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长城万里行]课堂教学设计

第15课《长城万里行》课堂教学设计

武昌文华中学 张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以“梦”作为主线贯穿和结构全文的特点 2、学习并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3、了解刘雨田“长城万里行”的艰难困苦,树立为梦想努力行动、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万里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鸭绿江边,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2、刘雨田简介:

刘雨田喜欢用一位同行的话来形容自己的探险生涯。的确,“不可思议“是对他经历的最好总结。 1964年,刘雨田在高中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在当时颇为令人羡慕的工作,那就是在新疆铁路局宣传部的文员工作。当时的他不仅有舒适的办公环境、稳定的收入,而且工作也十分轻松。他说:“那时的工作就是给党组办、党委书记起草个文件,写个报告,(工作很轻松,)一天也就工作四小时,最多六小时。”

改革开放前,人们一旦有了份工作,往往会终其一生。和所有人一样,刘雨田也曾希望能够在新疆铁路局宣传部一直工作到退休,但1982年报纸上两篇关于国外探险家打算重走长城的报道,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当时已经40岁的刘雨田想,长城是中国的,考察长城应是中国人走在前面,他愿意做始作俑者。虽然有了这种想法,但刘雨田还是有些放不下铁路机关的工作。“很简单,那个时候,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了,去做这件事,那个时候(大家)就觉得我脑子出问题了。”

除了外人不理解,刘雨田的家人也极力反对。他们反复劝刘雨田,丢了这份稳定的工作,以后靠什么养家糊口。刘雨田也犹豫了,这一犹豫就是两年。这两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在商品经济、个体经营从无到有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日益变化,“求变”、“求新”、“实现自我”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984年5月,42岁的他辞去工作,背上行囊开始了徒步万里长城之旅。

刘雨田从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出发,起初还算顺利,他沿着长城城墙每天走二三十公里路。可当他进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后,麻烦就来了。由于地处沙漠,此地古老的长城城墙已经坍塌,甚至被湮没,只剩下隐约可辨的遗址。由于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依靠着指南针和地图的刘雨田多次迷路。更糟糕的是,他在这里遇上了恐怖的沙暴。他说:“我在巴丹吉林遇到了大沙暴,天变得黑蓝黑蓝的,黄沙弥天盖地,以月牙的形状把我包围,中间的龙卷风像黄龙柱子一样,一根根拔地而起,我当时想可能完了,可能是世界末日到了。” 刘雨田没有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屈服,他将打狼棍深深地插入沙中,死死地抓住,然后用破旧的风衣蒙住头顶,

1

就这样,他与这突如其来的沙暴搏斗整整20多小时。虽然他的鼻子里、耳朵里、眼里尽是沙尘,全身也被沙粒打得红肿不堪,但他最终战胜了这场沙暴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跋涉,最终在1986年4月刘雨田到达了长城的最东端--老头龙,成为世界上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第一人。令刘雨田欣慰的是,和几年前自己遭遇的一片反对声不同,他的探险行为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他甚至被请到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去演讲。他说:“我在北大的大、小讲堂里演讲,各系又让我给他们分着讲,仅在北大就演讲了9次。那种掌声我(至今难忘),他们学生会的主席说:你是我们的荣誉,你是我们北大人。我也没有上过北大,孩子们对我那么好。从那我得到了认可。”

20多年来刘雨田共完成86项探险考察。曾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无人区,攀登格拉丹东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4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次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10次进藏,走过藏北无人区。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两度深入报道其人其事,著作《长城万里行》被初中语文课本收录。2006年开始系统整理探险历程,已完成书稿3部,尚有7部正在写作中;媒体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职业探险家”、“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

我认为刘雨田是个具有 精神品质的人。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执著( ) 量完( ) 慷慨( ) 凝结( ) 脉搏( ) 蓟县( ) 追踪( )

二、课中探讨

1、课文的标题是《长城万里行》,文中写“长城万里行”的内容是哪个部分?

2、课文的开头写“我”的两个“梦”,和后面“长城万里行”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理清文本思路:“我”的两个“梦” →( )→( )

4、课文的16-20自然段概叙了 作者在“长城万里行”中所经历的 那些“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请将课文第20自然段,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刘雨田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内心感受。(字数在150字内。小组合作学习,推荐、修改并展示最能代表你们小组写作水平的同学的写作片段。) 三、课堂训练

2

刘雨田曾说过:“我是行者,不管条件好坏,我必须在路上,不能圈在这儿。”读完本文后,他实现梦想的壮举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四、课后作业

请将课文第17自然段,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刘雨田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内心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体验过程,陶冶情操,但还是有很多环节做得不到位。只注重能力培养而没有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在分析具体段落时,只是让学生单一地齐读,而没有采取其它形式的朗读方式;只注重讲述而忽略肢体语言;老是把右手插在裤兜里;上课时音调平缓,显得无激情等等。

3

第15课《长城万里行》课堂教学设计

武昌文华中学 张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以“梦”作为主线贯穿和结构全文的特点 2、学习并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3、了解刘雨田“长城万里行”的艰难困苦,树立为梦想努力行动、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万里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鸭绿江边,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2、刘雨田简介:

刘雨田喜欢用一位同行的话来形容自己的探险生涯。的确,“不可思议“是对他经历的最好总结。 1964年,刘雨田在高中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在当时颇为令人羡慕的工作,那就是在新疆铁路局宣传部的文员工作。当时的他不仅有舒适的办公环境、稳定的收入,而且工作也十分轻松。他说:“那时的工作就是给党组办、党委书记起草个文件,写个报告,(工作很轻松,)一天也就工作四小时,最多六小时。”

改革开放前,人们一旦有了份工作,往往会终其一生。和所有人一样,刘雨田也曾希望能够在新疆铁路局宣传部一直工作到退休,但1982年报纸上两篇关于国外探险家打算重走长城的报道,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当时已经40岁的刘雨田想,长城是中国的,考察长城应是中国人走在前面,他愿意做始作俑者。虽然有了这种想法,但刘雨田还是有些放不下铁路机关的工作。“很简单,那个时候,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了,去做这件事,那个时候(大家)就觉得我脑子出问题了。”

除了外人不理解,刘雨田的家人也极力反对。他们反复劝刘雨田,丢了这份稳定的工作,以后靠什么养家糊口。刘雨田也犹豫了,这一犹豫就是两年。这两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在商品经济、个体经营从无到有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日益变化,“求变”、“求新”、“实现自我”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984年5月,42岁的他辞去工作,背上行囊开始了徒步万里长城之旅。

刘雨田从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出发,起初还算顺利,他沿着长城城墙每天走二三十公里路。可当他进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后,麻烦就来了。由于地处沙漠,此地古老的长城城墙已经坍塌,甚至被湮没,只剩下隐约可辨的遗址。由于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依靠着指南针和地图的刘雨田多次迷路。更糟糕的是,他在这里遇上了恐怖的沙暴。他说:“我在巴丹吉林遇到了大沙暴,天变得黑蓝黑蓝的,黄沙弥天盖地,以月牙的形状把我包围,中间的龙卷风像黄龙柱子一样,一根根拔地而起,我当时想可能完了,可能是世界末日到了。” 刘雨田没有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屈服,他将打狼棍深深地插入沙中,死死地抓住,然后用破旧的风衣蒙住头顶,

1

就这样,他与这突如其来的沙暴搏斗整整20多小时。虽然他的鼻子里、耳朵里、眼里尽是沙尘,全身也被沙粒打得红肿不堪,但他最终战胜了这场沙暴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跋涉,最终在1986年4月刘雨田到达了长城的最东端--老头龙,成为世界上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第一人。令刘雨田欣慰的是,和几年前自己遭遇的一片反对声不同,他的探险行为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他甚至被请到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去演讲。他说:“我在北大的大、小讲堂里演讲,各系又让我给他们分着讲,仅在北大就演讲了9次。那种掌声我(至今难忘),他们学生会的主席说:你是我们的荣誉,你是我们北大人。我也没有上过北大,孩子们对我那么好。从那我得到了认可。”

20多年来刘雨田共完成86项探险考察。曾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无人区,攀登格拉丹东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4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次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10次进藏,走过藏北无人区。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两度深入报道其人其事,著作《长城万里行》被初中语文课本收录。2006年开始系统整理探险历程,已完成书稿3部,尚有7部正在写作中;媒体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职业探险家”、“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

我认为刘雨田是个具有 精神品质的人。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执著( ) 量完( ) 慷慨( ) 凝结( ) 脉搏( ) 蓟县( ) 追踪( )

二、课中探讨

1、课文的标题是《长城万里行》,文中写“长城万里行”的内容是哪个部分?

2、课文的开头写“我”的两个“梦”,和后面“长城万里行”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理清文本思路:“我”的两个“梦” →( )→( )

4、课文的16-20自然段概叙了 作者在“长城万里行”中所经历的 那些“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请将课文第20自然段,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刘雨田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内心感受。(字数在150字内。小组合作学习,推荐、修改并展示最能代表你们小组写作水平的同学的写作片段。) 三、课堂训练

2

刘雨田曾说过:“我是行者,不管条件好坏,我必须在路上,不能圈在这儿。”读完本文后,他实现梦想的壮举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四、课后作业

请将课文第17自然段,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刘雨田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内心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体验过程,陶冶情操,但还是有很多环节做得不到位。只注重能力培养而没有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在分析具体段落时,只是让学生单一地齐读,而没有采取其它形式的朗读方式;只注重讲述而忽略肢体语言;老是把右手插在裤兜里;上课时音调平缓,显得无激情等等。

3


相关文章

  •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
  •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梦"的含义,并从作者的"梦"中获得启示; 2.体会课文以"梦"为主线贯穿全文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 ...查看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长城6
  • 苏教版第八册<长城>教学设计(黄千山) 一.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长城>专题的教材内容是这样的: 本专题包括文章<万里长城的构造>.<万里长城的断想>.<长城万里行>以及参考资 ...查看


  • 长城赞教学设计
  • < 长 城 赞>教 学 设 计 金湖县实验小学 黄 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文中"巍峨丰碑"和"壮丽奇观"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盛赞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 ...查看


  • 长城赞教学设计 1
  •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长城赞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是以遗迹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 ...查看


  •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长城和运河-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xiaoxue.xuekeedu.com 3.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引导学生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建 ...查看


  • 长城四年级上册教案.
  •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 ...查看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赤子情怀. 2. 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 3. 锻炼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 教学重点: 诵读和感受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 ...查看


  • [长城与运河]教学设计
  • <长城与运河>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 运河:我国的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2700千米. 山海关:又称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明初置关戍守. ...查看


  • [长城]专题学习活动方案
  • 深圳市葵涌中学 郭逢春 一.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了解长城的构造:了解长城的军事价值: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学作品:了解长城的现状:关心长城的未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