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总结

2012年数学系心理健康调查总结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善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我系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此次认真的调查我们认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 、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

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八九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5)未来的不确定性。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对未来进行及早的规划,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可是自己是规划在哪里呢?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缺乏动力,自己的长处短处何在?要怎样发展?该走那条路等问题是他们甚为苦恼。

、主观方面

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2)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3)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4)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上课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精神倦怠。 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应付了事,做事懒散,凑合着打发时光。

5)有些大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有的大学生则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大学生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产生情感冲突。

6)部分学生把兼职赚钱看得过重,常常为了兼职赚钱而远离自己的专业学习,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耽误了过多的学习时间。

针对以上原因我系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2、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4、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数学系分团委

2012年数学系心理健康调查总结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善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我系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此次认真的调查我们认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 、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

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八九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5)未来的不确定性。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对未来进行及早的规划,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可是自己是规划在哪里呢?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缺乏动力,自己的长处短处何在?要怎样发展?该走那条路等问题是他们甚为苦恼。

、主观方面

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2)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3)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4)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上课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精神倦怠。 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应付了事,做事懒散,凑合着打发时光。

5)有些大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有的大学生则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大学生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产生情感冲突。

6)部分学生把兼职赚钱看得过重,常常为了兼职赚钱而远离自己的专业学习,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耽误了过多的学习时间。

针对以上原因我系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2、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4、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数学系分团委


相关文章

  • 2012年爱牙日总结
  • 2012年丽康口腔门诊"爱牙日"活动总结 2012年9月20日,是全国第24个"爱牙日",活动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所领导以回馈社会.造福百姓为宗旨,致力于对岭城人民口腔 ...查看


  • 标准化学校建设档案卷内目录
  • 档案管理 [统一 规范 完整 高效] 学校文化建设档案卷内目录 案卷题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编号:42247 顺序号 材料题名 2013-2014-2 德育工作总结 2014-2015-1 德育工作计划 (2013 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查看


  • 教育系就业问题论文稿件
  • 石家庄学院教育系2012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石家庄学院是地方新生综合性师范类本科院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石家庄学院教育系2012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对该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做出客观.科学以及真实 ...查看


  • 2012年熟食品加工基地工作总结
  • 2012年熟食品加工基地工作总结 2012年我办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以构筑食品安全工程体系为目标,以"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市民健康保护伞"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熟食品加工基地市场管理办的职能,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查看


  •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实 施 方 案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 2012年11月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 ...查看


  •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研究方案
  • 作者:教科室 来源:排吾学校 日期:2009-10-9 阅读:144 次 http://hypwfz.xxycjy.cn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民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差异性> 研究方案 排吾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 课题的提出 ...查看


  • 农经站2012工作总结
  • 农经站2012上半年工作总结 按照洮南市2012年农经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权益维护和农村社会稳定大局.以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为指导,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规范农村经济秩序,引导农民合理进行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稳定和完 ...查看


  • 学生日常管理自评报告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目标管理评估自评报告 (自评得分:70+2分) 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一直是我系学生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带领全体教师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使我系的学生教育管理服 ...查看


  • H7N9禽流感项目总结报告
  • H7N9禽流感后上海市居民防治宣传和疾病情况调研 -- 2013暑期社会实践 指导老师:李素秋 实践团团长:沈颖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2013.9 2012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12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目录 一. 项目背景及境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