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千里走单骑是个谜

关羽降曹,虽受赏识和厚遇,但仍难忘桃园兄弟结义主臣之情。在杀颜良、文丑立下战功报答曹操之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单骑匹马,保护二夫人,辗转千里北上寻找刘备,一路上过东岭斩孔秀,过洛阳斩孟阳、韩福,过沂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滑州黄河渡口斩秦琪,历尽艰辛,终于在古城先后与张飞、刘备相聚。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这段故事,《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也有描写,但情节略有不同,都只有千里走单骑,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平话》写关羽走后,曹操用张辽的计策,先在霸陵桥埋伏军兵,再假装送行敬酒,赠送锦袍,想趁关羽下马受礼时一举抓获,不料关羽并不下马,使曹操之计落空。关羽到冀州见袁绍,不料刘备已和赵云投荆州去了。于是关羽又往南经太行山,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刘备、张飞。元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情节与《平话》相似,只是曹操与张辽定了三条计:假装送行,骗关羽下马,让许褚抱住,众将擒之;不成,则敬上一杯酒,酒里下毒药;再不成,则假借送锦袍骗关羽下马。但关羽不下马,递酒不喝,用刀挑袍,三条计都落空。杂剧没有关羽到冀州又经太行山往荆州的情节,而是直接到古城与刘、张相聚。

小说描写的关羽一生中,这是很值得炫耀的一段经历。历史上,关羽挂印封金,亡归先主,实有其事,但是否如小说描写的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由许都北上经洛阳、荥阳而过黄河,又折向汝南,辗转千里?这一经历的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个谜。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一般根据这个记载,认为当时关羽是直接从许都往汝南投奔刘备,路途并不远,更无须经过洛阳、荥阳北渡黄河;历史上也没有被关羽斩掉的六位守将。因此,《演义》写这些情节纯属虚构。

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资治通鉴》都记载,关羽斩颜良之后,袁绍遣刘备、文丑攻曹,被曹操击破,杀了文丑。尔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关羽逃归刘备。这时的刘备当随袁绍在阳武,关羽当是在曹操击败刘备、文丑一战中知道刘备下落的,既如此,他自许都出发投奔刘备,就应该是北上,而不是南下。二、《资治通鉴》记袁绍遣刘备将兵往汝南助刘辟一事在7月,而关羽亡归刘备一事系在此前的4月,既如此,关羽也不可能预知3个月后刘备的行踪而预先直接去汝南找他。三、刘备这一时间奔走不定,先与文丑一起在官渡击曹操,随又往汝南助刘辟攻许,曹仁败刘备于汝南后,刘备又往袁绍处,旋又复至汝南,与袭都合兵,击杀了曹操部将蔡阳。这样,关羽奔刘备,也很可能先辗转北上,扑空后又折而南下,如此往复,千里之远是不为夸张的。四、史书自记关羽在文丑被杀后奔刘备,直到一年后刘备依刘表,才出现关羽的事迹,那么,这么长时间关羽为什么没有露面?如果径往汝南很快找到了刘备,为什么几次重要战斗都不见他一显身手?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关羽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找行踪不定的刘备。这样辗转往返,又都在曹操的地方,虽然曹操放行,但其部下加以阻拦,被关羽斩掉是可能的,虽然现在《演义》写的被斩的六将都不见史载。

不过,这两种看法,推测的因素都比较多。不论肯定还是否定关羽有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段经历,都还需要寻找更确凿的证据,在找到证据之前,这段经历只能是个谜。

关羽降曹,虽受赏识和厚遇,但仍难忘桃园兄弟结义主臣之情。在杀颜良、文丑立下战功报答曹操之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单骑匹马,保护二夫人,辗转千里北上寻找刘备,一路上过东岭斩孔秀,过洛阳斩孟阳、韩福,过沂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滑州黄河渡口斩秦琪,历尽艰辛,终于在古城先后与张飞、刘备相聚。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这段故事,《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也有描写,但情节略有不同,都只有千里走单骑,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平话》写关羽走后,曹操用张辽的计策,先在霸陵桥埋伏军兵,再假装送行敬酒,赠送锦袍,想趁关羽下马受礼时一举抓获,不料关羽并不下马,使曹操之计落空。关羽到冀州见袁绍,不料刘备已和赵云投荆州去了。于是关羽又往南经太行山,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刘备、张飞。元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情节与《平话》相似,只是曹操与张辽定了三条计:假装送行,骗关羽下马,让许褚抱住,众将擒之;不成,则敬上一杯酒,酒里下毒药;再不成,则假借送锦袍骗关羽下马。但关羽不下马,递酒不喝,用刀挑袍,三条计都落空。杂剧没有关羽到冀州又经太行山往荆州的情节,而是直接到古城与刘、张相聚。

小说描写的关羽一生中,这是很值得炫耀的一段经历。历史上,关羽挂印封金,亡归先主,实有其事,但是否如小说描写的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由许都北上经洛阳、荥阳而过黄河,又折向汝南,辗转千里?这一经历的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个谜。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一般根据这个记载,认为当时关羽是直接从许都往汝南投奔刘备,路途并不远,更无须经过洛阳、荥阳北渡黄河;历史上也没有被关羽斩掉的六位守将。因此,《演义》写这些情节纯属虚构。

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资治通鉴》都记载,关羽斩颜良之后,袁绍遣刘备、文丑攻曹,被曹操击破,杀了文丑。尔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关羽逃归刘备。这时的刘备当随袁绍在阳武,关羽当是在曹操击败刘备、文丑一战中知道刘备下落的,既如此,他自许都出发投奔刘备,就应该是北上,而不是南下。二、《资治通鉴》记袁绍遣刘备将兵往汝南助刘辟一事在7月,而关羽亡归刘备一事系在此前的4月,既如此,关羽也不可能预知3个月后刘备的行踪而预先直接去汝南找他。三、刘备这一时间奔走不定,先与文丑一起在官渡击曹操,随又往汝南助刘辟攻许,曹仁败刘备于汝南后,刘备又往袁绍处,旋又复至汝南,与袭都合兵,击杀了曹操部将蔡阳。这样,关羽奔刘备,也很可能先辗转北上,扑空后又折而南下,如此往复,千里之远是不为夸张的。四、史书自记关羽在文丑被杀后奔刘备,直到一年后刘备依刘表,才出现关羽的事迹,那么,这么长时间关羽为什么没有露面?如果径往汝南很快找到了刘备,为什么几次重要战斗都不见他一显身手?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关羽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找行踪不定的刘备。这样辗转往返,又都在曹操的地方,虽然曹操放行,但其部下加以阻拦,被关羽斩掉是可能的,虽然现在《演义》写的被斩的六将都不见史载。

不过,这两种看法,推测的因素都比较多。不论肯定还是否定关羽有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段经历,都还需要寻找更确凿的证据,在找到证据之前,这段经历只能是个谜。


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中,真正「千里走单骑」的究竟是谁?并非关羽关云长!
  •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电视剧<三国>中的关羽,于荣光(饰) 一部正史与戏说相结合的名著<三国演义>,因故事精彩,广为天下流传.该书作者罗贯中为彰显主角诸葛亮的近妖之智与关羽忠君重义之心, ...查看


  •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教案
  • 2011--2012学年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 指导教师:王智峰 教学目的: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 2.熟悉其中重点情节, 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 2. ...查看


  •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 一.练习题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 ...查看


  • 关云长银幕 千里走单骑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21日   第 07 版) 甄子丹在影片<关云长>中饰演关羽 "他去征程迢迢路多少里?他过五关斩六将是传奇.顶天立地纵横在岁月里,他一身孤独英雄气--"这 ...查看


  • 小学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知识
  •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 ...查看


  • 三国演义练习题
  • <三国演义>测试题答案 国演义>人物: 关羽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雄,他们各自的内心 ...查看


  • 一把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也是古代美男子的他妻子是谁
  • 在我们眼里,关羽是个神一样的人物,从小开始就听他的故事长大,如今让我更加了解到历史人物中的关羽,面红耳赤,络腮胡是他的特征,但据说他也曾有过妻子,那么他的老婆到底是谁?一起来看看史书的记载吧. 关羽可称是三国第一战将,"过五关斩六 ...查看


  • [三国演义]前50回重点纲要
  • <三国演义>前50回的故事情节提纲 [<三国演义>故事大纲] 一.曹操军团的崛起与强盛--第1回到第40回. 1.第1回到第9回--董卓军团的覆灭. 2.第10回到第19回--吕布军团的覆灭. 3.第20回到第33回 ...查看


  • 三国演义故事
  • 一. 全书脉络梳理 第1-33回,群雄逐鹿 1.桃园结义 2.怒鞭督邮 3.孟德献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 4.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5.连环计 6.辕门射戟 7.挟天子以令诸侯 8.煮酒论英雄 9.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过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