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过程的分析

苏州科技学院数学系98级  武子杰

摘要

教学设计的理论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等方面来探讨教学设计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服务。

关键字: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如何使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所掌握,并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服务,是当前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纵观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研究状况,不难发现教学设计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它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深度发展指教学设计过程的某些要素所涉及的研究的深化,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得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更厚实,可选用的工具更丰富;广度发展指教学设计的程序从初始的媒体观到系统设计观的演变,反映了范式的变化。

一.      对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的分析

1.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前面已经提及教学设计本身就有一个演变过程,这里就来探讨一下范式的演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希夫曼教授于1986年撰文指出,人们对教学设计的领域有五种见解:即媒体观、初期的系统观、狭义系统观、标准系统观和教学系统设计观。纵观教学技术史,这些观点反映了教学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完整,从有序到整合的发展,颇有代表性。

持媒体观或初期系统观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工作仅仅是媒体制作,是在学科教师确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之后的视听资料配套研制工作。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电教工作的地位基本就是这样的。

有些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简单的过程,即:确定课程目的、分析教学内容、阐明学习目标、开发评价策略、选择媒体和制作媒体,这种见解是狭义系统观。在这些人看来,按这一模式设计教学,加强了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而且有利于推广,可在短期内使广大学科教师学会教学设计。然而,这种观点与作法的局限是对需要分析和形成性评价两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开展需要分析,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差距,对教育目的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劳动人民不了解,容易导致教学设计工作者的盲目性;由于缺乏需要分析,形成性评价也没有评价基准。随着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需要分析与形成性评价成了教学设计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标准系统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过程,即:首先,进行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教学,包括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策略设计,媒体制作等;然后,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出总结性评价。这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最多的教学设计类型。

由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型说明的是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工作步骤,容易使人误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序的,线性的过程。其实,要真正认识教学设计,应采用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认为,需要系统分析至关重要。它要求教学设计者运用科学调查方法去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差距及其原因,强调“对症下药”。针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各种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应用,包括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关于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本质的学说等。这也正是我们要整体把握的教学设计过程的环节的精髓所在。

教学系统设计观认识到,再完美的教学设计成果若得不到推广使用,其前期投入都是徒劳的。故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考虑推行的研究,即如何使设计成果得到认可和采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运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媒体制作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所全部掌握,因此教学设计者需要协调包括学科教师、媒体专家、客户和试用学生等在内的各类人员的工作关系,做好咨询工作。显然,离开了科学的管理,整个教学设计项目难以运作。有效的管理是使教学设计工作的各方面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而教学设计者正是发挥这种关键作用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观要求教学设计者统揽全局,从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环境、资源、文化、改革意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高屋建瓴,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成果。教学系统设计观已认识到,即使在教育机构中,教学设计也不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唯一手段,应通过系统分析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取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苏州科技学院数学系98级  武子杰

摘要

教学设计的理论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等方面来探讨教学设计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服务。

关键字: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如何使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所掌握,并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服务,是当前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纵观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研究状况,不难发现教学设计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它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深度发展指教学设计过程的某些要素所涉及的研究的深化,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得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更厚实,可选用的工具更丰富;广度发展指教学设计的程序从初始的媒体观到系统设计观的演变,反映了范式的变化。

一.      对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的分析

1.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前面已经提及教学设计本身就有一个演变过程,这里就来探讨一下范式的演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希夫曼教授于1986年撰文指出,人们对教学设计的领域有五种见解:即媒体观、初期的系统观、狭义系统观、标准系统观和教学系统设计观。纵观教学技术史,这些观点反映了教学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完整,从有序到整合的发展,颇有代表性。

持媒体观或初期系统观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工作仅仅是媒体制作,是在学科教师确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之后的视听资料配套研制工作。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电教工作的地位基本就是这样的。

有些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简单的过程,即:确定课程目的、分析教学内容、阐明学习目标、开发评价策略、选择媒体和制作媒体,这种见解是狭义系统观。在这些人看来,按这一模式设计教学,加强了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而且有利于推广,可在短期内使广大学科教师学会教学设计。然而,这种观点与作法的局限是对需要分析和形成性评价两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开展需要分析,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差距,对教育目的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劳动人民不了解,容易导致教学设计工作者的盲目性;由于缺乏需要分析,形成性评价也没有评价基准。随着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需要分析与形成性评价成了教学设计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标准系统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过程,即:首先,进行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教学,包括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策略设计,媒体制作等;然后,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出总结性评价。这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最多的教学设计类型。

由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型说明的是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工作步骤,容易使人误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序的,线性的过程。其实,要真正认识教学设计,应采用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认为,需要系统分析至关重要。它要求教学设计者运用科学调查方法去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差距及其原因,强调“对症下药”。针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各种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应用,包括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关于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本质的学说等。这也正是我们要整体把握的教学设计过程的环节的精髓所在。

教学系统设计观认识到,再完美的教学设计成果若得不到推广使用,其前期投入都是徒劳的。故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考虑推行的研究,即如何使设计成果得到认可和采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运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媒体制作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所全部掌握,因此教学设计者需要协调包括学科教师、媒体专家、客户和试用学生等在内的各类人员的工作关系,做好咨询工作。显然,离开了科学的管理,整个教学设计项目难以运作。有效的管理是使教学设计工作的各方面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而教学设计者正是发挥这种关键作用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观要求教学设计者统揽全局,从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环境、资源、文化、改革意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高屋建瓴,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成果。教学系统设计观已认识到,即使在教育机构中,教学设计也不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唯一手段,应通过系统分析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取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

  • 财务管理系数表 1
  • 计算公式:复利终值系数=1+i ,S=P1+i P -现值或初始值:i -报酬率或利率:n -计息期数:S -终值或本利和 n n 计算公式:复利终值系数=(1+i ),S=P(1+i ) P -现值或初始值 i -报酬率或利率 n -计息 ...查看


  • 化工设计概论第一阶段作业
  • 化工设计概论第一阶段作业 第1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由前言第4个内容"化工设计的内容"中,分析得到答案 第2题 基本建设阶段可分为几个时期 您的答案:D ...查看


  • 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与实现
  • 作者:戴敖锁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年12期 人文地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的成因教学可以说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文地理中的成因教学是引导学生探究人文事象及其区位形成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这一过程能够 ...查看


  •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 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q ...查看


  • SPSS原理与应用
  • <SPSS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51学时 学分:2 理论学时:17 实验或讨论学时:34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 大纲执笔人:郭振娟 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SPSS是软件英文名 ...查看


  •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经历研读.分析.调查.学习.设计.实践.修改完善的过程. 一."研读"即为研究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 ...查看


  •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内容2
  • 2 危险和可操作性(HAZOP) 2.1 HAZOP分析方法的现状和影响 2.1.1 HAZOP的内涵 HAZOP一词是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ICI公司建立提出的,其含义是危险与可操作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 ...查看


  •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 ...查看


  •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20160804
  • 内蒙古航联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16 软件开发规范 文件编号: HLKJ/RJKF-2016 版 次: A/O 分 发 号: 受控状态:受控 编 制:运维中心 审 核: 批 准: 年3月1日 实施日期: 2016年3月1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