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和“全高清”不是一回事儿
随着我们观看的信号源的变化,电视的分辨率也在变化,有些销售人员就可能会利用概念混淆的方式来忽悠消费者,把“高清”电视当成“全高清”电视卖给消费者。
那“高清”和“全高清”有什么区别呢?分辨率达到1280x720就可以称为高清,而要称为全高清,分辨率就要达到1920x1080,虽然感觉上没差多少,但是算下来全高清的像素数量要达到高清级别的2.25倍。虽然高清电视的分辨率为1366x768而不是1280x720,但相比全高清电视也有近两倍的差距。
互联网等功能你真的需要吗?
现在很多电视都有互联网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我们真的需要吗,这是个问题。首先,且先不论功能到底实用不实用,在我们购买之前要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有多长时间能用到这些功能,如果您一天到晚在外面上班,每天回来累的要死,你还会有心情去玩电视吗?
其次,这些功能真的实用吗?首先,有些电视集成了YouTube视频,但是中国的网络根本上不了YouTube网站,所以根本无法使用。再说在线视频等功能,由于网络速度的限制,一般在线电影的清晰度并不高,对于追求观看高清电影的朋友,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其实互联网功能并非适合所有人,所以建议欲购买的朋友最好先考虑一下。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液晶电视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响应时间不够快,像素点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跟不上,观看高速移动的画面时就会出现类似残影或者拖沓的痕迹,无法保证画面的流畅。为了保证画面的流畅程度,建议选择响应时间在6ms以内的机型。
接口解析十个必备接口
AV输出接子(又称:AV接口):是一条带了一个白色间频莲花头和黄色视频莲花头的线。这种音视频分开的好处是避免了混合干扰导致画质下降,坏处是亮度和色度混合再分离必然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影响了图像的质量。
HDMI接口:是最新的高清数字音视频接口,收看高清节目,只有在HDMI通道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是高清平板电视必须具有的基本接口。一般的机子都只有一组HDMI接口,较好地考虑到扩展性的机子设计了两组,而夏新47V1P就有4组HDMI接口的设计。
DVI接口:是全数字传输的视频接口,可将数字信号不加转换地直接传输到显示器中,与HDMI相比,只能传输视频信号。
色差分量接口: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较好的一种。相比过去的AV和S端子,色差是将信号分为红、绿、蓝三种基色来输入的,画质方面要强过S端子。
RF输入接口:是接收电视信号的射频接口,将视频和音频信号相混合编码输出,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光纤接口:是广泛使用在功放等音响设备上,使用这种接口的平板电视不通过功放就可以直接将音频连接到音箱上,是目前最先进的音频输出接口。
RS-232接口:是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用于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或者鼠标等外部设备连接。带此接口的电视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对电视内部的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
VGA接口:是源于电脑显卡上的接口,显卡都带此种接口。显示器无法直接接受数字信号,VGA就是将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器的接口。
S端子:是AV端子的改革,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对色度与亮度混合传输,这样就避免了设备内信号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画质的清晰程度。
USB接口:是目前平板电视使用较多的多媒体辅助接口,可以连接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只能用来浏览图片和播放MP3音乐等功能。
一体机要谨慎
什么是数字一体机?这个问题很关键,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电视内集成数字机顶盒的产品,叫做数字一体机,也就是数字一体机可以取代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化电视信号,从而省去购买数字机顶盒的费用。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数字
信号和机顶盒的了解发现,目前的一体机远没有达到各电视生产厂商所宣传的无需机顶盒完全接收数字信号的程度。 现在从技术角度来看,一体机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地面数字一体机,另一部分是全模数字一体机。而两者最本着的区别就在于地面数字一体机是将解码技术直接加入到液晶电视中,因此这类产品更多的依赖机顶盒而生存,并不能单独脱离机顶盒而使用。而另一类全模数字一体机则是将解码技术设置在一张解码卡上,消费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只需要将具备各地方信号加密技术的小卡放入到配套的大卡中,然后再插入到液晶电视中,就能实现无需机顶盒完全接收数字信号的效果。
数字一体机的出现对于用户的日常使用确实提供了不少便捷的服务,不过我们还是建议用户在购买此类电视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目前各地方数字信号尚未达到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购买数字一体机很有可能发生不兼容现象,从而导致有信号,无显示的问题。
倍频选择请注意
液晶电视早期因为刷新率不足,导致残影拖尾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了倍频技术,现在高端电视产品一般都会标榜自己应用了最新的200Hz或者240Hz倍频技术,而一些对于技术不太了解的消费者则盲目的认为倍速参数越高,动态显示效果就越好,其实这样是错误的。
其实,200Hz和240Hz倍速扫描同属一种技术,都是通过在原有相邻的2幅电视画面中插入1帧新生成的画面,使原本画面刷新频率提高一倍,从而实现“倍速”或“倍频”的原理,达到提升液晶电视运动画质的效果。
中国电视信号使用的PAL制式,其刷新率是50Hz,所以倍频后是100Hz,再进行倍频后就是200Hz。而120Hz技术、240Hz技术则是针对60Hz的电视信号源,可通常这样的电视信号只在美国、日本的NTSC制式下,或者是部分DVD碟片上才有。
所以,理论来看,带有120Hz、240Hz扫描技术的液晶电视对于中国消费者,只有用来看部分DVD碟片时才会起到优化动态画面的作用,平时看电视则毫无用处。
超薄电视画质差
回首CRT时代,液晶电视可以说已经非常薄了,但是普通的液晶跟LED液晶电视机相比,又变成了板砖!但是只有几毫米,但是昂贵的LED液晶电视,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好吗?
从LED背光源的技术特点来看,主要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源和侧入式LED背光源,对于直下式的LED液晶电视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提升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但是不能更好的将机身的整体厚度降低。
而侧入式LED液晶电视则与直下式LED液晶电视恰恰相反,能够将机身的整体厚度变薄,但是由于机身内部的背光源全部采用的是与液晶面板平行放置,因此亮度的分布方面得不到保证,特别容易出现漏光等现象。甚至有的侧入式LED液晶电视在显示效果上还不及传统的LCD液晶电视画质好。
3D电视等等看
还有什么比3D更火吗?没用了吧?基本上我们知道的电视剧品牌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机产品,而且大多数的机器3D效果绝对是令我们满意的,但是为什么小编今天还要给大家说,3D电视不要急着买,还是要等等再说呢? 3D电视好玩,但是3D电视太贵且不实用
主要原因有三条:
第一是技术规格问题,3D电视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现在的情况下,各个厂商都在玩自己玩,大家没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格,技术互相不通用。
第二个是3D片源是一个难题,先不说没有电视台能播放3D节目,就连高清影碟3D的片源也少的可怜,花钱买了3D电视机却没得看,很郁闷吧?
第三点是,主动快门式3D眼镜成本太高,而且观看时间稍长,大多数人都会有头晕的问题出现,而偏振式的3D电视机已经面世,除了眼镜成本低之外,因为闪烁问题造成的头晕目眩问题也要好的很多。
▲3D眼镜也是现在不能避免的一个难题
综合以上三大个问题,在加上虚高的3D电视价格,这个十一我们最不希望您购买的电视,就是3D电视机了。
综上所述吧,以上不推荐的这些产品,基本都是针对咱们这些赚钱难于上青天的穷人而言的,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或
者暴发户,小编倒是不介意你们多花点钱去尝尝鲜,也算是为推动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液晶面板选哪种好?差别大吗?
屏幕按显示技术可分为硬屏和软屏。软屏主要指VA类面板,硬屏则是大家所熟知的IPS面板了。目前使用两种面板的厂商阵营主要包括:IPS硬屏生产厂家:LPL(LG、飞利浦尽管已经大部分撤资,但是在高端产品中仍采用S-IPS面板),IPS阿尔法(松下、东芝(日立已经撤资);VA类面板生产厂家:夏普,三星,S-LCD(索尼和三星的合资公司),台湾屏(友达、奇美、中华映管等)
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它是MVA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目前PVA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中。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 在各方面性能上,IPS硬屏响应速度快,运动画面出色,画质稳定,可视角度大,成本较低。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不过,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LCD TV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在一定程度上,耗电量要大些。此外还有一种S-IPS面板属于IPS的改良型。
坏点和亮点问题
检查液晶电视有无亮点,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萤幕全黑,在距离液晶电视屏幕30厘米左右的地方,看在一片黑中是否有亮点出现。然后让屏幕全白,看有没坏点。然后再换成红(red),绿(green),蓝(blue)色检查色点的完整性,在
2.5米左右的地方看看画面的亮度是否均匀,这些检查应该做到全屏幕都是一片纯色。有问题的坚决不要,凭什么说什么几个坏点是国际上允许的,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强盗逻辑,花同样的钱,别人用好的我用坏的,真是不可思议。 换台速度不能慢
很多上网寻找购机经验的朋友不会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液晶电视的换台速度问题。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怎么用的指标的比较。在网上也没有多少人说这个问题,在商场里一般没有电视信号,促销员更不会主动让你尝试换台体验速度。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响应速度上,没有注意一个更为要命的电视性能,那就是大家看电视最常做的一个动作:换台。试想一下,如果你每次换台需要5秒钟,你还有心情看电视吗?想退换货,没门,那不是质量问题,它的电视都一样。
壁挂架质量把好关
现在购买液晶电视时各大电视机品牌都只配底座而没有配挂架,要挂架的用户只有通过卖电视的销售员或售后安装员去买挂架,但他们为了赚取利润就在市面上随便找了个便宜的挂架就把你的电视给挂上去了!
这样做不知道各位用户有没有想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帮你装的挂架是什么材质的?包装上或说明书中有没有标名最大承受重量及厂家的地址及联系方式?产品有没有品牌及通过GS/CE/UL/ROSH等相关的安规及环保认证?据本人了解现在市面止大部分的挂架产品小厂做的劣质产品,但我们的用户朋友却在使用这些都不知道哪天电视机可能掉下来的挂架产品!几千上万的经济损失将不知道去找谁索赔!所以有购买液晶电视或将购买的朋友,在挑选液晶电视挂架的时侯一定要注意以上的细节
120Hz比100Hz先进?
现在我们常说的倍速驱动技术,指的是通过运动评估及插帧补偿的方法来优化液晶电视动态效果的一种技术,双倍速驱动技术就是把液晶驱动刷新频率提升一倍。在中国地区,电视信号为PAL制式,即50Hz,双倍速驱动就是提升至100Hz,即每秒显示100帧画面。如果是在美国或者日本地区电视信号为NTSC制式下,图像信号为60Hz,双倍速驱动就是120Hz。 这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采用不同电视信号制式而造成的,120Hz与100Hz双倍速技术原理是相似的,并不是说120Hz比100Hz先进的意思。同理,240Hz和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的原理也是相似的,并不代表着240Hz比200Hz更高级先进。
对于原始信号为50Hz的片源,如果电视仅支持120Hz/240Hz,这时是无法形成倍速效果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倍速无效”。一部电视只有同时支持100/120Hz、200/240Hz,才能对不同的信号源都支持。比如某位消费者家里经常观看有线电视和连接索尼PlayStation玩游戏,由于前者输出信号源为50Hz,后者为60Hz,因此支持一种信号源的倍速效果要打折扣。
笔者在这里提醒各位网友,许多国产品牌的电视倍速效果就是仅仅对60Hz信号源有效的,在选购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完全相信销售员信口开河。举个例子某国产品牌对于“真+240Hz”的官方解释是:真+240Hz=垂直120Hz+水平120Hz,首先可以断定的是,这个说法不仅说明它对50Hz信号源无效,而且也在偷换概念,倍速技术的实现方式是插帧,也就是两幅画面中新增一副运算帧或者黑帧,根本就不会存在“垂直120Hz”、“水平120Hz”的说法。
销售员的任务是提升销售业绩,至于售后,并不是他们的职责范畴,因此许多销售员在买电视的时候或许会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因此各位网友在购买电视的时候需要保持一种警惕、戒备的心态,对于销售员的话多点思考,就必然能够找出它们的破绽。
全面了解1080P的含义及优势
所谓1080P:就是能够显示1920*1080的节目,但是电视机本身并不具有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只是把1920*1080的图像经过处理降低到电视实际的物理分辨率后,显示出来。32英寸的液晶电视物理分辨率为1366*768,但是说明书上可能标明的是1080P,就是把1920*1080的图像处理成1366*768的显示出来。这个1080P是最高分辨率或显示分辨率,只代表这个电视机可以接收1920*1080的信号,但是显示的时候就不是1920*1080了。
1080P优势:1080P带来的高画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视听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强,保证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产品不会过时,具有很好的超前性。
了解IPS硬屏优势及区分方法
IPS硬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领先的液晶技术。与传统软屏液晶相比,IPS硬屏技术的硬屏液晶响应速度更快,呈现的运动画面也更为流畅。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特点:
1、动态画面,图像无残影 2、动态画面,响应速度均匀3、动态画面,色彩无偏移4、环保节电5、可视角度 适合全家共享6、色彩准确 还原真实画面
软硬屏区分方法
1、轻触液晶屏幕,若无水纹现象,则可确认为IPS硬屏;若出现水纹现象, 则可确认为软屏。
2、可使用放大镜,对比液晶分子形状图,全像素鱼鳞状方向朝左即为IPS硬屏。
留意显示尺寸是否齐全
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基本上都是40英寸、42英寸和46英寸,这些已经能够满足客厅以及卧室的观看需求,但这里要提醒一下,最好是购买产品线比较丰富的品牌。目前,主流品牌的产品尺寸大都包括47、52、英寸等规格。 看清分辨率大小
分辨率是液晶电视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但且不可盲目认为分辨率越大越好,液晶电视一般都有最佳分辨率,也叫最大分辨率,在该分辨率下,液晶电视才能显现出最佳的影像。目前液晶电视的分辨率主要有1366×768、1920×1080,笔者建议目前购买液晶电视最好选购1920×1080的产品,这能够更好的满足高清视频的要求。
细察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反映时间)是液晶电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由于成像原理的限制,液晶电视的显示响应时间偏长,体现到图像上就是容易出现动态残影,比如看足球比赛时,响应时间不佳的,画面会有拖影的出现,影响观看效果。目前对于液晶电视而言,16ms的响应时间就能够满足肉眼的视觉要求,欣赏电视节目的欣赏没有任何问题。 接口很重要
选购时,不要光看表面,还要看看电视的背面那些接口,这些接口直接影响着你的“投资保护”,因此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液晶电视,最好的接口标准是HDMI,该接口是现在唯一的一种可以同时传输音频和视频信号的数字接口,它不但可以简化连接,减少连线负担,而且可以提供庞大的数字信号传输所需带宽,未来碟机、电脑、家庭影院等设备,都会积极采用这一接口,应用这一接口来与这些设备连接,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仔细看屏幕,注意坏点
一般液晶屏幕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亮点”,“亮点”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屏幕。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让屏幕全黑,看在一片纯黑中是否有亮点出现。然后让屏幕全白,看有没黑点。最后再换成红、绿、蓝色检查色点的完整性。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坏点多于国家标准的话,就不要去买。 可视角度要大
在观看液晶电视时,还存在一个可视角度的问题,即当人的眼睛和显示屏的视角大于一定角度时,有可能造成画面显示不清晰及反光度过大,看不清画面。因此,可视角度越大,越有利在各个角度观看电视画面。目前,业内公认的可视角度为上下及左右为160度到170度,在这个角度下,可以保证大多数场合的观看需要。
亮度、对比度不能只看数字
人们在看屏幕时,都希望亮度和对比度越高越好,当然这样画面更艳丽,细节表现越出色。很多厂商就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标称亮度和对比度的参数值。事实上,亮度在500流明,对比度在600:1以上的产品就完全可以满足观看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去感受,比如将对比度调到最低,看看暗处细节表现能力的高低,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功耗莫大意
最后,一定要注意液晶电视的功耗。虽然同普通CRT显示设备相比,液晶的功耗已经非常低,但笔者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功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功耗大,不仅费电,而且容易使显示器灯管加速老化,时间长了,显示器就会发黄,变暗。因此,要尽量选择功耗低的节能产品。
了解真高清和伪高清的差别
真高清是指通过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等设备把有线网络中传输的高清视音频信号如实的还原出来。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家中有高清电视机和支持5.1声道的音响设备。如果购买了我们的高清产品,通过安装机顶盒设备后,可以把在有线网络中传输的CHC高清频道完整的呈现出来,用户不仅可以看到1920*1080显示的画面,而且可以体会到5.1声道的音响效果。
如果用户直接使用家中的高清电视机和支持5.1声道的音响设备收看普通的有线电视节目,由于节目本身只有720*576的分辨率和单声道的音源,所以用户看到的是通过电视机本身处理过的伪1920*1080图象,而且用于播出5.1声道的6个环绕音响也只能同时播出一样的声音,因此这样的设备和内容的不匹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带您了解什么是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 普通电视机。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 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s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 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因特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真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液晶电视背光寿命
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它属于背光型显示器件。在液晶屏的背后有背光灯,液晶电视是靠面板上的液晶单元“阻断”和“打开”背光灯发出的光线,来实现还原画面的。
可以发现,只要液晶显示器接通电源,背光灯就开始工作,即使显示的画面是一幅全黑的图片,背光灯也同样会保持在工作状态。
由于液晶面板的透光率极低,要使液晶电视的亮度达到还原画面的水平。背光灯的亮度至少达到6000cd/m2。背光灯的寿命就是液晶电视的寿命,一般液晶电视的背光寿命基本在5万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你平均每天使用液晶电视5小时,那5万小时的寿命等于你可以使用该液晶电视27年。
液晶电视声音输出功率
液晶电视为了能正常的发声,所以都至少带有两个内置的音箱,它的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
由于液晶电视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欣赏音乐,因此声音的功率并不是十分重要,相比之下,声音的质量也许更
重要一些。目前一般液晶电视音箱功率为2到10W。
当然,如果您需要将液晶电视接驳家庭影院,那么就一定不会绕过功放这个单元,因此LCD TV的声音输出功率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对比度
对比度也是商家厂家喜欢用来做文章的一个概念。严格来讲我们指的对比度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不过通常产品的对比度指标是就整个屏幕而言的,例如一个屏幕在全白屏状态时候亮度为500cd/m2,全黑屏状态亮度为0.5cd/m2,这样屏幕的对比度就是1000:1。当然,对比度越高表示产品可以呈现的画面灰阶更多,色彩更丰富。
通常液晶电视的对比度也会比液晶显示器的指标要高,在600:1到2000:1之间不等。不过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产品在宣传的时候会标榜出超高动态对比度10000:1之类的参数,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的技术要比其他的同类高出几个档次,这就是一个玩弄概念文字的地方了。这个概念误区在于"动态"这个字眼上面,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电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例如逐一测试屏幕的每一个区域,将对比度最大的区域的对比度值,作为该产品的对比度参数。不同厂商对于动态对比度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同一个产品的动态对比度在数值上是对比度的3-10倍,甚至更高。因此一台号称超高"动态"对比度的电视实际的对比度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产品的要高。如果在选机的时候如果消费者碰到超过这个范围内对比度值的产品时候就要留心了,千万不要被宣传的花招给混淆蒙骗了。 视角范围
视角范围是指用户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屏幕上所有内容的角度,液晶电视的可视角度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两个指标。通常液晶电视的水平视角是相等的,以屏幕垂直法线为基准,一般产品的左右视角典型值在70°-85°之间,换算成我们所指的水平视角范围就是140°-170°,当然,现在新出的一些产品还可以拥有178°的宽阔视角。然而屏幕垂直视角的上下值就不一定相等了,有些产品从屏幕上方70°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很清晰逼真,但从下方约50°的角度看画面就已经发生变色失真的现象了。
液晶电视由于技术原因存在视角范围的问题无法避免,只要是在产品标称值的范围内都是被允许的。所以考虑到家庭用户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人同时观看的情况下,产品规格上面的视角范围参数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说,厂家商家在这点上能够做手脚的地方不多,消费者购机的时候记得从侧面观察一下大概角度就可以了。
到底是1080i,还是1080p?
我们走访一些商场,看到在平板电视机摊位前竖起的不少广告牌上以及在营业员散发的广告单中,都极力介绍自家拥有1920×1080分辨率的产品为全高清产品。这些花哨的广告语往往误导消费者,令消费者坠入云里雾里。自以为买了个高清电视回家,哪里知道这只是厂家在玩语言游戏罢了。
消费者首先应通过目测电视机外观上有无“HDTV- ready”或“1080i(P)-ready”字样,初步判断该电视是否是数字高清电视。HDTV是数字电视的标准英文缩写,凡是具备数字信号兼容功能的高清数字电视都会印有这一标志。如果电视机本身无此标记,即使有再多的数字高清宣传资料和海报,也不能证明其数字高清电视身份。
另外,要看该产品能兼容的高清晰信号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720P/60Hz、1080i/50Hz、1080i/60Hz、1080p/50Hz、1080p/60Hz,高清晰度电视的图像格式为1920×1080i/p和1280×720i,其中图像格式中的i代表“隔行扫描”,“p”代表逐行扫描,“1920×1080p”是目前顶级的标准。但是目前国内的央视高清频道只能达到1080i的标准。而一些厂商在产品介绍时,只说自己的产品是1920×1080的分辨率产品,至于时“p”还是“i”就不予说明了,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用高清片源去检测,真相就会不攻自破了。
“高清”和“全高清”不是一回事儿
随着我们观看的信号源的变化,电视的分辨率也在变化,有些销售人员就可能会利用概念混淆的方式来忽悠消费者,把“高清”电视当成“全高清”电视卖给消费者。
那“高清”和“全高清”有什么区别呢?分辨率达到1280x720就可以称为高清,而要称为全高清,分辨率就要达到1920x1080,虽然感觉上没差多少,但是算下来全高清的像素数量要达到高清级别的2.25倍。虽然高清电视的分辨率为1366x768而不是1280x720,但相比全高清电视也有近两倍的差距。
互联网等功能你真的需要吗?
现在很多电视都有互联网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我们真的需要吗,这是个问题。首先,且先不论功能到底实用不实用,在我们购买之前要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有多长时间能用到这些功能,如果您一天到晚在外面上班,每天回来累的要死,你还会有心情去玩电视吗?
其次,这些功能真的实用吗?首先,有些电视集成了YouTube视频,但是中国的网络根本上不了YouTube网站,所以根本无法使用。再说在线视频等功能,由于网络速度的限制,一般在线电影的清晰度并不高,对于追求观看高清电影的朋友,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其实互联网功能并非适合所有人,所以建议欲购买的朋友最好先考虑一下。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液晶电视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响应时间不够快,像素点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跟不上,观看高速移动的画面时就会出现类似残影或者拖沓的痕迹,无法保证画面的流畅。为了保证画面的流畅程度,建议选择响应时间在6ms以内的机型。
接口解析十个必备接口
AV输出接子(又称:AV接口):是一条带了一个白色间频莲花头和黄色视频莲花头的线。这种音视频分开的好处是避免了混合干扰导致画质下降,坏处是亮度和色度混合再分离必然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影响了图像的质量。
HDMI接口:是最新的高清数字音视频接口,收看高清节目,只有在HDMI通道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是高清平板电视必须具有的基本接口。一般的机子都只有一组HDMI接口,较好地考虑到扩展性的机子设计了两组,而夏新47V1P就有4组HDMI接口的设计。
DVI接口:是全数字传输的视频接口,可将数字信号不加转换地直接传输到显示器中,与HDMI相比,只能传输视频信号。
色差分量接口: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较好的一种。相比过去的AV和S端子,色差是将信号分为红、绿、蓝三种基色来输入的,画质方面要强过S端子。
RF输入接口:是接收电视信号的射频接口,将视频和音频信号相混合编码输出,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光纤接口:是广泛使用在功放等音响设备上,使用这种接口的平板电视不通过功放就可以直接将音频连接到音箱上,是目前最先进的音频输出接口。
RS-232接口:是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用于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或者鼠标等外部设备连接。带此接口的电视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对电视内部的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
VGA接口:是源于电脑显卡上的接口,显卡都带此种接口。显示器无法直接接受数字信号,VGA就是将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器的接口。
S端子:是AV端子的改革,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对色度与亮度混合传输,这样就避免了设备内信号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画质的清晰程度。
USB接口:是目前平板电视使用较多的多媒体辅助接口,可以连接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只能用来浏览图片和播放MP3音乐等功能。
一体机要谨慎
什么是数字一体机?这个问题很关键,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电视内集成数字机顶盒的产品,叫做数字一体机,也就是数字一体机可以取代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化电视信号,从而省去购买数字机顶盒的费用。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数字
信号和机顶盒的了解发现,目前的一体机远没有达到各电视生产厂商所宣传的无需机顶盒完全接收数字信号的程度。 现在从技术角度来看,一体机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地面数字一体机,另一部分是全模数字一体机。而两者最本着的区别就在于地面数字一体机是将解码技术直接加入到液晶电视中,因此这类产品更多的依赖机顶盒而生存,并不能单独脱离机顶盒而使用。而另一类全模数字一体机则是将解码技术设置在一张解码卡上,消费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只需要将具备各地方信号加密技术的小卡放入到配套的大卡中,然后再插入到液晶电视中,就能实现无需机顶盒完全接收数字信号的效果。
数字一体机的出现对于用户的日常使用确实提供了不少便捷的服务,不过我们还是建议用户在购买此类电视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目前各地方数字信号尚未达到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购买数字一体机很有可能发生不兼容现象,从而导致有信号,无显示的问题。
倍频选择请注意
液晶电视早期因为刷新率不足,导致残影拖尾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了倍频技术,现在高端电视产品一般都会标榜自己应用了最新的200Hz或者240Hz倍频技术,而一些对于技术不太了解的消费者则盲目的认为倍速参数越高,动态显示效果就越好,其实这样是错误的。
其实,200Hz和240Hz倍速扫描同属一种技术,都是通过在原有相邻的2幅电视画面中插入1帧新生成的画面,使原本画面刷新频率提高一倍,从而实现“倍速”或“倍频”的原理,达到提升液晶电视运动画质的效果。
中国电视信号使用的PAL制式,其刷新率是50Hz,所以倍频后是100Hz,再进行倍频后就是200Hz。而120Hz技术、240Hz技术则是针对60Hz的电视信号源,可通常这样的电视信号只在美国、日本的NTSC制式下,或者是部分DVD碟片上才有。
所以,理论来看,带有120Hz、240Hz扫描技术的液晶电视对于中国消费者,只有用来看部分DVD碟片时才会起到优化动态画面的作用,平时看电视则毫无用处。
超薄电视画质差
回首CRT时代,液晶电视可以说已经非常薄了,但是普通的液晶跟LED液晶电视机相比,又变成了板砖!但是只有几毫米,但是昂贵的LED液晶电视,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好吗?
从LED背光源的技术特点来看,主要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源和侧入式LED背光源,对于直下式的LED液晶电视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提升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但是不能更好的将机身的整体厚度降低。
而侧入式LED液晶电视则与直下式LED液晶电视恰恰相反,能够将机身的整体厚度变薄,但是由于机身内部的背光源全部采用的是与液晶面板平行放置,因此亮度的分布方面得不到保证,特别容易出现漏光等现象。甚至有的侧入式LED液晶电视在显示效果上还不及传统的LCD液晶电视画质好。
3D电视等等看
还有什么比3D更火吗?没用了吧?基本上我们知道的电视剧品牌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机产品,而且大多数的机器3D效果绝对是令我们满意的,但是为什么小编今天还要给大家说,3D电视不要急着买,还是要等等再说呢? 3D电视好玩,但是3D电视太贵且不实用
主要原因有三条:
第一是技术规格问题,3D电视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现在的情况下,各个厂商都在玩自己玩,大家没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格,技术互相不通用。
第二个是3D片源是一个难题,先不说没有电视台能播放3D节目,就连高清影碟3D的片源也少的可怜,花钱买了3D电视机却没得看,很郁闷吧?
第三点是,主动快门式3D眼镜成本太高,而且观看时间稍长,大多数人都会有头晕的问题出现,而偏振式的3D电视机已经面世,除了眼镜成本低之外,因为闪烁问题造成的头晕目眩问题也要好的很多。
▲3D眼镜也是现在不能避免的一个难题
综合以上三大个问题,在加上虚高的3D电视价格,这个十一我们最不希望您购买的电视,就是3D电视机了。
综上所述吧,以上不推荐的这些产品,基本都是针对咱们这些赚钱难于上青天的穷人而言的,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或
者暴发户,小编倒是不介意你们多花点钱去尝尝鲜,也算是为推动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液晶面板选哪种好?差别大吗?
屏幕按显示技术可分为硬屏和软屏。软屏主要指VA类面板,硬屏则是大家所熟知的IPS面板了。目前使用两种面板的厂商阵营主要包括:IPS硬屏生产厂家:LPL(LG、飞利浦尽管已经大部分撤资,但是在高端产品中仍采用S-IPS面板),IPS阿尔法(松下、东芝(日立已经撤资);VA类面板生产厂家:夏普,三星,S-LCD(索尼和三星的合资公司),台湾屏(友达、奇美、中华映管等)
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它是MVA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目前PVA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中。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 在各方面性能上,IPS硬屏响应速度快,运动画面出色,画质稳定,可视角度大,成本较低。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不过,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LCD TV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在一定程度上,耗电量要大些。此外还有一种S-IPS面板属于IPS的改良型。
坏点和亮点问题
检查液晶电视有无亮点,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萤幕全黑,在距离液晶电视屏幕30厘米左右的地方,看在一片黑中是否有亮点出现。然后让屏幕全白,看有没坏点。然后再换成红(red),绿(green),蓝(blue)色检查色点的完整性,在
2.5米左右的地方看看画面的亮度是否均匀,这些检查应该做到全屏幕都是一片纯色。有问题的坚决不要,凭什么说什么几个坏点是国际上允许的,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强盗逻辑,花同样的钱,别人用好的我用坏的,真是不可思议。 换台速度不能慢
很多上网寻找购机经验的朋友不会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液晶电视的换台速度问题。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怎么用的指标的比较。在网上也没有多少人说这个问题,在商场里一般没有电视信号,促销员更不会主动让你尝试换台体验速度。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响应速度上,没有注意一个更为要命的电视性能,那就是大家看电视最常做的一个动作:换台。试想一下,如果你每次换台需要5秒钟,你还有心情看电视吗?想退换货,没门,那不是质量问题,它的电视都一样。
壁挂架质量把好关
现在购买液晶电视时各大电视机品牌都只配底座而没有配挂架,要挂架的用户只有通过卖电视的销售员或售后安装员去买挂架,但他们为了赚取利润就在市面上随便找了个便宜的挂架就把你的电视给挂上去了!
这样做不知道各位用户有没有想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帮你装的挂架是什么材质的?包装上或说明书中有没有标名最大承受重量及厂家的地址及联系方式?产品有没有品牌及通过GS/CE/UL/ROSH等相关的安规及环保认证?据本人了解现在市面止大部分的挂架产品小厂做的劣质产品,但我们的用户朋友却在使用这些都不知道哪天电视机可能掉下来的挂架产品!几千上万的经济损失将不知道去找谁索赔!所以有购买液晶电视或将购买的朋友,在挑选液晶电视挂架的时侯一定要注意以上的细节
120Hz比100Hz先进?
现在我们常说的倍速驱动技术,指的是通过运动评估及插帧补偿的方法来优化液晶电视动态效果的一种技术,双倍速驱动技术就是把液晶驱动刷新频率提升一倍。在中国地区,电视信号为PAL制式,即50Hz,双倍速驱动就是提升至100Hz,即每秒显示100帧画面。如果是在美国或者日本地区电视信号为NTSC制式下,图像信号为60Hz,双倍速驱动就是120Hz。 这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采用不同电视信号制式而造成的,120Hz与100Hz双倍速技术原理是相似的,并不是说120Hz比100Hz先进的意思。同理,240Hz和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的原理也是相似的,并不代表着240Hz比200Hz更高级先进。
对于原始信号为50Hz的片源,如果电视仅支持120Hz/240Hz,这时是无法形成倍速效果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倍速无效”。一部电视只有同时支持100/120Hz、200/240Hz,才能对不同的信号源都支持。比如某位消费者家里经常观看有线电视和连接索尼PlayStation玩游戏,由于前者输出信号源为50Hz,后者为60Hz,因此支持一种信号源的倍速效果要打折扣。
笔者在这里提醒各位网友,许多国产品牌的电视倍速效果就是仅仅对60Hz信号源有效的,在选购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完全相信销售员信口开河。举个例子某国产品牌对于“真+240Hz”的官方解释是:真+240Hz=垂直120Hz+水平120Hz,首先可以断定的是,这个说法不仅说明它对50Hz信号源无效,而且也在偷换概念,倍速技术的实现方式是插帧,也就是两幅画面中新增一副运算帧或者黑帧,根本就不会存在“垂直120Hz”、“水平120Hz”的说法。
销售员的任务是提升销售业绩,至于售后,并不是他们的职责范畴,因此许多销售员在买电视的时候或许会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因此各位网友在购买电视的时候需要保持一种警惕、戒备的心态,对于销售员的话多点思考,就必然能够找出它们的破绽。
全面了解1080P的含义及优势
所谓1080P:就是能够显示1920*1080的节目,但是电视机本身并不具有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只是把1920*1080的图像经过处理降低到电视实际的物理分辨率后,显示出来。32英寸的液晶电视物理分辨率为1366*768,但是说明书上可能标明的是1080P,就是把1920*1080的图像处理成1366*768的显示出来。这个1080P是最高分辨率或显示分辨率,只代表这个电视机可以接收1920*1080的信号,但是显示的时候就不是1920*1080了。
1080P优势:1080P带来的高画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视听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强,保证了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产品不会过时,具有很好的超前性。
了解IPS硬屏优势及区分方法
IPS硬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领先的液晶技术。与传统软屏液晶相比,IPS硬屏技术的硬屏液晶响应速度更快,呈现的运动画面也更为流畅。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特点:
1、动态画面,图像无残影 2、动态画面,响应速度均匀3、动态画面,色彩无偏移4、环保节电5、可视角度 适合全家共享6、色彩准确 还原真实画面
软硬屏区分方法
1、轻触液晶屏幕,若无水纹现象,则可确认为IPS硬屏;若出现水纹现象, 则可确认为软屏。
2、可使用放大镜,对比液晶分子形状图,全像素鱼鳞状方向朝左即为IPS硬屏。
留意显示尺寸是否齐全
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基本上都是40英寸、42英寸和46英寸,这些已经能够满足客厅以及卧室的观看需求,但这里要提醒一下,最好是购买产品线比较丰富的品牌。目前,主流品牌的产品尺寸大都包括47、52、英寸等规格。 看清分辨率大小
分辨率是液晶电视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但且不可盲目认为分辨率越大越好,液晶电视一般都有最佳分辨率,也叫最大分辨率,在该分辨率下,液晶电视才能显现出最佳的影像。目前液晶电视的分辨率主要有1366×768、1920×1080,笔者建议目前购买液晶电视最好选购1920×1080的产品,这能够更好的满足高清视频的要求。
细察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反映时间)是液晶电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由于成像原理的限制,液晶电视的显示响应时间偏长,体现到图像上就是容易出现动态残影,比如看足球比赛时,响应时间不佳的,画面会有拖影的出现,影响观看效果。目前对于液晶电视而言,16ms的响应时间就能够满足肉眼的视觉要求,欣赏电视节目的欣赏没有任何问题。 接口很重要
选购时,不要光看表面,还要看看电视的背面那些接口,这些接口直接影响着你的“投资保护”,因此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液晶电视,最好的接口标准是HDMI,该接口是现在唯一的一种可以同时传输音频和视频信号的数字接口,它不但可以简化连接,减少连线负担,而且可以提供庞大的数字信号传输所需带宽,未来碟机、电脑、家庭影院等设备,都会积极采用这一接口,应用这一接口来与这些设备连接,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仔细看屏幕,注意坏点
一般液晶屏幕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亮点”,“亮点”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屏幕。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让屏幕全黑,看在一片纯黑中是否有亮点出现。然后让屏幕全白,看有没黑点。最后再换成红、绿、蓝色检查色点的完整性。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坏点多于国家标准的话,就不要去买。 可视角度要大
在观看液晶电视时,还存在一个可视角度的问题,即当人的眼睛和显示屏的视角大于一定角度时,有可能造成画面显示不清晰及反光度过大,看不清画面。因此,可视角度越大,越有利在各个角度观看电视画面。目前,业内公认的可视角度为上下及左右为160度到170度,在这个角度下,可以保证大多数场合的观看需要。
亮度、对比度不能只看数字
人们在看屏幕时,都希望亮度和对比度越高越好,当然这样画面更艳丽,细节表现越出色。很多厂商就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标称亮度和对比度的参数值。事实上,亮度在500流明,对比度在600:1以上的产品就完全可以满足观看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去感受,比如将对比度调到最低,看看暗处细节表现能力的高低,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功耗莫大意
最后,一定要注意液晶电视的功耗。虽然同普通CRT显示设备相比,液晶的功耗已经非常低,但笔者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功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功耗大,不仅费电,而且容易使显示器灯管加速老化,时间长了,显示器就会发黄,变暗。因此,要尽量选择功耗低的节能产品。
了解真高清和伪高清的差别
真高清是指通过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等设备把有线网络中传输的高清视音频信号如实的还原出来。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家中有高清电视机和支持5.1声道的音响设备。如果购买了我们的高清产品,通过安装机顶盒设备后,可以把在有线网络中传输的CHC高清频道完整的呈现出来,用户不仅可以看到1920*1080显示的画面,而且可以体会到5.1声道的音响效果。
如果用户直接使用家中的高清电视机和支持5.1声道的音响设备收看普通的有线电视节目,由于节目本身只有720*576的分辨率和单声道的音源,所以用户看到的是通过电视机本身处理过的伪1920*1080图象,而且用于播出5.1声道的6个环绕音响也只能同时播出一样的声音,因此这样的设备和内容的不匹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带您了解什么是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 普通电视机。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 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s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 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因特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真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液晶电视背光寿命
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它属于背光型显示器件。在液晶屏的背后有背光灯,液晶电视是靠面板上的液晶单元“阻断”和“打开”背光灯发出的光线,来实现还原画面的。
可以发现,只要液晶显示器接通电源,背光灯就开始工作,即使显示的画面是一幅全黑的图片,背光灯也同样会保持在工作状态。
由于液晶面板的透光率极低,要使液晶电视的亮度达到还原画面的水平。背光灯的亮度至少达到6000cd/m2。背光灯的寿命就是液晶电视的寿命,一般液晶电视的背光寿命基本在5万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你平均每天使用液晶电视5小时,那5万小时的寿命等于你可以使用该液晶电视27年。
液晶电视声音输出功率
液晶电视为了能正常的发声,所以都至少带有两个内置的音箱,它的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
由于液晶电视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欣赏音乐,因此声音的功率并不是十分重要,相比之下,声音的质量也许更
重要一些。目前一般液晶电视音箱功率为2到10W。
当然,如果您需要将液晶电视接驳家庭影院,那么就一定不会绕过功放这个单元,因此LCD TV的声音输出功率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对比度
对比度也是商家厂家喜欢用来做文章的一个概念。严格来讲我们指的对比度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不过通常产品的对比度指标是就整个屏幕而言的,例如一个屏幕在全白屏状态时候亮度为500cd/m2,全黑屏状态亮度为0.5cd/m2,这样屏幕的对比度就是1000:1。当然,对比度越高表示产品可以呈现的画面灰阶更多,色彩更丰富。
通常液晶电视的对比度也会比液晶显示器的指标要高,在600:1到2000:1之间不等。不过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产品在宣传的时候会标榜出超高动态对比度10000:1之类的参数,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的技术要比其他的同类高出几个档次,这就是一个玩弄概念文字的地方了。这个概念误区在于"动态"这个字眼上面,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电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例如逐一测试屏幕的每一个区域,将对比度最大的区域的对比度值,作为该产品的对比度参数。不同厂商对于动态对比度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同一个产品的动态对比度在数值上是对比度的3-10倍,甚至更高。因此一台号称超高"动态"对比度的电视实际的对比度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产品的要高。如果在选机的时候如果消费者碰到超过这个范围内对比度值的产品时候就要留心了,千万不要被宣传的花招给混淆蒙骗了。 视角范围
视角范围是指用户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屏幕上所有内容的角度,液晶电视的可视角度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两个指标。通常液晶电视的水平视角是相等的,以屏幕垂直法线为基准,一般产品的左右视角典型值在70°-85°之间,换算成我们所指的水平视角范围就是140°-170°,当然,现在新出的一些产品还可以拥有178°的宽阔视角。然而屏幕垂直视角的上下值就不一定相等了,有些产品从屏幕上方70°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很清晰逼真,但从下方约50°的角度看画面就已经发生变色失真的现象了。
液晶电视由于技术原因存在视角范围的问题无法避免,只要是在产品标称值的范围内都是被允许的。所以考虑到家庭用户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人同时观看的情况下,产品规格上面的视角范围参数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说,厂家商家在这点上能够做手脚的地方不多,消费者购机的时候记得从侧面观察一下大概角度就可以了。
到底是1080i,还是1080p?
我们走访一些商场,看到在平板电视机摊位前竖起的不少广告牌上以及在营业员散发的广告单中,都极力介绍自家拥有1920×1080分辨率的产品为全高清产品。这些花哨的广告语往往误导消费者,令消费者坠入云里雾里。自以为买了个高清电视回家,哪里知道这只是厂家在玩语言游戏罢了。
消费者首先应通过目测电视机外观上有无“HDTV- ready”或“1080i(P)-ready”字样,初步判断该电视是否是数字高清电视。HDTV是数字电视的标准英文缩写,凡是具备数字信号兼容功能的高清数字电视都会印有这一标志。如果电视机本身无此标记,即使有再多的数字高清宣传资料和海报,也不能证明其数字高清电视身份。
另外,要看该产品能兼容的高清晰信号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720P/60Hz、1080i/50Hz、1080i/60Hz、1080p/50Hz、1080p/60Hz,高清晰度电视的图像格式为1920×1080i/p和1280×720i,其中图像格式中的i代表“隔行扫描”,“p”代表逐行扫描,“1920×1080p”是目前顶级的标准。但是目前国内的央视高清频道只能达到1080i的标准。而一些厂商在产品介绍时,只说自己的产品是1920×1080的分辨率产品,至于时“p”还是“i”就不予说明了,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用高清片源去检测,真相就会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