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力量

大洋新闻时间: 2014-04-29来源: 信息时报

如何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汉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男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以及独到的教育理念:父子可以是哥们儿,但不能缺失价值观;父母可以哄孩子,但不能缺少是非观;父亲可以为你做很多事,但他绝不能一直扮演大英雄。这些非常值得爸爸们好好学习。

告诉孩子,世上极少有不吵架的父母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吵架是很正常的。但夫妻之间闹矛盾最好不要让小孩子看到,万一不小心被看到了,一定要给小孩子解释清楚,让他明白父母为什么产生矛盾,而不是放任他胡思乱想。

如果不小心让石头看到我和他妈妈争吵,我私底下一定会跟他解释:“爸爸和妈妈有矛盾很正常,是夫妻就有可能会吵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吵完之后,我依然爱你,爱妈妈,爱这个家,我们会继续往前走,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解释?正是因为当年我的爸爸妈妈可没有用这种话来开导我,使我遭遇到了父母吵架孩子在一边受伤害的经历。但是,我现在做父亲了,我想让孩子明白,不能因为这种事情给孩子带来家庭关系破裂的恐惧,不能让吵架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天晚上,石头妈对我说:“前段时间,咱俩有次争吵,我们都以为石头睡着了,其实他没睡,醒着呢,在屋里听见我们在外面的动静了。但是他一直没问过我们因为什么吵。前两天,我遇见李湘,从她嘴里才知道,石头跟她说咱俩吵架了。”我听完心想:石头这小子藏得挺深呀,一直憋着没吭声,在电影版《爸爸去哪儿》的整个拍摄过程中,一句都没问。 石头妈又继续说:“还有一天咱俩吵完架,石头看到我哭了,还上前拍了拍我,让我别哭了,说没事儿了。”  他居然知道去安慰妈妈,这件事,我也真没想到。

随后我开始检讨自己,石头现在已经到了对父母矛盾大概懂一点的年龄,所以他没受到太多影响。跟他解释后,孩子会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印证。比如看到我和妈妈争执,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又和睦地坐在一起,他心里觉得没事,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但如果再小一点的孩子,还不太能够理解吵架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受父母的负面影响,后果会很严重。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需要家长重视,很多父母一争吵——尤其我们的父辈——会把责任往孩子身上推。比如我小时候,家长的埋怨让我感觉天要塌了,家里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恨不得钻到地缝去,做什么都要谨小慎微,父母一吵架就感觉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像一个罪人,不应该存在于这个家庭,这种心理阴影真是多年都无法消除。每个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折射出来的都是家庭氛围。大家总是夸石头像个“大哥”,平和,宽容,跟小朋友相处起来很友好,善解人意,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和石头妈尽管也是会吵架的父母,却从未让这个问题成为孩子的心结。

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大人更熟知游戏规则,不可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有些是非对错必须明确,道德准则不能轻易挑战。“当爸爸的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就是要有父权。”

在我看来,规则只是一方面,需要让孩子知道,但是不能一味让孩子服从。在石头这么大的年龄,还没有踏入社会,我要做的,只是先把他圈到规则中,让他对规则感兴趣,熟悉规则,不是强迫。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乐趣,我会设定游戏规则的外延和内涵,并且找到一个互动的方式。如果你设定规则,就是为了强迫他只能这么想,那是很失败的。只有让孩子从规则中得到更好的施展与解放,这个游戏才是有益的。

比如我们去迪士尼玩,我说:“爸爸可以给你买三样礼物,妹妹也一样,你们自己挑。”他看到那么多玩具,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但是我告诉他只能挑三件。后来我们去逛街,孩子想要边逛边玩玩具,想把挑的三件都带上。我说:“不行,你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也可以都带着,但是如果你路上走不动了,爸爸不会帮你拿,你自己考虑。”这就是设定规则,同时也给他选择权。

第一次实施游戏规则是最重要的。如果第一次你妥协,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之后孩子就不遵守了。他会试探你的底线,看你的容忍度到底在哪里。所以要给他讲清楚,而且原则底线不能变,制定了就一定要执行。

还有一点我的经验,就是千万别让老人参与,他们宠孩子没有底线,最后规则乱了,执行不了,就作废了。这大概是大多中国家庭会遇到的场景,大家不说自明。

但也不是所有的时候,孩子都会自动遵循规则,有时石头也跟我讨价还价。在《爸爸去哪儿》有一期里面,他就说要来给我制定游戏规则。他脱口而出时,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我说:“不对啊,儿子,这游戏规则是我说了算的,不能你说了算。”结果我把这句话点破了,石头也乐呵呵地顺从我制定的规则了。

家庭要民主,但少数不必服从多数

由于职业关系,我和孩子一直“离离合合”。但我知道,在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孩子小的时候觉得养孩子挺简单,满足吃喝拉撒玩就行了。现在石头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需要家长下真功夫了,要多跟孩子互动,多做心灵交流,所以我用大部分的时间跟他一起玩,给他带来信任感,让他觉得有父亲在就有安全感。

在我们家,目前我和石头妈努力做到几个方面:第一,多花时间陪孩子,这种陪伴可不是一种被动的消极陪伴,因为有些孩子的问题是要通过陪伴和观察才能够发现的;第二,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我会和他妈妈在书房讨论这段时间孩子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第三,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我们家里还经常召开家庭会议——只属于家长的会议。每隔半年开一次,我是会议主持人,会议成员包括我们请的阿姨、妈妈、奶奶或者爷爷。会上我会布置一些事情,或者跟大家讲一些原则,说一些道理。有些事情我和我老婆忙顾不上的,会让阿姨替代我们去处理。比如,我会交代阿姨:“现在妹妹说话已经很完整了,你要耐心一点,对待女孩子不能像对石头那样,她有更强的自尊心,你要呵护她一点,不能简单粗暴。”如果奶奶在,我就会说:“有时候出现问题,少参与。你不是在看中央台的电视连续剧吗?回屋看吧,少参与,少动手,看着他们高兴就行。”我特别理解,很多家庭都存在一个问题——车轮战。这就是独生子女会遇到的问题,四个或者六个大人,为了一个孩子,最后各执己见,连翻旧账再带新仇,最后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孩子早就没事儿了。孩子心里会这样想:我奶奶向着我,下次我就找奶奶。这家里谁最强势,我就赖着谁撑腰,这样一个家就乱套了。

我在我家的角色就是“总惦记师”。我们家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发挥他的作用,不然孩子就会有缺失。这个作用的多与少、工作量是大还是小,都无关紧要,但是要参与进来,有一家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我家的家长会议最终会进化成家庭会议,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教子要与爷爷奶奶

保持“安全距离”

我爸爸好为人师,就爱给别人上课,我多少受到些影响,经常也爱说几句。小燃一听到我开始“上课”,自动默不作声了,我知道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过来的。

我妈妈在喜剧方面有表演天赋,这点我爸就放不下来。他是那么古板的一个人,在喜剧方面完全不灵,连一句喜剧台词的表达方式都好生硬、好笨拙。但他擅长总结宏大作品,发扬、概括并阐释。

我妈妈当年最经典的作品叫《两个心眼》,直到现在我遇到她的老同事,还经常听他们提起这个经典的喜剧作品。相对父母来说,妈妈比较懂人情世故一点,但又因为是女人,总爱婆婆妈妈。在我教育石头时,只要奶奶在旁边,我都不想让她多干涉,特怕石头奶奶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暗示和习惯。

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后,我总结出一个重要结论——不要让孩子跟老人一起关注无意义的话题。这种无意义的话题经常在我妈妈身上出现,比如大家坐在一起吃面条,她会不停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面条粗细宽窄和口感上,而且能不停地说,每次都烦得我不行。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赶紧阻止奶奶,将全家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家大事上。我之所以如此排斥这点,是因为它对我从小产生了影响,我不希望男人每天被这种生活的琐事吸引住,没有意义。还不如赶紧吃完面条,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我爸妈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矛盾,也是男女间天然的差别。其实我爸妈都是特别好的人,我爸如果找一个稍微弱势一点、像我媳妇儿对我一样包容的人,他的才华会施展得更好;我妈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脾气、性格能包容她一点的男人,没准也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只可惜他们就像针尖对麦芒,都太尖锐,遇到一起,谁也不让谁,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近几年许多爱情婚姻题材的影视作品,我都十分关注,比如《金婚》、《激情燃烧的岁月》,包括我自己拍的电视剧《父母爱情》,都让我有所反思。尤其是《父母爱情》这部以“我们父母那辈的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更多映衬在中国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人与人如何相依为命,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照顾,一起携手往前走,它展现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虽然剧里人与人之间也有争吵,有哭闹,有分离,但总体来说,这一生,在磕磕碰碰中,一家人的内心一直是满足的,这难道不应该是生活的方向吗?

大洋新闻时间: 2014-04-29来源: 信息时报

如何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汉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男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以及独到的教育理念:父子可以是哥们儿,但不能缺失价值观;父母可以哄孩子,但不能缺少是非观;父亲可以为你做很多事,但他绝不能一直扮演大英雄。这些非常值得爸爸们好好学习。

告诉孩子,世上极少有不吵架的父母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吵架是很正常的。但夫妻之间闹矛盾最好不要让小孩子看到,万一不小心被看到了,一定要给小孩子解释清楚,让他明白父母为什么产生矛盾,而不是放任他胡思乱想。

如果不小心让石头看到我和他妈妈争吵,我私底下一定会跟他解释:“爸爸和妈妈有矛盾很正常,是夫妻就有可能会吵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吵完之后,我依然爱你,爱妈妈,爱这个家,我们会继续往前走,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解释?正是因为当年我的爸爸妈妈可没有用这种话来开导我,使我遭遇到了父母吵架孩子在一边受伤害的经历。但是,我现在做父亲了,我想让孩子明白,不能因为这种事情给孩子带来家庭关系破裂的恐惧,不能让吵架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天晚上,石头妈对我说:“前段时间,咱俩有次争吵,我们都以为石头睡着了,其实他没睡,醒着呢,在屋里听见我们在外面的动静了。但是他一直没问过我们因为什么吵。前两天,我遇见李湘,从她嘴里才知道,石头跟她说咱俩吵架了。”我听完心想:石头这小子藏得挺深呀,一直憋着没吭声,在电影版《爸爸去哪儿》的整个拍摄过程中,一句都没问。 石头妈又继续说:“还有一天咱俩吵完架,石头看到我哭了,还上前拍了拍我,让我别哭了,说没事儿了。”  他居然知道去安慰妈妈,这件事,我也真没想到。

随后我开始检讨自己,石头现在已经到了对父母矛盾大概懂一点的年龄,所以他没受到太多影响。跟他解释后,孩子会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印证。比如看到我和妈妈争执,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又和睦地坐在一起,他心里觉得没事,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但如果再小一点的孩子,还不太能够理解吵架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受父母的负面影响,后果会很严重。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需要家长重视,很多父母一争吵——尤其我们的父辈——会把责任往孩子身上推。比如我小时候,家长的埋怨让我感觉天要塌了,家里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恨不得钻到地缝去,做什么都要谨小慎微,父母一吵架就感觉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像一个罪人,不应该存在于这个家庭,这种心理阴影真是多年都无法消除。每个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折射出来的都是家庭氛围。大家总是夸石头像个“大哥”,平和,宽容,跟小朋友相处起来很友好,善解人意,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和石头妈尽管也是会吵架的父母,却从未让这个问题成为孩子的心结。

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大人更熟知游戏规则,不可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有些是非对错必须明确,道德准则不能轻易挑战。“当爸爸的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就是要有父权。”

在我看来,规则只是一方面,需要让孩子知道,但是不能一味让孩子服从。在石头这么大的年龄,还没有踏入社会,我要做的,只是先把他圈到规则中,让他对规则感兴趣,熟悉规则,不是强迫。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乐趣,我会设定游戏规则的外延和内涵,并且找到一个互动的方式。如果你设定规则,就是为了强迫他只能这么想,那是很失败的。只有让孩子从规则中得到更好的施展与解放,这个游戏才是有益的。

比如我们去迪士尼玩,我说:“爸爸可以给你买三样礼物,妹妹也一样,你们自己挑。”他看到那么多玩具,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但是我告诉他只能挑三件。后来我们去逛街,孩子想要边逛边玩玩具,想把挑的三件都带上。我说:“不行,你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也可以都带着,但是如果你路上走不动了,爸爸不会帮你拿,你自己考虑。”这就是设定规则,同时也给他选择权。

第一次实施游戏规则是最重要的。如果第一次你妥协,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之后孩子就不遵守了。他会试探你的底线,看你的容忍度到底在哪里。所以要给他讲清楚,而且原则底线不能变,制定了就一定要执行。

还有一点我的经验,就是千万别让老人参与,他们宠孩子没有底线,最后规则乱了,执行不了,就作废了。这大概是大多中国家庭会遇到的场景,大家不说自明。

但也不是所有的时候,孩子都会自动遵循规则,有时石头也跟我讨价还价。在《爸爸去哪儿》有一期里面,他就说要来给我制定游戏规则。他脱口而出时,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我说:“不对啊,儿子,这游戏规则是我说了算的,不能你说了算。”结果我把这句话点破了,石头也乐呵呵地顺从我制定的规则了。

家庭要民主,但少数不必服从多数

由于职业关系,我和孩子一直“离离合合”。但我知道,在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孩子小的时候觉得养孩子挺简单,满足吃喝拉撒玩就行了。现在石头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需要家长下真功夫了,要多跟孩子互动,多做心灵交流,所以我用大部分的时间跟他一起玩,给他带来信任感,让他觉得有父亲在就有安全感。

在我们家,目前我和石头妈努力做到几个方面:第一,多花时间陪孩子,这种陪伴可不是一种被动的消极陪伴,因为有些孩子的问题是要通过陪伴和观察才能够发现的;第二,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我会和他妈妈在书房讨论这段时间孩子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第三,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我们家里还经常召开家庭会议——只属于家长的会议。每隔半年开一次,我是会议主持人,会议成员包括我们请的阿姨、妈妈、奶奶或者爷爷。会上我会布置一些事情,或者跟大家讲一些原则,说一些道理。有些事情我和我老婆忙顾不上的,会让阿姨替代我们去处理。比如,我会交代阿姨:“现在妹妹说话已经很完整了,你要耐心一点,对待女孩子不能像对石头那样,她有更强的自尊心,你要呵护她一点,不能简单粗暴。”如果奶奶在,我就会说:“有时候出现问题,少参与。你不是在看中央台的电视连续剧吗?回屋看吧,少参与,少动手,看着他们高兴就行。”我特别理解,很多家庭都存在一个问题——车轮战。这就是独生子女会遇到的问题,四个或者六个大人,为了一个孩子,最后各执己见,连翻旧账再带新仇,最后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孩子早就没事儿了。孩子心里会这样想:我奶奶向着我,下次我就找奶奶。这家里谁最强势,我就赖着谁撑腰,这样一个家就乱套了。

我在我家的角色就是“总惦记师”。我们家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发挥他的作用,不然孩子就会有缺失。这个作用的多与少、工作量是大还是小,都无关紧要,但是要参与进来,有一家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我家的家长会议最终会进化成家庭会议,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教子要与爷爷奶奶

保持“安全距离”

我爸爸好为人师,就爱给别人上课,我多少受到些影响,经常也爱说几句。小燃一听到我开始“上课”,自动默不作声了,我知道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过来的。

我妈妈在喜剧方面有表演天赋,这点我爸就放不下来。他是那么古板的一个人,在喜剧方面完全不灵,连一句喜剧台词的表达方式都好生硬、好笨拙。但他擅长总结宏大作品,发扬、概括并阐释。

我妈妈当年最经典的作品叫《两个心眼》,直到现在我遇到她的老同事,还经常听他们提起这个经典的喜剧作品。相对父母来说,妈妈比较懂人情世故一点,但又因为是女人,总爱婆婆妈妈。在我教育石头时,只要奶奶在旁边,我都不想让她多干涉,特怕石头奶奶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暗示和习惯。

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后,我总结出一个重要结论——不要让孩子跟老人一起关注无意义的话题。这种无意义的话题经常在我妈妈身上出现,比如大家坐在一起吃面条,她会不停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面条粗细宽窄和口感上,而且能不停地说,每次都烦得我不行。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赶紧阻止奶奶,将全家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家大事上。我之所以如此排斥这点,是因为它对我从小产生了影响,我不希望男人每天被这种生活的琐事吸引住,没有意义。还不如赶紧吃完面条,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我爸妈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矛盾,也是男女间天然的差别。其实我爸妈都是特别好的人,我爸如果找一个稍微弱势一点、像我媳妇儿对我一样包容的人,他的才华会施展得更好;我妈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脾气、性格能包容她一点的男人,没准也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只可惜他们就像针尖对麦芒,都太尖锐,遇到一起,谁也不让谁,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近几年许多爱情婚姻题材的影视作品,我都十分关注,比如《金婚》、《激情燃烧的岁月》,包括我自己拍的电视剧《父母爱情》,都让我有所反思。尤其是《父母爱情》这部以“我们父母那辈的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更多映衬在中国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人与人如何相依为命,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照顾,一起携手往前走,它展现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虽然剧里人与人之间也有争吵,有哭闹,有分离,但总体来说,这一生,在磕磕碰碰中,一家人的内心一直是满足的,这难道不应该是生活的方向吗?


相关文章

  • 让父爱传递力量
  • 本文作者:马丽俊 ,MOMOKA导师,课程策划人.从事教育培训行业超过20年,专注于家庭动力系统及父母的持续发展力. 本文为授权独家发布,欢迎转发,任何媒体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如果说母亲对一个人的记忆是温暖,那么父亲就是安 ...查看


  • 父亲的力量 1
  • 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从做父亲的那一天起,这就是 ...查看


  • 爱的力量 母亲节讲章
  •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主日,也是母亲节:是我们敬拜神的日子,也是我们一同思想母爱,感谢母亲的日子.我在基督耶稣里祝福在座的每一位母亲:节日快乐!以往在这个节日中我都是以女儿的身份为我的妈妈来庆祝节日,但今天这个母亲节对我来说很特殊,我现在是以 ...查看


  • [背影]有关资料:[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背影〉琐谈]
  • 朱自清的<背影>是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散文艺术精品.它的篇幅不过1500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的事情,用的是平常的字眼,但是,读着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它为什么 ...查看


  • 父亲节的经典语句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 2016父亲节的经典语句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 父亲节的经典语句大全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 经典父亲节祝福语句汇编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 父亲节的经典语句2016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 猴年父亲节的经典语句
  • 父亲,这是男人之间最平等的称谓,没有权势名利的装饰,没有欺骗野心的浸染,没有你争我斗的气息.父亲节,祝普天下父亲都享有快乐和幸福. 父亲:我长大了,您却已经老了.您如山的父爱,是我刻骨铭心的恩情,您远去的背影,是我曾经课堂的作文:您的谆谆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