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政学校"在善堌的日子

■ 记者苏羽通讯员沈印骞张令海文/图

《山城历史文化丛书》资料收集办公室工作人员沈印骞和张令海,在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找到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址。它是抗战初期,山东解放区开办最早、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学校。授课者大多是省委负责人,如郭洪涛、程照轩等。6月26日,记者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善堌村,采访了村里多名知情老人,找寻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

山亭善堌的 “抗日军政学校”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泰山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为解决抗日干部的不足,6月初,边区省委领导决定建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这是抗战初期,山东解放区开办最早、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新型学校,直属边区省委(1938年12月改称中共山东分局)领导管理。6月初开始招收学员(由部队及地方上动员保送),到月底入校学员已达200余人。学员在新泰县南鲍庄集中,编为政治、军事、民运3个中队,在费县仲村举行开学典礼,后到蒙阴大庄正式开学,又转至滕县善堌一带学习一个多月,于8月13日毕业。首期学员的学习在行军和战斗中完成,既无校址,又无专职教员,授课者大多是省委负责人,如郭洪涛、程照轩等。

当时,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遵照民族统一战线为办学宗旨,培养党政军干部,以发展山东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教育方针。主要课程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区各项基本政治》、《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民众运动》、《军事技术》等,还有一些专门课程,课程内容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意在少而精,学以致用。除专职教师外,包括省委领导等干部也经常给学员上大课。

“干校生活完全军事化,每天上课号吹响后,学员们便背上背包,整整齐齐地列好队,按照中队长的命令,高唱抗日歌曲,雄赳赳、气昂昂地正步走到河边树林里听课,冬天有时到麦田里上课。经常上‘大课’,专业课按中队分头讲解,自习时间开始讨论。晚饭后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学员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晚上开展2至3个小时的讨论会,讨论学习的功课。”村里老人告诉记者,干校生活比较艰苦,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原粮2.5斤,菜金3分钱(包括3钱油、3钱盐、半斤菜),几天才能吃上一点肉。夜间睡地铺,有的学员没有被子,大家就合盖一床。天不明就起来上早操,冬天也到薛河里洗脸。

夏家大院内的“干巴学校”

根据后刘庄村90岁的老人孙玉琪和前刘庄村87岁的老人雷景法回忆,当时因为语音识别误读被取名“干巴学校”。

记者走在这座历经风雨的历史名校内,院内早已杂草丛生,据住在附近的老人介绍,曾经的鲁南抗日鲁南抗日义勇军总部就在这里。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老人郭效田回忆说:“他们来到善堌村后,郭洪涛等省委领导和机关人员以及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领导被安排在善堌义勇队的办公总部。鲁南抗日义勇军总部原为夏家大院的“暖房”,夏家败落后卖给沃里村的王金榜。此院为二进院,大门为东南门东向,前院四开房,过道为界,穿过过道,就是暖房大院,院落为四开房布局,堂屋为明三暗五式的古式标准暖房,东西配房各三间。老人指着大门北旁的拴马篮说,当时,他们的马就拴在这里。

“院中有一个可供数百人活动的操场。干校后来对操场进行了修缮整理,在门旁挂上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木牌子,西院影壁墙还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醒目大字。东院大门迎面的墙壁上写着:‘勇敢、坚定、沉着,在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整个西院和新建房内住着干校学员。房内两边打着通铺,中间走人,下面铺着谷秸,上面铺着席子,八十多人住在这个屋内。当时学习条件很差,教室不足,村头、树下就成了课堂;没有课桌,两个膝盖就是课桌;没有训练场,打谷场就是训练场,甚至农家的一间小草屋,铺点草就能住上一个班的学员;早晨洗漱都是到薛河解决。”1928年出生的山亭区山城街道前刘庄村的雷景法老人回忆道。

当时学员们经常在善堌的大家槐和介于前后刘庄大柿树下上课。一位骑着不太高大的红马,带着小马驹、胖乎乎、中等身材的大领导前来讲课。随行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员分别被安置在善堌的抗日小学(现为王辉俭家)和前刘庄村。

雷景法老人回忆说:“当时我是儿童团员,王右池领导的义勇队经常组织我们到善堌的抗日小学学唱革命歌曲,学校离义勇队办公总部很近,出于好奇,我们经常到这里玩耍,但有人阻拦不让靠近,据说是里面住了大官,同时有印刷厂在里面印刷报纸,怕小孩进去‘弄乱了’。至于印刷的是什么报纸,我们就不清楚了。”

首期学员王照华

沈印骞告诉记者,确定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首期办学地址在善堌是有依据的。一是通过查阅王见新、王右池、王丹墀等革命前辈的历史资料,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当地知情老人。再就是通过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国家关工委主任王照华生前曾来善堌时的阐述回忆,成为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善堌的有力佐证。

“王照华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第一期学员。2003年,王照华老人在原山东省组织部部长、枣庄市市长、山亭区区长、山亭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山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两位山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八位领导的陪同下,回访了他65年前在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的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以及雪山寺故地。王照华老人触景生情,对陪同者回忆述说了自己当年在善堌和雪山寺边战斗边学习的经过。”沈印骞说。2012年12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山亭革命史》有记载:“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郭子化召集特委和义勇总队负责人开会研究对策。一致认为,义勇总队要想在滕峄边站稳脚跟,创建抗日根据地,必须向省委请求援助。于是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王见新北上求援。6月上旬,王见新抵达鲁中,向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汇报后,郭洪涛决定率省委机关和鲁中第四支队第二、第三两个团南下支援义勇总队。同时执行党中央指示,在以抱犊崮为中心的滕(县)费(县)峄(县)阿一带创建鲁南根据地。6月15日,郭洪涛、省委组织部长兼第四支队第二团政治委员程照轩、第四支队副司令赵杰、第四支队参谋长王彬等率领省委机关干部和第四支队第二团、第三团一个营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向鲁南进发”。

张令海说,根据山亭区第一个中共党员王右池回忆整理出版的《山亭区历史名人》节选,1938年7月上旬,当时的省委书记郭洪涛带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200名学生,来到善堌,直到1938年8月中旬离开鲁南山区北返,郭洪涛等省委领导和机关人员安排在善堌,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安置在刘庄,部队分驻山亭、南塘等村。后因形势发生变化,省委于8月中旬决定撤离滕峄边区,返回鲁中,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和抗日义勇总队往东撤到抱犊山区,重新开辟根据地。

■ 记者苏羽通讯员沈印骞张令海文/图

《山城历史文化丛书》资料收集办公室工作人员沈印骞和张令海,在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找到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址。它是抗战初期,山东解放区开办最早、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学校。授课者大多是省委负责人,如郭洪涛、程照轩等。6月26日,记者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善堌村,采访了村里多名知情老人,找寻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

山亭善堌的 “抗日军政学校”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泰山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为解决抗日干部的不足,6月初,边区省委领导决定建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这是抗战初期,山东解放区开办最早、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新型学校,直属边区省委(1938年12月改称中共山东分局)领导管理。6月初开始招收学员(由部队及地方上动员保送),到月底入校学员已达200余人。学员在新泰县南鲍庄集中,编为政治、军事、民运3个中队,在费县仲村举行开学典礼,后到蒙阴大庄正式开学,又转至滕县善堌一带学习一个多月,于8月13日毕业。首期学员的学习在行军和战斗中完成,既无校址,又无专职教员,授课者大多是省委负责人,如郭洪涛、程照轩等。

当时,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遵照民族统一战线为办学宗旨,培养党政军干部,以发展山东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教育方针。主要课程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区各项基本政治》、《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民众运动》、《军事技术》等,还有一些专门课程,课程内容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意在少而精,学以致用。除专职教师外,包括省委领导等干部也经常给学员上大课。

“干校生活完全军事化,每天上课号吹响后,学员们便背上背包,整整齐齐地列好队,按照中队长的命令,高唱抗日歌曲,雄赳赳、气昂昂地正步走到河边树林里听课,冬天有时到麦田里上课。经常上‘大课’,专业课按中队分头讲解,自习时间开始讨论。晚饭后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学员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晚上开展2至3个小时的讨论会,讨论学习的功课。”村里老人告诉记者,干校生活比较艰苦,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原粮2.5斤,菜金3分钱(包括3钱油、3钱盐、半斤菜),几天才能吃上一点肉。夜间睡地铺,有的学员没有被子,大家就合盖一床。天不明就起来上早操,冬天也到薛河里洗脸。

夏家大院内的“干巴学校”

根据后刘庄村90岁的老人孙玉琪和前刘庄村87岁的老人雷景法回忆,当时因为语音识别误读被取名“干巴学校”。

记者走在这座历经风雨的历史名校内,院内早已杂草丛生,据住在附近的老人介绍,曾经的鲁南抗日鲁南抗日义勇军总部就在这里。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老人郭效田回忆说:“他们来到善堌村后,郭洪涛等省委领导和机关人员以及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领导被安排在善堌义勇队的办公总部。鲁南抗日义勇军总部原为夏家大院的“暖房”,夏家败落后卖给沃里村的王金榜。此院为二进院,大门为东南门东向,前院四开房,过道为界,穿过过道,就是暖房大院,院落为四开房布局,堂屋为明三暗五式的古式标准暖房,东西配房各三间。老人指着大门北旁的拴马篮说,当时,他们的马就拴在这里。

“院中有一个可供数百人活动的操场。干校后来对操场进行了修缮整理,在门旁挂上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木牌子,西院影壁墙还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醒目大字。东院大门迎面的墙壁上写着:‘勇敢、坚定、沉着,在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整个西院和新建房内住着干校学员。房内两边打着通铺,中间走人,下面铺着谷秸,上面铺着席子,八十多人住在这个屋内。当时学习条件很差,教室不足,村头、树下就成了课堂;没有课桌,两个膝盖就是课桌;没有训练场,打谷场就是训练场,甚至农家的一间小草屋,铺点草就能住上一个班的学员;早晨洗漱都是到薛河解决。”1928年出生的山亭区山城街道前刘庄村的雷景法老人回忆道。

当时学员们经常在善堌的大家槐和介于前后刘庄大柿树下上课。一位骑着不太高大的红马,带着小马驹、胖乎乎、中等身材的大领导前来讲课。随行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员分别被安置在善堌的抗日小学(现为王辉俭家)和前刘庄村。

雷景法老人回忆说:“当时我是儿童团员,王右池领导的义勇队经常组织我们到善堌的抗日小学学唱革命歌曲,学校离义勇队办公总部很近,出于好奇,我们经常到这里玩耍,但有人阻拦不让靠近,据说是里面住了大官,同时有印刷厂在里面印刷报纸,怕小孩进去‘弄乱了’。至于印刷的是什么报纸,我们就不清楚了。”

首期学员王照华

沈印骞告诉记者,确定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首期办学地址在善堌是有依据的。一是通过查阅王见新、王右池、王丹墀等革命前辈的历史资料,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当地知情老人。再就是通过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国家关工委主任王照华生前曾来善堌时的阐述回忆,成为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善堌的有力佐证。

“王照华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第一期学员。2003年,王照华老人在原山东省组织部部长、枣庄市市长、山亭区区长、山亭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山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两位山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八位领导的陪同下,回访了他65年前在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的山亭区山城街道善堌村以及雪山寺故地。王照华老人触景生情,对陪同者回忆述说了自己当年在善堌和雪山寺边战斗边学习的经过。”沈印骞说。2012年12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山亭革命史》有记载:“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郭子化召集特委和义勇总队负责人开会研究对策。一致认为,义勇总队要想在滕峄边站稳脚跟,创建抗日根据地,必须向省委请求援助。于是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王见新北上求援。6月上旬,王见新抵达鲁中,向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汇报后,郭洪涛决定率省委机关和鲁中第四支队第二、第三两个团南下支援义勇总队。同时执行党中央指示,在以抱犊崮为中心的滕(县)费(县)峄(县)阿一带创建鲁南根据地。6月15日,郭洪涛、省委组织部长兼第四支队第二团政治委员程照轩、第四支队副司令赵杰、第四支队参谋长王彬等率领省委机关干部和第四支队第二团、第三团一个营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向鲁南进发”。

张令海说,根据山亭区第一个中共党员王右池回忆整理出版的《山亭区历史名人》节选,1938年7月上旬,当时的省委书记郭洪涛带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200名学生,来到善堌,直到1938年8月中旬离开鲁南山区北返,郭洪涛等省委领导和机关人员安排在善堌,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安置在刘庄,部队分驻山亭、南塘等村。后因形势发生变化,省委于8月中旬决定撤离滕峄边区,返回鲁中,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和抗日义勇总队往东撤到抱犊山区,重新开辟根据地。


相关文章

  • 在丹桂飘香的日子里
  • 辛卯十月,江淮大地,稻菽穗黄,丹桂飘香.我随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兄弟姐妹组成的"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暨一师成立70周年―鲁南苏北行"寻访团,走进苏北这片热土,追寻那激情似火的岁月里,敬爱的父亲刘毓标.母亲赵倩于194 ...查看


  • 抗战期间震惊全国的"太河惨案"
  • 1939年3月30日,正当国共两党已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力抵抗外辱时,国民党顽固派却在山东省博山县太河村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反共事件,无辜杀害和抓捕八路军指战员200余人,鲍辉等多名八路军山东纵队高级干部遇难.惨案引起毛泽东的无比愤怒, ...查看


  • 历任南海舰队司令员/政治委员
  • (2012-07-27 11:26:5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海军历任司令员 1950.09-1955.10 方强(方鳌轩) 第一任 1950.10-1953.01 38-41岁 中将(1955) 伏洛希洛夫海军指挥学院 1927.09 ...查看


  • 八路军简介
  •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以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7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决定"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8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 ...查看


  • 抗日战争英雄事迹
  •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1924年3月,左权考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在广州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主要负责人有程潜.李明灏),同年11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编为第一期第六队. 1925 ...查看


  • 十大元帅的婚姻情况及子女--叶剑英
  • 叶剑英元帅(1897-1986):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吕端大事不糊涂" 1897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1914年入梅县私立东山中学.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 ...查看


  •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 正文一: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1931年 汪大燮(1860-1931) 清末及民国政要.浙江杭州人.清末曾任留日学生监督,出使英国.日本大臣.民国成立后,历任教育总长.平政院院长.参议院 ...查看


  • 历任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 (2012-07-24 11:18: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四总部 历任总后勤部部长 杨立三 第一任 1949.10-1952.10 49-52岁 1927.01入党 1927年参加革命 1900.11.18-1954.11.28 享 ...查看


  • 开国十大将军
  • 1955年,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并授予他们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十大大将"由此确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