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

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3年第14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4月15日 | 评论(51)

为什么要警惕回归多重汇率制?为什么增值税制度对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周小川:服务业的营业税往往重复计征,因此一些低附加值、小型专业化服务业企业难于初创。刘行吉吉/CFP

相关报道 周小川的思考 专访周小川 周小川:M2偏高源于高储蓄率及间接融资 周小川:稳健货币政策在今年意指中性 改革者周小川 周小川“池子” 周小川总结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 周小川等央行官员答记者问实录 周小川: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并存互补

◎ 周小川 | 文

汇率、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这个题目,涉及汇率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政策定位;涉及汇率并轨改革和推广增值税两项改革在1994年一并推出的内在联系;也涉及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几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联系,与经济政策制定也有密切关联。

汇率改革脱胎于多重汇率的遗传基因

在经济改革初期,中国实行的是多重汇率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遗传基因也正是多重汇率体制。事实上,经互会各国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都是多重汇率体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

计划经济制度下汇率的另一特征是本币通常严重高估,以保证计划当局能向国家项目和国有企业分配非常便宜的外汇,以支持国家主导的发展战略。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竞争性市场决定的、合理的,那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体系通常是扭曲的,主要体现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偏低,最终制成品价格相对较高。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最终制成品价格很高,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上缴利税;但能源、电力、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都非常低,其中包括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需要在价格、税收等多方面减少扭曲,并于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逐渐改变了企业上交利润的方式,即制成品上交利润多、初级产品上交少或吃补贴的状况,后来又推出了产品税。

产品税是重复计征(Cascading)的,上游产品累交的税少,下游产品累交的税多,税收的不平等是与产品价格的扭曲相对应的,也影响出口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实施一些鼓励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就要试图对制成品价格中所含的累计产品税进行出口退税。这面临着一些操作性难题,根本原因是产品税体制下出口退税很难准确计算。由于产品税是多个环节叠加的,需要根据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出原来累计、叠加的产品税,由此来确定退税力度。

在价格体系未能理顺的情况下,为了鼓励出口并保持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进口品价格适应国内价格体系,必然要实行明晰的或变相的多重汇率体制。中国很早就开始推进汇率改革。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2.8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贸易外汇结算汇率并与非贸易所使用的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5元,这在当年是大胆纠正汇率扭曲的重大改革。

贸易汇率适用于贸易商品结算,不适用于非贸易领域。这看起来是两重汇率,实际上还不止两重。前苏联的做法是针对几百种不同产品设计几百种汇率,但实际上很难操作。中国当时按照不同的行业和外贸公司设置不同的换汇成本,按换汇成本进行差别性的财务核算,为此也必须防止外贸公司之间交叉经营,这显然是多重汇率体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对不同产品执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实际上还是变相的多重汇率。

在多重换汇成本管理到多重外汇留成体制之间,还有一些过渡性做法,在企业承包制阶段曾试行承包各自不同汇率的做法,不仅可以按照行业、产品来确定不同的汇率,还可以针对同一个产品,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条件和历史包袱等因素折算出不同的汇率待遇。当然,这会导致缺乏规则的、大量的讨价还价,必然是较为短命的。

汇率、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这个题目,涉及汇率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政策定位;涉及汇率并轨改革和推广增值税两项改革在1994年一并推出的内在联系;也涉及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几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联系,与经济政策制定也有密切关联。

汇率改革脱胎于多重汇率的遗传基因

在经济改革初期,中国实行的是多重汇率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遗传基因也正是多重汇率体制。事实上,经互会各国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都是多重汇率体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

计划经济制度下汇率的另一特征是本币通常严重高估,以保证计划当局能向国家项目和国有企业分配非常便宜的外汇,以支持国家主导的发展战略。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竞争性市场决定的、合理的,那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体系通常是扭曲的,主要体现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偏低,最终制成品价格相对较高。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最终制成品价格很高,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上缴利税;但能源、电力、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都非常低,其中包括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需要在价格、税收等多方面减少扭曲,并于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逐渐改变了企业上交利润的方式,即制成品上交利润多、初级产品上交少或吃补贴的状况,后来又推出了产品税。

产品税是重复计征(Cascading)的,上游产品累交的税少,下游产品累交的税多,税收的不平等是与产品价格的扭曲相对应的,也影响出口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实施一些鼓励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就要试图对制成品价格中所含的累计产品税进行出口退税。这面临着一些操作性难题,根本原因是产品税体制下出口退税很难准确计算。由于产品税是多个环节叠加的,需要根据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出原来累计、叠加的产品税,由此来确定退税力度。

在价格体系未能理顺的情况下,为了鼓励出口并保持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进口品价格适应国内价格体系,必然要实行明晰的或变相的多重汇率体制。中国很早就开始推进汇率改革。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2.8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贸易外汇结算汇率并与非贸易所使用的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5元,这在当年是大胆纠正汇率扭曲的重大改革。

贸易汇率适用于贸易商品结算,不适用于非贸易领域。这看起来是两重汇率,实际上还不止两重。前苏联的做法是针对几百种不同产品设计几百种汇率,但实际上很难操作。中国当时按照不同的行业和外贸公司设置不同的换汇成本,按换汇成本进行差别性的财务核算,为此也必须防止外贸公司之间交叉经营,这显然是多重汇率体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对不同产品执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实际上还是变相的多重汇率。

在多重换汇成本管理到多重外汇留成体制之间,还有一些过渡性做法,在企业承包制阶段曾试行承包各自不同汇率的做法,不仅可以按照行业、产品来确定不同的汇率,还可以针对同一个产品,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条件和历史包袱等因素折算出不同的汇率待遇。当然,这会导致缺乏规则的、大量的讨价还价,必然是较为短命的。

推行单一汇率制并全面推广增值税改革

经济转轨必然要求汇率制度从多重汇率逐步向单一汇率演进。1994年,中国宣布实施汇率并轨,明确建立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特别强调了单一汇率。但要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必须纠正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的问题,相应地,也必须纠正产品税税收体系导致的价格扭曲。因此,在实行单一汇率制度的同时,也要对间接税(即流转税)税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从税收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看,增值税和销售税两种体制可以更好地促进跨行业、跨产品的平等竞争。其最主要特征是实行价外税收,也就是税收最终由消费者负担,不影响产品成本。

增值税体制虽对每道生产环节的销售征税,但有效消除了累计、累进计算税基的扭曲。这样,有利于体现平等竞争原则,包括跨行业的平等竞争,形成公平的产品价格体系,也就有助于各类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

1994年税收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广泛推行增值税;二是企业所得税不必再搞差别化,即所有类型的企业(后来也包括金融企业)统一所得税率;三是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重新安排财力并改进财权、事权的匹配,即当时的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并于1994年1月1日起与汇率并轨改革同时推出。增值税改革大大促进了产品在上下游、跨行业及国际贸易中的平等竞争和价格形成机制建设,优化了产品价格和税收体系,推动了各类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能让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与国内产品相互平等竞争。此外,建立在增值税体系上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大大增强,出口退税的实施可以更加公平和方便,使得产品在实行出口退税后,可以零税率在国际市场进行公平竞争。同时,税收制度的国际接轨也确保了“引进来”的外国产品能够平等地与国内产品进行竞争。当然,如果需要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保护,则应该通过关税及其税率来实现,前提是不能违背当时的关贸总协定(GATT)和后来的WTO的规则。总之,实施增值税改革后,才实现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国内平等竞争的价格体系局面,也为实行单一汇率制度铺平了道路。

同时,单一的汇率制度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价格体系和税收体系的完善。汇率制度的改革扩大了对外开放,扩大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及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这必然产生对国内价格体系和税收体系合理性的挑战,从而增加相关政策改革和校正的压力。表面看虽然这种校正体现在产品层面上,但产品层面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源配置。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纠正过去扭曲的价格体系,更深层次上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提高。可见,增值税改革、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价格扭曲的纠正和市场体系建设等,都是环环相扣、互为条件的。

仍存在着回归多重汇率的动机

作为转轨经济,总是存在着回归多重汇率的动机。

情况之一是,计划部门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要鼓励一些行业、限制另一些行业,有时找不到有效的激励手段,就可能寄希望于差别汇率或其等价物。

情况之二是,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产生的结构调整压力过大时,一些行业会要求实行特别的汇率或其等价物。例如,2005年汇率改革后,有的行业就希望能够对其保持原来的汇率。又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行业、企业希望在汇率政策、出口退税等方面实行差别待遇。再如,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需要用出口退税来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和出口。

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别要求,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如金融危机客观上使得一些行业、企业出口压力大大增加以外,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扭曲,特别是生产要素配置方面的扭曲,这些扭曲影响了跨行业、上下游、跨产品的平等竞争。

——即便在完全市场经济状况下,也面临着不断的结构调整,从而必然涉及到利益调整,在此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一方就希望得到保护,并对调整予以抵触。这种保护主义情绪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也都存在。

——一些部门或行业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一些鼓励性或保护性的措施,这种措施应该体现为投资政策,但也有可能在出口退税和汇率补贴方面提出要求。当然,这些差别要求也可能是出于纯粹的利益关系,处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利益主体,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在成熟市场经济一般较少发生。

问题是,为什么汇率制度改革不能开倒车?如果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汇率,不就又回到了多重汇率体制吗?如果出口退税不是按照已纳增值税进行退税,实质上也就是在实行多重汇率。

需要明确的是,现在遇到的问题与上世纪90年代是不一样的。在1994年汇改之后,一个突出问题是税收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出口骗退税问题。当时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退税率高,诱惑力太大,因此应该有选择地降低出口退税率。但后来随着税收征管体系和发票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个问题就逐步得到解决,至少可以说,骗退税问题与增值税税率关系不大,也与出口是否真实报价并收汇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出口商品的增值税进项发票的管理和核查。这之后,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动机要实行差别的出口退税率,并引发了一些争论。

在这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普遍恢复了出口退税率。商务政策制定者提出,各类产品要以出口零税率在国际市场上平等竞争。这表面上看是出口产品的政策问题,但实际上涉及到了汇率制度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汇率制度将来是不是坚定走单一的、市场化的汇率体制,这至今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汇率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服务业是中国当前发展战略中最强调的一个领域。目前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发展尚很不充分,占中国GDP的比重也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汇率和税收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汇率在概念上可表达为一国可贸易货品和不可贸易货品的比价。所谓的不可贸易货品,最主要的就是服务,大多数服务不可跨境递交。当然不可贸易货品也包括一些工业产品,比如电力,一般情况下电网未延伸至他国,所以电力往往也属于不可贸易品。在互联网发展和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条件下,一些不可贸易货品变得可外包、可贸易,但多数服务业仍不可贸易。从这个角度说,汇率给出了可贸易货品和非贸易货品之间的总体比价。对此,可简化理解为,当本币相对低估时,经济资源(各生产要素)会向可贸易行业倾斜,其回报和收入均相对较高而具有更大的相对吸引力;相反,当本币相对高估时,可贸易行业的相对吸引力较弱,使得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不可贸易行业,也就是说服务业的收入和回报相对较高。因此,汇率反映了可贸易货品和不可贸易货品的比价关系。

2005年汇改以来,在经济生活中可以实际体会到资源配置分布的相对变化,特别是在农民进城务工的行业选择和新投资的行业分布上,有了悄然但又明显的变化。这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方向的变化。

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增值税制度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94年税改的设计过程中就有观点提出,从欧洲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增值税制度应尽可能广泛覆盖所有行业,包括服务业。当然对于一些小商户、个体户、小餐馆等小型服务业,可用一些特殊的简化措施,但总体来讲增值税应全面推行。从实施情况看,当前中国工业制造业已经普遍实行增值税制度,但对服务业,有一部分已实行增值税,但另一部分仍实行营业税。这一过渡性制度安排会影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关系。

1994年增值税改革在工业领域的全面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往往是专业分工和生产链中的小环节,产生的附加值较小,销售利润率也往往很低,如按出厂价而不扣除中间投入的成本为税基去计税,很难起步和生存,大多数初创小企业的设想被扼杀在摇篮中。而增值税则以增加值为税基,扣除了投入品成本,企业再小也可以设立,也就体现了大、中、小企业平等竞争。二是大大促进工业生产链的专业化分工。过去中国的工业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从上游到下游都是自己生产,这也与产品税制度有关。一个企业生产上游产品,需要交一次产品税;另一个企业生产下游产品,不仅自己交产品税,还要为上游原材料再交一道产品税,出现累计重复征税。如果企业同时生产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即搞“大而全”或“小而全”,就只交一道产品税。产品税体系鼓励了“大而全”、“小而全”。在增值税制度下不存在这个弊端,企业只需要对增加值部分交税,提高了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积极性,并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三是解决了出口退税问题,大量的出口企业不论是大是小,是出口最终产品还是零部件,均能出口退税且公平竞争,不必再按公司、按产品、按留成比例去和主管当局讨价还价。

再看服务业情况。增值税制度没有全面推行,对工业企业征收增值税,而对一些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有不少问题。

一是导致了服务业和工业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制约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例如,当企业需要生产性服务时,如果工业企业用“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自包这种服务,则该服务的中间投入品成本可以抵扣增值税,出口时也可以退税;但如果从服务业企业购买这种服务,由于服务业企业只能提供营业税发票,采购企业就无法享受增值税抵扣和出口退税。这本身是对服务专业的一种扭曲甚或歧视,没有体现公平原则,同时也导致企业在服务需求方面仍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进一步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服务业的营业税类似于过去的产品税,往往重复计征,因此一些低附加值、小型专业化服务业企业难于初创。比如,想设立一个初期附加值只有3%的服务业小企业,如果要交5%的营业税,就无法设立和生存,而在增值税体制下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三是在出口退税方面导致服务业外包出口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竞争。外包服务往往也用了不少外购的设备、投入品和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但却不能享受出口退税,影响服务业外包的出口竞争力。

四是工业企业实行增值税、服务业实行营业税或者部分实行营业税,还可能导致增值税发票体系的严密性出现漏洞。从理论上说,增值税发票体系本身非常严密,环环相扣,有较好的交叉检查特性,但两种税制混合实施就容易产生漏洞,影响增值税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其一是交叉检查链条会有中断现象;其二是会出现一部分不能用于抵扣和退税的游离性增值税发票。

可见,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本身的发展都与税收制度安排有关系。在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以及服务业内部,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往往导致竞争场地不水平,影响部分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1994年税改起步时,有相关研究报告就已指出,还有两项后续工作要寻找时机推出:一是转向消费性增值税,这一转向已在推行;二是增值税向服务业扩容,当前也应逐步提上日程了。

总之,在后金融危机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应提早作出准备,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经济发展更加依靠内需的结构转变、为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研究工作。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本文为其在2009年11月27日中金论坛上的内部讲话,经修改审定,此次正式发表

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3年第14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4月15日 | 评论(51)

为什么要警惕回归多重汇率制?为什么增值税制度对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周小川:服务业的营业税往往重复计征,因此一些低附加值、小型专业化服务业企业难于初创。刘行吉吉/CFP

相关报道 周小川的思考 专访周小川 周小川:M2偏高源于高储蓄率及间接融资 周小川:稳健货币政策在今年意指中性 改革者周小川 周小川“池子” 周小川总结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 周小川等央行官员答记者问实录 周小川: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并存互补

◎ 周小川 | 文

汇率、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这个题目,涉及汇率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政策定位;涉及汇率并轨改革和推广增值税两项改革在1994年一并推出的内在联系;也涉及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几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联系,与经济政策制定也有密切关联。

汇率改革脱胎于多重汇率的遗传基因

在经济改革初期,中国实行的是多重汇率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遗传基因也正是多重汇率体制。事实上,经互会各国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都是多重汇率体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

计划经济制度下汇率的另一特征是本币通常严重高估,以保证计划当局能向国家项目和国有企业分配非常便宜的外汇,以支持国家主导的发展战略。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竞争性市场决定的、合理的,那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体系通常是扭曲的,主要体现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偏低,最终制成品价格相对较高。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最终制成品价格很高,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上缴利税;但能源、电力、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都非常低,其中包括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需要在价格、税收等多方面减少扭曲,并于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逐渐改变了企业上交利润的方式,即制成品上交利润多、初级产品上交少或吃补贴的状况,后来又推出了产品税。

产品税是重复计征(Cascading)的,上游产品累交的税少,下游产品累交的税多,税收的不平等是与产品价格的扭曲相对应的,也影响出口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实施一些鼓励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就要试图对制成品价格中所含的累计产品税进行出口退税。这面临着一些操作性难题,根本原因是产品税体制下出口退税很难准确计算。由于产品税是多个环节叠加的,需要根据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出原来累计、叠加的产品税,由此来确定退税力度。

在价格体系未能理顺的情况下,为了鼓励出口并保持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进口品价格适应国内价格体系,必然要实行明晰的或变相的多重汇率体制。中国很早就开始推进汇率改革。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2.8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贸易外汇结算汇率并与非贸易所使用的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5元,这在当年是大胆纠正汇率扭曲的重大改革。

贸易汇率适用于贸易商品结算,不适用于非贸易领域。这看起来是两重汇率,实际上还不止两重。前苏联的做法是针对几百种不同产品设计几百种汇率,但实际上很难操作。中国当时按照不同的行业和外贸公司设置不同的换汇成本,按换汇成本进行差别性的财务核算,为此也必须防止外贸公司之间交叉经营,这显然是多重汇率体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对不同产品执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实际上还是变相的多重汇率。

在多重换汇成本管理到多重外汇留成体制之间,还有一些过渡性做法,在企业承包制阶段曾试行承包各自不同汇率的做法,不仅可以按照行业、产品来确定不同的汇率,还可以针对同一个产品,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条件和历史包袱等因素折算出不同的汇率待遇。当然,这会导致缺乏规则的、大量的讨价还价,必然是较为短命的。

汇率、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这个题目,涉及汇率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政策定位;涉及汇率并轨改革和推广增值税两项改革在1994年一并推出的内在联系;也涉及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几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联系,与经济政策制定也有密切关联。

汇率改革脱胎于多重汇率的遗传基因

在经济改革初期,中国实行的是多重汇率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遗传基因也正是多重汇率体制。事实上,经互会各国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都是多重汇率体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

计划经济制度下汇率的另一特征是本币通常严重高估,以保证计划当局能向国家项目和国有企业分配非常便宜的外汇,以支持国家主导的发展战略。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竞争性市场决定的、合理的,那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体系通常是扭曲的,主要体现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偏低,最终制成品价格相对较高。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最终制成品价格很高,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上缴利税;但能源、电力、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都非常低,其中包括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需要在价格、税收等多方面减少扭曲,并于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逐渐改变了企业上交利润的方式,即制成品上交利润多、初级产品上交少或吃补贴的状况,后来又推出了产品税。

产品税是重复计征(Cascading)的,上游产品累交的税少,下游产品累交的税多,税收的不平等是与产品价格的扭曲相对应的,也影响出口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实施一些鼓励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就要试图对制成品价格中所含的累计产品税进行出口退税。这面临着一些操作性难题,根本原因是产品税体制下出口退税很难准确计算。由于产品税是多个环节叠加的,需要根据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计算出原来累计、叠加的产品税,由此来确定退税力度。

在价格体系未能理顺的情况下,为了鼓励出口并保持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进口品价格适应国内价格体系,必然要实行明晰的或变相的多重汇率体制。中国很早就开始推进汇率改革。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2.8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贸易外汇结算汇率并与非贸易所使用的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5元,这在当年是大胆纠正汇率扭曲的重大改革。

贸易汇率适用于贸易商品结算,不适用于非贸易领域。这看起来是两重汇率,实际上还不止两重。前苏联的做法是针对几百种不同产品设计几百种汇率,但实际上很难操作。中国当时按照不同的行业和外贸公司设置不同的换汇成本,按换汇成本进行差别性的财务核算,为此也必须防止外贸公司之间交叉经营,这显然是多重汇率体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对不同产品执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实际上还是变相的多重汇率。

在多重换汇成本管理到多重外汇留成体制之间,还有一些过渡性做法,在企业承包制阶段曾试行承包各自不同汇率的做法,不仅可以按照行业、产品来确定不同的汇率,还可以针对同一个产品,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条件和历史包袱等因素折算出不同的汇率待遇。当然,这会导致缺乏规则的、大量的讨价还价,必然是较为短命的。

推行单一汇率制并全面推广增值税改革

经济转轨必然要求汇率制度从多重汇率逐步向单一汇率演进。1994年,中国宣布实施汇率并轨,明确建立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特别强调了单一汇率。但要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必须纠正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不平行的问题,相应地,也必须纠正产品税税收体系导致的价格扭曲。因此,在实行单一汇率制度的同时,也要对间接税(即流转税)税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从税收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看,增值税和销售税两种体制可以更好地促进跨行业、跨产品的平等竞争。其最主要特征是实行价外税收,也就是税收最终由消费者负担,不影响产品成本。

增值税体制虽对每道生产环节的销售征税,但有效消除了累计、累进计算税基的扭曲。这样,有利于体现平等竞争原则,包括跨行业的平等竞争,形成公平的产品价格体系,也就有助于各类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

1994年税收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广泛推行增值税;二是企业所得税不必再搞差别化,即所有类型的企业(后来也包括金融企业)统一所得税率;三是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重新安排财力并改进财权、事权的匹配,即当时的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并于1994年1月1日起与汇率并轨改革同时推出。增值税改革大大促进了产品在上下游、跨行业及国际贸易中的平等竞争和价格形成机制建设,优化了产品价格和税收体系,推动了各类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能让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与国内产品相互平等竞争。此外,建立在增值税体系上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大大增强,出口退税的实施可以更加公平和方便,使得产品在实行出口退税后,可以零税率在国际市场进行公平竞争。同时,税收制度的国际接轨也确保了“引进来”的外国产品能够平等地与国内产品进行竞争。当然,如果需要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保护,则应该通过关税及其税率来实现,前提是不能违背当时的关贸总协定(GATT)和后来的WTO的规则。总之,实施增值税改革后,才实现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国内平等竞争的价格体系局面,也为实行单一汇率制度铺平了道路。

同时,单一的汇率制度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价格体系和税收体系的完善。汇率制度的改革扩大了对外开放,扩大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及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这必然产生对国内价格体系和税收体系合理性的挑战,从而增加相关政策改革和校正的压力。表面看虽然这种校正体现在产品层面上,但产品层面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源配置。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纠正过去扭曲的价格体系,更深层次上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提高。可见,增值税改革、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价格扭曲的纠正和市场体系建设等,都是环环相扣、互为条件的。

仍存在着回归多重汇率的动机

作为转轨经济,总是存在着回归多重汇率的动机。

情况之一是,计划部门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要鼓励一些行业、限制另一些行业,有时找不到有效的激励手段,就可能寄希望于差别汇率或其等价物。

情况之二是,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产生的结构调整压力过大时,一些行业会要求实行特别的汇率或其等价物。例如,2005年汇率改革后,有的行业就希望能够对其保持原来的汇率。又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行业、企业希望在汇率政策、出口退税等方面实行差别待遇。再如,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需要用出口退税来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和出口。

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别要求,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如金融危机客观上使得一些行业、企业出口压力大大增加以外,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扭曲,特别是生产要素配置方面的扭曲,这些扭曲影响了跨行业、上下游、跨产品的平等竞争。

——即便在完全市场经济状况下,也面临着不断的结构调整,从而必然涉及到利益调整,在此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一方就希望得到保护,并对调整予以抵触。这种保护主义情绪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也都存在。

——一些部门或行业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一些鼓励性或保护性的措施,这种措施应该体现为投资政策,但也有可能在出口退税和汇率补贴方面提出要求。当然,这些差别要求也可能是出于纯粹的利益关系,处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利益主体,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在成熟市场经济一般较少发生。

问题是,为什么汇率制度改革不能开倒车?如果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汇率,不就又回到了多重汇率体制吗?如果出口退税不是按照已纳增值税进行退税,实质上也就是在实行多重汇率。

需要明确的是,现在遇到的问题与上世纪90年代是不一样的。在1994年汇改之后,一个突出问题是税收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出口骗退税问题。当时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退税率高,诱惑力太大,因此应该有选择地降低出口退税率。但后来随着税收征管体系和发票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个问题就逐步得到解决,至少可以说,骗退税问题与增值税税率关系不大,也与出口是否真实报价并收汇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出口商品的增值税进项发票的管理和核查。这之后,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动机要实行差别的出口退税率,并引发了一些争论。

在这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普遍恢复了出口退税率。商务政策制定者提出,各类产品要以出口零税率在国际市场上平等竞争。这表面上看是出口产品的政策问题,但实际上涉及到了汇率制度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汇率制度将来是不是坚定走单一的、市场化的汇率体制,这至今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汇率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服务业是中国当前发展战略中最强调的一个领域。目前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发展尚很不充分,占中国GDP的比重也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汇率和税收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汇率在概念上可表达为一国可贸易货品和不可贸易货品的比价。所谓的不可贸易货品,最主要的就是服务,大多数服务不可跨境递交。当然不可贸易货品也包括一些工业产品,比如电力,一般情况下电网未延伸至他国,所以电力往往也属于不可贸易品。在互联网发展和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条件下,一些不可贸易货品变得可外包、可贸易,但多数服务业仍不可贸易。从这个角度说,汇率给出了可贸易货品和非贸易货品之间的总体比价。对此,可简化理解为,当本币相对低估时,经济资源(各生产要素)会向可贸易行业倾斜,其回报和收入均相对较高而具有更大的相对吸引力;相反,当本币相对高估时,可贸易行业的相对吸引力较弱,使得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不可贸易行业,也就是说服务业的收入和回报相对较高。因此,汇率反映了可贸易货品和不可贸易货品的比价关系。

2005年汇改以来,在经济生活中可以实际体会到资源配置分布的相对变化,特别是在农民进城务工的行业选择和新投资的行业分布上,有了悄然但又明显的变化。这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方向的变化。

增值税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增值税制度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94年税改的设计过程中就有观点提出,从欧洲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增值税制度应尽可能广泛覆盖所有行业,包括服务业。当然对于一些小商户、个体户、小餐馆等小型服务业,可用一些特殊的简化措施,但总体来讲增值税应全面推行。从实施情况看,当前中国工业制造业已经普遍实行增值税制度,但对服务业,有一部分已实行增值税,但另一部分仍实行营业税。这一过渡性制度安排会影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关系。

1994年增值税改革在工业领域的全面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小工业企业往往是专业分工和生产链中的小环节,产生的附加值较小,销售利润率也往往很低,如按出厂价而不扣除中间投入的成本为税基去计税,很难起步和生存,大多数初创小企业的设想被扼杀在摇篮中。而增值税则以增加值为税基,扣除了投入品成本,企业再小也可以设立,也就体现了大、中、小企业平等竞争。二是大大促进工业生产链的专业化分工。过去中国的工业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从上游到下游都是自己生产,这也与产品税制度有关。一个企业生产上游产品,需要交一次产品税;另一个企业生产下游产品,不仅自己交产品税,还要为上游原材料再交一道产品税,出现累计重复征税。如果企业同时生产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即搞“大而全”或“小而全”,就只交一道产品税。产品税体系鼓励了“大而全”、“小而全”。在增值税制度下不存在这个弊端,企业只需要对增加值部分交税,提高了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积极性,并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三是解决了出口退税问题,大量的出口企业不论是大是小,是出口最终产品还是零部件,均能出口退税且公平竞争,不必再按公司、按产品、按留成比例去和主管当局讨价还价。

再看服务业情况。增值税制度没有全面推行,对工业企业征收增值税,而对一些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有不少问题。

一是导致了服务业和工业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制约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例如,当企业需要生产性服务时,如果工业企业用“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自包这种服务,则该服务的中间投入品成本可以抵扣增值税,出口时也可以退税;但如果从服务业企业购买这种服务,由于服务业企业只能提供营业税发票,采购企业就无法享受增值税抵扣和出口退税。这本身是对服务专业的一种扭曲甚或歧视,没有体现公平原则,同时也导致企业在服务需求方面仍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进一步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服务业的营业税类似于过去的产品税,往往重复计征,因此一些低附加值、小型专业化服务业企业难于初创。比如,想设立一个初期附加值只有3%的服务业小企业,如果要交5%的营业税,就无法设立和生存,而在增值税体制下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三是在出口退税方面导致服务业外包出口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竞争。外包服务往往也用了不少外购的设备、投入品和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但却不能享受出口退税,影响服务业外包的出口竞争力。

四是工业企业实行增值税、服务业实行营业税或者部分实行营业税,还可能导致增值税发票体系的严密性出现漏洞。从理论上说,增值税发票体系本身非常严密,环环相扣,有较好的交叉检查特性,但两种税制混合实施就容易产生漏洞,影响增值税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其一是交叉检查链条会有中断现象;其二是会出现一部分不能用于抵扣和退税的游离性增值税发票。

可见,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本身的发展都与税收制度安排有关系。在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以及服务业内部,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往往导致竞争场地不水平,影响部分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1994年税改起步时,有相关研究报告就已指出,还有两项后续工作要寻找时机推出:一是转向消费性增值税,这一转向已在推行;二是增值税向服务业扩容,当前也应逐步提上日程了。

总之,在后金融危机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应提早作出准备,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经济发展更加依靠内需的结构转变、为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研究工作。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本文为其在2009年11月27日中金论坛上的内部讲话,经修改审定,此次正式发表


相关文章

  • 银行考试基础知识复习
  • 金融知识点整理: 金融学重点考点集中在以下几个章节: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国际金融.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提醒广大考生,内容很多,需要找准规律,抓住考点,有针对性记忆. 布雷顿森林体系 ...查看


  • 综述: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有望减速 无碍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 路透北京5月15日 - 受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刺激,中国服务贸易已连年逆差且规模渐长:不过随着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等引导消费回流国内的措施出台在即,服务贸易逆差扩张速度有望放缓,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国际收支更趋平衡的趋势. 专家指出 ...查看


  • 企业每月办增值税人员必做的工作
  • 企业每月办增值税人员必做的工作(新会计人员不看会后悔)!!!! 一.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企业发生销售业务-------在税控系统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项) 或开具普通发票. [windows 防伪税控一机多票开票子系统] ...查看


  • 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
  • 影响房地产安全的因素 1政策变化的影响 1.1土地政策的变化的影响 1.1.1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 主要包括两个途径:首先,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土地价格是房价的成本之一,土地价格的增加会引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增加,房地产 ...查看


  • 思考题答案 1
  • 思考题: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区别? 2.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势及其对策. 3.如何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4.中国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如何保障中国粮 ...查看


  •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
  •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 目 录 公司业务 国际结算业务 信用证业务 托收及代收业务 全球快汇业务 边贸结算业务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 进口贸易融资业务 国际融资业务 转贷款项目融资 境外发债融资 外汇担保业务 外汇资金业务 结售 ...查看


  •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 集体经济·财税金融 ■王敬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状况.企业投资成本.就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都产生了广泛且 ...查看


  • 光大证券笔试部分解答
  •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比较 1. 存续期限不同 开放式基金没有固定期,投资者可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赎回基金单位:而封闭式基金通常有固定的封闭期,一般为10年或15年,经受益人大会通过并经主管机关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 2. 规模可变性不同 开 ...查看


  • 中级经济师总结
  •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