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复习知识点

华师大七下科学复习

第一章 水

【概念与规律】

一、地球上的水

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它包括海洋水,不能直接利用。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

(1)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态水(冰雪)、气态水(水汽)和液态水。

(2)按其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咸水(salt water)和淡水(fresh water)。

(3)按其存在的空间:可以分为海水(sea water)、大气水和陆地水(land water)。

(4)按其对生命的作用:可以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的96.5%,陆地水约占3.5%,其中1%是咸水,2.5%是淡水。

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占地球上全部水资源的十万分之七。

4、大气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能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5、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植物或者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中的含水量也不一样。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高;生命力旺盛的部分比生命活动不旺盛的部分含水量高。如,根尖、嫩梢、幼苗含60%~90%,树干为40%~50%,风干种子为10%~40%

6、人体中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左右,一般情况,人每天至少应饮水2—2.5L。

二、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1、我们把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水的密度(density)。水具有一定的密度,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国际单位中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2、水的三态变化及能量变化

熔化(melting):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固态→液态 熔化时吸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凝固(condensation):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液态→固态 凝固时放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点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汽化(vaporization):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evaporation):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沸腾(boiling):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boiling point):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液化(liquefaction):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升华(sublimation):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冬天结冰衣服变干;樟脑丸消失;

碘升华等)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出热量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3、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能够进行水分交换叫水循环(cycle of water)。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水属于可再生资源。

三、水是常用的溶剂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天然水因溶解了许多物质而属于复杂的混合物(mixture)。

2、溶液(solution)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solvent),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solute)。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3、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再加入的溶质不会再溶解,而会产生沉淀。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solubility)。不同温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相同。溶解度表示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温度对固体、气体溶质溶解程度的影响:

(1)固体溶解程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2)气体溶解程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

由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当其他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较多的一种叫溶剂,把含量较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浓度:同质量的水中如果溶解了不同量的溶质,我们就说它们具有不同的浓度。溶有较多溶质者浓度较大,溶有较少溶质者浓度较小。

5、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取用。用过的药匙和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使试管倾斜,把装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6、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平放在桌上,读数时使视线以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7、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四、水的组成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加水的导电性),水会分解(分解反应)成氢气(hydrogen)和氧气(oxygen)。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通直流电

水 氧气 + 氢气

H2O O2 H2

氢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化合(化合反应)成水。

点燃

氢气 + 氧气 水

H2 O2 H2O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个水分子(water molecule)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的。

五、检验水的存在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硫酸铜 + 水 水合硫酸铜

CuSO4 H2O CuO4·5H2O

( 白色) ( 蓝色 )

蓝色的无水氯化钴遇到水会变成红色

氯化钴 + 水 水合氯化钴

CoCl2 H2O CoCl2·6H2O

( 蓝色) ( 红色 )

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我国人口众多,不但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而且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普遍紧张的原因

(1)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3)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迅猛增加。

(4)水污染日益严重,也是造成当代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上淡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是降水量空 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总的说来,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热带雨林地区);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沙漠、荒原)。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江河径流量居前六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少)。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面对水资源分布不均,只能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合理措施:

(一)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大坝、植树造林等)

(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适度地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

2、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

(一)是自然污染,即由于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还有农业上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三)水污染的危害:可以使人致病、中毒甚至死亡。

我们应合理利用和保护宝贵的淡水资源,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空 气

【概念和规律】

一、空气的存在

1、空气(air)有质量。

2、大气层会对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产生大气压(atmosphere)的作用。

3、气体和液体都能形成对流。一般说来,液体或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它们就向上运动;液体或气体受冷时体积会缩小,它们就向下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对流。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由氮气(nitrogen)、氧气(oxygen)、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稀有气体(noble gases)、臭氧(ozone)、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如下表:

物质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

体积百分比 78% 21% 0.94% 0.03% 0.03%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2、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很少,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六种。它们的性质不活泼,但用途较广,如氦气可用来填充飞艇和气球;氩气等可以填充灯管,发出特别颜色的光,制成霓虹灯。

3、空气在很低的温度下或很高的压强下,会变成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是不同的,因此,用液化空气的办法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三、氧气

1、催化剂(catalyst):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又叫触媒。

2、氧气

①实验室里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可使这个反应的速率加快。 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过氧化氢→氧气+水 条件(催化剂)

高锰酸钾→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条件:加热)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条件:加热、催化剂)

③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丝、木炭、蜡烛、硫磺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说明氧气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最常见方式是燃烧和缓慢氧化。

④要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⑤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又可用排水法收集。

3、燃烧(combustion)

①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②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具有可燃物、具有助燃物、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燃烧就会停止。

灭火的方法:①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②将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③撤离可燃物。 灭火的方法。水 a.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 受热蒸发的水蒸汽能隔离空气

CO2 a. ρCO2 > ρ空气b.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当然,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性质,灭火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木头着火可水扑灭;金属Na

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Na与H2O反应后生成H2,会使火势更大;油类和精密仪器着火也 不能用水来扑灭,而是用灭火器来灭火。

(3):灭火器(主要材料是CO2).

1.酸性灭火器:H2SO4 + 2NaHCO3 à Na2SO4 + 2CO2↑+ 2H2O。

2.泡沫灭火器:扑灭一般材料的火灾 。

3.干粉灭火器:扑灭油类与电器设备的火灾。

4.液态CO2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文件档案贵重物品的火灾

5、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品时,先拿下瓶塞并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让标签向手心,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或其它容器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地沿着

容器壁流入试管里。当倾倒的药液量符合要求后,不要立即将试剂瓶放下,而要稍停一下,待试剂瓶口的残留药液流入试管后再放下试剂瓶,盖上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并使标签向外。

6、氧气的用途

l.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

2.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液氢在液氧中燃烧)。

3、是不是只有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称为燃烧呢?

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为燃烧。须指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一般情况下,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通常以燃烧的方式进行,不过,也有许多物质与氧气并不发生燃烧。如: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久了就会生锈,人也可以利用氧气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出能量。这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四、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3+2Hcl =CaCl2 +H2O +CO2)

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该伸入液面下(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人工降雨和舞台效应)。

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④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了,可用燃烧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了,则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了。

⑤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在干涸的深井、深洞和久未开启的菜窖里,人进去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2、二氧化碳的用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饮料,用于灭火,舞台效应等

3、要检查配有试管的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首先应将装置连接好,把导管口的一端浸入水里,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当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再把双手移开,过一会儿,若发现在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五、保护大气圈

1、由于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使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多,而散失少,结果使地球的气温变高,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的危害:

1)影响气候、农作物的收成;气温升高造成水蒸气加快,加剧土地的荒漠化;2)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引发水灾淹没城市等。

2、大气中某些区域臭氧浓度减少较多时,会产生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破坏后,将有较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可能伤害人类和动物的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过多的紫外线会严重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正常生长、加剧温室效应并导致光化学大气污染。

3、空气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ƒ汽车尾气的排放;④建筑装饰材料释放有毒气体。

4、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可引起光化

学烟雾);‚烟尘等可吸入颗粒物。

5、空气污染的危害: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6、保护空气的措施:•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消除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利用清洁能源;研究化石燃料的除硫方法及经济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硫)ƒ治理废气(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④植树、造林、种草、改善环境。

第三章 阳光

【概念与规律】

一、太阳辐射能

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着的气体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2、由于地球离太阳很远,又远比太阳小,因此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仅占太阳总辐射能(rakiation energy)的极小一部分,但足以提供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3、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黑色的物体比表面白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

二、阳光的传播

1、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1)热光源:由于高温而发光的物体叫热光源,如白炽灯、火炬、电弧灯、太阳等。

(2)光源:发光时温度并不高的物体叫冷光源,如日光灯、节能灯等。

(3)人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如月球、桌椅、水滴等本身不发光,看到它们是由于它们反射了太阳等其他光源的光。

2、从影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证明,阳光(包括一切光)在均匀介质(medium)中沿直线传播,这是任何光源发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规律。

3、光线(light ray):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假想的线就叫做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三、阳光的组成

1、色散现象(dispersion):阳光经过三棱镜(prism)后,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该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1)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色光经过棱镜发生偏折的程度不同,使白光中的各色光分离,从而形成色散现象。(如图3.1所示,紫光偏折程度最大,依次至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单色光:不能再发生色散的色光叫单色光。

(3)复色光:由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4)色散现象表明:阳光(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阳光、蜡烛火焰、白炽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2、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

(1)光谱: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和虹(rainbow)的色彩的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同,即红、橙、黄、绿、蓝、靛、紫。

(2)可见光谱(visible spectrum):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做可见光谱。

(3)实验证实太阳可见光谱之外还存在大量不可见辐射(如图3.2所示),在可见光谱中

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红外线(infrared ray),在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紫外线(ultraviolet ray)。

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组成。

(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作用: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射线。

①红外线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烤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绕过云雾等微粒的能力比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在军事上红外遥测和红外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紫外线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由于紫外线能量高到足以杀死或杀伤活细胞,因此在医院和食品厂常用紫外线灯消毒灭菌。利用紫外线发出的光对某些昆虫有特殊吸引力,可制成紫外诱蚊灯;应用紫外线的萤光效应,进行防伪。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少量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接触大量紫外线将导致皮肤晒斑、老化、晒伤,甚至导致皮肤癌。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 土 壤

【概念与规律】

一、土壤的组成和利用

1、土壤的组成

⑴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的生物。土壤中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比例。通常在土壤中,固体物质和空隙的体积各占一半。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质量占95%左右,其余的是腐殖质。

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果

土壤中有生物吗? 取一土壤的典型样品,仔细观察,并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寻找土壤中有无生物 发现有蚯蚓等生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小生物

土壤中有空气吗? 取相同形状、体积的土壤和铁块,分别放置于两只完全相同的大烧杯中,分别标记为A、B;向A、B中注水,直到水面恰好将土壤块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 A烧杯中注入的水比B烧杯中注水量多

土壤中有水吗? 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试管壁有水珠生成,试管口有雾状水蒸汽

土壤中有有机物吗? 将一定质量的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待土壤冷却时,再用天平称量 土壤能燃烧,冷却后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土壤中有无机盐吗? 将燃烧后的土壤放到烧杯中,加足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提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后蒸发 土壤中有不溶于水的无机盐;

蒸发后的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

结 论 土壤中有土壤生物、空气、水、有机物、不溶于的无机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 ⑵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⑶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砂土,粘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粘土,砂粒、粘粒比例适中的土壤称为壤土。

2、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

⑴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岩石风化和生物积累过程才逐渐形成的。土壤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变成土壤的?

①风的作用: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岩石,久之,岩石被慢慢地磨损,有了裂缝,最后破裂成小碎块。

②流水的作用:流水能促使大块岩石裂成小块。

③冷热交替的作用:炎热的太阳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下降,岩石会爆裂。事例:修栈道。

④冰能裂石:雨水积聚到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0℃以下,水就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使岩石块。缝隙加大,最终裂成小碎

⑤生物的作用:种类繁多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的作用下,岩石也会碎裂成石块等。

⑵腐殖质是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表层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粘附在矿物质颗粒的表面而形成的。腐殖质越多越厚,土壤越肥沃。

3、土壤的多种利用

⑴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自然土壤,能生长不同类型的植物,这些植物是动物的天然食物源泉。

⑵人类利用各种土壤,通过栽种各种作物,获得粮食及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原料。

二、土壤与植物

1、土壤支持植物生长

⑴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养分、水分和空气,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⑵沙土通气性能好,但保持水的性能很差;粘土保持水的性能很好,但透气性能差;两者都对植物生长不利。壤土通气和保持水分性能都好,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

2、植物保护土壤

⑴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接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土壤的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植物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⑵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和风力侵蚀两种。

土壤的性状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粘土类土壤 质地粘重,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不太疏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三、土壤污染的防治

1、土壤污染的途径

污染物可以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式,通过灌溉、施肥、施用农药和降雨等途经进入土壤。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土壤功能。

2、土壤污染的危害

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在生物体内,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

3、防止土壤污染

防止土壤污染必须贯彻“预防为主”,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具体措施依实际情况而定。

4、保护土壤

土壤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保护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不宜农业生产。

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概念与规律】

生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别是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和动物体的各个系统在进行生理活动时能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共同完成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1.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脑、脊髓、心、肺、肠等。

4.系统: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5.生物体:低等的动物及植物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人体与高等动物则由器官构成更复杂的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

1.动物体(以人体为例)从上到下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1) 头部:分布着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它的功能是从外界捕获各种信息并作出迅速反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① 动物与人体头部区别:人体的眼、鼻、口分布在一个平面上,两眼位于一个平面上使人观察物体能获得一个立体的形象,使人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在头的两侧,使视野开阔,扩大感受外界刺激的范围,有利于生存。

② 人体的五官则是:眼、鼻、口、耳、喉。

(2) 颈部:是头与躯干连接的部分。人体的颈部较短而柔软,并能灵活运动,从而扩大感觉器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3) 躯干:是人体的主要部分,呈扁圆柱体,躯干前后径小于左右径,有利于直立。

(4) 四肢:人体的附肢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下肢可直立行走。

① 人的上肢有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有灵活的关节相连。人类最早的祖先开始用下肢直立行走时,上肢就获得自由,特别是手,可随时任意使用,于是获得了许多新的功能。

② 人手的生物学功能:如抓、握住物体、取食等,是人与动物都具有。但制造和使用工具、绘图、写字等是人手特有的功能。握手、拍手、招手、握拳等是人手表述情感的功能。

2.植物体:植物界种类繁多。根据有无真正的花,可分为显花植物和隐花植物。

(1) 显花植物(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梨树、苹果树、大豆、油菜、水稻、小麦等。

(2) 隐花植物:无真正花的植物,包括: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如苏铁、银杏。

有根、茎、叶,无种子。如蕨。

孢子植物 不能区分真正茎、叶,有假根。如葫芦藓。

不能区分茎,叶、只称叶状体,有假根。如海带

二.细胞: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之间之所以存在着亲缘关系,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之故。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微小,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细胞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从外到内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组成。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1) 细胞壁:植物细胞外包着较坚韧的一层是细胞壁,它含有纤维素,所以植物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2) 细胞膜:非常薄,正常状态的植物细胞这层膜紧贴细胞壁,因此看不清楚。动物的细胞最外层则是细胞膜。

细胞膜功能:① 对细胞有保护作用,使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使细胞相对独立性;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物质。

(3)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在细胞核外的透明粘稠物质。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

(4) 细胞核:一般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位于细胞中央,外包极薄的核膜,核内含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和RNA的染色质或染色体。细胞核的功能是控制整个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等生命活动。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中央液泡。

2.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多样,但细胞的化学组成基本类似。

(1) 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水分、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多种无机盐。

(2) 构成细胞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钾、钠、氯11种,还有少量铁、锰、锌、氟、硒、铜、碘等元素。

3.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的分裂是指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的过程。

(1) 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 直接分裂:无丝分裂;② 间接分裂: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核和细胞都先延长,细胞膜在中间向里凹,最后断裂成两个核,然后细胞也随之从中间裂成两部分,这样一个细胞就成了两个相似的子细胞。这种分裂过程中看不到细胞核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也无产生纺锤丝,所以称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过程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纺锤丝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这也是与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2) 细胞的生长: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质量增加,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生长。

(3) 细胞的分化: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不再生长,大部分细胞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而具有新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对生物体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结构功能复杂化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生物体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裂;体积增大——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形状、构造、功能的改变——细胞的分化。

4.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地球上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草履虫,在一个细胞中完成一切生命活动——

生长、发育、繁殖等。

多细胞生物:由许多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绝大多数动植物。在这些多细胞生物中,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的。

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出现的,有了细胞就有了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 植物主要组织

① 保护组织:保护内部结构,如叶的上、下表皮;

② 营养组织:贮藏营养物质,如叶的叶肉细胞(栅栏状结构和海绵状结构);

③ 输导组织:输送水、无机盐,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

④ 分生组织:细胞能不断分裂,如根尖的生长点;

⑤ 机械组织:支持作用,如纤维;

⑥ 分泌组织:能分泌物质,如花中的蜜腺分泌细胞。

(2) 动物四大组织

①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排泄、分泌作用,如口腔上皮;

②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如心肌、骨骼肌;

③ 结缔组织:分布在各器官中,有支持、连结、保护、营养、修补等多种功能,如血液; ④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2.器官、系统:

(1)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连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植物体的六种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全部生命活动。

人体和动物的器官更多,眼、鼻、耳、胃、肠、心脏都是器官,这些都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都称为器官。

(2) 系统 是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集合体。人和高等动物由八个系统构成,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与种族绵延。

第六章 物质的结构

【概念和规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1、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molecule)、原子(atom)或离子(ion)构成。

2、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3、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5、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构成。

6、金属(metal)直接由原子构成。

7、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electron)。

8、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9、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

10、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atomic nucleus)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1、现代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proton)和不带电的中子(neutron)构成。而且它们由更小的微粒夸克(quark)构成。

1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3、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并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元素

1、把物质中的同一种原子统称为元素(element)。

2、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3、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和符号,符号通常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有重复,增加第二个小写字母。

4、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为天然元素,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5、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① 宇宙中氢元素最丰富,其次是氦元素;

②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

③ 地核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铁元素、镍元素;

④ 空气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

6、常见的元素名称及其元素符号

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名称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溴 银 碘 金 铅 汞

符号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Br Ag I Au Pb Hg

盐酸、盐镪水 氢氯酸 HCl;硝镪水 硝酸 HNO3;硫镪水 硫酸 H2SO4;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消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7、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element)。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nonmetal)单质两大类。

8、在非金属元素中He、Ne、Ar、Kr、Xe、Rn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9、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化合物(compound)。

10、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确定的组成,并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11、由同种单质或同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pure substance)。纯净物有确定的组成,所以它有确定的性质。

12、由不同种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mixture)。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就没有固定的性质。

13、通常所说的纯净物是指杂质很少的物质。

14、混合物可以通过蒸馏、过滤等方法分离得到纯净物。

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3、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一些现象。

5、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6、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

7、固体分为晶体(crystal)和非晶体两大类。

8、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名称 颜色 硬度 导电性 原子排列 金刚石 无色或略带颜色 最大 不导电 骨架状排列 石墨 灰黑色不透明 柔软滑腻 导电 层状排列

华师大七下科学复习

第一章 水

【概念与规律】

一、地球上的水

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它包括海洋水,不能直接利用。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

(1)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态水(冰雪)、气态水(水汽)和液态水。

(2)按其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咸水(salt water)和淡水(fresh water)。

(3)按其存在的空间:可以分为海水(sea water)、大气水和陆地水(land water)。

(4)按其对生命的作用:可以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的96.5%,陆地水约占3.5%,其中1%是咸水,2.5%是淡水。

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占地球上全部水资源的十万分之七。

4、大气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能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5、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植物或者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中的含水量也不一样。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高;生命力旺盛的部分比生命活动不旺盛的部分含水量高。如,根尖、嫩梢、幼苗含60%~90%,树干为40%~50%,风干种子为10%~40%

6、人体中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左右,一般情况,人每天至少应饮水2—2.5L。

二、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1、我们把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水的密度(density)。水具有一定的密度,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国际单位中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2、水的三态变化及能量变化

熔化(melting):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固态→液态 熔化时吸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凝固(condensation):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液态→固态 凝固时放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点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汽化(vaporization):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evaporation):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沸腾(boiling):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boiling point):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液化(liquefaction):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升华(sublimation):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冬天结冰衣服变干;樟脑丸消失;

碘升华等)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出热量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3、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能够进行水分交换叫水循环(cycle of water)。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水属于可再生资源。

三、水是常用的溶剂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天然水因溶解了许多物质而属于复杂的混合物(mixture)。

2、溶液(solution)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solvent),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solute)。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3、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再加入的溶质不会再溶解,而会产生沉淀。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solubility)。不同温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相同。溶解度表示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温度对固体、气体溶质溶解程度的影响:

(1)固体溶解程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2)气体溶解程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

由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当其他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较多的一种叫溶剂,把含量较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浓度:同质量的水中如果溶解了不同量的溶质,我们就说它们具有不同的浓度。溶有较多溶质者浓度较大,溶有较少溶质者浓度较小。

5、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取用。用过的药匙和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使试管倾斜,把装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6、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平放在桌上,读数时使视线以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7、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四、水的组成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加水的导电性),水会分解(分解反应)成氢气(hydrogen)和氧气(oxygen)。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通直流电

水 氧气 + 氢气

H2O O2 H2

氢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化合(化合反应)成水。

点燃

氢气 + 氧气 水

H2 O2 H2O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个水分子(water molecule)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的。

五、检验水的存在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硫酸铜 + 水 水合硫酸铜

CuSO4 H2O CuO4·5H2O

( 白色) ( 蓝色 )

蓝色的无水氯化钴遇到水会变成红色

氯化钴 + 水 水合氯化钴

CoCl2 H2O CoCl2·6H2O

( 蓝色) ( 红色 )

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我国人口众多,不但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而且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普遍紧张的原因

(1)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3)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迅猛增加。

(4)水污染日益严重,也是造成当代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上淡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是降水量空 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总的说来,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热带雨林地区);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沙漠、荒原)。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江河径流量居前六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少)。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面对水资源分布不均,只能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合理措施:

(一)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大坝、植树造林等)

(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适度地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

2、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

(一)是自然污染,即由于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还有农业上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三)水污染的危害:可以使人致病、中毒甚至死亡。

我们应合理利用和保护宝贵的淡水资源,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空 气

【概念和规律】

一、空气的存在

1、空气(air)有质量。

2、大气层会对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产生大气压(atmosphere)的作用。

3、气体和液体都能形成对流。一般说来,液体或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它们就向上运动;液体或气体受冷时体积会缩小,它们就向下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对流。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由氮气(nitrogen)、氧气(oxygen)、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稀有气体(noble gases)、臭氧(ozone)、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如下表:

物质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

体积百分比 78% 21% 0.94% 0.03% 0.03%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2、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很少,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六种。它们的性质不活泼,但用途较广,如氦气可用来填充飞艇和气球;氩气等可以填充灯管,发出特别颜色的光,制成霓虹灯。

3、空气在很低的温度下或很高的压强下,会变成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是不同的,因此,用液化空气的办法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三、氧气

1、催化剂(catalyst):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又叫触媒。

2、氧气

①实验室里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可使这个反应的速率加快。 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过氧化氢→氧气+水 条件(催化剂)

高锰酸钾→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条件:加热)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条件:加热、催化剂)

③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丝、木炭、蜡烛、硫磺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说明氧气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最常见方式是燃烧和缓慢氧化。

④要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⑤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又可用排水法收集。

3、燃烧(combustion)

①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②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具有可燃物、具有助燃物、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燃烧就会停止。

灭火的方法:①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②将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③撤离可燃物。 灭火的方法。水 a.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 受热蒸发的水蒸汽能隔离空气

CO2 a. ρCO2 > ρ空气b.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当然,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性质,灭火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木头着火可水扑灭;金属Na

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Na与H2O反应后生成H2,会使火势更大;油类和精密仪器着火也 不能用水来扑灭,而是用灭火器来灭火。

(3):灭火器(主要材料是CO2).

1.酸性灭火器:H2SO4 + 2NaHCO3 à Na2SO4 + 2CO2↑+ 2H2O。

2.泡沫灭火器:扑灭一般材料的火灾 。

3.干粉灭火器:扑灭油类与电器设备的火灾。

4.液态CO2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文件档案贵重物品的火灾

5、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品时,先拿下瓶塞并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让标签向手心,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或其它容器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地沿着

容器壁流入试管里。当倾倒的药液量符合要求后,不要立即将试剂瓶放下,而要稍停一下,待试剂瓶口的残留药液流入试管后再放下试剂瓶,盖上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并使标签向外。

6、氧气的用途

l.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

2.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液氢在液氧中燃烧)。

3、是不是只有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称为燃烧呢?

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为燃烧。须指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一般情况下,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通常以燃烧的方式进行,不过,也有许多物质与氧气并不发生燃烧。如: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久了就会生锈,人也可以利用氧气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出能量。这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四、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3+2Hcl =CaCl2 +H2O +CO2)

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该伸入液面下(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人工降雨和舞台效应)。

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④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了,可用燃烧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了,则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了。

⑤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在干涸的深井、深洞和久未开启的菜窖里,人进去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2、二氧化碳的用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饮料,用于灭火,舞台效应等

3、要检查配有试管的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首先应将装置连接好,把导管口的一端浸入水里,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当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再把双手移开,过一会儿,若发现在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五、保护大气圈

1、由于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使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多,而散失少,结果使地球的气温变高,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的危害:

1)影响气候、农作物的收成;气温升高造成水蒸气加快,加剧土地的荒漠化;2)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引发水灾淹没城市等。

2、大气中某些区域臭氧浓度减少较多时,会产生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破坏后,将有较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可能伤害人类和动物的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过多的紫外线会严重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正常生长、加剧温室效应并导致光化学大气污染。

3、空气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ƒ汽车尾气的排放;④建筑装饰材料释放有毒气体。

4、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可引起光化

学烟雾);‚烟尘等可吸入颗粒物。

5、空气污染的危害: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6、保护空气的措施:•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消除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利用清洁能源;研究化石燃料的除硫方法及经济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硫)ƒ治理废气(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④植树、造林、种草、改善环境。

第三章 阳光

【概念与规律】

一、太阳辐射能

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着的气体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2、由于地球离太阳很远,又远比太阳小,因此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仅占太阳总辐射能(rakiation energy)的极小一部分,但足以提供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3、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黑色的物体比表面白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

二、阳光的传播

1、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1)热光源:由于高温而发光的物体叫热光源,如白炽灯、火炬、电弧灯、太阳等。

(2)光源:发光时温度并不高的物体叫冷光源,如日光灯、节能灯等。

(3)人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如月球、桌椅、水滴等本身不发光,看到它们是由于它们反射了太阳等其他光源的光。

2、从影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证明,阳光(包括一切光)在均匀介质(medium)中沿直线传播,这是任何光源发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规律。

3、光线(light ray):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假想的线就叫做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三、阳光的组成

1、色散现象(dispersion):阳光经过三棱镜(prism)后,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该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1)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色光经过棱镜发生偏折的程度不同,使白光中的各色光分离,从而形成色散现象。(如图3.1所示,紫光偏折程度最大,依次至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单色光:不能再发生色散的色光叫单色光。

(3)复色光:由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4)色散现象表明:阳光(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阳光、蜡烛火焰、白炽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2、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

(1)光谱: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和虹(rainbow)的色彩的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同,即红、橙、黄、绿、蓝、靛、紫。

(2)可见光谱(visible spectrum):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做可见光谱。

(3)实验证实太阳可见光谱之外还存在大量不可见辐射(如图3.2所示),在可见光谱中

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红外线(infrared ray),在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紫外线(ultraviolet ray)。

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组成。

(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作用: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射线。

①红外线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烤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绕过云雾等微粒的能力比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被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在军事上红外遥测和红外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紫外线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由于紫外线能量高到足以杀死或杀伤活细胞,因此在医院和食品厂常用紫外线灯消毒灭菌。利用紫外线发出的光对某些昆虫有特殊吸引力,可制成紫外诱蚊灯;应用紫外线的萤光效应,进行防伪。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少量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接触大量紫外线将导致皮肤晒斑、老化、晒伤,甚至导致皮肤癌。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 土 壤

【概念与规律】

一、土壤的组成和利用

1、土壤的组成

⑴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的生物。土壤中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比例。通常在土壤中,固体物质和空隙的体积各占一半。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质量占95%左右,其余的是腐殖质。

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果

土壤中有生物吗? 取一土壤的典型样品,仔细观察,并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寻找土壤中有无生物 发现有蚯蚓等生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小生物

土壤中有空气吗? 取相同形状、体积的土壤和铁块,分别放置于两只完全相同的大烧杯中,分别标记为A、B;向A、B中注水,直到水面恰好将土壤块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 A烧杯中注入的水比B烧杯中注水量多

土壤中有水吗? 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试管壁有水珠生成,试管口有雾状水蒸汽

土壤中有有机物吗? 将一定质量的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待土壤冷却时,再用天平称量 土壤能燃烧,冷却后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土壤中有无机盐吗? 将燃烧后的土壤放到烧杯中,加足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提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后蒸发 土壤中有不溶于水的无机盐;

蒸发后的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

结 论 土壤中有土壤生物、空气、水、有机物、不溶于的无机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 ⑵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⑶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砂土,粘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粘土,砂粒、粘粒比例适中的土壤称为壤土。

2、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

⑴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岩石风化和生物积累过程才逐渐形成的。土壤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变成土壤的?

①风的作用: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岩石,久之,岩石被慢慢地磨损,有了裂缝,最后破裂成小碎块。

②流水的作用:流水能促使大块岩石裂成小块。

③冷热交替的作用:炎热的太阳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下降,岩石会爆裂。事例:修栈道。

④冰能裂石:雨水积聚到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0℃以下,水就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使岩石块。缝隙加大,最终裂成小碎

⑤生物的作用:种类繁多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的作用下,岩石也会碎裂成石块等。

⑵腐殖质是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表层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粘附在矿物质颗粒的表面而形成的。腐殖质越多越厚,土壤越肥沃。

3、土壤的多种利用

⑴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自然土壤,能生长不同类型的植物,这些植物是动物的天然食物源泉。

⑵人类利用各种土壤,通过栽种各种作物,获得粮食及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原料。

二、土壤与植物

1、土壤支持植物生长

⑴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养分、水分和空气,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⑵沙土通气性能好,但保持水的性能很差;粘土保持水的性能很好,但透气性能差;两者都对植物生长不利。壤土通气和保持水分性能都好,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

2、植物保护土壤

⑴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接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土壤的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植物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⑵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和风力侵蚀两种。

土壤的性状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粘土类土壤 质地粘重,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不太疏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三、土壤污染的防治

1、土壤污染的途径

污染物可以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式,通过灌溉、施肥、施用农药和降雨等途经进入土壤。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土壤功能。

2、土壤污染的危害

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在生物体内,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

3、防止土壤污染

防止土壤污染必须贯彻“预防为主”,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具体措施依实际情况而定。

4、保护土壤

土壤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保护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不宜农业生产。

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概念与规律】

生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别是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和动物体的各个系统在进行生理活动时能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共同完成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1.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脑、脊髓、心、肺、肠等。

4.系统: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5.生物体:低等的动物及植物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人体与高等动物则由器官构成更复杂的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

1.动物体(以人体为例)从上到下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1) 头部:分布着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它的功能是从外界捕获各种信息并作出迅速反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① 动物与人体头部区别:人体的眼、鼻、口分布在一个平面上,两眼位于一个平面上使人观察物体能获得一个立体的形象,使人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在头的两侧,使视野开阔,扩大感受外界刺激的范围,有利于生存。

② 人体的五官则是:眼、鼻、口、耳、喉。

(2) 颈部:是头与躯干连接的部分。人体的颈部较短而柔软,并能灵活运动,从而扩大感觉器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3) 躯干:是人体的主要部分,呈扁圆柱体,躯干前后径小于左右径,有利于直立。

(4) 四肢:人体的附肢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下肢可直立行走。

① 人的上肢有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有灵活的关节相连。人类最早的祖先开始用下肢直立行走时,上肢就获得自由,特别是手,可随时任意使用,于是获得了许多新的功能。

② 人手的生物学功能:如抓、握住物体、取食等,是人与动物都具有。但制造和使用工具、绘图、写字等是人手特有的功能。握手、拍手、招手、握拳等是人手表述情感的功能。

2.植物体:植物界种类繁多。根据有无真正的花,可分为显花植物和隐花植物。

(1) 显花植物(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梨树、苹果树、大豆、油菜、水稻、小麦等。

(2) 隐花植物:无真正花的植物,包括: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如苏铁、银杏。

有根、茎、叶,无种子。如蕨。

孢子植物 不能区分真正茎、叶,有假根。如葫芦藓。

不能区分茎,叶、只称叶状体,有假根。如海带

二.细胞: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之间之所以存在着亲缘关系,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之故。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微小,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细胞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从外到内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组成。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1) 细胞壁:植物细胞外包着较坚韧的一层是细胞壁,它含有纤维素,所以植物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2) 细胞膜:非常薄,正常状态的植物细胞这层膜紧贴细胞壁,因此看不清楚。动物的细胞最外层则是细胞膜。

细胞膜功能:① 对细胞有保护作用,使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使细胞相对独立性;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物质。

(3)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在细胞核外的透明粘稠物质。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

(4) 细胞核:一般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位于细胞中央,外包极薄的核膜,核内含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和RNA的染色质或染色体。细胞核的功能是控制整个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等生命活动。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中央液泡。

2.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多样,但细胞的化学组成基本类似。

(1) 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水分、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多种无机盐。

(2) 构成细胞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钾、钠、氯11种,还有少量铁、锰、锌、氟、硒、铜、碘等元素。

3.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的分裂是指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的过程。

(1) 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 直接分裂:无丝分裂;② 间接分裂: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核和细胞都先延长,细胞膜在中间向里凹,最后断裂成两个核,然后细胞也随之从中间裂成两部分,这样一个细胞就成了两个相似的子细胞。这种分裂过程中看不到细胞核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也无产生纺锤丝,所以称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过程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纺锤丝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这也是与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2) 细胞的生长: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质量增加,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生长。

(3) 细胞的分化: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不再生长,大部分细胞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而具有新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对生物体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结构功能复杂化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生物体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裂;体积增大——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形状、构造、功能的改变——细胞的分化。

4.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地球上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草履虫,在一个细胞中完成一切生命活动——

生长、发育、繁殖等。

多细胞生物:由许多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绝大多数动植物。在这些多细胞生物中,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的。

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出现的,有了细胞就有了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 植物主要组织

① 保护组织:保护内部结构,如叶的上、下表皮;

② 营养组织:贮藏营养物质,如叶的叶肉细胞(栅栏状结构和海绵状结构);

③ 输导组织:输送水、无机盐,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

④ 分生组织:细胞能不断分裂,如根尖的生长点;

⑤ 机械组织:支持作用,如纤维;

⑥ 分泌组织:能分泌物质,如花中的蜜腺分泌细胞。

(2) 动物四大组织

①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排泄、分泌作用,如口腔上皮;

②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如心肌、骨骼肌;

③ 结缔组织:分布在各器官中,有支持、连结、保护、营养、修补等多种功能,如血液; ④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2.器官、系统:

(1)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连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植物体的六种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全部生命活动。

人体和动物的器官更多,眼、鼻、耳、胃、肠、心脏都是器官,这些都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都称为器官。

(2) 系统 是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集合体。人和高等动物由八个系统构成,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与种族绵延。

第六章 物质的结构

【概念和规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1、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molecule)、原子(atom)或离子(ion)构成。

2、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3、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5、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构成。

6、金属(metal)直接由原子构成。

7、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electron)。

8、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9、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

10、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atomic nucleus)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1、现代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proton)和不带电的中子(neutron)构成。而且它们由更小的微粒夸克(quark)构成。

1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3、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并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元素

1、把物质中的同一种原子统称为元素(element)。

2、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3、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和符号,符号通常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有重复,增加第二个小写字母。

4、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为天然元素,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5、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① 宇宙中氢元素最丰富,其次是氦元素;

②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

③ 地核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铁元素、镍元素;

④ 空气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

6、常见的元素名称及其元素符号

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名称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溴 银 碘 金 铅 汞

符号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Br Ag I Au Pb Hg

盐酸、盐镪水 氢氯酸 HCl;硝镪水 硝酸 HNO3;硫镪水 硫酸 H2SO4;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消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7、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element)。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nonmetal)单质两大类。

8、在非金属元素中He、Ne、Ar、Kr、Xe、Rn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9、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化合物(compound)。

10、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确定的组成,并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11、由同种单质或同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pure substance)。纯净物有确定的组成,所以它有确定的性质。

12、由不同种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mixture)。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就没有固定的性质。

13、通常所说的纯净物是指杂质很少的物质。

14、混合物可以通过蒸馏、过滤等方法分离得到纯净物。

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3、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一些现象。

5、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6、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

7、固体分为晶体(crystal)和非晶体两大类。

8、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名称 颜色 硬度 导电性 原子排列 金刚石 无色或略带颜色 最大 不导电 骨架状排列 石墨 灰黑色不透明 柔软滑腻 导电 层状排列


相关文章

  • 七下生物教学计划
  • 七年级<生物学>(下)教学计划 教师:舒洪玲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 ...查看


  • 我校集体备课的一点具体做法:
  • 跨越三重门 --2010河北中考语文备考研讨 李锦奎 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 为了扎实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我们初三语文组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民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力争中考语文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 一.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储备] 1.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 4.修辞手法的作用: ...查看


  •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3月31日(周一) 八下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完成<自主测评>67-68页. 4月1日(周二) 八下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成<自主测评>70-71页. 4月2日(周三 ...查看


  • 七下科学复习卷
  • 七下科学期末复习综合卷(第一.二章) 705 洪扬 施泽政 孙瀚云 施李仲涵 周 航 吴飞洋 一.选择题 (1)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 ...查看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加选择题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考试复习提纲 1.隋朝,定都长安. 2. 3.隋炀帝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查看


  • 七下生物皮肤与汗液分泌期末复习提炼
  • 七下生物皮肤与汗液分泌期末复习提炼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在体表,与外界直接接触.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 表皮 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 ...查看


  • 七下复习--理解性默写
  • 七下复习--理解性默写 一.<木兰诗>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 是: , , , . ...查看


  • 七下复习专题第六章概率初步 (1)
  • 数学复习专题:第六章 概率初步 知识点一: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1. 确定事件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_______________. 有些事情我 ...查看


  •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百草园部分 1.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相隔时间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