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9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周兆芳1, 王友林1, 王海民2

(1.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 黑龙江集贤155923; 2.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

摘要:采用固定区域, 观察大豆长势与气候变化的规律, 了解温度、光照、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尽量避免和减少气候灾害给作物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大豆; 物候期; 观测分析; 产量

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大豆物候期进行观测, 以此分析此地区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阶段内不断波动的温度、光照、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主要生育时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温度偏低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10d 左右; 降水偏少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2~3d; 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顺序是光照、温度、降水。

100kg+硫酸钾50kg 。2006年5月8日播种, 5月

30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12h 。2007年5月8日播种, 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8h 。2008年5月12日播种, 8月15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6h 。其它管理同大田管理。

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 不设重复, 每处理10行, 行长25m, 行距0. 65m 。

调查大豆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3叶1心期、5叶1心期、7叶1心期、12叶1心期、初花期、末花期、成熟期。收获前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3点, 每点1. 3m , 实查收获株数。在取点部位拔取20株有代表性的样品, 室内考种; 同时每处理实取3点, 每点实收5. 2m 2测产, 折成公顷产量。

2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二九一分公司科技开发中心试验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 土壤质地黏重, 有机质含量3. 52%, pH 值7. 5, 速效氮159. 2mg/kg , 速效磷24. 6mg/kg , 速效钾224. 0mg /kg, 2006~2008年前茬均为玉米, 春起垄。供试大豆品种为绥农14号, 公顷保苗27万株。公顷施尿素40kg +磷酸二铵

收稿日期:2009 11 0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气象条件分析

情指数、防效以及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查, 以阿米西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效果最佳。因此, 在甜瓜栽

2. 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处理1

23456

每株瓜数

个2. 582. 502. 502. 582. 252. 56

单瓜重量

g 250. 9268. 2276. 4253. 0285. 0216. 6

单株产量

g 630. 0673. 3689. 0644. 2637. 4553. 3

增产%13. 921. 724. 516. 415. 2

含糖量度9. 599. 199. 848. 468. 357. 32

培过程中, 为了达到防病、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建议采用阿米西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这一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 李兴红. 保护地甜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中

国蔬菜, 1999(5) :49 51.

[2] 董海英, 张国臣. 日光温室早春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综合

防治技术[J].蔬菜, 2002(5) :25 26.

[3] 冯学民. 试验与统计[M ].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

版社, 2001.

[4] 靳学慧, 马汇泉. 农业植物病理学[M ].赤峰:内蒙古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 杨金妹. 果树贮藏加工实验指导[M ]. 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 1999:12 15.

[6] 方中达. 植病研究法(第三版)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1998.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 ,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用增产最佳, 达24. 5%;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含糖量

均有明显提高,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用含糖量提高幅度最大, 达34. 4%。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阿米西达不同处理对甜瓜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对甜瓜不同生育期病

(020)

10

2006~2008年的气象资料见表1, 其中气温为

份平均气温 43. 7515. 96789

18. 223. 022. 414. 9

2006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35. 020. 5136. 387. 994. 233. 4

173. 2281. 1169. 7252. 8249. 9213. 3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日平均值, 其它为累计值。

2008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24. 1114. 636. 6121. 822. 742. 0

210. 1215. 7294. 4232. 7253. 4225. 3

表1 2006~2008年气象观测结果平均气温

6. 013. 421. 823. 122. 015. 3

2007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平均气温 13. 548. 835. 60121. 428. 0

272. 8206. 1281. 2329. 5254. 4171. 4

9. 412. 721. 723. 521. 215. 0

2006年活动积温2891. 5 , 无霜期121d 。前期降雨较多, 出苗整齐。由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5月30日进行喷灌一次。在6、7月中旬和8月下旬雨水充足, 后期温度较高, 大豆植株长势好, 产量较高。

2007年活动积温为2910. 9 , 无霜期136d 。4~5月降水正常, 土壤墒情好, 大豆出苗整齐一致。6~8月降水量157. 0mm, 比历年同期平均少112. 0mm; 气温持续偏高, 平均气温22. 3 , 比历年同期平均高1. 8 。夏季高温、少雨, 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旱情, 其中6月7日至8月8日降水只有24. 1m m, 而且大部分为无效降雨, 旱情非常严重。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6月上旬的高温、少雨, 物候期延后, 尤其对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影响较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导致花期也延后。7月份

出苗

日期播种至出月 日[1**********]8

5 235 255 30

苗天数151717

3叶1心(复叶)

日期出苗至3叶积温月 日6 206 116 12

1心天数271714

497. 5301. 4242. 2

降水为零, 历年为108. 3mm 。8月9~14日降水117. 2m m, 使旱情得到了解决, 但此时又出现连阴雨, 导致大豆有根腐病发生, 造成大豆减产。

2008年的活动积温2995. 6 , 无霜期135d 。前期低温多雨。光照不足, 土壤湿度大, 出苗慢, 生长缓慢, 6月份气温高, 上、中旬有小幅度的降雨, 下旬光照充足。使大豆长势较好, 7月份高温多雨, 使大豆出现徒长, 植株过于繁茂, 通风透光不好, 有不同程度的霜霉病发生, 并且还有底花落花现象, 8月出现干旱, 大豆病害发生很少, 直到9月中旬才有降雨,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是大豆鼓粒期, 需水最多的时期, 干旱会造成部分顶花脱落, 因此在8月15日进行一次喷灌, 缓解了一部分旱情, 以降低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2. 2 物候期调查分析

7叶1心(复叶)

日期5叶1心至7积温月 日7 26 277 4

叶1心天数

5711

106. 8157. 3237. 9

12叶1心(复叶) 日期7叶1心至积温月 日12叶1心天数 7 167 217 30

132426

341. 6548. 8613. 7

表2 大豆叶片数物候调查项目

年份

5叶1心(复叶)

日期3叶1心至5积温月 日6 276 206 24

叶1心天数

799

149. 3208. 6276. 2

由表2可以看出, 2006~2008年的出苗时间相差不大, 在15~17d, 说明这3年的4~5月份降雨较多, 土壤墒情好, 出苗较齐, 温度、光照、水分均适宜种子萌动和出苗。但在出苗至3叶1心的时间相差10d 左右, 2006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温度比2007年和2008年温度高, 使大豆生长受抑制, 因此2006年的出苗至3叶1心时间长为27d, 平均5. 5d 长一片复叶, 说明大豆在苗期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 土壤的适宜水分在28%~32%, 土壤水分

生长一片复叶。进入5叶1心至7叶1心需要经历5~11d, 2007年6月7日至8月8日高温干旱, 但对5叶1心至7叶1心的生长影响不大, 此间光照充足, 温度较高, 适宜生长; 2008年6月下旬至7月

初, 光照不足, 使大豆光合产物少, 吸收的热量不足, 使叶片生长过缓, 平均3. 5d 长一片复叶, 正常2d 长一片复叶。7叶1心至12叶1心需13~26d,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热能都要充足, 2007年和2008年7月下旬这个阶段高温干旱导致7叶1心至12叶1心长达24~26d, 温度过高, 水分过少, 使作物处于营养饥渴状态, 导致物候期延后。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供给的养分, 是靠自身的生长, 开始了依靠根吸收土壤养分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表3 大豆花期物候观测调查结果

年份[1**********]8

日期月 日6 307 27 4

出苗至初花天数374036

初花积温 704. 1777. 9756. 3

株高cm 20. 428. 352. 0

节间数5. 06. 47. 1

叶片数7. 78. 68. 5

日期月 日8 78 88 2

初花至终花天数383729

终花积温 878. 5877. 2679. 9

株高cm 75. 952. 090. 0

节间数16. 114. 015. 0

11

叶片数18. 116. 017. 0

和茎叶光合作用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

由表3分析, 出苗至初花历经36~40d, 积温704. 1~777. 9 , 相差70 左右, 这个阶段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 大豆开花前28d 就开始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的早晚, 受光、温因素的影响,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 日照时数对花的发育影响大, 日照长短不适宜会明显提早或延后开花。2007、2008两年前期日照时数较少, 开花延后。2008年株高比正常的高10cm, 说明这个阶段雨水多、温度高, 光照不足, 植株出现徒长, 造成底部花脱落, 底荚高。初花至终花经历29~38d, 积温679. 9~878. 5 , 相差198. 6 , 2008年这个阶段温度比往年低, 大豆的光合产物较少, 花粉可育率低, 子粒成实的不饱满。终花期的株高、节间数、叶片数相差很大, 2007年的株高比往年矮20cm 左右, 节间数比往年少1~2节, 叶片数比往年少1~2片叶, 说明干旱导致光和产物运输缓慢, 甚至停止运输。2. 3 产量结果分析

通过表4产量结果调查分析, 2007年的株粒数比往年减少10~80粒, 2007、2008年的荚数减少25个左右, 由于这阶段是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 营养物质向各粒、荚壳转移, 这时的水分、养分要充足, 温度不要太高, 光照要有充足的保证, 才能顺利完成子粒形成, 如环境条件不满足, 将会出现落荚、种子不饱满或秕荚、秕粒。2007、2008年这段时期干旱, 导致成熟期的大豆粒少、荚少, 产量降低, 2007年8月中旬、9月上旬降雨较多导致大豆出现返青现象, 因此出现百粒重增加, 但株粒数减少幅度较大, 因此减产30%~40%。

表4 产量结果

年份[1**********]8

株粒数116. 336. 152. 4

3粒荚数个数占总荚数%22. 211. 010. 0

43. 342. 335. 7

百粒重g 18. 521. 819. 8

产量kg/hm 2100. 41129. 51955. 1

2

从播种至出苗在温、光、雨、热等外因条件一致下, 出苗较早, 因大豆萌动最低在6~10 , 温度较低时, 出苗较晚, 播种在4~5cm, 播种后及时镇压, 才能保证大豆出苗整齐一致。从出苗至12叶1心期之前为营养生长, 从出苗至3叶1心期, 所需的积温为242. 2~497. 5 , 天数在14~27d, 大豆为短日照作物, 即在比较长的黑暗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 因此这个时期所需天数时间长, 积温偏高; 3叶1心至5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前期, 天数为7~9d, 积温为149. 3~276. 2 , 这个时期地下生长大于地上生长, 因此在水分、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所需的光照、热量就明显比3叶1心期前少, 更突出大豆的生长特性短日照作物; 从5叶1心至7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中期, 大豆地上部茎秆、叶片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养分除来自光合作用外, 加上土壤中植物根系吸收两部分, 大豆需积温为106. 8~237. 9 , 天数在5~11d; 从7叶1心至12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的阶段, 开始花芽分化, 所需积温341. 6~613. 7 , 天数在13~26d, 这个时期是需要养分的时期, 可以适当给大豆喷叶面肥, 需水量较多。

从出苗至初花期是大豆表现该品种特性的时期, 肥力效应表现最佳时期养分上移, 茎秆的养分也向花蕾转移。这段时期雨水调和的年份注意控制植株生长, 干旱年份注意补水补肥, 所需积温为704. 1~777. 9 , 天数在36~40d 。从初花至终花期是大豆达到生理上成熟的过程, 所需积温为679. 9~878. 5 , 天数在29~38d, 大豆是边开花边结荚, 这个时期是大豆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干旱时应及时喷灌; 其次是光照, 温、热也是必不可少的, 子粒的干物质积累是上位叶片和茎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而充足的雨水能够提高粒重, 达到增产的效果。经过3年的物候调查, 基本确定一个范围值, 大豆可追循这一规律进行栽培来预防自然条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20)

3 小结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9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周兆芳1, 王友林1, 王海民2

(1.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 黑龙江集贤155923; 2.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

摘要:采用固定区域, 观察大豆长势与气候变化的规律, 了解温度、光照、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尽量避免和减少气候灾害给作物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大豆; 物候期; 观测分析; 产量

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大豆物候期进行观测, 以此分析此地区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阶段内不断波动的温度、光照、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主要生育时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温度偏低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10d 左右; 降水偏少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2~3d; 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顺序是光照、温度、降水。

100kg+硫酸钾50kg 。2006年5月8日播种, 5月

30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12h 。2007年5月8日播种, 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8h 。2008年5月12日播种, 8月15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6h 。其它管理同大田管理。

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 不设重复, 每处理10行, 行长25m, 行距0. 65m 。

调查大豆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3叶1心期、5叶1心期、7叶1心期、12叶1心期、初花期、末花期、成熟期。收获前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3点, 每点1. 3m , 实查收获株数。在取点部位拔取20株有代表性的样品, 室内考种; 同时每处理实取3点, 每点实收5. 2m 2测产, 折成公顷产量。

2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二九一分公司科技开发中心试验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 土壤质地黏重, 有机质含量3. 52%, pH 值7. 5, 速效氮159. 2mg/kg , 速效磷24. 6mg/kg , 速效钾224. 0mg /kg, 2006~2008年前茬均为玉米, 春起垄。供试大豆品种为绥农14号, 公顷保苗27万株。公顷施尿素40kg +磷酸二铵

收稿日期:2009 11 0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气象条件分析

情指数、防效以及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查, 以阿米西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效果最佳。因此, 在甜瓜栽

2. 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处理1

23456

每株瓜数

个2. 582. 502. 502. 582. 252. 56

单瓜重量

g 250. 9268. 2276. 4253. 0285. 0216. 6

单株产量

g 630. 0673. 3689. 0644. 2637. 4553. 3

增产%13. 921. 724. 516. 415. 2

含糖量度9. 599. 199. 848. 468. 357. 32

培过程中, 为了达到防病、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建议采用阿米西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这一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 李兴红. 保护地甜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中

国蔬菜, 1999(5) :49 51.

[2] 董海英, 张国臣. 日光温室早春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综合

防治技术[J].蔬菜, 2002(5) :25 26.

[3] 冯学民. 试验与统计[M ].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

版社, 2001.

[4] 靳学慧, 马汇泉. 农业植物病理学[M ].赤峰:内蒙古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 杨金妹. 果树贮藏加工实验指导[M ]. 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 1999:12 15.

[6] 方中达. 植病研究法(第三版)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1998.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 ,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用增产最佳, 达24. 5%;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含糖量

均有明显提高,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用含糖量提高幅度最大, 达34. 4%。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阿米西达不同处理对甜瓜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对甜瓜不同生育期病

(020)

10

2006~2008年的气象资料见表1, 其中气温为

份平均气温 43. 7515. 96789

18. 223. 022. 414. 9

2006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35. 020. 5136. 387. 994. 233. 4

173. 2281. 1169. 7252. 8249. 9213. 3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日平均值, 其它为累计值。

2008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24. 1114. 636. 6121. 822. 742. 0

210. 1215. 7294. 4232. 7253. 4225. 3

表1 2006~2008年气象观测结果平均气温

6. 013. 421. 823. 122. 015. 3

2007年

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 平均气温 13. 548. 835. 60121. 428. 0

272. 8206. 1281. 2329. 5254. 4171. 4

9. 412. 721. 723. 521. 215. 0

2006年活动积温2891. 5 , 无霜期121d 。前期降雨较多, 出苗整齐。由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5月30日进行喷灌一次。在6、7月中旬和8月下旬雨水充足, 后期温度较高, 大豆植株长势好, 产量较高。

2007年活动积温为2910. 9 , 无霜期136d 。4~5月降水正常, 土壤墒情好, 大豆出苗整齐一致。6~8月降水量157. 0mm, 比历年同期平均少112. 0mm; 气温持续偏高, 平均气温22. 3 , 比历年同期平均高1. 8 。夏季高温、少雨, 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旱情, 其中6月7日至8月8日降水只有24. 1m m, 而且大部分为无效降雨, 旱情非常严重。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6月上旬的高温、少雨, 物候期延后, 尤其对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影响较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导致花期也延后。7月份

出苗

日期播种至出月 日[1**********]8

5 235 255 30

苗天数151717

3叶1心(复叶)

日期出苗至3叶积温月 日6 206 116 12

1心天数271714

497. 5301. 4242. 2

降水为零, 历年为108. 3mm 。8月9~14日降水117. 2m m, 使旱情得到了解决, 但此时又出现连阴雨, 导致大豆有根腐病发生, 造成大豆减产。

2008年的活动积温2995. 6 , 无霜期135d 。前期低温多雨。光照不足, 土壤湿度大, 出苗慢, 生长缓慢, 6月份气温高, 上、中旬有小幅度的降雨, 下旬光照充足。使大豆长势较好, 7月份高温多雨, 使大豆出现徒长, 植株过于繁茂, 通风透光不好, 有不同程度的霜霉病发生, 并且还有底花落花现象, 8月出现干旱, 大豆病害发生很少, 直到9月中旬才有降雨,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是大豆鼓粒期, 需水最多的时期, 干旱会造成部分顶花脱落, 因此在8月15日进行一次喷灌, 缓解了一部分旱情, 以降低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2. 2 物候期调查分析

7叶1心(复叶)

日期5叶1心至7积温月 日7 26 277 4

叶1心天数

5711

106. 8157. 3237. 9

12叶1心(复叶) 日期7叶1心至积温月 日12叶1心天数 7 167 217 30

132426

341. 6548. 8613. 7

表2 大豆叶片数物候调查项目

年份

5叶1心(复叶)

日期3叶1心至5积温月 日6 276 206 24

叶1心天数

799

149. 3208. 6276. 2

由表2可以看出, 2006~2008年的出苗时间相差不大, 在15~17d, 说明这3年的4~5月份降雨较多, 土壤墒情好, 出苗较齐, 温度、光照、水分均适宜种子萌动和出苗。但在出苗至3叶1心的时间相差10d 左右, 2006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温度比2007年和2008年温度高, 使大豆生长受抑制, 因此2006年的出苗至3叶1心时间长为27d, 平均5. 5d 长一片复叶, 说明大豆在苗期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 土壤的适宜水分在28%~32%, 土壤水分

生长一片复叶。进入5叶1心至7叶1心需要经历5~11d, 2007年6月7日至8月8日高温干旱, 但对5叶1心至7叶1心的生长影响不大, 此间光照充足, 温度较高, 适宜生长; 2008年6月下旬至7月

初, 光照不足, 使大豆光合产物少, 吸收的热量不足, 使叶片生长过缓, 平均3. 5d 长一片复叶, 正常2d 长一片复叶。7叶1心至12叶1心需13~26d,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热能都要充足, 2007年和2008年7月下旬这个阶段高温干旱导致7叶1心至12叶1心长达24~26d, 温度过高, 水分过少, 使作物处于营养饥渴状态, 导致物候期延后。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供给的养分, 是靠自身的生长, 开始了依靠根吸收土壤养分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5期(总第370期)

表3 大豆花期物候观测调查结果

年份[1**********]8

日期月 日6 307 27 4

出苗至初花天数374036

初花积温 704. 1777. 9756. 3

株高cm 20. 428. 352. 0

节间数5. 06. 47. 1

叶片数7. 78. 68. 5

日期月 日8 78 88 2

初花至终花天数383729

终花积温 878. 5877. 2679. 9

株高cm 75. 952. 090. 0

节间数16. 114. 015. 0

11

叶片数18. 116. 017. 0

和茎叶光合作用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

由表3分析, 出苗至初花历经36~40d, 积温704. 1~777. 9 , 相差70 左右, 这个阶段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 大豆开花前28d 就开始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的早晚, 受光、温因素的影响,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 日照时数对花的发育影响大, 日照长短不适宜会明显提早或延后开花。2007、2008两年前期日照时数较少, 开花延后。2008年株高比正常的高10cm, 说明这个阶段雨水多、温度高, 光照不足, 植株出现徒长, 造成底部花脱落, 底荚高。初花至终花经历29~38d, 积温679. 9~878. 5 , 相差198. 6 , 2008年这个阶段温度比往年低, 大豆的光合产物较少, 花粉可育率低, 子粒成实的不饱满。终花期的株高、节间数、叶片数相差很大, 2007年的株高比往年矮20cm 左右, 节间数比往年少1~2节, 叶片数比往年少1~2片叶, 说明干旱导致光和产物运输缓慢, 甚至停止运输。2. 3 产量结果分析

通过表4产量结果调查分析, 2007年的株粒数比往年减少10~80粒, 2007、2008年的荚数减少25个左右, 由于这阶段是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 营养物质向各粒、荚壳转移, 这时的水分、养分要充足, 温度不要太高, 光照要有充足的保证, 才能顺利完成子粒形成, 如环境条件不满足, 将会出现落荚、种子不饱满或秕荚、秕粒。2007、2008年这段时期干旱, 导致成熟期的大豆粒少、荚少, 产量降低, 2007年8月中旬、9月上旬降雨较多导致大豆出现返青现象, 因此出现百粒重增加, 但株粒数减少幅度较大, 因此减产30%~40%。

表4 产量结果

年份[1**********]8

株粒数116. 336. 152. 4

3粒荚数个数占总荚数%22. 211. 010. 0

43. 342. 335. 7

百粒重g 18. 521. 819. 8

产量kg/hm 2100. 41129. 51955. 1

2

从播种至出苗在温、光、雨、热等外因条件一致下, 出苗较早, 因大豆萌动最低在6~10 , 温度较低时, 出苗较晚, 播种在4~5cm, 播种后及时镇压, 才能保证大豆出苗整齐一致。从出苗至12叶1心期之前为营养生长, 从出苗至3叶1心期, 所需的积温为242. 2~497. 5 , 天数在14~27d, 大豆为短日照作物, 即在比较长的黑暗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 因此这个时期所需天数时间长, 积温偏高; 3叶1心至5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前期, 天数为7~9d, 积温为149. 3~276. 2 , 这个时期地下生长大于地上生长, 因此在水分、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所需的光照、热量就明显比3叶1心期前少, 更突出大豆的生长特性短日照作物; 从5叶1心至7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中期, 大豆地上部茎秆、叶片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养分除来自光合作用外, 加上土壤中植物根系吸收两部分, 大豆需积温为106. 8~237. 9 , 天数在5~11d; 从7叶1心至12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的阶段, 开始花芽分化, 所需积温341. 6~613. 7 , 天数在13~26d, 这个时期是需要养分的时期, 可以适当给大豆喷叶面肥, 需水量较多。

从出苗至初花期是大豆表现该品种特性的时期, 肥力效应表现最佳时期养分上移, 茎秆的养分也向花蕾转移。这段时期雨水调和的年份注意控制植株生长, 干旱年份注意补水补肥, 所需积温为704. 1~777. 9 , 天数在36~40d 。从初花至终花期是大豆达到生理上成熟的过程, 所需积温为679. 9~878. 5 , 天数在29~38d, 大豆是边开花边结荚, 这个时期是大豆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干旱时应及时喷灌; 其次是光照, 温、热也是必不可少的, 子粒的干物质积累是上位叶片和茎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而充足的雨水能够提高粒重, 达到增产的效果。经过3年的物候调查, 基本确定一个范围值, 大豆可追循这一规律进行栽培来预防自然条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20)

3 小结


相关文章

  • 大自然的语言学案
  • <苏州园林>学案 焦桥中学 释霞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4.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 ...查看


  • 浅谈农业气象监测的意义及举措
  •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对于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就农业气象监测的意义及举措,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农业气象监测:意义:现状:举措 ...查看


  • 生态学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记录表
  • 郭雪飞 [记录表] 物候观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统计表] 局部放大-- [讨论分析] 一.注意事项 1. 观测目标固定:不要弄错种名与植株. 2. 观测点位固定:不要搞乱植株的位置. 3. 观测人员固定:同一点位的同一物种,由某位同学专人负责 ...查看


  • 古代物候知识和物候历
  •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一些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季节性变化的现象.例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黄.叶落等:动物的始鸣.繁育.迁徙.蛰眠等.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初冻.终霜.终雪.解冻等.人们把这些现象称为物候. 我国 ...查看


  • 气候变暖对甘肃黄土高原苹果物候期及生长的影响
  • 中国农业气象(ChineseJournalofAgrometeorology) 2008,29(2):181-183 3 气候变暖对甘肃黄土高原苹果物候期及生长的影响 蒲金涌 1,2 ,姚小英,姚晓红,许彦平,王位泰 3224 (11中国气 ...查看


  • 广东木棉_苦楝主要物候期温度指标及其农业气候意义
  • 文章编号:1007-6190(2006)04-0049-03 广东木棉.苦楝主要物候期温度指标及其农业气候意义 黄珍珠,李春梅 (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 摘 要:根据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物候观测资 ...查看


  • 专题·气象物候
  • 专题·气象物候 思索·质疑 一.<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答:我认为有价值.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几百年来不断的探索 ...查看


  • 枸杞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 <枸杞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枸杞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编制组 2012年10月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气象行业标准<枸杞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下达201 ...查看


  • 植物物候观察
  • 植物物候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物候与物候学 简单地说,物就是生物,候就是气候,所谓物候就是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周期性的关系,如桃花开放,柳枝吐绿等.指生物的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