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权强县"情况的调查

   编者按:继2007年7月在首批27个县(市)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之后,今年3月,我省决定再增加32个试点县(市)。“扩权强县”,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直以来,四川省委党校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课题组对我省首批“扩权强县”的27个试点县(市)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分析了“扩权强县”的主要成效和困难,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从“财政省管县”到“行政省管县”改革目标的对策建议。本刊编辑部摘其精要部分,供读者参阅。      2007年7月,我省正式启动“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对27个试点县(市)赋予了8个方面的管理权限,共56个项目经济管理权限,旨在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充分,经济发展更加快速。由于扩权县被赋予了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审批权,实现了省与县的“直通车”,减少了经济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工作效能,政策信息了解更加及时,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报批更加便捷,省级部门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缓解了县财政困难,提高了县财政预算管理质量。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第一,市级财政与县级财政同级,省财政直接结算到县(市),既避免了市级集中县财力的问题,又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第二,财政省直管县提高了省对县的调控能力,使信息和资金都得以顺畅直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第三,省管县后,省可以掌握县(市)财政基本保障能力及预算编制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各地预算编制的质量。   促进县级政府加强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设。各试点县均以扩权试点为契机,推进了县级行政体制改革。例如自贡市富顺县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县委目标督察室与县政府目标督察室、县发改局与县招商局、县旅游局与县文体局进行了整合;严格控制机关事业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要求各部门不能新增工作人员等。      工作仍存问题和障碍      磨合期行政运行成本有所增加。由于处于改革的过渡期,县与省、市政府的关系尚未理顺,各试点县的工作经费   和运行成本普遍增加。比如,不少县在成都设联络站或办事机构,相应增大了日常工作经费开支等。   市县关系尚未理顺,并出现新的矛盾。一些市在放权过程中,将应尽的权利和义务也甩出。如某“扩权强县”试点县反映,由于历史上老工业企业较多,县级的再就业资金、失业救助金原由市统筹,每年要支出300多万元,扩权后这一块下放到县后,县上每年的社会保障收入却只有80-90万元的支付能力。   县级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亟需提高。在长期的省、市管辖下,县级政府各部门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对本辖区的管理缺乏创造性,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同时,基层干部的老龄化也日益严重。   省级管理工作量和难度增大,尚未建立起直接面对基层的工作机制。实行“扩权强县”后,一方面增大了省级各主管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使得县域经济情况更加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要使“扩权强县”收到预期的效果,省级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将提上日程。      探索完善各项配套改革      分类制定扩权县(市)的发展目标和扶持政策。根据我省的要求,到2010年,试点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县级平均增长幅度,并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但由于各试点县的基础不同,达到这一指标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建议根据不同类别的县出台相应标准和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按照功能分区和定位,确定不同的发展速度、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   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县级财税体制。我省27个试点县的“财政省管县”,主要是在财政预算支出方面实现了省县对接。建议调整现行财政体制,增大试点县的税收分享比例,使试点县有更多自主财力用于发展,在“强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转变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省管县”的改革不仅使县的责权增强,同时通过自下而上,对省的职能转变、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扩权后,省级政府和部门必须转变职能,建立专门面对所管市县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制,保持对市县的信息畅通,规范办事程序,用制度管资金、管项目、管预算。减少市县的联络点或办事处现象,帮助和监督市县政府节约行政成本。   市级政府要打消顾虑,与试点县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市对县的支持,是保证扩权顺利推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眉山模式”。但也有不少地区的市级政府工作运转主要靠集中县财力来维持,实行“财政省管县”后,极大地减少了市级财政的收入,例如达州市共有3个扩权县,市级因经济管理权限缩小造成可供统筹安排使用的财力大大减少。对财力冲击和影响较大的市,省上要给予扶持,要采取政策促进市级政府支持扩权县的改革。   以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为核心,重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结构是层层委托代理的体制,容易引发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以及工作效率低、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因此,下一步改革还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平等合作关系。

   编者按:继2007年7月在首批27个县(市)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之后,今年3月,我省决定再增加32个试点县(市)。“扩权强县”,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直以来,四川省委党校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课题组对我省首批“扩权强县”的27个试点县(市)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分析了“扩权强县”的主要成效和困难,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从“财政省管县”到“行政省管县”改革目标的对策建议。本刊编辑部摘其精要部分,供读者参阅。      2007年7月,我省正式启动“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对27个试点县(市)赋予了8个方面的管理权限,共56个项目经济管理权限,旨在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充分,经济发展更加快速。由于扩权县被赋予了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审批权,实现了省与县的“直通车”,减少了经济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工作效能,政策信息了解更加及时,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报批更加便捷,省级部门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缓解了县财政困难,提高了县财政预算管理质量。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第一,市级财政与县级财政同级,省财政直接结算到县(市),既避免了市级集中县财力的问题,又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第二,财政省直管县提高了省对县的调控能力,使信息和资金都得以顺畅直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第三,省管县后,省可以掌握县(市)财政基本保障能力及预算编制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各地预算编制的质量。   促进县级政府加强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设。各试点县均以扩权试点为契机,推进了县级行政体制改革。例如自贡市富顺县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县委目标督察室与县政府目标督察室、县发改局与县招商局、县旅游局与县文体局进行了整合;严格控制机关事业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要求各部门不能新增工作人员等。      工作仍存问题和障碍      磨合期行政运行成本有所增加。由于处于改革的过渡期,县与省、市政府的关系尚未理顺,各试点县的工作经费   和运行成本普遍增加。比如,不少县在成都设联络站或办事机构,相应增大了日常工作经费开支等。   市县关系尚未理顺,并出现新的矛盾。一些市在放权过程中,将应尽的权利和义务也甩出。如某“扩权强县”试点县反映,由于历史上老工业企业较多,县级的再就业资金、失业救助金原由市统筹,每年要支出300多万元,扩权后这一块下放到县后,县上每年的社会保障收入却只有80-90万元的支付能力。   县级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亟需提高。在长期的省、市管辖下,县级政府各部门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对本辖区的管理缺乏创造性,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同时,基层干部的老龄化也日益严重。   省级管理工作量和难度增大,尚未建立起直接面对基层的工作机制。实行“扩权强县”后,一方面增大了省级各主管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使得县域经济情况更加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要使“扩权强县”收到预期的效果,省级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将提上日程。      探索完善各项配套改革      分类制定扩权县(市)的发展目标和扶持政策。根据我省的要求,到2010年,试点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县级平均增长幅度,并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但由于各试点县的基础不同,达到这一指标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建议根据不同类别的县出台相应标准和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按照功能分区和定位,确定不同的发展速度、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   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县级财税体制。我省27个试点县的“财政省管县”,主要是在财政预算支出方面实现了省县对接。建议调整现行财政体制,增大试点县的税收分享比例,使试点县有更多自主财力用于发展,在“强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转变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省管县”的改革不仅使县的责权增强,同时通过自下而上,对省的职能转变、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扩权后,省级政府和部门必须转变职能,建立专门面对所管市县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制,保持对市县的信息畅通,规范办事程序,用制度管资金、管项目、管预算。减少市县的联络点或办事处现象,帮助和监督市县政府节约行政成本。   市级政府要打消顾虑,与试点县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市对县的支持,是保证扩权顺利推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眉山模式”。但也有不少地区的市级政府工作运转主要靠集中县财力来维持,实行“财政省管县”后,极大地减少了市级财政的收入,例如达州市共有3个扩权县,市级因经济管理权限缩小造成可供统筹安排使用的财力大大减少。对财力冲击和影响较大的市,省上要给予扶持,要采取政策促进市级政府支持扩权县的改革。   以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为核心,重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结构是层层委托代理的体制,容易引发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以及工作效率低、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因此,下一步改革还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平等合作关系。


相关文章

  • 2013年体改处年终工作总结
  • 2013年体改处年终工作总结 XX 年是改革攻坚年.一年来,我处在委党组的领导下,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和总体改革为重点,超前谋划.努力创新.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改革是今年允石省长亲自主抓的一项重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社会实践范文四
  • 一. 新农村建设调研 2014年7月14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进发,途中我们在隶属汉中市的勉县和宁强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通过发放传单和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和农民同志交流,认真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七
  • 一. 新农村建设调研 2014年7月14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进发,途中我们在隶属汉中市的勉县和宁强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通过发放传单和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和农民同志交流,认真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 一. 新农村建设调研 2014年7月14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进发,途中我们在隶属汉中市的勉县和宁强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通过发放传单和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和农民同志交流,认真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支教实践心得体会
  • 一. 新农村建设调研 2014年7月14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进发,途中我们在隶属汉中市的勉县和宁强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通过发放传单和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和农民同志交流,认真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 ...查看


  • 扩权强县是加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扩权强县是加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凤翔县.岐山县扩权强县的思路和对策 (经济体改科) 扩大市(县)经济管理权限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 ...查看


  • 宁强县国土资源局2010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 2010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加入时间:2010-6-28 15:29:33 点击:367 2010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宁强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监察工作在市局纪检组.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标本兼治.综 ...查看


  • 调查指标原文
  • 第一份原文 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 ...查看


  • 五.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 ---5 六.各镇街(产业平台)限
  • 月报(九月下) 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国家统计局余杭调查 杭州市余杭区社会经济调查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目 录 一.规模工业经济效益 -------------1 二.主营业务收入前二十强工业企业 -------2 三.城乡居民收入.农业总产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