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
Dertermination of Iron by Dichroic Titration
after Titanous Reduction
一、方法原理
试样经硫磷混酸分解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加热至近沸,用SnCl 2还原大部分
Fe 3+,以钨酸钠为指示剂,滴加TiCl 3还原剩余的Fe 3+为Fe 2+,出现钨蓝时表示Fe 3+
已被还原完全,再滴加稀K 2Cr 2O 7至蓝色消失,立即加入2-3滴二苯胺磺酸钠作
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至紫色为即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硝酸的存在严重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因此在分解试样后必须用硫酸将硝酸完全赶净。
本法适用于含砷锑较高矿石中0.5%以上铁的测定。
二、试剂配制
1 TiCl3:取15%-20%TiCl3(市售)溶液,用5%盐酸稀释,放入棕色瓶中,
加一层液体石腊保护(10mlTiCl 3+5mlHCl+85mlH2O )。
2 Na2WO 3:称取25g Na2WO 3溶于适量水中,加入5ml 磷酸,稀释至100ml ,
若混浊需过滤。
3 SnCl2(10%):称取10g 二氯化锡溶于20ml 盐酸中,溶解完全后用水稀释
至100ml 。
4 二苯胺磺酸钠(0.5%水溶液)。
5 K2Cr 2O 7标准溶液:对于高低铁分别使用0.0060和0.0030mol/L浓度的重
铬酸钾溶液。
三、分析步骤
称取0.2000g (0.1500-0.2000g )样品于250ml 三角瓶中,少量水润湿后加
磷酸15-20ml (样品难溶解时加25ml )、硫酸(1+1)10-15ml ,于电热板上加热分解,滴加HNO 3助溶,待样品分解完全后加热至冒白烟,赶净硝酸。白烟冒至
瓶颈时取下(不能加热过久,以免产生结底现象影响测定结果),冷却,加水20ml 、盐酸20ml ,加热至沸,滴加10%SnCl2至溶液呈淡黄色(接近无色,若加多时可
加5%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至无色),加水60-80ml ,冷却,加钨酸钠1ml ,滴加TiCl 3至出现蓝色并过量1-2滴,放置2min ,用稀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接近无色,此溶液不计体积),滴加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4滴,继续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空白试验:滴定前同分析步骤,滴定时加入10.00ml 适当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几下读数,在此加入10.00ml 相同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在此滴定至终点,前后两次滴定消耗差即为空白(指示剂)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量。
计算:
W (Fe )%=[6C(V-V0)×55.847×100]/(1000m)
C 为重铬酸钾的浓度,mol/L。
四、注意事项
1 当铜含量较高时,由于铜离子的催化作用,钨蓝颜色溶液退去,应处理后立即滴定,若铜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需要用氨水分离。
2由于二氯化锡能够将Cu 2+还原为Cu +,Cu +又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同时铜离子能够促使Fe 2+被空气氧化,所以铜量高时干扰测定。铬也能被二氯化锡还原并严重干扰测定。钨被还原为钨蓝。当钴、镍含量高时,由于离子本身具有颜色,使Fe 3+在被还原时不容易观察,可加入过量氨水,使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并与上述元素分离。砷、锑均能被二氯化锡还原,而后被重铬酸钾氧化,使测量结果偏高。大量的絮状硅酸存在,会吸附和包裹Fe 3+,使其不被还原完全,导致结果偏低,可用氢氟酸、硫酸处理试样。大量钒的存在影响铁测定的准确性。
3滴定时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40℃为好。
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
Dertermination of Iron by Dichroic Titration
after Titanous Reduction
一、方法原理
试样经硫磷混酸分解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加热至近沸,用SnCl 2还原大部分
Fe 3+,以钨酸钠为指示剂,滴加TiCl 3还原剩余的Fe 3+为Fe 2+,出现钨蓝时表示Fe 3+
已被还原完全,再滴加稀K 2Cr 2O 7至蓝色消失,立即加入2-3滴二苯胺磺酸钠作
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至紫色为即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硝酸的存在严重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因此在分解试样后必须用硫酸将硝酸完全赶净。
本法适用于含砷锑较高矿石中0.5%以上铁的测定。
二、试剂配制
1 TiCl3:取15%-20%TiCl3(市售)溶液,用5%盐酸稀释,放入棕色瓶中,
加一层液体石腊保护(10mlTiCl 3+5mlHCl+85mlH2O )。
2 Na2WO 3:称取25g Na2WO 3溶于适量水中,加入5ml 磷酸,稀释至100ml ,
若混浊需过滤。
3 SnCl2(10%):称取10g 二氯化锡溶于20ml 盐酸中,溶解完全后用水稀释
至100ml 。
4 二苯胺磺酸钠(0.5%水溶液)。
5 K2Cr 2O 7标准溶液:对于高低铁分别使用0.0060和0.0030mol/L浓度的重
铬酸钾溶液。
三、分析步骤
称取0.2000g (0.1500-0.2000g )样品于250ml 三角瓶中,少量水润湿后加
磷酸15-20ml (样品难溶解时加25ml )、硫酸(1+1)10-15ml ,于电热板上加热分解,滴加HNO 3助溶,待样品分解完全后加热至冒白烟,赶净硝酸。白烟冒至
瓶颈时取下(不能加热过久,以免产生结底现象影响测定结果),冷却,加水20ml 、盐酸20ml ,加热至沸,滴加10%SnCl2至溶液呈淡黄色(接近无色,若加多时可
加5%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至无色),加水60-80ml ,冷却,加钨酸钠1ml ,滴加TiCl 3至出现蓝色并过量1-2滴,放置2min ,用稀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接近无色,此溶液不计体积),滴加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4滴,继续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空白试验:滴定前同分析步骤,滴定时加入10.00ml 适当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几下读数,在此加入10.00ml 相同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在此滴定至终点,前后两次滴定消耗差即为空白(指示剂)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量。
计算:
W (Fe )%=[6C(V-V0)×55.847×100]/(1000m)
C 为重铬酸钾的浓度,mol/L。
四、注意事项
1 当铜含量较高时,由于铜离子的催化作用,钨蓝颜色溶液退去,应处理后立即滴定,若铜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需要用氨水分离。
2由于二氯化锡能够将Cu 2+还原为Cu +,Cu +又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同时铜离子能够促使Fe 2+被空气氧化,所以铜量高时干扰测定。铬也能被二氯化锡还原并严重干扰测定。钨被还原为钨蓝。当钴、镍含量高时,由于离子本身具有颜色,使Fe 3+在被还原时不容易观察,可加入过量氨水,使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并与上述元素分离。砷、锑均能被二氯化锡还原,而后被重铬酸钾氧化,使测量结果偏高。大量的絮状硅酸存在,会吸附和包裹Fe 3+,使其不被还原完全,导致结果偏低,可用氢氟酸、硫酸处理试样。大量钒的存在影响铁测定的准确性。
3滴定时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40℃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