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疾病观

第二章 传统的疾病观

作者:吴中立(深圳领悟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重塑疗法创始人)

本章将为大家列举各种不同的传统医学观点,如中西医的身体治疗、自然疗法、现代各个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观点;并阐明:无论用什么方法,总的说来都是在去除疾病,可却鲜有人倾听疾病,即便有些方法是强调倾听疾病,可目的性却很明显,那就是更迫切地想要除去疾病而后快。

可是去除疾病,本身就是一种病。因为去除者本身就是站在一种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而疾病是我们人类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无法清除水来让水不存在,我们也无法靠发动战争带来和平。正如战争与和平总是一对冤家,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疾病与健康亦然。

身体的治疗——中西医的发展

在深入地进一步来探讨疾病在告诉我们什么之前,我们不妨先对人类至今为止在治疗方面做出过哪些林林总总的成就或发现,来做一个简要的总结或回顾。

早期西方人和东方人都在研究以身体症状为主的疾病医学方面都有一些发现。西方人比较直接,东方人则比较含蓄,这让他们各自的医学上也打上了这个烙印。

西方人比较倾向于直接从外部来观察身体的疾病,身体与疾病似乎是静止的物质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西方的诊断学和对治方法,具体来说,则包括了化学药物的提炼、精湛的外科手术、对引发疾病传播的细菌病毒的杀灭方法、现代化的医学器械、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

西医努力的方向在肉眼看得见的部分,并有着将人体细分为各个独立系统、部位、器官的精细化倾向,于是在诊断和治疗的各个环节为自己赢得了“客观”、“科学”的美名,但盛名之下它也获得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指责声。

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似乎更倾向于发现一些模糊的不太肯定的东西,无论从理论的基础,到诊断,再到治疗手法上都有这一特点。也许这跟东方人倾向于把疾病视为相对的动态——能量的流动受到阻滞产生了疾病——这一基础性看法有关。

于是,东方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医就在看不见的部分努力,身体被看出一个宏观的整体。在诊断上至始至终都有着依赖于直观经验方法(如望闻问切)的传统,具体治疗方法则显示出博大精深的特色,比如草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药浴、气功等等各色各样的科目,涵盖了从保健养生、到预防“未病”①,再到治疗“已病”②的各个环节,其种类丰富可见一斑。

相对而言,中医比西医更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举个例子,在疾病诊断上面,我本人就曾经在一个心理学的课堂中碰见过一个老中医,他擅长于观察人的耳朵来诊断人身上有哪些疾病,我被他观察了一会耳朵,他立刻断言我的左腿膝盖有过严重的创伤。而当时我却并未在意,但过了一些日子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这个部位的伤痛终于呈现并提醒我曾经在十年前有发生过一次摔伤的经历。在当时课堂上连我自己都已经遗忘到脑后的事情,不料却被这位老中医一语中的。

还有一次,我咳嗽感冒两个月有余,虽然陆续服用过很多西药、中成药,但都未能见好转,直到一位熟悉中医刮痧的朋友见我咳嗽时手捂肺部,于是用手诊查看了我的病情,断言我肺部有寒湿之气,她帮我刮痧数次,把体内寒湿通过刮痧排出,调理数次才慢慢康复过来。

这都让我对中国传统中医的种种方式感到惊讶好奇。

由于更具有整体的视角与观点,中医有“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奇特之处,它也被视为极大地弥补了西方医学的不足。

为此我们专门列了一个表格(表2-1) 来将中西医的身体治疗做一比较。

表2-1:身体治疗在东西方的差异

也许两者都有其缺憾与不足,又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

但西方人照着自己研究的方向与路线走下去,对身体物质部分的研究终于到了尽头,西医不可避免地遇上了瓶颈,因为即使用最先进的检测手段来代替肉眼,除了发现并杀死细菌和病毒、癌细胞之外,也很难再超越、有更多的发现。

比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更微细的因子除了难以被检测发现之外,细菌和病毒似乎也被发现有了比以往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抵抗力,而在杀灭这些可见的“敌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这些方法对人体本身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有些人期待量子医学时代早一些能到来,这样也许西医就会有更“科学”的检测和杀灭疾病的设备研发出来。不管怎样,现在我们还是没有看到西医这方面有任何更令人鼓舞的乐观消息。而疾病却不同,不时听到有很多新的疾病种类(例如艾滋病、sars 、禽流感等等)冒出头来,让人类手忙脚乱。

与此同时,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医学正日益为更大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识,但还远未能成为主流。为什么会如此?大概是因为东方传统文化相对西方文化来说一直比较低调,再加上中医方面各种离奇的诊断方法跟强调科学的现代化仪器相比,很多人似乎还是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而中医本身在经验传承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中医的经验传承不像西医那么的标准化乃至有章可循,有很多时候完全要依赖学者的天赋以及为师者的个人经验。一旦没有了很好的传承,使中医的疗效也在西医面前、在很多新的疾病面前显得捉襟见肘起来,这也显示出传统文化的传扬更加迫上眉梢。虽然很多年前早已有人提出了“中医复兴”的口号,医学院里面开设的中医方面的学科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但弘扬传统却远非一日之功。在现代人日益急功近利的物化心态之下,中医被大量地用来治疗“已病”,在这方面跟西医相比,中医的优势不那么容易得到凸显。与此同时,中医在治疗“未病”方面大部分时候仍只是被当做经典的医道理论来推崇,而在临床实践中却没有被很好地

发掘出新的成果,也就未能真正发挥中医的本来价值。

在对以西医为主的正统医学感到一些失望的同时,也有人开始将希望寄托于自然疗法。所谓自然疗法,即是运用各种自然的手段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具体而言则是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体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这里面包含诸如营养疗法、植物药疗法、针灸疗法、顺势疗法、水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等。

根据自然疗法的指导原则,国内外还出现了色彩疗法、水果疗法、森林疗法、园艺疗法、笑疗法、象数疗法、体雕学、断食疗法、环境毒物学、温热疗法、功能医学、微量元素医学、生机饮食、东方食疗学、长寿饮食、整脊疗法、情绪疏导学、催眠学、身心灵透析学、能量与信息医学、思维场疗法、磁疗学、养生气功、运动医学等,不仅包括了一些有悠久历史的方法,也包括了相当现代的方法;不但包括了身体的医疗,也包括了心理层面的。

这样看来自然疗法比西医更全面并安全得多,强调自然疗法的人也认为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重点强调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因此跟中医也有不少近似之处。他们认为西医则是以疾病为核心,重点是当身体出现了疾病时才进行诊断和治疗。西医的诟病之处例如副作用、缺乏人性、重视细节因而缺乏整体的视野等等常常被自然疗法的拥护者们拿来作为批评的论据。但跟中医一样,自然疗法也面临相似的处境,长期以来居于辅位,一直并未摆上台面而成为主流。

我们理应尊重目前为止人类医学方面发展的各项成就,但展望未来,人类医学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有的话,那些更高的成就又会是什么?

各种身体医疗给人的印象是形式和方法很多,但似乎总是缺乏了些什么。缺乏了什么呢?还是说,我们遗忘了什么?好像整个医学都普遍性地在犯一个“削足适履”的错误。“削足适履”的寓言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为自己买鞋,发现脚太大,穿不进去,于是,二话不说将自己的脚削下一块去,以适应新买的鞋子。这比喻我们人类常常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我认为医学领域也正是如此:关于疾病或疗愈是什么,最本质的观点并未得到反省和检讨,这一点才是“足”,而各式各样的治疗方法却总归只是“履”而已,人们热衷于寻求各种“履”,却忘记了所有的“履”其实根本上是为了适应“足”的需要。关于疾病本质的观点一直未能真正摆上台面来探讨过,这似乎才是那个一直在缺席的。因此,

有国外学者在《疾病的希望》一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当前在医学中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讨论和发展,内容大多局限于各种方法及其效果,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关于医学本身的理论或哲学观。无可否认地,医学操作的是具体而实用的技术,可是每一种技术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出背后所隐藏的哲学。使现代医学之船走向沉没的礁石,绝不是各种技术的效力,而是建立这些技术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缺少讨论和反省。它失败在哲学的部分(或说是缺少哲学的部分),医学的技术建立在实用和效果的考量上,可是医学的内在‘缺乏灵魂’,最终会为自己带来丧失人性的咒诅。”“很多批判正统医学、拥护自然疗法的人,也并没有真正反省这一点,大家都理所当然地采纳正统医学的哲学观点和目标,而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新的方法上。只要有一天我们没有去反思并认清这个部分,我们的医学就注定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这个观点我颇为赞同。

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人类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历史远远没有身体治疗那么久远的时间。有迹可循的时候还要数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来,他也是第一位正式提出人类潜意识概念的人,也因此影响巨大,被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从那时开始有了心理治疗这一行业。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治疗有哪些方法呢?迄今为止,据说已有声称400多种得到公

认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数量十分惊人,而且估计还在上升(因为不时听说有新的流派诞生)。

虽然心理治疗的种类很多,但依据学院派的理论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基本上归为心理动力(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家庭治疗等几大类别。每一种类的疗法都有其理论建构、实践经验和相关技术、方法。我们也将列举一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技术,来探讨人类在这个治疗领域的成果。

心理分析(也称精神分析,在此涵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和当代精神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为主的主要观点在于,人的意识结构主要分为潜意识和意识。自从有了潜意识这一说法之后,治疗师们便致力于发现症状与潜意识中的各种可能导致症状产生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将这一发现的过程视为“领悟”与“修通”,来改善症状或让症状消失。

换句话说,心理分析的重点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求助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如图2-1)。

图2-1:意识与潜意识

完形治疗(也称“格式塔治疗”);

主要观点在于:人们经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去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特定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未完成事件”,就是未充分表达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这些早年事件中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自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创造出人的各种神经症(如图2-2)。

完形治疗跟其他“分析性治疗”最大的不同在于:虽然它在分析性治疗基础上发展出来,却更强调个案在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过去。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于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因此它常被归类到存在主义治疗的派别之中。

如图2-2:疾病与未完成事件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原本是两种疗法,但近些年已被人们有所统整,很多人已经习惯于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基本观点为:人们常常执着于其固有的认知、行为模式就是所有疾病的根源(事实上,现代行为治疗中的“行为”是泛指意义上的,它包含了认知、情绪、躯体、外显行为等),所以行为治疗就是帮助个案去认识疾病症状后面的行为模式是如何习得的,并逐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旧有的行为模式,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如图2-3)。

如图2-3:外显行为与内在认知行为模式

人本主义疗法;

基本观点在于:成长的受阻是问题症状的表现(如图2-4);

治疗要重视未来导向:强调正向积极的改变;

在治疗方法上面更强调治疗师的真诚态度,无条件积极关注个案和共情的重要性;

如图2-4:症状与成长受阻

家庭治疗;

基本观点在于:人们的人格与沟通模式受到从小长大所在的家庭系统的影响(如图2-5)。治疗的焦点就因此放在整个家庭,需要将家庭成员带来一起进行谈话治疗。所谓治疗就体现在对旧有的互动关系的打破,从而改变以此为基础的症状。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同时改变更深层次的家庭信仰和潜在规则。

家庭治疗学派因此认为治疗者在家庭治疗中的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参与、引发和促进当下的改变上,同时家庭自身有能力做出自我改变的决定。改变甚至可以在一次会谈中就会发生,因此整个家庭治疗的疗程并不长。

家庭治疗也比较重视现实,而不是过去。

如图2-5:个人症状与家庭

催眠治疗

既然症状是由于潜意识的症结所呈现于外的表现,那如何进入人的潜意识去改变潜意识的动机,便是治疗。所谓催眠治疗,即是以催眠来诱导个案进入潜意识“出神状态”,并与个案的潜意识进行沟通,以达到改变症状的目的(如图2-6)。

如图2-6:现在与过去(潜意识)

为此,我们也列一个图表以示说明(如表2-2)。

从整个发展的过程来看心理治疗,早期的主要疗法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认为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所致,于是透过对病人流露出来的自由联想、梦、口误、笔误、情感(移情)等等进行分析解释,病人获得了领悟,从而改变其行为模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由于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疗法”过于强调分析幼年时期“性驱力”及“创伤”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不免有所局限,于是之后,弗洛伊德的很多弟子(或者有些是他弟子的弟子),不断地修正他的理论和疗法,以至于有了很多新的精神分析流派,如: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心理分析学派(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临床上还将分

析疗法扩展到游戏治疗和绘画治疗);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 生于瑞士,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走向分裂。 1912年,他写了《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用神话分析的方法来解释 梦和幻想;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30年代以后,他的论述除了涉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外,还广泛涉及人的本性、象征、神话、文学、艺术、炼金术和宗教等领域,从而使分析心理学成为人类20 世纪科学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荣格认为人的心灵包含有意识的自我(ego )、无意识两大部分。有意识的自我只是整体心灵(psyche )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更具影响力。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包括个人的种种情结,而集体无意识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原型是一种人类集体共有的原始意象,是人类整体经过千百年来所累积在无意识里面的,其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它在很多人的一生中是从不会被意识到的。他本人定义为‚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的冲动的观点。‚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荣格也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寓言得到所有人类共有的原型。

在临床工作中,荣格心理学治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意识化、分析、教育、个性化。基本上也是围绕‚使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作为治疗的过程,其中使用具体的技术包括危机干预、释梦、移情技术、积极联想、沙盘技术、绘画技术、文学和诗歌阅读、艺术品的制作技术、舞蹈技术、空椅技术、象征放大技术等,来帮助个案完成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和经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时间类似,这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疗,有的时间甚至更长。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被认为大大扩展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儿童精神分析;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 ,1895-1982),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她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她以《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扩展和深化了人的无意识防御机制的概念与功能,为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就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防卫机制就是压抑,此外还有否认、禁欲、投射、利他、转移、反向、反转、升华、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退行等等。

她还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学领域,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以及诊断图、发展线索等理论,并将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应用于教育、法律、儿科学等领域,为儿童精神分析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实践工作当中,由于儿童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实施自由联想或释梦技术,安娜主要运用游戏观察和家庭访问观察方式进行。1938 年随父定居伦敦后,她就在居家附近开设儿童精神分析诊所,一面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一面训练精神分析人员。她的著作《儿童精神分析治疗》,就是在这时工作的研究记录。

● 海因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

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 ,1894—1970) 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他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哈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他根据自己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上所作的演讲概括而成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一书,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后来他又出版有《自我心理学文集》(1964)。

哈特曼在继承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大批的心理学家,如斯皮茨、雅可布森、玛勒和艾里克森等。

●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人际精神分析;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生于美国,并在美国接受精神分析培训。他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疗,创建了他自己的人格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利文因为在巴尔的摩医院和华盛顿特区医院成功地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而名声大振。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保留了焦虑和无意识的概念。但他特别强调弗洛伊德理论中人际关系的原因和影响。

● 梅兰妮·克莱因、唐纳德·伍·温尼科特等人,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派;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女性,奥地利精神分析师,也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第一次踏入儿童精神分析的领域,是从分析自己的儿子开始。刚开始只是补充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后逐渐强调母亲角色的重要性,最终离开弗洛伊德个人本能的理论,发展出自己的客体关系理论。

克莱因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她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object seeking )‛,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寻求快乐‛。

唐纳德〃伍〃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 , 1896—1971)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一名精神分析师。他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温尼科特崭露头角之时,安娜〃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正在跟梅兰妮〃克莱茵的追随者们互相激烈地论战争辩谁才是弗洛伊德真正的衣钵传人。在二战结束时,这些人基本上形成了三个精神分析支流,就是弗洛伊德派、克莱茵派、中间派。温尼科特就属于中间派。

温尼科特治疗了大量具有精神困扰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在这过程中,他积累经验,构建了自己最有影响的那些概念,如‚抱持性(holding )环境‛、‚足够好的母亲‛,还有‚转换性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等等。

他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1951年,他发表了论文《转换过渡性客体和转换过渡现象》,专门研究儿童常用来回避应激焦虑的那些非生命客体。

●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生于维也纳,1938年得到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学位,之后他来到美国并在芝加哥大学接受神经和精神医学的训练。他担任过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他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毕业后在那里担任教职并训练分析师。他写了《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两本书。

自体一词,是相对于客体一词来说的。他的自体心理学,开创了新的理论和临床领域,它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因此为精神分析指出了另一个新的方向。科胡特用了很长时间发展自己关于自体的概念,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后来都成为佛洛伊德创建古典精神分析以来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他对自恋型人格疾患做过很多分析工作,他的自体心理学解说了某些弗洛伊德古典驱力理论未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尤其是自恋人格领域。他在关于自恋人格的研究所做的贡献被认为是非常重大的。

● 艾律克·柏恩,TA 沟通分析学派;

艾律克〃柏恩(Eric Berne,1910—1970) 出生于加拿大,父亲和他都是医生。是沟通分析(也叫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 )的创始人。1943年担任美国军队的神经科医师,开始用团体式的心理治疗法。1947年在旧金山和Erikson 一起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1955年他向旧金山心理分析协会申请会员资格,但被拒绝。于是他向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定挑战,舍弃过去所受的训练。1961年他出了第一本有关沟通分析(The Philosophy of TA的书《心理治疗中的TA 》。1964年,又出版了《人们玩的游戏》,他因这本书的畅销而闻名国际;60年代是TA 理论的巅峰时期,他完成几乎全部的理论。

柏恩将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进行沟通回应时存在的这种模式进行分析,就叫做沟通分析(TA )。50年代,Eric Berne创造了沟通分析用于心理疗法,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它显然也能用于日常交往,因此TA 被一系列大众书籍广泛推广。

他认为,TA 的目的是帮助更好地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交往的,以使人们能够开发改进他们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他发现,人们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自我心态:父母式、成人式、孩童式的心理状态,人们沟通时可能表现为这三种中的任何一种。

柏恩还提出了‚生命脚本‛的观点,认为每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生存就下定了某种结论,有如个人生活的脚本,以后的人生就如同按照脚本来进行的一场演出。‚生命脚本‛往往学习自人们早年父母的行为态度中,代表孩子们多年来于不同情境中经常经验到的事,也有时候是因为某些创伤经验形成的。而TA 治疗的重点便在于提高当事人对‚生命脚本‛的觉察,特别是那些导致目前困扰的‚生命脚本‛。但吊诡的是柏恩本人也在自己早期脚本的阴影下,仿佛接受了脚本的暗示一样,他和他的母亲,两人都在六十岁因冠状动脉梗塞去世。

沟通分析与大部分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契约与决定导向的,由当事人订定契约,清楚确立治疗历程的目标与方向;同时把焦点放在幼年所做的决定,并强调每个人都有为自己重新做决定的能力。

● 雅克·拉康,后现代精神分析;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 ,是一名法国精神科医生,也是二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他早先接受精神病学家训练,在三、四十代从事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他

基于一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

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因此也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这些学派建立发展之后,使得当代精神分析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上都与弗洛伊德时期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显示了精神分析的影响在大范围内惊人地扩展。在精神分析以外的各种心理疗法也层出不穷,且大多数创始人都有着经典和当代精神分析的学习背景,受到精神分析观点的影响。

比如,有些人不满于将治疗过程治疗师把焦点总是放在分析过去,而忽略了患者的此时此地或将来,于是又有一些流派诞生了。他们纷纷把焦点放在此时此地。完形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存在主义治疗、乃至家庭治疗等都在此认识基础上被发展出来,它们各具特色,但都更重视将患者的过去创伤带至当下进行体验、探讨;而有些治疗师则把焦点在未来,他们发展出了其他一些疗法如焦点短程治疗法等。

也有人不满于将治疗的重点始终放在个人身上,于是将焦点放在导致个人发生疾病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互动方面,出现了刚才提到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并且在此之外,家庭治疗日益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一个方法体系,在家庭治疗整个大体系下又分化出很多流派,如结构派、系统派、策略派、萨提亚治疗模式派系等等。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满于长程治疗的治疗效果(精神分析常常需要很长时间,有时需要好几年),因此发出了提问:什么是所有疗法当中最快速有效的部分?哪些疗效因子在起作用?

● 是帮助个案分析、解释过去事件而产生了领悟?

● 是完形治疗师眼中对“未完形事件”的当下觉察以及不逃避?

● 还是人本主义治疗大师罗杰斯称之为“无条件的共情”的东西呢?

● 是治疗师的真诚?

● 是高质量的陪伴?

● 抑或,是催眠治疗大师表现出色的“与个案潜意识沟通”的能力?

● 还是另有其他?

于是有研究者又从众多流派中提炼出很多具体有效的技巧和因素,而发展出了短程治疗、简快治疗的方法,如NLP (学术名:神经语言程式学)。这样的方法更多被认为是一种“折中疗法”或“整合疗法”。

可是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这些折中主义式的疗法也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音,不仅治疗效果没有如其宣传的那么强大,而且对传统疗法的不断改头换面,颇有“拿来主义”或“断章取义”之嫌,也引起了传统疗法的捍卫者们一些不满和对立情绪。

这些不同的疗法与流派的出现,本身也在告诉人们所谓的“治疗”好像是一个不断在“修补”的过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产生的背景,都有其有效之处,可是却又没有任何方法被认为总是一直有效。那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观者、观点与方法

从根本上来检视每一种治疗方法,我们总会看到任何方法后面都有其目的,有其观点,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一群人(观者)。有什么样的观者,就会有什么样的观点,也就相应地产

生了方法。

因此,我们检讨任何治疗的方法是否有效,都有必要将这些方法后面的观点,以及观者所在的角度含括进来。

这一点,正如行为主义者的研究,任何行为都不可能真正脱离得了人们心里的想法而独立存在。因此,行为主义者才日益将人的行为这一范畴扩大到涵盖内隐的行为:如认知、情绪等等。

这样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任何方法并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为观者选择了不同的角度看待疾病,因而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也才会从整体上洞见这一点:虽然就各种方法而言,观者们的角度多少有所不同,但很多人在使用方法的时候却有着同样的目的、意图,那就是想要去除疾病,或者说是对抗现有的疾病症状。

从整体上,我们也必然会看到,“去除疾病”的观点,跟我们人类如何认识疾病这一整体价值观念有关,跟“疾病的本质是什么”、“为何人们想要去除疾病而后快”有关。

当人们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医药和各种各样的方法的时候,“疾病本质是什么”似乎总是被人遗忘的“角色”。

其结果必然是,方法变得越来越多和医药越来越发达,但疾病的内容种类也相应地越来越多。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仿佛提醒人类:“你们看,我(疾病的本质)仍然还在,你们并没有真正去除掉(战胜)我。”

当新的疾病形态出现,人类专家的注意力再次地放在寻找新方法和药物上面,迫于解决自身问题的压力,疾病于是再次地被注意到了。但人们由此看到仍是疾病的“外围”——那直接引发疾病的某些另外的“新的因素”,于是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疾病和人类似乎就这样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疾病本身似乎就扮演着一个不断被人排拒的角色,可是我们的方法或药物就成为不断帮助人排拒自己疾病的工具。同样是排拒,只是彼此的对象不同。

从这个角度而言,方法和药物正在制造,——若不是制造,也至少是显现了另一种“疾病”,那就是:排拒和对立。

疾病驱赶健康,人们驱赶疾病。这就是人类的逻辑。一种典型的战争心态!

所有的方法都被用来对抗疾病、去除疾病,但疾病依然存在。纵观人类历史,正如战争与和平的时期总是一样的多,动乱与平静总是如影随形,疾病与健康也是互相彰显,相辅相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只要方法和疾病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不用多久,就注定会遭遇“滑铁卢”。

这很奇怪,越想要去除疾病的方式总是在不断制造疾病。乍听之下,会觉得匪夷所思。但其实仔细辨别,却又很容易理解。我们从来去除的就是疾病的各种形态,疾病的形态必然会不断变换,可本质上内容却不会有任何减损。

人们对抗着各种形态,可是疾病本身并不会消失。再仔细地去了解一番,你会发现,人类在对待大部分事物上面也抱持着同样的态度,同样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以为把东西从其他地方以某种方式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将之定义为“得到”,东西不在自己的手中了,只是转移出去他人那里,将之定义为“失去”;我们也把资源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认为这是开采出了“新”的资源,把事物从一种形态改造为另一种形态,认为这是创造了一种“新事物”。

而事实上人类大多数就是一直活着这样一种形式的幻觉里面。

一切的事物现象都可能是幻觉。因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一切事物的价值,产生了分别、对立与割裂。

不是疾病的问题,而是人类本身的观念出了问题。更确切一点说,如果这是个问题,那也是跟人类本身的价值定义系统有关。

我们也一直努力去除问题,认为问题会因此减少。我们一直努力改变引发自己不愉快的外界事物,认为可以减少这种烦恼。而我们常常却连何谓问题、何谓烦恼都认识不清。

对于“健康”是这样,对于“快乐”是这样,其实所有的打上人类的价值标签的事物,如“自由”、“美丽”、“富足”等等,似乎还是这样。

● 我们把不喜欢的事物,让它们远离,而把喜欢的事物则占为己有,因此“获得”了“快

乐”;

● 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不想做的事情,则称之为“获得”了“自由”; ● 我们把淤泥浇灌出来的花朵称之为“美丽”,把淤泥却称之为“肮脏”;

● „„

每一样事物都打上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不同形态特征的事物被称之为“新事物”的创造,但本质上这些不同特征的事物却可能是同一种东西。

疾病是什么?健康又是什么?我们似乎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在形式上面我们赋予了太多注意力,但却对内在本质——“真相”了解不多。

本质上,没有所谓的健康,也没有所谓的疾病。

正如水,它具有不同的形态如液态、气态、固态,但水分子的内容成分却都一样。对于水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疾病也是如此,不同的形态后面有着相同的本质。我们无法改变水的形态就让水不存在,我们也不能将疾病症状驱赶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却声称自己战胜了疾病,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用去除疾病的方式来达到健康,就如同用战争来获取和平,用奖励抽烟的方式来达到禁烟一样的可笑。可是这却是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透过落地窗的玻璃,注意到了一只鸟儿飞到对面邻居家的窗台上。这让我想到,当我们看到一只鸟儿停在别人家的窗户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企羡之处,可是看到金钱或者权势停留在别人的家里,却可能会产生嫉妒之心,意图与期望便因此产生了。而这只不过是同样本质的一件事在不同的领域的显现罢了。

同样本质的事物,人们太习惯按自己的分别取舍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甚至每个人群会对事物价值观有完全不同的定义。

而去除疾病,正是来源于人类对疾病本身这个事物有所分别,有着固有的价值判定罢了。

有限的不一定是错的

随着身体的症状扩大至精神症状,人们的焦点也从身体的关注,扩大到心理的关注。 身心之间的联系被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身与心不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现象。各个心理治疗流派的出现,致力于阐释心理层面对身体症状的影响,但如何改变身心两者症状以去除疾病获得健康仍然是一种主流的模式。

人们致力于找到疾病的成因并去除这个成因,来达到改变结果,仍然是线性因果的思维模式。人们的逻辑就是:既然疾病症状导致人的痛苦,那疾病症状又如何被导致的呢?人们进一步地寻根问底之后,弗洛依德提出了潜意识理论。人们可以将各种先前无法意识到的内容归因为潜意识的冲突和对抗导致的结果。基于这样的归因方式,各种心理治疗的流派也基本都放在释放、理解、平衡潜意识的冲突,鼓励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带到意识觉知范围之内),这似乎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但疾病让人头疼之处在于,它远不像人类以线性因果为基础的思考模式那样简单,有些疾病从心理的分析可以找到前因,有些则未必。而且即便有些原因发现之后,原因之后还有更早的原因,除了个人的原因还有非个人的原因。依循人类线性因果思维模式走到了尽头,一定会开始无所适从。因而依赖于去除人类能发现到的“因”来达到改变“果”的传统方式

也遭遇了瓶颈。因为你根本上就不可能去除“因”。除非你将构成我们个人乃至系统的每一样要素——包括我们的身体本身,都去除掉,而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有系统的存在,只要人不是绝对的孤家寡人,那么导致疾病的系统性成因就一定会产生。这么说,疾病真的是不可避免的,似乎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类觉得绝望的了。

这样看来,似乎要去除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于疾病想要“去除”的想法。虽然人类将疾病同生命的“出生”“老化”、“死亡”一样并列,但显然对疾病似乎有着更多的不接纳。或许这跟疾病给人类带来更多痛苦有关。但仔细想来,却未必如此。新生命的诞生也会带来同样的痛苦,死亡更是,却远没有获得像人类对待疾病那样这么多的敌视态度。

即便是以整体的身体能量的观点来看待身体,但只要是一味想要去除疾病,便会发现疗效仍然有限。在我开展心灵沟通学习课程的时候,有些来学习的学员本身就是做足疗或者理疗工作的,他们的出发点基本上就是从身体整体的、能量的角度来工作的。但是很奇怪地是他们也反映说,当他们有时候做完了理疗之后,有些个案反馈说很有效,但有些个案却效果不明显,还有些个案初期效果很好,后来做的次数多了,效果反而不怎么样了。这让她们感到受挫。她们都有很大的使命感,无不满怀期望地以成功地治疗个案为荣。因此,效果不彰时自然会感觉到受挫,于是她们来我这里学习新的技术,目的就是期望达到更好的效果。可是实际上我自己本人也遇到同样类似的现象。在最初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之后的一年,大部分的个案总是反映沟通之后有了明显的转变,这让我满怀信心,但这之后,却总有些个案做了沟通之后声称我的方法对他们效果不够好。这让我也非常犯难。我自然以为这是某种力量在推动我去寻找更新的技术。但实际上后来还是发现所谓疗效根本上跟你使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并无直接关系。

事实上,只要心灵层面的疾病因子仍然还在,就仍会制造身体的症状出来,因为它们总是互相地在转化;纯粹身体的治疗总是会有所瓶颈,只要内在产生症状的因素仍然存在,那纯粹外在的症状修补也就注定了会有所瓶颈,因为内在不断地呈现出外在,身体疾病是内部和外部在不断转化之中的现象。

而纯粹个人层面的治疗也一定会遭遇瓶颈,因为个人层面的症状层出不穷,个人无时无刻不是受到系统层面的因素所影响。个人层面和系统层面也无时无刻不在转化之中。个人疾病是个人和系统在不断转化之中的现象(如图2-7)。

如图2-7:个人与系统

只要我们忽略了疾病与症状其实是在无时无刻相互转化的,而只是想要去除疾病,那就迟早总是会失败而终。因为我们始终是在围绕图中的箭头(如图2-8)在“打转转”罢了。疾病始终最擅长的就是和人类玩“打转转”、“捉迷藏”的游戏。去除疾病,这个想法常常只

是干涉了疾病在不同时期症状之间的转变而已,但没有根本上超越疾病。因此,疾病总是在不断被“治疗”,但又总是被催促着从另外的渠道以其他的一些方式变现出来。

如图2-8:症状与疾病的转化

或许在人类的想象中疾病是静止的,只是一面固定的静止的靶子,人们只要荷枪实弹地瞄准靶心,便能百发百中,直达目的。可是事实不然,疾病显然更像是动态的,它的表现正如同影子一般灵活而多变。还没等到人们回过神来,我们僵化的对抗逻辑早已过期失效。

“医学无法区分形式与内容的差别,于是不断地把大量资源与技术用在器官或某一部分身体的治疗,却不曾治疗真正生病的人。医学追逐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去除所有的症状,却没有花一点时间深入去看这个观念是否合理而可行。”《疾病的希望》一书曾一针见血地提出这一论点。

所以其实还是那句老话:疾病到底是什么?谁说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呢?

完形治疗师以及很多的折中主义者们都在声称:“怎么做”比“为什么”来的更加重要。实际上却不见得如此。至少现在看来,这两者其实都没那么重要,疾病真正“是什么”才始终是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总结:

无论用什么方法,总的说来都是在去除疾病,可是鲜有人倾听疾病,即便有些方法是强调倾听疾病,可目的性却很明显,那就是更迫切地想要去除疾病而后快。

可是去除疾病,本身却是一种病。去除者本身就是站在一种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还是无法根本上带来疗愈。因为疾病正是我们人类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无法清除水来让水不存在。我们无法发动战争带来和平。我们充其量只是改变了疾病的具体形态而已。

正如战争与和平总是一对冤家,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疾病与健康亦然。

方法本身没有对错,而是代表了观察者意识的局限。因此,也许每一种方法都会有效,但却注定会效果有限。每一种疾病的形式都有转化之道,但却无法彻底去除。原来,这就是本质。

检视每一种治疗的观点,其实都是人类自己观察者意识所导致(影响)的结果。是由人类观察而启发得出的对应策略。(这也就是“唯识所现”③。)

观察者意识的局限也决定了治疗方法的局限,也决定了效果如何。方法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都只是不同观察者意识所带来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不同观察者意识的显现。

所以,在这里,我们想穷尽过去所有可能的观察者意识而揭示各类治疗传统的由来。由此或许也可善意地提醒人类:如何进一步扩展观察者意识,使之不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对抗视

野?

注释:

①‚未病‛:指疾病在尚未发生、以预防保健为主的阶段。

②‚已病‛:相对于‚未病‛而言,是指疾病已经发生、以治愈为主的阶段。

③‚唯识所现‛:识,是分别、识别之意。这句话意思是指一切现象都是人内心分别而显现,故又称之为一切唯识。

第二章 传统的疾病观

作者:吴中立(深圳领悟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重塑疗法创始人)

本章将为大家列举各种不同的传统医学观点,如中西医的身体治疗、自然疗法、现代各个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观点;并阐明:无论用什么方法,总的说来都是在去除疾病,可却鲜有人倾听疾病,即便有些方法是强调倾听疾病,可目的性却很明显,那就是更迫切地想要除去疾病而后快。

可是去除疾病,本身就是一种病。因为去除者本身就是站在一种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而疾病是我们人类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无法清除水来让水不存在,我们也无法靠发动战争带来和平。正如战争与和平总是一对冤家,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疾病与健康亦然。

身体的治疗——中西医的发展

在深入地进一步来探讨疾病在告诉我们什么之前,我们不妨先对人类至今为止在治疗方面做出过哪些林林总总的成就或发现,来做一个简要的总结或回顾。

早期西方人和东方人都在研究以身体症状为主的疾病医学方面都有一些发现。西方人比较直接,东方人则比较含蓄,这让他们各自的医学上也打上了这个烙印。

西方人比较倾向于直接从外部来观察身体的疾病,身体与疾病似乎是静止的物质状态,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西方的诊断学和对治方法,具体来说,则包括了化学药物的提炼、精湛的外科手术、对引发疾病传播的细菌病毒的杀灭方法、现代化的医学器械、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

西医努力的方向在肉眼看得见的部分,并有着将人体细分为各个独立系统、部位、器官的精细化倾向,于是在诊断和治疗的各个环节为自己赢得了“客观”、“科学”的美名,但盛名之下它也获得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指责声。

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似乎更倾向于发现一些模糊的不太肯定的东西,无论从理论的基础,到诊断,再到治疗手法上都有这一特点。也许这跟东方人倾向于把疾病视为相对的动态——能量的流动受到阻滞产生了疾病——这一基础性看法有关。

于是,东方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医就在看不见的部分努力,身体被看出一个宏观的整体。在诊断上至始至终都有着依赖于直观经验方法(如望闻问切)的传统,具体治疗方法则显示出博大精深的特色,比如草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药浴、气功等等各色各样的科目,涵盖了从保健养生、到预防“未病”①,再到治疗“已病”②的各个环节,其种类丰富可见一斑。

相对而言,中医比西医更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举个例子,在疾病诊断上面,我本人就曾经在一个心理学的课堂中碰见过一个老中医,他擅长于观察人的耳朵来诊断人身上有哪些疾病,我被他观察了一会耳朵,他立刻断言我的左腿膝盖有过严重的创伤。而当时我却并未在意,但过了一些日子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这个部位的伤痛终于呈现并提醒我曾经在十年前有发生过一次摔伤的经历。在当时课堂上连我自己都已经遗忘到脑后的事情,不料却被这位老中医一语中的。

还有一次,我咳嗽感冒两个月有余,虽然陆续服用过很多西药、中成药,但都未能见好转,直到一位熟悉中医刮痧的朋友见我咳嗽时手捂肺部,于是用手诊查看了我的病情,断言我肺部有寒湿之气,她帮我刮痧数次,把体内寒湿通过刮痧排出,调理数次才慢慢康复过来。

这都让我对中国传统中医的种种方式感到惊讶好奇。

由于更具有整体的视角与观点,中医有“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奇特之处,它也被视为极大地弥补了西方医学的不足。

为此我们专门列了一个表格(表2-1) 来将中西医的身体治疗做一比较。

表2-1:身体治疗在东西方的差异

也许两者都有其缺憾与不足,又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

但西方人照着自己研究的方向与路线走下去,对身体物质部分的研究终于到了尽头,西医不可避免地遇上了瓶颈,因为即使用最先进的检测手段来代替肉眼,除了发现并杀死细菌和病毒、癌细胞之外,也很难再超越、有更多的发现。

比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更微细的因子除了难以被检测发现之外,细菌和病毒似乎也被发现有了比以往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抵抗力,而在杀灭这些可见的“敌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这些方法对人体本身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有些人期待量子医学时代早一些能到来,这样也许西医就会有更“科学”的检测和杀灭疾病的设备研发出来。不管怎样,现在我们还是没有看到西医这方面有任何更令人鼓舞的乐观消息。而疾病却不同,不时听到有很多新的疾病种类(例如艾滋病、sars 、禽流感等等)冒出头来,让人类手忙脚乱。

与此同时,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医学正日益为更大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识,但还远未能成为主流。为什么会如此?大概是因为东方传统文化相对西方文化来说一直比较低调,再加上中医方面各种离奇的诊断方法跟强调科学的现代化仪器相比,很多人似乎还是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而中医本身在经验传承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中医的经验传承不像西医那么的标准化乃至有章可循,有很多时候完全要依赖学者的天赋以及为师者的个人经验。一旦没有了很好的传承,使中医的疗效也在西医面前、在很多新的疾病面前显得捉襟见肘起来,这也显示出传统文化的传扬更加迫上眉梢。虽然很多年前早已有人提出了“中医复兴”的口号,医学院里面开设的中医方面的学科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但弘扬传统却远非一日之功。在现代人日益急功近利的物化心态之下,中医被大量地用来治疗“已病”,在这方面跟西医相比,中医的优势不那么容易得到凸显。与此同时,中医在治疗“未病”方面大部分时候仍只是被当做经典的医道理论来推崇,而在临床实践中却没有被很好地

发掘出新的成果,也就未能真正发挥中医的本来价值。

在对以西医为主的正统医学感到一些失望的同时,也有人开始将希望寄托于自然疗法。所谓自然疗法,即是运用各种自然的手段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具体而言则是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体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这里面包含诸如营养疗法、植物药疗法、针灸疗法、顺势疗法、水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等。

根据自然疗法的指导原则,国内外还出现了色彩疗法、水果疗法、森林疗法、园艺疗法、笑疗法、象数疗法、体雕学、断食疗法、环境毒物学、温热疗法、功能医学、微量元素医学、生机饮食、东方食疗学、长寿饮食、整脊疗法、情绪疏导学、催眠学、身心灵透析学、能量与信息医学、思维场疗法、磁疗学、养生气功、运动医学等,不仅包括了一些有悠久历史的方法,也包括了相当现代的方法;不但包括了身体的医疗,也包括了心理层面的。

这样看来自然疗法比西医更全面并安全得多,强调自然疗法的人也认为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重点强调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因此跟中医也有不少近似之处。他们认为西医则是以疾病为核心,重点是当身体出现了疾病时才进行诊断和治疗。西医的诟病之处例如副作用、缺乏人性、重视细节因而缺乏整体的视野等等常常被自然疗法的拥护者们拿来作为批评的论据。但跟中医一样,自然疗法也面临相似的处境,长期以来居于辅位,一直并未摆上台面而成为主流。

我们理应尊重目前为止人类医学方面发展的各项成就,但展望未来,人类医学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有的话,那些更高的成就又会是什么?

各种身体医疗给人的印象是形式和方法很多,但似乎总是缺乏了些什么。缺乏了什么呢?还是说,我们遗忘了什么?好像整个医学都普遍性地在犯一个“削足适履”的错误。“削足适履”的寓言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为自己买鞋,发现脚太大,穿不进去,于是,二话不说将自己的脚削下一块去,以适应新买的鞋子。这比喻我们人类常常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我认为医学领域也正是如此:关于疾病或疗愈是什么,最本质的观点并未得到反省和检讨,这一点才是“足”,而各式各样的治疗方法却总归只是“履”而已,人们热衷于寻求各种“履”,却忘记了所有的“履”其实根本上是为了适应“足”的需要。关于疾病本质的观点一直未能真正摆上台面来探讨过,这似乎才是那个一直在缺席的。因此,

有国外学者在《疾病的希望》一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当前在医学中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讨论和发展,内容大多局限于各种方法及其效果,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关于医学本身的理论或哲学观。无可否认地,医学操作的是具体而实用的技术,可是每一种技术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出背后所隐藏的哲学。使现代医学之船走向沉没的礁石,绝不是各种技术的效力,而是建立这些技术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缺少讨论和反省。它失败在哲学的部分(或说是缺少哲学的部分),医学的技术建立在实用和效果的考量上,可是医学的内在‘缺乏灵魂’,最终会为自己带来丧失人性的咒诅。”“很多批判正统医学、拥护自然疗法的人,也并没有真正反省这一点,大家都理所当然地采纳正统医学的哲学观点和目标,而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新的方法上。只要有一天我们没有去反思并认清这个部分,我们的医学就注定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这个观点我颇为赞同。

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人类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历史远远没有身体治疗那么久远的时间。有迹可循的时候还要数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来,他也是第一位正式提出人类潜意识概念的人,也因此影响巨大,被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从那时开始有了心理治疗这一行业。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治疗有哪些方法呢?迄今为止,据说已有声称400多种得到公

认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数量十分惊人,而且估计还在上升(因为不时听说有新的流派诞生)。

虽然心理治疗的种类很多,但依据学院派的理论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基本上归为心理动力(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家庭治疗等几大类别。每一种类的疗法都有其理论建构、实践经验和相关技术、方法。我们也将列举一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技术,来探讨人类在这个治疗领域的成果。

心理分析(也称精神分析,在此涵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和当代精神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为主的主要观点在于,人的意识结构主要分为潜意识和意识。自从有了潜意识这一说法之后,治疗师们便致力于发现症状与潜意识中的各种可能导致症状产生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将这一发现的过程视为“领悟”与“修通”,来改善症状或让症状消失。

换句话说,心理分析的重点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求助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如图2-1)。

图2-1:意识与潜意识

完形治疗(也称“格式塔治疗”);

主要观点在于:人们经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去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特定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未完成事件”,就是未充分表达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这些早年事件中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自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创造出人的各种神经症(如图2-2)。

完形治疗跟其他“分析性治疗”最大的不同在于:虽然它在分析性治疗基础上发展出来,却更强调个案在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过去。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于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因此它常被归类到存在主义治疗的派别之中。

如图2-2:疾病与未完成事件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原本是两种疗法,但近些年已被人们有所统整,很多人已经习惯于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基本观点为:人们常常执着于其固有的认知、行为模式就是所有疾病的根源(事实上,现代行为治疗中的“行为”是泛指意义上的,它包含了认知、情绪、躯体、外显行为等),所以行为治疗就是帮助个案去认识疾病症状后面的行为模式是如何习得的,并逐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旧有的行为模式,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如图2-3)。

如图2-3:外显行为与内在认知行为模式

人本主义疗法;

基本观点在于:成长的受阻是问题症状的表现(如图2-4);

治疗要重视未来导向:强调正向积极的改变;

在治疗方法上面更强调治疗师的真诚态度,无条件积极关注个案和共情的重要性;

如图2-4:症状与成长受阻

家庭治疗;

基本观点在于:人们的人格与沟通模式受到从小长大所在的家庭系统的影响(如图2-5)。治疗的焦点就因此放在整个家庭,需要将家庭成员带来一起进行谈话治疗。所谓治疗就体现在对旧有的互动关系的打破,从而改变以此为基础的症状。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同时改变更深层次的家庭信仰和潜在规则。

家庭治疗学派因此认为治疗者在家庭治疗中的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参与、引发和促进当下的改变上,同时家庭自身有能力做出自我改变的决定。改变甚至可以在一次会谈中就会发生,因此整个家庭治疗的疗程并不长。

家庭治疗也比较重视现实,而不是过去。

如图2-5:个人症状与家庭

催眠治疗

既然症状是由于潜意识的症结所呈现于外的表现,那如何进入人的潜意识去改变潜意识的动机,便是治疗。所谓催眠治疗,即是以催眠来诱导个案进入潜意识“出神状态”,并与个案的潜意识进行沟通,以达到改变症状的目的(如图2-6)。

如图2-6:现在与过去(潜意识)

为此,我们也列一个图表以示说明(如表2-2)。

从整个发展的过程来看心理治疗,早期的主要疗法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认为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所致,于是透过对病人流露出来的自由联想、梦、口误、笔误、情感(移情)等等进行分析解释,病人获得了领悟,从而改变其行为模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由于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疗法”过于强调分析幼年时期“性驱力”及“创伤”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不免有所局限,于是之后,弗洛伊德的很多弟子(或者有些是他弟子的弟子),不断地修正他的理论和疗法,以至于有了很多新的精神分析流派,如: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心理分析学派(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临床上还将分

析疗法扩展到游戏治疗和绘画治疗);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 生于瑞士,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走向分裂。 1912年,他写了《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用神话分析的方法来解释 梦和幻想;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30年代以后,他的论述除了涉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外,还广泛涉及人的本性、象征、神话、文学、艺术、炼金术和宗教等领域,从而使分析心理学成为人类20 世纪科学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荣格认为人的心灵包含有意识的自我(ego )、无意识两大部分。有意识的自我只是整体心灵(psyche )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更具影响力。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包括个人的种种情结,而集体无意识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原型是一种人类集体共有的原始意象,是人类整体经过千百年来所累积在无意识里面的,其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它在很多人的一生中是从不会被意识到的。他本人定义为‚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的冲动的观点。‚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荣格也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寓言得到所有人类共有的原型。

在临床工作中,荣格心理学治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意识化、分析、教育、个性化。基本上也是围绕‚使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作为治疗的过程,其中使用具体的技术包括危机干预、释梦、移情技术、积极联想、沙盘技术、绘画技术、文学和诗歌阅读、艺术品的制作技术、舞蹈技术、空椅技术、象征放大技术等,来帮助个案完成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和经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时间类似,这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疗,有的时间甚至更长。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被认为大大扩展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儿童精神分析;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 ,1895-1982),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她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她以《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扩展和深化了人的无意识防御机制的概念与功能,为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就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防卫机制就是压抑,此外还有否认、禁欲、投射、利他、转移、反向、反转、升华、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退行等等。

她还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学领域,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以及诊断图、发展线索等理论,并将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应用于教育、法律、儿科学等领域,为儿童精神分析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实践工作当中,由于儿童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实施自由联想或释梦技术,安娜主要运用游戏观察和家庭访问观察方式进行。1938 年随父定居伦敦后,她就在居家附近开设儿童精神分析诊所,一面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一面训练精神分析人员。她的著作《儿童精神分析治疗》,就是在这时工作的研究记录。

● 海因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

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 ,1894—1970) 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他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哈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他根据自己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上所作的演讲概括而成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一书,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后来他又出版有《自我心理学文集》(1964)。

哈特曼在继承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大批的心理学家,如斯皮茨、雅可布森、玛勒和艾里克森等。

●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人际精神分析;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生于美国,并在美国接受精神分析培训。他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疗,创建了他自己的人格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利文因为在巴尔的摩医院和华盛顿特区医院成功地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而名声大振。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保留了焦虑和无意识的概念。但他特别强调弗洛伊德理论中人际关系的原因和影响。

● 梅兰妮·克莱因、唐纳德·伍·温尼科特等人,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派;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女性,奥地利精神分析师,也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第一次踏入儿童精神分析的领域,是从分析自己的儿子开始。刚开始只是补充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后逐渐强调母亲角色的重要性,最终离开弗洛伊德个人本能的理论,发展出自己的客体关系理论。

克莱因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她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object seeking )‛,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寻求快乐‛。

唐纳德〃伍〃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 , 1896—1971)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一名精神分析师。他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温尼科特崭露头角之时,安娜〃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正在跟梅兰妮〃克莱茵的追随者们互相激烈地论战争辩谁才是弗洛伊德真正的衣钵传人。在二战结束时,这些人基本上形成了三个精神分析支流,就是弗洛伊德派、克莱茵派、中间派。温尼科特就属于中间派。

温尼科特治疗了大量具有精神困扰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在这过程中,他积累经验,构建了自己最有影响的那些概念,如‚抱持性(holding )环境‛、‚足够好的母亲‛,还有‚转换性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等等。

他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1951年,他发表了论文《转换过渡性客体和转换过渡现象》,专门研究儿童常用来回避应激焦虑的那些非生命客体。

●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生于维也纳,1938年得到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学位,之后他来到美国并在芝加哥大学接受神经和精神医学的训练。他担任过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他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毕业后在那里担任教职并训练分析师。他写了《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两本书。

自体一词,是相对于客体一词来说的。他的自体心理学,开创了新的理论和临床领域,它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因此为精神分析指出了另一个新的方向。科胡特用了很长时间发展自己关于自体的概念,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后来都成为佛洛伊德创建古典精神分析以来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他对自恋型人格疾患做过很多分析工作,他的自体心理学解说了某些弗洛伊德古典驱力理论未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尤其是自恋人格领域。他在关于自恋人格的研究所做的贡献被认为是非常重大的。

● 艾律克·柏恩,TA 沟通分析学派;

艾律克〃柏恩(Eric Berne,1910—1970) 出生于加拿大,父亲和他都是医生。是沟通分析(也叫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 )的创始人。1943年担任美国军队的神经科医师,开始用团体式的心理治疗法。1947年在旧金山和Erikson 一起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1955年他向旧金山心理分析协会申请会员资格,但被拒绝。于是他向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定挑战,舍弃过去所受的训练。1961年他出了第一本有关沟通分析(The Philosophy of TA的书《心理治疗中的TA 》。1964年,又出版了《人们玩的游戏》,他因这本书的畅销而闻名国际;60年代是TA 理论的巅峰时期,他完成几乎全部的理论。

柏恩将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进行沟通回应时存在的这种模式进行分析,就叫做沟通分析(TA )。50年代,Eric Berne创造了沟通分析用于心理疗法,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它显然也能用于日常交往,因此TA 被一系列大众书籍广泛推广。

他认为,TA 的目的是帮助更好地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交往的,以使人们能够开发改进他们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他发现,人们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自我心态:父母式、成人式、孩童式的心理状态,人们沟通时可能表现为这三种中的任何一种。

柏恩还提出了‚生命脚本‛的观点,认为每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生存就下定了某种结论,有如个人生活的脚本,以后的人生就如同按照脚本来进行的一场演出。‚生命脚本‛往往学习自人们早年父母的行为态度中,代表孩子们多年来于不同情境中经常经验到的事,也有时候是因为某些创伤经验形成的。而TA 治疗的重点便在于提高当事人对‚生命脚本‛的觉察,特别是那些导致目前困扰的‚生命脚本‛。但吊诡的是柏恩本人也在自己早期脚本的阴影下,仿佛接受了脚本的暗示一样,他和他的母亲,两人都在六十岁因冠状动脉梗塞去世。

沟通分析与大部分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契约与决定导向的,由当事人订定契约,清楚确立治疗历程的目标与方向;同时把焦点放在幼年所做的决定,并强调每个人都有为自己重新做决定的能力。

● 雅克·拉康,后现代精神分析;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 ,是一名法国精神科医生,也是二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他早先接受精神病学家训练,在三、四十代从事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他

基于一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

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因此也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这些学派建立发展之后,使得当代精神分析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上都与弗洛伊德时期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显示了精神分析的影响在大范围内惊人地扩展。在精神分析以外的各种心理疗法也层出不穷,且大多数创始人都有着经典和当代精神分析的学习背景,受到精神分析观点的影响。

比如,有些人不满于将治疗过程治疗师把焦点总是放在分析过去,而忽略了患者的此时此地或将来,于是又有一些流派诞生了。他们纷纷把焦点放在此时此地。完形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存在主义治疗、乃至家庭治疗等都在此认识基础上被发展出来,它们各具特色,但都更重视将患者的过去创伤带至当下进行体验、探讨;而有些治疗师则把焦点在未来,他们发展出了其他一些疗法如焦点短程治疗法等。

也有人不满于将治疗的重点始终放在个人身上,于是将焦点放在导致个人发生疾病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互动方面,出现了刚才提到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并且在此之外,家庭治疗日益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一个方法体系,在家庭治疗整个大体系下又分化出很多流派,如结构派、系统派、策略派、萨提亚治疗模式派系等等。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满于长程治疗的治疗效果(精神分析常常需要很长时间,有时需要好几年),因此发出了提问:什么是所有疗法当中最快速有效的部分?哪些疗效因子在起作用?

● 是帮助个案分析、解释过去事件而产生了领悟?

● 是完形治疗师眼中对“未完形事件”的当下觉察以及不逃避?

● 还是人本主义治疗大师罗杰斯称之为“无条件的共情”的东西呢?

● 是治疗师的真诚?

● 是高质量的陪伴?

● 抑或,是催眠治疗大师表现出色的“与个案潜意识沟通”的能力?

● 还是另有其他?

于是有研究者又从众多流派中提炼出很多具体有效的技巧和因素,而发展出了短程治疗、简快治疗的方法,如NLP (学术名:神经语言程式学)。这样的方法更多被认为是一种“折中疗法”或“整合疗法”。

可是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这些折中主义式的疗法也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音,不仅治疗效果没有如其宣传的那么强大,而且对传统疗法的不断改头换面,颇有“拿来主义”或“断章取义”之嫌,也引起了传统疗法的捍卫者们一些不满和对立情绪。

这些不同的疗法与流派的出现,本身也在告诉人们所谓的“治疗”好像是一个不断在“修补”的过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产生的背景,都有其有效之处,可是却又没有任何方法被认为总是一直有效。那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观者、观点与方法

从根本上来检视每一种治疗方法,我们总会看到任何方法后面都有其目的,有其观点,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一群人(观者)。有什么样的观者,就会有什么样的观点,也就相应地产

生了方法。

因此,我们检讨任何治疗的方法是否有效,都有必要将这些方法后面的观点,以及观者所在的角度含括进来。

这一点,正如行为主义者的研究,任何行为都不可能真正脱离得了人们心里的想法而独立存在。因此,行为主义者才日益将人的行为这一范畴扩大到涵盖内隐的行为:如认知、情绪等等。

这样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任何方法并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为观者选择了不同的角度看待疾病,因而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也才会从整体上洞见这一点:虽然就各种方法而言,观者们的角度多少有所不同,但很多人在使用方法的时候却有着同样的目的、意图,那就是想要去除疾病,或者说是对抗现有的疾病症状。

从整体上,我们也必然会看到,“去除疾病”的观点,跟我们人类如何认识疾病这一整体价值观念有关,跟“疾病的本质是什么”、“为何人们想要去除疾病而后快”有关。

当人们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医药和各种各样的方法的时候,“疾病本质是什么”似乎总是被人遗忘的“角色”。

其结果必然是,方法变得越来越多和医药越来越发达,但疾病的内容种类也相应地越来越多。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仿佛提醒人类:“你们看,我(疾病的本质)仍然还在,你们并没有真正去除掉(战胜)我。”

当新的疾病形态出现,人类专家的注意力再次地放在寻找新方法和药物上面,迫于解决自身问题的压力,疾病于是再次地被注意到了。但人们由此看到仍是疾病的“外围”——那直接引发疾病的某些另外的“新的因素”,于是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疾病和人类似乎就这样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疾病本身似乎就扮演着一个不断被人排拒的角色,可是我们的方法或药物就成为不断帮助人排拒自己疾病的工具。同样是排拒,只是彼此的对象不同。

从这个角度而言,方法和药物正在制造,——若不是制造,也至少是显现了另一种“疾病”,那就是:排拒和对立。

疾病驱赶健康,人们驱赶疾病。这就是人类的逻辑。一种典型的战争心态!

所有的方法都被用来对抗疾病、去除疾病,但疾病依然存在。纵观人类历史,正如战争与和平的时期总是一样的多,动乱与平静总是如影随形,疾病与健康也是互相彰显,相辅相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只要方法和疾病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不用多久,就注定会遭遇“滑铁卢”。

这很奇怪,越想要去除疾病的方式总是在不断制造疾病。乍听之下,会觉得匪夷所思。但其实仔细辨别,却又很容易理解。我们从来去除的就是疾病的各种形态,疾病的形态必然会不断变换,可本质上内容却不会有任何减损。

人们对抗着各种形态,可是疾病本身并不会消失。再仔细地去了解一番,你会发现,人类在对待大部分事物上面也抱持着同样的态度,同样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以为把东西从其他地方以某种方式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将之定义为“得到”,东西不在自己的手中了,只是转移出去他人那里,将之定义为“失去”;我们也把资源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认为这是开采出了“新”的资源,把事物从一种形态改造为另一种形态,认为这是创造了一种“新事物”。

而事实上人类大多数就是一直活着这样一种形式的幻觉里面。

一切的事物现象都可能是幻觉。因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一切事物的价值,产生了分别、对立与割裂。

不是疾病的问题,而是人类本身的观念出了问题。更确切一点说,如果这是个问题,那也是跟人类本身的价值定义系统有关。

我们也一直努力去除问题,认为问题会因此减少。我们一直努力改变引发自己不愉快的外界事物,认为可以减少这种烦恼。而我们常常却连何谓问题、何谓烦恼都认识不清。

对于“健康”是这样,对于“快乐”是这样,其实所有的打上人类的价值标签的事物,如“自由”、“美丽”、“富足”等等,似乎还是这样。

● 我们把不喜欢的事物,让它们远离,而把喜欢的事物则占为己有,因此“获得”了“快

乐”;

● 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不想做的事情,则称之为“获得”了“自由”; ● 我们把淤泥浇灌出来的花朵称之为“美丽”,把淤泥却称之为“肮脏”;

● „„

每一样事物都打上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不同形态特征的事物被称之为“新事物”的创造,但本质上这些不同特征的事物却可能是同一种东西。

疾病是什么?健康又是什么?我们似乎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在形式上面我们赋予了太多注意力,但却对内在本质——“真相”了解不多。

本质上,没有所谓的健康,也没有所谓的疾病。

正如水,它具有不同的形态如液态、气态、固态,但水分子的内容成分却都一样。对于水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疾病也是如此,不同的形态后面有着相同的本质。我们无法改变水的形态就让水不存在,我们也不能将疾病症状驱赶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却声称自己战胜了疾病,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用去除疾病的方式来达到健康,就如同用战争来获取和平,用奖励抽烟的方式来达到禁烟一样的可笑。可是这却是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透过落地窗的玻璃,注意到了一只鸟儿飞到对面邻居家的窗台上。这让我想到,当我们看到一只鸟儿停在别人家的窗户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企羡之处,可是看到金钱或者权势停留在别人的家里,却可能会产生嫉妒之心,意图与期望便因此产生了。而这只不过是同样本质的一件事在不同的领域的显现罢了。

同样本质的事物,人们太习惯按自己的分别取舍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甚至每个人群会对事物价值观有完全不同的定义。

而去除疾病,正是来源于人类对疾病本身这个事物有所分别,有着固有的价值判定罢了。

有限的不一定是错的

随着身体的症状扩大至精神症状,人们的焦点也从身体的关注,扩大到心理的关注。 身心之间的联系被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身与心不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现象。各个心理治疗流派的出现,致力于阐释心理层面对身体症状的影响,但如何改变身心两者症状以去除疾病获得健康仍然是一种主流的模式。

人们致力于找到疾病的成因并去除这个成因,来达到改变结果,仍然是线性因果的思维模式。人们的逻辑就是:既然疾病症状导致人的痛苦,那疾病症状又如何被导致的呢?人们进一步地寻根问底之后,弗洛依德提出了潜意识理论。人们可以将各种先前无法意识到的内容归因为潜意识的冲突和对抗导致的结果。基于这样的归因方式,各种心理治疗的流派也基本都放在释放、理解、平衡潜意识的冲突,鼓励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带到意识觉知范围之内),这似乎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但疾病让人头疼之处在于,它远不像人类以线性因果为基础的思考模式那样简单,有些疾病从心理的分析可以找到前因,有些则未必。而且即便有些原因发现之后,原因之后还有更早的原因,除了个人的原因还有非个人的原因。依循人类线性因果思维模式走到了尽头,一定会开始无所适从。因而依赖于去除人类能发现到的“因”来达到改变“果”的传统方式

也遭遇了瓶颈。因为你根本上就不可能去除“因”。除非你将构成我们个人乃至系统的每一样要素——包括我们的身体本身,都去除掉,而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有系统的存在,只要人不是绝对的孤家寡人,那么导致疾病的系统性成因就一定会产生。这么说,疾病真的是不可避免的,似乎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类觉得绝望的了。

这样看来,似乎要去除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于疾病想要“去除”的想法。虽然人类将疾病同生命的“出生”“老化”、“死亡”一样并列,但显然对疾病似乎有着更多的不接纳。或许这跟疾病给人类带来更多痛苦有关。但仔细想来,却未必如此。新生命的诞生也会带来同样的痛苦,死亡更是,却远没有获得像人类对待疾病那样这么多的敌视态度。

即便是以整体的身体能量的观点来看待身体,但只要是一味想要去除疾病,便会发现疗效仍然有限。在我开展心灵沟通学习课程的时候,有些来学习的学员本身就是做足疗或者理疗工作的,他们的出发点基本上就是从身体整体的、能量的角度来工作的。但是很奇怪地是他们也反映说,当他们有时候做完了理疗之后,有些个案反馈说很有效,但有些个案却效果不明显,还有些个案初期效果很好,后来做的次数多了,效果反而不怎么样了。这让她们感到受挫。她们都有很大的使命感,无不满怀期望地以成功地治疗个案为荣。因此,效果不彰时自然会感觉到受挫,于是她们来我这里学习新的技术,目的就是期望达到更好的效果。可是实际上我自己本人也遇到同样类似的现象。在最初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之后的一年,大部分的个案总是反映沟通之后有了明显的转变,这让我满怀信心,但这之后,却总有些个案做了沟通之后声称我的方法对他们效果不够好。这让我也非常犯难。我自然以为这是某种力量在推动我去寻找更新的技术。但实际上后来还是发现所谓疗效根本上跟你使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并无直接关系。

事实上,只要心灵层面的疾病因子仍然还在,就仍会制造身体的症状出来,因为它们总是互相地在转化;纯粹身体的治疗总是会有所瓶颈,只要内在产生症状的因素仍然存在,那纯粹外在的症状修补也就注定了会有所瓶颈,因为内在不断地呈现出外在,身体疾病是内部和外部在不断转化之中的现象。

而纯粹个人层面的治疗也一定会遭遇瓶颈,因为个人层面的症状层出不穷,个人无时无刻不是受到系统层面的因素所影响。个人层面和系统层面也无时无刻不在转化之中。个人疾病是个人和系统在不断转化之中的现象(如图2-7)。

如图2-7:个人与系统

只要我们忽略了疾病与症状其实是在无时无刻相互转化的,而只是想要去除疾病,那就迟早总是会失败而终。因为我们始终是在围绕图中的箭头(如图2-8)在“打转转”罢了。疾病始终最擅长的就是和人类玩“打转转”、“捉迷藏”的游戏。去除疾病,这个想法常常只

是干涉了疾病在不同时期症状之间的转变而已,但没有根本上超越疾病。因此,疾病总是在不断被“治疗”,但又总是被催促着从另外的渠道以其他的一些方式变现出来。

如图2-8:症状与疾病的转化

或许在人类的想象中疾病是静止的,只是一面固定的静止的靶子,人们只要荷枪实弹地瞄准靶心,便能百发百中,直达目的。可是事实不然,疾病显然更像是动态的,它的表现正如同影子一般灵活而多变。还没等到人们回过神来,我们僵化的对抗逻辑早已过期失效。

“医学无法区分形式与内容的差别,于是不断地把大量资源与技术用在器官或某一部分身体的治疗,却不曾治疗真正生病的人。医学追逐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去除所有的症状,却没有花一点时间深入去看这个观念是否合理而可行。”《疾病的希望》一书曾一针见血地提出这一论点。

所以其实还是那句老话:疾病到底是什么?谁说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呢?

完形治疗师以及很多的折中主义者们都在声称:“怎么做”比“为什么”来的更加重要。实际上却不见得如此。至少现在看来,这两者其实都没那么重要,疾病真正“是什么”才始终是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总结:

无论用什么方法,总的说来都是在去除疾病,可是鲜有人倾听疾病,即便有些方法是强调倾听疾病,可目的性却很明显,那就是更迫切地想要去除疾病而后快。

可是去除疾病,本身却是一种病。去除者本身就是站在一种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还是无法根本上带来疗愈。因为疾病正是我们人类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无法清除水来让水不存在。我们无法发动战争带来和平。我们充其量只是改变了疾病的具体形态而已。

正如战争与和平总是一对冤家,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疾病与健康亦然。

方法本身没有对错,而是代表了观察者意识的局限。因此,也许每一种方法都会有效,但却注定会效果有限。每一种疾病的形式都有转化之道,但却无法彻底去除。原来,这就是本质。

检视每一种治疗的观点,其实都是人类自己观察者意识所导致(影响)的结果。是由人类观察而启发得出的对应策略。(这也就是“唯识所现”③。)

观察者意识的局限也决定了治疗方法的局限,也决定了效果如何。方法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都只是不同观察者意识所带来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不同观察者意识的显现。

所以,在这里,我们想穷尽过去所有可能的观察者意识而揭示各类治疗传统的由来。由此或许也可善意地提醒人类:如何进一步扩展观察者意识,使之不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对抗视

野?

注释:

①‚未病‛:指疾病在尚未发生、以预防保健为主的阶段。

②‚已病‛:相对于‚未病‛而言,是指疾病已经发生、以治愈为主的阶段。

③‚唯识所现‛:识,是分别、识别之意。这句话意思是指一切现象都是人内心分别而显现,故又称之为一切唯识。


相关文章

  •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好动不听话是因为调皮,所以不是打骂教育就是放任自如.其实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那么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呢?专家为大家分析一下: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 ...查看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医药资讯-中国医药网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www.PharmNet.com.cn 2007-03-26 医药网 字号:放大 正常 日前,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 ...查看


  • 现代医学模式与医德在医疗中的作用论谈
  • DOI :10. 16112/j . cn ki . 53-1223/n . 1997. 05. 038 第22卷 第5期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l . 22No . 5 J 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 ...查看


  •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学科.在古代,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散播于各种医书之中.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数千年来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康复医学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如针灸.气功.按摩.推拿 ...查看


  • 健康与疾病论文
  • 感知中医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 ...查看


  • 非线性与多维次人体
  • 非线性与多维次人体-脊椎相关疾病的非线性(之八) (2009-01-31 01:00:08) 转载▼ 标签: 经络学 人体科学 脊椎 中西医 解剖学 非线性 多学科 我国古代已有的关于脊椎相关疾病的学说 <黄帝内经>下卷第51背 ...查看


  •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
  •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 及重要意义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被是一项高新技术,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的 ...查看


  • 中医宣传册样本
  • 中医传统疗术科简介 中医传统疗术科成立于2008年,为我院特色专科,由马福俊副主任医师担任科主任.本科室人员通过外出深造,专家指导等方式不断增强实力,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开展的主要治疗项目介绍如下: 中医正骨.针灸.推拿.小针刀疗法.拔罐.熏 ...查看


  • 精准医疗发展的必要性及实施步骤
  • 一.精准医疗发展的必要性 "一刀切"治疗时代已过时,启动精准医疗刻不容缓. 传统医疗"一刀切"治疗,导致较高的用药无效率. 图表 传统医疗用药效率分析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传统医学痛点催生精准医疗需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