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省两会召开时间一览表
从1月份开始,全国两会进入热潮,许多地方步入“两会时间”。目前,河北、福建、宁夏、新疆、甘肃等5省已经开完两会。从这些省份的议程来看,主要是总结2015年工作、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及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福建、宁夏、新疆、甘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披露了去年GDP数据,其中,福建为9%、新疆为8.6%、宁夏和甘肃均为8%,河北为6.8%。除了河北略低外,其余省份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6.9%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5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除了河北继续保持7%的目标不变,其余4省均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尤其是新疆下调幅度比较大,由去年的9%调低至7%。
省份
人大
政协
河北
1月8日
1月7日
福建
1月11日
1月10日
宁夏
1月11日
1月10日
新疆
1月11日
1月10日
甘肃
1月16日
1月15日
北京
1月22日
1月20日
内蒙古
1月23日
1月22日
重庆
1月24日
1月23日
陕西
1月24日
1月23日
天津
1月24日
1月23日
上海
1月24日
1月23日
江苏
1月24日
1月23日
浙江
1月24日
1月23日
广西
1月24日
1月23日
云南
1月24日
1月23日
河南
1月25日
1月23日
广东
1月25日
1月23日
四川
1月25日
1月23日
湖南
1月25日
1月24日
山东
1月25日
1月24日
江西
1月25日
1月24日
青海
1月25日
1月24日
贵州
1月26日
1月25日
海南
1月26日
1月25日
辽宁
1月26日
1月25日
吉林
1月26日
1月25日
湖北
1月26日
1月25日
山西
1月27日
1月26日
黑龙江
1月27日
1月26日
西藏
1月下旬
1月26日
安徽
2月17日
2月16日
2016地方两会闭幕
昨日,安徽省人代会闭幕,为2016年省级地方两会画上句点。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梳理31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贯穿各地2016年工作以及“十三五”发展的主线。
调整经济增速
关键词:改革创新改善民生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各省份提出的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较为谨慎。发展目标上,“区间调控”取代了“速度情结”。例如,2016年GDP的预期增速,江苏为7.5%至8%,浙江为7%至7.5%,上海为6.5%至7%……即使云南的8.5%、宁夏的7.5%,也都在固定数字上加了“左右”“以上”的后缀。显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地方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区间”,也正是兼顾增长与转型、应对压力与挑战的“空间”。
淡化GDP增速,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继而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重要议题。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1100亿元、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超过2100亿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获得的创业风险投资超过1000亿元。北京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河北等地提出,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坚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薄弱环节倾斜。
“如何凿开冰面?那就先用锤子集中敲打一个点。”“改革”是破冰的锤子,“改革落地生根”就是集中用力的那一个点。甘肃对接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制定将落户城市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的政策。广东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青海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农牧民进城购房和租房财政补贴政策。“民生实事”乃是“民心工程”,让新理念落地生根,正需要借助改革之手,找到新的突破口。
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化解过剩产能技术改造
从今年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不少省区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如何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也纷纷亮出新招、实招。
——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化解过剩产能。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轮胎等行业去产能,对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应对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完成就业目标。煤炭大省山西则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放在今年任务之首。既明确“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又强调“促进能源产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简政放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企业减负3年行动计划,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并推进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广东提出要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打好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社会保险、财务、物流等成本的“组合拳”。同时,加快免除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电力、流通等领域市场化改革。
——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有效供给。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4800亿元,抓好500项重点技改项目。安徽也表示,今年将实施3000项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从新一年部署可见,各地正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中国经济蕴含巨大潜力。
对接国家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自贸区
对症施策、精准发力,方能除弊袪痼。总体看,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的施政纲领、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均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反映出发展理念更科学、发展目标更合理、发展思路更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在去产能的同时,一些地方还围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环境约束指标——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5%、3%左右和4%,细颗粒物浓度下降5%左右。天津明确提出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河北则提出,2016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PM2.5浓度下降6%以上。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入、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相关省区市也积极融入。陕西、宁夏、新疆、福建、黑龙江等省区都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愿景。同时,各地参与申建自贸区的热情日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山东、甘肃、重庆、河南、广西、江西、江苏等地都在积极申请。
集智会诊国企
关键词:重组混改打破瓶颈
随着地方两会以及地方国资委年度工作会议的密集召开,2016年全国重点省市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和目标已基本确定,与2015年相比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像吉林、山东、江西等多个省份已经拿出了改革试点企业名单。
据统计,1月至今已有上海、吉林、浙江、山东、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宁夏、新疆、河北、河南、江苏等十余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要工作,在加速重组调结构、清退落后产能、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以及投资运营公司等方面提出诸多新要求。
地方两会勾勒出地方国企改革的新路径,以重组、混改、资产证券化、竞争类企业试点员工持股、明确清理“僵尸企业”为亮点,标志着地方国企改革进入全面加速期,一些困扰国企改革的关键瓶颈有望在今年被打破。随着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以及配套政策逐渐完备,下一步就要看各地贯彻落实“路径图”的实际行动了。
瞄准脱贫攻坚
关键词:摘帽精准扶贫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
为此,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5年,将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湖南提出,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2016年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重庆定调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将在2017年底实现18个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越过扶贫标准线,基本实现扶贫攻坚任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云南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为重点,继续推进整村、整乡、整县、整州脱贫,确保“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落到实处,在年内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
相关内容分享:
7.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和5日开幕
【回顾】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政协会议将于3月3日召开。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2015年各省市区两会召开时间
1月8日
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18日
重庆市第 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西藏区第 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0日
宁夏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新疆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1日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2日
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3日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5日
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6日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内蒙古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7日
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黑龙江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广西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8日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9日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月9日
海南省第 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16年各省两会召开时间一览表
从1月份开始,全国两会进入热潮,许多地方步入“两会时间”。目前,河北、福建、宁夏、新疆、甘肃等5省已经开完两会。从这些省份的议程来看,主要是总结2015年工作、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及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福建、宁夏、新疆、甘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披露了去年GDP数据,其中,福建为9%、新疆为8.6%、宁夏和甘肃均为8%,河北为6.8%。除了河北略低外,其余省份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6.9%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5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除了河北继续保持7%的目标不变,其余4省均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尤其是新疆下调幅度比较大,由去年的9%调低至7%。
省份
人大
政协
河北
1月8日
1月7日
福建
1月11日
1月10日
宁夏
1月11日
1月10日
新疆
1月11日
1月10日
甘肃
1月16日
1月15日
北京
1月22日
1月20日
内蒙古
1月23日
1月22日
重庆
1月24日
1月23日
陕西
1月24日
1月23日
天津
1月24日
1月23日
上海
1月24日
1月23日
江苏
1月24日
1月23日
浙江
1月24日
1月23日
广西
1月24日
1月23日
云南
1月24日
1月23日
河南
1月25日
1月23日
广东
1月25日
1月23日
四川
1月25日
1月23日
湖南
1月25日
1月24日
山东
1月25日
1月24日
江西
1月25日
1月24日
青海
1月25日
1月24日
贵州
1月26日
1月25日
海南
1月26日
1月25日
辽宁
1月26日
1月25日
吉林
1月26日
1月25日
湖北
1月26日
1月25日
山西
1月27日
1月26日
黑龙江
1月27日
1月26日
西藏
1月下旬
1月26日
安徽
2月17日
2月16日
2016地方两会闭幕
昨日,安徽省人代会闭幕,为2016年省级地方两会画上句点。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梳理31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贯穿各地2016年工作以及“十三五”发展的主线。
调整经济增速
关键词:改革创新改善民生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各省份提出的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较为谨慎。发展目标上,“区间调控”取代了“速度情结”。例如,2016年GDP的预期增速,江苏为7.5%至8%,浙江为7%至7.5%,上海为6.5%至7%……即使云南的8.5%、宁夏的7.5%,也都在固定数字上加了“左右”“以上”的后缀。显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地方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区间”,也正是兼顾增长与转型、应对压力与挑战的“空间”。
淡化GDP增速,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继而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重要议题。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1100亿元、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超过2100亿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获得的创业风险投资超过1000亿元。北京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河北等地提出,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坚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薄弱环节倾斜。
“如何凿开冰面?那就先用锤子集中敲打一个点。”“改革”是破冰的锤子,“改革落地生根”就是集中用力的那一个点。甘肃对接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制定将落户城市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的政策。广东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青海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农牧民进城购房和租房财政补贴政策。“民生实事”乃是“民心工程”,让新理念落地生根,正需要借助改革之手,找到新的突破口。
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化解过剩产能技术改造
从今年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不少省区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如何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也纷纷亮出新招、实招。
——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化解过剩产能。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轮胎等行业去产能,对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应对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完成就业目标。煤炭大省山西则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放在今年任务之首。既明确“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又强调“促进能源产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简政放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企业减负3年行动计划,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并推进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广东提出要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打好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社会保险、财务、物流等成本的“组合拳”。同时,加快免除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电力、流通等领域市场化改革。
——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有效供给。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4800亿元,抓好500项重点技改项目。安徽也表示,今年将实施3000项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从新一年部署可见,各地正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中国经济蕴含巨大潜力。
对接国家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自贸区
对症施策、精准发力,方能除弊袪痼。总体看,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的施政纲领、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均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反映出发展理念更科学、发展目标更合理、发展思路更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在去产能的同时,一些地方还围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环境约束指标——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5%、3%左右和4%,细颗粒物浓度下降5%左右。天津明确提出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河北则提出,2016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PM2.5浓度下降6%以上。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入、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相关省区市也积极融入。陕西、宁夏、新疆、福建、黑龙江等省区都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愿景。同时,各地参与申建自贸区的热情日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山东、甘肃、重庆、河南、广西、江西、江苏等地都在积极申请。
集智会诊国企
关键词:重组混改打破瓶颈
随着地方两会以及地方国资委年度工作会议的密集召开,2016年全国重点省市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和目标已基本确定,与2015年相比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像吉林、山东、江西等多个省份已经拿出了改革试点企业名单。
据统计,1月至今已有上海、吉林、浙江、山东、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宁夏、新疆、河北、河南、江苏等十余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要工作,在加速重组调结构、清退落后产能、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以及投资运营公司等方面提出诸多新要求。
地方两会勾勒出地方国企改革的新路径,以重组、混改、资产证券化、竞争类企业试点员工持股、明确清理“僵尸企业”为亮点,标志着地方国企改革进入全面加速期,一些困扰国企改革的关键瓶颈有望在今年被打破。随着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以及配套政策逐渐完备,下一步就要看各地贯彻落实“路径图”的实际行动了。
瞄准脱贫攻坚
关键词:摘帽精准扶贫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
为此,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5年,将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湖南提出,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2016年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重庆定调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将在2017年底实现18个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越过扶贫标准线,基本实现扶贫攻坚任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云南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为重点,继续推进整村、整乡、整县、整州脱贫,确保“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落到实处,在年内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
相关内容分享:
7.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和5日开幕
【回顾】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政协会议将于3月3日召开。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2015年各省市区两会召开时间
1月8日
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18日
重庆市第 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西藏区第 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0日
宁夏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新疆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1日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2日
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3日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5日
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6日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内蒙古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月27日
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黑龙江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广西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8日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月29日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月9日
海南省第 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