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标侵权举证责任

■曩墨圜重鎏。

是无过错责任。

‘L e ga l

nd Soci et y S y st e m A

竺堡墅!

f 叁塑! 圭垒垒

浅谈商标侵权举证责任

摘要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要求下,民事实体法依据行为人主观过错状态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分为过错归责原则、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分配唯4置”规则的仅包含属于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的特殊侵权诉讼。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并未将商标侵权行为界定为特殊的侵权行为,但事实上商标侵权行为所采用的却关键词商标侵权驰名商标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中图分类号:D 923一、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其所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能成为证明责任的主体,但对于相同要件事实不能同时承担证明责任。证明主题须对自己的主张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当不履行证明责任或者证明不能时,应承担败诉或者其他不利后果。…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l 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此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证据规定》第2条进一步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作了明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实施主张,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

后果。”

文献标识码:A

产生混淆的行为。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108,02

第四类足擅自更换他人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韵商品又投入市场,这种行为又被称为“反向假冒”。

第五类是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二) 间接侵权行为

混淆理沦与淡化理论是目前商标间接侵权的两个主要理论。目前淡化理论未在我国得到实际的承认,尽管某些地区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却有明确运用到案件审理并作为判决依据,但实属特例,所以不在此讨论。

商标法上的混淆特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误认。根据混淆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混淆分为直接混淆与间接混淆:直接混淆是指消费者无法正确的将来源于不同经营者的商-铬或服务区分开而导致的混淆;间接混淆是指消费者误认为某两种商品或服务源自予同一个生产经营者。

根据混淆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混淆分为售中混淆、售前混淆与售后混淆:售中混淆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H 寸不能正确的区分同种商品或服务并非来自同一生产经营者:售前混淆足

所谓不利后果也即当事人因举证责任所应承担的法律风险,一旦当事人无法对自己的主张或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主张而提出的反驳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明时,将承担因此而导致的不利后

果。

二、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一) 直接侵权行为商标的直接侵权行为包括:

第一类侵权行为是未经许可在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用以只是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可能的行为。

第二类是在同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或者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止突出使用,导致误导公众,或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第三类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可能导致消费者

作者简介:王乐,华东政法大学200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

108

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因为其外在表现而误认为是其所认为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尽管这种混淆不会直接导致侵权,但是会间接产生被误认前其所认定的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市场份额的减少:售后混淆是指实际的消费者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后给他人产生的误认。

由此可见,无论是商标的直接侵权行为还足问接侵权行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会导致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无论这种误认产生于购买的任何时间点,最终的结果是对商标专用权人产生了现实的或者隐性的损害。而这些对于商标专用权人而言,是证明侵权人最重要因素。

三、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认定一般民事侵权行为须符合四个构

向:知识产权法学与知识产权管理。

■曩墨圜重鎏。

是无过错责任。

‘L e ga l

nd Soci et y S y st e m A

竺堡墅!

f 叁塑! 圭垒垒

浅谈商标侵权举证责任

摘要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要求下,民事实体法依据行为人主观过错状态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分为过错归责原则、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分配唯4置”规则的仅包含属于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的特殊侵权诉讼。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并未将商标侵权行为界定为特殊的侵权行为,但事实上商标侵权行为所采用的却关键词商标侵权驰名商标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中图分类号:D 923一、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其所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能成为证明责任的主体,但对于相同要件事实不能同时承担证明责任。证明主题须对自己的主张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当不履行证明责任或者证明不能时,应承担败诉或者其他不利后果。…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l 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此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证据规定》第2条进一步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作了明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实施主张,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

后果。”

文献标识码:A

产生混淆的行为。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108,02

第四类足擅自更换他人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韵商品又投入市场,这种行为又被称为“反向假冒”。

第五类是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二) 间接侵权行为

混淆理沦与淡化理论是目前商标间接侵权的两个主要理论。目前淡化理论未在我国得到实际的承认,尽管某些地区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却有明确运用到案件审理并作为判决依据,但实属特例,所以不在此讨论。

商标法上的混淆特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误认。根据混淆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混淆分为直接混淆与间接混淆:直接混淆是指消费者无法正确的将来源于不同经营者的商-铬或服务区分开而导致的混淆;间接混淆是指消费者误认为某两种商品或服务源自予同一个生产经营者。

根据混淆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混淆分为售中混淆、售前混淆与售后混淆:售中混淆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H 寸不能正确的区分同种商品或服务并非来自同一生产经营者:售前混淆足

所谓不利后果也即当事人因举证责任所应承担的法律风险,一旦当事人无法对自己的主张或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主张而提出的反驳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明时,将承担因此而导致的不利后

果。

二、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一) 直接侵权行为商标的直接侵权行为包括:

第一类侵权行为是未经许可在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用以只是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可能的行为。

第二类是在同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或者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止突出使用,导致误导公众,或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第三类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可能导致消费者

作者简介:王乐,华东政法大学200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

108

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因为其外在表现而误认为是其所认为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尽管这种混淆不会直接导致侵权,但是会间接产生被误认前其所认定的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市场份额的减少:售后混淆是指实际的消费者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后给他人产生的误认。

由此可见,无论是商标的直接侵权行为还足问接侵权行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会导致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无论这种误认产生于购买的任何时间点,最终的结果是对商标专用权人产生了现实的或者隐性的损害。而这些对于商标专用权人而言,是证明侵权人最重要因素。

三、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认定一般民事侵权行为须符合四个构

向:知识产权法学与知识产权管理。


相关文章

  • 实务操作-商标专有权保护
  • 法条内容: 第五十六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 ...查看


  • 我国商标法的重大突破 --商标侵权新类别
  • 我国商标法的重大突破 --商标侵权新类别 新修订的<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列举了5种商标侵权行为,与原商标法相比,新法的重要改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将"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明知"删去 ...查看


  • 商标侵权商标侵权案中销售者之独立诉讼地位的应用
  • 商标侵权案中销售者之独立诉讼地位 余 晖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对于商标权人单独起诉销售者的诉讼,存在程序合法性的争议.主要分歧在于销售者是否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笔者认为,无论从商标法的规定,还是从诉讼法的原理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激励性,销售者 ...查看


  • 网站要为商标侵权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吗
  • 网站要为商标侵权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吗 本案原告丹麦aktieselskabetaf21.november2001公司(以下简称"21日公司")为"only"."veromoda".& ...查看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3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一.电子商务法律概述 1998 联合国 <电子签名示范法> 1999 欧盟 <电子签名指令> 2000 美国 <国际国内电子电子签名法> 2005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查看


  • 商标法释义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 商标法释义 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一条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释义] 本条是对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的规定.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专有使用核准注册的商标的权利 ...查看


  • 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认定
  • 以法律解释学为视角 分享到:0 作者:朱玲  发布时间:2009-05-08 11:08:08 打印字号:大 | 中 | 小 内容提要: 如何对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标注行为正确定性,是近年来困扰着司法实践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律 ...查看


  • 电子商务中网络交易平台商标侵权责任研究
  • 电子商务法期末论文 电子商务中网络交易平台商标侵权责任研究 班级:信息112 姓名:丁川芮 学号: 摘 要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由于电子交易平台的无限性和接入的低门槛性,导致在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商标侵权程度和范围快速扩大 ...查看


  • 使用字号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1)
  • AA [在同类商品上使用相近似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使用知名企业的字号构成不正当竞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海梅蒸服饰有限公司因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2004)沪高民三(知)终字第24号 发布时间: 2008-11-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