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 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装备油气储运板管一体化项目
3352mm 热轧工程
淤泥区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中冶赛迪建工设计部
2014-9-16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 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装备油气储运板管一体化项目
3352mm 热轧工程
淤泥区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文档号:
部门负责人:胡朝晖
主任工程师:蒙 瑜
主任设计师:林 红
设 计 师:程 毅
中冶赛迪建工设计部
珠管3352mm 热轧淤泥区
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1 水泥搅拌桩试验应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图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201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2 试验目的
研究3352热轧淤泥区以水泥搅拌桩作为大面积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加固的适应性,为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提供可靠的参数,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和施工。
3 试验内容
3.1 水泥土室内配比试验
3.1.1 试验目的
(1)了解加固水泥的品种、掺入量、水灰比、最佳外掺剂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2)求得龄期与水泥土强度的关系。
3.1.2 试验内容
(1)淤泥土的土质分析:分析土的成因、含水量、湿密度、干密度、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模量及有机质含量等。
(2)水泥土配比试验:确定固化剂和外加剂的品种、掺入比及水泥土不同龄期的强度。
3.2 水泥土搅拌桩野外试验
3.2.1 试验目的
(1)根据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求得最佳配方进行成桩,确定施工工艺;
(2)在相同的水泥掺入比条件下,推求室内试块与现场水泥土桩身强度的关系。
(3)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提供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2.2 试验内容
(1)成桩试验:在该淤泥区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并检验桩的完整性。
(2)桩身水泥土强度试验:对桩身不同部位切取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4 工程地质条件及野外试验位置
3352热轧区域不均匀分布有素填土、塘淤、粘土,其下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层。试验位置选在热轧加热炉大面积深基坑范围内的J86钻孔处进行,实际工程可以予以利用,J86钻孔柱状图详见附图。
5 试验要求
5.1 基本要求
承担试验的单位应按本试验要求提出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试验完成后提出完整的试验报告。
5.2 水泥土室内配比试验
(1)土样采用第②原状淤泥土,要求保持土的天然含水量。
(2)水泥可采用不同的品种,标号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期不应超过3个月,并应在试验前重新测定其标号;水灰比根据土体选择0.4~0.9,一般淤泥取0.4~0.5,粘土、素填土可适当加大。
(3)水泥掺入比分别取10%、12%、15%、16%和18%。
(4)外掺剂为:1%的氯化钠和0.05%的三乙醇胺。
(5)室内试件的强度试验按7天、15天、28天、60天和90天的期
龄进行。
5.3 水泥土搅拌桩野外试验
(1)试验桩布置
试验三组直径500mm 的水泥搅拌桩,桩长为20m ,桩顶标高2.4m 。
(2)成桩前应弄清填土的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的分布、分层情况,地下水位及其PH 值。
(3)成桩采用湿法施工工艺,搅拌次数以两遍为主(顶部有荷载要求的上部4米范围内考虑3遍)。
(4)施工机械主要考虑单轴和双轴机械(特殊要求时才考虑三轴、四轴机械),提升和旋转速度按常规取值。
(5)水泥标号、外掺剂和水灰比与室内实验相同。
(6)水泥掺入比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再确定,强度按成桩后28天、60天和90天分3次在桩芯中取出水泥土试样进行水泥土强度试验。在每组桩中不同深度的不同位置选取试样进行试验时,对 ②淤泥层中形成的水泥土分别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剪强度C 、φ值的试验。在不同深度的试样提取的同时,确定桩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7)实验桩检查可考虑取芯、标贯、开挖、静力触探等方式,各种检查结果要进行对照,为以后工程桩以静力触探检查为主奠定基础。 6 试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6.1 数据整理和分析
(1)水泥土的物理性质分析
应包括水泥土的含水量、重度、相对密度等。
(2)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分析
应包括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如水泥掺入比、龄期、
水泥标号、土样含水量、外掺剂等对强度的影响;抗剪强度、变形模量、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等。
(3)比较相同龄期室内外试块强度间的关系并给出建议值。
(4)分析施工设备的适应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6.2 成果内容
(1)试验报告
(2)试验结果分析应包括:
a 试验用水泥强度检验参数;
b 试验用淤泥土主要参数;
c 各龄期淤泥水泥土试块抗压强度;
d 不同掺入比的淤泥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曲线;
e 掺入外加剂的水泥土与不掺外加剂的水泥土强度提高的分析。
(3)编制施工工艺说明。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 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装备油气储运板管一体化项目
3352mm 热轧工程
淤泥区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中冶赛迪建工设计部
2014-9-16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 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装备油气储运板管一体化项目
3352mm 热轧工程
淤泥区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文档号:
部门负责人:胡朝晖
主任工程师:蒙 瑜
主任设计师:林 红
设 计 师:程 毅
中冶赛迪建工设计部
珠管3352mm 热轧淤泥区
水泥搅拌桩试验技术要求
1 水泥搅拌桩试验应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图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201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2 试验目的
研究3352热轧淤泥区以水泥搅拌桩作为大面积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加固的适应性,为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提供可靠的参数,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和施工。
3 试验内容
3.1 水泥土室内配比试验
3.1.1 试验目的
(1)了解加固水泥的品种、掺入量、水灰比、最佳外掺剂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2)求得龄期与水泥土强度的关系。
3.1.2 试验内容
(1)淤泥土的土质分析:分析土的成因、含水量、湿密度、干密度、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模量及有机质含量等。
(2)水泥土配比试验:确定固化剂和外加剂的品种、掺入比及水泥土不同龄期的强度。
3.2 水泥土搅拌桩野外试验
3.2.1 试验目的
(1)根据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求得最佳配方进行成桩,确定施工工艺;
(2)在相同的水泥掺入比条件下,推求室内试块与现场水泥土桩身强度的关系。
(3)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提供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2.2 试验内容
(1)成桩试验:在该淤泥区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并检验桩的完整性。
(2)桩身水泥土强度试验:对桩身不同部位切取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4 工程地质条件及野外试验位置
3352热轧区域不均匀分布有素填土、塘淤、粘土,其下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层。试验位置选在热轧加热炉大面积深基坑范围内的J86钻孔处进行,实际工程可以予以利用,J86钻孔柱状图详见附图。
5 试验要求
5.1 基本要求
承担试验的单位应按本试验要求提出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试验完成后提出完整的试验报告。
5.2 水泥土室内配比试验
(1)土样采用第②原状淤泥土,要求保持土的天然含水量。
(2)水泥可采用不同的品种,标号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期不应超过3个月,并应在试验前重新测定其标号;水灰比根据土体选择0.4~0.9,一般淤泥取0.4~0.5,粘土、素填土可适当加大。
(3)水泥掺入比分别取10%、12%、15%、16%和18%。
(4)外掺剂为:1%的氯化钠和0.05%的三乙醇胺。
(5)室内试件的强度试验按7天、15天、28天、60天和90天的期
龄进行。
5.3 水泥土搅拌桩野外试验
(1)试验桩布置
试验三组直径500mm 的水泥搅拌桩,桩长为20m ,桩顶标高2.4m 。
(2)成桩前应弄清填土的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的分布、分层情况,地下水位及其PH 值。
(3)成桩采用湿法施工工艺,搅拌次数以两遍为主(顶部有荷载要求的上部4米范围内考虑3遍)。
(4)施工机械主要考虑单轴和双轴机械(特殊要求时才考虑三轴、四轴机械),提升和旋转速度按常规取值。
(5)水泥标号、外掺剂和水灰比与室内实验相同。
(6)水泥掺入比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再确定,强度按成桩后28天、60天和90天分3次在桩芯中取出水泥土试样进行水泥土强度试验。在每组桩中不同深度的不同位置选取试样进行试验时,对 ②淤泥层中形成的水泥土分别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剪强度C 、φ值的试验。在不同深度的试样提取的同时,确定桩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7)实验桩检查可考虑取芯、标贯、开挖、静力触探等方式,各种检查结果要进行对照,为以后工程桩以静力触探检查为主奠定基础。 6 试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6.1 数据整理和分析
(1)水泥土的物理性质分析
应包括水泥土的含水量、重度、相对密度等。
(2)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分析
应包括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如水泥掺入比、龄期、
水泥标号、土样含水量、外掺剂等对强度的影响;抗剪强度、变形模量、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等。
(3)比较相同龄期室内外试块强度间的关系并给出建议值。
(4)分析施工设备的适应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6.2 成果内容
(1)试验报告
(2)试验结果分析应包括:
a 试验用水泥强度检验参数;
b 试验用淤泥土主要参数;
c 各龄期淤泥水泥土试块抗压强度;
d 不同掺入比的淤泥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曲线;
e 掺入外加剂的水泥土与不掺外加剂的水泥土强度提高的分析。
(3)编制施工工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