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及装港结构分析

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及装港结构分析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克

(2011年10月30日)

前 言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由我国特定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煤炭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物资。又由于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所决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北煤南运”将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格局,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通道。本文在今年特定经济环境背景下,通过岁末预盘点的方式,对2011年“北煤南运”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2012年影响煤炭需求、供给和运输等相关因素,对2012年“北煤南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又基于“北煤南运”装船港口的建设情况,对2012年及十二五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

第一部分:2011年“北煤南运”的岁末预盘点及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未能按人们的预期实现复苏,却又因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快速蔓延,使世界经济再次受到了拖累。在世界经济发展迟滞和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仍保

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资料显示,前三季度GDP增幅达到9.4%,而且诸多专家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9%以上。尽管国家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且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出口形成了抑制,但由于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幅。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1-8月份全国煤炭总消耗量已达到24.8亿吨,同比增幅10.0%。其中进口煤炭1.04亿吨,同比下降1.4%;国内煤炭产量达到24.61亿吨,同比增幅14.1%。8月末国内社会库存2.6亿吨,同比增幅6.4%。在煤炭进口下降、消耗增加情况下,国内煤炭社会库存仍略有提升,说明煤炭产能相对充足。预计今年年内煤炭供需总体平衡,仍将维持稳中有升的平稳态势。

在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北煤南运”总量也呈增长态势。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快报,1-8月份“北煤南运”完成下水量4.12亿吨,同比增加7089万吨。本文用等比例放大和经验分析的综合方法对后几个月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北煤南运”下水量约6.24亿吨,将比2010年约增9800万吨。

第二部分:2012年“北煤南运”产运需趋势分析

据专家分析,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非常复杂,有可能继续恶化,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尽管我国将继续实施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中国政府会以民生为第一要务,会采取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保持2012年的经济增长态势不发生大的变化。本文认为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增幅比2011年将会有所下降。理由如下:

一、煤炭需求侧分析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我国2012年GDP增速将为8.7%。“北煤南运”的主流市场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省市),增速也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为明年“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提供了空间。

(一)今年以来,华东华南多个省市用电形势非常紧张。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达5000万千瓦,综合省内发电能力和外受电力,全省存在350万左右千瓦的用电缺口;广东省往年被保供的重点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也要在高峰时段错峰用电;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达到了6628万千瓦,高峰日用电量超过了13亿千瓦时,负荷水平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全省共有6.8万家企业参加错峰让电;上海市今年“迎峰度夏”形势相对平稳,但最高负荷也达到2548.9万千瓦,同比增

长6.9%;福建省“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最高时同比增长10.14%。上述区域紧张时段的用电压力如果在2012年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将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一定空间。

(二)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北煤南运”市场区域内新增的装机容量至少为1200千瓦以上。新增机组将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空间,又由于今年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火力发电企业效益下降,影响了企业发电积极性,如果明年这一矛盾能有所缓解,也将通过释放既有机组发电能力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南方对海运煤炭调进的依赖程度在加大。由于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煤炭供应紧张,使与其邻近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铁路直达和公路运输电煤量锐减,其减量将更多依靠海运煤炭补充。另外西部经济发展使今年广东等省西电东输出现了负增长,预计2012年西电东输量亦不会大幅增加,这些都为“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提供空间。

(四)银根收紧、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这对“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国家正在研究相应的例如民间融资管理等应对措施,旨在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解困。因此,明年上述问题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缓解。况且近年居民用电量逐年加大,增加

了用电刚性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因企业经营困难对“北煤南运”减量的影响。

综上本文基本判断,2012年需求侧将继续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空间支持。

二、煤炭供给侧分析

近年来,作为“北煤南运”主要依托的山西和内蒙地区煤炭资源整合已基本到位,对产能的影响已逐步消除,煤炭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煤炭产能会因之快速增长。据了解,2012年将有平朔东露天矿、伊泰塔拉壕煤矿、红清河煤矿和山煤铺龙湾煤矿等一批经过资源整合或技术改造的新矿投产,同时2011年下半年投产的同煤麻家梁、东周窑等煤矿也将释放产能,因此本文认为,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将对“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北煤南运”的运能分析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有关港口发布的信息,尽管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北煤南运”装港的投入,但其新增能力均在2012年下半年方初步形成,因此港口通过能力将是抑制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重要因素。

2012年新增港口通过能力见下表:

单位:万吨

又据铁路部门信息,目前我国三条主要运煤铁路通道有两条运能已接近饱和:大秦线今年预计完成运量4.3亿吨,接近其设计能力,侯月线今年预计完成1.83亿吨,亦接近其能力上限,因此上述两条铁路2012年增量空间有限;朔黄线具有较为充足的增量空间,可以满足黄骅港煤三期投产后的增量要求,但由于其终端仅为黄骅港,且黄骅港煤三期也将在明年年底才投产,因此朔黄线运能储备对2012年“北煤南运”增加运量的帮助不大。从铁路既有设计通过能力看,铁路运能将是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主要抑制因素。

由此可见,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增长的根本障碍是运输,挖潜将是2012年港口和铁路运行的主题。

由秦皇岛港的运行经验可知,港口的实际运行水平超过其设计能力30%是可能的。秦皇岛港煤炭的设计通过能力为1.93亿吨,但通过挖潜,使其今年实际运行水平达到了2.5亿吨。尽管秦皇岛港的老码头(三公司)明年将关闭,但该港完全可能通过继续挖潜来弥补其减量,且明年的实际运行水平仍有可能略高于

今年;黄骅港近年来一直在8000 万吨徘徊,今年通过挖潜将达到9600万吨,因此后续挖潜空间不大,不过神华天津煤炭码头现阶段只发挥了设计能力的50%,仍有2000万的能力空间;锦州港煤炭码头现全部为通用泊位,虽工艺原始,但潜能较大,近年来煤炭吞吐量每年递增10%以上;营口港与华能集团合建的煤炭中转基地,设计能力3000万吨/年,随着蒙东货源保障能力的增强,还会有一定的挖潜空间;连云、日照、青岛等港口因通道能力饱和,挖潜空间不大,挖潜空间最大的是唐山港。

唐山港的存量煤炭中转能力由唐山港集团有限公司(京唐港)、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有限公司(国投京唐港)和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曹妃甸煤一期)组成,设计通过能力合计9500万吨/年。按秦皇岛港的挖潜效果推算,上述港区可达1.24亿吨/年的实际运行能力,即挖潜空间近2800万吨/年(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且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港口的挖潜方法主要有提高泊位利用率,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维抢修效率,实行重载交接班等方法。相对于港口而言,铁路继续挖潜扩能的难度较大,因其近年已采用了加大行车密度、提高运行速度、增加牵引定数以及加大直通车比例等挖潜方法,并已收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因此,2012年铁路挖潜的难度和压力均大于港口。本文认为,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港口、铁路,特别是铁路

的挖潜效果,因此2012年“北煤南运”增幅将低于今年,运需之间的缺口将通过进口煤炭来补充,明年进口煤的数量将大于今年。

第三部分:2012年及“十二五”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描述

所谓装港结构是按一城一港的属地原则,将“北煤南运”装船港口企业存量设施的实际运行水平和新近所增减能力相加而形成的某一港口在“北煤南运”装港中的市场份额。装港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港口设计能力,它是决定装港结构的先天性和根本性因素;二是港口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市场营销水平 、生产组织水平 、设备管理水平、物流链协作水平以及经营者对挖潜超产的认同度。装港结构还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它并非某装船港口当年在“北煤南运”中的实际市场份额,而是指某一时点,“北煤南运”各装船港口存量泊位最高运行水平和年内增减泊位设计能力之和占“北煤南运”总装船能力的比例。本文认为2012年末“北煤南运”的装港结构如下所示:

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以看出,到2012年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将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秦皇岛港份额下降,由2011年的约40.1%降到约31.6%;黄骅港由2011年约15.4%上升到约18.8%;唐山港由2011年的约19.4%上升到约29.4%,增幅最大。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港口仅为煤炭物流的节点之一,港口运行水平须以铁路集运能力为前提。虽然2012年末装港结构会发生变化,但唐山港除现有的迁曹铁路支撑外,在2012年底并没有新增的铁路运能支撑。

2013年到“十二五”末,还有一批规划中的煤炭港口将要

投产。主要是由锦赤铁路和赤大白铁路支撑的中电投锦州港3500万吨/年煤炭码头一期项目,由赤绥铁路支撑的5000万吨/年绥中港项目和由大秦、张唐铁路共同支撑的唐山港合计能力为2亿吨/年的华电、华能、蒙冀、北京路局的四个项目,上述项目有的已开工建设,有的尚在报批过程中,但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届时“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将进一步变化。“十二五”末期“北煤南运”装港结构见下表:

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知,“十二五”末期,唐山港份额将从2012年约19.4%大幅上升到约40.3%;秦皇岛港将下降到约23.1%(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在曹妃甸煤二期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合并报表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合计能力为2.95亿吨/年,市场份额约为27.8%)。以唐山港为核心的“北煤南运”新格局将初步形成。下图是“十二五”期间唐山铁路地区规划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唐山港煤炭集运现有铁路为迁曹线,规划线路为张唐铁路。根据铁路部门规划,迁曹线2015年运力安排为13500万吨,张唐铁路近期规划通过能力为每年12030万吨,现已完成项目工可研,预计2014年以后通车。尽管张唐铁路有

扩能计划,但在“十二五”期间,唐山港煤炭吞吐能力的增加,仍需依托大秦线,届时装船港口的通过能力会暂时大于铁路通过能力,因而可能出现秦皇岛港和唐山港竞争的局面。而秦皇岛港的二公司(煤一、二期)和唐山港的京唐港区,因工艺落后和效率低下之原因,也将因之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第四部分: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一、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下,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在2011年基础上仍会有一定增量,但增幅将有所下降;

二、2012年港口和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将会加剧,挖潜的效果将决定着“北煤南运”的增幅,由于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北煤南运”的市场增量需求,所以2012年的煤炭进口量将会有所增长;

三、随着明年下半年新增港口能力的相继投入,2012年末“北煤南运”的装港结构将发生变化;到“十二五”末期,“北煤南运”的能力和运输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及装港结构分析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克

(2011年10月30日)

前 言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由我国特定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煤炭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物资。又由于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所决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北煤南运”将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格局,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通道。本文在今年特定经济环境背景下,通过岁末预盘点的方式,对2011年“北煤南运”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2012年影响煤炭需求、供给和运输等相关因素,对2012年“北煤南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又基于“北煤南运”装船港口的建设情况,对2012年及十二五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

第一部分:2011年“北煤南运”的岁末预盘点及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未能按人们的预期实现复苏,却又因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快速蔓延,使世界经济再次受到了拖累。在世界经济发展迟滞和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仍保

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资料显示,前三季度GDP增幅达到9.4%,而且诸多专家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9%以上。尽管国家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且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出口形成了抑制,但由于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幅。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1-8月份全国煤炭总消耗量已达到24.8亿吨,同比增幅10.0%。其中进口煤炭1.04亿吨,同比下降1.4%;国内煤炭产量达到24.61亿吨,同比增幅14.1%。8月末国内社会库存2.6亿吨,同比增幅6.4%。在煤炭进口下降、消耗增加情况下,国内煤炭社会库存仍略有提升,说明煤炭产能相对充足。预计今年年内煤炭供需总体平衡,仍将维持稳中有升的平稳态势。

在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北煤南运”总量也呈增长态势。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快报,1-8月份“北煤南运”完成下水量4.12亿吨,同比增加7089万吨。本文用等比例放大和经验分析的综合方法对后几个月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北煤南运”下水量约6.24亿吨,将比2010年约增9800万吨。

第二部分:2012年“北煤南运”产运需趋势分析

据专家分析,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非常复杂,有可能继续恶化,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尽管我国将继续实施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中国政府会以民生为第一要务,会采取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保持2012年的经济增长态势不发生大的变化。本文认为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增幅比2011年将会有所下降。理由如下:

一、煤炭需求侧分析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我国2012年GDP增速将为8.7%。“北煤南运”的主流市场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省市),增速也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为明年“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提供了空间。

(一)今年以来,华东华南多个省市用电形势非常紧张。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达5000万千瓦,综合省内发电能力和外受电力,全省存在350万左右千瓦的用电缺口;广东省往年被保供的重点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也要在高峰时段错峰用电;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达到了6628万千瓦,高峰日用电量超过了13亿千瓦时,负荷水平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全省共有6.8万家企业参加错峰让电;上海市今年“迎峰度夏”形势相对平稳,但最高负荷也达到2548.9万千瓦,同比增

长6.9%;福建省“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最高时同比增长10.14%。上述区域紧张时段的用电压力如果在2012年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将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一定空间。

(二)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北煤南运”市场区域内新增的装机容量至少为1200千瓦以上。新增机组将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空间,又由于今年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火力发电企业效益下降,影响了企业发电积极性,如果明年这一矛盾能有所缓解,也将通过释放既有机组发电能力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南方对海运煤炭调进的依赖程度在加大。由于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煤炭供应紧张,使与其邻近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铁路直达和公路运输电煤量锐减,其减量将更多依靠海运煤炭补充。另外西部经济发展使今年广东等省西电东输出现了负增长,预计2012年西电东输量亦不会大幅增加,这些都为“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提供空间。

(四)银根收紧、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这对“北煤南运”的运量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国家正在研究相应的例如民间融资管理等应对措施,旨在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解困。因此,明年上述问题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缓解。况且近年居民用电量逐年加大,增加

了用电刚性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因企业经营困难对“北煤南运”减量的影响。

综上本文基本判断,2012年需求侧将继续为“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空间支持。

二、煤炭供给侧分析

近年来,作为“北煤南运”主要依托的山西和内蒙地区煤炭资源整合已基本到位,对产能的影响已逐步消除,煤炭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煤炭产能会因之快速增长。据了解,2012年将有平朔东露天矿、伊泰塔拉壕煤矿、红清河煤矿和山煤铺龙湾煤矿等一批经过资源整合或技术改造的新矿投产,同时2011年下半年投产的同煤麻家梁、东周窑等煤矿也将释放产能,因此本文认为,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将对“北煤南运”运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北煤南运”的运能分析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有关港口发布的信息,尽管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北煤南运”装港的投入,但其新增能力均在2012年下半年方初步形成,因此港口通过能力将是抑制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重要因素。

2012年新增港口通过能力见下表:

单位:万吨

又据铁路部门信息,目前我国三条主要运煤铁路通道有两条运能已接近饱和:大秦线今年预计完成运量4.3亿吨,接近其设计能力,侯月线今年预计完成1.83亿吨,亦接近其能力上限,因此上述两条铁路2012年增量空间有限;朔黄线具有较为充足的增量空间,可以满足黄骅港煤三期投产后的增量要求,但由于其终端仅为黄骅港,且黄骅港煤三期也将在明年年底才投产,因此朔黄线运能储备对2012年“北煤南运”增加运量的帮助不大。从铁路既有设计通过能力看,铁路运能将是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主要抑制因素。

由此可见,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增长的根本障碍是运输,挖潜将是2012年港口和铁路运行的主题。

由秦皇岛港的运行经验可知,港口的实际运行水平超过其设计能力30%是可能的。秦皇岛港煤炭的设计通过能力为1.93亿吨,但通过挖潜,使其今年实际运行水平达到了2.5亿吨。尽管秦皇岛港的老码头(三公司)明年将关闭,但该港完全可能通过继续挖潜来弥补其减量,且明年的实际运行水平仍有可能略高于

今年;黄骅港近年来一直在8000 万吨徘徊,今年通过挖潜将达到9600万吨,因此后续挖潜空间不大,不过神华天津煤炭码头现阶段只发挥了设计能力的50%,仍有2000万的能力空间;锦州港煤炭码头现全部为通用泊位,虽工艺原始,但潜能较大,近年来煤炭吞吐量每年递增10%以上;营口港与华能集团合建的煤炭中转基地,设计能力3000万吨/年,随着蒙东货源保障能力的增强,还会有一定的挖潜空间;连云、日照、青岛等港口因通道能力饱和,挖潜空间不大,挖潜空间最大的是唐山港。

唐山港的存量煤炭中转能力由唐山港集团有限公司(京唐港)、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有限公司(国投京唐港)和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曹妃甸煤一期)组成,设计通过能力合计9500万吨/年。按秦皇岛港的挖潜效果推算,上述港区可达1.24亿吨/年的实际运行能力,即挖潜空间近2800万吨/年(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且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港口的挖潜方法主要有提高泊位利用率,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维抢修效率,实行重载交接班等方法。相对于港口而言,铁路继续挖潜扩能的难度较大,因其近年已采用了加大行车密度、提高运行速度、增加牵引定数以及加大直通车比例等挖潜方法,并已收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因此,2012年铁路挖潜的难度和压力均大于港口。本文认为,2012年“北煤南运”增量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港口、铁路,特别是铁路

的挖潜效果,因此2012年“北煤南运”增幅将低于今年,运需之间的缺口将通过进口煤炭来补充,明年进口煤的数量将大于今年。

第三部分:2012年及“十二五”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描述

所谓装港结构是按一城一港的属地原则,将“北煤南运”装船港口企业存量设施的实际运行水平和新近所增减能力相加而形成的某一港口在“北煤南运”装港中的市场份额。装港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港口设计能力,它是决定装港结构的先天性和根本性因素;二是港口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市场营销水平 、生产组织水平 、设备管理水平、物流链协作水平以及经营者对挖潜超产的认同度。装港结构还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它并非某装船港口当年在“北煤南运”中的实际市场份额,而是指某一时点,“北煤南运”各装船港口存量泊位最高运行水平和年内增减泊位设计能力之和占“北煤南运”总装船能力的比例。本文认为2012年末“北煤南运”的装港结构如下所示:

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以看出,到2012年末,“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将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秦皇岛港份额下降,由2011年的约40.1%降到约31.6%;黄骅港由2011年约15.4%上升到约18.8%;唐山港由2011年的约19.4%上升到约29.4%,增幅最大。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港口仅为煤炭物流的节点之一,港口运行水平须以铁路集运能力为前提。虽然2012年末装港结构会发生变化,但唐山港除现有的迁曹铁路支撑外,在2012年底并没有新增的铁路运能支撑。

2013年到“十二五”末,还有一批规划中的煤炭港口将要

投产。主要是由锦赤铁路和赤大白铁路支撑的中电投锦州港3500万吨/年煤炭码头一期项目,由赤绥铁路支撑的5000万吨/年绥中港项目和由大秦、张唐铁路共同支撑的唐山港合计能力为2亿吨/年的华电、华能、蒙冀、北京路局的四个项目,上述项目有的已开工建设,有的尚在报批过程中,但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届时“北煤南运”装港结构将进一步变化。“十二五”末期“北煤南运”装港结构见下表:

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知,“十二五”末期,唐山港份额将从2012年约19.4%大幅上升到约40.3%;秦皇岛港将下降到约23.1%(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在曹妃甸煤二期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合并报表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合计能力为2.95亿吨/年,市场份额约为27.8%)。以唐山港为核心的“北煤南运”新格局将初步形成。下图是“十二五”期间唐山铁路地区规划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唐山港煤炭集运现有铁路为迁曹线,规划线路为张唐铁路。根据铁路部门规划,迁曹线2015年运力安排为13500万吨,张唐铁路近期规划通过能力为每年12030万吨,现已完成项目工可研,预计2014年以后通车。尽管张唐铁路有

扩能计划,但在“十二五”期间,唐山港煤炭吞吐能力的增加,仍需依托大秦线,届时装船港口的通过能力会暂时大于铁路通过能力,因而可能出现秦皇岛港和唐山港竞争的局面。而秦皇岛港的二公司(煤一、二期)和唐山港的京唐港区,因工艺落后和效率低下之原因,也将因之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第四部分: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一、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下,2012年“北煤南运”运量在2011年基础上仍会有一定增量,但增幅将有所下降;

二、2012年港口和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将会加剧,挖潜的效果将决定着“北煤南运”的增幅,由于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北煤南运”的市场增量需求,所以2012年的煤炭进口量将会有所增长;

三、随着明年下半年新增港口能力的相继投入,2012年末“北煤南运”的装港结构将发生变化;到“十二五”末期,“北煤南运”的能力和运输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关文章

  • 杭州城市对外交通专题研究
  • 城市对外交通专题研究 目 1. 1.1. 录 概述 .............................................................................................. ...查看


  • 中国铁路运输产业评估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基于马尔科夫-Verhulst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
  • ? 基于马尔科夫-Verhulst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 基于马尔科夫-Verhulst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 袁胜强,鲍学英,王起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摘 要:铁路货运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之一 ...查看


  • 碳棒制品市场需求量影响因素研究
  • 碳棒制品市场需求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杨丽萍 赵乐静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04期 摘要: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碳棒制品市场需求量的10个因素,船业利润.员工平均工资.黑色金属价格指数.碳棒制品价格.汇率. ...查看


  • 2016年临空经济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临空经济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 势分析报告(2015-2020) 报告编号:159852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 ...查看


  • 绿色出行与公交方式_上海中心城案例
  • 绿色出行与公交方式- 上海中心城案例 Green Travel & Transit Mode- Case of Shanghai Central City 1 概况 Introduction  出行方式(Travel Mode): ...查看


  • 2017年航空运输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目录)
  • 中国航空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3-2022年) 报告编号:195305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我国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分析
  • 我国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 ...查看


  •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012 年一级安全评价师考点精讲:前期准备之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来源:考试大 [考试就上考试大,大小考试都不怕] 2012 年 1 月 25 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之前期准备: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区域规划.产业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