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安棚户区规划改造变迁记

导读为整治首钢周边环境,提升交通及配套设施服务质量,在冬奥组委会入驻首钢及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下,北辛安棚户区改造进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规划成果,成为其他棚户区规划改造的借鉴案例。

提起北辛安,可能大部分人会比较陌生,但石景山人都知道,1978年以前这里是石景山区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但是30年多后,这个曾被称为石景山“小西单”的地方,如今人员复杂、居住环境恶亟待改善,成为石景山区最大的棚户区。

一、关于北辛安

1、北辛安在哪儿?

  北辛安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石景山中部核心区域,地处长安街东西沿线发展轴和西部生态休闲发展带交汇处。北至阜石路,南至石景山路,西至北辛安路、紧邻首钢厂区,东至北辛安东路、首特钢厂区及古城现代嘉园。2、历史上的北辛安

北辛安村原名薛村,村南旧有古河一道——金口河,是金、元时期开凿。元至正二年(1342年),金口河将南辛安冲毁,今唯存北辛安。北辛安之称至今600余年不变。

在以骆驼、马车等运力为主的年代,因北辛安距京城有将近一天的路程,而成为往来商旅打尖歇脚之地,故北辛安的商业、服务业和旅店业较为发达。解放以前,北辛安大街有“三里商街”之称。

  北辛安和平街3号,原石景山政府所在地。图片来源:千龙网

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北辛安是石景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人口最多时达一万余人。1963-1978年,北辛安和平街3号曾是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驻地。

3、现在的北辛安80年代后,随着石景山区政府搬迁,本地居民陆续搬出,街道持续衰落,外来人口聚集。

近年来,密集的危旧平房和企业厂房大多结构简陋,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现状街道狭窄,居住、生活环境较差,市政基础设施不足,配套设施老旧,外来人口群租现象突出,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较大。

  

  二、关于北辛安棚户区改造

1、北辛安棚改涉及哪些地方?

  北辛安棚户区作为造福北辛安与古城两大农工商居民的重点民生工程,是改善石景山区环境,提升居民居住条件的重大项目。棚改范围内涉及2.59万人口,总用地面积约142公顷,现状待拆迁建筑面积为89.42万平方米。

2、北辛安棚改如何做?

  此次棚户区改造后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多功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公共服务配套用地及绿地道路等,总建筑规模约218万平方米。

北辛安棚改分为A区、B区实施,A区为纯国地,约98万平方米(安置房约38.86万平方米)。B区国集地交织,约120万平方米(安置房约53.14万平方米)。在建筑高度方面,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80米以内。

  目前,北辛安棚户区改造已完成控规调整工作,A区一次性招标完成,并已核发授权供地规划条件;B区完成了土地整理规划条件,现A、B区开展征收拆迁的协商洽谈及入户调查工作。

此次控规调整后,将全面加快规划审批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程序办理,加快回迁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配合M6号线与S1号线在北辛安内的接驳换乘的衔接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实施计划,保障项目的顺利启动。

三、未来,北辛安什么样?

北辛安棚户区规划改造通过对民生、配套、产业、交通等多方面的改善与升级,融合商业、商务,建造高端城市居住、艺术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了“站点一体化、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体验多元化”四化一体,力图将其打造成“高端绿色城市服务体验示范区”。

1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大幅提升

  将回迁安置房与商品住宅搭配混合布局,保障建筑质量、外观、户型设计等融为一体,结合多功能用地及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多种产业融合,创造宜人的街区环境、便利的商业及健全的配套设施,优化提升北辛安地区的居住环境。

  

2配套完善、高端绿色的宜居新城

  依据最新的《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为居住区规划了5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二处、幼儿园四处、社会福利用地一处、文化娱乐设施3000平方米、二级普通消防站两处等。

同时规划了多重的绿化、交通体系,结合大型公共配套、街道活力配套及住区休闲设施三个级别的配套设施,从医疗、教育、安全、健身、娱乐、休闲、绿色休闲游憩、交通保障等多方面打造高端绿色宜居街区。

  

3多元交通一体化,激发区域活力

  规划阜石路、石景山路、北辛安路等5条城市主干路;古城西路、石景山园南区南一街等6条城市次干路;和平街、特钢北一街等多条城市之路。

规划范围内除现状轨道交通M1号线以外,还有S1线、M6线、M11线、R1线四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棚户区改造规划范围内。

  

4产业升级,深度转型打造高端形象

  此次改造对疏解非首都职能,控制中心城人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规划金安桥TOD交通枢纽金融中心及区域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区,完成北辛安地区的产业升级,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作为目前北京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北辛安棚改项目承载着142公顷土地上的约5000余户居民搬迁改造、提升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改造后将改善北辛安村、老古城村等两个旧村落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为村民及棚户区居民带来焕然一新的发展生机。

导读为整治首钢周边环境,提升交通及配套设施服务质量,在冬奥组委会入驻首钢及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下,北辛安棚户区改造进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规划成果,成为其他棚户区规划改造的借鉴案例。

提起北辛安,可能大部分人会比较陌生,但石景山人都知道,1978年以前这里是石景山区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但是30年多后,这个曾被称为石景山“小西单”的地方,如今人员复杂、居住环境恶亟待改善,成为石景山区最大的棚户区。

一、关于北辛安

1、北辛安在哪儿?

  北辛安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石景山中部核心区域,地处长安街东西沿线发展轴和西部生态休闲发展带交汇处。北至阜石路,南至石景山路,西至北辛安路、紧邻首钢厂区,东至北辛安东路、首特钢厂区及古城现代嘉园。2、历史上的北辛安

北辛安村原名薛村,村南旧有古河一道——金口河,是金、元时期开凿。元至正二年(1342年),金口河将南辛安冲毁,今唯存北辛安。北辛安之称至今600余年不变。

在以骆驼、马车等运力为主的年代,因北辛安距京城有将近一天的路程,而成为往来商旅打尖歇脚之地,故北辛安的商业、服务业和旅店业较为发达。解放以前,北辛安大街有“三里商街”之称。

  北辛安和平街3号,原石景山政府所在地。图片来源:千龙网

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北辛安是石景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人口最多时达一万余人。1963-1978年,北辛安和平街3号曾是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驻地。

3、现在的北辛安80年代后,随着石景山区政府搬迁,本地居民陆续搬出,街道持续衰落,外来人口聚集。

近年来,密集的危旧平房和企业厂房大多结构简陋,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现状街道狭窄,居住、生活环境较差,市政基础设施不足,配套设施老旧,外来人口群租现象突出,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较大。

  

  二、关于北辛安棚户区改造

1、北辛安棚改涉及哪些地方?

  北辛安棚户区作为造福北辛安与古城两大农工商居民的重点民生工程,是改善石景山区环境,提升居民居住条件的重大项目。棚改范围内涉及2.59万人口,总用地面积约142公顷,现状待拆迁建筑面积为89.42万平方米。

2、北辛安棚改如何做?

  此次棚户区改造后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多功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公共服务配套用地及绿地道路等,总建筑规模约218万平方米。

北辛安棚改分为A区、B区实施,A区为纯国地,约98万平方米(安置房约38.86万平方米)。B区国集地交织,约120万平方米(安置房约53.14万平方米)。在建筑高度方面,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80米以内。

  目前,北辛安棚户区改造已完成控规调整工作,A区一次性招标完成,并已核发授权供地规划条件;B区完成了土地整理规划条件,现A、B区开展征收拆迁的协商洽谈及入户调查工作。

此次控规调整后,将全面加快规划审批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程序办理,加快回迁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配合M6号线与S1号线在北辛安内的接驳换乘的衔接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实施计划,保障项目的顺利启动。

三、未来,北辛安什么样?

北辛安棚户区规划改造通过对民生、配套、产业、交通等多方面的改善与升级,融合商业、商务,建造高端城市居住、艺术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了“站点一体化、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体验多元化”四化一体,力图将其打造成“高端绿色城市服务体验示范区”。

1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大幅提升

  将回迁安置房与商品住宅搭配混合布局,保障建筑质量、外观、户型设计等融为一体,结合多功能用地及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多种产业融合,创造宜人的街区环境、便利的商业及健全的配套设施,优化提升北辛安地区的居住环境。

  

2配套完善、高端绿色的宜居新城

  依据最新的《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为居住区规划了5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二处、幼儿园四处、社会福利用地一处、文化娱乐设施3000平方米、二级普通消防站两处等。

同时规划了多重的绿化、交通体系,结合大型公共配套、街道活力配套及住区休闲设施三个级别的配套设施,从医疗、教育、安全、健身、娱乐、休闲、绿色休闲游憩、交通保障等多方面打造高端绿色宜居街区。

  

3多元交通一体化,激发区域活力

  规划阜石路、石景山路、北辛安路等5条城市主干路;古城西路、石景山园南区南一街等6条城市次干路;和平街、特钢北一街等多条城市之路。

规划范围内除现状轨道交通M1号线以外,还有S1线、M6线、M11线、R1线四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棚户区改造规划范围内。

  

4产业升级,深度转型打造高端形象

  此次改造对疏解非首都职能,控制中心城人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规划金安桥TOD交通枢纽金融中心及区域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区,完成北辛安地区的产业升级,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作为目前北京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北辛安棚改项目承载着142公顷土地上的约5000余户居民搬迁改造、提升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改造后将改善北辛安村、老古城村等两个旧村落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为村民及棚户区居民带来焕然一新的发展生机。


相关文章

  • 2017年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 ...查看


  • 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
  • 保定2011-2015年规划蓝图--全景展望 <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河北省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精神,保证<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 ...查看


  • 经营城市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制度分析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 经营城市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制度分析 郑文博,尹永波,韩 卫 1 2 3 (1 新华社,北京100803;2 中央党校,北京100091;3 西北政法学院,西安710063) [摘 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 ...查看


  • 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 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读<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有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传统文化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到新的适宜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然而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 ...查看


  • 棚户区改造过程
  • 棚户区改造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按照国务院部署,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居住条件困难.住房基本 ...查看


  • 西安市棚户区拆迁成本估算技术部分931115868
  • 西安市棚户区拆迁成本估算 技术部分 二零零八年九月 目 录 第一章.西安市棚户区概况 ............................................................................. ...查看


  •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
  •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棚户区改造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 ...查看


  • 城镇化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探讨
  • 摘 要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还存在拆迁难度大.政府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缓解社会矛盾,创建新的融资渠道以更好地进行拆迁工作,致力于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鉴于此,本文就城镇化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进行了探 ...查看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棚户区改造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棚户区改造 申论热点:在北京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备考包含申论答题技巧和申论热点的积累,申论热点的积累有助于帮助考生拓展答题思路,本文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生提供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棚户区改造.更多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