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乌江]诗词比较阅读答案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2分)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杜 牧:

李清照:

参考答案: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2分)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杜 牧:

李清照:

参考答案: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相关文章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查看


  • 古代诗歌鉴赏
  • 2011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一.分析意象与意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 三.分析语言炼字炼句 四.分析情感主旨 五.分析前人的评价 六.比较评价题型 七.综合表述型 烘托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 ...查看


  • 古诗词赏读四十四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 古诗词赏读四十四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2009-11-28 20:53:19) 标签:古诗词赏读 四十四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文化 分类:诗词 古诗词赏读四十四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查看


  • 试题.答案.解析
  •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某山地植被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如果山麓植被为当地的主要自然植被,则该山地最有可能是在( ) A .河北 B .湖南 C .福建 D.海南 2.造成山地植被变化 ...查看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点预测题4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点预测题及答案(第四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香市 ...查看


  • 五年级古诗三首
  •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编制人:刘海茹 何盼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温馨寄语:善于发现总结,勤于动手动脑,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利用看注 ...查看


  • [扬起你的笑脸]阅读附答案
  • 扬起你的笑脸???? ? ? ?? 欧阳黔生 山鬼是乌江岸上梨花寨的一个孩子,是寨子里最有学问的田老师的学生.那一天,新生入学,田老师点名点到龙德隆,山鬼被同学推了一下:"叫你呢."山鬼一愣说:"我叫山鬼.&q ...查看


  • 诗歌的分类
  • 高考古诗鉴赏 (一)诗歌的分类(按照诗歌的题材和体裁分类) 诗歌的分类:1.体裁:从诗歌的格律(形式)上来分. 2.题材:从诗歌所写的生活领域(内容)来分. 一.从体裁上分: 从广义概念而言,古诗词可分为诗.词.曲三类. 古诗分为:古体诗( ...查看


  • [优秀作文]初中作文辅导
  • 初中作文辅导:如何开头 -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 [策略解读]1.直入法.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