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合并报表编制主要会计分录

一、 编制调整分录

二、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年初

-本年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未分配利润—年初(投资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没有借贷方差额。本年就是本年发生额

2、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应说明的是,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 年初“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应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对应项目的金额一致,因此,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的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的,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股本—年初”、“资本公积—年初”和“盈余公积—年初”项目代替;对于上期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涉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栏目的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

3、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一)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持有至到期投资(假定该项债券投资,持有方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原理相同)与应付债券;(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6)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抵销分录为:

借:债务类项目

贷:债权类项目

(二)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可能发生持有对方债券等内部交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在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损失的情况下,某一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为基础计提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需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其抵销程序如下:

首先抵销坏账准备的期初数,抵销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数额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或冲回)分录借贷方向相反。

即: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具体做法是:

先抵销期初数,然后抵销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差额。

【例题3】P公司20×7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475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5万元。假定P公司20×7年为首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答案】

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

(1)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仍为475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25万元。

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2)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57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30万元。

借:应付账款 600

贷:应收账款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3)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38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0万元。

借:应付账款 400

• 贷:应收账款 4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

4、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一)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情况下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上述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针对考试,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

(1)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营业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若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首先确认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所得税税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所得税税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未实现销售收入-未实现销售成本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购货方内部存货结存价值×销售方毛利率

(二) 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首先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差额,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例题4】2008年1月1日,P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S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2008年S公司从P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P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08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

年末结存A商品l00件。2008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l.8万元;S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09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1.8万元。2009年12月31日,S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P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l.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假定P公司和S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编制2008年和2009年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答案】

P公司2008年和2009年编制的与内部商品销售有关的抵销分录如下:

(1)2008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借:营业收入 800(400×2)

贷:营业成本 750

存货 50[100×(2-1.5)]

②因抵销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③抵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④抵销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2)2009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注意合并报表上有,个别报表上没有的项目)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2-1.5)]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注意合并报表上有,个别报表上没有的项目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数

2009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

余额为4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本期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40-(20-4)=24(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2009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应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10万元,本期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一)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1)一方销售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一方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后仍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二)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6、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数量以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要求按照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其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我国明确规定企业

对外报送的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编制。

(一)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1)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4)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5)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有关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反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比,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在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涉及子公司与其少数股东之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处理问题。

对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加在子公司中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下设置“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对于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单设“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项目反映。

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

(一)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该子公司从设立起就被母公司控制,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相关项目的期初数,相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情况。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从购买日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2.处置子公司

在报告期内,如果母公司失去了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能力,不再能够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表明母公司不再控制被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从处置日开始不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应继续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二)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经营成果应持续计量,因此,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而不是从合

并日开始纳入合并利润表。由于这部分净利润是因企业合并准则所规定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编表原则所致,而非母公司管理层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因此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进行反映。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2.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三)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一、 编制调整分录

二、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年初

-本年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未分配利润—年初(投资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没有借贷方差额。本年就是本年发生额

2、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应说明的是,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 年初“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应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对应项目的金额一致,因此,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的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的,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股本—年初”、“资本公积—年初”和“盈余公积—年初”项目代替;对于上期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涉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栏目的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

3、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一)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持有至到期投资(假定该项债券投资,持有方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原理相同)与应付债券;(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6)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抵销分录为:

借:债务类项目

贷:债权类项目

(二)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可能发生持有对方债券等内部交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在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损失的情况下,某一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为基础计提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与此相联系也需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其抵销程序如下:

首先抵销坏账准备的期初数,抵销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数额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或冲回)分录借贷方向相反。

即: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具体做法是:

先抵销期初数,然后抵销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差额。

【例题3】P公司20×7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475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5万元。假定P公司20×7年为首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答案】

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

(1)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仍为475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25万元。

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2)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57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30万元。

借:应付账款 600

贷:应收账款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3)若P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38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0万元。

借:应付账款 400

• 贷:应收账款 4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

4、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一)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情况下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上述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针对考试,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

(1)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营业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若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首先确认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所得税税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所得税税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未实现销售收入-未实现销售成本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购货方内部存货结存价值×销售方毛利率

(二) 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首先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差额,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例题4】2008年1月1日,P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S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2008年S公司从P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P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08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

年末结存A商品l00件。2008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l.8万元;S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09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1.8万元。2009年12月31日,S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P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l.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假定P公司和S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编制2008年和2009年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答案】

P公司2008年和2009年编制的与内部商品销售有关的抵销分录如下:

(1)2008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借:营业收入 800(400×2)

贷:营业成本 750

存货 50[100×(2-1.5)]

②因抵销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③抵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④抵销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2)2009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注意合并报表上有,个别报表上没有的项目)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2-1.5)]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注意合并报表上有,个别报表上没有的项目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数

2009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

余额为4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本期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40-(20-4)=24(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2009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应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10万元,本期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一)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1)一方销售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一方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后仍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二)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6、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数量以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要求按照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其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我国明确规定企业

对外报送的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编制。

(一)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1)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4)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5)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有关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反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比,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在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涉及子公司与其少数股东之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处理问题。

对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加在子公司中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下设置“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对于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单设“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项目反映。

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

(一)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该子公司从设立起就被母公司控制,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相关项目的期初数,相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情况。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从购买日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2.处置子公司

在报告期内,如果母公司失去了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能力,不再能够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表明母公司不再控制被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从处置日开始不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应继续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二)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经营成果应持续计量,因此,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而不是从合

并日开始纳入合并利润表。由于这部分净利润是因企业合并准则所规定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编表原则所致,而非母公司管理层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因此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进行反映。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2.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三)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反映

1.增加子公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相关文章

  • 企业财务报表合并
  • [摘要]本文从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出发,根据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指出了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 企 ...查看


  • 浅议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 经济论丛  浅议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查看


  • 财务报表课程设计
  • 合并会计报表有关问题的探讨 目 录 一.合并会计报表概念及产生 ---------------3 二.对合并会计表研究的意义 ---------------3 三.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4 四.合并会计报表存在 ...查看


  •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研究
  • 摘要: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报表合并做出了很大改变,在合并理论.合并范围.合并编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革新,对于企业来说,加深对新合并报表准则的理解,研究合并报表分析方法,对于企 ...查看


  • _BOT项目内部关联交易合并报表研究
  • 理论研究THEORY RESEARCH BOT项目内部关联交易合并报表研究 孙鹏搏 摘要: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取决于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合并理论选择,会使得合并报表的结果产生差异.本文从合并报表理论入手,通过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查看


  • 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大纲2014
  • <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高级财务会计学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2.课程代码 122G203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查看


  •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
  •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字辅以数字表述的会计报表附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 ...查看


  • 基于实体理论的BOT项目内部关联交易合并报表研究(贺学春)
  • 基于实体理论的BOT 项目内部关联交易合并报表研究 [摘 要]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取决于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合并理论选择,会使得合并报表的结果产生差异.本文从合并报表理论入手,通过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和应用情况,基于 ...查看


  • 治理层_管理层和CPA对舞弊的责任认定的思考_刘源
  • 财税统计 治理层.管理层和CPA对舞弊的责任认定的思考 刘源冉琪铃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近几年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在上市过 程中,为了达到相关上市规定的要求,对自身的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 弄虚作假,而在被查处之后 ...查看


  • 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 财库[2015]212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现将<政府财务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