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的选择与用药时机

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的选择与用药时机

2010 年,英国胸科学会出版了非囊性纤维化(非 CF)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指南。2012 年,大量的研究为非 CF 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了依据,包括大环内酯类、吸入氨基糖苷类和吸入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多项 3 期临床研究正在对相关的抗生素在非 CF 性支扩中的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来自美国华盛顿 Georgetown 大学的 Donnell 教授撰写了一篇综述,对近期支扩抗生素治疗的用药指征和药物选择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总结,发表在 Curr Opin Pulm Med 杂志上。

概述

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病率日渐增高,据统计,在美国,每 10 万名美国人中就有 52人患有此病。尽管支扩在所有年龄段、各种族和不同性别中均可发病,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多见于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支扩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气道感染和炎症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引起气道结构性破坏,甚至会累及肺实质。全身性疾病也会引发支扩,但更多时候是由于患者早前的肺部感染导致的结构性改变或不明原因引起。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支扩的影像学改变。

支扩诊断主要依据为高分辨 CT 的典型影像学改变,其自然病程差异较大。提示预后较差的指标包括年龄较大、低 BMI 和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近期,Chalmers 等制定了支扩严重程度指数并对其效力进行了验证,这一方法有助识别患者的死亡风险、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和 / 或是否需要频繁治疗急性加重。

无论是病情稳定还是急性加重,支扩患者肺部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繁多。Tunney 等证实,无论是稳定期、急性加重还是急性加重缓解后,采用分子学检测方法,均可在支扩患者的痰中检测到厌氧菌和需氧菌感染,其中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普雷沃菌和韦荣球菌。而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则可发现卡他莫拉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

支扩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教育,气道分泌物清除(包括运动、理疗和药物治疗),气道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手术切除。应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症状的发生频率、以及是否有能够治疗的合并症来实施个体化治疗。通常采用阶梯式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慢性期还是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抗生素都必不可少。抗感染治疗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行痰标本培养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和其对相应抗生素的易感性相当重要。近期一项研究证实,支扩患者气道细菌负荷量大于气道和全身性炎症有关,短期和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均能降低炎症指标。

抗感染治疗指征

多种因素决定了支扩患者初始抗生素治疗的时机。其中最重要的为患者咳嗽的严重程度和频率、痰量和痰的性状、是否出现咯血和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若患者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时,医生应该开始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既可作为慢性期治疗的一部分,也可仅用于急性期治疗。也有少量文献报道,在首次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或 MRSA 时,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以清除上述两种细菌的感染。

抗生素用于慢性期治疗

多种抗生素均可长期用于支扩治疗。

1. 大环内酯类

4 项大型的临床研究(3 项成人,1 项儿童)表明,无论患者存在哪种病原菌感染,长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可使支扩患者获益,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似乎比其抗感染作用更为重要。

一项旨在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减少支扩急性加重疗效的研究(EMBRACE)中,141 例受试者随机接受阿奇霉素或安慰剂治疗 6 个月,用药剂量为 500mg,每周 3 次,结果表明,阿奇霉素组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了 62%。

另有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奇霉素 250mg,持续 1 年,也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还能够提高支扩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得到

改善。而低剂量琥乙红霉素(含有 250mg 红霉素),也能够在48 周的治疗期内减少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一项针对 1-8 岁支扩或其他化脓性肺部疾病患儿的研究表明,接受每

周 1 次阿奇霉素(30mg/kg)治疗 12-24个月,会减少患儿急性加重次数,但会引起阿奇霉素耐药菌的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非 -CF 性支扩患者中的应用也有众多禁忌。耐药菌的出现(包括耐药的肺炎球菌和 NTM),潜在不良反应(如对心脏和听力的影响),均会限制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

现有的研究中最长的观察时间为 12 个月,更长时间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其他未知的并发症。因此,长期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或对每年有至少 2 次急性加重且无用药禁忌症的支扩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所有考虑采用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行痰分枝杆菌培养,以排除 NTM 感染。同时,应通过病史和心电图检查来排除 QT 间期延长的心脏疾病。

如上所述,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来发挥疗效,但此类药物的抗感染活性也是非常明确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发或可部分消除大家应用该药的担忧。

2. 靶向口服抗生素

临床上普遍采纳的是序贯或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但这一做法却缺乏相关的证据支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多次定期循环使用口服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6-84 个月,可以使疾病的影像学改变不出现进展。而另一项纳入了 10 例患者的研究则显示,长期口服环丙沙星(至少 90 天)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但其中两例患者出现了耐药。

因此标准化的口服抗生素维持治疗并不推荐用于支扩患者。

3. 吸入抗生素

吸入性抗生素作为支扩抗生素维持治疗的用药,或许能发挥一定疗效。其理论上的优势包括抗生素在气道的浓度更高,减少全身的吸收和全身不良反应。多项研究均探讨了吸入抗生素在支扩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一项1999 年发表的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吸入头孢他啶(1000mg,每日 2 次)和妥布霉素(100mg,每日2 次)可减少支扩患者的住院次数。

有研究证实,周期性吸入妥布霉素可降低微生物负荷,但该研究并未评估其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中的部分受试者出现呼吸道不良反应,如咳嗽和喘息。近期一项为期 1 年的,旨在观察庆大霉素(80mg,每日 2 次)疗效的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能够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长两次发作的间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项 II 期临床研究发现,连续 28 天应用环丙沙星干粉吸入剂(32.5mg,每天 2 次),能够显著降低细菌负荷,且耐受性良好。双效释放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其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可显著增强,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多年来,在多个欧洲国家中,吸入粘菌素一直被用于支扩治疗。Haworth 等发现,患有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在急性加重后接受雾化吸入粘菌素治疗,尽管其两次急性加重间期并未延长,但依从性好的患者还是有临床获益。

两项大型的 3 期临床研究表明,氨曲南溶液吸入对慢性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的患者无临床疗效,接受氨曲南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总而言之,吸入抗生素作为存在 G- 菌感染的支扩患者的长期治疗前景光明,或可对特定患者有显著疗效。一系统综述的结果表明,吸入抗生素治疗达到疗效的同时,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文章发表时间较早,氨曲南并未纳入研究。

因此,必须对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进行密切和谨慎的随访。现已发现,氨曲南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吸入治疗,会引起气道和全身不良反应。若条件允许,应将符合条件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如正在进行的环丙沙星的相关研究。

4. 静脉用抗生素长期治疗

对重症的和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也应该间断静脉(i.v)使用抗生素治疗。一项纳入了 19 例每年急性加重至少 5 次的支扩患者的研究表明,对此类患者每隔 8 周行一次为期 14 天的靶向静脉用抗生素治疗,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

轻 - 中度的支扩急性加重应针对疑似病原体行口服抗生素治疗;尽管最佳的疗程尚不清楚,多数患者的抗生素疗程为 10-21 天。当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时,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尤为重要。若感染的病原体为耐药的铜绿假

单胞菌或 MRSA 则患者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治疗。近期缺乏随机的临床研究对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探讨。

但是,多数专家认为,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疗程为 10-14 天,而不一定需要多种静脉抗生素联用。依据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状况,入院的患者应常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仅感染上述一种病原体或不需要辅助支持家里有条件开展相应治疗的患者,可在家里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和痰量减少。C- 反应蛋白水平也可以用于评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清除细菌的抗生素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一旦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和 MRSA 感染,就应尝试清除相应的病原菌。以这些病原菌为靶点的强力抗生素治疗或可清除这些病原菌,但尚无研究证实这些病原菌能够被真正地永久清除。

一项纳入了 30 例接受单用静脉用抗生素或静脉抗生素 + 口服环丙沙星或口服环丙沙星 +3 个月的粘菌素吸入治疗的支扩患者回顾性分析表明,在 24 例患者体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可被早期清除,但其中 11 例患者出现再次感染。

因此,强力抗生素治疗的价值和患者接受该治疗是否利大于弊,尤其在是否会出现耐药菌感染方面,尚不明确。

支扩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美国一项纳入了 15 个研究中心,共 2000 例支扩患者的研究中,约 34% 的患者有鸟分枝杆菌复合菌、脓肿分枝杆菌或堪萨斯分枝杆菌中至少一种病菌感染。多数患者仅存在 NTM 感染。部分患者会同时感染 G- 或 G+菌。应谨慎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行抗 NTM 治疗,并非所有感染 NTM 的患者均需要抗感染治疗。

依据美国胸科学会 / 感染病学分会针对 NTM 感染的官方声明,在至

少 2 次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和有确切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证实感染活动,才可行抗生素治疗。

若患者同时感染 NTM 和其他细菌,医生往往很难抉择应以哪种细菌为治疗靶点;多数专家建议应优先治疗 G-或 G+ 菌感染疗程为 2-3 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若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均有改善,则可不必抗 NTM治疗,但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评估患者是否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菌;若治疗效果不佳且提示 NTM 感染,则必须依据 ATS/IDSA2007 年发表的声明来开展治疗。

现有指南中的治疗意见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次优的或错误的治疗往往使得患者预后不佳。

要点总结

抗生素的选择和适用于哪些支扩患者,均应依照现有的证据和临床指

南 / 共识 / 临床综述来作出决定。抗生素治疗应该个体化、治疗方案应多元化,应对患者自身状况来选择必须的治疗方案(包括清除气道分泌物,舒张支气管,抗炎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尽可能延缓肺功能下降。

1. 现有文献支持对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采用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2. II 期临床研究表明,吸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支扩患者疗效较好,3 期临床研究尚在进行当中。

3. 部分吸入性抗生素对支扩治疗无效,最近发现的为氨曲南。

4. 尚需更多的证据来明确粘菌素吸入对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支扩患者的疗效。

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的选择与用药时机

2010 年,英国胸科学会出版了非囊性纤维化(非 CF)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指南。2012 年,大量的研究为非 CF 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了依据,包括大环内酯类、吸入氨基糖苷类和吸入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多项 3 期临床研究正在对相关的抗生素在非 CF 性支扩中的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来自美国华盛顿 Georgetown 大学的 Donnell 教授撰写了一篇综述,对近期支扩抗生素治疗的用药指征和药物选择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总结,发表在 Curr Opin Pulm Med 杂志上。

概述

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病率日渐增高,据统计,在美国,每 10 万名美国人中就有 52人患有此病。尽管支扩在所有年龄段、各种族和不同性别中均可发病,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多见于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支扩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气道感染和炎症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引起气道结构性破坏,甚至会累及肺实质。全身性疾病也会引发支扩,但更多时候是由于患者早前的肺部感染导致的结构性改变或不明原因引起。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支扩的影像学改变。

支扩诊断主要依据为高分辨 CT 的典型影像学改变,其自然病程差异较大。提示预后较差的指标包括年龄较大、低 BMI 和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近期,Chalmers 等制定了支扩严重程度指数并对其效力进行了验证,这一方法有助识别患者的死亡风险、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和 / 或是否需要频繁治疗急性加重。

无论是病情稳定还是急性加重,支扩患者肺部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繁多。Tunney 等证实,无论是稳定期、急性加重还是急性加重缓解后,采用分子学检测方法,均可在支扩患者的痰中检测到厌氧菌和需氧菌感染,其中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普雷沃菌和韦荣球菌。而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则可发现卡他莫拉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

支扩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教育,气道分泌物清除(包括运动、理疗和药物治疗),气道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手术切除。应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症状的发生频率、以及是否有能够治疗的合并症来实施个体化治疗。通常采用阶梯式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慢性期还是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抗生素都必不可少。抗感染治疗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行痰标本培养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和其对相应抗生素的易感性相当重要。近期一项研究证实,支扩患者气道细菌负荷量大于气道和全身性炎症有关,短期和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均能降低炎症指标。

抗感染治疗指征

多种因素决定了支扩患者初始抗生素治疗的时机。其中最重要的为患者咳嗽的严重程度和频率、痰量和痰的性状、是否出现咯血和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若患者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时,医生应该开始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既可作为慢性期治疗的一部分,也可仅用于急性期治疗。也有少量文献报道,在首次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或 MRSA 时,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以清除上述两种细菌的感染。

抗生素用于慢性期治疗

多种抗生素均可长期用于支扩治疗。

1. 大环内酯类

4 项大型的临床研究(3 项成人,1 项儿童)表明,无论患者存在哪种病原菌感染,长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可使支扩患者获益,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似乎比其抗感染作用更为重要。

一项旨在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减少支扩急性加重疗效的研究(EMBRACE)中,141 例受试者随机接受阿奇霉素或安慰剂治疗 6 个月,用药剂量为 500mg,每周 3 次,结果表明,阿奇霉素组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了 62%。

另有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奇霉素 250mg,持续 1 年,也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还能够提高支扩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得到

改善。而低剂量琥乙红霉素(含有 250mg 红霉素),也能够在48 周的治疗期内减少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一项针对 1-8 岁支扩或其他化脓性肺部疾病患儿的研究表明,接受每

周 1 次阿奇霉素(30mg/kg)治疗 12-24个月,会减少患儿急性加重次数,但会引起阿奇霉素耐药菌的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非 -CF 性支扩患者中的应用也有众多禁忌。耐药菌的出现(包括耐药的肺炎球菌和 NTM),潜在不良反应(如对心脏和听力的影响),均会限制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

现有的研究中最长的观察时间为 12 个月,更长时间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其他未知的并发症。因此,长期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或对每年有至少 2 次急性加重且无用药禁忌症的支扩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所有考虑采用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行痰分枝杆菌培养,以排除 NTM 感染。同时,应通过病史和心电图检查来排除 QT 间期延长的心脏疾病。

如上所述,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来发挥疗效,但此类药物的抗感染活性也是非常明确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发或可部分消除大家应用该药的担忧。

2. 靶向口服抗生素

临床上普遍采纳的是序贯或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但这一做法却缺乏相关的证据支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多次定期循环使用口服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6-84 个月,可以使疾病的影像学改变不出现进展。而另一项纳入了 10 例患者的研究则显示,长期口服环丙沙星(至少 90 天)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但其中两例患者出现了耐药。

因此标准化的口服抗生素维持治疗并不推荐用于支扩患者。

3. 吸入抗生素

吸入性抗生素作为支扩抗生素维持治疗的用药,或许能发挥一定疗效。其理论上的优势包括抗生素在气道的浓度更高,减少全身的吸收和全身不良反应。多项研究均探讨了吸入抗生素在支扩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一项1999 年发表的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吸入头孢他啶(1000mg,每日 2 次)和妥布霉素(100mg,每日2 次)可减少支扩患者的住院次数。

有研究证实,周期性吸入妥布霉素可降低微生物负荷,但该研究并未评估其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中的部分受试者出现呼吸道不良反应,如咳嗽和喘息。近期一项为期 1 年的,旨在观察庆大霉素(80mg,每日 2 次)疗效的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能够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长两次发作的间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项 II 期临床研究发现,连续 28 天应用环丙沙星干粉吸入剂(32.5mg,每天 2 次),能够显著降低细菌负荷,且耐受性良好。双效释放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其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可显著增强,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多年来,在多个欧洲国家中,吸入粘菌素一直被用于支扩治疗。Haworth 等发现,患有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在急性加重后接受雾化吸入粘菌素治疗,尽管其两次急性加重间期并未延长,但依从性好的患者还是有临床获益。

两项大型的 3 期临床研究表明,氨曲南溶液吸入对慢性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的患者无临床疗效,接受氨曲南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总而言之,吸入抗生素作为存在 G- 菌感染的支扩患者的长期治疗前景光明,或可对特定患者有显著疗效。一系统综述的结果表明,吸入抗生素治疗达到疗效的同时,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文章发表时间较早,氨曲南并未纳入研究。

因此,必须对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进行密切和谨慎的随访。现已发现,氨曲南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吸入治疗,会引起气道和全身不良反应。若条件允许,应将符合条件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如正在进行的环丙沙星的相关研究。

4. 静脉用抗生素长期治疗

对重症的和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也应该间断静脉(i.v)使用抗生素治疗。一项纳入了 19 例每年急性加重至少 5 次的支扩患者的研究表明,对此类患者每隔 8 周行一次为期 14 天的靶向静脉用抗生素治疗,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

轻 - 中度的支扩急性加重应针对疑似病原体行口服抗生素治疗;尽管最佳的疗程尚不清楚,多数患者的抗生素疗程为 10-21 天。当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时,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尤为重要。若感染的病原体为耐药的铜绿假

单胞菌或 MRSA 则患者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治疗。近期缺乏随机的临床研究对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探讨。

但是,多数专家认为,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疗程为 10-14 天,而不一定需要多种静脉抗生素联用。依据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状况,入院的患者应常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仅感染上述一种病原体或不需要辅助支持家里有条件开展相应治疗的患者,可在家里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和痰量减少。C- 反应蛋白水平也可以用于评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清除细菌的抗生素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一旦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和 MRSA 感染,就应尝试清除相应的病原菌。以这些病原菌为靶点的强力抗生素治疗或可清除这些病原菌,但尚无研究证实这些病原菌能够被真正地永久清除。

一项纳入了 30 例接受单用静脉用抗生素或静脉抗生素 + 口服环丙沙星或口服环丙沙星 +3 个月的粘菌素吸入治疗的支扩患者回顾性分析表明,在 24 例患者体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可被早期清除,但其中 11 例患者出现再次感染。

因此,强力抗生素治疗的价值和患者接受该治疗是否利大于弊,尤其在是否会出现耐药菌感染方面,尚不明确。

支扩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美国一项纳入了 15 个研究中心,共 2000 例支扩患者的研究中,约 34% 的患者有鸟分枝杆菌复合菌、脓肿分枝杆菌或堪萨斯分枝杆菌中至少一种病菌感染。多数患者仅存在 NTM 感染。部分患者会同时感染 G- 或 G+菌。应谨慎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行抗 NTM 治疗,并非所有感染 NTM 的患者均需要抗感染治疗。

依据美国胸科学会 / 感染病学分会针对 NTM 感染的官方声明,在至

少 2 次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和有确切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证实感染活动,才可行抗生素治疗。

若患者同时感染 NTM 和其他细菌,医生往往很难抉择应以哪种细菌为治疗靶点;多数专家建议应优先治疗 G-或 G+ 菌感染疗程为 2-3 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若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均有改善,则可不必抗 NTM治疗,但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评估患者是否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菌;若治疗效果不佳且提示 NTM 感染,则必须依据 ATS/IDSA2007 年发表的声明来开展治疗。

现有指南中的治疗意见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次优的或错误的治疗往往使得患者预后不佳。

要点总结

抗生素的选择和适用于哪些支扩患者,均应依照现有的证据和临床指

南 / 共识 / 临床综述来作出决定。抗生素治疗应该个体化、治疗方案应多元化,应对患者自身状况来选择必须的治疗方案(包括清除气道分泌物,舒张支气管,抗炎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尽可能延缓肺功能下降。

1. 现有文献支持对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采用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2. II 期临床研究表明,吸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支扩患者疗效较好,3 期临床研究尚在进行当中。

3. 部分吸入性抗生素对支扩治疗无效,最近发现的为氨曲南。

4. 尚需更多的证据来明确粘菌素吸入对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支扩患者的疗效。


相关文章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概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心脏病,时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 ...查看


  •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什么叫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是指支气管壁组织结构损伤.破坏.正常弹 性丧失,在周围组织炎症.纤维组织收缩及胸腔负压牵拉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直至不可逆扩张.支气管及周围肺组 ...查看


  • 呼吸系统健康教育
  •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健康教育 1. [疾病介绍]: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腔.喉腔炎症的总称.起病急,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存在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轻症主要是鼻咽部症状,如流涕.鼻塞.喷嚏. ...查看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查看


  • 2014年临床药师招生考试题
  • 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招生考试题 姓名: 医院: 一.单项选择题:(2分×40) 1.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缓控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 )日常用量 A.1日 B.3日 C.7日 D.15日 2.亚胺 ...查看


  • 安全用药知识100问2
  • 安全用药知识100问2 5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 ...查看


  • 药理学考试重点
  •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机制作用强度,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学说. 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生理机能或形态变化的表现. ...查看


  •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用药比例
  • 目前儿科的主要疾病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大多数是呼吸性感染性疾病,现大多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喘息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吸入鼻咽喉部和呼吸道 ...查看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 [摘要]目的: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研究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提高疗效的途径.方法:选取本院 2012年4月-2013年4月月期间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58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症治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