应制,以票证的分配来维持基本生活品的满足。

优点: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平均主义,缺点:不能消除短缺及其不合理现象。

•经济措施——给予生产者补贴(如煤炭)或增大供给(如蔬菜),使供给曲线右移。优点:

能够有效消除短缺

34、政府规定最低价格的情况:最高限价>均衡价格,表现为产品过剩。适用对象:劳动市

场的最低工资、农产品;出现过剩:失业、卖粮难。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农产品

规定“支持价格”。

35、对于农产品过剩,政府必须考虑对策:a: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供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花卉)b:扩大农产品的用途;扩大需求,农产品深加工;

(生物质能源)c:由政府收购(国家粮库)d:出口、外援,甚至销毁。

36、总结:需求—供给分析法的应用:方法(三步骤):1、判断是:需求的变动、需求量

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2、变动的方向和大小;3、新旧均衡点的分析,结

论与建议。

37、价格机制通过商品的价格波动能自动调节供需,基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

资源的稀缺性二、资源的可替代性三、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选择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章附录 在需求曲线的背后:消费者选择理论

1、消费者偏好:①偏好的完全性(排序性):消费者可在心目中对不同商品(组合)按偏好

排序。②偏好的非饱和性(不满足性):多比少好的原则—不满足性。③偏好的可传递性(转

移性)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

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

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消

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西方经济

学家把边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消费者为了再多得一个单位的物品,愿意放弃

的其他物品的数量总是相继减少。

4、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总结:①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不满足性)表明为实

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②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

差异曲线群;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意程度。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

度较高,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较低。(转移性、不满足性)③任意两条无

差异曲线决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转移性、不满足性)④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不满足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边际替代率(MRS)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另一

种商品的数量之间的比率。 用MRSXY表示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

公式为:Y的减少量比上X的增加量的绝对值

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随着该无差异曲线的向下移动而递减

6、预算约束: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7、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

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只有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E

点才是效用最大化点。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8、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

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

的斜率相等)。用公式表示,有下式成立: MRS = - Px / Py

第二章 需求分析

1、价格弹性的计算:①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价格变动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Ep=lim-∆Q.P

∆p→0∆PQ计算点弹性其前提是需求曲线的方程必须已知。 dQP②弧价格弹性:又称为弧弹性,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dPQPA+PB

E=-∆Q⋅P=-QB-QA⋅p∆PQPB-PAAB

2

QB-QAPA+PB =-PB-PAQA+QB⋅

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灵敏度就要失真。

注意事项:P与Q的变化方向相反,故Ep为负值,但在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

程度方面,考虑弹性系数的符号并无特殊意义,故一般都用绝对值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

2

、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比值成正比。

3、当P/Q不变时,则弹性由斜率决定:斜率越小(曲线平坦),弹性越大; 斜率越大(曲

线陡峭),弹性越小。

4、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 Ep = 0;价格无论

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如:急救药)2)需求有无限弹性(perfect elastic)Ep =无

穷;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银行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农产品的保护价。

3)单位需求弹性(unitary elastic)Ep = 1;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4)需求缺乏弹性(inelastic〕Ep

必需品、病人对产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奢侈品。

结论: 1)垂直的需求曲线无弹性 2)水平的需求曲线无限弹性3)陡峭的需求曲线缺乏弹

性4)平缓的需求曲线富有弹性5)双曲线式的需求曲线单位弹性

5、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各点的斜率不变,由于P和Q的值变动,因此各点的价格弹性

是变动的。在线性需求曲线上可找到一点,其弹性值恰好等于1;在此点之上,需求曲线每

点的弹性的绝对值都大于1;而在此点以下,需求曲线每点的弹性绝对值都小于1。

6、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需求富于弹性。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

者有利;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薄利多销”: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Ep > 1。

7、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

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p

8、消费税中: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需求越富有弹性, 消费者负

担的比重就越小,而生产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

9、总结:|Ep|> 1时,P↑,TR↓,P↓,TR↑,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向变化:

|Ep|

|Ep|= 1时, P↑或P↓,TR恒定,价格变化而总收入不变。

10、富有弹性的需求:金属、电子工程产品、机械工程产品、家具、汽车车辆、工具工程

产品、专业服务、运输服务;缺乏弹性的需求:煤气,电和水、汽油、化学品、饮料(各

类)、衣服、烟草、银行保险服务、家庭服务、农产品和鱼产品、书籍杂志和报纸、食品。

①总收入(TR:total revenue):TR=P·Q

设需求函数为:P=a―bQ(a,b>0)

则收入函数为:TR=PQ= aQ―bQ2故TR为抛物线。

∆TR②边际收入: = a―2bQ MR= ∆ Q

MR的斜率2b,恰好是需求曲线斜率b的2倍,两条曲线拥有相同的纵截距a

总收入曲线: |Ep|>1时,P↓→Q↑TR↑;|Ep|

MR曲线: |Ep| > 1 时, Q↑TR↑,MR为正;|Ep|

11、MR=P(1-1/|Ep|);从上式可以看出:当|Ep|=无穷时,MR=P;|Ep|为其他值时MR均小于P;|Ep|>1时,MR为正值;|Ep|=1时MR=0;|EP|

12、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 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小,由于人们离不开它,不会因价格波动导致需求量有较大的变动。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大,人们可需要它,也可不需要它,P波动,需求量变动就大。2. 可替代物品的多少。可替代的商品越多,可替代的程度越大,则弹性就大。当替代品越容易获得,则P↑时,消费者转向消费其它替代品,而放弃该商品的消费,反之同理。如食盐可替代很小,则弹性小,而食糖可以由淀粉、水果、蜂蜜等替代,因而弹性就大。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重。 消费支出份额小→弹性小,如:火柴、针等;消费支出份额大→弹性大,如:小轿车等。4. 时间因素:同种商品,长期:价格弹性大;

短期:价格弹性小。 如香烟涨价:导致一些烟民戒烟→短时间需求量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烟民戒烟失败→弹性又恢复。5.同类商品定价不同,其弹性大小也不一样:对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替代品的数量及商品的需求弹性。如在一个城市里,所有商店的牛奶的价格提高0.25元,总的销售量会下降,但不会下降很多,如果只有一种牛奶价格上升0.25元, 销售量会下降很多.

13、价格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对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与估计2. 用于企业的价格决策 需求量变动与价格的变动呈相反方向。企业经理任何时候也不会把价格定在非弹性需求上。 由于在非弹性需求 → 提价→TR利润变大。如果采用减价方式,产品在非弹性区,减价→减少总收入→利润变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3. 用于政府制定有关政策限制价格的运用。运用限制价格的一般是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会使居民支出较大幅度增加,从而使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安定。

对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征税,限制生产。

14、在分析影响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时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决定某种物品需求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不同物品需求弹性的大小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时要把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看其中的一个因素。第二,一种物品的需求弹性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变化的。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也与技术变化、资源变动、生产状况相关。第三,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而言,同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不同消费者群体对某种物品的需求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偏好不同。

15、根据某物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把物品分为不同的种类: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的物品是正常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增加。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物品是低档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在正常品中,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物品为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的物品为必需品。

16、 用于食物的支出恩格尔系数 全部支出恩格尔定理: 表述一: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表述二: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7、1. 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2. 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经营收入弹性大的商品更有利3. 用于安排部门的发展速度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其需求量的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发展速度也就应当快些。收入弹性小的行业,由于其需求量的增长要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发展速度就只能慢些。

18、1、交叉弹性为正值(Exy>0):X、Y是替代品。

两种物品之间是替代关系,即互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的值越大,其替代性越高。当需求交叉弹性为无限大时,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例如,两种不同牌号但性能、质量相同的个人电脑。

2、交叉弹性为负值(Exy

两种物品之间是互补关系,即互为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其互补性越强。当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是无限大时,两种物品是完全互补品,例如,眼镜框与眼镜片。

3、交叉弹性为零(Exy=0):X、Y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即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互补关系。

19、交叉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同一家企业中,在制定价格时就要考虑到在替代品或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2. 用于分析不同企业的产品间的竞争关系

交叉弹性越大,竞争越激烈

表2-23. 用于定价关系

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有两种商品,其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互补。互补商品往往可以分为基本商品和配套商品两种,通常的定价策略是对基本商品定低价,对配套商品定高价。

4. 作为划分行业的标志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1、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而长期则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经济学中长短期的划分标准,在于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

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称为不变要素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称为可变要素投入,如劳动力、原材料、燃料等。

3、不同市场短期的时间长短存在很大差异。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短期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短期长得多;重工业企业的短期比轻工业的短期更长。

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①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MP =△Q /△L =dQ/dL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1)MP>0,TP/Q递增;MP=0,TP/Q最大;MP

②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AP=Q/L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③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1)MP相交于APl线的最高点;MP> AP, AP上升;MP = AP,AP最大;MP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决策分析的基础。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第三,增加要素投入并非就会出现递减,只有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递减;第四,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同质。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

7、MP和AP曲线是否由TP曲线决定?

倒U形的边际产量曲线MP决定总产量曲线TP和平均产量曲线AP的形状,而不是由总产量曲线决定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形状。

8、第Ⅰ阶段:生产力尚未充分发挥的阶段。因此,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只能在Ⅱ区域内进行选择。第Ⅲ阶段:该区域为生产的不合理阶段,理性的厂商不应在此阶段上进行生产

9、边际产量收入(边际要素收入):指可变投入要素L增加1个单位,能使销售收入增加多少。MRPL=ΔTR/ΔL =ΔTR/ΔQ•ΔQ/ΔL=MR •MPL

即MRPL等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企业的边际收入。

10、边际支出: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L所增加的总成本。MEL= ΔTC/ΔL

MEL为可变投入要素L的边际支出。

11、当 MRPL = MEL 时,可变投入要素L的投入量为最优,企业的利润最大。

12、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MRPL=MEL;MEL = PL;MRPL = PL

13、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或,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4、等产量线的特点:1)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等产量线的产量越大(Q2>Q1) 。2)同一等产量线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4)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15、按相互替代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1)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替代率为常数)

(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为固定)

(3)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的曲线

1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即当产量水平保持不变时,两种投入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

MRTSLK=-

增投1个单位x,能替代多少单位y

。∆K∆LMRTSA=lim-∆L→0

∆KdK=-∆LdL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17、

1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分析: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际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加所致。

19、原因:各要素之间有适当比例,替代是有限的。MRTS 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MRTSLK≠MRTSKL 20、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两种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21、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①图解法:在一定的成本下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在一定的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成本一定,只有取其上产量最大的点,生产才是最优,要达到此条件,即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产量一定,只有取其上成本最小的点,生产才是最优,要达到此条件,即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②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MPxMPxnMPx21=== PxPx2Pxn122、①既定成本,产量最大化:

PL时,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总产量增加。 MRTSLK〉PKPL MRTSLK〈PK

时,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总产量增加。

MPMPPLLKMRTS==LK PLPKPLPK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PK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只有二者相等,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②既定产量,成本最小化:

PL时,厂商会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总产量不变,总成本支出降低。 MRTSLK〉PK PL MRTSLK〈时,厂商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总产量不变,总成本支出降低。 PKMPPL MPLKMRTSLK==PKPLPK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P L 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PK 只有二者相等,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23

24、利润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组合:上述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是指一定产量下能使成本最低,或一定成本下能使产量最大的组合,但不一定就是企业利润最大。

为谋求利润最大,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必须同时满足MRPK=PK和MRPL=PL。这种组合也一定能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MPK/PK=MPL/PL。

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但是,最优要素组合时,利润不一定最大。

25、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如果劳动力价格提高,或资本的价格下降,会使投入要素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使等成本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

26、对投入要素征税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对一种要素征税就是提高该投入要素的价格(成本),企业要是成本最低,少使用价格提高的投入要素,更多地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投入要素。

27、生产扩大路线:长期生产扩大路线:如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这时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变化的轨迹;短期生产扩大路线: 如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的,这时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变化的轨迹。生产扩张线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都可变;(长期)短期生产扩张表示有一种生产要素(K)的投入量不变。在各种产出水平上,短期成本一般要高于长期成本。

28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1、规模收益递增: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规模收益不变: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3、规模收益递减: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假定:aL+aK=bQ 1. b>a 规模收益递增2. b

那么,h

h=k 规模效益不变

h>k 规模效益递增

如果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hQ=knf(x,y,z)

那么,n=1 规模效益不变(h=k)

n>1 规模效益递增(h > k ,假定k>1)

n

29、①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1)工人专业化,内部分工更合理(2)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费用低4)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5)其他因素

②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不再起作用,规模经济因素与规模不经济因素相互抵消。

③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主要是管理因素,规模过大,层次过多而使管理效率降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变异

30/技术进步,指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了进展。它应当表现为以更少的投入,得到与以前同样的产出。故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表现为等产量曲线的位移。位移越大说明技术进步越快。

31、技术进步的类型:1. 劳动节约型:资本的边际产量比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更快

2. 资本节约型:劳动的边际产量比资本的边际产量增加更快

3. 中立型:劳动的边际产量的增长率=资本的边际产量的增长率

第5章 成本利润分析

1、适用于决策的成本为相关成本;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为非相关成本。

2、机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放弃的若干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会计成本为非相关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增量成本:由决策引起的成本增加量ΔC=C2-C1;用以考察企业的一项决策是否具有经济性。

4、增量分析法:增量收入与增量成本进行比较,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方案可以接受;否则,方案不可接受。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两者的区别: 边际分析法是变量的微量(单位)变化,增量分析法是某种决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总影响

5、沉没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在决策中应该被忽视:因为它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它已经无法收回,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的前期投入,在后期的决策实施后,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部分前期投入是沉没成本,如厂房。

6、边际成本:指产量增加1个单位,引起总成本变化多少。MC=ΔTC/ΔQ

7、变动成本: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在短期内可以根据产量情况进行调整的可变投入的费用,如购买原料的费用,短期借款的利息等

固定成本: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在短期内无法根据产量情况进行调整的固定投入的费用,如厂房,各种维修费用等

8、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反映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由于产量又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所以,成本的高低也可以由投入要素的数量决定:C=f(Q)生产函数:Q=f(L)

9、成本函数取决于:(1)产品生产函数(投入量); (2)投入要素的价格。

知道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以及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可以推导出它的成本函数.

1 规模收益不变;总成本的变化与产量的变化成正比2 规模收益递增;总成本的增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3 规模收益递减。总成本的增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10、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①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故短期成本中有固定成本。这样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②长期是指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故长期成本是变动成本。在这样条件下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既有变动成本又有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函数:只有变动成本,没有固定成本。

11、总变动成本(TVC):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形状由总产量曲线的形状决定,归根到底,又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

12、短期边际成本: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有大变小,又由小变大,边际曲线呈U形。最低点处于总成本曲线的拐点,因为拐点斜率最小。

13、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1、TC与MC:MC为TC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值;TC曲线拐点对应MC曲线最低点. ;MC曲线是U字型。

MC递减, TC减幅递增;MC递增, TC增幅递增;MC最小, TC曲线拐点

2、TC与AC:AC是TC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斜率值最小的点对应AC最低点。AC曲线是U字型的

3、MC与AC:MC曲线穿过AC曲线最低点;MCAC, AC递增;MC=AC, AC最小

4、MC与AVC:MC曲线穿过AVC曲线最低点;AVC比AC先达到最低点;AVC曲线是U字型。MCAVC, AVC递增;MC=AVC, AVC最小。

14、1.AC曲线始终位于AVC的上方。AC的最低点(E)高于AVC的最低点(F),即AC的最低点处于AVC最低点的右上方。

2.MC曲线与A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C曲线相交于AC的最低点。

3.MC曲线与AV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VC曲线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1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如果企业能选择最优规模,在各个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平均水平。(LAC=LTC/Q)它是许多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SAC曲线有无数条 ,LAC曲线是这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 曲线要比 SAC 曲线平缓。

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 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在 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 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 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最低点,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16、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反映,如果企业能选择最优规模,在每个产

量水平上,再增加一个产量,会使总成本增加多少。(LMC=ΔLTC/ΔQ)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7、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是指产量的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的情况,如产量增加2倍成本只增加1.5倍。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y of Scale)则指产量增长率小于成本增长率。

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介绍的规模收益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规模收益递增表现为产量增加的速度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速度。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这会导致LAC下降,出现规模经济;反之,规模收益递减将引起规模不经济。而规模收益不变时,若要素价格不变,则LAC保持不变,则既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

但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规模不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减)并不等价。因为:

规模收益要求投入要素同时按相同的比例增加,而规模经济则允许企业在改变产量水平时改变投入要素组合的比例。

规模收益指的是生产函数的一种特性,因此隐含有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而规模经济则没有这一假设。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在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中,应该鼓励小企业的发展)

18、一家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低于如每种产品分别由一家企业生产所需成本的总和时,就存在范围经济性。

范围经济性的程度(SC)可由下列公式来衡量

19、贡献分析法: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 贡献分析法就是根据贡献的大小来判断方案优劣。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固定成本+

贡献>0, 决策能使利润增加 ,方案可以接受;反之,不可接受。

贡献是短期决策的依据,利润是长期决策的依据。

1. 是否接受订货2.自制还是外购三、发展何种新产品贡献分析法不必分摊固定成本4.亏损的产品要不要停产或转产5. 有限资源怎样最优使用6.向公司内还是向公司外购买

7. 企业的安全边际是指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说明企业越能承受市场需求的波动,经营比较安全,风险较小。

求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实际(或预期)销售量-盈亏分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或预期销售量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1、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竞争环境,也称市场类型,反映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状态。

2、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①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数目,交易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分布②商品的差别/同质性,质量是否相同③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④信息的完全性,交易者所得到的信息是否完全。

3、经济学家通常把市场结构按其竞争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一般农产品)、垄断竞争(轻工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钢铁、汽车)和完全垄断(公用事业,如水、电)。

4、完全竞争的四个特征: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人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2.产品是同质的,即彼此可以完全替代。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有盈利可以自由的

加入,有亏损可以及时退出。4.买卖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

5、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①企业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量。简称为企业需求曲线。特点:价格弹性=∞(完全弹性)

②完全竞争市场,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由市场供求曲线决定。企业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

③企业目的:利润最大化。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能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

④平均收益AR:平均每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AR=TR/Q=P•Q/Q=P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销售所带来的收益增量。MR=△TR/△Q=P•△Q/△Q=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按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其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即:AR=P。(在各类市场上,价格和平均收益都是相等的)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得到的收益。因为对一个厂商来说,无论销售量增加多少,市场价格是不变的,所以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即:MR=AR。(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MR=AR=P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三线合一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条件MR=MC,∵ P=MR ∴决策条件亦是P=MC

6、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五种情况

1)若AR > SAC,则厂商获得利润;

2)若AR = SAC,则厂商为零利润(盈亏平衡);

3)若AVC

4)若AR = AVC,则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停止生产点);

5)若AR

MR = SMC时,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7、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企业要按照P=MC的条件决定自己的产量,即随着P的变化,产量总是沿着MC曲线而增减;MC曲线反映的是不同价格水平上企业的供给量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应为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8、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假定行业的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不影响其价格,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市场上全体企业在给定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之和。行业的供给曲线就由全体企业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来。

9、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1、如果行业单个企业可以获得利润

有利润 —— 新企业进入 —— 行业供给增加 —— 市场价格下降 —— 利润消失。

2、如果行业单个企业产生亏损

亏损 —— 部分企业退出 —— 行业供给减少 —— 市场价格上升 —— 亏损消失。

如果TRLTC,即P>LAC,就进入。

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企业长期均衡时:P=AC(长期和短期)=MC(长期和短期);即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处生产,经济利润为零。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AR=MR=LAC=LMC

10、成本不变行业中,需求增加,新企业进入,一直到价格恢复到原来水平;成本递增行业中,需求增加,新企业进入,一直到价格等于新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1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①关于利润:从短期看,会有经济利润(或亏损),但从长期看,只获正常利润。②关于产量:从短期看,能调整自己产量,以求利润最大;但从长期看,只有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才最有利。③满足长期均衡条件的经济意义:

1. P=AC(=MC)在成本最低点定价,消费者满意;在此点生产,效率最高。2. P=MC 说明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④关于竞争策略:低成本策略是唯一竞争策略。

12、完全垄断市场是指一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的市场。

13、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需要指出的是,垄断企业的价格、产量决策,总是选择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段,这是因为MC总是大于零,所以,MR也必然要大于零。

14、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长期价格和产量决策:从长期来看,企业应把产量定在LMC和MR的相交处,产量为Q2 ,价格为P2。

15、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进入障碍主要有:1)控制基本原料的来源2)拥有专利权,以此阻止其它厂商生产同一种商品。3)规模大,规模经济性显著4)政府特许

16、垄断的弊端:在垄断条件下,厂商根据需求情况,同时决定价格和产量。

1.产量不足:同样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垄断产量要低于竞争产量。

2. 高价格:限制了产量,控制了市场供求,所以价格水平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

3. 生产效率低:生产不足,资源配置缺乏效率(P>MC),即分配性低效率,是一种无谓的损失。

垄断的优点:垄断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规模经济性显著。

政府的干预:1. 制定反垄断法,反对垄断保护竞争2. 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17、垄断竞争: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场。

特征:1)企业数量多。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2)企业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出行业。无进退壁垒:企业进出市场是自由的,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强的;3) 产品有差别。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关键特点。正因为产品有差别,所以每个企业都能吸引一些特定的消费者,从而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同时,产品之间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从而有一定的竞争。

企业对价格有影响力。

18、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从图形看,垄断竞争的企业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企业的均衡是相同的。

19、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长期调整包括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和企业数目的调整;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P=AC(即 P = LAC = SAC),经济利润为零。2)MR=MC(即MR = LMC= SMC),企业利润最大化。

20、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差异化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功能、开发新的更新换代的产品、新设计、新包装等。比如等离子彩电等;(客观差异);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史玉柱的脑白金;(主观差异);服务竞争:比如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产品的经济空间不同:销售地点的差别。;主观评价不同:商标的差别

21广告竞争是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补充。广告具有提供产品信息,显示和强化产品差异化的作用。

22、企业广告费最优化条件是:

ΔQ/ΔA*P-MC=1 其中MC可近似AVC

21、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关于价格和产量:企业能通过改变价格影响销售量。由于P>MC,与完全竞争相比,价格定得较高,产量则较少,但与垄断相比,它程度较小。 价格较高、产量较低。

关于生产效率:由于切点处于LAC下降处,即非最低点,所以不但成本高,价格高,利润最大化产量低于最低产量。规模经济未能充分利用。但由产品有差别引起的产品多样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消费者福利

关于竞争策略: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制定竞争策略要复杂。除低成本策略外,还可采用:

(1)价格竞争;(2)产品差异化竞争;(3)促销(包括广告)等策略。

22、寡头垄断: 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

23、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四种模式:①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式②价格领导模式③卡特尔模式④博弈模式

24价格刚性: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式表明:一家寡头企业如果提价,其他寡头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寡头企业如果降价,其他寡头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这模式从理论上说明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为什么具有刚性。企业一旦规定了产品价格,就不会轻易变动。

25、边际收入曲线:只要MC曲线与MR曲线相交于MR不连续的地方(缺口FG处),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结论:弯折的需求曲线—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价格刚性。

26、价格领导,即行业中的一家领袖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

27、几家寡头垄断企业共同规定统一价格,以谋求行业利润最大。公开的叫卡特尔,秘密的叫串谋。

28、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两个:1)改进产品式样与结构,增加产品的用途和提高产品的质量。2)做广告

原因(1)对方反应慢;(2)效果较持久。

寡头垄断企业害怕价格竞争会引起价格战,故更倾向非价格竞争。

29、阻吓竞争对手进入策略:指人为设置市场障碍,以阻吓新企业进入。

主要有:1)采用限制进入定价法2)进行价格报复3)预留生产能力4)捷足先登,使市场饱和。

30可竞争市场:在寡头垄断行业里,只要新企业进入的沉没成本很低,市场进入障碍就会很小,市场就能保持其竞争性,企业控制价格的能力就会被大大削弱,企业价格就有可能维持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种市场,被称为可竞争市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把沉没成本而不是规模经济作为企业市场控制力的来源。

31、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模式: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条件下,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模式,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绩效的尺度,反映了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企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的经营规模,也是经理人员谋求个人目标的基础。前提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利润。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且这个利润低于最大可能得到的利润,企业的价格应当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定得低,产量应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定得高。

32、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两种企业行为模式的比较:1. 企业目标和广告费支出 谋求销售收入最大,要支出更多广告费。2.固定成本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如固定成本增加(减少),对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决策没有影响。但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就需要减少(增加)产量,提高(降低)价格。

3.税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如税负增加(减少),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决策不受影响。但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就要提高(降低)价格,减少(增加)产量。

第7章 定价实践

1、成本加成定价法: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成本利润率 弹性越大,加成越小

2、差别定价:指对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3、差别定价的三个必要条件:(1)企业有控制价格的能力(2)有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4、高峰负荷定价法:定价原则:固定成本由高峰时段(顾客)承担,非高峰时段只承担变动成本。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营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问题。涉及的是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有关的经济决策。

2、管理经济学假设的企业目标:短期:有条件的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长期:企业价值最

大化。

3、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

提出可行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优;(最优的方案应当

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七、实施和监控。

4、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她贯穿管理经济学决策分析的始终。

5、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只要境况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后会比采取行动之前有

所改善,采取这项行动就是值得的。

6、

应用:用边际收入能够帮助企业判断产出与收入所处的状态,即收入是否达到了最大,以此

指导企业采取增加收入的相应对策。

只要边际收入是正值,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使总收入增加;当边际收入等于0时,

总收入最多;当边际收入转变为负值时,继续增加产量,会使总收入下降

7、

增加单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使总利润变化了多少

应用:如果产量的增长带来的边际利润是正值,即增产增利,表明企业的利润还没有达到最

大,扩大产量还能继续增加利润,企业应该继续增加产量;如果边际利润是负值,即增产减

利,表明企业的利润也没有达到最大,减少产量能增加利润,企业应该减少产量;边际利润

为零时,总利润达到最大,此时的产量达到最优。

长带来边际成本增加,但只要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增加产量仍能使平均成本降低,从而

能继续增加企业利润;如果在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区域继续增加产量,

则平均成本会提

高,单位产品利润会减少。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

9、 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要素(如劳动量、资本等)使总产量发生的变化

应用:如果投入要素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是正值,即增加投入增加产出,表明企业的产出还

没有达到最大,增加要素投入还能够继续增加产出;如果边际产量是负值,即增加投入减少

产出,表明企业的产出也没有达到最大,减少要素投入能增加产出,企业应该减少要素投入

量;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10、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如何确定(无约束是指产品产量、资源投入量价格和广告费

的支出等都是不受限制的)

规则: 边际利润>0时,扩大业务量;边际利润

量最优, 此时利润最大。

11、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有约束条件”是指在管理决策时,某种被分配

的业务量是有限的、既定的。)

最优化的规则:

规则1:边际效益相等(等边际效益法则)(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被分配资源所

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被分配资源的总效益最大)

规则2:边际成本相等(等边际成本法则)(即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被分配资源

所引起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可见,只有当业务量的分配能使各种使用方向上的边际效益(边际成本)均等(已不能通过

调整业务量的分配使境况更优)时,业务量的分配才是最优的。

12、在经济学中常考虑边际量变化而不考虑总量的变化。

13、交易费用: 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例如:信息费、谈判费用、

招待费用等。

14、企业产生的根源: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由一个组织的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

省交易成本时,就产生企业。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恰好等于市

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规模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边界。

15、企业的目标:(1)短期目标:兼顾各集团利益(2)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这

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16、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三大优点: 一、促使管理者坚持长期

行为;二、促使管理者考虑效益的时间性;三、促使管理者考虑经营的风险性。

17、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

企业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18、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公司帐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又称为历史成本,是企业在经

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

广告、利息等支出。

会计利润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多少货币收入,是投资者投资和政府征税的依据。

19、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

经济利润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劣程度,是经理人员决策的基础。

20、机会成本: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几种具体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业主用自有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在别人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

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就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即这批物料如果不用于生

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来计算。

(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

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21、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反映资源用于本用途,比用于其他次好用途的价值高多少。

经济利润>0,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本用途的资源配置较优。

经济利润

22、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等于企业家把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

能得到的收入。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是一种机会成

本,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

23、外显成本是企业实际的支出,会计账上表现出来的成本。内涵成本是企业非实际的支

出,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

外显成本=会计成本;

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涵成本)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1、需求量 指人们在一定时期①内,在一定条件②下愿意③而且能够购买④某种商品或劳务

的数量⑤。(“有能力购买”是区别需要与需求的基本标准。)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 商品自身的价格 P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偏好T )3. 相

关商品的价格PX 主要分为两类:替代 品,互补品。4.政府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5. 广告费用A 6.季节因素7.市场饱和程度M

7. 消费者对价格的期望/预期Pe( 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著上涨,则

会增加现时的消费。预期效应有时候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

8.购买者数量N 。一个国家消费人口(国内消费人口 ,国外消费人口 )的变化会影响

到市场需求量。消费人口的增加会在所有价格水平下带来需求量的增加。

3、需求函数:反映需求量Q与影响需求量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Q f(P,I,Pe,PX,T...)

4、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两类:①该产品的价格,即价格因素②所有除该产品价格以外的因素,

即非价格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商品的价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

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

5、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只考虑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关系。

需求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愿意购买

的数量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6、需求曲线的理解: (1) 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2)需求曲线随商品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3) 需求曲线总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

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

7、需求曲线的分类:①个人需求曲线 :单个消费者(家庭)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②行业需求曲线: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家庭)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由行业内各个企业的企业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③企业需求曲线:某

企业的全体顾客愿意向其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可由行业内各个个人曲线

横向相加求得。

8、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成反方

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原因:①收入效应: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比以前更多东西,这意味着消

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因而使需求量有所增加。②替代效应:价格降低后,人们会把对替代

品的需求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因而是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9、决定需求量的参数可分为两种:运动参数(价格)和位移参数(非价格因素)。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①需求量的变动体现在需求曲线上的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移动,表示在其他非价格因素不变时,一种需求量变动与自身价格变动与之间的关系。

②需求变动则是需求曲线本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表示当其他非价格因素变动时,消费者

购买量的变动。

10、供给量: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

的数量。供给量并不是指生产者实际卖出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

11、影响供给量的因素:1. 产品的价格 2. 生产中可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价格3. 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越低供给量越大。 4.供给者的数量 5.投入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

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投入要素的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者的供给决策。6.其他商品的

价格: 当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使从事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此时生产者很

可能被吸引到其他商品的生产中去。7. 技术水平8.生产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当生产者

预期未来价格上涨时,会尽量减少现时供给;如果预期价格下跌,则相反。9. 政府税收和

补贴。

12、供给函数反映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假定其他因素不

变,仅研究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

数。一般形式为: Qs=f(P)

13、供给曲线的理解: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2)

供给曲线是一条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 (3)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供给曲

线。(P34)

14、供给曲线的分类:企业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

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行业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所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

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

15、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价格与生产者

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建立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之上。)

理解供给规律时必须注意:其他条件不变,仅考虑价格变化;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

例外(如古董、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

16、产品价格上升能引起供给增加的直接原因: (1)原来亏损的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

有可能扭亏为盈,变得愿意生产了;(2)原来盈利的企业更有利可图,因而会进一步扩大生

产;(企业规模的变化)(3)企业会把原来用于生产替代品的资源转为生产这种产品;(生产替

代品的转移) (4)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17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同上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①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条固定的供给曲线上的点沿着从一点到另

一点的变动。②供给变化是指在所有可能价格下,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其他条件变化时,

供给量此时不再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而是使供给曲线发生平移,引起供给变化。

1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与供给和价格的关系。市场价格由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

19、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20、注意:第一,市场均衡分析使用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即是整个行业的供需

曲线,不是企业的供需曲线)第二,市场均衡状况适用于大多数商品市场,垄断或寡头垄断

市场除外。第三,市场均衡状态是在所有参考变量均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实现的。

2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此时市场上存在生产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

此时市场上存在供给短缺。市场上众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会自发地将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

格。

22、均衡价格的变动:由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

交点所决定,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即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

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23、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24、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减少和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增加和均衡数量减少。

25、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均衡数量会增加;均衡价格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需求和供

给间的相对增加幅度。

26、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均衡数量会减少;均衡价格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需求与供

给减少的相对幅度。

27、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会下降;均衡数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增减的相

对幅度。

29、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会上升;均衡数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增减的相

对幅度。

30、政府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对产品和销售量的影响:政府征收消费税,会使价格上涨,

销售量减少,税额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各自负担的程度因供需曲线斜率的不同而

不同。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消费者负担的比例就越小;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供给者负担的

比例就越小。

31、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的市场结果是相同的”。(1)税收会抑制市场活动。(2)买者

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负担的大小视弹性而定,谁的弹性小,对税赋的负担就大。

32、政府规定最高价格的情况:最高限价

生活必需品,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会导致商品短缺,并会在市场上引起反常现象。市场表现为:

排队抢购、黑市交易、腐败、搭售次货、变相涨价(降低质量、服务)

33、消除短缺的办法:行政措施——配给供应制,以票证的分配来维持基本生活品的满足。

优点: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平均主义,缺点:不能消除短缺及其不合理现象。

•经济措施——给予生产者补贴(如煤炭)或增大供给(如蔬菜),使供给曲线右移。优点:

能够有效消除短缺

34、政府规定最低价格的情况:最高限价>均衡价格,表现为产品过剩。适用对象:劳动市

场的最低工资、农产品;出现过剩:失业、卖粮难。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农产品

规定“支持价格”。

35、对于农产品过剩,政府必须考虑对策:a: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供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花卉)b:扩大农产品的用途;扩大需求,农产品深加工;

(生物质能源)c:由政府收购(国家粮库)d:出口、外援,甚至销毁。

36、总结:需求—供给分析法的应用:方法(三步骤):1、判断是:需求的变动、需求量

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2、变动的方向和大小;3、新旧均衡点的分析,结

论与建议。

37、价格机制通过商品的价格波动能自动调节供需,基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

资源的稀缺性二、资源的可替代性三、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选择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章附录 在需求曲线的背后:消费者选择理论

1、消费者偏好:①偏好的完全性(排序性):消费者可在心目中对不同商品(组合)按偏好

排序。②偏好的非饱和性(不满足性):多比少好的原则—不满足性。③偏好的可传递性(转

移性)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

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

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消

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西方经济

学家把边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消费者为了再多得一个单位的物品,愿意放弃

的其他物品的数量总是相继减少。

4、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总结:①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不满足性)表明为实

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②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

差异曲线群;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意程度。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

度较高,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较低。(转移性、不满足性)③任意两条无

差异曲线决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转移性、不满足性)④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不满足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边际替代率(MRS)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另一

种商品的数量之间的比率。 用MRSXY表示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

公式为:Y的减少量比上X的增加量的绝对值

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随着该无差异曲线的向下移动而递减

6、预算约束: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7、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

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只有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E

点才是效用最大化点。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8、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

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

的斜率相等)。用公式表示,有下式成立: MRS = - Px / Py

第二章 需求分析

1、价格弹性的计算:①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价格变动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Ep=lim-∆Q.P

∆p→0∆PQ计算点弹性其前提是需求曲线的方程必须已知。 dQP②弧价格弹性:又称为弧弹性,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dPQPA+PB

E=-∆Q⋅P=-QB-QA⋅p∆PQPB-PAAB

2

QB-QAPA+PB =-PB-PAQA+QB⋅

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灵敏度就要失真。

注意事项:P与Q的变化方向相反,故Ep为负值,但在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

程度方面,考虑弹性系数的符号并无特殊意义,故一般都用绝对值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

2

、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比值成正比。

3、当P/Q不变时,则弹性由斜率决定:斜率越小(曲线平坦),弹性越大; 斜率越大(曲

线陡峭),弹性越小。

4、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 Ep = 0;价格无论

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如:急救药)2)需求有无限弹性(perfect elastic)Ep =无

穷;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银行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农产品的保护价。

3)单位需求弹性(unitary elastic)Ep = 1;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4)需求缺乏弹性(inelastic〕Ep

必需品、病人对产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奢侈品。

结论: 1)垂直的需求曲线无弹性 2)水平的需求曲线无限弹性3)陡峭的需求曲线缺乏弹

性4)平缓的需求曲线富有弹性5)双曲线式的需求曲线单位弹性

5、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各点的斜率不变,由于P和Q的值变动,因此各点的价格弹性

是变动的。在线性需求曲线上可找到一点,其弹性值恰好等于1;在此点之上,需求曲线每

点的弹性的绝对值都大于1;而在此点以下,需求曲线每点的弹性绝对值都小于1。

6、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需求富于弹性。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

者有利;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薄利多销”: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Ep > 1。

7、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

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p

8、消费税中: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需求越富有弹性, 消费者负

担的比重就越小,而生产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

9、总结:|Ep|> 1时,P↑,TR↓,P↓,TR↑,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向变化:

|Ep|

|Ep|= 1时, P↑或P↓,TR恒定,价格变化而总收入不变。

10、富有弹性的需求:金属、电子工程产品、机械工程产品、家具、汽车车辆、工具工程

产品、专业服务、运输服务;缺乏弹性的需求:煤气,电和水、汽油、化学品、饮料(各

类)、衣服、烟草、银行保险服务、家庭服务、农产品和鱼产品、书籍杂志和报纸、食品。

①总收入(TR:total revenue):TR=P·Q

设需求函数为:P=a―bQ(a,b>0)

则收入函数为:TR=PQ= aQ―bQ2故TR为抛物线。

∆TR②边际收入: = a―2bQ MR= ∆ Q

MR的斜率2b,恰好是需求曲线斜率b的2倍,两条曲线拥有相同的纵截距a

总收入曲线: |Ep|>1时,P↓→Q↑TR↑;|Ep|

MR曲线: |Ep| > 1 时, Q↑TR↑,MR为正;|Ep|

11、MR=P(1-1/|Ep|);从上式可以看出:当|Ep|=无穷时,MR=P;|Ep|为其他值时MR均小于P;|Ep|>1时,MR为正值;|Ep|=1时MR=0;|EP|

12、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 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小,由于人们离不开它,不会因价格波动导致需求量有较大的变动。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大,人们可需要它,也可不需要它,P波动,需求量变动就大。2. 可替代物品的多少。可替代的商品越多,可替代的程度越大,则弹性就大。当替代品越容易获得,则P↑时,消费者转向消费其它替代品,而放弃该商品的消费,反之同理。如食盐可替代很小,则弹性小,而食糖可以由淀粉、水果、蜂蜜等替代,因而弹性就大。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重。 消费支出份额小→弹性小,如:火柴、针等;消费支出份额大→弹性大,如:小轿车等。4. 时间因素:同种商品,长期:价格弹性大;

短期:价格弹性小。 如香烟涨价:导致一些烟民戒烟→短时间需求量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烟民戒烟失败→弹性又恢复。5.同类商品定价不同,其弹性大小也不一样:对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替代品的数量及商品的需求弹性。如在一个城市里,所有商店的牛奶的价格提高0.25元,总的销售量会下降,但不会下降很多,如果只有一种牛奶价格上升0.25元, 销售量会下降很多.

13、价格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对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与估计2. 用于企业的价格决策 需求量变动与价格的变动呈相反方向。企业经理任何时候也不会把价格定在非弹性需求上。 由于在非弹性需求 → 提价→TR利润变大。如果采用减价方式,产品在非弹性区,减价→减少总收入→利润变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3. 用于政府制定有关政策限制价格的运用。运用限制价格的一般是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会使居民支出较大幅度增加,从而使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安定。

对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征税,限制生产。

14、在分析影响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时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决定某种物品需求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不同物品需求弹性的大小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时要把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看其中的一个因素。第二,一种物品的需求弹性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变化的。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也与技术变化、资源变动、生产状况相关。第三,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而言,同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不同消费者群体对某种物品的需求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偏好不同。

15、根据某物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把物品分为不同的种类: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的物品是正常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增加。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物品是低档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在正常品中,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物品为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的物品为必需品。

16、 用于食物的支出恩格尔系数 全部支出恩格尔定理: 表述一: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表述二: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7、1. 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2. 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经营收入弹性大的商品更有利3. 用于安排部门的发展速度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其需求量的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发展速度也就应当快些。收入弹性小的行业,由于其需求量的增长要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发展速度就只能慢些。

18、1、交叉弹性为正值(Exy>0):X、Y是替代品。

两种物品之间是替代关系,即互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的值越大,其替代性越高。当需求交叉弹性为无限大时,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例如,两种不同牌号但性能、质量相同的个人电脑。

2、交叉弹性为负值(Exy

两种物品之间是互补关系,即互为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其互补性越强。当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是无限大时,两种物品是完全互补品,例如,眼镜框与眼镜片。

3、交叉弹性为零(Exy=0):X、Y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即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互补关系。

19、交叉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同一家企业中,在制定价格时就要考虑到在替代品或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2. 用于分析不同企业的产品间的竞争关系

交叉弹性越大,竞争越激烈

表2-23. 用于定价关系

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有两种商品,其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互补。互补商品往往可以分为基本商品和配套商品两种,通常的定价策略是对基本商品定低价,对配套商品定高价。

4. 作为划分行业的标志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1、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而长期则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经济学中长短期的划分标准,在于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

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称为不变要素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称为可变要素投入,如劳动力、原材料、燃料等。

3、不同市场短期的时间长短存在很大差异。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短期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短期长得多;重工业企业的短期比轻工业的短期更长。

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①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MP =△Q /△L =dQ/dL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1)MP>0,TP/Q递增;MP=0,TP/Q最大;MP

②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AP=Q/L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③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1)MP相交于APl线的最高点;MP> AP, AP上升;MP = AP,AP最大;MP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决策分析的基础。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第三,增加要素投入并非就会出现递减,只有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递减;第四,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同质。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

7、MP和AP曲线是否由TP曲线决定?

倒U形的边际产量曲线MP决定总产量曲线TP和平均产量曲线AP的形状,而不是由总产量曲线决定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形状。

8、第Ⅰ阶段:生产力尚未充分发挥的阶段。因此,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只能在Ⅱ区域内进行选择。第Ⅲ阶段:该区域为生产的不合理阶段,理性的厂商不应在此阶段上进行生产

9、边际产量收入(边际要素收入):指可变投入要素L增加1个单位,能使销售收入增加多少。MRPL=ΔTR/ΔL =ΔTR/ΔQ•ΔQ/ΔL=MR •MPL

即MRPL等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企业的边际收入。

10、边际支出: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L所增加的总成本。MEL= ΔTC/ΔL

MEL为可变投入要素L的边际支出。

11、当 MRPL = MEL 时,可变投入要素L的投入量为最优,企业的利润最大。

12、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MRPL=MEL;MEL = PL;MRPL = PL

13、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或,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4、等产量线的特点:1)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等产量线的产量越大(Q2>Q1) 。2)同一等产量线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4)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15、按相互替代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1)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替代率为常数)

(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为固定)

(3)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的曲线

1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即当产量水平保持不变时,两种投入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

MRTSLK=-

增投1个单位x,能替代多少单位y

。∆K∆LMRTSA=lim-∆L→0

∆KdK=-∆LdL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17、

1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分析: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际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加所致。

19、原因:各要素之间有适当比例,替代是有限的。MRTS 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MRTSLK≠MRTSKL 20、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两种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21、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①图解法:在一定的成本下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在一定的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成本一定,只有取其上产量最大的点,生产才是最优,要达到此条件,即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产量一定,只有取其上成本最小的点,生产才是最优,要达到此条件,即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②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MPxMPxnMPx21=== PxPx2Pxn122、①既定成本,产量最大化:

PL时,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总产量增加。 MRTSLK〉PKPL MRTSLK〈PK

时,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总产量增加。

MPMPPLLKMRTS==LK PLPKPLPK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PK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只有二者相等,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②既定产量,成本最小化:

PL时,厂商会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总产量不变,总成本支出降低。 MRTSLK〉PK PL MRTSLK〈时,厂商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总产量不变,总成本支出降低。 PKMPPL MPLKMRTSLK==PKPLPK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P L 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PK 只有二者相等,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23

24、利润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组合:上述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是指一定产量下能使成本最低,或一定成本下能使产量最大的组合,但不一定就是企业利润最大。

为谋求利润最大,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必须同时满足MRPK=PK和MRPL=PL。这种组合也一定能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MPK/PK=MPL/PL。

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但是,最优要素组合时,利润不一定最大。

25、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如果劳动力价格提高,或资本的价格下降,会使投入要素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使等成本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

26、对投入要素征税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对一种要素征税就是提高该投入要素的价格(成本),企业要是成本最低,少使用价格提高的投入要素,更多地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投入要素。

27、生产扩大路线:长期生产扩大路线:如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这时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变化的轨迹;短期生产扩大路线: 如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的,这时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变化的轨迹。生产扩张线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都可变;(长期)短期生产扩张表示有一种生产要素(K)的投入量不变。在各种产出水平上,短期成本一般要高于长期成本。

28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1、规模收益递增: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规模收益不变: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3、规模收益递减: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假定:aL+aK=bQ 1. b>a 规模收益递增2. b

那么,h

h=k 规模效益不变

h>k 规模效益递增

如果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hQ=knf(x,y,z)

那么,n=1 规模效益不变(h=k)

n>1 规模效益递增(h > k ,假定k>1)

n

29、①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1)工人专业化,内部分工更合理(2)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费用低4)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5)其他因素

②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不再起作用,规模经济因素与规模不经济因素相互抵消。

③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主要是管理因素,规模过大,层次过多而使管理效率降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变异

30/技术进步,指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了进展。它应当表现为以更少的投入,得到与以前同样的产出。故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表现为等产量曲线的位移。位移越大说明技术进步越快。

31、技术进步的类型:1. 劳动节约型:资本的边际产量比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更快

2. 资本节约型:劳动的边际产量比资本的边际产量增加更快

3. 中立型:劳动的边际产量的增长率=资本的边际产量的增长率

第5章 成本利润分析

1、适用于决策的成本为相关成本;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为非相关成本。

2、机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放弃的若干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会计成本为非相关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增量成本:由决策引起的成本增加量ΔC=C2-C1;用以考察企业的一项决策是否具有经济性。

4、增量分析法:增量收入与增量成本进行比较,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方案可以接受;否则,方案不可接受。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两者的区别: 边际分析法是变量的微量(单位)变化,增量分析法是某种决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总影响

5、沉没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在决策中应该被忽视:因为它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它已经无法收回,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的前期投入,在后期的决策实施后,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部分前期投入是沉没成本,如厂房。

6、边际成本:指产量增加1个单位,引起总成本变化多少。MC=ΔTC/ΔQ

7、变动成本: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在短期内可以根据产量情况进行调整的可变投入的费用,如购买原料的费用,短期借款的利息等

固定成本: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在短期内无法根据产量情况进行调整的固定投入的费用,如厂房,各种维修费用等

8、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反映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由于产量又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所以,成本的高低也可以由投入要素的数量决定:C=f(Q)生产函数:Q=f(L)

9、成本函数取决于:(1)产品生产函数(投入量); (2)投入要素的价格。

知道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以及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可以推导出它的成本函数.

1 规模收益不变;总成本的变化与产量的变化成正比2 规模收益递增;总成本的增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3 规模收益递减。总成本的增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10、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①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故短期成本中有固定成本。这样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②长期是指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故长期成本是变动成本。在这样条件下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既有变动成本又有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函数:只有变动成本,没有固定成本。

11、总变动成本(TVC):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形状由总产量曲线的形状决定,归根到底,又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

12、短期边际成本: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有大变小,又由小变大,边际曲线呈U形。最低点处于总成本曲线的拐点,因为拐点斜率最小。

13、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1、TC与MC:MC为TC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值;TC曲线拐点对应MC曲线最低点. ;MC曲线是U字型。

MC递减, TC减幅递增;MC递增, TC增幅递增;MC最小, TC曲线拐点

2、TC与AC:AC是TC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斜率值最小的点对应AC最低点。AC曲线是U字型的

3、MC与AC:MC曲线穿过AC曲线最低点;MCAC, AC递增;MC=AC, AC最小

4、MC与AVC:MC曲线穿过AVC曲线最低点;AVC比AC先达到最低点;AVC曲线是U字型。MCAVC, AVC递增;MC=AVC, AVC最小。

14、1.AC曲线始终位于AVC的上方。AC的最低点(E)高于AVC的最低点(F),即AC的最低点处于AVC最低点的右上方。

2.MC曲线与A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C曲线相交于AC的最低点。

3.MC曲线与AVC曲线的关系是:

(1)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下方时,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2)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上方时,AC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3)MC曲线在AVC曲线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1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如果企业能选择最优规模,在各个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平均水平。(LAC=LTC/Q)它是许多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SAC曲线有无数条 ,LAC曲线是这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 曲线要比 SAC 曲线平缓。

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 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在 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 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 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最低点,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16、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反映,如果企业能选择最优规模,在每个产

量水平上,再增加一个产量,会使总成本增加多少。(LMC=ΔLTC/ΔQ)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7、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是指产量的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的情况,如产量增加2倍成本只增加1.5倍。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y of Scale)则指产量增长率小于成本增长率。

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介绍的规模收益概念有紧密的联系:规模收益递增表现为产量增加的速度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速度。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这会导致LAC下降,出现规模经济;反之,规模收益递减将引起规模不经济。而规模收益不变时,若要素价格不变,则LAC保持不变,则既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

但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规模不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减)并不等价。因为:

规模收益要求投入要素同时按相同的比例增加,而规模经济则允许企业在改变产量水平时改变投入要素组合的比例。

规模收益指的是生产函数的一种特性,因此隐含有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而规模经济则没有这一假设。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在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中,应该鼓励小企业的发展)

18、一家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低于如每种产品分别由一家企业生产所需成本的总和时,就存在范围经济性。

范围经济性的程度(SC)可由下列公式来衡量

19、贡献分析法: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 贡献分析法就是根据贡献的大小来判断方案优劣。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固定成本+

贡献>0, 决策能使利润增加 ,方案可以接受;反之,不可接受。

贡献是短期决策的依据,利润是长期决策的依据。

1. 是否接受订货2.自制还是外购三、发展何种新产品贡献分析法不必分摊固定成本4.亏损的产品要不要停产或转产5. 有限资源怎样最优使用6.向公司内还是向公司外购买

7. 企业的安全边际是指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说明企业越能承受市场需求的波动,经营比较安全,风险较小。

求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实际(或预期)销售量-盈亏分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或预期销售量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1、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竞争环境,也称市场类型,反映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状态。

2、市场结构划分的依据:①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数目,交易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分布②商品的差别/同质性,质量是否相同③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④信息的完全性,交易者所得到的信息是否完全。

3、经济学家通常把市场结构按其竞争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一般农产品)、垄断竞争(轻工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钢铁、汽车)和完全垄断(公用事业,如水、电)。

4、完全竞争的四个特征: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人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2.产品是同质的,即彼此可以完全替代。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有盈利可以自由的

加入,有亏损可以及时退出。4.买卖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

5、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①企业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量。简称为企业需求曲线。特点:价格弹性=∞(完全弹性)

②完全竞争市场,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由市场供求曲线决定。企业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

③企业目的:利润最大化。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能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

④平均收益AR:平均每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AR=TR/Q=P•Q/Q=P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销售所带来的收益增量。MR=△TR/△Q=P•△Q/△Q=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按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其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即:AR=P。(在各类市场上,价格和平均收益都是相等的)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得到的收益。因为对一个厂商来说,无论销售量增加多少,市场价格是不变的,所以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即:MR=AR。(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MR=AR=P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三线合一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条件MR=MC,∵ P=MR ∴决策条件亦是P=MC

6、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五种情况

1)若AR > SAC,则厂商获得利润;

2)若AR = SAC,则厂商为零利润(盈亏平衡);

3)若AVC

4)若AR = AVC,则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停止生产点);

5)若AR

MR = SMC时,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7、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企业要按照P=MC的条件决定自己的产量,即随着P的变化,产量总是沿着MC曲线而增减;MC曲线反映的是不同价格水平上企业的供给量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应为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8、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假定行业的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不影响其价格,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市场上全体企业在给定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之和。行业的供给曲线就由全体企业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来。

9、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1、如果行业单个企业可以获得利润

有利润 —— 新企业进入 —— 行业供给增加 —— 市场价格下降 —— 利润消失。

2、如果行业单个企业产生亏损

亏损 —— 部分企业退出 —— 行业供给减少 —— 市场价格上升 —— 亏损消失。

如果TRLTC,即P>LAC,就进入。

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企业长期均衡时:P=AC(长期和短期)=MC(长期和短期);即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处生产,经济利润为零。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AR=MR=LAC=LMC

10、成本不变行业中,需求增加,新企业进入,一直到价格恢复到原来水平;成本递增行业中,需求增加,新企业进入,一直到价格等于新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1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①关于利润:从短期看,会有经济利润(或亏损),但从长期看,只获正常利润。②关于产量:从短期看,能调整自己产量,以求利润最大;但从长期看,只有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才最有利。③满足长期均衡条件的经济意义:

1. P=AC(=MC)在成本最低点定价,消费者满意;在此点生产,效率最高。2. P=MC 说明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④关于竞争策略:低成本策略是唯一竞争策略。

12、完全垄断市场是指一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的市场。

13、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需要指出的是,垄断企业的价格、产量决策,总是选择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段,这是因为MC总是大于零,所以,MR也必然要大于零。

14、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长期价格和产量决策:从长期来看,企业应把产量定在LMC和MR的相交处,产量为Q2 ,价格为P2。

15、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进入障碍主要有:1)控制基本原料的来源2)拥有专利权,以此阻止其它厂商生产同一种商品。3)规模大,规模经济性显著4)政府特许

16、垄断的弊端:在垄断条件下,厂商根据需求情况,同时决定价格和产量。

1.产量不足:同样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垄断产量要低于竞争产量。

2. 高价格:限制了产量,控制了市场供求,所以价格水平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

3. 生产效率低:生产不足,资源配置缺乏效率(P>MC),即分配性低效率,是一种无谓的损失。

垄断的优点:垄断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规模经济性显著。

政府的干预:1. 制定反垄断法,反对垄断保护竞争2. 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17、垄断竞争: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场。

特征:1)企业数量多。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2)企业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出行业。无进退壁垒:企业进出市场是自由的,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强的;3) 产品有差别。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关键特点。正因为产品有差别,所以每个企业都能吸引一些特定的消费者,从而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同时,产品之间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从而有一定的竞争。

企业对价格有影响力。

18、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从图形看,垄断竞争的企业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企业的均衡是相同的。

19、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长期调整包括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和企业数目的调整;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P=AC(即 P = LAC = SAC),经济利润为零。2)MR=MC(即MR = LMC= SMC),企业利润最大化。

20、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差异化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功能、开发新的更新换代的产品、新设计、新包装等。比如等离子彩电等;(客观差异);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史玉柱的脑白金;(主观差异);服务竞争:比如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产品的经济空间不同:销售地点的差别。;主观评价不同:商标的差别

21广告竞争是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补充。广告具有提供产品信息,显示和强化产品差异化的作用。

22、企业广告费最优化条件是:

ΔQ/ΔA*P-MC=1 其中MC可近似AVC

21、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关于价格和产量:企业能通过改变价格影响销售量。由于P>MC,与完全竞争相比,价格定得较高,产量则较少,但与垄断相比,它程度较小。 价格较高、产量较低。

关于生产效率:由于切点处于LAC下降处,即非最低点,所以不但成本高,价格高,利润最大化产量低于最低产量。规模经济未能充分利用。但由产品有差别引起的产品多样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消费者福利

关于竞争策略: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制定竞争策略要复杂。除低成本策略外,还可采用:

(1)价格竞争;(2)产品差异化竞争;(3)促销(包括广告)等策略。

22、寡头垄断: 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

23、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四种模式:①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式②价格领导模式③卡特尔模式④博弈模式

24价格刚性: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式表明:一家寡头企业如果提价,其他寡头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寡头企业如果降价,其他寡头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这模式从理论上说明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为什么具有刚性。企业一旦规定了产品价格,就不会轻易变动。

25、边际收入曲线:只要MC曲线与MR曲线相交于MR不连续的地方(缺口FG处),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结论:弯折的需求曲线—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价格刚性。

26、价格领导,即行业中的一家领袖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

27、几家寡头垄断企业共同规定统一价格,以谋求行业利润最大。公开的叫卡特尔,秘密的叫串谋。

28、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两个:1)改进产品式样与结构,增加产品的用途和提高产品的质量。2)做广告

原因(1)对方反应慢;(2)效果较持久。

寡头垄断企业害怕价格竞争会引起价格战,故更倾向非价格竞争。

29、阻吓竞争对手进入策略:指人为设置市场障碍,以阻吓新企业进入。

主要有:1)采用限制进入定价法2)进行价格报复3)预留生产能力4)捷足先登,使市场饱和。

30可竞争市场:在寡头垄断行业里,只要新企业进入的沉没成本很低,市场进入障碍就会很小,市场就能保持其竞争性,企业控制价格的能力就会被大大削弱,企业价格就有可能维持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种市场,被称为可竞争市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把沉没成本而不是规模经济作为企业市场控制力的来源。

31、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模式: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条件下,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模式,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绩效的尺度,反映了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企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的经营规模,也是经理人员谋求个人目标的基础。前提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利润。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且这个利润低于最大可能得到的利润,企业的价格应当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定得低,产量应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定得高。

32、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两种企业行为模式的比较:1. 企业目标和广告费支出 谋求销售收入最大,要支出更多广告费。2.固定成本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如固定成本增加(减少),对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决策没有影响。但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就需要减少(增加)产量,提高(降低)价格。

3.税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如税负增加(减少),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决策不受影响。但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就要提高(降低)价格,减少(增加)产量。

第7章 定价实践

1、成本加成定价法: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成本利润率 弹性越大,加成越小

2、差别定价:指对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3、差别定价的三个必要条件:(1)企业有控制价格的能力(2)有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4、高峰负荷定价法:定价原则:固定成本由高峰时段(顾客)承担,非高峰时段只承担变动成本。


相关文章

  • 工程管理考研
  • 在百度上找了些工管的资料,就是一些学校有关工管的考试科目与书目. 1.清华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 http://www.tsinghua.edu.cn/chn/zsxx/index.htm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方向01建设项 ...查看


  • 经济管理学与经济学
  • 浅议经济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 摘要 由于经济管理学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 ...查看


  •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经济管理学的区别 学生姓名 远小梅 专业 经济管理 层次年级 2009春专科 学号[1**********]110 指导教师 杨佳雪 职称 讲师 学习中心金铖教学中心 成绩 2011年 3 ...查看


  •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
  • 摘 要: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企业现代化改革,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向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清或者是方法运用失误等,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 ...查看


  • 管理知识库
  • 管理知识库 关于管理哲学的几个问题 哲学与管理本是两种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而且很密切.哲学是管理的导肮,管理是哲学的体现与实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力主哲学家当王,诸实施,给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就愈大,我们就失败得越惨. 管理科学发展 ...查看


  • 2015年温州市专业资格审查办法
  • 附件2 2015年温州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专业资格审查办法 2015年温州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专业(职位)报名资格审查的原则是,对专业技术性强的专业(职位)按照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对口掌握,综合管理性的专业(职位)适当从宽,相近相关专业可 ...查看


  • 浅议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 浅议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 行政法 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依据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从背景.调整方式.调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等方面论述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差异.接着又论述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联系.并认为经济法和行政法应该 ...查看


  • 河南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简介
  • 学科:管理学 门类:公共管理类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 ...查看


  •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异同
  •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异同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 ...查看


  • 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意义
  • 摘 要:我国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经济行为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我国的企业对自身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的欠缺,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有效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