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雷雨教案

19、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课时安排】2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认读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理解诗文的意思。

4、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并感受庐山瀑布的美。

【教学方法】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识字。

2、反复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本文两首诗的特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把观察与说话结合起来,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二、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良好习惯。)

四、 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尊重学习的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说发现,说理解,说体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诗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读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有趣经历。)

六、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朗朗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多形式的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了语言积累,从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激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理解诗文的意思。

4、感受早春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并感受早春的美景。

【教学方法】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识字。

2、反复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感受早春的美景。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如:“翠”读“平舌音”,“泊”读“bo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四、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含”“东吴”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创设情境,变“话”为画,有机地转化学习活动,在学生想画、说画、赏画、评画的过程中,理解了诗句的大意,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但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画画”不是活动的主体,只是理解诗意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费过长时间,以免喧宾夺主,偏离重点,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19、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课时安排】2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认读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理解诗文的意思。

4、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并感受庐山瀑布的美。

【教学方法】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识字。

2、反复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本文两首诗的特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把观察与说话结合起来,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二、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良好习惯。)

四、 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尊重学习的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说发现,说理解,说体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诗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读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有趣经历。)

六、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朗朗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多形式的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了语言积累,从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激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理解诗文的意思。

4、感受早春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并感受早春的美景。

【教学方法】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识字。

2、反复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感受早春的美景。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如:“翠”读“平舌音”,“泊”读“bo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四、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含”“东吴”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创设情境,变“话”为画,有机地转化学习活动,在学生想画、说画、赏画、评画的过程中,理解了诗句的大意,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但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画画”不是活动的主体,只是理解诗意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费过长时间,以免喧宾夺主,偏离重点,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相关文章

  • 雷雨第一课时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教案设计
  • 盐池五小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语文 导学案 备课 课型 郭秀仙 讲读课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四 单 元 时 间 主备教师 年 月 郭秀仙 日 教 学 前 设 计 课题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重难点 ...查看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夏天到了 1教案 鄂教版
  •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火热的夏天 第十一课 夏天到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夏天到了>.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我市学生生活周围的绿化 ...查看


  • 20160510防雷防汛主题班会教案
  • 教学设计 四年级:郑清海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 ...查看


  • 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 ...查看


  • 18_雷雨教案与反思
  • 18<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观察留意大自然变化的奇妙景象,感受自然美. 3.看懂图意 ...查看


  • 雷雨前教案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雷雨前>(2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2.收集有关茅盾的资料,了解茅盾的生平.创作.查阅本课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qu ...查看


  •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3
  •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 ...查看


  •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2)
  •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 2007年3月 总体思路: 我们以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继续开展新课堂文化的研究活动 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 开展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