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鬼子来了]评论

《鬼子来了》影评

一直很喜欢姜文的,他的为人和电影,当然对于《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促使我看的第一动力就因为他是姜文自拍自演的,一开始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本身产生多大的兴趣,但是对于艺术,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经典总是在无意之间被发现。

也许是受中国原有的一些“鬼子”的喜剧片的影响,当知道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喜剧片时,最先想到的是《举起手来》等一系列的兄弟类型的影片,大都采用严重倾斜的表演立场,在这些影片中,曾经的大日本帝国的皇军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吧,表现的是如此的傻b,而和这些跨海侵略的东洋人斗争的中国军民,就犹如总是神助一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个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形象,很难令人想象,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数次持续而且残酷的大扫荡过程中,中国敌后战场的军民们真的是这样与敌人展开长达八年之久的斗争的。

但是在《鬼子来了》中,虽然仍然有以往的鬼子进村的一些元素:骑马的太君,端着“三八大盖”的小鬼子,老百姓们急忙奔跑的脚步,人模狗样的汉奸,还有那种听着又可笑又让人有点害怕的音乐,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此类元素的亮相和组合,却完全让人感觉不到自己在看一部鬼子题材的电影,首先是进村的音乐发生了改变,不是那个人们熟悉的“嘟嘟”的声音了,而是一直略带喜庆和欢乐色彩的曲子;其次,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村民,其中不乏一些小孩子们奔跑的镜头,但是紧接着的一些镜头不免会然让所有观众心中已经预料到的画面大相径庭,小孩子和大人们夹道欢迎进村的鬼子,各个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而皇军呢,很开心的挑逗小孩子,并且大方的发糖。影片中许多类似的元素的创新性编排形成了一大特色的同时,应该也有它想表达的更深层的含义吧。

顺着影片情节地发展,马大三出现了,接下来就是“我”用枪杆子指给马大三的两样东西,一个日本军人,一个汉奸翻译官。按照正常的抗日题材的影片的故事发展思维,马大三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向村长报告,之后村长派人上山去把八路军武工队的人请来,对日本兵和汉奸进行严厉的审讯,得到城里的日军大本营要在近期进行又一次的大扫荡这一秘密军事情报,之后,在党的英明指挥和广大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挂甲台村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而马大三也因为奇功被组织上授予民兵排长的光荣职位。但是这部影片的魅力就在于,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思维,用相同的元素完成了不寻常的讽刺:

首先,马大三作为沦陷区的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却要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看押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不能让日本人知道,更不能杀了他们,甚至为了不让日本兵

寻死,他还求爷爷告奶奶的给他们弄白面的包饺子,这对马大三和那些村民而言,是一种无奈的恐惧,在一开始他们看见这两个人的时候,首先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而不是仇恨,所以马大三和乡亲们才会把这两个人当做自己人一样来保护,而这种场景在传统的电影中,是只有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的,在马大三等村民的意识中,日本人、汉奸和普通人甚至一般的什么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们有的只是那种模糊的恐惧。

还有就是在一个地方感觉拍的挺离谱的,就是在村子里的几位“长老”在审问那两个人时候,“五舅老爷”是这样问的:你杀过中国人不?糟践过中国女人不?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了,从9.18算起,日本人已经在中华大地上践踏14年之久了,日本人的残暴和没有人性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就算是挂甲台再闭塞,五舅老爷也不至于对日本人失去最起码的判断力吧,这些人根本就不像是笼罩在杀戮和亡国灭种的危急中,八婶子吵架时的凌人气势,村民们逼马大三时的形式,和算计马大三是否得到什么好处时的表情,都很有琢磨意思,有些时候的有些人是特别需要先进思想和伟大人物指导的。

再有就是从整体的村民们的表现出来的悲哀性中所想到的一点东西,在那个年代,封建社会的许多东西仍然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老百姓,影片中村民们不愿意杀那两个人,其中除去怯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在马大三“杀了”那两个人之后的村民们的表现中能够看出来,连自己的女人都不愿碰他,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日本人士也应该算作人的,杀了他们,占了他们的血是和杀了中国人一样不干净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面前,民族间的仇恨还是相对渺小的。

电影中马大三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形象,日本人不断的用刺刀挑开中国人的胸膛,而他却在为如何处理一个日本军人和汉奸而饱受思想和肉体折磨,他一开始还认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是讲良心的,所以可怜的村民们还与日本人讨价还价,认为日本人真的会像救命恩人一样报答自己,所以接下来就是全村人的悲剧,而最后的马大三被杀的一幕写的更是传神,那个花屋小三郎可以在杀马大三时小心的谈掉他脖子上的一只蚂蚁,但是还是把刀毫不迟疑的落下来,马大三转过头来看他了,这个动作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给他添几句台词:我当初是怎么对你的,你现在居然这么从容的杀我;小日本你怎么这么磨叽,还不快动手?日本人都是狗娘养的。但是在头在地上打滚的那一刻,他也许什么都不用想了,因为一切已经都明白了。

最后说一点关于影片的禁播吧,听说2000年片子就已经排好了,而且在国外得了一些奖,但是在国内却是因为在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与国产影片的严重的不合拍而被无情的封杀,其实细想一想官方根本不用这样的,因为影片一直在强调一个似乎很模糊的主题,就

是从整体结局来看,影片是一个喜剧,却有着悲剧色彩的结尾,它较同题材的兄弟影片所缺少的重要成分就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帮助,所以老百姓才一步步的被恐吓,被欺骗,被杀害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党的科学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力量,老百姓们是不会有好日子过得,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吗,所以对于这种很少涉及党的身影却突出伟大的抗战主题的影片,官方是应该支持的。

在如今大片林立的时节,当自己被动的看了《黄金甲》,被动的看了《赤壁》等国产大片之后,内心不禁数次作呕,在中国的大片世界里,我曾无数次对自己说要爱国,要对国产影片有信心,实践证明坚持就是胜利,姜文真的是中国电影界的改革家,一部电影能让你想看第二遍,在中国很难,但是《鬼子来了》做到了,当它在所有同行们面前出现时,他们只有学习得份。听说姜文还有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不错的,真得找个时间好好看看,只是可惜的是,中国那么多大导演却只有这么几部能站得出来的影片,不过还好,至少已经开始有了!

姓 名:王 钊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 号:1044407025

《鬼子来了》影评

一直很喜欢姜文的,他的为人和电影,当然对于《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促使我看的第一动力就因为他是姜文自拍自演的,一开始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本身产生多大的兴趣,但是对于艺术,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经典总是在无意之间被发现。

也许是受中国原有的一些“鬼子”的喜剧片的影响,当知道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喜剧片时,最先想到的是《举起手来》等一系列的兄弟类型的影片,大都采用严重倾斜的表演立场,在这些影片中,曾经的大日本帝国的皇军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吧,表现的是如此的傻b,而和这些跨海侵略的东洋人斗争的中国军民,就犹如总是神助一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个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形象,很难令人想象,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数次持续而且残酷的大扫荡过程中,中国敌后战场的军民们真的是这样与敌人展开长达八年之久的斗争的。

但是在《鬼子来了》中,虽然仍然有以往的鬼子进村的一些元素:骑马的太君,端着“三八大盖”的小鬼子,老百姓们急忙奔跑的脚步,人模狗样的汉奸,还有那种听着又可笑又让人有点害怕的音乐,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此类元素的亮相和组合,却完全让人感觉不到自己在看一部鬼子题材的电影,首先是进村的音乐发生了改变,不是那个人们熟悉的“嘟嘟”的声音了,而是一直略带喜庆和欢乐色彩的曲子;其次,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村民,其中不乏一些小孩子们奔跑的镜头,但是紧接着的一些镜头不免会然让所有观众心中已经预料到的画面大相径庭,小孩子和大人们夹道欢迎进村的鬼子,各个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而皇军呢,很开心的挑逗小孩子,并且大方的发糖。影片中许多类似的元素的创新性编排形成了一大特色的同时,应该也有它想表达的更深层的含义吧。

顺着影片情节地发展,马大三出现了,接下来就是“我”用枪杆子指给马大三的两样东西,一个日本军人,一个汉奸翻译官。按照正常的抗日题材的影片的故事发展思维,马大三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向村长报告,之后村长派人上山去把八路军武工队的人请来,对日本兵和汉奸进行严厉的审讯,得到城里的日军大本营要在近期进行又一次的大扫荡这一秘密军事情报,之后,在党的英明指挥和广大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挂甲台村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而马大三也因为奇功被组织上授予民兵排长的光荣职位。但是这部影片的魅力就在于,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思维,用相同的元素完成了不寻常的讽刺:

首先,马大三作为沦陷区的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却要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看押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不能让日本人知道,更不能杀了他们,甚至为了不让日本兵

寻死,他还求爷爷告奶奶的给他们弄白面的包饺子,这对马大三和那些村民而言,是一种无奈的恐惧,在一开始他们看见这两个人的时候,首先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而不是仇恨,所以马大三和乡亲们才会把这两个人当做自己人一样来保护,而这种场景在传统的电影中,是只有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的,在马大三等村民的意识中,日本人、汉奸和普通人甚至一般的什么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们有的只是那种模糊的恐惧。

还有就是在一个地方感觉拍的挺离谱的,就是在村子里的几位“长老”在审问那两个人时候,“五舅老爷”是这样问的:你杀过中国人不?糟践过中国女人不?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了,从9.18算起,日本人已经在中华大地上践踏14年之久了,日本人的残暴和没有人性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就算是挂甲台再闭塞,五舅老爷也不至于对日本人失去最起码的判断力吧,这些人根本就不像是笼罩在杀戮和亡国灭种的危急中,八婶子吵架时的凌人气势,村民们逼马大三时的形式,和算计马大三是否得到什么好处时的表情,都很有琢磨意思,有些时候的有些人是特别需要先进思想和伟大人物指导的。

再有就是从整体的村民们的表现出来的悲哀性中所想到的一点东西,在那个年代,封建社会的许多东西仍然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老百姓,影片中村民们不愿意杀那两个人,其中除去怯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在马大三“杀了”那两个人之后的村民们的表现中能够看出来,连自己的女人都不愿碰他,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日本人士也应该算作人的,杀了他们,占了他们的血是和杀了中国人一样不干净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面前,民族间的仇恨还是相对渺小的。

电影中马大三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形象,日本人不断的用刺刀挑开中国人的胸膛,而他却在为如何处理一个日本军人和汉奸而饱受思想和肉体折磨,他一开始还认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是讲良心的,所以可怜的村民们还与日本人讨价还价,认为日本人真的会像救命恩人一样报答自己,所以接下来就是全村人的悲剧,而最后的马大三被杀的一幕写的更是传神,那个花屋小三郎可以在杀马大三时小心的谈掉他脖子上的一只蚂蚁,但是还是把刀毫不迟疑的落下来,马大三转过头来看他了,这个动作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给他添几句台词:我当初是怎么对你的,你现在居然这么从容的杀我;小日本你怎么这么磨叽,还不快动手?日本人都是狗娘养的。但是在头在地上打滚的那一刻,他也许什么都不用想了,因为一切已经都明白了。

最后说一点关于影片的禁播吧,听说2000年片子就已经排好了,而且在国外得了一些奖,但是在国内却是因为在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与国产影片的严重的不合拍而被无情的封杀,其实细想一想官方根本不用这样的,因为影片一直在强调一个似乎很模糊的主题,就

是从整体结局来看,影片是一个喜剧,却有着悲剧色彩的结尾,它较同题材的兄弟影片所缺少的重要成分就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帮助,所以老百姓才一步步的被恐吓,被欺骗,被杀害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党的科学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力量,老百姓们是不会有好日子过得,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吗,所以对于这种很少涉及党的身影却突出伟大的抗战主题的影片,官方是应该支持的。

在如今大片林立的时节,当自己被动的看了《黄金甲》,被动的看了《赤壁》等国产大片之后,内心不禁数次作呕,在中国的大片世界里,我曾无数次对自己说要爱国,要对国产影片有信心,实践证明坚持就是胜利,姜文真的是中国电影界的改革家,一部电影能让你想看第二遍,在中国很难,但是《鬼子来了》做到了,当它在所有同行们面前出现时,他们只有学习得份。听说姜文还有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不错的,真得找个时间好好看看,只是可惜的是,中国那么多大导演却只有这么几部能站得出来的影片,不过还好,至少已经开始有了!

姓 名:王 钊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 号:1044407025


相关文章

  • [鬼子来了]影评--抗日没有喜剧
  • 这是部什么影片呢?肯定不是喜剧,抗日题材的电影没有喜剧! 这是部什么影片呢?肯定不是喜剧,抗日题材的电影没有喜剧! 像大多数人一样,前半部分,我笑的肚子痛,后面, 像大多数人一样,前半部分,我笑的肚子痛,后面,感觉心被踹 了一脚,再也不想笑 ...查看


  • 姜文[鬼子来了]影评
  • 张远山:"我"是谁--电影<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 2007-10-02 17:51:31 来自: 王無為 (太渺小了) 鬼子来了 / 鬼子来了的评论 一把枪顶着马大三的前脑门,持枪的隐身者发出了不可违抗的绝对 ...查看


  • 地雷战的真实故事
  • 这几天山东某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地雷战传奇>.据权威消息说:"电视剧<地雷战传奇>以抗战时期闻名中外的'地雷战'发生地--山东海阳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我党领导下的当地抗日军民,打日寇.除汉奸.反恶霸,最 ...查看


  • 红高粱家族的评论
  • <红高粱家族>全书完稿于1986年,莫言31岁的时候.用莫言自己的话说:<红高粱家族>虽是少作,技术上有诸多粗疏之处,但文中那股子英雄豪杰加流氓的气魄,却正是借助了那股子初生牛犊之蛮劲儿才喷发出来.叙述者" ...查看


  •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 我们何时丧失理解 作者: 周濂 最后更新:2012-08-06 14:23:25 http://www.infzm.com/content/75660 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曾打算给大一的学生开一次讲座,解释量子力学中的费米-狄拉克统计 ...查看


  • 影评的写法 1
  • 1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 2写影评,归根结底就是把看完电影后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一种反应,也许能证明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闷.影评没 ...查看


  •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影评写作的角度
  •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查看


  • [一步之遥]第一波影评来了,你们感受下
  • 博客中国 作者:李千里    2014-12-16 17:12 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直觉得姜文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好导演,他的片子是绝对不能.也不会和烂片划等号的,因此也就对<一步之遥>充满了期待,希望能有一部电影打破国产片互相 ...查看


  • 电影学-名词解释-死记硬背
  • 1.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 19 世纪末.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2.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