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信息稿一、简单概说 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 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而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3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 字眼。 h 题文承接的方式 这种方式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 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 型也是信息文稿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 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二是 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就是说,不是 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 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 深化为信息的标题。 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题文一致: 题文一致:即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特 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 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在内容一 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如,《某某村 10 户 存万元》,本来要报道某村集体致富,出现了 10 家万元存 款户,而执笔者如此。 突出精华: 突出精华: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最重要的事实。突出 最有特点的事实。4简洁明快: 简洁明快: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 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 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适当省略。适当概括适当采用简称 音节整齐: 音节整齐: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 于接受,方便记忆。 要直接入题“ 2.导语—要直接入题“立片言以居要” 导语 要直接入题 立片言以居要” 美国新闻专家梅茨说:由主体作出解答。两种方式都要问中要害,引出主体。其中 设问式要回答简略得体,上承问句,下接主体,并留有余地, 使读者产生欲知事情究竟如何的念头,继续读正文。提问式 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 h 评论型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但 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 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以这一形式写 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它并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 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 总之要把作者的评论说清楚。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 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在拟写评论型导 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 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 重。 h 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 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 也没有议论的语言, 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它的特征在于,概括性更强, 语言更简炼,因而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在信息6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 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 用。如“据反映,XX 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 问题。”“近日,XXX 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些 “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概括 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紧扣事实的主题:反映信息的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 紧扣事实的主题 意的内容,帮读者抓住阅读重点。 文字精练:导语的文要简洁。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 文字精练 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冗长繁杂、模糊不清、 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3.主体—有血有肉,要素要全 主体—有血有肉, 信息主体,是信息的展开部分,是对所反映情况的具体说 明和阐述。信息主体的要素,可以理解为—及时交代 —— 所谓背景,就是用来说明所反映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 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背 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背景材料的种类及运用 h 对比性材料烘托主体 有比较才能对其进行鉴别。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 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往往采取多种 对比形式,或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或从空间上用彼地 和此地对比;或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或以计划和实际 对比。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 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 h 说明性材料说明主体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 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 境的。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 事实意义。 h 注释性材料注释主体 信息文稿中常常出现某些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 或多数读者感到生疏的事实或术语。如果对此不进行必要8地解释,肯定会使信息使用者难于理解或一知半解。对有 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进行注释性的材料,包括产品性 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等,是读者全面、清楚地 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工具。 运用背景材料应该做到: 围绕主题: 任何材料都是围绕表达主题这 围绕主题 信息写作中, 一中心而安排的,不能紧扣主题的材料就是信息中该删除 的废话。背景材料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背景材料表面上 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 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信息写作者必须以 这一标准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被表面现象蒙蔽,将无关 主题的材料也作为信息背景,就失去了运用背景材料的价 值。 灵活穿插: 灵活穿插:背景材料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 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这就 是求信息写作者全面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和事物的逻辑关 系,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 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用语要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只对信息起衬托解释的作 语要简洁明了 用,因此要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需要说清楚的,就不 惜笔墨,一一阐明;反之,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 运用背 景材料切忌喧宾夺主,废话连篇,淹没了信息内容。95.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从着笔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材料安排与基本 框架,它是一篇信息文稿的骨骼。它的安排是否恰当,关 系到能否正确、清晰地阐述主题。合理选择信息文稿的形 式结构是能否搞好信息写作的关键。 h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指完全按照事实的自然规律,以 其发生、发展到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动态信息的 写作常常采用这种结构。 这个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晰、 情节完整; 不足之处是由 于事件的结果或结论都在全文结束处,所以信息的使用者 不能迅速抓取信息的最重要部分,必须将全文读完。这也 是它只适用于写作时效性强的突发事件和动态信息的原 因。 h 倒金字塔结构 这一形式结构是指写作时按信息的重要性递减安排材 料的先后顺序,即把最重要、最精彩或最有吸引力的事实 放在文章的开头,以下也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的顺序来 记述或发表议论。倒金字塔式多适用于动态信息的写作。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见山, 让读者阅读 伊始就对事件的梗概一目了然,便于对信息的价值迅速作 出判断。接下来每多读一个层次,就对整个信息多一层了10解。它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可以从文章结尾往前删除, 删至任一层次,甚至只余标题,剩下来的仍可以作为一条 完整的信息使用。 h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信息各部分内容重要性平等,形式上 按系统并行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其书面形式常以一、二、 三、四或部门、地域等名称进行分列。其每一并列部分都 可以单独成篇,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无所谓孰轻孰重,次序 上也可以任意调动。这一形式结构条理简单清晰,易读易 记。多适用于综合信息、信息述评和典型经验等类型信息 的写作。 h 自由式结构 自由式结构是指不受框架的约束,采取灵活的写作方 式编写信息文稿。它既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形式结构, 也可以完全避开上述几种形式,或纵横交错、或边议边叙、 或对话问答,甚至以电影画面镜头的手法写实等等,不一 而足。 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 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都应以利于表达信息内 容为根本原则。 容为根本原则。11
如何写作信息稿一、简单概说 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 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而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3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 字眼。 h 题文承接的方式 这种方式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它与文章联 系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信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 型也是信息文稿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写作这类标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用此类标题 后,正文应直接承题而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标题;二是 这一类型的标题并不能适应于所有信息稿件。就是说,不是 任一信息文件的第一句话都可以作信息的标题,它必须适合 作正文的前提或导语,是文章的一个有机部分,才能提炼、 深化为信息的标题。 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一条好的标题应做到: 题文一致: 题文一致:即标题所叙述的事实要与信息内容一致。特 别要注意的是,信息标题的写作可以为了吸引读者而适当渲 染,但决不能因此而夸大或缩小事实,耸人听闻。在内容一 致方面,还要注意用词避免造成歧义。如,《某某村 10 户 存万元》,本来要报道某村集体致富,出现了 10 家万元存 款户,而执笔者如此。 突出精华: 突出精华: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最重要的事实。突出 最有特点的事实。4简洁明快: 简洁明快: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 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 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适当省略。适当概括适当采用简称 音节整齐: 音节整齐:音节整齐的标题念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 于接受,方便记忆。 要直接入题“ 2.导语—要直接入题“立片言以居要” 导语 要直接入题 立片言以居要” 美国新闻专家梅茨说:由主体作出解答。两种方式都要问中要害,引出主体。其中 设问式要回答简略得体,上承问句,下接主体,并留有余地, 使读者产生欲知事情究竟如何的念头,继续读正文。提问式 导语能给读者造成悬念,有很强的吸引力。 h 评论型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但 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 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以这一形式写 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它并不排除对事实的叙述,但更 注重叙述中要提出评论或看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 总之要把作者的评论说清楚。评论型导语有利于突出信息的 主题,使作者直接参与对信息事实的评价。在拟写评论型导 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 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 重。 h 概括型 概括型导语, 既不采取提问的形式, 也没有议论的语言, 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导语。它的特征在于,概括性更强, 语言更简炼,因而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在信息6写作中,往往是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介绍信息、的主要内 容,其具体事实要到主体中寻找,因此也具有制造悬念的作 用。如“据反映,XX 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 问题。”“近日,XXX 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些 “问题”“反响”是什么,读者就要到主体中寻找了。概括 型的导语多用于内容复杂,有需要多方面阐述的信息。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紧扣事实的主题:反映信息的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 紧扣事实的主题 意的内容,帮读者抓住阅读重点。 文字精练:导语的文要简洁。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 文字精练 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冗长繁杂、模糊不清、 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3.主体—有血有肉,要素要全 主体—有血有肉, 信息主体,是信息的展开部分,是对所反映情况的具体说 明和阐述。信息主体的要素,可以理解为—及时交代 —— 所谓背景,就是用来说明所反映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 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背 景材料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背景材料的种类及运用 h 对比性材料烘托主体 有比较才能对其进行鉴别。对比性材料是通过对事物 不同侧面的比较,来突出信息主题的材料。往往采取多种 对比形式,或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对比;或从空间上用彼地 和此地对比;或以正确的和错误的对比;或以计划和实际 对比。通常一段背景材料可以兼有两种或多种对比形式。 通过对比,可以使信息的观点更鲜明、生动。 h 说明性材料说明主体 说明性材料是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 环境、历史因素等与事物发展形成有关的原因、条件和环 境的。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来源和突出信息的 事实意义。 h 注释性材料注释主体 信息文稿中常常出现某些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 或多数读者感到生疏的事实或术语。如果对此不进行必要8地解释,肯定会使信息使用者难于理解或一知半解。对有 关专业知识或不常用知识进行注释性的材料,包括产品性 能,专业术语,不常用的缩语等等,是读者全面、清楚地 把握信息内容的重要工具。 运用背景材料应该做到: 围绕主题: 任何材料都是围绕表达主题这 围绕主题 信息写作中, 一中心而安排的,不能紧扣主题的材料就是信息中该删除 的废话。背景材料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背景材料表面上 看来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它却是起着说明和揭示主题 的作用,与主题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信息写作者必须以 这一标准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被表面现象蒙蔽,将无关 主题的材料也作为信息背景,就失去了运用背景材料的价 值。 灵活穿插: 灵活穿插:背景材料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放在信息 的任何部分,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融合于其中。这就 是求信息写作者全面考虑文章的行文结构和事物的逻辑关 系,将背景材料放在恰当位置,既发挥其重要作用,又与 主体内容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 用语要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只对信息起衬托解释的作 语要简洁明了 用,因此要针对具体情况适量运用。需要说清楚的,就不 惜笔墨,一一阐明;反之,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 运用背 景材料切忌喧宾夺主,废话连篇,淹没了信息内容。95.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从着笔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材料安排与基本 框架,它是一篇信息文稿的骨骼。它的安排是否恰当,关 系到能否正确、清晰地阐述主题。合理选择信息文稿的形 式结构是能否搞好信息写作的关键。 h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指完全按照事实的自然规律,以 其发生、发展到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动态信息的 写作常常采用这种结构。 这个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晰、 情节完整; 不足之处是由 于事件的结果或结论都在全文结束处,所以信息的使用者 不能迅速抓取信息的最重要部分,必须将全文读完。这也 是它只适用于写作时效性强的突发事件和动态信息的原 因。 h 倒金字塔结构 这一形式结构是指写作时按信息的重要性递减安排材 料的先后顺序,即把最重要、最精彩或最有吸引力的事实 放在文章的开头,以下也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的顺序来 记述或发表议论。倒金字塔式多适用于动态信息的写作。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见山, 让读者阅读 伊始就对事件的梗概一目了然,便于对信息的价值迅速作 出判断。接下来每多读一个层次,就对整个信息多一层了10解。它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可以从文章结尾往前删除, 删至任一层次,甚至只余标题,剩下来的仍可以作为一条 完整的信息使用。 h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信息各部分内容重要性平等,形式上 按系统并行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其书面形式常以一、二、 三、四或部门、地域等名称进行分列。其每一并列部分都 可以单独成篇,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无所谓孰轻孰重,次序 上也可以任意调动。这一形式结构条理简单清晰,易读易 记。多适用于综合信息、信息述评和典型经验等类型信息 的写作。 h 自由式结构 自由式结构是指不受框架的约束,采取灵活的写作方 式编写信息文稿。它既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形式结构, 也可以完全避开上述几种形式,或纵横交错、或边议边叙、 或对话问答,甚至以电影画面镜头的手法写实等等,不一 而足。 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 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都应以利于表达信息内 容为根本原则。 容为根本原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