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1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心中不快,通过作文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作文时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呢?可是,目前学生中,对作文不感兴趣或害怕作文的还是为数不少,究其原因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缺少的是“下锅之米”――作文的素材。有鉴于此,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如何引导儿童学会积累写作素材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储备语言材料

  

  我们常说:“作文功夫在文外”,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语言信息,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储备必要的语言材料。

  1.善于阅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语言简洁优美流畅,是值得学生去学习仿照的范文。如教学《春风吹》,有一段是描写春景的句子:“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这段中仅用了短短一句话,就把一幅春景图摆在我们的眼前。语言极其简洁但又不失精美。如果学生也能仿照着它写一段秋景图,那该多好啊。在教学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学生就说了“吹绿、吹红、吹来、吹醒”这些词语用得好,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写。于是我就出示了一段小练习:“秋风吹,秋风吹,吹()了稻子,吹( )了苹果 ,吹()了( ),吹( )了( )。”学生们一看就兴致勃勃地试着用最有特点的词语来填写了。这样一个练习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好词,因而也能写出佳句。

  2.善于选择适合的、喜欢的课外读物及影视节目

  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格林童话》、《鲁滨孙漂流记》等,让他们快活地邀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中找到乐趣。此外,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魔豆传奇》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学得实,学生作文才会写得乐,才会对作文感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掌握观察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我在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花草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闻一闻: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花草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摸一摸:大千世界,花草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花草,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花草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花草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这样通过多留心观察,多回忆体味,多动笔的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性增强了,观察的敏感性也就一天天地强起来了。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 给学生创设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学生们情绪激昂,视野开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会如运动场上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只待一声令发,就冲过去。这时的写作,学生抱着赶快将自己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

  1.开展校内活动

  在早会、班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活动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和校内劳动实践。如让学生写一篇《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的作文之前,我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了“钉扣子”、“缝补丁”、“织毛线”等比赛,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写作素材,待到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而不会成“无米之炊”。

  2.组织校外活动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有意将学生的视线从校内引向校外,引导学生不断走出校门,去寻找写作的“活水”。如,利用双休日和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野外活动,带领学生走上田间地头,参观工厂车间,调查太湖水质,考察文物古迹……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只有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其中的苦与乐,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才能让一篇篇作文再现一个个生活的画面。

  

  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激活想象思维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来积累素材。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开展较丰富的联想。

  1.画面激情

  生动的画面在教育中(下转34页)(上接41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减少了认识与实际的距离,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更加密切。如在一幅春景图中,学生根据春天的一些不协调的风景:白色垃圾,沙尘暴……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在思索中寻求着解决的方法,可现实的很多东西是他们能力所不及的。他们就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童话般的世界里,生动地展示他们心中的理想,实现着他们的梦想,奇特的想象成为他们习作的源泉。如学生习作:《地球妈妈哭了》、《香椿树》、《明天我的家在哪里》、《未来的家园》等,一篇篇童话,倾注了学生的心声,寄托了学生的梦想。作文不仅篇幅长,情节曲折,表达方式也多样,叙述手法有变化,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饰手法都会运用。他们在想象中幻想着春天永远是绿色的,地球永远是绿色的,家园永远是美丽的,人与动物是和睦的。作文成为了他们放飞自己梦想的摇篮,童话成为了他们理想的世界。

  2.音乐熏陶

  借用音乐熏陶,感染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生活,使学生心情舒畅,写作兴趣盎然。如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美丽景色;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的场面,告别的情形,欢腾的闹市…… 学生通过听录音想象,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3.课文续写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即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在学习中写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阅读的能力。如学了《神笔马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然后再以《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为题材,写自己的理想。学了《司马光》,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当时也在现场,你当时有什么感受?会想什么办法?激发学生想象,自编小故事。学习完古诗《赠汪伦》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叙事的文章。在想象中,学生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一篇篇作文成为学生的自然流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要引导学生从身边起步,遨游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琐事中发现哲理,在细微中感悟真理。我们的学生必定在作文之路上走得轻松,学得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太湖小学)

  责编 / 董 璐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心中不快,通过作文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作文时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呢?可是,目前学生中,对作文不感兴趣或害怕作文的还是为数不少,究其原因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缺少的是“下锅之米”――作文的素材。有鉴于此,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如何引导儿童学会积累写作素材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储备语言材料

  

  我们常说:“作文功夫在文外”,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语言信息,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储备必要的语言材料。

  1.善于阅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语言简洁优美流畅,是值得学生去学习仿照的范文。如教学《春风吹》,有一段是描写春景的句子:“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这段中仅用了短短一句话,就把一幅春景图摆在我们的眼前。语言极其简洁但又不失精美。如果学生也能仿照着它写一段秋景图,那该多好啊。在教学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学生就说了“吹绿、吹红、吹来、吹醒”这些词语用得好,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写。于是我就出示了一段小练习:“秋风吹,秋风吹,吹()了稻子,吹( )了苹果 ,吹()了( ),吹( )了( )。”学生们一看就兴致勃勃地试着用最有特点的词语来填写了。这样一个练习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好词,因而也能写出佳句。

  2.善于选择适合的、喜欢的课外读物及影视节目

  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格林童话》、《鲁滨孙漂流记》等,让他们快活地邀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中找到乐趣。此外,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魔豆传奇》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学得实,学生作文才会写得乐,才会对作文感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掌握观察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我在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花草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闻一闻: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花草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摸一摸:大千世界,花草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花草,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花草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花草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这样通过多留心观察,多回忆体味,多动笔的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性增强了,观察的敏感性也就一天天地强起来了。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 给学生创设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学生们情绪激昂,视野开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会如运动场上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只待一声令发,就冲过去。这时的写作,学生抱着赶快将自己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

  1.开展校内活动

  在早会、班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活动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和校内劳动实践。如让学生写一篇《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的作文之前,我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了“钉扣子”、“缝补丁”、“织毛线”等比赛,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写作素材,待到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而不会成“无米之炊”。

  2.组织校外活动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有意将学生的视线从校内引向校外,引导学生不断走出校门,去寻找写作的“活水”。如,利用双休日和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野外活动,带领学生走上田间地头,参观工厂车间,调查太湖水质,考察文物古迹……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只有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其中的苦与乐,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才能让一篇篇作文再现一个个生活的画面。

  

  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激活想象思维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来积累素材。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开展较丰富的联想。

  1.画面激情

  生动的画面在教育中(下转34页)(上接41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减少了认识与实际的距离,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更加密切。如在一幅春景图中,学生根据春天的一些不协调的风景:白色垃圾,沙尘暴……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在思索中寻求着解决的方法,可现实的很多东西是他们能力所不及的。他们就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童话般的世界里,生动地展示他们心中的理想,实现着他们的梦想,奇特的想象成为他们习作的源泉。如学生习作:《地球妈妈哭了》、《香椿树》、《明天我的家在哪里》、《未来的家园》等,一篇篇童话,倾注了学生的心声,寄托了学生的梦想。作文不仅篇幅长,情节曲折,表达方式也多样,叙述手法有变化,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饰手法都会运用。他们在想象中幻想着春天永远是绿色的,地球永远是绿色的,家园永远是美丽的,人与动物是和睦的。作文成为了他们放飞自己梦想的摇篮,童话成为了他们理想的世界。

  2.音乐熏陶

  借用音乐熏陶,感染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生活,使学生心情舒畅,写作兴趣盎然。如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美丽景色;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的场面,告别的情形,欢腾的闹市…… 学生通过听录音想象,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3.课文续写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即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在学习中写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阅读的能力。如学了《神笔马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然后再以《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为题材,写自己的理想。学了《司马光》,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当时也在现场,你当时有什么感受?会想什么办法?激发学生想象,自编小故事。学习完古诗《赠汪伦》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叙事的文章。在想象中,学生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一篇篇作文成为学生的自然流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要引导学生从身边起步,遨游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琐事中发现哲理,在细微中感悟真理。我们的学生必定在作文之路上走得轻松,学得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太湖小学)

  责编 / 董 璐


相关文章

  • 5班作文分论点
  • 1.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肖可欣 积累就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志: 积累需要"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坚持: 积累成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成功. 2.昙花一 ...查看


  • "厚积"才能"薄发" 3
  • 201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材料: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q ...查看


  • 厚积而薄发,下笔如有神
  • 摘 要: 2013年的高考推荐作文中,有的学生运用材料存在不足,有的学生运用得非常精到,这是材料积累程度不一样造成的.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感叹无话可写,其实是材料积累不够.学生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 ...查看


  • 厚积才能薄发 1
  • 厚积才能薄发 --校本网络研修学习心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当名师.当专家,这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可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通过这次网络研修,得到一个最大 ...查看


  • 厚积才能薄发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厚积才能薄发 作者:吴春燕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05期 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在于没有什么可写,即使写了,也缺乏思想和文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quo ...查看


  •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 泉水之所以能够成为喷泉,是靠地下水不停地蓄积,最终成就它的辉煌,蓄积需要恒心,蓄积需要大胸襟.大气魄,蓄积需要克难奋进,蓄积有时还需长期的磨练-- 没有恒心的人不是干大事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 ...查看


  • 扬帆教育之舟,厚积师道之德
  • 扬帆教育之舟,厚积师道之德 教师,人们称颂他是春蚕,是蜡烛,它们的精神在于"奉献".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要真正做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厚积师道之德,方可扬帆教育之舟. 一.坚守事业 ...查看


  • 王静芳: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 金笺.绢本.纸本.扇面皆备,浅绛.重彩.水墨通行,在多变多样的背后是他匠心独具的构图和熟练高妙的技法,他仿古并非意在外表,并非原封不动,是衔接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上的断层. 2011年12月19日,聚蜀地灵气于一堂的成都画院被一袭江南气息所感 ...查看


  • 高三励志标语:务实基础,厚积薄发
  • 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 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 胜人者智,胜之者强.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今朝我以校为荣,明日校以我为耀 ...查看


  • 文明标语:厚积方能薄发
  • 让文明留下,把喧哗带走. 通晓千古事,尽在不言中. 厚积方能薄发,静读才可沉思. 在此读书勿用口,在外行事方显才. 埋头静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静读万卷书,稳走千里路. 读书勿用口,用口需深思. 公共场所有文明,文明就在你我中. 读者静,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