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基本性质非冷热莫属

宇宙基本性质非冷热莫属

黄绍友

笔者在《概述冷热本质是宇宙基本性质》一文中,用思辨的方法对冷热本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何把握该文所表达的观点,有必要对其重点作一阐明。

在对冷热本质的认识上,至今我们也没有形成定性的认识,历史上虽然有过“热质说”和“热动说”的争论,也形成了用分子论去证明热本质就是分子运动的结论,但是,这些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都是建立在只承认热才具有本质存在的认识基础上的。

宇宙是从一种最原始的状态,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才形成今天这样规模和性状的。宇宙学中这一最基本的认知观点表明,当我们在研究宇宙的过去,并追溯到最原始的宇宙形态是由哪些与生俱来的性质所决定的时,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会涉及到宇宙的基本性质问题。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最原始的宇宙模型来看,它是一个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大火球”。这里,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讲,只要我们承认宇宙最原始性状是由这个“大火球”中存在的高温高热现象所构成,客观上也就证明,在这个“大火球”之外必然有一个相对冷现象的存在。随着“大爆炸”影响范围的扩展,那些原本处于“大火球”之外的相对冷现象,肯定会与“大火球”中释放出的相对热现象形成相互作用,并产生一些我们后来所观测到的结果。由于人们在研究宇宙的形成过程时证明,所有分子、原子和绝大多数基本粒子,

都是在“大爆炸”发生后才相继生成的,因此也就证明,宇宙在即将发生“大爆炸”的初始阶段,唯一能够显示出来的存在就只有冷热这种现象。

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是否肯定有相对冷现象的参与?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宇宙大爆炸”理论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试想,当“大爆炸”发生后,超高温现象的迅速冷却和超高压情形的迅速缓解是靠什么机制去实现的呢?我们认为,所谓爆炸,实际上就是由处于高压状态下所蓄积的热量迅速膨胀,以极快的速度冲破原来的束缚而形成的。而爆炸发生后的情形则是:从高压环境中释放出的热,快速扩散到周边环境中去,并与存在于周边环境中的相对冷现象相互作用,使之逐渐趋向一种冷热相对平衡的状态。可见,当高压状态得以解除后,不管高温高热现象是以快速冷却的方式,还是以逐渐冷却的方式冷却下来,其过程都只能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进一步证明,如果不把大量存在于“大火球”之外的相对冷现象包括到“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演化过程中去,仅用一种封闭的宇宙模型去描述“宇宙大爆炸”发生和后来的演化过程,其结果只会对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形成有失客观的认识。

不能否认冷的客观性,对待冷的存在意义必须像对待热的存在一样,都赋予质的理解。然而,我们在认识冷热现象时,由于热的性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偏重于对热的认识,并在对热本质的探讨;确认热与功(热功当量关系)和热与力(热力学相关定律)的关系;以及认识热、光、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

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可是,在这种以肯定热和否定冷为前题的相关认识中,那些因热现象减弱,或者说因温度下降而形成的相对冷现象,在“绝对零度”这一相对冷程度不可逾越的极限温度概念的制约下,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必然会引发逻辑上的障碍,这样,冷现象的形成原因也就只能被理解成是热在热的程度上的减弱,因此也不具有本质的存在意义。时至今日,人们也并没有对冷现象的存在意义和对冷的相关性质做出过较完整系统的深究。

通过分析相对冷热现象在物质世界里的有序分布后发现,在排除了冷和热之间那种相对而言的感性概念后,正、负两种电荷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热和冷以非感性热和非感性冷的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种具有绝对热和绝对冷性质的存在。按照这样的认知,结合已知的反物质的原子结构与物质的原子结构在两种电荷的分布形式上,呈完全相反的分布状态,可以推测,宇宙中的某些非物质结构性质的客观存在在相对冷的程度上,完全可以不受“绝对零度”这种来自对物质结构领域中所形成的认识结果的制约。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把因为“绝对零度”问题带来的,认为冷也具有本质存在的逻辑障碍排除掉,更重要的,是把冷的存在意义,从原来认为只是一种从属于热的相对存在,提升到在冷和热之间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层面上去看待冷热的问题。

冷热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能表明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膨胀和逐渐冷却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现实,由此而追溯我们所处这个宇宙的过去,它的起点,最终将会始于一个高温高压的最原始状态。如果我们还想再从这种最原始、最早期的宇宙中去

追溯它的某些客观存在的由来,除了以相对热现象为表现形式的高温高压之外,也许在这个环境中是不会有其它客体存在的?因此可以证明,包括这个早期的高热状态的宇宙和存在于这个范围之外的,以相对冷现象为表现的客观存在在内的冷热现象,都是早于我们这个宇宙最原始状态而出现的一种存在。这种源于更深邃时空性质的客观存在所具有的超自然性昭示我们,既使我们的感知可以随我们今天所处这个宇宙同步存在,冷热现象也是以早于我们这个宇宙的存在而出现的。由此也就限定,我们所阐述的冷热本质问题,只能在“宇宙大爆炸”这种宇宙有限的观念中去探讨它,而冷热现象始源于无限宇宙更深邃的时空问题则表明,它将永恒地保留着先于我们这个宇宙的超自然性。

冷热现象在我们这个宇宙起源中所具有的唯一性证明,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性质非它莫属,而这个宇宙中包罗万象的所有一切,都是受冷热现象及其相关性质的支配而形成。通过观察分析,将众多自然现象归类后发现,虽然宇宙的概念无所不包,但是,构成这个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宇宙的,不外乎冷热现象、力现象、电磁现象和实体结构这四种最基本的现象。

在冷热现象、力现象、电磁现象和实体结构现象中,由于冷热现象是宇宙与生俱来的一种存在,因此了解其它三类现象与冷热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可以对冷热现象是宇宙基本性质的认知得到确定。

人们在观察物质运动的同时,很早就认识到了力现象的存在 。准确地讲,一直以来人们实际上只认可那些具有扩张性质的力,因为这

种力可以直观地体现在对物质运动的作用和为我所用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对力的单一性认知导致人们无法认可收缩力的存在,也不承认力具有双重性的说法。举例讲,当牛顿发现引力现象时,实际上他已经认识到了收缩力的存在。然而收缩力的作用可以使运动着的物体趋向停顿,甚至可以使物质运动的现象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当然,收缩力可以使运动着的物质趋向停顿的问题,可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的“宇宙热寂”(亦可称之为“宇宙动寂”)概念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要解决收缩力可以使物质运动现象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即,运动起源)的问题,牛顿在认识到引力现象之后,想到了上帝的“第一次推动”,希望用“上帝之力”来解决物质运动因收缩作用,从一开始就不能被启动的困难。后来,爱因斯坦在研究洛伦兹-斐兹杰惹收缩基础上发现,收缩现象是源于空间的固有性质(按空间和运动物之间的冷热程度去分辨,空间的性质是与冷的存在相联系的)。空间对运动物所产生的收缩作用被认定为是空间与运动物之间的一种相对性质,这是人们对收缩力现象形成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认知。尽管这一认识还没有从形成机制上把收缩作用的性质提升到收缩力的认识阶段,但是,它对收缩作用产生的力学效应,已经有了非常客观的认知。总之,在以转化热能为基础的扩张力和与冷的性质相联系的收缩力共同存在的客观现实面前,只承认力的单一性,否认收缩力的存在,这是我们在对力现象认识时存在的现实。对此,既使历史上人们对收缩力的存在有过一些认知的事实,但是都是在并不清楚冷热本质与力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形成的,因此不可能涉及到它的形成机

制。对力的双重性和对冷的性质所对应的收缩力的认识,如果能够从理性认识上形成突破,其意义将直接影响到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感性概念下的冷和热,不管在冷和热的程度上表现得怎样不可思议,始终它们都只是处于一种相对冷或相对热的存在形式中,没有任何绝对冷或绝对热的意义。也正是由于冷热现象中的冷或热只是一种感性的相对概念,因此,以冷热现象为表现形式所出现的冷或热是不具有绝对冷和绝对热性质的。由此看出,如果要从存在形式上确定冷或热的本质所在,首先就要找到那些超越感性冷或感性热概念而出现的另类存在。

电荷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正、负两种电荷相互跃进或发生碰撞时,它们就会产生光和热。我们知道,光和热同属电磁辐射,而这里所说的热又不具有绝对热的意义。因此表明,光和热其实是正、负两种电荷以相互统一的形式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冷和热都应该各具本质是我们的基本观点,虽然冷热现象的超自然性不能表明它最根本的本质所在,但是,把冷热现象和两种电荷联系起来后则可以发现,冷热现象的电磁性质已经表明,冷热现象就是由两种电荷以统一存在的形式形成的,而两种电荷所具有的对立性质在冷和热的存在关系中,也是客观体现着的。

从基本粒子到天体系统都是以实体结构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可以说实体结构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出现,对构筑起我们这个多采的世界具有决定的作用,就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而言,则只是实体结构演化的更高形式而已。冷热现象和实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科学的相关

成就的启迪下,我们可形成这样的理解:当热、光、电、磁以能量的形式出现,那么按照质-能转化关系的理解,既然质量可以被看成是能量非常密集的集合形式,那么用双向理解的方式去看待质-能关系,能量也可以被看成是质量的终极形式。

1990年,为了解决辐射能量分布的统一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量子并不只是一种纯理性的概念,它在独立体现能量行为方面的表现,客观地反映出它也具有结构之类的性质存在。

在可能存在的量子结构中,质量和能量的概念可以从量子的某些相关性质中体现出来。

不管感性的冷和热在冷热的程度上表现得多么不可思义,它们都只是以相对冷和相对热的感性概念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这种事实表明,在没有绝对冷和绝对热意义的感性的冷热现象中,具有绝对冷和绝对热的存在,是以一种相互统一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而冷或热的绝对存在形式体现的又是电荷这种另类的存在。从辐射所具有的电磁性和粒子性分析:第一,从电磁性质与电荷的关系判明,电荷在电磁辐射中的存在尽管有些并没有达到以电子这一质量规模为依托的电子电量,但是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不容否认的;第二,当冷热相互作用体现为收缩力与扩张力的相互作用时,那些具有对立性质的存在,在力的作用下,将体现出以力的作用范围为结构规模的形式,同时也显示出粒子性的特征。

当量子独立体现能量行为的事实被确认后,认为量子这种存在形

式应该具有结构性质的看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量子结构在能量和质量的鸿沟之间架构起了一座桥梁,它使我们在跨越从能量到质量的存在形式上,有了一个质的突破。如果说冷热现象只是以一种能量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我们的宇宙中,这些能量在经过宇宙膨胀和冷却过程形成的冷热相互作用,则是生成量子结构的根本所在。随着宇宙的高温状态在膨胀、冷却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相对冷的作用,在收缩力大于扩张力的作用下,量子这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就会获得向实体结构更高层次发展的作用力。

在宇宙演化的任意阶段中,我们的注意只要稍加用心地去观察宇宙中所发生和存在的一切,它们都与冷热现象及其相关性质有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冷热本质能够成为宇宙基本性质,最终为我们所认知的原因。

仅此作为《概述冷热本质是宇宙基本性质》一文的注释。

2013-9-26

宇宙基本性质非冷热莫属

黄绍友

笔者在《概述冷热本质是宇宙基本性质》一文中,用思辨的方法对冷热本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何把握该文所表达的观点,有必要对其重点作一阐明。

在对冷热本质的认识上,至今我们也没有形成定性的认识,历史上虽然有过“热质说”和“热动说”的争论,也形成了用分子论去证明热本质就是分子运动的结论,但是,这些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都是建立在只承认热才具有本质存在的认识基础上的。

宇宙是从一种最原始的状态,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才形成今天这样规模和性状的。宇宙学中这一最基本的认知观点表明,当我们在研究宇宙的过去,并追溯到最原始的宇宙形态是由哪些与生俱来的性质所决定的时,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会涉及到宇宙的基本性质问题。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最原始的宇宙模型来看,它是一个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大火球”。这里,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讲,只要我们承认宇宙最原始性状是由这个“大火球”中存在的高温高热现象所构成,客观上也就证明,在这个“大火球”之外必然有一个相对冷现象的存在。随着“大爆炸”影响范围的扩展,那些原本处于“大火球”之外的相对冷现象,肯定会与“大火球”中释放出的相对热现象形成相互作用,并产生一些我们后来所观测到的结果。由于人们在研究宇宙的形成过程时证明,所有分子、原子和绝大多数基本粒子,

都是在“大爆炸”发生后才相继生成的,因此也就证明,宇宙在即将发生“大爆炸”的初始阶段,唯一能够显示出来的存在就只有冷热这种现象。

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是否肯定有相对冷现象的参与?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宇宙大爆炸”理论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试想,当“大爆炸”发生后,超高温现象的迅速冷却和超高压情形的迅速缓解是靠什么机制去实现的呢?我们认为,所谓爆炸,实际上就是由处于高压状态下所蓄积的热量迅速膨胀,以极快的速度冲破原来的束缚而形成的。而爆炸发生后的情形则是:从高压环境中释放出的热,快速扩散到周边环境中去,并与存在于周边环境中的相对冷现象相互作用,使之逐渐趋向一种冷热相对平衡的状态。可见,当高压状态得以解除后,不管高温高热现象是以快速冷却的方式,还是以逐渐冷却的方式冷却下来,其过程都只能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进一步证明,如果不把大量存在于“大火球”之外的相对冷现象包括到“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演化过程中去,仅用一种封闭的宇宙模型去描述“宇宙大爆炸”发生和后来的演化过程,其结果只会对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形成有失客观的认识。

不能否认冷的客观性,对待冷的存在意义必须像对待热的存在一样,都赋予质的理解。然而,我们在认识冷热现象时,由于热的性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偏重于对热的认识,并在对热本质的探讨;确认热与功(热功当量关系)和热与力(热力学相关定律)的关系;以及认识热、光、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

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可是,在这种以肯定热和否定冷为前题的相关认识中,那些因热现象减弱,或者说因温度下降而形成的相对冷现象,在“绝对零度”这一相对冷程度不可逾越的极限温度概念的制约下,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必然会引发逻辑上的障碍,这样,冷现象的形成原因也就只能被理解成是热在热的程度上的减弱,因此也不具有本质的存在意义。时至今日,人们也并没有对冷现象的存在意义和对冷的相关性质做出过较完整系统的深究。

通过分析相对冷热现象在物质世界里的有序分布后发现,在排除了冷和热之间那种相对而言的感性概念后,正、负两种电荷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热和冷以非感性热和非感性冷的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种具有绝对热和绝对冷性质的存在。按照这样的认知,结合已知的反物质的原子结构与物质的原子结构在两种电荷的分布形式上,呈完全相反的分布状态,可以推测,宇宙中的某些非物质结构性质的客观存在在相对冷的程度上,完全可以不受“绝对零度”这种来自对物质结构领域中所形成的认识结果的制约。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把因为“绝对零度”问题带来的,认为冷也具有本质存在的逻辑障碍排除掉,更重要的,是把冷的存在意义,从原来认为只是一种从属于热的相对存在,提升到在冷和热之间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层面上去看待冷热的问题。

冷热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能表明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膨胀和逐渐冷却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现实,由此而追溯我们所处这个宇宙的过去,它的起点,最终将会始于一个高温高压的最原始状态。如果我们还想再从这种最原始、最早期的宇宙中去

追溯它的某些客观存在的由来,除了以相对热现象为表现形式的高温高压之外,也许在这个环境中是不会有其它客体存在的?因此可以证明,包括这个早期的高热状态的宇宙和存在于这个范围之外的,以相对冷现象为表现的客观存在在内的冷热现象,都是早于我们这个宇宙最原始状态而出现的一种存在。这种源于更深邃时空性质的客观存在所具有的超自然性昭示我们,既使我们的感知可以随我们今天所处这个宇宙同步存在,冷热现象也是以早于我们这个宇宙的存在而出现的。由此也就限定,我们所阐述的冷热本质问题,只能在“宇宙大爆炸”这种宇宙有限的观念中去探讨它,而冷热现象始源于无限宇宙更深邃的时空问题则表明,它将永恒地保留着先于我们这个宇宙的超自然性。

冷热现象在我们这个宇宙起源中所具有的唯一性证明,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性质非它莫属,而这个宇宙中包罗万象的所有一切,都是受冷热现象及其相关性质的支配而形成。通过观察分析,将众多自然现象归类后发现,虽然宇宙的概念无所不包,但是,构成这个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宇宙的,不外乎冷热现象、力现象、电磁现象和实体结构这四种最基本的现象。

在冷热现象、力现象、电磁现象和实体结构现象中,由于冷热现象是宇宙与生俱来的一种存在,因此了解其它三类现象与冷热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可以对冷热现象是宇宙基本性质的认知得到确定。

人们在观察物质运动的同时,很早就认识到了力现象的存在 。准确地讲,一直以来人们实际上只认可那些具有扩张性质的力,因为这

种力可以直观地体现在对物质运动的作用和为我所用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对力的单一性认知导致人们无法认可收缩力的存在,也不承认力具有双重性的说法。举例讲,当牛顿发现引力现象时,实际上他已经认识到了收缩力的存在。然而收缩力的作用可以使运动着的物体趋向停顿,甚至可以使物质运动的现象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当然,收缩力可以使运动着的物质趋向停顿的问题,可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的“宇宙热寂”(亦可称之为“宇宙动寂”)概念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要解决收缩力可以使物质运动现象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即,运动起源)的问题,牛顿在认识到引力现象之后,想到了上帝的“第一次推动”,希望用“上帝之力”来解决物质运动因收缩作用,从一开始就不能被启动的困难。后来,爱因斯坦在研究洛伦兹-斐兹杰惹收缩基础上发现,收缩现象是源于空间的固有性质(按空间和运动物之间的冷热程度去分辨,空间的性质是与冷的存在相联系的)。空间对运动物所产生的收缩作用被认定为是空间与运动物之间的一种相对性质,这是人们对收缩力现象形成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认知。尽管这一认识还没有从形成机制上把收缩作用的性质提升到收缩力的认识阶段,但是,它对收缩作用产生的力学效应,已经有了非常客观的认知。总之,在以转化热能为基础的扩张力和与冷的性质相联系的收缩力共同存在的客观现实面前,只承认力的单一性,否认收缩力的存在,这是我们在对力现象认识时存在的现实。对此,既使历史上人们对收缩力的存在有过一些认知的事实,但是都是在并不清楚冷热本质与力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形成的,因此不可能涉及到它的形成机

制。对力的双重性和对冷的性质所对应的收缩力的认识,如果能够从理性认识上形成突破,其意义将直接影响到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感性概念下的冷和热,不管在冷和热的程度上表现得怎样不可思议,始终它们都只是处于一种相对冷或相对热的存在形式中,没有任何绝对冷或绝对热的意义。也正是由于冷热现象中的冷或热只是一种感性的相对概念,因此,以冷热现象为表现形式所出现的冷或热是不具有绝对冷和绝对热性质的。由此看出,如果要从存在形式上确定冷或热的本质所在,首先就要找到那些超越感性冷或感性热概念而出现的另类存在。

电荷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正、负两种电荷相互跃进或发生碰撞时,它们就会产生光和热。我们知道,光和热同属电磁辐射,而这里所说的热又不具有绝对热的意义。因此表明,光和热其实是正、负两种电荷以相互统一的形式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冷和热都应该各具本质是我们的基本观点,虽然冷热现象的超自然性不能表明它最根本的本质所在,但是,把冷热现象和两种电荷联系起来后则可以发现,冷热现象的电磁性质已经表明,冷热现象就是由两种电荷以统一存在的形式形成的,而两种电荷所具有的对立性质在冷和热的存在关系中,也是客观体现着的。

从基本粒子到天体系统都是以实体结构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可以说实体结构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出现,对构筑起我们这个多采的世界具有决定的作用,就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而言,则只是实体结构演化的更高形式而已。冷热现象和实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科学的相关

成就的启迪下,我们可形成这样的理解:当热、光、电、磁以能量的形式出现,那么按照质-能转化关系的理解,既然质量可以被看成是能量非常密集的集合形式,那么用双向理解的方式去看待质-能关系,能量也可以被看成是质量的终极形式。

1990年,为了解决辐射能量分布的统一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量子并不只是一种纯理性的概念,它在独立体现能量行为方面的表现,客观地反映出它也具有结构之类的性质存在。

在可能存在的量子结构中,质量和能量的概念可以从量子的某些相关性质中体现出来。

不管感性的冷和热在冷热的程度上表现得多么不可思义,它们都只是以相对冷和相对热的感性概念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这种事实表明,在没有绝对冷和绝对热意义的感性的冷热现象中,具有绝对冷和绝对热的存在,是以一种相互统一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而冷或热的绝对存在形式体现的又是电荷这种另类的存在。从辐射所具有的电磁性和粒子性分析:第一,从电磁性质与电荷的关系判明,电荷在电磁辐射中的存在尽管有些并没有达到以电子这一质量规模为依托的电子电量,但是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不容否认的;第二,当冷热相互作用体现为收缩力与扩张力的相互作用时,那些具有对立性质的存在,在力的作用下,将体现出以力的作用范围为结构规模的形式,同时也显示出粒子性的特征。

当量子独立体现能量行为的事实被确认后,认为量子这种存在形

式应该具有结构性质的看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量子结构在能量和质量的鸿沟之间架构起了一座桥梁,它使我们在跨越从能量到质量的存在形式上,有了一个质的突破。如果说冷热现象只是以一种能量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我们的宇宙中,这些能量在经过宇宙膨胀和冷却过程形成的冷热相互作用,则是生成量子结构的根本所在。随着宇宙的高温状态在膨胀、冷却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相对冷的作用,在收缩力大于扩张力的作用下,量子这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就会获得向实体结构更高层次发展的作用力。

在宇宙演化的任意阶段中,我们的注意只要稍加用心地去观察宇宙中所发生和存在的一切,它们都与冷热现象及其相关性质有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冷热本质能够成为宇宙基本性质,最终为我们所认知的原因。

仅此作为《概述冷热本质是宇宙基本性质》一文的注释。

2013-9-26


相关文章

  • 高中地理知识点重点
  • 2009-08-15 22:48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人类知识的宇宙 (一)人类观测到的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日心说".星系.光年 2.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 3.天 ...查看


  • 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 ...查看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笔记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笔记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 ...查看


  • 浅论佛教的生死观
  • 浅论佛教的生死观 摘要: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生与死?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在中国,儒道释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 ...查看


  • 能量与物质转换
  • 摘要:本文不凭借任何假设和猜测,而是以人们现有的实验和认识为基础,给出了空间的构成,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空间是由能量形成的,即:空间是能量存在的形式,能量是产生空间的必然,不存在没有能量的空间.运动不是固有的,是由能量提供的.揭示 ...查看


  • 小学科学教材
  • 小学科学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会观察 三年级(上) 植物 观察大树并和小草等比较.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叶随季节的变化.其他各种变化.动物的比较和变化.因果关系,写观察表,拓印树皮图案,写和整理观察记录 与物理有关的 我们周围的材料 我们周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周 ...查看


  • 火山石热敷袋
  • 火山石热敷袋,理疗产品 火山能量石热敷袋火山能量石含有大量的硅,铝,钾,钠,镁,等26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 以及铜,锌,铬,镍,锰等人体健康的必须元素,可以进行健康理疗舒缓疲劳, 补充能量,强化血液循环,打通经络,或血化瘀,驱风散寒,平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 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概念 ,如 . . . . . 2. 构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 . . .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