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造句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而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很多学生写作时总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学生才有兴趣,写出的文章才有具体内容,才有真情实感。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比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可以写听说的人,还可以写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在写作中有的学生可能写父母、同学等身边之人,有的学生也可能写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人物。这样学生就可能在这次作文中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二、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还要注意发掘写作契机,让学生多读多练。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来,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学生的日记里,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从培养自信开始;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比如开学不久,同学们写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洗袜子 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周一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让我感动,有的同学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同学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学写下了洗袜子前后得心里感受变化。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

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什么呢?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那些不是不会写,而是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改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有错误的词句,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五、多种形式鼓励

1. 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责难、嘲讽、挖苦的否定式评语,往往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既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2. 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听。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独特的构思……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 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东西可写,不敢、不愿下手去写。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造句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而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很多学生写作时总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学生才有兴趣,写出的文章才有具体内容,才有真情实感。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比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可以写听说的人,还可以写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在写作中有的学生可能写父母、同学等身边之人,有的学生也可能写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人物。这样学生就可能在这次作文中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二、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还要注意发掘写作契机,让学生多读多练。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来,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学生的日记里,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从培养自信开始;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比如开学不久,同学们写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洗袜子 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周一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让我感动,有的同学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同学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学写下了洗袜子前后得心里感受变化。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

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什么呢?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那些不是不会写,而是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改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有错误的词句,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五、多种形式鼓励

1. 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责难、嘲讽、挖苦的否定式评语,往往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既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2. 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听。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独特的构思……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 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东西可写,不敢、不愿下手去写。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相关文章

  •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省规划办填写) <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中年级学生习作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起步作文的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 ...查看


  •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 东禅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料 --------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 刘廷军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的作 ...查看


  • 论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 新课程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侯坪完小 胡玲芝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看图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 ...查看


  • 小学作文仿写策略初探
  • 教学在线 X OUSI I J OI I XE D .I S A HA A - I 寻求" 源头活水 " 首先 , . 丰富学校集体活动 , 让学 生在活动 中体验感悟 . 其次 , 让学生到工厂. 去田 野, 了解社 ...查看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潢川县第五小学:彭伟 2014年10月 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作文,还 ...查看


  •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滚动课题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 徐婵英 王延泰 作者 单位:海阳经济开发区小学 课题组成员:徐守旭 李 敏 刘亚平 王艳萍 周彩霞 刘玉山 纪 ...查看


  •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 ...查看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和特色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和特色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精品教材.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 ...查看


  • 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起步作文
  • 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起步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而低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