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矫全球丫匕的促进T隹用

廉晓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目前,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而区域照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及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区域化阻碍垒球化的观点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垒球化;促进作用中圈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3)05—0017一(0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C-ATr成员拒绝在1982年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判,致使美国在80年代中期决定与以色列等国展开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组建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试图以此向其他贸易伙

(薛誉华,2003)。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伴旆加压力。由于乌拉圭回合(1986--1993年)陷

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A进程缓慢且旷日持久的谈判中,致使许多国家担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心乌拉圭回合谈判不会取得成功,于是参加区域性

一、匾域经跻一俸t匕动目的多样性及嚣促进经矫金|;l£T巴的可能性

贸易雾竺矍蓦妻妻盏美墨墨兰集茬嚣昙蓁嚣耄备

内制度改革的进程,并为实现进一步的经济自由化认为区域经济r一体化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和市场开放注人活力。一个国家的制度改革经常面一般都把区域一体化组织产生的根源和动机归结为临着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所以改革进程“与外部对抗”或“与外部竞争”。的确,历史上曾先很容易出现反复。一旦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签定r后出现过-些以与外部对抗为目标的区域集团,战区域一体化协定,按照该协定的规定进行制度改革前的英联邦贸易体制与战后的经互会就是其中典型就是其应尽的国际义务,所以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将的实例。这类区域一体化组织必然会损害全球市场很难通过调整一体化协定的方式来改变改革进程。的统一性,井阻碍经济全球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因此,有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一国加入区域一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却体化组织是向外部世界发出的清晰而可信的信号,口益多样化。

表明其所进行的制度改革和市场开放是受到一体化1.一些国家由于感到在GATr或wro的框架协定约束的,因而具有长期的稳定性(Fernandez—d下无法实现自己所期望的全球市场开放目标,所以Portes,1998)。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定北美自由

率先与自己立场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区域一体化组贸易区协定以及部分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盟,都有织。在全球多边贸易与投资谈判中无法达成的协这方面的考虑。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金大中政府议,却经常能够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多边或双边谈判改变r此前韩国长期坚持的“非集团化”政策传统,中达成一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区域一体化是全分别与墨西哥、智利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其球市场开放无法取得进展的产物。例如,由于许多

主要目的是期望此举有助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2003年9月东北亚论坛

Sep..2003

第5瑚

No.beastAsiaForum

No.5

—17一.

万 

方数据

跨阳奠司表明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以便得到圈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支持和吸引跨国公司的投

资。

3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消除主要贸易伙伴对自己的贸易壁垒。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加拿大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不断运用反倾销税及反补贴措施强化贸易壁垒,致使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出¨受盟I严重威胁。加拿大决定与美国组建自由贸易聪的最芒要目标就是保障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的发晨和扩展历程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原因。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区本来是两个具有一定对抗性的一体化绝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两者之间终于在1973年达成协}义,并分别给予对方工业品贸易以免征关税的待遇,从而形成了大自由贸易区。

4.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提高国际多边谈判的交涉能力,从而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多边谈判过程中,各谈判方的实力是决定其影响力和交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这就促使一些国家期望通过一体化协定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以便维护或提高自已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过程中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是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然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向,即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区签署了合并协定,并在1992年建立了欧洲统一大市场,这对美国左右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从而促使美国逐步放弃了其长期坚持的“孤立主义”政策传统.1987年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又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执定》,并且还积极推动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与安全性动因。区域・体化的一个重要收益是有助予改善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南非发展共同体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来自南非的威胁,中东欧圈家申请加入欧盟也存在抵御俄国威胁的安全战略考虑。欧共体的创立同样存在谋求地区安全方面的原因,即一方面是可以联合起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避免重蹈两次世界太战的历史覆辙。2003年5月10日美国布什提出的美国与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也主要出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原因。

综}二所述可以看出,促成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与外部对抗”或“号外部竞争”来归纳其动因。也正是因为如

l8

万 

方数据此,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全球市场的割裂或区域之问的对抗。

二。区域经矫一俸亿对约建井牧的全球经冤规则的积饭|I乏晌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多边合作和统一的国际经贸规则为基础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以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及区域性的经贸规则为基础(薛敬孝等,1995)。如果仅从上述层面分析,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之间不仅存在着重夫区别,甚至可以认为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冲突。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CAT/'内部曾围绕该一体化组织是否违反GATr所倡导的非歧视性自由贸易原则发生了激烈争论。在当时欧共体6国以退出GATr相威胁的情况下,GATr才不得不把区域贸易协定确认为非歧视性原则的一个例外。然而笔者以为,我们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静态地分析区域一体化协定是否违背CA'IT或WTO所倡导的非歧视性原则,而应该动态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大量涌现,最终是促进了全球自由经贸体制的建立,还是阻碍了它的建立。

1.为尽可能降低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对外贸易壁垒效应,许多非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积极推动多边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谈判。例如,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每前进一步,都促使美国等非西欧国家积极发起一轮新的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创立后不久,在美国的倡议下发起了CA'IT迪龙回合(1960—1961年)和肯尼迪回合(1963--1967年)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GAIT成员之间的关税水平。东京回合(1973--1979年)则是对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成员的反映。1986年欧盟通过单一欧洲法案的举动,促使美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倡导更加全面的市场开放。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关税平均水乎为40%,面目前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在发达国家仅为3%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也已经下降到了14%左右。上述情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谈判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注入动力: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可以使有关国家

更好地处理全球经济合作问题。建立区域经济・体

化组织需要以各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为前提。在这种市场开放过程中,成员国的政府、企业和一般居民将逐渐体会到经济自由化的积极意义,并掌握血对经济自由化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应对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开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边干边学”

的途径来获得,并且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更容易学会,因为在这种情况F每个国家将面临较少的谈判对手,从而更容易达成协议。OECD的研究证明,达成区域性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所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是问题的尖锐程度和解决的可能性(丁一凡)。从而可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进行市场开放和企业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商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场。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成将促使成员国或一体化组纵,更加关注与区域外的经贸关系以及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些国家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时就会失去对多边市场开放的兴趣,甚至会威胁到多边贸易协议的存在。事实上,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多边市场开放协定无法取得进展,而区域一体化则会为进行新一轮的多边市场开放谈判注人新的动力。美国对区域一体化态度的转变就是这一情况最好的例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是与以色列、约旦、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然后义与墨西哥、加拿大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一直试图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另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在APEC范围内建立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体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美国并没有失去对制定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兴趣,而仅仅是期望通过此举维持自身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向区域外的国家施加压力以促使其采取对美国更有利的开放市场的政策。

4,地区性的自由化协定经常可以成为确定多边国际协定的基础。回顾GATY及WTO所进行的各轮多边贸易谈判,我们会发现,许多重要议题都在一些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已经得到解决,一些国家或区域一体化组织则希望把有关的区域性协定上升到GATI"或WTO框架下的多边国际经贸协定。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范围,在外国投资的国民待遇、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许多内容最终都成丁GArIT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及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议题和争论焦点,并为在WTO框架下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经验。另外,已经成为WTO重要经济规则的“信息技术协议”,就是首先由APEC成员达成一致后被WT0批准的。

5.区域经济+体化可以产生有效地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渊源于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而区域一体

万 

方数据化的发展则可能会削弱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在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下,一体化组织的决策机构统一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决策权。贸易政策决策权的转移可以产生以下两种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一是“优惠淡化效应”(preference—djlufioneffect)。即随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各国原有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在整个一体化组织范围内的代表性可能会大大降低,从称性”(p舭nee—asymmetry

而削弱对制定共同政策的影响力。二是“优惠非对

effect)(霍克曼等,

1998)。由于各成员国从某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获益不同,所以对政策主张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妥协产物的贸易政策可能会降低保护程度。

三、鹰域经跻一俸化对经轿活动金球亿的促琏作用

判断区域经济一灌化是否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还应该重点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1.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和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主要是以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快速发展的形式而展开的,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一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1997年,欧盟内部的贸易额高达12685亿美元,占所有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6%。同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部贸易额为4964亿美元,占美、加、墨3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9,1%。正是基于上述事实,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认为,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经济全球化,而仅仅是实现了经济的区域化或地区化。笔者认为,上述看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立起来也并不妥当。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日益突破民族国家疆域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必然要以地理临近且容易实现制度协调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为开端。

另外,如果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在说大的民族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若干民族国家之间消除阻碍经济交往的障碍,形成共同的经济疆域,其最高形式就是完全的一体化。尽管我们有理由认为民族国家的存在是阻碍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却没有理由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大国比小国林立更不利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发展,因而不能认为区晴

一19

经弱体化将危害经济全球化。

!.《≮城经济・体化所产生的贸勃创造远远高于

贸易转向。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蛙茔后所带来的成员幽之间的贸易增加,而贸易转向则是指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造成从j茳成员国进几转向到从成员国进f]的贸易方向转侈,区域经济-体化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贸易转向,列此婕许多,k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j‘全球的共同繁荣,并扶而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剐)年代禾70年代初,特备曼、巴拉萨、克雷宁等经掰学家落埘欧共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段其对欧洲自m贸易蜒造成的贸易转向,进行r数量化评估.E,i掰‘{J的结论是: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移,敞足肄”-体化发腱并没有对其最最要贸易伙伴

一i☆洲mj{;f贸易区成碡国产’l÷严藤的经济影响。

目鳓爵一嚣种研究倾向.即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聒波;:嘲之间的贸易发艘简单地归结为贸易转向的结+警例如,南的学者把《北荧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烈装是、加、墨的3边贸易增跃单纯看作足对区域外贸易壁垒的结果i98'}~u1997年10年间,美墨贸易额增Kr3.5倍,而同期中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

7馈。。§来蹰亚对美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泰国对

美贸易额增长J94.3倍。此间没有证据表明北美自山贸易阪的建立造成了严重的贸易转向。1997年以唇。出于东南砸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对美贸易则一彘保待高速增长的势头。

≈.区域经济-体化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腱的霞鐾;力最。评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分析贸易问题,国际投资的发展也是:衡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充分的证据表【!j_|,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引发成员国在吸gl国外直接投资方面展开竞争。在欧共体国家开始建设统一市场之韧,荚1-]跨国公司非常担心西欧国家采取市场封闭的政策而把其排斥在外,后来他们发现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有利于外国投资的。法国传统上对外国直接投资・直持怀疑态度,而同为欧共体成员国的比利时则非常欢迎外国投资,世界E许多著名汽车公司都在比利时建立了生产基地。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以后,在比利时生产的汽4:大量涌入法国市场。这种情况使法国认识到,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壁垒措施最终将惩罚自己而有利j二其他欧盟成员国,为此法国开始实施鼓励外国商接投资的政策,并迅速跻身子世界吸引外资火

1¨

万 

方数据圜之列。其次。为防止被排斥在地区贸易集团Z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针对各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跨国投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跨国投资的目标已经不再是针对某一单卜国家,而是针对某个地区。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目标就是为了更便利地进入欧盟市场。在英国决定暂:,fi/JIl入欧元区后,丰田公司由于担心会失去欧洲大陆和东欧市场,又在法国-lg;b-城市瓦朗谢纳新建了一个汽车厂。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成员国加快对区域外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目的是绕过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有效地占领国外市场。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则相对地降低了区域内跨国投资的动力。例如,1987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时,加拿大对外直接投资中的66%在美国,而1996年该比例则下降到了54%。美国的情况大致相同,1987--1997年美国对外赢接投资额增长了约2.2倍,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近2倍,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额增f:乏』,近3倍,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增长r・1倍

多。

四、区域经;齐一俸T匕对缝矫全球T匕的其他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将通过促进地区和平、维护1.匿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总结备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政治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提高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从而可以有当然,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为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等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效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西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在该地区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和平气氛,法德这两个宿敌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前所未宥的改善。j厅史上巴西与阿根廷的关系一直不融洽,长期处于军备竞赛状态,一度曾出现过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的危险,甚至两国都曾暗示要发展核武器来制服对方。然而,1986年两国签署的“一体化和经济合作计划”大大地缓解了两国敌对的民族情绪,1991年启动的南方共同市场则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APEC的出现也为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提供’r多边对话与协商的平台,并使该地区许多原来敌对国家之间的信任程度得到了加强。

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不仅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成

员国之间政治关系的走向,而且也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对外政治关系的走向。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体化会导致各个区域集团之间的政治对抗,因而区域化不利于全球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增加了对政治一体化和共同外交的要求,但并没有产生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对抗的局面。自欧共体创立以来,实现共同外交、共同防务及政治一体化一直是该组织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则明确提出了建立政治联盟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欧盟作为一个政治联盟还非常脆弱,甚至还很难谈得上是一个政治联盟。欧盟成员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另外,即使欧盟在政治联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政治一体化,其最大的可能是使多极化具备更坚实的基础,而不会必然产生多极对抗。笔者认为,多极化并不会妨碍全球化的发展,而只能为全球化构建起更为合理的秩序原则。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各个一体化组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而没有形成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局面。在美国积极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欧盟首先与墨西哥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随后就展开了与南美共同市场及智利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APEC则把亚太地区主要

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IPrA)、

澳新紧密经济协定(ANZCER)、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结合在一起。近年新加坡在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方面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分别与新西兰、美国、日本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而且还正在研究与墨西哥、智利、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澳新紧密经济协定之间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自由贸易区。新加坡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新动向已经在东盟内部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目前印度尼西亚正在积极推动与美国、日本、智力、南非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泰国也正在与印度、日本、巴西、克罗地亚、俄罗斯等国协商建立自由贸易区事宜。

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这种新动向大大地加强了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推动着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协调。实际

万 

方数据上美州自由贸易区的倡导者就期望通过美洲内部小的一体化组织发展与融合来促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

(RaymondJ.Aheam,2001)。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内部危机挽救机制,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繁荣稳定,而且是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的重要保证。所谓内部危机挽救机制,就是指一些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起的对处于危机状态的成员国进行救助,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的制度体系。其目标是保障各成员国经济正常运转,防止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演变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例如,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危机干’

世界经挤,1995(3).

律出版杜。1999.

三联书店,2001.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madJ・Pore&Return

to

Reglonalism:AnAnalysis

of

NontxadltlonalGainsfrom

R硒㈣l

Trade

A.;greemente[M].Yne

WorldBankEcoaomleReview.1998.Vol12,No.工

Edwards、幽.Trade

inthe

WorldEconomy[M],NovaSei‘

eEiP,e

Publisher,Ine.2001.

(责任编辑富燕妮]

亚研究院讲师,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党生。

21—

危机时,美国克林顿政府从34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中提出200亿美元用于援助墨西哥政府,这不仅使墨西哥金融危机得到了及时控制,而且没有演变成为如1982年一样的南美及墨西哥债务危机与金融动荡。与此形成鲜嘎对照的是1997年发生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由于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缓慢,而且没有形成地区性的危机挽救机制,致使货币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愈演愈烈,并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预与挽救机制尚不够健全,还不能满足维护各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各个地区建立起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东亚地区在“10+3”框架下达成的《货币互换协定》就是反思历史教训的

产物。

参考文献:

[2]薛誉华区域化:垒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2003(2).[3]薛敬孝,佟家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翩的关系【J]

[1]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挤,2002(5).

E4]霍克曼,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法

[5j阿兰・鲁格曼.垒球化的终结[Mj北京:读书・新知・生活’

[6]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

E7]Fernmadez,R[8]SarⅫel

收搞日期:2003—06—05

作者简介:廉晓梅(1971一),女,吉林辽源人,吉林大学东北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廉晓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东北亚论坛

NORTHEAST ASIA FORUM2003,""(5)7次

参考文献(8条)

1. 李向阳 全球化时代的区城经济合作[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2(05)2. 薛誉华 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3(02)3. 薛敬孝. 佟家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1995(03)4. 霍克曼 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 19995. 阿兰·鲁格曼 全球化的终结 2001

6. 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1998

7. Fernandez R. J · Pores Return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Trade Agroements 1998(02)

8. Samuel Edwards Trade in the World Economy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卢会兰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商场现代化2008,""(2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2.学位论文 宁留甫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探析 2004

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辩证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最后联系实际得出结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两大趋势是并行不悖的,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或排斥关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并刺激了它不断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尽管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总体上它还是不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它并非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主要方面。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互动的角度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即经济全球化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着力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并未忽视和否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在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过程中,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多边贸易体系和多边投资体系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方面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相影响。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轨迹中论述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本文提出中国应坚持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并举的原则,在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如果说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的基本战略,那么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成为目前的优先策略。

3.期刊论文 郭洁. Guo Jie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两大主要思潮,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很大的负面的作用,他们主张,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淡化、限制消极因素.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他性、区域性或集团性.本文认为虽然两者产生与发展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学会两腿走路.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4.期刊论文 殷海江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联系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5.学位论文 王芳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 2005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表现为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加强、相互联系的紧密和相互影响的加深。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有所演变,国家主权出现了共享、部分让渡和弱化的种种迹象,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家和国家主权,尤其是国家经济主权的挑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及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进而阐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对受到的冲击和挑战。

文章的主要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当代国家经济主权的背景。主要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特征、历史进程,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大区域组织,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对当代国家经济主权的经济背景做了一个概况式的介绍和分析。

第二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在这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主权的概念,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关系的几种理论,并得出了本文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既是对立的,但在本质上又是统一的。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和国家经济主权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并得出了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实现。这部分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坚持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现状。这部分主要描述性地介绍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情况,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这部分主要基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主权的分析,提出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对策。

6.期刊论文 郑苒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科教文汇2007,""(15)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7.期刊论文 赵海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8.学位论文 吴朝阳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的策略选择 2005

本文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具体分析对象,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围绕“区域组织租金”这一核心概念,沿着寻租、创租、分租的线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立意和思路以及文章主要观点和写作框图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本文理论支点的构建,第四、五、六、七章运用第三章构建的组织经济学理论分别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形成原因、目标和边界以及利益分配四层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八章是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进行的相关探讨。

在第二章,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实证分析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本文将相关论述概括为六种学说,即:政治派生说、相互依赖说、生产力决定说、集团博弈说、外国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说以及非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理论。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本文从维纳模型及其拓展、关税转移效应、米德模型、克鲁格曼的对称集团模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等方面对相关研究及其观点进行了介绍。对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极限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影响?”三个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于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从早期经验性研究、对发达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以及对欠发达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最后是文献评述。在肯定已有研究重要贡献的同时,本文认为,它们仍存在如下不足:(1)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深入研究不够;(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因的分析较为片面;(3)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福利影响以及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三大问题的分析之间分割明显,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4)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福利的分析未能超越传统思路;(5)重效率而偏公平,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较少;(6)相关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模拟不够。

第三章首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定位,将其界定为“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之后,对有关经济组织的两条研究主线:管理学主线和交易费用主线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简称为经济组织)为对象,围绕“组织租金”这一核心概念,从经济组织的性质、形成原因、目标与边界以及利益分配四个方面对组织经济学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将其作为贯穿本文始终的理论支点。

对于经济组织的性质,本文首先运用系统论对经济组织的共性,包括整体性、有机关联性、预决性或目的性进行了分析;继而运用自组织理论对经济组织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组织租金”概念的提出对经济组织的逐利性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经济组织是一种能够产生组织租金的机制,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其作为组织的共性与作为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特性的结合体,具体来说包括整体性、自组织性(有机关联性)与目的性(逐利性)。

第四章运用新构建的组织经济学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区域组织租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区域组织租金是区域内各国组成经济联盟净福利的增加,包括总收益和总成本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区域总市场的扩大带来的区域产品价值更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区域产品价格的提高;市场的扩大以及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增强;区域内部交易费用的减少、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区域内分工的深化、区域生产能力进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区域贸易条件的改善从而对外部资源或要素占有能力的增强。后者主要指相比组成区域经济联盟之前区域管理和协调费用的增加。

第五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因的具体阐述,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是具有互补性的各国为寻求区域组织租金而协调博弈的结果,是一个寻租的过程,其中区域组织租金是诱因,而互补性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条件;这种互补性同样包括绝对互补性、相对互补性与准互补性;这三种互补性可以单独作用,也可联合作用;正是在这三种互补性的驱使之下,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才得以不断涌现。

据此,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绝对互补性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经济绝对互补性的来源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非成员国利益的威胁与损害;区域内或区域间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其升级换代的需要;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存在和威胁;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

其次,遵循库珀-约翰模型的思路,模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本文构造了一个“3×2”(三个国家、两种产品)协调博弈模型,以此探寻国家之家相对互补性存在的条件,并得出五点推论:(1)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各国之间的相对互补性,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2)贸易条件越恶劣的国家之间相对互补性越明显,因而也越有可能组成区域经济联盟。(3)国家之间彼此减让关税幅度越大,其相对互补性越明显。(4)国家之间相互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相对互补性越明显。(5)国家之间相互出口依存度越高,其相对互补性越强。 最后,本文分析了四种导致区域经济准互补性的机制,即:领导、先例、惯例或制度以及竞争。

第六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和边界问题的具体探讨。本文首先在假设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利用一个“3×2”大国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福利增加(包括商品价值的提高、规模经济的增强、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交易费用的节省或者说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行了模型化,由此得出

:(1)当国家之间外向度或者外贸依存度越高时,结成经济同盟后其福利增加越多。(2)国家之间初始关税越高,取消关税后总体福利增加越多。(3)出口供给曲线越平坦的国家之间结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后,其总体福利增加越明显。(4)相互进口需求曲线越陡峭的国家之间取消关税后,其总体福利增加越明显。

之后,在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协调成本的情况下,本文将上述“3×2”模型拓展为“(n+1)×(n·(n-1))”模型,并在考虑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情况下,将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总收益、总成本以及区域组织租金都具体化为关于成员国数量(n)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l)的二元函数,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边界在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之处;如果某个区域经济组织在追逐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的冲动下,边际收益始终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在理论上说,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最终将整个世界囊括其中,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标,但在当前,这一美好的图景由于利益难以平衡,协调与管理成本太高而只能循序渐进。此外,本文指出,为了不断实现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成员国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不断削减甚至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不断推进区域内部的信息化与交通便利化,统一产品技术标准,增进互信,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3)加强区域内部成员国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区域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4)加强区域内部市场与产业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贸易创造与规模经济效应。(5)组建科学而强有力的区域领导和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利益分配与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区域内部的协商解决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协调与管理成本。

第七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具体阐述。本文认为: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难以平衡以及成员国内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焦点。合理分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也就是区域组织租金有利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体现区域公平;有利于调动成员国的积极性,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稳定和成功运作;有利于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管理与协调成本,从而最大化区域组织租金。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及其分配特点进行了阐述,认为:(1)区域组织租金不可计量和区分;(2)区域组织租金的形成国与受益国往往不一致;(3)区域组织租金由微观主体创造而又须由宏观主体进行再分配;(4)区域组织租金是动态的,有时甚至是潜在的;(5)区域组织租金分配具有复杂性。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应遵循两大原则: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和区域趋同。并且,由于区域经济的趋同有利于区域组织租金的最大化,因而两大原则是一致的。按照第一个原则,本文认为,由于在区域管理与协调成本既定时,区域组织租金是关于区域要素的多元函数,这些要素包括市场、资本、土地、技术以及环境等,因而在某一时点,区域组织租金分配应按要素的影子价格或者说边际贡献与其赋存量之积进行分配。按照第二个原则,本文认为,在动态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还应有利于区域趋同。围绕上述两大分配原则,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具体措施,即:(1)建立科学、公正的谈判机制;(2)建立区域转移支付机制。(3)短期调整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9.期刊论文 陈志恒. 李平. CHEN Zhi-heng. LI Ping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兼论全球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东北亚论坛2006,15(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10.学位论文 孟树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200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特征,并对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东北亚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尤其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相比,东北亚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滞后。因此,研究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东北亚经济如何实现一体化等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并推动国际经济竞争由国家间竞争转向区域间竞争,因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具有必要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性是以足够的区域经济实力作保证的,东北亚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因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具有现实可行性。

自由贸易区较之关税同盟更可能使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这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双边自由贸易是多边自由贸易的基础,这决定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应在多边自由贸易框架下通过大力发展双边自由贸易来实现。在东北亚各经济体之间,中国与日本、韩国经济合作条件良好,二者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可行性,而且是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前景光明,但仍面临一些发展障碍。为了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健康发展,中国和同本、韩国应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消除对双方经济竞争性的恐惧;应大力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的双边自由贸易进程;应加快建设中国国内统一立场;应加强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共同培育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环境;应采取积极措施缩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互惠互利。

引证文献(7条)

1. 卢会兰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27)

2. 吴昊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期刊论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4)3. 刘新智 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4. 陈泰锋. 贺剑瑜 与多边贸易体制并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动向[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5(7)5. 宫淑燕. 李建中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5(12)6. 孟祥秀 论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之关系[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7. 宫淑燕. 李建中. 倪辉 论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期刊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bylt200305004.aspx

授权使用:湖北经济学院(hbjjxy),授权号:a72d9bf1-ae65-4049-85fd-9e60012086fd

下载时间:2011年1月3日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矫全球丫匕的促进T隹用

廉晓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目前,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而区域照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及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区域化阻碍垒球化的观点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垒球化;促进作用中圈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3)05—0017一(0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C-ATr成员拒绝在1982年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判,致使美国在80年代中期决定与以色列等国展开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组建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试图以此向其他贸易伙

(薛誉华,2003)。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伴旆加压力。由于乌拉圭回合(1986--1993年)陷

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A进程缓慢且旷日持久的谈判中,致使许多国家担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心乌拉圭回合谈判不会取得成功,于是参加区域性

一、匾域经跻一俸t匕动目的多样性及嚣促进经矫金|;l£T巴的可能性

贸易雾竺矍蓦妻妻盏美墨墨兰集茬嚣昙蓁嚣耄备

内制度改革的进程,并为实现进一步的经济自由化认为区域经济r一体化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和市场开放注人活力。一个国家的制度改革经常面一般都把区域一体化组织产生的根源和动机归结为临着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所以改革进程“与外部对抗”或“与外部竞争”。的确,历史上曾先很容易出现反复。一旦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签定r后出现过-些以与外部对抗为目标的区域集团,战区域一体化协定,按照该协定的规定进行制度改革前的英联邦贸易体制与战后的经互会就是其中典型就是其应尽的国际义务,所以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将的实例。这类区域一体化组织必然会损害全球市场很难通过调整一体化协定的方式来改变改革进程。的统一性,井阻碍经济全球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因此,有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一国加入区域一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却体化组织是向外部世界发出的清晰而可信的信号,口益多样化。

表明其所进行的制度改革和市场开放是受到一体化1.一些国家由于感到在GATr或wro的框架协定约束的,因而具有长期的稳定性(Fernandez—d下无法实现自己所期望的全球市场开放目标,所以Portes,1998)。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定北美自由

率先与自己立场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区域一体化组贸易区协定以及部分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盟,都有织。在全球多边贸易与投资谈判中无法达成的协这方面的考虑。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金大中政府议,却经常能够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多边或双边谈判改变r此前韩国长期坚持的“非集团化”政策传统,中达成一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区域一体化是全分别与墨西哥、智利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其球市场开放无法取得进展的产物。例如,由于许多

主要目的是期望此举有助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2003年9月东北亚论坛

Sep..2003

第5瑚

No.beastAsiaForum

No.5

—17一.

万 

方数据

跨阳奠司表明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以便得到圈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支持和吸引跨国公司的投

资。

3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消除主要贸易伙伴对自己的贸易壁垒。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加拿大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不断运用反倾销税及反补贴措施强化贸易壁垒,致使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出¨受盟I严重威胁。加拿大决定与美国组建自由贸易聪的最芒要目标就是保障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的发晨和扩展历程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原因。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区本来是两个具有一定对抗性的一体化绝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两者之间终于在1973年达成协}义,并分别给予对方工业品贸易以免征关税的待遇,从而形成了大自由贸易区。

4.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提高国际多边谈判的交涉能力,从而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多边谈判过程中,各谈判方的实力是决定其影响力和交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这就促使一些国家期望通过一体化协定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以便维护或提高自已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过程中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是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然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向,即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区签署了合并协定,并在1992年建立了欧洲统一大市场,这对美国左右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从而促使美国逐步放弃了其长期坚持的“孤立主义”政策传统.1987年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又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执定》,并且还积极推动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与安全性动因。区域・体化的一个重要收益是有助予改善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南非发展共同体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来自南非的威胁,中东欧圈家申请加入欧盟也存在抵御俄国威胁的安全战略考虑。欧共体的创立同样存在谋求地区安全方面的原因,即一方面是可以联合起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避免重蹈两次世界太战的历史覆辙。2003年5月10日美国布什提出的美国与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也主要出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原因。

综}二所述可以看出,促成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与外部对抗”或“号外部竞争”来归纳其动因。也正是因为如

l8

万 

方数据此,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全球市场的割裂或区域之问的对抗。

二。区域经矫一俸亿对约建井牧的全球经冤规则的积饭|I乏晌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多边合作和统一的国际经贸规则为基础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以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及区域性的经贸规则为基础(薛敬孝等,1995)。如果仅从上述层面分析,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之间不仅存在着重夫区别,甚至可以认为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冲突。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CAT/'内部曾围绕该一体化组织是否违反GATr所倡导的非歧视性自由贸易原则发生了激烈争论。在当时欧共体6国以退出GATr相威胁的情况下,GATr才不得不把区域贸易协定确认为非歧视性原则的一个例外。然而笔者以为,我们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静态地分析区域一体化协定是否违背CA'IT或WTO所倡导的非歧视性原则,而应该动态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大量涌现,最终是促进了全球自由经贸体制的建立,还是阻碍了它的建立。

1.为尽可能降低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对外贸易壁垒效应,许多非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积极推动多边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谈判。例如,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每前进一步,都促使美国等非西欧国家积极发起一轮新的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创立后不久,在美国的倡议下发起了CA'IT迪龙回合(1960—1961年)和肯尼迪回合(1963--1967年)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GAIT成员之间的关税水平。东京回合(1973--1979年)则是对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成员的反映。1986年欧盟通过单一欧洲法案的举动,促使美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倡导更加全面的市场开放。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关税平均水乎为40%,面目前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在发达国家仅为3%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也已经下降到了14%左右。上述情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谈判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注入动力: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可以使有关国家

更好地处理全球经济合作问题。建立区域经济・体

化组织需要以各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为前提。在这种市场开放过程中,成员国的政府、企业和一般居民将逐渐体会到经济自由化的积极意义,并掌握血对经济自由化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应对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开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边干边学”

的途径来获得,并且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更容易学会,因为在这种情况F每个国家将面临较少的谈判对手,从而更容易达成协议。OECD的研究证明,达成区域性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所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是问题的尖锐程度和解决的可能性(丁一凡)。从而可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进行市场开放和企业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商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场。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成将促使成员国或一体化组纵,更加关注与区域外的经贸关系以及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些国家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时就会失去对多边市场开放的兴趣,甚至会威胁到多边贸易协议的存在。事实上,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多边市场开放协定无法取得进展,而区域一体化则会为进行新一轮的多边市场开放谈判注人新的动力。美国对区域一体化态度的转变就是这一情况最好的例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是与以色列、约旦、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然后义与墨西哥、加拿大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一直试图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另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在APEC范围内建立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体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美国并没有失去对制定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兴趣,而仅仅是期望通过此举维持自身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向区域外的国家施加压力以促使其采取对美国更有利的开放市场的政策。

4,地区性的自由化协定经常可以成为确定多边国际协定的基础。回顾GATY及WTO所进行的各轮多边贸易谈判,我们会发现,许多重要议题都在一些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已经得到解决,一些国家或区域一体化组织则希望把有关的区域性协定上升到GATI"或WTO框架下的多边国际经贸协定。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范围,在外国投资的国民待遇、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许多内容最终都成丁GArIT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及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议题和争论焦点,并为在WTO框架下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经验。另外,已经成为WTO重要经济规则的“信息技术协议”,就是首先由APEC成员达成一致后被WT0批准的。

5.区域经济+体化可以产生有效地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渊源于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而区域一体

万 

方数据化的发展则可能会削弱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在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下,一体化组织的决策机构统一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决策权。贸易政策决策权的转移可以产生以下两种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一是“优惠淡化效应”(preference—djlufioneffect)。即随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各国原有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在整个一体化组织范围内的代表性可能会大大降低,从称性”(p舭nee—asymmetry

而削弱对制定共同政策的影响力。二是“优惠非对

effect)(霍克曼等,

1998)。由于各成员国从某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获益不同,所以对政策主张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妥协产物的贸易政策可能会降低保护程度。

三、鹰域经跻一俸化对经轿活动金球亿的促琏作用

判断区域经济一灌化是否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还应该重点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1.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和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主要是以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快速发展的形式而展开的,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一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1997年,欧盟内部的贸易额高达12685亿美元,占所有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6%。同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部贸易额为4964亿美元,占美、加、墨3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9,1%。正是基于上述事实,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认为,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经济全球化,而仅仅是实现了经济的区域化或地区化。笔者认为,上述看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立起来也并不妥当。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日益突破民族国家疆域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必然要以地理临近且容易实现制度协调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为开端。

另外,如果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在说大的民族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若干民族国家之间消除阻碍经济交往的障碍,形成共同的经济疆域,其最高形式就是完全的一体化。尽管我们有理由认为民族国家的存在是阻碍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却没有理由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大国比小国林立更不利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发展,因而不能认为区晴

一19

经弱体化将危害经济全球化。

!.《≮城经济・体化所产生的贸勃创造远远高于

贸易转向。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蛙茔后所带来的成员幽之间的贸易增加,而贸易转向则是指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造成从j茳成员国进几转向到从成员国进f]的贸易方向转侈,区域经济-体化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贸易转向,列此婕许多,k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j‘全球的共同繁荣,并扶而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剐)年代禾70年代初,特备曼、巴拉萨、克雷宁等经掰学家落埘欧共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段其对欧洲自m贸易蜒造成的贸易转向,进行r数量化评估.E,i掰‘{J的结论是: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移,敞足肄”-体化发腱并没有对其最最要贸易伙伴

一i☆洲mj{;f贸易区成碡国产’l÷严藤的经济影响。

目鳓爵一嚣种研究倾向.即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聒波;:嘲之间的贸易发艘简单地归结为贸易转向的结+警例如,南的学者把《北荧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烈装是、加、墨的3边贸易增跃单纯看作足对区域外贸易壁垒的结果i98'}~u1997年10年间,美墨贸易额增Kr3.5倍,而同期中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

7馈。。§来蹰亚对美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泰国对

美贸易额增长J94.3倍。此间没有证据表明北美自山贸易阪的建立造成了严重的贸易转向。1997年以唇。出于东南砸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对美贸易则一彘保待高速增长的势头。

≈.区域经济-体化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腱的霞鐾;力最。评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分析贸易问题,国际投资的发展也是:衡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充分的证据表【!j_|,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引发成员国在吸gl国外直接投资方面展开竞争。在欧共体国家开始建设统一市场之韧,荚1-]跨国公司非常担心西欧国家采取市场封闭的政策而把其排斥在外,后来他们发现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有利于外国投资的。法国传统上对外国直接投资・直持怀疑态度,而同为欧共体成员国的比利时则非常欢迎外国投资,世界E许多著名汽车公司都在比利时建立了生产基地。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以后,在比利时生产的汽4:大量涌入法国市场。这种情况使法国认识到,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壁垒措施最终将惩罚自己而有利j二其他欧盟成员国,为此法国开始实施鼓励外国商接投资的政策,并迅速跻身子世界吸引外资火

1¨

万 

方数据圜之列。其次。为防止被排斥在地区贸易集团Z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针对各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跨国投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跨国投资的目标已经不再是针对某一单卜国家,而是针对某个地区。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目标就是为了更便利地进入欧盟市场。在英国决定暂:,fi/JIl入欧元区后,丰田公司由于担心会失去欧洲大陆和东欧市场,又在法国-lg;b-城市瓦朗谢纳新建了一个汽车厂。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成员国加快对区域外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目的是绕过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有效地占领国外市场。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则相对地降低了区域内跨国投资的动力。例如,1987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时,加拿大对外直接投资中的66%在美国,而1996年该比例则下降到了54%。美国的情况大致相同,1987--1997年美国对外赢接投资额增长了约2.2倍,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近2倍,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额增f:乏』,近3倍,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增长r・1倍

多。

四、区域经;齐一俸T匕对缝矫全球T匕的其他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将通过促进地区和平、维护1.匿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总结备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政治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提高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从而可以有当然,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为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等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效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西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在该地区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和平气氛,法德这两个宿敌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前所未宥的改善。j厅史上巴西与阿根廷的关系一直不融洽,长期处于军备竞赛状态,一度曾出现过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的危险,甚至两国都曾暗示要发展核武器来制服对方。然而,1986年两国签署的“一体化和经济合作计划”大大地缓解了两国敌对的民族情绪,1991年启动的南方共同市场则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APEC的出现也为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提供’r多边对话与协商的平台,并使该地区许多原来敌对国家之间的信任程度得到了加强。

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不仅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成

员国之间政治关系的走向,而且也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对外政治关系的走向。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体化会导致各个区域集团之间的政治对抗,因而区域化不利于全球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增加了对政治一体化和共同外交的要求,但并没有产生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对抗的局面。自欧共体创立以来,实现共同外交、共同防务及政治一体化一直是该组织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则明确提出了建立政治联盟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欧盟作为一个政治联盟还非常脆弱,甚至还很难谈得上是一个政治联盟。欧盟成员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另外,即使欧盟在政治联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政治一体化,其最大的可能是使多极化具备更坚实的基础,而不会必然产生多极对抗。笔者认为,多极化并不会妨碍全球化的发展,而只能为全球化构建起更为合理的秩序原则。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各个一体化组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而没有形成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局面。在美国积极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欧盟首先与墨西哥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随后就展开了与南美共同市场及智利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APEC则把亚太地区主要

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IPrA)、

澳新紧密经济协定(ANZCER)、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结合在一起。近年新加坡在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方面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分别与新西兰、美国、日本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而且还正在研究与墨西哥、智利、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澳新紧密经济协定之间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自由贸易区。新加坡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新动向已经在东盟内部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目前印度尼西亚正在积极推动与美国、日本、智力、南非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泰国也正在与印度、日本、巴西、克罗地亚、俄罗斯等国协商建立自由贸易区事宜。

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这种新动向大大地加强了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推动着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协调。实际

万 

方数据上美州自由贸易区的倡导者就期望通过美洲内部小的一体化组织发展与融合来促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

(RaymondJ.Aheam,2001)。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内部危机挽救机制,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繁荣稳定,而且是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的重要保证。所谓内部危机挽救机制,就是指一些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起的对处于危机状态的成员国进行救助,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的制度体系。其目标是保障各成员国经济正常运转,防止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演变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例如,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危机干’

世界经挤,1995(3).

律出版杜。1999.

三联书店,2001.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madJ・Pore&Return

to

Reglonalism:AnAnalysis

of

NontxadltlonalGainsfrom

R硒㈣l

Trade

A.;greemente[M].Yne

WorldBankEcoaomleReview.1998.Vol12,No.工

Edwards、幽.Trade

inthe

WorldEconomy[M],NovaSei‘

eEiP,e

Publisher,Ine.2001.

(责任编辑富燕妮]

亚研究院讲师,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党生。

21—

危机时,美国克林顿政府从34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中提出200亿美元用于援助墨西哥政府,这不仅使墨西哥金融危机得到了及时控制,而且没有演变成为如1982年一样的南美及墨西哥债务危机与金融动荡。与此形成鲜嘎对照的是1997年发生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由于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缓慢,而且没有形成地区性的危机挽救机制,致使货币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愈演愈烈,并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预与挽救机制尚不够健全,还不能满足维护各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各个地区建立起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东亚地区在“10+3”框架下达成的《货币互换协定》就是反思历史教训的

产物。

参考文献:

[2]薛誉华区域化:垒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2003(2).[3]薛敬孝,佟家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翩的关系【J]

[1]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挤,2002(5).

E4]霍克曼,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法

[5j阿兰・鲁格曼.垒球化的终结[Mj北京:读书・新知・生活’

[6]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

E7]Fernmadez,R[8]SarⅫel

收搞日期:2003—06—05

作者简介:廉晓梅(1971一),女,吉林辽源人,吉林大学东北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廉晓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东北亚论坛

NORTHEAST ASIA FORUM2003,""(5)7次

参考文献(8条)

1. 李向阳 全球化时代的区城经济合作[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2(05)2. 薛誉华 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3(02)3. 薛敬孝. 佟家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1995(03)4. 霍克曼 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 19995. 阿兰·鲁格曼 全球化的终结 2001

6. 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1998

7. Fernandez R. J · Pores Return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Trade Agroements 1998(02)

8. Samuel Edwards Trade in the World Economy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卢会兰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商场现代化2008,""(2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2.学位论文 宁留甫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探析 2004

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辩证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最后联系实际得出结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两大趋势是并行不悖的,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或排斥关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并刺激了它不断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尽管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总体上它还是不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它并非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主要方面。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互动的角度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即经济全球化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着力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并未忽视和否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在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过程中,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多边贸易体系和多边投资体系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方面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相影响。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轨迹中论述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本文提出中国应坚持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并举的原则,在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如果说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的基本战略,那么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成为目前的优先策略。

3.期刊论文 郭洁. Guo Jie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两大主要思潮,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很大的负面的作用,他们主张,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淡化、限制消极因素.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他性、区域性或集团性.本文认为虽然两者产生与发展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学会两腿走路.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4.期刊论文 殷海江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联系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5.学位论文 王芳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 2005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表现为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加强、相互联系的紧密和相互影响的加深。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有所演变,国家主权出现了共享、部分让渡和弱化的种种迹象,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家和国家主权,尤其是国家经济主权的挑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及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进而阐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对受到的冲击和挑战。

文章的主要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当代国家经济主权的背景。主要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特征、历史进程,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大区域组织,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对当代国家经济主权的经济背景做了一个概况式的介绍和分析。

第二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在这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主权的概念,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关系的几种理论,并得出了本文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经济主权既是对立的,但在本质上又是统一的。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和国家经济主权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并得出了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实现。这部分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坚持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现状。这部分主要描述性地介绍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情况,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这部分主要基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主权的分析,提出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对策。

6.期刊论文 郑苒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科教文汇2007,""(15)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7.期刊论文 赵海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8.学位论文 吴朝阳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的策略选择 2005

本文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具体分析对象,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围绕“区域组织租金”这一核心概念,沿着寻租、创租、分租的线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立意和思路以及文章主要观点和写作框图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本文理论支点的构建,第四、五、六、七章运用第三章构建的组织经济学理论分别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形成原因、目标和边界以及利益分配四层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八章是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进行的相关探讨。

在第二章,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实证分析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本文将相关论述概括为六种学说,即:政治派生说、相互依赖说、生产力决定说、集团博弈说、外国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说以及非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理论。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本文从维纳模型及其拓展、关税转移效应、米德模型、克鲁格曼的对称集团模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等方面对相关研究及其观点进行了介绍。对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极限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影响?”三个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于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从早期经验性研究、对发达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以及对欠发达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最后是文献评述。在肯定已有研究重要贡献的同时,本文认为,它们仍存在如下不足:(1)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深入研究不够;(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因的分析较为片面;(3)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福利影响以及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三大问题的分析之间分割明显,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4)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福利的分析未能超越传统思路;(5)重效率而偏公平,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较少;(6)相关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模拟不够。

第三章首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定位,将其界定为“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之后,对有关经济组织的两条研究主线:管理学主线和交易费用主线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简称为经济组织)为对象,围绕“组织租金”这一核心概念,从经济组织的性质、形成原因、目标与边界以及利益分配四个方面对组织经济学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将其作为贯穿本文始终的理论支点。

对于经济组织的性质,本文首先运用系统论对经济组织的共性,包括整体性、有机关联性、预决性或目的性进行了分析;继而运用自组织理论对经济组织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组织租金”概念的提出对经济组织的逐利性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经济组织是一种能够产生组织租金的机制,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其作为组织的共性与作为自组织型逐利性经济组织特性的结合体,具体来说包括整体性、自组织性(有机关联性)与目的性(逐利性)。

第四章运用新构建的组织经济学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区域组织租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区域组织租金是区域内各国组成经济联盟净福利的增加,包括总收益和总成本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区域总市场的扩大带来的区域产品价值更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区域产品价格的提高;市场的扩大以及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增强;区域内部交易费用的减少、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区域内分工的深化、区域生产能力进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区域贸易条件的改善从而对外部资源或要素占有能力的增强。后者主要指相比组成区域经济联盟之前区域管理和协调费用的增加。

第五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因的具体阐述,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是具有互补性的各国为寻求区域组织租金而协调博弈的结果,是一个寻租的过程,其中区域组织租金是诱因,而互补性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条件;这种互补性同样包括绝对互补性、相对互补性与准互补性;这三种互补性可以单独作用,也可联合作用;正是在这三种互补性的驱使之下,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才得以不断涌现。

据此,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绝对互补性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经济绝对互补性的来源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非成员国利益的威胁与损害;区域内或区域间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其升级换代的需要;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存在和威胁;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

其次,遵循库珀-约翰模型的思路,模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本文构造了一个“3×2”(三个国家、两种产品)协调博弈模型,以此探寻国家之家相对互补性存在的条件,并得出五点推论:(1)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各国之间的相对互补性,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2)贸易条件越恶劣的国家之间相对互补性越明显,因而也越有可能组成区域经济联盟。(3)国家之间彼此减让关税幅度越大,其相对互补性越明显。(4)国家之间相互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相对互补性越明显。(5)国家之间相互出口依存度越高,其相对互补性越强。 最后,本文分析了四种导致区域经济准互补性的机制,即:领导、先例、惯例或制度以及竞争。

第六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和边界问题的具体探讨。本文首先在假设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利用一个“3×2”大国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福利增加(包括商品价值的提高、规模经济的增强、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交易费用的节省或者说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行了模型化,由此得出

:(1)当国家之间外向度或者外贸依存度越高时,结成经济同盟后其福利增加越多。(2)国家之间初始关税越高,取消关税后总体福利增加越多。(3)出口供给曲线越平坦的国家之间结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后,其总体福利增加越明显。(4)相互进口需求曲线越陡峭的国家之间取消关税后,其总体福利增加越明显。

之后,在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与协调成本的情况下,本文将上述“3×2”模型拓展为“(n+1)×(n·(n-1))”模型,并在考虑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情况下,将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总收益、总成本以及区域组织租金都具体化为关于成员国数量(n)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l)的二元函数,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边界在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之处;如果某个区域经济组织在追逐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的冲动下,边际收益始终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在理论上说,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最终将整个世界囊括其中,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标,但在当前,这一美好的图景由于利益难以平衡,协调与管理成本太高而只能循序渐进。此外,本文指出,为了不断实现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成员国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不断削减甚至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不断推进区域内部的信息化与交通便利化,统一产品技术标准,增进互信,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3)加强区域内部成员国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区域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4)加强区域内部市场与产业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贸易创造与规模经济效应。(5)组建科学而强有力的区域领导和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利益分配与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区域内部的协商解决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协调与管理成本。

第七章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具体阐述。本文认为: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难以平衡以及成员国内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焦点。合理分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也就是区域组织租金有利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体现区域公平;有利于调动成员国的积极性,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稳定和成功运作;有利于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管理与协调成本,从而最大化区域组织租金。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及其分配特点进行了阐述,认为:(1)区域组织租金不可计量和区分;(2)区域组织租金的形成国与受益国往往不一致;(3)区域组织租金由微观主体创造而又须由宏观主体进行再分配;(4)区域组织租金是动态的,有时甚至是潜在的;(5)区域组织租金分配具有复杂性。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应遵循两大原则:区域组织租金最大化和区域趋同。并且,由于区域经济的趋同有利于区域组织租金的最大化,因而两大原则是一致的。按照第一个原则,本文认为,由于在区域管理与协调成本既定时,区域组织租金是关于区域要素的多元函数,这些要素包括市场、资本、土地、技术以及环境等,因而在某一时点,区域组织租金分配应按要素的影子价格或者说边际贡献与其赋存量之积进行分配。按照第二个原则,本文认为,在动态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分配还应有利于区域趋同。围绕上述两大分配原则,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的具体措施,即:(1)建立科学、公正的谈判机制;(2)建立区域转移支付机制。(3)短期调整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9.期刊论文 陈志恒. 李平. CHEN Zhi-heng. LI Ping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兼论全球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东北亚论坛2006,15(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10.学位论文 孟树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200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特征,并对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东北亚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尤其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相比,东北亚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滞后。因此,研究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东北亚经济如何实现一体化等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并推动国际经济竞争由国家间竞争转向区域间竞争,因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具有必要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性是以足够的区域经济实力作保证的,东北亚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因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具有现实可行性。

自由贸易区较之关税同盟更可能使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这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双边自由贸易是多边自由贸易的基础,这决定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应在多边自由贸易框架下通过大力发展双边自由贸易来实现。在东北亚各经济体之间,中国与日本、韩国经济合作条件良好,二者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可行性,而且是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前景光明,但仍面临一些发展障碍。为了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健康发展,中国和同本、韩国应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消除对双方经济竞争性的恐惧;应大力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的双边自由贸易进程;应加快建设中国国内统一立场;应加强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共同培育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环境;应采取积极措施缩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互惠互利。

引证文献(7条)

1. 卢会兰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27)

2. 吴昊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期刊论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4)3. 刘新智 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4. 陈泰锋. 贺剑瑜 与多边贸易体制并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动向[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5(7)5. 宫淑燕. 李建中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5(12)6. 孟祥秀 论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之关系[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7. 宫淑燕. 李建中. 倪辉 论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期刊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bylt200305004.aspx

授权使用:湖北经济学院(hbjjxy),授权号:a72d9bf1-ae65-4049-85fd-9e60012086fd

下载时间:2011年1月3日


相关文章

  • 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
  • 讨论:如何全面与客观的认识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也具有"双刃剑"作用,能够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效应. 第一.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1)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 ...查看


  •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具有支柱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跨国公司发挥作用提供了大好机遇,同时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实力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 ...查看


  • 政治--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最全)
  • 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 ...查看


  •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促进作用
  •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促进作用 [摘要]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但密不可分,而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构成双方相互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如何使得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特别是如何规避两者之间消极的作用,最终促 ...查看


  •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转型.和谐世界建设与人类文明进步. 一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 ...查看


  • 2018高考专题 政治必修一主观题依据
  •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物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 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 中所需货币量 中所需货币量 总供给>总需求 总供给<总需求 通过膨胀 通过紧缩 物价全面 ...查看


  •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总结
  •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 ③二者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 ①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的职能:a流通手段: b价值尺 ...查看


  •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 2015高考复习<经济生活>问答题必背重点 (特别提示:在做问答题时,要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取舍,不能一味照搬答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 影响价格的因素 (P11-P13) ①需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 ...查看


  • 经济全球化 1
  • 经济全球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 ...查看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