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很多孤独症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有的患儿一岁左右有自语现象,少量单音词,无意识的啊、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有的患儿在三岁以前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诗歌,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患儿语言刺激,2/3的无语孤独症患儿的语言有可能又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开始模仿发单音、单词、叠词等。出现延迟模仿的现象。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

在我接触的个案中有三名无语孤独症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张嘴说话了。这里就无语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谈谈我个人体会。

1、首先对儿童进行动作模仿训练

模仿粗大动作。,

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训练。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模仿训练者做动物的动作等。这一阶段主要训练患儿的依从性和执行指令的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配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的第一步,也是儿童语言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随着儿童模仿能力的提高,可训练连续的两步、三步动作模仿以及听口令做动作。

模仿嘴部动作

在我们接触的有发音障碍的孤独症儿童中,大部分存在嘴部活动的缺欠,有的不会用嘴呼气(进行吹的活动时漏出口水)、有的不能裂嘴,有的嘴唇合不拢„„这些障碍直接影响到孩子发音和发音质量。要想让孩子正确说话,必须对他们进行嘴部活动的训练。无语孤独症发音器官是正常的,只是长期没使用,不灵活、不协调。对他们来说,只有加强嘴部活动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发音训练。

嘴部动作模仿练习,是模仿练习中比较难的一步。一是他们只看到训练者的动作而看不到自己的动作;二是多数儿童意识不到自己的发音器官。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这些游戏既可以达到活动发音器官的结果,又能使孤独症儿童通过眼和耳的感觉,得到愉快的体验。激发患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呼吸练习,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的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的蜡烛等。张合颌关节训练,设计学老虎叫的游戏。设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的灵活性。„这项技能是发展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所必须改善、训练的项目。

2、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促进儿童发音模仿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儿童发出某个音节后,立即模仿他刚才发过的音,并且观察他对你刚才发出相同的音做出的反应。通常有四种情况:1、无反应;2、停止发音,转向其他活动;3、停止发音,观察对方;4、停止发音后,模仿对方发出的音。第3、4种情况是训练者想得到的结果,尤其是第4种情况。因为可看出儿童对声音的模仿产生了兴趣,儿童愿意跟随训练者发音。这一点非常重要。训练者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让儿童模仿而再次发出相同的音,使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音。从这以后可让儿童模仿一个固定的音,然后转变为另一个音。以至更多的音。

在训练中,不要漏过孩子偶然的发音,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就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强自动发音的频率。

3、口型和发音训练。

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在患儿有嘴部动作和一些身体大动作模仿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口型和发音的模仿。年龄偏大的患儿,前期训练任务重在口型模仿训练。让儿童与训练者面对面坐着,在确保儿童看着训练者时,训练者用夸张的动作示范发某个单音的口型,让儿童模仿。儿童模仿,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可用手或小棍、木片之类的物件做辅具协助儿童作出正确的反应。比如训练发“阿姨”的口型,一儿童始终不能把“阿”和“姨”的口型连起来。我就用小棍,当孩子作出“阿”的口型时迅速将小棍放入孩子口中,儿童会条件反射地去咬住小棍,模仿发出近似于“姨”的音,随后拆去辅具,儿童独立发出“阿姨”音。开始儿童可能只有口型模仿,过后就有可能同时出现声音,最后可能出现必须看着他人口型才能模仿发出单音、单词、短句。无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达到第三阶段,已很不错了,但是要把儿童的模仿性语言发展到有意义的语言,即正确地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语表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

对年龄偏小的孤独症幼儿,重在自然环境中的发音模训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一些玩具,而这些玩具能发出声音。训练者反复强调某个声音,促使儿童模仿发音。如与儿童一起玩打靶游戏,训练者抠动扳机,同时发出“啪”,“啪啪”声音,协助儿童做“打靶”动作。游戏进行两周后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现象,自玩玩具时发出“啪”音,紧接着发出少量的单音、叠音、双音模仿现象。如玩汽车时模仿发出“嘟嘟”音,玩花生玩具时模仿发出“花生”音。一个月后开始大量仿说双音词、少量三音词。

4、从儿童已会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发音。

在我们接着的个案中,有些患儿只会说几个词,如“爸爸”、“妈”、“奶”,而且也会应用。让他模仿b、a、l、m-a音,他就发不出,其

他音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分析患儿情况后,我就决定从患儿能够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的发音技能,对儿童进行长短音、组合音、声调的训练,同时使用含爆破音的玩具、卡片做为语言训练的材料,在认知训练过程中训练儿童发音。在我一个月的训练中该患儿先后出现了六个新音节“棒(bang)”、“葡(pu)”、“马(ma)”、“喇叭(laba)”、“衣(yi)”、“菠(bo)”以及ba、ma、a、I的长短音和四声。并能用这几个词与训练者进行语言互动。如出示喇叭玩具,问其“这是什么?喇—”该儿童会接着说“叭”等。

另外,患儿的注意训练也不能忽视。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注意障碍,这项内容的训练非常重要,他直接涉及到儿童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训练注意,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

总之,同是无语孤独症患儿,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受方式,能力也不同。训练者应因人而宜,设计不同的训练情景,使用不同的训练策略,因人而训。

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很多孤独症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有的患儿一岁左右有自语现象,少量单音词,无意识的啊、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有的患儿在三岁以前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诗歌,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患儿语言刺激,2/3的无语孤独症患儿的语言有可能又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开始模仿发单音、单词、叠词等。出现延迟模仿的现象。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

在我接触的个案中有三名无语孤独症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张嘴说话了。这里就无语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谈谈我个人体会。

1、首先对儿童进行动作模仿训练

模仿粗大动作。,

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训练。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模仿训练者做动物的动作等。这一阶段主要训练患儿的依从性和执行指令的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配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的第一步,也是儿童语言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随着儿童模仿能力的提高,可训练连续的两步、三步动作模仿以及听口令做动作。

模仿嘴部动作

在我们接触的有发音障碍的孤独症儿童中,大部分存在嘴部活动的缺欠,有的不会用嘴呼气(进行吹的活动时漏出口水)、有的不能裂嘴,有的嘴唇合不拢„„这些障碍直接影响到孩子发音和发音质量。要想让孩子正确说话,必须对他们进行嘴部活动的训练。无语孤独症发音器官是正常的,只是长期没使用,不灵活、不协调。对他们来说,只有加强嘴部活动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发音训练。

嘴部动作模仿练习,是模仿练习中比较难的一步。一是他们只看到训练者的动作而看不到自己的动作;二是多数儿童意识不到自己的发音器官。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这些游戏既可以达到活动发音器官的结果,又能使孤独症儿童通过眼和耳的感觉,得到愉快的体验。激发患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呼吸练习,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的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的蜡烛等。张合颌关节训练,设计学老虎叫的游戏。设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的灵活性。„这项技能是发展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所必须改善、训练的项目。

2、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促进儿童发音模仿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儿童发出某个音节后,立即模仿他刚才发过的音,并且观察他对你刚才发出相同的音做出的反应。通常有四种情况:1、无反应;2、停止发音,转向其他活动;3、停止发音,观察对方;4、停止发音后,模仿对方发出的音。第3、4种情况是训练者想得到的结果,尤其是第4种情况。因为可看出儿童对声音的模仿产生了兴趣,儿童愿意跟随训练者发音。这一点非常重要。训练者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让儿童模仿而再次发出相同的音,使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音。从这以后可让儿童模仿一个固定的音,然后转变为另一个音。以至更多的音。

在训练中,不要漏过孩子偶然的发音,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就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强自动发音的频率。

3、口型和发音训练。

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在患儿有嘴部动作和一些身体大动作模仿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口型和发音的模仿。年龄偏大的患儿,前期训练任务重在口型模仿训练。让儿童与训练者面对面坐着,在确保儿童看着训练者时,训练者用夸张的动作示范发某个单音的口型,让儿童模仿。儿童模仿,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可用手或小棍、木片之类的物件做辅具协助儿童作出正确的反应。比如训练发“阿姨”的口型,一儿童始终不能把“阿”和“姨”的口型连起来。我就用小棍,当孩子作出“阿”的口型时迅速将小棍放入孩子口中,儿童会条件反射地去咬住小棍,模仿发出近似于“姨”的音,随后拆去辅具,儿童独立发出“阿姨”音。开始儿童可能只有口型模仿,过后就有可能同时出现声音,最后可能出现必须看着他人口型才能模仿发出单音、单词、短句。无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达到第三阶段,已很不错了,但是要把儿童的模仿性语言发展到有意义的语言,即正确地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语表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

对年龄偏小的孤独症幼儿,重在自然环境中的发音模训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一些玩具,而这些玩具能发出声音。训练者反复强调某个声音,促使儿童模仿发音。如与儿童一起玩打靶游戏,训练者抠动扳机,同时发出“啪”,“啪啪”声音,协助儿童做“打靶”动作。游戏进行两周后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现象,自玩玩具时发出“啪”音,紧接着发出少量的单音、叠音、双音模仿现象。如玩汽车时模仿发出“嘟嘟”音,玩花生玩具时模仿发出“花生”音。一个月后开始大量仿说双音词、少量三音词。

4、从儿童已会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发音。

在我们接着的个案中,有些患儿只会说几个词,如“爸爸”、“妈”、“奶”,而且也会应用。让他模仿b、a、l、m-a音,他就发不出,其

他音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分析患儿情况后,我就决定从患儿能够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的发音技能,对儿童进行长短音、组合音、声调的训练,同时使用含爆破音的玩具、卡片做为语言训练的材料,在认知训练过程中训练儿童发音。在我一个月的训练中该患儿先后出现了六个新音节“棒(bang)”、“葡(pu)”、“马(ma)”、“喇叭(laba)”、“衣(yi)”、“菠(bo)”以及ba、ma、a、I的长短音和四声。并能用这几个词与训练者进行语言互动。如出示喇叭玩具,问其“这是什么?喇—”该儿童会接着说“叭”等。

另外,患儿的注意训练也不能忽视。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注意障碍,这项内容的训练非常重要,他直接涉及到儿童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训练注意,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

总之,同是无语孤独症患儿,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受方式,能力也不同。训练者应因人而宜,设计不同的训练情景,使用不同的训练策略,因人而训。


相关文章

  • 世界自闭症日,专家呼吁社会关爱自闭症(孤独症)儿童
  • 世界自闭症日,专家呼吁社会关爱自闭症(孤独症)儿童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积极治疗可改善自闭症 ...查看


  • 折翼的天使--自闭症孩子
  • 自闭症孩子在幼儿园 [摘要] 多数的自闭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行为和人格等方面,对其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反过来有强化了心理问题.对自闭症儿童最大限度的补偿缺陷.发展潜能.适应社会都要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其 ...查看


  • 康复训练理论及方法
  • 康复训练理论及方法 康复训练理论 一.康复是什么? 康复的内涵与外延 康复的狭义内涵是指残疾者的功能和能力的改善或恢复.其外延包括肢残康复.体残康复.视残康复.智残康复,以及听力和语言残疾者的听觉和语言康复等. 康复的广义内涵是指通过充分发 ...查看


  • 融合教育知识点汇总
  •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 复习材料 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 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 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 ...查看


  •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实训主题: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实训时间:2011年8月6至8月21日 实训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可园社区工作站 实训内容: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现状,及其家长的心声,寻求更 利于此家庭的完善生活 调查 ...查看


  • 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
  • 478 文章编号:100826579(2006) 0520478203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10月第14卷第5期 C J CHC Oct. 2006,Vol 14,No. 5 [科研论著] 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 江瑞芬1, ...查看


  • 方俊明: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 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谈谈家庭教育.新东方集团的各位领导.参加这次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和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新东方这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的发布会,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切入话题,我讲座的题 ...查看


  • 母爱撑起星宝宝的明天--自闭症康复案例分享
  • 母爱撑起星宝宝的明天--自闭症康复案 例分享 作者:水儿 这是一个我亲自参与康复训练,亲眼所见的接触两年半的自闭症孩子康复案例.今天在这里写下这个故事,不是因为我想说我们老师做了多少功课,而是感动于这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的努力和付出.虽然每一 ...查看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小抄
  • 名词解释: 1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 2训练中心模式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内有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专业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