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讲稿

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黔西县铁石小学 钟 燕 第一学时

导论

? 一、新的历史时代的教育对老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 (一)老师不仅要教书,更

要充人

? 1、引导学生终身学习

? ※终身教育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 ? 2、培养学习的能力 ? 21世纪公民的基本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

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 ? 3、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 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个体成长、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 ※教会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 ※从”一辈子学做教师“到”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从”全面发展“到”德艺双馨“ ? ※从”教好学生“到”教会学生“ ? (四)学习教科研的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 避免惧怕性,培养钻研型 ? 教学不单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第二学时

导论

?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出炉 ? 加强教师建设应该以师德建设为本,使教师职业道德发挥更大的作用 ? (二)课程观念的改变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学高为范 身正为师 ?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 新的课程理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团结合作互

助提高。

?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教育到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学时

导论

?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 1、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作为手段敷衍塞责罢了。 ? 2、缺乏责任心。 ? 3、排斥学生,挤压学生。

? 4、不能很好地处理公私关系 ?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 2、教师的自身因素影响 ?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重质量轻道德,管理体制不落实,姑息迁就违纪教师,

师德规范不明确,可操作性差等) ?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 1、加强领导,从上到下高度重视 ?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评估制度 ? (1)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 (2)社会评议、家长评议、领导评议、学生评议 第四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 ※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

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 老师职业理想的构成包括: ? (一)为师者,德高

? 注意培养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二)为师者,学高 ?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 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和学科特色等 ? 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与互动 ? 3、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理论素养 ? 知道教什么,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育得好 ? (3)为师者,技高 ?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

专业本领。

? 应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反、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 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了展 第五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朝代内涵 ?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 师生关系。

? (一)以学生为本

?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 不强迫学生接受真知,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 ?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 教育要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

的行动能力。

?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

关键

? 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老师并不就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 第六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 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不同背景及其不同的思想观点;也要以一种宽容

的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解。 ?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篇二:新课程:教师如

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_讲义 河镇乡以则河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 学继续教育学习资料

学科: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第1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

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

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

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

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

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

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

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

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

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

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

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 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

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

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

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

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第2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

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

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

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育改

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理会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

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衡量教师职

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

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

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

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

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3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

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

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 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

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

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

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

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第4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

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

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

辉形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要发挥其主人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彼此 分离的局面。教师的任务不能只是教学,研究也不能是专家们的“专利”。所以,我们的

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钻研新方法,成为有科研精神的教师,这也是提

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

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

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作业: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2、在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那些新的要求? 第5课时

时间:3月14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二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在教好

书,还要育好人, 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数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

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

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篇三: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

德修养_讲义1 板桥乡“十二五”小学继续教育培训 新课程: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讲义 第1学时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 时间:3月17日

授课教师:板桥小学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

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

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

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

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

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

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

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

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

与社会、与职业关系,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

品质。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

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

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

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

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

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

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

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

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

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

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 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

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

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是衡量教师

职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

界教育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

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

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

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

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

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

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

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

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

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

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

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

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

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

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

书,还有育好人。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

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

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构

成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层矛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新教育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

础。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用表现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a、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b、缺乏责任心;c、不能很好处理个人

与集体的关系;d、缺乏现代教育观念。

2、在品德问题上:a、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b、无教师伦理道德;c、不能公平对待学 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2、教师自身因素影响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从上至下高度重视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成立从校长到处室主任,从年级组长到班主

任,从家长到学生这种系统的师德监控体系,将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行为纳入有效监控中,定

期召开专题会议。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要把学校以往尤其是新世纪涌

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提炼出他们的典型经验和成功

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使广大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同时不盲目、不追风、不

夸大,切实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建立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实行师

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

从教行为,对师德不合格教授教师实行“教师聘任一票否决制”。 教师师德是一项永久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每

位教师的师德状况、师德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

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与教师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教师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作业: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p2

2、在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那些新的要求?p3-7

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有那些?p12-13篇四: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_讲义 新课程: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培

义 培训教师:王成作 第1学时

培训时间:2011年4月3日 培训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第一节 培训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

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应该包括:

(一)、为师者,德高 作为教师,第一位的素质就是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树立德高为师的职业理想。德高为

师,首先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

人。同时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

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尊重、认可及依赖,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

生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和行为的楷模,并凭借教师高尚的品德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这些做人的道理,不仅仅依

靠知识的传授,更要靠教师的言行表率。教师的首先品质及人格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为师者,学高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工程师,而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所教

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的学科特色。对教师节而言,职业性的素 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 。

3、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

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对于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工具,

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

学活动,增强预见性的科学实验性,克服盲目性。

(三)为师者,技高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

本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发

展。只有提高教师的首先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要执教,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事

事严格要求自己,并要先于、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坦诚接受学生、社会与自我的监督、

评价。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

品质的新一代。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教

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

习和人格楷模。

作业:1、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包括哪些方面?p16-22 第2学时

培训时间:2011年4月3日 培训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第二、三节 培训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道义的布道者,学生只是有被动地接受”。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归结为: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生活中有生命的

主体,教师培养学生与工程师制造产品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真正的做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

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重点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教育要

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在使

学生接受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的行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审视教师的教育角色 以学生为体的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相长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更进

一步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自身的作用。师生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实现

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为权威主怀,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

者、合作者、支持者,需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要树立“生生平等”的观念,喜优厌差是

教师必须克服的“劣根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工共同发过程。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关键 在教学相长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教育,另一方面,教师

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向学生学习,并不是学习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在研

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但更多的是与学生一样,是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共同学习者和研

究者。这更要提倡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由简单变

为双向的关键。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教师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

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热爱学生,这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案

例p29-31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前提,同时是 教育的过程与内容。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

育理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崇高境界和行为。热爱教育事业,热

爱教学岗位,这是教师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一保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高度的责 任

感和进取精神。

案例:p32-34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 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特有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严谨治

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可以为人师。 案例:p34-35

可见,在当今科学技术潮流此起彼伏的新时期,诲人不倦同样要求教师有爱护学生之心,

有报效祖国之情,为了祖国的明天,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忘我工作。 案例:p34-35

(四)教师要终身学习,由教书匠成为研究型教师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一朝学成而终生受用的观点已

经过时,教师再也不能奢望十几年的学校学习终生享用的知识和能力。

从终生教育的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加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工匠转变成研究型的教师,

篇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培 训 讲 稿 培训内容:第五章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培训时间:2014年4月21日 学习地点:学校会议室 主 持:吴忠烈

主 讲:学校教师

学 时:3学时

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仅仅从理论上掌握师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其转化为自

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因为教师一旦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履

行道德义务,主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实现教师个人的生命价值。

第一节 个体道德的养成是道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的必 然要求。

一、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和个体和个体化表现。

1、社会道德:是以社会作为道德主体或载体的道德,它实际上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道德

要求,是社会为了调整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人们提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个体道德:是行为个体在道德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的总和,包括个体道德

意识、个体道德规范和个体道德活动。其特征 有:自成性、潜在性和社会制约性。

二、良好的教师个体道德是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师德修养的关键所在。 第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既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职业化,是教师道德 的具体化。 第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第三,教师个体道德品

质是教师道德意志的凝结。 第四,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体职业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 第五,教师个体道德品

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

一、奉献与牺牲精神

二、公正无私,正直诚实

三、立志勤学,自尊自强

四、谦虚礼让,团结和睦

五、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第三节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 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第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第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第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第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二、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原则。 首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跨世纪的教育观念。 其次,在教育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质。

再次,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三、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方法。 第一,重学(对学习和重视和自觉)。它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 第二,内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 自己,剖析自己)。

它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最佳途径。 第三,慎独(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 行善,也不因无

人监督而作恶)。它是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黔西县铁石小学 钟 燕 第一学时

导论

? 一、新的历史时代的教育对老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 (一)老师不仅要教书,更

要充人

? 1、引导学生终身学习

? ※终身教育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 ? 2、培养学习的能力 ? 21世纪公民的基本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

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 ? 3、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 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个体成长、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 ※教会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 ※从”一辈子学做教师“到”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从”全面发展“到”德艺双馨“ ? ※从”教好学生“到”教会学生“ ? (四)学习教科研的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 避免惧怕性,培养钻研型 ? 教学不单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第二学时

导论

?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出炉 ? 加强教师建设应该以师德建设为本,使教师职业道德发挥更大的作用 ? (二)课程观念的改变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学高为范 身正为师 ?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 新的课程理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团结合作互

助提高。

?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教育到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学时

导论

?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 1、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作为手段敷衍塞责罢了。 ? 2、缺乏责任心。 ? 3、排斥学生,挤压学生。

? 4、不能很好地处理公私关系 ?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 2、教师的自身因素影响 ?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重质量轻道德,管理体制不落实,姑息迁就违纪教师,

师德规范不明确,可操作性差等) ?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 1、加强领导,从上到下高度重视 ?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评估制度 ? (1)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 (2)社会评议、家长评议、领导评议、学生评议 第四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 ※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

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 老师职业理想的构成包括: ? (一)为师者,德高

? 注意培养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二)为师者,学高 ?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 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和学科特色等 ? 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与互动 ? 3、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理论素养 ? 知道教什么,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育得好 ? (3)为师者,技高 ?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

专业本领。

? 应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反、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 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了展 第五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朝代内涵 ?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 师生关系。

? (一)以学生为本

?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 不强迫学生接受真知,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 ?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 教育要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

的行动能力。

?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

关键

? 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老师并不就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 第六学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 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不同背景及其不同的思想观点;也要以一种宽容

的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解。 ?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篇二:新课程:教师如

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_讲义 河镇乡以则河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 学继续教育学习资料

学科: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第1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

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

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

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

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

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

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

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

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

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

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

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 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

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

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

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

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第2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

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

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

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育改

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理会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

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衡量教师职

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

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

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

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

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3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

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

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 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

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

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

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

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第4课时

时间:3月7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一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

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

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

辉形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要发挥其主人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彼此 分离的局面。教师的任务不能只是教学,研究也不能是专家们的“专利”。所以,我们的

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钻研新方法,成为有科研精神的教师,这也是提

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

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

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作业: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2、在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那些新的要求? 第5课时

时间:3月14日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第二节 授课教师:张远升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在教好

书,还要育好人, 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数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

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

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篇三: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

德修养_讲义1 板桥乡“十二五”小学继续教育培训 新课程: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讲义 第1学时 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导论 时间:3月17日

授课教师:板桥小学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

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

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

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

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

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

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

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

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

与社会、与职业关系,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

品质。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

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

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

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

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

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

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

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

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

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

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 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

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

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是衡量教师

职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

界教育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

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

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

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

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

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

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

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

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

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

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

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

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

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

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

书,还有育好人。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

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

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构

成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层矛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新教育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

础。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用表现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a、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b、缺乏责任心;c、不能很好处理个人

与集体的关系;d、缺乏现代教育观念。

2、在品德问题上:a、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b、无教师伦理道德;c、不能公平对待学 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2、教师自身因素影响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从上至下高度重视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成立从校长到处室主任,从年级组长到班主

任,从家长到学生这种系统的师德监控体系,将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行为纳入有效监控中,定

期召开专题会议。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要把学校以往尤其是新世纪涌

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提炼出他们的典型经验和成功

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使广大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同时不盲目、不追风、不

夸大,切实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建立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实行师

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

从教行为,对师德不合格教授教师实行“教师聘任一票否决制”。 教师师德是一项永久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每

位教师的师德状况、师德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

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与教师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教师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作业: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p2

2、在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那些新的要求?p3-7

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有那些?p12-13篇四: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_讲义 新课程: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培

义 培训教师:王成作 第1学时

培训时间:2011年4月3日 培训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第一节 培训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

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应该包括:

(一)、为师者,德高 作为教师,第一位的素质就是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树立德高为师的职业理想。德高为

师,首先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

人。同时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

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尊重、认可及依赖,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

生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和行为的楷模,并凭借教师高尚的品德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这些做人的道理,不仅仅依

靠知识的传授,更要靠教师的言行表率。教师的首先品质及人格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为师者,学高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工程师,而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所教

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的学科特色。对教师节而言,职业性的素 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 。

3、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

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对于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工具,

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

学活动,增强预见性的科学实验性,克服盲目性。

(三)为师者,技高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

本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发

展。只有提高教师的首先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要执教,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事

事严格要求自己,并要先于、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坦诚接受学生、社会与自我的监督、

评价。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

品质的新一代。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教

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

习和人格楷模。

作业:1、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包括哪些方面?p16-22 第2学时

培训时间:2011年4月3日 培训内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第二、三节 培训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道义的布道者,学生只是有被动地接受”。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归结为: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生活中有生命的

主体,教师培养学生与工程师制造产品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真正的做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

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重点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教育要

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在使

学生接受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的行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审视教师的教育角色 以学生为体的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相长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更进

一步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自身的作用。师生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实现

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为权威主怀,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

者、合作者、支持者,需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要树立“生生平等”的观念,喜优厌差是

教师必须克服的“劣根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工共同发过程。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关键 在教学相长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教育,另一方面,教师

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向学生学习,并不是学习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在研

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但更多的是与学生一样,是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共同学习者和研

究者。这更要提倡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由简单变

为双向的关键。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教师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

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热爱学生,这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案

例p29-31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前提,同时是 教育的过程与内容。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

育理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崇高境界和行为。热爱教育事业,热

爱教学岗位,这是教师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一保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高度的责 任

感和进取精神。

案例:p32-34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 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特有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严谨治

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可以为人师。 案例:p34-35

可见,在当今科学技术潮流此起彼伏的新时期,诲人不倦同样要求教师有爱护学生之心,

有报效祖国之情,为了祖国的明天,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忘我工作。 案例:p34-35

(四)教师要终身学习,由教书匠成为研究型教师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一朝学成而终生受用的观点已

经过时,教师再也不能奢望十几年的学校学习终生享用的知识和能力。

从终生教育的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加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工匠转变成研究型的教师,

篇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培 训 讲 稿 培训内容:第五章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培训时间:2014年4月21日 学习地点:学校会议室 主 持:吴忠烈

主 讲:学校教师

学 时:3学时

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仅仅从理论上掌握师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其转化为自

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因为教师一旦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履

行道德义务,主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实现教师个人的生命价值。

第一节 个体道德的养成是道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的必 然要求。

一、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和个体和个体化表现。

1、社会道德:是以社会作为道德主体或载体的道德,它实际上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道德

要求,是社会为了调整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人们提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个体道德:是行为个体在道德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的总和,包括个体道德

意识、个体道德规范和个体道德活动。其特征 有:自成性、潜在性和社会制约性。

二、良好的教师个体道德是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师德修养的关键所在。 第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既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职业化,是教师道德 的具体化。 第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第三,教师个体道德品

质是教师道德意志的凝结。 第四,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体职业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 第五,教师个体道德品

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

一、奉献与牺牲精神

二、公正无私,正直诚实

三、立志勤学,自尊自强

四、谦虚礼让,团结和睦

五、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第三节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 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第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第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第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第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二、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原则。 首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跨世纪的教育观念。 其次,在教育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质。

再次,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三、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方法。 第一,重学(对学习和重视和自觉)。它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 第二,内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 自己,剖析自己)。

它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最佳途径。 第三,慎独(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 行善,也不因无

人监督而作恶)。它是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章

  • 师德师风演讲稿:师德师风演讲稿
  •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quo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中学师德师风演讲稿
  •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查看


  • 庆七一演讲稿:庆七一人民教师演讲稿经典
  •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党员,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在教书育人中争当带头人?我谈几点体会.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立德树人 做人民满意教师
  •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quo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 ...查看


  • 争做文明小市民演讲稿
  • 让文明礼仪充满人间 ---争做文明有礼好公民 建设易居易游金张掖 新华镇中心小学 卢晓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充满人间>. 张掖,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师德演讲稿
  •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树立学校教育新形象,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今天这个大会 ...查看


  • 党员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演讲稿
  • 如何增强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1.作为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上保持先进性.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因此,教育必须超越时代的发展,具有前瞻 性.处在这样一个"今天"的教师,在思想上要有教师的双重意识,时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践行师德,铸就师魂
  • 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