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不准绑架中国

《天下无贼》以后,“某某不高兴,后果很严重”成为流行的幽默语。其实,一不高兴,就要让别人后果很严重,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有实力;第二,有睚眦必报的豪迈气概。除此之外,一般人生气,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后果。比如我在敲打这些字时,我在广州白云机场,飞机又晚点了,我也不高兴,但是,航空公司根本不可能因为我的不高兴而有什么后果,只是我自己憋屈罢了。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航空公司有问题,我已受过一层伤害,再因此而生气,那还不是双重的伤害?

但是,我不是一个修养很高的人,我还要常常生气。比如,当年《中国可以说不》甚嚣尘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一件事生气。我的一个学生,在某一个学校教书,校长想占她的便宜,她说“不”,结果是校长给她穿一双又一双没完没了的小鞋。她没有办法,想调走摆脱,到另一个学校去工作。找了好多关系,花了很多钱,那个学校终于同意接收她,可是等她提出要调走,她的那位下流校长用下流的眼神洋洋得意地看着她,也对她说了一个“不”——“不”放你,你走不了。

她无奈,只好继续穿着无尽的小鞋屈辱地在原来的学校呆下去。半年以后,校长打听到那个准备要她的学校已经调入新的人,不再要她了,校长把她叫去,还是用下流的眼神得意洋洋地看着她,又对她说了一个“不”——现在“不”要你了,你马上走。

她当然无路可走。

所以,我当时想的问题和《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不同。他们想的是中国可以对国际社会说“不”,我想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对主宰我们命运的身边的哪怕一个小科长说“不”?如果我们对小科长都不能说“不”,中国对国际社会发出的那个气壮山河的“不”声,到底是谁发出的?

其实,康翁的话还可以作一项重要或者说是极必要的补充。即是,我们往往发现,有不少人不是因别人的缺点而生气,而是因别人的优点而生气。

别人比他好,他生气,别人比他强,他生气,别人比他有实力,他生气,别人比他文明,比他进步,比他发达,他都生气。如果这样的别人再指出他的缺点,给他一些建议,他就更生气了——他认为别人干涉了他的自主和权利。

这是一种过度防御心理,是一种受害者心理,以至于受虐狂心理。

这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普遍,却也常见,但一般心理学家似乎都不曾注意过。倒是韩非子说过这类事:一个郑国人家中的围墙塌了一角,邻居劝他早日修好,以免为盗贼所乘。他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后来果然因此家中失窃。此时这个郑人不恨贼,不恨己,偏偏恨邻人,甚至疑心指出他家围墙有缺口的邻人就是贼。真是极奇怪的心理。

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如果老是用怀疑、惧怕、敌意的眼光看他人,看他国,看他族,会有好的心境吗?会有好的环境吗?会有好的未来吗?别人又会怎样看他呢?

现在,《中国不高兴》又锣鼓喧天地推出了。有人说这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有人说这是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发大财,这我就不说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中国”的名义说话呢?动不动就中国如何如何,谁给他们的代表权的呢?比如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人,我们好歹也是公民吧?我们没有推荐你们代表我们啊!说句实在话,就是打死我们,我们也不会把我们的“中国”交给这几个十几年前没脑子十几年后又极具商业头脑的垃圾贩卖者。

一边利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大发其财,一边损害民族的判断力,侮辱人民的良知,还动不动就绑架“中国”,俨然以全国人民的代言人身份代表中国说话,是可恶,还是可笑?

当《中国可以说“不”》出版时,我问他们的话是:在中国,有几个人可以对身边掌握权力的“自己人”说不呢?现在,我想问他们的是:中国不高兴,谁的中国?你们的吗?你不高兴,吓唬谁呢?谁的后果很严重呢?

缺少对自己缺点的认知和承认,对一切正当和合理的批评和建议报以仇恨,最终,不但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还无端地造成普遍的恶意与仇恨。

只有魔鬼才在人与人之间播撒和制造仇恨,并利用这种仇恨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奉劝某些人,不要动不动就把我们神圣的“中国”二字当成商标盗用,把“中国”印在你们制造的垃圾上,蒙骗消费者。

《天下无贼》以后,“某某不高兴,后果很严重”成为流行的幽默语。其实,一不高兴,就要让别人后果很严重,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有实力;第二,有睚眦必报的豪迈气概。除此之外,一般人生气,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后果。比如我在敲打这些字时,我在广州白云机场,飞机又晚点了,我也不高兴,但是,航空公司根本不可能因为我的不高兴而有什么后果,只是我自己憋屈罢了。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航空公司有问题,我已受过一层伤害,再因此而生气,那还不是双重的伤害?

但是,我不是一个修养很高的人,我还要常常生气。比如,当年《中国可以说不》甚嚣尘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一件事生气。我的一个学生,在某一个学校教书,校长想占她的便宜,她说“不”,结果是校长给她穿一双又一双没完没了的小鞋。她没有办法,想调走摆脱,到另一个学校去工作。找了好多关系,花了很多钱,那个学校终于同意接收她,可是等她提出要调走,她的那位下流校长用下流的眼神洋洋得意地看着她,也对她说了一个“不”——“不”放你,你走不了。

她无奈,只好继续穿着无尽的小鞋屈辱地在原来的学校呆下去。半年以后,校长打听到那个准备要她的学校已经调入新的人,不再要她了,校长把她叫去,还是用下流的眼神得意洋洋地看着她,又对她说了一个“不”——现在“不”要你了,你马上走。

她当然无路可走。

所以,我当时想的问题和《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不同。他们想的是中国可以对国际社会说“不”,我想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对主宰我们命运的身边的哪怕一个小科长说“不”?如果我们对小科长都不能说“不”,中国对国际社会发出的那个气壮山河的“不”声,到底是谁发出的?

其实,康翁的话还可以作一项重要或者说是极必要的补充。即是,我们往往发现,有不少人不是因别人的缺点而生气,而是因别人的优点而生气。

别人比他好,他生气,别人比他强,他生气,别人比他有实力,他生气,别人比他文明,比他进步,比他发达,他都生气。如果这样的别人再指出他的缺点,给他一些建议,他就更生气了——他认为别人干涉了他的自主和权利。

这是一种过度防御心理,是一种受害者心理,以至于受虐狂心理。

这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普遍,却也常见,但一般心理学家似乎都不曾注意过。倒是韩非子说过这类事:一个郑国人家中的围墙塌了一角,邻居劝他早日修好,以免为盗贼所乘。他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后来果然因此家中失窃。此时这个郑人不恨贼,不恨己,偏偏恨邻人,甚至疑心指出他家围墙有缺口的邻人就是贼。真是极奇怪的心理。

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如果老是用怀疑、惧怕、敌意的眼光看他人,看他国,看他族,会有好的心境吗?会有好的环境吗?会有好的未来吗?别人又会怎样看他呢?

现在,《中国不高兴》又锣鼓喧天地推出了。有人说这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有人说这是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发大财,这我就不说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中国”的名义说话呢?动不动就中国如何如何,谁给他们的代表权的呢?比如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人,我们好歹也是公民吧?我们没有推荐你们代表我们啊!说句实在话,就是打死我们,我们也不会把我们的“中国”交给这几个十几年前没脑子十几年后又极具商业头脑的垃圾贩卖者。

一边利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大发其财,一边损害民族的判断力,侮辱人民的良知,还动不动就绑架“中国”,俨然以全国人民的代言人身份代表中国说话,是可恶,还是可笑?

当《中国可以说“不”》出版时,我问他们的话是:在中国,有几个人可以对身边掌握权力的“自己人”说不呢?现在,我想问他们的是:中国不高兴,谁的中国?你们的吗?你不高兴,吓唬谁呢?谁的后果很严重呢?

缺少对自己缺点的认知和承认,对一切正当和合理的批评和建议报以仇恨,最终,不但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还无端地造成普遍的恶意与仇恨。

只有魔鬼才在人与人之间播撒和制造仇恨,并利用这种仇恨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奉劝某些人,不要动不动就把我们神圣的“中国”二字当成商标盗用,把“中国”印在你们制造的垃圾上,蒙骗消费者。


相关文章

  • 绑架罪成功辩护,改为敲诈勒索罪(未遂)
  • 2003年,本人辩护的一个案子,广西陆川县白马乡的卢某某,在位于陆川县米场镇的位置,因一辆拉砖的自御货车将在骑着嘉陵摩托车的卢某某挤到了路边摔入了沟中,受到了轻微的伤害.自御货车没有发觉,仍行驶到了白马乡附近,卢某某扶起摩托车追上去后,拦停 ...查看


  • 别让手机绑架了你的人生
  • 现在的人,过着一种手机人生. 早上登录微博,写下一天计划;上午浏览网页,了解国内外大事;下午手机电视,掌上图书,充实头脑,放松心情;晚上吃饭,拍照上传,发条说说,与全世界说晚安. 如果只看手机上网页的记录,这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这是一个懂 ...查看


  • 酒店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酒店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酒店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各部门能够统一.有效的及时行动,采取措施应对,将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突发事件的定义  影响酒店经营秩序,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如火灾.爆炸.地震.死亡 事 ...查看


  • 小学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竞赛题
  • 2011年蓟县小学生 "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知识 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每年3月份最后一个星期( ). 2.电器代开始,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要用湿手按开关或拔插头,这样 ...查看


  • 守住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 在如今这个年代,中国人谈自己的道德问题,多少是一个让人尴尬的话题.在国外,饭店里大声说笑的大抵是中国游客,奢侈品商店中对服务员呵斥的也大多是中国人,在旅游景点不守规则的人也往往都是中国人.近年来,数量陡增的中国游客除了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丰厚的 ...查看


  • 中学生个人安全及防身自救课件.
  • 中学生个人安全及防身自救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青少年应该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最重要的八个方法. ⑴记住可信赖的成年人的名单.电话.手机号码,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的帮助. ⑵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比如让我们 ...查看


  • 论道德绑架
  • 论道德绑架 徐建琴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摘 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实践中地不断延伸,很多都涉及道德这个视域.本篇文章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究式的去分析这个课题:从生活实践中提取案例,去分析"道德绑架 ...查看


  • 学生安全教育资料汇编
  • 学生安全教育资料汇编一 目 录 一.开学初.节假日安全教育 1.开学安全教育 2.暑假安全教育 3.寒假安全教育 4.清明节安全教育 5.五一劳动节安全教育 6.安全教育日 7.端午节安全教育 8.国庆安全教育 9.元旦安全教育 二.季节性 ...查看


  • 如何在人际关系上保护自己
  • 如何在人际关系上保护自己? 文章来源:微信迎刃 一个知己,胜过一群酒肉朋友.真正的朋友会甘心做你的听众,对你坦诚相待,而不是想办法将你掏空.真正的朋友,可以让你无条件相信,可以在精神上和你形成一种亲人之间都不曾有的默契感. 复旦大学的精神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