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的目的包括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吗

2017年1月16日星期一,《中国税务报》第8版刊载《税务知识再进考场 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冷文娟,实习记者:成晓瞳)一文(以下简称《冷、成文》)。《冷、成文》认为,营改增的目的包括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笔者认为该观点错误,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和广大考生,分析如下。

《冷、成文》写道:“试题: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A.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B.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C.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D.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这是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答案是ABCD四项全选。您答对了吗?”

《冷、成文》认为,营改增的目的包括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该观点正确吗?

笔者分析,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税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6号)第二条规定:(一)以2014年为基数核定中央返还和地方上缴基数。(二)所有行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围。(三)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四)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五)中央上划收入通过税收返还方式给地方,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六)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主要用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全面营改增结束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局面,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另一方面,全面营改增后,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因此全面营改增是减税政策,而不是增税政策;全面营改增不是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而是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冷、成文》观点错误,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和考生,使广大观众和考生误认为营改增是增税政策。但愿笔者撰写的纠错文章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上述误导。

参考文献

1.贺飞跃主编《新编税收理论与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0

2.贺飞跃著《全面营改增与纳税筹划十二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6

附录——

税务知识再进考场 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

冷文娟  成晓瞳

试题: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A.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B.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C.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D.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这是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答案是ABCD四项全选。您答对了吗?

“很开心,我答对了这道税务题目。”参加此次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王航说,“一道题目差之毫厘,或许排名就会谬以千里了。所以每一道题目对我们来说,都很关键。”刚刚确定进入面试的王航很激动,他报考的职位,竞争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近日,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揭晓成绩。有关机构统计,这道关于营改增考题的正确率为66%。同时,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道有关个人所得税运用考题的正确率达到90.1%,成为历年涉税考题中正确率最高的一次。

十年公考 涉税考题不断丰富

事实上,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考题“涉税”已非首次。以“税”作为考查对象和考查话题命制的常识题目,近年来时常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之中。记者查询了近十年来公务员考试试题,国考、京考的试卷中,与“税”相关的常识题目大部分年份都是考一道题,个别年份考两道或者不考。10年国考共计考查6道题目,9年京考共计考查8道题目。

就考查内容来说,根据华图教育数据统计显示,国考、京考的常识判断题目中,国考与“税”相关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题目中:一是时政题,直接考查热门涉税时政话题。例如以全面推进的营改增政策作为切入热点的题目;二是法律题,主要考查我国现行税法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以事例来出题,考查对法条的理解、应用,例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为命题切入点的题目;三是历史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特别是与当今税收制度改革相关的古代赋税制度,例如以“取消农业税”作为命题切入点的题目;四是经济题,多是将“税收”这一概念,放在宏观经济学中考查,将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与宏观调控的其他手段,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一并考查,涉及税率、个税和关税等税法相关问题。第四类题目是近几年公考涉税考题中数量最大、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种。

可以发现,与“税”相关的常识内容,已成为公务员考试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正如华图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乔海波所说,“今年京考常识部分的营改增考题,紧密切合了当下国内税收政策变革的方向,是社会热点,对于考生来说是应知应会的内容。”

人人知税 税收观念渐入人心

公务员考试之外,涉税考题出现在历年的高考中的情形也并不鲜见。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文史类)就出现过一道个人所得税推算的选择题。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试题。之后,各地高考试题中,也陆续出现了与税法、税收知识相关的考题:2010年全国高考江苏卷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政治试题,考查即将步入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对税法基本知识的理解,英语试题中更是出现两条以上涉税题目;201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的15套试卷中,有5套试卷包含了税收元素,涉及11个省(直辖市)。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税收;税收又与民生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税收知识进考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宣传的意义。北京市地税局宣教处处长冯强表示,公务员考试、高考等考试都是体现我国教育培养、人才选拔导向的测试。此类考试中频繁出现涉税考题,是税收在国家治理与经济生活中地位不断凸显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对税收关注的不断升级,有利于税收深植于纳税人心中,提升全社会的税收遵从度。

那么,考生对于税收知识的了解程度又如何呢?乔海波认为,虽然题型、难度、考查方式不尽相同,不便于直接类比,但是从总的趋势上还是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那就是,相较于前几年国考、京考涉税考题的正确率,今年涉税考题的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考生的税收素养正在不断上升。

针对这一表现,冯强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无论征纳双方,都要不断加深对税收问题的科学把握和运用。“我们希望,涉及税收观念、税收知识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和宣传,营造出‘人人知税’的良好氛围。”

2017年1月16日星期一,《中国税务报》第8版刊载《税务知识再进考场 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冷文娟,实习记者:成晓瞳)一文(以下简称《冷、成文》)。《冷、成文》认为,营改增的目的包括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笔者认为该观点错误,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和广大考生,分析如下。

《冷、成文》写道:“试题: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A.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B.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C.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D.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这是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答案是ABCD四项全选。您答对了吗?”

《冷、成文》认为,营改增的目的包括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该观点正确吗?

笔者分析,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税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6号)第二条规定:(一)以2014年为基数核定中央返还和地方上缴基数。(二)所有行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围。(三)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四)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五)中央上划收入通过税收返还方式给地方,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六)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主要用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全面营改增结束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局面,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另一方面,全面营改增后,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因此全面营改增是减税政策,而不是增税政策;全面营改增不是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而是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冷、成文》观点错误,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和考生,使广大观众和考生误认为营改增是增税政策。但愿笔者撰写的纠错文章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上述误导。

参考文献

1.贺飞跃主编《新编税收理论与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0

2.贺飞跃著《全面营改增与纳税筹划十二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6

附录——

税务知识再进考场 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

冷文娟  成晓瞳

试题: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A.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B.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C.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D.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这是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答案是ABCD四项全选。您答对了吗?

“很开心,我答对了这道税务题目。”参加此次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王航说,“一道题目差之毫厘,或许排名就会谬以千里了。所以每一道题目对我们来说,都很关键。”刚刚确定进入面试的王航很激动,他报考的职位,竞争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近日,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揭晓成绩。有关机构统计,这道关于营改增考题的正确率为66%。同时,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道有关个人所得税运用考题的正确率达到90.1%,成为历年涉税考题中正确率最高的一次。

十年公考 涉税考题不断丰富

事实上,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考题“涉税”已非首次。以“税”作为考查对象和考查话题命制的常识题目,近年来时常出现在公务员考试之中。记者查询了近十年来公务员考试试题,国考、京考的试卷中,与“税”相关的常识题目大部分年份都是考一道题,个别年份考两道或者不考。10年国考共计考查6道题目,9年京考共计考查8道题目。

就考查内容来说,根据华图教育数据统计显示,国考、京考的常识判断题目中,国考与“税”相关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题目中:一是时政题,直接考查热门涉税时政话题。例如以全面推进的营改增政策作为切入热点的题目;二是法律题,主要考查我国现行税法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以事例来出题,考查对法条的理解、应用,例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为命题切入点的题目;三是历史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特别是与当今税收制度改革相关的古代赋税制度,例如以“取消农业税”作为命题切入点的题目;四是经济题,多是将“税收”这一概念,放在宏观经济学中考查,将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与宏观调控的其他手段,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一并考查,涉及税率、个税和关税等税法相关问题。第四类题目是近几年公考涉税考题中数量最大、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种。

可以发现,与“税”相关的常识内容,已成为公务员考试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正如华图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乔海波所说,“今年京考常识部分的营改增考题,紧密切合了当下国内税收政策变革的方向,是社会热点,对于考生来说是应知应会的内容。”

人人知税 税收观念渐入人心

公务员考试之外,涉税考题出现在历年的高考中的情形也并不鲜见。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文史类)就出现过一道个人所得税推算的选择题。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试题。之后,各地高考试题中,也陆续出现了与税法、税收知识相关的考题:2010年全国高考江苏卷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政治试题,考查即将步入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对税法基本知识的理解,英语试题中更是出现两条以上涉税题目;201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的15套试卷中,有5套试卷包含了税收元素,涉及11个省(直辖市)。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税收;税收又与民生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税收知识进考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宣传的意义。北京市地税局宣教处处长冯强表示,公务员考试、高考等考试都是体现我国教育培养、人才选拔导向的测试。此类考试中频繁出现涉税考题,是税收在国家治理与经济生活中地位不断凸显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对税收关注的不断升级,有利于税收深植于纳税人心中,提升全社会的税收遵从度。

那么,考生对于税收知识的了解程度又如何呢?乔海波认为,虽然题型、难度、考查方式不尽相同,不便于直接类比,但是从总的趋势上还是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那就是,相较于前几年国考、京考涉税考题的正确率,今年涉税考题的回答正确率稳中有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考生的税收素养正在不断上升。

针对这一表现,冯强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无论征纳双方,都要不断加深对税收问题的科学把握和运用。“我们希望,涉及税收观念、税收知识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和宣传,营造出‘人人知税’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章

  •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 财 政 学 第一章 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 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 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 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 ...查看


  •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2.1第4章 公共财政)
  •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 第二篇 宏观经济部门 第4章 公共财政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查看


  •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 1.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政府干预经济是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所谓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


  • 财政学重点
  • 一.财政的起源 1. :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 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3. 从经济学 ...查看


  • 当前财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政策趋向
  • 2008年第56期(总第2184期) 当前财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及 政策趋向 山东省财政厅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77年全国财政收入为874亿元,而2007年则达到511万亿元, ...查看


  •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建议_孙开
  • 专题: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建议 ●孙开 王丹 近 期,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越 的功能.具体地说,所谓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意指在日常的财政收入支出过程中,当支出期限到来之前,总有一些资金会留存 ...查看


  •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2
  • 导论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剩余产品:目的:满足公共需求 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属性:历史的经济范畴 特征:国家主体性. 强制性. 无偿性 财政学概 ...查看


  • 财政学课后答案
  • 财政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 ...查看


  • 自考 财政学
  • 自考 财政学 课程代码00060 复习资料 重要概念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财政学是以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揭示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管理的机制,是财政学所致力完成的两大任务.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私人个别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