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的"好帮手"真的"一拨就灵"·杭州日报

居民生活的“好帮手”真的“一拨就灵”

下城武林街道想方设法解民忧

2015-01-13

“好帮手”在为居民疏通下水道。

孵化园内的排舞中心。

下城报道组 郑斌 通讯员 郑佳 方艳

记者 许卓恒 摄影 张之冰

铃铃铃…… 我爸爸长期卧床,你们可以上门理发吗?我家里突然断电,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家,能不能派人上门去维修?昨日,武林街道“好帮手”服务社的热线电话接连响起,电话线那头传来焦急的求助声,电话线这头的志愿者热情接电后立马登门服务。类似的求助电话,武林街道“好帮手”公益服务社每天至少都要接上十几通。“好帮手”的热线电话号码是28201890,如同这个号码的谐音——“一拨就灵”,这里的服务有求必应并且反应迅速。

“好帮手”有一批一技之长的志愿者

武林街道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共有近百个老小区,70%的小区是无物业的,全由社区托管,社区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根本无力帮居民解决。家住孝丰路的独居老人老王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上回家里的抽水马桶漏水,网上找了一位维修工,花了200块钱,结果过了半个月又漏水了,电话再打过去那人怎么也不肯来了。”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能既为辖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减负,真正实现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武林街道动足了脑筋。2014年6月,下城区提出了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武林街道率先在孩儿巷三槐里18号建立养老型社会组织孵化园。何不利用孵化园优势,建一个辖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公益服务社呢?于是,“好帮手”公益服务社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成长起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一出,便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夏顺鑫师傅去年刚从单位退休,原来是单位的水电工,平时就热心帮助他人,一听说街道要建公益服务社,立马报了名。如今,辖区内已有近40位居民志愿者加入“好帮手”团队,里面有高级电工、普通电工、助老员、高级厨师、理发师等,平均年龄55岁。他们要么是武林街道的居民,要么是在辖区上班的员工或员工家属。服务社自2014年7月正式开展服务以来,总服务量达到809件,其中免费服务234件,服务人次上千人,服务完成率达98.8%,群众满意度达100%。

“好帮手”服务周到信得过

随着辖区居民口口相传,“好帮手”公益服务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已经发展成武林街道重点扶持居家养老特色服务品牌,而一些服务好的志愿者,也受到了居民们的喜欢,有些人打电话来会直接点名。

便民维修组的组长夏顺鑫服务认真细心,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维修任务,半年来他上门服务256次,其中免费服务32次,好多居民都点名要他上门维修。退休女职工许祖英,凭着自己会理发的一技之长,上门为年纪大的居民理发,有时候她发现老人家的头发味道比较大,还顺带着帮老人把头也洗干净擦干净,或者觉得老人家身上有异味,还帮着给他们洗澡擦身,但她仅仅只收了上门理发的10元费用。半年来她服务107次,免费服务15次。

通常她去一个单元为老人理发,周边的老人们知道了,都会蜂拥而至让她帮忙理发,洗头等。她的服务,连老人的子女们都对她竖起大拇指。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的负责人傅广平说,“老百姓为什么喜欢我们的服务,其实就是三个字——‘信得过’,很多人都是街坊邻居,志愿者们常常服务完还能跟邻居拉个家长,双方感觉都特舒服。”

“好帮手”省钱省事效率高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与以往志愿者全天候服务有所不同,采取随时联系,随时安排服务方式,形成“首接承办、迅即服务、信息回馈”的运行模式,最快半个小时内志愿者即可登门服务。

志愿者全由街道各社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居民组成,有的服务人员跟求助居民本是邻居,因此特别放心。凤麟社区87岁独居老人雷奶奶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几个孩子平时很少上门探望,所以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靠自己解决。一次抽水马桶出现堵塞,大便四溢,臭气熏天。服务社工作人员知悉后,仅15分钟,就安排了吕善兴师傅上门处理。吕师傅不畏脏臭,用手伸进了满是粪便的管道,掏出了堵塞的毛纸,雷奶奶在旁边捂着鼻子看着他这样干活,热泪盈眶。事后,老人拉着吕师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停地感谢。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作为一个为民服务的公益平台,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采取公益服务与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好帮手”公益服务社荣获了“2014年下城区优秀社会组织”、“2014年下城区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先进单位”、下城区民政局“优秀创投奖”和武林街道创投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据悉,近两年下城区通过健全政策、加大投入、优化阵地、创新载体等多管齐下,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小棉袄”、“好帮手”等一批优质公益项目也在社区落地开花结果。下一步,该区还将不断加大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民生服务。还将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探索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外包,以项目化运作形式向企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此外,还将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整合市、区、街道信息化应用平台,逐步实现区域政务、便民服务“联接联办”,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

居民生活的“好帮手”真的“一拨就灵”

下城武林街道想方设法解民忧

2015-01-13

“好帮手”在为居民疏通下水道。

孵化园内的排舞中心。

下城报道组 郑斌 通讯员 郑佳 方艳

记者 许卓恒 摄影 张之冰

铃铃铃…… 我爸爸长期卧床,你们可以上门理发吗?我家里突然断电,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家,能不能派人上门去维修?昨日,武林街道“好帮手”服务社的热线电话接连响起,电话线那头传来焦急的求助声,电话线这头的志愿者热情接电后立马登门服务。类似的求助电话,武林街道“好帮手”公益服务社每天至少都要接上十几通。“好帮手”的热线电话号码是28201890,如同这个号码的谐音——“一拨就灵”,这里的服务有求必应并且反应迅速。

“好帮手”有一批一技之长的志愿者

武林街道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共有近百个老小区,70%的小区是无物业的,全由社区托管,社区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根本无力帮居民解决。家住孝丰路的独居老人老王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上回家里的抽水马桶漏水,网上找了一位维修工,花了200块钱,结果过了半个月又漏水了,电话再打过去那人怎么也不肯来了。”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能既为辖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减负,真正实现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武林街道动足了脑筋。2014年6月,下城区提出了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武林街道率先在孩儿巷三槐里18号建立养老型社会组织孵化园。何不利用孵化园优势,建一个辖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公益服务社呢?于是,“好帮手”公益服务社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成长起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一出,便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夏顺鑫师傅去年刚从单位退休,原来是单位的水电工,平时就热心帮助他人,一听说街道要建公益服务社,立马报了名。如今,辖区内已有近40位居民志愿者加入“好帮手”团队,里面有高级电工、普通电工、助老员、高级厨师、理发师等,平均年龄55岁。他们要么是武林街道的居民,要么是在辖区上班的员工或员工家属。服务社自2014年7月正式开展服务以来,总服务量达到809件,其中免费服务234件,服务人次上千人,服务完成率达98.8%,群众满意度达100%。

“好帮手”服务周到信得过

随着辖区居民口口相传,“好帮手”公益服务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已经发展成武林街道重点扶持居家养老特色服务品牌,而一些服务好的志愿者,也受到了居民们的喜欢,有些人打电话来会直接点名。

便民维修组的组长夏顺鑫服务认真细心,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维修任务,半年来他上门服务256次,其中免费服务32次,好多居民都点名要他上门维修。退休女职工许祖英,凭着自己会理发的一技之长,上门为年纪大的居民理发,有时候她发现老人家的头发味道比较大,还顺带着帮老人把头也洗干净擦干净,或者觉得老人家身上有异味,还帮着给他们洗澡擦身,但她仅仅只收了上门理发的10元费用。半年来她服务107次,免费服务15次。

通常她去一个单元为老人理发,周边的老人们知道了,都会蜂拥而至让她帮忙理发,洗头等。她的服务,连老人的子女们都对她竖起大拇指。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的负责人傅广平说,“老百姓为什么喜欢我们的服务,其实就是三个字——‘信得过’,很多人都是街坊邻居,志愿者们常常服务完还能跟邻居拉个家长,双方感觉都特舒服。”

“好帮手”省钱省事效率高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与以往志愿者全天候服务有所不同,采取随时联系,随时安排服务方式,形成“首接承办、迅即服务、信息回馈”的运行模式,最快半个小时内志愿者即可登门服务。

志愿者全由街道各社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居民组成,有的服务人员跟求助居民本是邻居,因此特别放心。凤麟社区87岁独居老人雷奶奶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几个孩子平时很少上门探望,所以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靠自己解决。一次抽水马桶出现堵塞,大便四溢,臭气熏天。服务社工作人员知悉后,仅15分钟,就安排了吕善兴师傅上门处理。吕师傅不畏脏臭,用手伸进了满是粪便的管道,掏出了堵塞的毛纸,雷奶奶在旁边捂着鼻子看着他这样干活,热泪盈眶。事后,老人拉着吕师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停地感谢。

“好帮手”公益服务社作为一个为民服务的公益平台,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采取公益服务与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好帮手”公益服务社荣获了“2014年下城区优秀社会组织”、“2014年下城区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先进单位”、下城区民政局“优秀创投奖”和武林街道创投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据悉,近两年下城区通过健全政策、加大投入、优化阵地、创新载体等多管齐下,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小棉袄”、“好帮手”等一批优质公益项目也在社区落地开花结果。下一步,该区还将不断加大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民生服务。还将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探索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外包,以项目化运作形式向企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此外,还将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整合市、区、街道信息化应用平台,逐步实现区域政务、便民服务“联接联办”,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 50万峰会"红袖章"里有你有我有他--·都市快报
  • 50万峰会"红袖章"里有你有我有他-- 2016-04-25 摄影 周丹红 摄影 严嘉俊 "武林大妈"和谁一起守护杭州平安? 记者 周丹红 通讯员 杨磊 郑丹 据了解,G20峰会举办前,杭州平安巡防队 ...查看


  • 专题组织生活会怎么开(前沿观察)
  •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4) 专题组织生活会怎么开(前沿观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0 ...查看


  •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好在哪里?不妨先问问杭州闸弄口的大伯大妈们 今日早报
  • 今日早报 数字报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a0003版:早报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导航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好在哪里?不妨先问问杭州闸弄口的大伯大妈们 收藏 推荐 打印 放大 缩小 还原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 ...查看


  • 上塘河上要建一座拱桥 东西两岸居民拍手称快·杭州日报
  • 上塘河上要建一座拱桥 东西两岸居民拍手称快 2015-09-17 本报讯(通讯员 邓辛 金波 记者 许卓恒)家住五里塘苑的周大姐昨天早晨跟邻居们到上塘河边围观小区门口的拱桥动工,禁不住拍手称快."我们盼着这座桥动工好久了,以后就方 ...查看


  • 无忧保-杭州购房政策
  • 无忧保-杭州购房政策 去年11月10日,杭州再次收紧限购政策--对不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且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 ...查看


  • 食品社会实践报告
  • 食品社会实践报告 7月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实践活动食品安全"草根"小分队一行人到达余杭良渚镇,进行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调查宣传暑期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 ...查看


  • 危房问题遭遇职能部门"踢皮球" 存在安全隐患的群租房屡禁不绝·每日商报
  • 危房问题遭遇职能部门"踢皮球" 存在安全隐患的群租房屡禁不绝 "公述民评"第五场:如何优化我们的居住环境? 2015-11-21 商报讯 (记者 范昱 通讯员 季轩) 昨晚,2015杭州市" ...查看


  •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 杭州师范大学 旅游社会学 班级 学号 2013210089 姓名 民俗旅游文化的发展 -杭州旅游为例 一.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 ...查看


  • 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 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高中的几何.代数.数据统计完全是初中基础的深化和融合.相对而言,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 初中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各种小问题,包括数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