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中国股市已经形成"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

摘要

【李志林:中国股市已经形成“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李志林分析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以百点为单位、“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每一个百点新平台,都将换手3个月左右,以便让新股不断发行,个股行情不断轮涨。(金融投资报)

最新价:3202.08

涨跌额:-27.54

涨跌幅:-0.85%

成交量:22622万手

成交额:2485.72亿元

换手率:0.00%

上证指数行情  领涨个股  大盘资金流向  7*24小时快讯  进入上证指数吧

领涨行业

1、船舶制造

涨幅:1.03%

上涨:10家

下跌:1家

领涨股:太阳鸟

涨幅:10.03%

2、酿酒行业

涨幅:0.89%

上涨:18家

下跌:17家

领涨股:中葡股份

涨幅:5.81%

本周,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收出微小周阳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却收出小阴线。但是,周五上证指数一度冲高到3238点,比上周涨1.3%,比节后最低点3135点涨3.3%,为何又大幅回落,几乎吞没了一周的涨幅呢?

主要是受消息面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春生行情,有必要对一周来市场的各种信息作全面的分析和评判。

1、关于刘士余主席2月10日的讲话。

刘士余讲话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从利空方面解读,比以往更加强调严监管。虽然从长期看,有望夯实市场基础,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从短期看,将使市场的活跃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从利好的方面看,主要有三条。

一是首次提出“用2到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打消了前一段时期市场盛传的一年解决IPO堰塞湖的焦虑。从目前排队待上市企业有715家来推算,前期每天发3只新股的节奏不可能持续,预计每天发1—2家左右。这个节奏,兴许还能维持市场的平衡和结构性行情的活跃。

二是首次提到“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关键还在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审核,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这与上一届证监会所解释的注册制是“不关注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没有业绩门槛,只需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着根本的区别。据此,市场对注册制的恐慌情绪大大缓解。

三是首次强调“要注意估值稳定与融资力度的对应关系”。这就修正了前期所谓“新股加快发行与股指下跌没有关系”的说法,考虑扩容要顾及市场的承受力。这显示了客观、务实的态度。

可以说,刘士余主席对事关股市最本质、最要紧的供求关系上的三个重大问题,重新加以定调,纠正了模糊认识,有助于人心的稳定和市场的稳定,让很多先前许多恐惧离场的投资者又重新回到股市。

2、关于养老金入市。

尽管人社部在1月份就打过招呼,养老金委托投资的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完成,有望在春节前后入市,但市场不以为然。许多市场人士认为,区区400亿首批养老金入市,对30多万亿流通市值的股市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但是,本周四晚上,人社部再次发布消息,“北京等7省市3600亿的养老金已开始投资运营”,市场受到了鼓舞。我认为,其利好作用不可低估。

首先,3600亿的投资运营数量,预计进入股市的资金可有1100亿左右,数倍于市场的预期,不可小视。

其次,养老金入市主要是投资大盘蓝筹股。虽然它没有推高股市的义务,但对吸收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稳定大盘指数,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公开发布,向市场宣示了当今中国股市具有投资价值的鲜明态度,连只能赢不能输的“养命钱”都敢入市,这必将对庞大的社会资金进入股市具有虹吸效应和乘数效应。

由此可见,投资者对养老金入市必须充分重视,而不能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3、关于再融资收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7日表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

我认为,若再融资新政正式实施,必然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严控再融资额,可防止以往某些创业板公司首发募集2亿元,再融资却高达20亿元的盲目扩张投资的情况发生;两次再融资需间隔一年半,使再融资更加规范化;鼓励上市公司发可转债和优先股;让合规的再融资更加市场化,使机构利用再融资套利空间会小很多;可以促使机构自筹资金,利用并购基金等形式进行再融资,反而可以加大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力度。

总之,此再融资新规,有利于放慢和缩小市场扩容的速度和规模,对市场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

4、关于监管大小非减持。

这一两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罔顾宏观环境和市场规则,频繁、超限、花样减持股份,对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年大小非减持公司加速,为1335家,减持市值2723亿元。其中,减持市值在1亿元公司有535家;10亿元以上的有59家。

而2017年,解禁公司有1030家、2028亿股,解禁市值高达2.88万亿。若按照2016年12%的公告减持比例,2017年减持市值约为3400亿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自2017年初至今,已有285家上市公司,总计被减持751次,减持金额约243亿。最恶劣的案例当属山东墨龙,其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4390万股,占总股本5.5%,甚至在减持比例达到5%之后,仍未公告继续减持,并且巨量违规减持竟发生在公司披露业绩“崩塌式变脸”之前,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类似违规减持案例比比皆是,更多的是通过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为减持打掩护。

大小非无序、违规、花样减持,造成市场频繁波动和个股股价崩塌,已成了市场的公害和最大的利空,严重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生态。

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的大背景下,近期有媒体披露,参照国际成熟股市的经验,有利于市场生态重塑,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将出台。

我认为,这是比新股加快发行常态化,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呼声最高、投资者渴求尽快解决的问题。甚至比解决IPO堰塞湖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包括目前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结构性缺陷所造成的后遗症,故更有必要从源头上着手解决。唯此,市场才有真正的“三公”可言,才有真正的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可言。

市场正迫切期待以“严监管”著称的刘士余主席,能尽快推出进一步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为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未治的痼疾建功立业。

5、关于上海国资改革大会。

今年中央深改小组提出,2017年是国资改革的落地年见效年。

新一轮央企和地方国资改革为何前所未有地得到中央的重视?在我看来,因为目前120万亿的国有资产,其中权益资产只有45万亿。只有把国资改革搞好,让45万亿净资产升值30%至50%,就可相当于GDP总量,相当于世界第三强国的经济总量,可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实力,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确保2020年经济翻两番承诺的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周四,上海召开了2017年国资改革大会。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布置了2017年上海国资改革八项重点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项:

一是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2-3家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机制,2-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在混改方面,还要稳妥推进10家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完成建科院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实现管理重心与资产结构融合。另外还要放大资本市场正向效应,推动境内外优质资源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支持国有股东和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运作。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资运营平台运作机制和配套制度。推动新的一批流动性强、市场价值大的国企股权进入国资流动平台。还要组合运用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股权划转、发行可交换债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要将继续实施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为优化国资布局,要有序调整国资结构,新增投资4000亿元左右,主要投向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领域。

据此分析,下一阶段上海国企改革可能的动作重点有:1、混改:三种方式,分别是员工持股、引入战投、管理层MBO;2、集团或核心资产整体上市;3、更换主业,产业升级优化到国内外领先的新兴产业。4、股权已经划拨到上海国资运作平台的公司,进行股权运作。5、退出一批,即让壳借壳。这可能就是2017年投资者分享改革红利,跑赢大盘的最主要的热点板块。

国资改革大会的闭幕,不是国资改革行情的结束,而恰恰是刚刚开始!

6、关于股指期货松绑。

本周五,股指期货开始松绑。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决定,稳妥有序地调整有关交易安排:一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股指期货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监管标准从原先的10手调整为2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数量不受此限;二是自2017年2月17日结算时起,沪深300、上证5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30%(三个产品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维持20%不变);三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九点二。

诚然,这次松绑的程度有限,在正常的市场中具有避险功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市,并不算是利空。

但是,由于广大投资者对去年股灾时股指期货对大盘波动的放大功能和负面作用深恶痛绝,并对管理层严厉限制股指期货的一系列举措普遍叫好,并已适应。因而,对眼下股指期货的松绑,出现了群体性心理恐慌,生怕股灾再次发生,因而纷纷抛售手中的获利盘,导致周五四大指数一路下泄。这可以说是本周大盘上攻受挫、重回弱势的最主要原因。

这也表明,中国的股指期货,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去年股灾中的表现看,以及从周五期指松绑后的结果看,确实弊大于利,值得管理层深思。

建议管理层对股指期货的松绑,只能到此为止,以免新的金融风险的发生。

7、大盘有望重塑3200点新平台。

虽然周五上证指数冲高后回落到了3200点附近,但是3200点整数关、10日线3193点、20日线3160点都未破。尤其是五周均线3164点仍然形成支撑,大盘仍处于多头市场状态中,春生行情也在继续中。

鉴于去年下半年以来,2900点平台上收盘57天、3000点平台上收盘56天、3100点平台上收盘了61天、3200点平台上收盘了25天,因此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以百点为单位、“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每一个百点新平台,都将换手3个月左右,以便让新股不断发行,个股行情不断轮涨。

因此,人们对2017年中国股市走势,需要更新思维,淡化大盘指数,强化对板块和个股的分析、研究和运作。近期市场表现亮眼的是国资改革和一带一路概念股,仍将贯穿于春生行情的始终。

后市分析>>>

多重利好助春季攻势 短期调整不改掘金格局

两会行情更多集中在会前 近十年来七成上涨

安信陈果:两会前后是主题投资活跃的时间窗口

水皮:只要不是大牛市 期指贴水就是大概率现象

(原标题:利好频现 春生行情将继续)

(责任编辑:DF064)

摘要

【李志林:中国股市已经形成“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李志林分析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以百点为单位、“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每一个百点新平台,都将换手3个月左右,以便让新股不断发行,个股行情不断轮涨。(金融投资报)

最新价:3202.08

涨跌额:-27.54

涨跌幅:-0.85%

成交量:22622万手

成交额:2485.72亿元

换手率:0.00%

上证指数行情  领涨个股  大盘资金流向  7*24小时快讯  进入上证指数吧

领涨行业

1、船舶制造

涨幅:1.03%

上涨:10家

下跌:1家

领涨股:太阳鸟

涨幅:10.03%

2、酿酒行业

涨幅:0.89%

上涨:18家

下跌:17家

领涨股:中葡股份

涨幅:5.81%

本周,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收出微小周阳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却收出小阴线。但是,周五上证指数一度冲高到3238点,比上周涨1.3%,比节后最低点3135点涨3.3%,为何又大幅回落,几乎吞没了一周的涨幅呢?

主要是受消息面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春生行情,有必要对一周来市场的各种信息作全面的分析和评判。

1、关于刘士余主席2月10日的讲话。

刘士余讲话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从利空方面解读,比以往更加强调严监管。虽然从长期看,有望夯实市场基础,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从短期看,将使市场的活跃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从利好的方面看,主要有三条。

一是首次提出“用2到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打消了前一段时期市场盛传的一年解决IPO堰塞湖的焦虑。从目前排队待上市企业有715家来推算,前期每天发3只新股的节奏不可能持续,预计每天发1—2家左右。这个节奏,兴许还能维持市场的平衡和结构性行情的活跃。

二是首次提到“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关键还在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审核,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这与上一届证监会所解释的注册制是“不关注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没有业绩门槛,只需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着根本的区别。据此,市场对注册制的恐慌情绪大大缓解。

三是首次强调“要注意估值稳定与融资力度的对应关系”。这就修正了前期所谓“新股加快发行与股指下跌没有关系”的说法,考虑扩容要顾及市场的承受力。这显示了客观、务实的态度。

可以说,刘士余主席对事关股市最本质、最要紧的供求关系上的三个重大问题,重新加以定调,纠正了模糊认识,有助于人心的稳定和市场的稳定,让很多先前许多恐惧离场的投资者又重新回到股市。

2、关于养老金入市。

尽管人社部在1月份就打过招呼,养老金委托投资的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完成,有望在春节前后入市,但市场不以为然。许多市场人士认为,区区400亿首批养老金入市,对30多万亿流通市值的股市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但是,本周四晚上,人社部再次发布消息,“北京等7省市3600亿的养老金已开始投资运营”,市场受到了鼓舞。我认为,其利好作用不可低估。

首先,3600亿的投资运营数量,预计进入股市的资金可有1100亿左右,数倍于市场的预期,不可小视。

其次,养老金入市主要是投资大盘蓝筹股。虽然它没有推高股市的义务,但对吸收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稳定大盘指数,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公开发布,向市场宣示了当今中国股市具有投资价值的鲜明态度,连只能赢不能输的“养命钱”都敢入市,这必将对庞大的社会资金进入股市具有虹吸效应和乘数效应。

由此可见,投资者对养老金入市必须充分重视,而不能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3、关于再融资收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7日表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

我认为,若再融资新政正式实施,必然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严控再融资额,可防止以往某些创业板公司首发募集2亿元,再融资却高达20亿元的盲目扩张投资的情况发生;两次再融资需间隔一年半,使再融资更加规范化;鼓励上市公司发可转债和优先股;让合规的再融资更加市场化,使机构利用再融资套利空间会小很多;可以促使机构自筹资金,利用并购基金等形式进行再融资,反而可以加大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力度。

总之,此再融资新规,有利于放慢和缩小市场扩容的速度和规模,对市场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

4、关于监管大小非减持。

这一两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罔顾宏观环境和市场规则,频繁、超限、花样减持股份,对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年大小非减持公司加速,为1335家,减持市值2723亿元。其中,减持市值在1亿元公司有535家;10亿元以上的有59家。

而2017年,解禁公司有1030家、2028亿股,解禁市值高达2.88万亿。若按照2016年12%的公告减持比例,2017年减持市值约为3400亿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自2017年初至今,已有285家上市公司,总计被减持751次,减持金额约243亿。最恶劣的案例当属山东墨龙,其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4390万股,占总股本5.5%,甚至在减持比例达到5%之后,仍未公告继续减持,并且巨量违规减持竟发生在公司披露业绩“崩塌式变脸”之前,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类似违规减持案例比比皆是,更多的是通过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为减持打掩护。

大小非无序、违规、花样减持,造成市场频繁波动和个股股价崩塌,已成了市场的公害和最大的利空,严重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生态。

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的大背景下,近期有媒体披露,参照国际成熟股市的经验,有利于市场生态重塑,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将出台。

我认为,这是比新股加快发行常态化,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呼声最高、投资者渴求尽快解决的问题。甚至比解决IPO堰塞湖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包括目前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结构性缺陷所造成的后遗症,故更有必要从源头上着手解决。唯此,市场才有真正的“三公”可言,才有真正的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可言。

市场正迫切期待以“严监管”著称的刘士余主席,能尽快推出进一步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为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未治的痼疾建功立业。

5、关于上海国资改革大会。

今年中央深改小组提出,2017年是国资改革的落地年见效年。

新一轮央企和地方国资改革为何前所未有地得到中央的重视?在我看来,因为目前120万亿的国有资产,其中权益资产只有45万亿。只有把国资改革搞好,让45万亿净资产升值30%至50%,就可相当于GDP总量,相当于世界第三强国的经济总量,可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实力,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确保2020年经济翻两番承诺的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周四,上海召开了2017年国资改革大会。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布置了2017年上海国资改革八项重点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项:

一是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2-3家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机制,2-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在混改方面,还要稳妥推进10家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完成建科院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实现管理重心与资产结构融合。另外还要放大资本市场正向效应,推动境内外优质资源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支持国有股东和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运作。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资运营平台运作机制和配套制度。推动新的一批流动性强、市场价值大的国企股权进入国资流动平台。还要组合运用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股权划转、发行可交换债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要将继续实施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为优化国资布局,要有序调整国资结构,新增投资4000亿元左右,主要投向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领域。

据此分析,下一阶段上海国企改革可能的动作重点有:1、混改:三种方式,分别是员工持股、引入战投、管理层MBO;2、集团或核心资产整体上市;3、更换主业,产业升级优化到国内外领先的新兴产业。4、股权已经划拨到上海国资运作平台的公司,进行股权运作。5、退出一批,即让壳借壳。这可能就是2017年投资者分享改革红利,跑赢大盘的最主要的热点板块。

国资改革大会的闭幕,不是国资改革行情的结束,而恰恰是刚刚开始!

6、关于股指期货松绑。

本周五,股指期货开始松绑。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决定,稳妥有序地调整有关交易安排:一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股指期货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监管标准从原先的10手调整为2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数量不受此限;二是自2017年2月17日结算时起,沪深300、上证5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30%(三个产品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维持20%不变);三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九点二。

诚然,这次松绑的程度有限,在正常的市场中具有避险功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市,并不算是利空。

但是,由于广大投资者对去年股灾时股指期货对大盘波动的放大功能和负面作用深恶痛绝,并对管理层严厉限制股指期货的一系列举措普遍叫好,并已适应。因而,对眼下股指期货的松绑,出现了群体性心理恐慌,生怕股灾再次发生,因而纷纷抛售手中的获利盘,导致周五四大指数一路下泄。这可以说是本周大盘上攻受挫、重回弱势的最主要原因。

这也表明,中国的股指期货,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去年股灾中的表现看,以及从周五期指松绑后的结果看,确实弊大于利,值得管理层深思。

建议管理层对股指期货的松绑,只能到此为止,以免新的金融风险的发生。

7、大盘有望重塑3200点新平台。

虽然周五上证指数冲高后回落到了3200点附近,但是3200点整数关、10日线3193点、20日线3160点都未破。尤其是五周均线3164点仍然形成支撑,大盘仍处于多头市场状态中,春生行情也在继续中。

鉴于去年下半年以来,2900点平台上收盘57天、3000点平台上收盘56天、3100点平台上收盘了61天、3200点平台上收盘了25天,因此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以百点为单位、“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每一个百点新平台,都将换手3个月左右,以便让新股不断发行,个股行情不断轮涨。

因此,人们对2017年中国股市走势,需要更新思维,淡化大盘指数,强化对板块和个股的分析、研究和运作。近期市场表现亮眼的是国资改革和一带一路概念股,仍将贯穿于春生行情的始终。

后市分析>>>

多重利好助春季攻势 短期调整不改掘金格局

两会行情更多集中在会前 近十年来七成上涨

安信陈果:两会前后是主题投资活跃的时间窗口

水皮:只要不是大牛市 期指贴水就是大概率现象

(原标题:利好频现 春生行情将继续)

(责任编辑:DF064)


相关文章

  • 基本面分析
  •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一.基本面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比较平稳,但中东北非局势一直动荡,欧债危机若隐若现,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不确定,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增长 ...查看


  • 叩富网网络模拟炒股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证券投资学 专业班级:财管六班 姓名:朱传强 学号:201005555 一个月"叩富网"网络模拟炒股 <证券投资>上机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在叩富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 ...查看


  •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中国经济L型 股市怎么走
  • 受访者王庆系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本文刊于 5 月 26 日重阳投资公众微信号.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今天作客<金融界会客厅>首席说的现场,讨论的话题是"经济L型,股市怎么走&q ...查看


  • 秦洪看盘:要么轻仓观望,要么耐心持股
  • 金百临咨询 秦洪 2016-05-04 22:00 来自牛市点线面 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低开后冲高再受阻回落的态势.不过,盘面显示出走势尚属健康,不仅仅在于成交量仍处于相对活跃的态势中,而且还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概念股.OLED概念股.航空运输 ...查看


  • 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 MACD称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从双移动平均线发展而来的,由快的移动平均线减去慢的移动平均线, MACD的意义和双移动平均线基本相同, 但阅读起来更 ...查看


  • 浅析非理性繁荣富 金融学作业读书报告
  • 从理性角度看待现代经济的诸多问题 --读<非理性繁荣>有感 开学之初老师就给了我们好长一串书单,使我心中一阵高兴,决心要好好对这些书进行一番深入的研习,由于对这些书都不太了解于是就挑了本名字感兴趣的<非理性繁荣>开始 ...查看


  • 调短久期掘金债券市场
  • 09年,股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债券市场却是萎靡不振,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通胀预期的强化和货币利率的上升,整个2009年成为债券市场牛熊转换的过渡期,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跌之势,全年债券市场的走势也经历了三跌三涨六个主要波段 ...查看


  • 股票的量价技巧
  • 基础知识系统技巧 一.入市必备基本知识 1. 涨跌停板制度下,价量关系要辨证地看待 跌停板时,如成交量小则应观望,因为无人买导致量小,股价会继续下跌:如成交量增加可买入,因为买的人多导致量增买的人多了,股价不久就会上涨了.跌停板时如换手率高 ...查看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研究
  • 北方民族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院(部)名 称: 经济学院 学 生 姓 名: 肖意平 专 业: 金融学 学 号: 20111003 指导教师姓名: 韩纪江 论文提交时间: 2015年4月 论文答辩时间: 2015年5月 学位授予时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