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知识点汇总

1.行政法的概念:调整行政过程中行政关系以及监督行政关系的公法规范的总称

2行政的概念: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积极实现公益目的,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物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调控等活动。 3法治主义(理解)

法治主义以法治国思想为基础,体现了“以法律的合理性抑制行政的恣意性”的理念。在行政法学中,法治主义就表现为“依法行政原理”,即要求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这是行政法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

一.“法治主义”以“法治国”为基础而成立。从“法治国”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最初仅仅将“法治国”概念作为一种治国理念,而后期才在“法治国家”的意义上使用“法治国”的概念,但两者都包含有“法治主义”的概念。

二.一般将法治主义理解为依法行政或依法行政原理。但严格来说,法治主义是较为广发的概念,法治主义除了作为行政法治主义的依法行政原理外,带包括作为立法法治主义的“根据宪法立法的原理”与作为司法法治主义的“依据法律被裁判的原理”。

三.法治主义以人权保障为目的,要求依法进行国家活动,因此,法治主义不仅要求依法行政,而且要求依法司法、依法立法。法治主义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一)“依法裁判”——法治主义的萌芽期;

(二)“依法行政”——法治主义的形成期;

(三)“对立法内容的拘束”——法治主义的成熟期。

四.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法治主义:(一)法治主义与行政法的互为前提关系;

(二)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法治主义。

五.法治主义的内容,存在着“依法行政原理”与“发的支配原理”两种不等同的观点。两者都是对公权力形式进行法律统制得原理,但历史背景与内容各不相同。

4.行政治基本原则概念:是指贯穿与整个行政法之中,对于行政法理论、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及行政救济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

5.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与依法行政原理

二6.行政合法性原理:是指行政主体必须以及法律进行行政活动,而不是违反法律,行政主体对于 其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内容:一,行政主体必须合法,即主体必是依法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

名义作为行政职权的行为,并有自己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主体必依法进行行政活动,依据的法律包括实体性法律与程序性法

律;

三,行政主体在违法进行行政活动是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行政法

的权责一致原则。

三7.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要求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必须适当、符合公平正义等理性的原则。

内容:是指其中的“理”的内容,自然法、客观理性等概念过于抽象,在行政法中一

般认为“理”主要包括:1.行政的目的2.法律精神或法律目的3.法律价值或

原则4.客观规律。

四.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

8.行政法一般原则:

一、 比例原则;二、信赖保护原则;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四、效率原则。

9.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过程中额行政关系经过行政法的调整,在行政过程中的各种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0.判例——法律关系中的三个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称行政法主体,主

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特征:1.至少一方;2.不对等性。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在该关系中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次

权利和义务对于行政主体而言,也可表述为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特征:1.法定;2.权利义务统一性。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

括人身、行为和财务。

11.行政主体的概念: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12.行政组织的概念:即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为了承担行政任务而由国家设置的,依法享有行政职权,从事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中央或地方各级有关行政的组织,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机构。

13.行政组织的特性

一.行政组织的统一性与阶层性

二.行政组织的独任性与责任性

三.行政组织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四.行政组织的民主性也合法性

14、行政行为的概念(含义 特征):是指行政主体直接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职权,由行政主体单方面意思表示而具体形成法律效果的行为。

特征:一行政行为的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

二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

三行政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15.行政行为概念的要素

一、外部性;二、法律效果性;三、具体性;四、权力性;五、单方性

16.行政行为的类型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三、作为性行政行为与不作为性行政行为

四、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五、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六、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七、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与准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

八、其他分类

17.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的特殊性:1.合法性;2.公定性;3.确定性;4.时效性。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1.公定力;2.确定力a不可争力b不可变更力3.拘束力a对行政机关的拘束力b对相对人的拘束力4.执行力。

18.行政立法的概念:两层面上使用,静态:是指行政机关为执行、实施法律或者根据法律的委任而制定的一般性、抽象性的法律规范;动态:是指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立法活动。 广义:是指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是指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

20.行政立法程序

一、立项:(一)立项的申报;(二)立法工作计划的编制;(三)立法工作的执行。

二、起草:(一)负责起草的组织;(二)起草的原则;(三)征求意见;(四)协商一致;(五)报送审查。

三、审查:(一)负责审查的组织;(二)审查的内容;(三)审查的程序;1征求意见;2.

实地调查;3.听取意见;4.协调意见;5.

草案的形成;6.草案的提出

四、决定与公布:(一)决定的方式;(二)签署公布命令;(三)刊登。

五、解释与备案:(一)行政立法的解释;(二)解释要求与审查意见;(三)备案。

21.行政征税概念:指税务行政机关行使征收职权,依法以强制、无偿的方式征收纳税义务人税款的行为。

22.行政征税的原则

一、征税法定原则;二、公平原则;三、效率原则;四、财政原则;五、保障与救济相对人权益原则。

23.行政许可概念: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特征:

一、行政许可的主体式行政机关,现实中行业组织或自治协会等社会团体许可其成员进行特定事项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是依申请二做出的行为,不得以职权二主动作出;

三、行政许可是一种收益性行政行为,增加某种权益性。

24.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一、许可法定原则:(一)许可权限法定;(二)许可范围法定;(三)许可条件法定;(四)许可程序法定。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一)公开;(二)公平;(三)公正。

三、便民与效率原则

四、信赖来保护原则

五、闲置转让原则

六、监督原则

25.行政许可的期限: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默示性延续”

26.行政处罚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够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7.行政处罚的类型

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8.行政处罚的设定

一、法律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二、行政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三、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四、部门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五、地方性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29.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

一、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的客观存在;

二、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此外,受委托的组织可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适用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使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例如未成年,精神病人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

四、必须在行政处罚使用的时效内适用,超过追究时效不得适用。

30.行政法复议概念: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撤销、变更违法行为或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

请求,复议机关依法受理申请、经审查做出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

31.行政复议的机关:是指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

决定的行政机关,即具有行政复议权限,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

类型:1.各级人民政府;2.派出所;3.主管部门。

32.行政复议的管辖

一、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1.原则性规定

2.例外性规定:a对垂直领导体制的政府工作部门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b对国务院部门的不服的管辖。

二、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1. 原则性规定

2. 例外性规定:a对隶属于行政公署的县级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b对省级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三、 对特殊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1. 队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2. 队派出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3. 对授权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4. 对公同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5. 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1.行政法的概念:调整行政过程中行政关系以及监督行政关系的公法规范的总称

2行政的概念: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积极实现公益目的,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物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调控等活动。 3法治主义(理解)

法治主义以法治国思想为基础,体现了“以法律的合理性抑制行政的恣意性”的理念。在行政法学中,法治主义就表现为“依法行政原理”,即要求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这是行政法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

一.“法治主义”以“法治国”为基础而成立。从“法治国”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最初仅仅将“法治国”概念作为一种治国理念,而后期才在“法治国家”的意义上使用“法治国”的概念,但两者都包含有“法治主义”的概念。

二.一般将法治主义理解为依法行政或依法行政原理。但严格来说,法治主义是较为广发的概念,法治主义除了作为行政法治主义的依法行政原理外,带包括作为立法法治主义的“根据宪法立法的原理”与作为司法法治主义的“依据法律被裁判的原理”。

三.法治主义以人权保障为目的,要求依法进行国家活动,因此,法治主义不仅要求依法行政,而且要求依法司法、依法立法。法治主义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一)“依法裁判”——法治主义的萌芽期;

(二)“依法行政”——法治主义的形成期;

(三)“对立法内容的拘束”——法治主义的成熟期。

四.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法治主义:(一)法治主义与行政法的互为前提关系;

(二)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法治主义。

五.法治主义的内容,存在着“依法行政原理”与“发的支配原理”两种不等同的观点。两者都是对公权力形式进行法律统制得原理,但历史背景与内容各不相同。

4.行政治基本原则概念:是指贯穿与整个行政法之中,对于行政法理论、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及行政救济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

5.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与依法行政原理

二6.行政合法性原理:是指行政主体必须以及法律进行行政活动,而不是违反法律,行政主体对于 其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内容:一,行政主体必须合法,即主体必是依法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

名义作为行政职权的行为,并有自己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主体必依法进行行政活动,依据的法律包括实体性法律与程序性法

律;

三,行政主体在违法进行行政活动是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行政法

的权责一致原则。

三7.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要求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必须适当、符合公平正义等理性的原则。

内容:是指其中的“理”的内容,自然法、客观理性等概念过于抽象,在行政法中一

般认为“理”主要包括:1.行政的目的2.法律精神或法律目的3.法律价值或

原则4.客观规律。

四.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

8.行政法一般原则:

一、 比例原则;二、信赖保护原则;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四、效率原则。

9.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过程中额行政关系经过行政法的调整,在行政过程中的各种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0.判例——法律关系中的三个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称行政法主体,主

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特征:1.至少一方;2.不对等性。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在该关系中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次

权利和义务对于行政主体而言,也可表述为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特征:1.法定;2.权利义务统一性。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

括人身、行为和财务。

11.行政主体的概念: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12.行政组织的概念:即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为了承担行政任务而由国家设置的,依法享有行政职权,从事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中央或地方各级有关行政的组织,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机构。

13.行政组织的特性

一.行政组织的统一性与阶层性

二.行政组织的独任性与责任性

三.行政组织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四.行政组织的民主性也合法性

14、行政行为的概念(含义 特征):是指行政主体直接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职权,由行政主体单方面意思表示而具体形成法律效果的行为。

特征:一行政行为的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

二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

三行政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15.行政行为概念的要素

一、外部性;二、法律效果性;三、具体性;四、权力性;五、单方性

16.行政行为的类型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三、作为性行政行为与不作为性行政行为

四、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五、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六、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七、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与准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

八、其他分类

17.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的特殊性:1.合法性;2.公定性;3.确定性;4.时效性。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1.公定力;2.确定力a不可争力b不可变更力3.拘束力a对行政机关的拘束力b对相对人的拘束力4.执行力。

18.行政立法的概念:两层面上使用,静态:是指行政机关为执行、实施法律或者根据法律的委任而制定的一般性、抽象性的法律规范;动态:是指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立法活动。 广义:是指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是指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

20.行政立法程序

一、立项:(一)立项的申报;(二)立法工作计划的编制;(三)立法工作的执行。

二、起草:(一)负责起草的组织;(二)起草的原则;(三)征求意见;(四)协商一致;(五)报送审查。

三、审查:(一)负责审查的组织;(二)审查的内容;(三)审查的程序;1征求意见;2.

实地调查;3.听取意见;4.协调意见;5.

草案的形成;6.草案的提出

四、决定与公布:(一)决定的方式;(二)签署公布命令;(三)刊登。

五、解释与备案:(一)行政立法的解释;(二)解释要求与审查意见;(三)备案。

21.行政征税概念:指税务行政机关行使征收职权,依法以强制、无偿的方式征收纳税义务人税款的行为。

22.行政征税的原则

一、征税法定原则;二、公平原则;三、效率原则;四、财政原则;五、保障与救济相对人权益原则。

23.行政许可概念: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特征:

一、行政许可的主体式行政机关,现实中行业组织或自治协会等社会团体许可其成员进行特定事项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是依申请二做出的行为,不得以职权二主动作出;

三、行政许可是一种收益性行政行为,增加某种权益性。

24.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一、许可法定原则:(一)许可权限法定;(二)许可范围法定;(三)许可条件法定;(四)许可程序法定。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一)公开;(二)公平;(三)公正。

三、便民与效率原则

四、信赖来保护原则

五、闲置转让原则

六、监督原则

25.行政许可的期限: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默示性延续”

26.行政处罚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够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7.行政处罚的类型

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8.行政处罚的设定

一、法律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二、行政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三、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四、部门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五、地方性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

29.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

一、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的客观存在;

二、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此外,受委托的组织可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适用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使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例如未成年,精神病人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

四、必须在行政处罚使用的时效内适用,超过追究时效不得适用。

30.行政法复议概念: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撤销、变更违法行为或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

请求,复议机关依法受理申请、经审查做出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

31.行政复议的机关:是指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

决定的行政机关,即具有行政复议权限,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

类型:1.各级人民政府;2.派出所;3.主管部门。

32.行政复议的管辖

一、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1.原则性规定

2.例外性规定:a对垂直领导体制的政府工作部门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b对国务院部门的不服的管辖。

二、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1. 原则性规定

2. 例外性规定:a对隶属于行政公署的县级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b对省级政府的行为不服的管辖

三、 对特殊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1. 队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2. 队派出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3. 对授权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4. 对公同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5. 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相关文章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之重点学科及研究机构汇总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之重点学科及研究机 构汇总 截至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查看


  • 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分类目录(研究生)
  • 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分类目录(研究生) 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了解到,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主要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江苏华图教育为您发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指导目录供广大考生参考,目录中未明确分类的请咨询招考单位.为方便 ...查看


  • 什么专业对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大有好处
  • 什么专业对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大有好处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工作预告,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公告发布后会陆续发布2018国家 ...查看


  • 2014考研法硕(非法学)大纲变化详解汇总
  • 方规章:(8)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9)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 3.关于法的实施的基本概念.主要有:(1)法律效力与法律溯及力:(2)法律意识.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3)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4)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5)绝对 ...查看


  •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中国宪法学状元笔记大汇总
  • 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 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元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考研中国宪法学状元笔记大汇总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一节国家性质 一.经济制度 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重点是土地制度 二.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查看


  • 法学硕士比较好的院校
  • 全国招收法学硕士的高校汇总 华北区: 北京高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法 ...查看


  •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理学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
  • <法理学>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称为( ). A .行为模式 B .假定 C .制裁 D ...查看


  • 清华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 清华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一.专业的设置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有王振民.余凌云.林来梵.何海波四位导师 二.考试的科目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①101英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3宪法学.行政法学③50 ...查看


  • 考研法律汇总历年复试题目
  • 宪法 2014 1.宪法的研究动向 2.宪法的形式特点 3.宪法学的五部著作与作者 4.宪法与宪政 5.特别行政区的地位.自治权.政治体制 6.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 7.违宪审查制度 8.82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9.88年宪法修正案 10.19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