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非常的迷恋青春文学。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却不知道咏唱,轻吟它的美好和芳华,但往往它一揭开青涩的面纱,露出岁月的褶皱之时,我们便会舔着脸上前,一遍遍的唏嘘老子当年是这样或那样的牛逼,无解…
可惜在褶皱面前,你永远豁达不起来,你眯着眼,叼着烟,任由冷酷的神情蔓延到脸颊的全部,你说:爷不酷,爷只是有些忧伤。
只是,你永远不曾发觉的是:眼前这些追溯于过去的日子里,自己充满着YY,小时候一大群人的狂欢,初,高中一个班的狂欢,再到大学一个人的狂欢,快乐好像永远停滞于过去,这种赤条条的对“回望”一词的痴想,有一种难以明状的魔力,拖着你飞速的度日,然后你总是无法停下脚步,欣赏下周遭的风景…
你说:这就是时光的斑驳。
而,我喜欢把它理解成青春文学的感知力。
以上,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于前几日偶尔看见BXJ中一篇吐糟大学寝室的帖子,有感而发。
我从来不喜欢用“矫情”一词来形容BXJ各位有着鲜明个性标签的JRS们,因为这是一个交融了励志,恶搞,把妹,求种等诸多男儿之精髓本色的论坛,怎么会有那种所谓的无病呻吟,黛玉葬花,相思顽疾,矫揉造作的阴暗风气?
而,时常向我们所呈现出的那些不遂的小情绪,都是一个男儿应有真性情罢了。
既然大学生居多,那么就说说大学。
大学似乎是我们所谓的“青春”的末期。
我记得,自己看过一篇天空大大调侃大学寝室生活的文章,妙语连珠,针砭时弊。文字中勾勒出一个个异地求学的莘莘学子们,惨淡,落寞,浑噩的心理映射。
好似大学就是个繁芜诱惑的陷进,就像那进入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忘乎所以。扎身于大学,你总会找到一句高频的,隶属于自己的经典语录——“来,搞盘DOTA”“老板,来份盖浇饭,送到我们寝室”“给我开一间大床房”…
与此同时,你内心的潜台词又是什么呢?
“妈的,傻 逼XXX,天天对着一台电脑”“艹,叫他陪老子出去吃个饭,都不愿意,还说是兄弟”“兄弟你妹呀,老子没得开房钱了,借点都不愿意”…
傻 逼甲,傻 逼乙,傻 逼丁…好似整个寝室的兄弟都被你骂遍了,在大学,你再也找不到高中时期那种大义凛然帮你抗祸上身,孤身一人独闯班主任办公室的好兄弟了。
的确,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成天撅着屁股,打游戏打到天明的胖子;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眼神迷离,用纸甚猛的撸管狂;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老成稳重的学习份子;……
只是,当你习惯性的抱怨他们是怎样的和你对不上路,怎样的过分的死板,沉闷之时,有没有想过,天南地北,陌生城市的熙攘,喧闹和危险,而你最终静谧的栖身场所又是哪里?每当你受了委屈,每当你遭到挫折,你耷拉着脑袋,踱回怎样的一个地方,才能感到一丝的闲适?
都是寝室。
我刚刚告别高中时,我一直以为高中是我人生最美的阶段,我一直对大学有隔阂,头两年我一直都拒绝跟同学靠的太近,交往都是浅尝辄止的。我感觉跨出高中校门就是社会了,大学也是,从此,待人接物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世故,仿佛就如同那孤僻症儿童。闲下来,我会想想高中每个晴天傍晚的夕阳,篮球场上的灰尘,每一张熟悉的脸,然后会心的微笑。我觉得我不是生活在这个大学里的,我生活在别处。
那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纯真的美好都已经成为往事,你要习惯麻木,不动声色,掩藏自己,很深很深。
很长的时间,你会沉浸在怀旧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时光流的慢一点,再慢一点;或者,疯狂的回忆,然后在往事中发掘出新的意义,证明一切不是就这样毫无声息的过去,证明自己、自己的朋友所做过的事有意义。而实际上时光隧道不会怜悯你的伤感,它只会加速运转,你一味的排斥当下,只会随着时光飞逝的向前,为自己青春的记事本上平添一份叫做“无知,胆怯”的注脚。
我想起小时候上作文课,老师总是会告诫我们写文章,要条理清晰,总分总的写法,熟记于心。只是,每每到了最后,都会被老师打回来重写,添一段,删一节,畸形百出。老师自然是勃然大怒,多次训斥到“文章,要首尾呼应,笔墨重点应该在对氛围的描写,然后伏笔要做的真切,才能引出后面的感人桥段,文字要力求全美,文章讲究娓娓道来的柔美感…”这些,现在依我看,都是放屁,一气呵成神马的才是行文之道,如若任由老师们这种固有的思维,添加优美桥段,删减禁忌字眼,这样的文章过于无暇,岂能唤起我们纰漏众多的人生历程的共鸣之感?
文章可以安排,人生却不能刻意。为了逃避而篡改记忆,那些懦弱的行为,后来想起来,不过是又一次人生记录册上徒劳的涂抹,唯一的收获,就是岁月无情的漠视。一切对抗时间的企图都失败了。
其实,说大学寝室,只是一个分支。我们对青春固有的怀旧情结的分支,而更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是在我们真正的步入社会后的接人待物,摸爬滚打,然后慢慢的走向成熟,此刻,青春才算是真正的走完。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
反正,不应该是抱着豆蔻的面纱,缥缈的样子。
来源:http://bbs.hoopchina.com/3374850.html
很早之前,非常的迷恋青春文学。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却不知道咏唱,轻吟它的美好和芳华,但往往它一揭开青涩的面纱,露出岁月的褶皱之时,我们便会舔着脸上前,一遍遍的唏嘘老子当年是这样或那样的牛逼,无解…
可惜在褶皱面前,你永远豁达不起来,你眯着眼,叼着烟,任由冷酷的神情蔓延到脸颊的全部,你说:爷不酷,爷只是有些忧伤。
只是,你永远不曾发觉的是:眼前这些追溯于过去的日子里,自己充满着YY,小时候一大群人的狂欢,初,高中一个班的狂欢,再到大学一个人的狂欢,快乐好像永远停滞于过去,这种赤条条的对“回望”一词的痴想,有一种难以明状的魔力,拖着你飞速的度日,然后你总是无法停下脚步,欣赏下周遭的风景…
你说:这就是时光的斑驳。
而,我喜欢把它理解成青春文学的感知力。
以上,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于前几日偶尔看见BXJ中一篇吐糟大学寝室的帖子,有感而发。
我从来不喜欢用“矫情”一词来形容BXJ各位有着鲜明个性标签的JRS们,因为这是一个交融了励志,恶搞,把妹,求种等诸多男儿之精髓本色的论坛,怎么会有那种所谓的无病呻吟,黛玉葬花,相思顽疾,矫揉造作的阴暗风气?
而,时常向我们所呈现出的那些不遂的小情绪,都是一个男儿应有真性情罢了。
既然大学生居多,那么就说说大学。
大学似乎是我们所谓的“青春”的末期。
我记得,自己看过一篇天空大大调侃大学寝室生活的文章,妙语连珠,针砭时弊。文字中勾勒出一个个异地求学的莘莘学子们,惨淡,落寞,浑噩的心理映射。
好似大学就是个繁芜诱惑的陷进,就像那进入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忘乎所以。扎身于大学,你总会找到一句高频的,隶属于自己的经典语录——“来,搞盘DOTA”“老板,来份盖浇饭,送到我们寝室”“给我开一间大床房”…
与此同时,你内心的潜台词又是什么呢?
“妈的,傻 逼XXX,天天对着一台电脑”“艹,叫他陪老子出去吃个饭,都不愿意,还说是兄弟”“兄弟你妹呀,老子没得开房钱了,借点都不愿意”…
傻 逼甲,傻 逼乙,傻 逼丁…好似整个寝室的兄弟都被你骂遍了,在大学,你再也找不到高中时期那种大义凛然帮你抗祸上身,孤身一人独闯班主任办公室的好兄弟了。
的确,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成天撅着屁股,打游戏打到天明的胖子;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眼神迷离,用纸甚猛的撸管狂;每个大学寝室里都有一个老成稳重的学习份子;……
只是,当你习惯性的抱怨他们是怎样的和你对不上路,怎样的过分的死板,沉闷之时,有没有想过,天南地北,陌生城市的熙攘,喧闹和危险,而你最终静谧的栖身场所又是哪里?每当你受了委屈,每当你遭到挫折,你耷拉着脑袋,踱回怎样的一个地方,才能感到一丝的闲适?
都是寝室。
我刚刚告别高中时,我一直以为高中是我人生最美的阶段,我一直对大学有隔阂,头两年我一直都拒绝跟同学靠的太近,交往都是浅尝辄止的。我感觉跨出高中校门就是社会了,大学也是,从此,待人接物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世故,仿佛就如同那孤僻症儿童。闲下来,我会想想高中每个晴天傍晚的夕阳,篮球场上的灰尘,每一张熟悉的脸,然后会心的微笑。我觉得我不是生活在这个大学里的,我生活在别处。
那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纯真的美好都已经成为往事,你要习惯麻木,不动声色,掩藏自己,很深很深。
很长的时间,你会沉浸在怀旧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时光流的慢一点,再慢一点;或者,疯狂的回忆,然后在往事中发掘出新的意义,证明一切不是就这样毫无声息的过去,证明自己、自己的朋友所做过的事有意义。而实际上时光隧道不会怜悯你的伤感,它只会加速运转,你一味的排斥当下,只会随着时光飞逝的向前,为自己青春的记事本上平添一份叫做“无知,胆怯”的注脚。
我想起小时候上作文课,老师总是会告诫我们写文章,要条理清晰,总分总的写法,熟记于心。只是,每每到了最后,都会被老师打回来重写,添一段,删一节,畸形百出。老师自然是勃然大怒,多次训斥到“文章,要首尾呼应,笔墨重点应该在对氛围的描写,然后伏笔要做的真切,才能引出后面的感人桥段,文字要力求全美,文章讲究娓娓道来的柔美感…”这些,现在依我看,都是放屁,一气呵成神马的才是行文之道,如若任由老师们这种固有的思维,添加优美桥段,删减禁忌字眼,这样的文章过于无暇,岂能唤起我们纰漏众多的人生历程的共鸣之感?
文章可以安排,人生却不能刻意。为了逃避而篡改记忆,那些懦弱的行为,后来想起来,不过是又一次人生记录册上徒劳的涂抹,唯一的收获,就是岁月无情的漠视。一切对抗时间的企图都失败了。
其实,说大学寝室,只是一个分支。我们对青春固有的怀旧情结的分支,而更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是在我们真正的步入社会后的接人待物,摸爬滚打,然后慢慢的走向成熟,此刻,青春才算是真正的走完。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
反正,不应该是抱着豆蔻的面纱,缥缈的样子。
来源:http://bbs.hoopchina.com/337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