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带连铸技术

薄带连铸技术

1. 前言

薄带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正为钢铁工业带来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传统治金工业中薄型钢材的生产过程。传统的薄型钢材一般采用板坯连铸法,在生产中需要经过多道次热轧和反复冷轧等工序。能耗大,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成本高,转产困难等缺点。厚板坯(200~300mm)连铸连轧工艺线长度一般在500~800m之间,薄板坯(50~60mm)为300~400m,而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整合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冷轧就一次性形成工业成品,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其工艺线长度仅60m。设备投资也相应减少,产品成本显著降低,并且薄带质量不亚于传统工艺。此外,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的快速凝固效应,还可以生产出难以轧制的材料以及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不锈钢、低碳钢和硅钢片方面。

薄带连铸技术工艺方案因结晶器的不同分为带式、辊式、辊带式等,其中研究得最多、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途的当属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该技术在生产0.7—2mm厚的薄钢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工艺原理是将金属液注入一对反向旋转且内部通水冷却的铸辊之间.使金属液在两辊间凝固形成薄带。双辊铸机依两辊辊径的不同分

为同径双辊铸机和异径双辊铸机.两辊的布置方式有水平式、垂直式和倾斜式三种,其中尤以同径双辊铸机发展最快、已接近工业规模生产的水平。

1857年,英国的Bessemer首次尝试采用双辊技术直接铸造钢带,并获得了该项技术的第一项专利。在最初的100多年里,由于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落后.过程控制较为困难,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使得这项技术基本上处干停滞状态。到了1989年,澳大利亚BHP(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公司和日本的IHI(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dustries)公司决定联合开发钢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澳大利亚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此项技术的研究厂,命名为M工程。直至1999年,M工程才完成了它的使命。通过研究和开发,在薄带连铸技术方面获得了1500多项专利。为了管理和继续研发有关技术,由美国Nucor公司,BHP和IHI合资组建了

。首家利用薄带连铸技术一个铸带(Castrip)有限责任公司(LLC)

进行商业性生产的公司是美国Nucor公司,命名为C工程。该项工程于2001年2月27日在美国北部印第安纳州破土动工,预计2002年第一季度投产。现就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情况、专利技术和商业性生产方面进行概述。

TM [3][2][1]

2. 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M工程

2.1 概要

从钢水直接生产钢带,钢铁工业的专家们已经梦想了近150年。从1989年起,BHP 和IHI 在澳大利亚Kembla 港建了一个大规模研究厂,一直合作研究薄带连铸技术。到了1998年,生产出了具有商业价值,规格为2mm×1345mm的低碳钢带卷。该薄带可通过酸洗、冷轧、金属涂层、喷涂等工艺处理后用于建筑工程,也可以作为生产钢管的原材料。从1999年起,重点集中研究厚度小于1.4mm 的较薄规格钢材。

2.2 工艺

图1为澳大利亚Kembla 港研究厂的纵面布置图,该图反映了薄带连铸生产的工艺过程,图中1—10分别表示大包回转台、大包、等离子控温仪、中间包、双铸辊、轧机、夹送辊、拉辊、剪刀机和卷取机。研究厂薄带连铸的工艺过程为:60吨电弧炉在3小时内炼出钢水,出钢后用行车把运送小车上的钢包掉上大包回转台。在浇铸期间,钢水源源不断地从大包到中间包,在中间包,用等离子控温仪可以控制温度,也可以使钢水得到缓冲和均匀。通过缓冲和均匀后,钢水沿水口流向铸辊,铸辊对钢水具有凝固作用,表层凝固后的钢带进入由惰性气体保护的缓冲池,该池保证钢带继续凝固,同时具有控制温度的功能,以便在随后的50%压下量的轧机上有个合适的入口温度。轧制后钢带冷却,经剪刀机定尺剪断后,用两个卷取机中的一个将钢带卷

取。整个工艺路线长56米。表1为M

工程的技术参数。

图1 澳大利亚Kembla 港研究厂的纵面布置图

表1 M工程的技术参数 双辊铸机的铸辊直径为500mm

铸速

带厚

带宽 80m/min,最大150m/min 0.9-2.0mm 1.0-2.0m (当前宽度

1.345m)

卷重

钢种 25吨(2台40含碳0.06%,用Si 脱氧的

低碳钢

60吨大包,10吨中间包。

具有控制钢水温度的等离子控温仪

在线热轧

铸机生产能力 30到50万吨/年

2.3 产品质量

2.3.1

表面质量

图2 薄带内部空洞

薄带的表面质量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控制技术来保障,整个薄带连铸安装了在线检测设备,对每一卷的头尾取出10m 进行视检、酸

洗和着色试验。以便暴露宏观和微观缺陷。

2.3.2 内部质量

钢带的内部质量关系到轧制变形的顺畅和最终产品的性能,图2是通过X 射线反映的薄带内部空洞情况。 内部空洞的存在主要与不均匀凝固有关。要控制好钢的化学成分和凝固条件。无内部空洞是较理想的钢带组织。

图3 钢带内部夹杂物大小和分布

通过对铸带的扫描电镜分析,图3反映了钢带内部夹杂物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横坐标为夹杂物大小,纵坐标为不同大小夹杂物出现的频数。从图可知,3.5μm大小的夹杂物所占比例最大。大多数分布在2.5-8.5μm之间。

2.4 组织与性能

图4为冷却速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图中横坐标为冷却速度,纵坐标为抗拉强度。从左到右冷速越来越大,组织分别为多边形铁素体(Polygonal Ferrite)、多边形+针状铁素体(Polygonal+Acicular Ferrite)、贝氏体(Bainite)和马氏体(Martensite)。伴随组织的变化,其强度越来越高。

图 4: 控制冷却速度改变组织性能

图5 冷却速度对铸带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

组织不同,其性能不同。多边形铁素体的抗拉强度为350MPa,马氏体为900 MPa,其它组织的性能位于二者之间。不同的组织是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得到的,带卷温度较高时将得到多边形铁素体,带卷温度为中温时得到多边形+针状铁素体,在冷床上弱冷得到贝氏体,强冷则得到马氏体。

图5表示了冷却速度对铸带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横坐标表示延伸率,纵坐标为屈服强度。从图中的左上角到右下角冷却速度由快到慢,屈服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加。

2.5 成本

图6 冷轧、热轧与铸带的生产成本

薄带连铸技术在薄规格带材方面相对于目前的热轧和冷轧产品有

(Cold Rolled)、热轧(Hot 着独一无二的成本优势。图6反映了冷轧

Rolled)和铸带技术(Castrip Technology)的带材厚度(横坐标)和生产成本(纵坐标)的关系。带材越薄,生产成本都会增加,但热轧增加显著,冷轧次之,而铸带技术增加很少。如果用铸带产品替代冷轧产品,其成本每吨可降低60-70美元。

表2是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熔炼车间投资6000万美元,单位投资每年每吨150美元。薄带连铸机投资8000万美元,单位投资每年每吨200美元。总投资1.4亿美元,总单位投资每年每吨350美元。从钢水转化为带卷每吨生产费用为40美元。 [4]

表2 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

1 投资

熔炼车间

薄带连铸机

总计

2 生产费用

从钢水转化为带卷的生产费用

3. 关于薄带连铸技术的知识产权 投资费用

(百万美元) 60 80 140 单位投资 (美元/年.吨) 150 200 350 40美元/吨

图 7 薄带连铸技术各领域所拥有的专利蛋糕图

薄带连铸技术知识产权专由铸带有限责任公司(Castrip LLC)负责管理,该公司由Nucor 公司、澳大利亚的BHP 和日本的IHI 合资新建,主要从事薄带连铸技术的研发与管理。重点在于碳钢和不锈钢的

双辊薄带连铸。其拥有专利达1500多项。图7反映了各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情况。

蛋糕图中铸辊侧封(Edge Containment)占15%, 控制气氛

(Atmosphere Control)占10%, 薄带的轧制、冷却及处理(Strip Rolling, Cooling, Processing)占10%, 商务管理(Business Methods and General)占9%,钢水递送(Metal Delivery)占20%,缓冲池控制(Pool Control)占12%,辊子设计(Roll Design)占24%。

4. 薄带连铸技术的商业应用-C工程

反向旋转 铸辊液态金属

图8 薄带连铸机双铸辊工作情况

C 工程是美国Nucor 公司,运用M 工程的研究成果,上马的世界上首家由Castrip LLC 知识产权允许的商业性薄带连铸生产厂。该厂位于印第安纳州的Nucor 公司所在地Crawfordsville,故名C 工程。 图8 示意地表示了薄带连铸机双铸辊的工作情况。两铸辊反向旋转,铸辊两侧有耐火材料制作的侧封装置,防止钢液外流,钢水通过铸辊即刻凝固为固体薄带。平均冷却速度达1700℃/s,整个凝固时间仅0.15秒(带厚1.6mm,铸速80m/min)

图9 C工程工艺流程图

表3 是C工程主厂房技术规格。图9 是C工程厂房布局示意图,反映了薄带连铸的工艺流程情况。其工艺路线为:钢水→大包(Ladle)→中间包(Tundish)→过渡段(Transition Piece)→水口(Delivery

Nozzle)→铸辊(Casting Rolls)→控制气氛(Controlled Atmosphere)→夹送辊(Pinch Rolls)→热轧机架(Hot Rolling Stand)→拉辊(Pinch Rolls)→剪切(Shear)→卷取(Down Coilers)。图中第二架轧机为可选项。卷取机有两台,交替工作。从中间包到卷[5]

取机的距离仅60m,相当于板坯铸机的十分之一长。

表3 C工程主厂房技术规格 单位

大包

铸机

铸速 规格(公制单位) 110吨 直径为500mm 双铸辊 80m/min(典型),150m/min

(最大)

产品厚度 0.7-2.0mm

产品宽度 最大2000mm

卷重

轧机 25吨 单架4辊轧机

工作辊尺475×2050mm

支撑辊尺1550×2050mm

轧制力 最大30MN

主电机 3500 kW

5 结束语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通重视,它的开发成功必将改变冶金工业的面貌,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目前

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薄带表面质量、薄带厚度的均匀性、铸速的稳定性、薄带的宽度、侧封材料、铸辊材质和冷却、钢水保护及各项控制系统等。但可以相信,在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这些问题逐步的解决,该项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将指日可待。从以上M 工程研究成果看,国外对于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后将重点集中在铸机及工艺适应性研究、薄带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上。而我国的研究和开发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加大投入,采取联合攻关的形式,加快研究步伐,争取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快地了解它、研究它,进而提升我国的薄带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 Richard L. Wechsler: “A Bold Step Forward for the Steel Industry”, ForeCast, June, 2001.

2 W Blejde and R Mahapatra BHP Steel, Port Kembla, Australia, H Fukase IHI, Yokohama, 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ROJECT M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STEEL STRIP CASTING BY BHP AND IHI”, METEC Congress 99, Düsseldorf, Germany, 13-15 June, 1999

3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astrip Technology” , ForeCast, September, 2001.

4 Brett Nelson, “Faster, Smarter, Thinner, Better”, Forbes, April 16, 2001.

5 Peter Campbell and Richard L. Wechsler, Castrip LLC, “The CASTRIP “ Process: A revolutionary casting technology,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for unique steel products or a new model for steel Micro-Mills?”, Heffernan Symposium, Toronto, Ontario, Canada 28 August 2001

薄带连铸技术

1. 前言

薄带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正为钢铁工业带来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传统治金工业中薄型钢材的生产过程。传统的薄型钢材一般采用板坯连铸法,在生产中需要经过多道次热轧和反复冷轧等工序。能耗大,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成本高,转产困难等缺点。厚板坯(200~300mm)连铸连轧工艺线长度一般在500~800m之间,薄板坯(50~60mm)为300~400m,而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整合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冷轧就一次性形成工业成品,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其工艺线长度仅60m。设备投资也相应减少,产品成本显著降低,并且薄带质量不亚于传统工艺。此外,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的快速凝固效应,还可以生产出难以轧制的材料以及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不锈钢、低碳钢和硅钢片方面。

薄带连铸技术工艺方案因结晶器的不同分为带式、辊式、辊带式等,其中研究得最多、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途的当属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该技术在生产0.7—2mm厚的薄钢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工艺原理是将金属液注入一对反向旋转且内部通水冷却的铸辊之间.使金属液在两辊间凝固形成薄带。双辊铸机依两辊辊径的不同分

为同径双辊铸机和异径双辊铸机.两辊的布置方式有水平式、垂直式和倾斜式三种,其中尤以同径双辊铸机发展最快、已接近工业规模生产的水平。

1857年,英国的Bessemer首次尝试采用双辊技术直接铸造钢带,并获得了该项技术的第一项专利。在最初的100多年里,由于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落后.过程控制较为困难,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使得这项技术基本上处干停滞状态。到了1989年,澳大利亚BHP(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公司和日本的IHI(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dustries)公司决定联合开发钢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澳大利亚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此项技术的研究厂,命名为M工程。直至1999年,M工程才完成了它的使命。通过研究和开发,在薄带连铸技术方面获得了1500多项专利。为了管理和继续研发有关技术,由美国Nucor公司,BHP和IHI合资组建了

。首家利用薄带连铸技术一个铸带(Castrip)有限责任公司(LLC)

进行商业性生产的公司是美国Nucor公司,命名为C工程。该项工程于2001年2月27日在美国北部印第安纳州破土动工,预计2002年第一季度投产。现就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情况、专利技术和商业性生产方面进行概述。

TM [3][2][1]

2. 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M工程

2.1 概要

从钢水直接生产钢带,钢铁工业的专家们已经梦想了近150年。从1989年起,BHP 和IHI 在澳大利亚Kembla 港建了一个大规模研究厂,一直合作研究薄带连铸技术。到了1998年,生产出了具有商业价值,规格为2mm×1345mm的低碳钢带卷。该薄带可通过酸洗、冷轧、金属涂层、喷涂等工艺处理后用于建筑工程,也可以作为生产钢管的原材料。从1999年起,重点集中研究厚度小于1.4mm 的较薄规格钢材。

2.2 工艺

图1为澳大利亚Kembla 港研究厂的纵面布置图,该图反映了薄带连铸生产的工艺过程,图中1—10分别表示大包回转台、大包、等离子控温仪、中间包、双铸辊、轧机、夹送辊、拉辊、剪刀机和卷取机。研究厂薄带连铸的工艺过程为:60吨电弧炉在3小时内炼出钢水,出钢后用行车把运送小车上的钢包掉上大包回转台。在浇铸期间,钢水源源不断地从大包到中间包,在中间包,用等离子控温仪可以控制温度,也可以使钢水得到缓冲和均匀。通过缓冲和均匀后,钢水沿水口流向铸辊,铸辊对钢水具有凝固作用,表层凝固后的钢带进入由惰性气体保护的缓冲池,该池保证钢带继续凝固,同时具有控制温度的功能,以便在随后的50%压下量的轧机上有个合适的入口温度。轧制后钢带冷却,经剪刀机定尺剪断后,用两个卷取机中的一个将钢带卷

取。整个工艺路线长56米。表1为M

工程的技术参数。

图1 澳大利亚Kembla 港研究厂的纵面布置图

表1 M工程的技术参数 双辊铸机的铸辊直径为500mm

铸速

带厚

带宽 80m/min,最大150m/min 0.9-2.0mm 1.0-2.0m (当前宽度

1.345m)

卷重

钢种 25吨(2台40含碳0.06%,用Si 脱氧的

低碳钢

60吨大包,10吨中间包。

具有控制钢水温度的等离子控温仪

在线热轧

铸机生产能力 30到50万吨/年

2.3 产品质量

2.3.1

表面质量

图2 薄带内部空洞

薄带的表面质量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控制技术来保障,整个薄带连铸安装了在线检测设备,对每一卷的头尾取出10m 进行视检、酸

洗和着色试验。以便暴露宏观和微观缺陷。

2.3.2 内部质量

钢带的内部质量关系到轧制变形的顺畅和最终产品的性能,图2是通过X 射线反映的薄带内部空洞情况。 内部空洞的存在主要与不均匀凝固有关。要控制好钢的化学成分和凝固条件。无内部空洞是较理想的钢带组织。

图3 钢带内部夹杂物大小和分布

通过对铸带的扫描电镜分析,图3反映了钢带内部夹杂物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横坐标为夹杂物大小,纵坐标为不同大小夹杂物出现的频数。从图可知,3.5μm大小的夹杂物所占比例最大。大多数分布在2.5-8.5μm之间。

2.4 组织与性能

图4为冷却速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图中横坐标为冷却速度,纵坐标为抗拉强度。从左到右冷速越来越大,组织分别为多边形铁素体(Polygonal Ferrite)、多边形+针状铁素体(Polygonal+Acicular Ferrite)、贝氏体(Bainite)和马氏体(Martensite)。伴随组织的变化,其强度越来越高。

图 4: 控制冷却速度改变组织性能

图5 冷却速度对铸带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

组织不同,其性能不同。多边形铁素体的抗拉强度为350MPa,马氏体为900 MPa,其它组织的性能位于二者之间。不同的组织是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得到的,带卷温度较高时将得到多边形铁素体,带卷温度为中温时得到多边形+针状铁素体,在冷床上弱冷得到贝氏体,强冷则得到马氏体。

图5表示了冷却速度对铸带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横坐标表示延伸率,纵坐标为屈服强度。从图中的左上角到右下角冷却速度由快到慢,屈服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增加。

2.5 成本

图6 冷轧、热轧与铸带的生产成本

薄带连铸技术在薄规格带材方面相对于目前的热轧和冷轧产品有

(Cold Rolled)、热轧(Hot 着独一无二的成本优势。图6反映了冷轧

Rolled)和铸带技术(Castrip Technology)的带材厚度(横坐标)和生产成本(纵坐标)的关系。带材越薄,生产成本都会增加,但热轧增加显著,冷轧次之,而铸带技术增加很少。如果用铸带产品替代冷轧产品,其成本每吨可降低60-70美元。

表2是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熔炼车间投资6000万美元,单位投资每年每吨150美元。薄带连铸机投资8000万美元,单位投资每年每吨200美元。总投资1.4亿美元,总单位投资每年每吨350美元。从钢水转化为带卷每吨生产费用为40美元。 [4]

表2 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

1 投资

熔炼车间

薄带连铸机

总计

2 生产费用

从钢水转化为带卷的生产费用

3. 关于薄带连铸技术的知识产权 投资费用

(百万美元) 60 80 140 单位投资 (美元/年.吨) 150 200 350 40美元/吨

图 7 薄带连铸技术各领域所拥有的专利蛋糕图

薄带连铸技术知识产权专由铸带有限责任公司(Castrip LLC)负责管理,该公司由Nucor 公司、澳大利亚的BHP 和日本的IHI 合资新建,主要从事薄带连铸技术的研发与管理。重点在于碳钢和不锈钢的

双辊薄带连铸。其拥有专利达1500多项。图7反映了各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情况。

蛋糕图中铸辊侧封(Edge Containment)占15%, 控制气氛

(Atmosphere Control)占10%, 薄带的轧制、冷却及处理(Strip Rolling, Cooling, Processing)占10%, 商务管理(Business Methods and General)占9%,钢水递送(Metal Delivery)占20%,缓冲池控制(Pool Control)占12%,辊子设计(Roll Design)占24%。

4. 薄带连铸技术的商业应用-C工程

反向旋转 铸辊液态金属

图8 薄带连铸机双铸辊工作情况

C 工程是美国Nucor 公司,运用M 工程的研究成果,上马的世界上首家由Castrip LLC 知识产权允许的商业性薄带连铸生产厂。该厂位于印第安纳州的Nucor 公司所在地Crawfordsville,故名C 工程。 图8 示意地表示了薄带连铸机双铸辊的工作情况。两铸辊反向旋转,铸辊两侧有耐火材料制作的侧封装置,防止钢液外流,钢水通过铸辊即刻凝固为固体薄带。平均冷却速度达1700℃/s,整个凝固时间仅0.15秒(带厚1.6mm,铸速80m/min)

图9 C工程工艺流程图

表3 是C工程主厂房技术规格。图9 是C工程厂房布局示意图,反映了薄带连铸的工艺流程情况。其工艺路线为:钢水→大包(Ladle)→中间包(Tundish)→过渡段(Transition Piece)→水口(Delivery

Nozzle)→铸辊(Casting Rolls)→控制气氛(Controlled Atmosphere)→夹送辊(Pinch Rolls)→热轧机架(Hot Rolling Stand)→拉辊(Pinch Rolls)→剪切(Shear)→卷取(Down Coilers)。图中第二架轧机为可选项。卷取机有两台,交替工作。从中间包到卷[5]

取机的距离仅60m,相当于板坯铸机的十分之一长。

表3 C工程主厂房技术规格 单位

大包

铸机

铸速 规格(公制单位) 110吨 直径为500mm 双铸辊 80m/min(典型),150m/min

(最大)

产品厚度 0.7-2.0mm

产品宽度 最大2000mm

卷重

轧机 25吨 单架4辊轧机

工作辊尺475×2050mm

支撑辊尺1550×2050mm

轧制力 最大30MN

主电机 3500 kW

5 结束语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通重视,它的开发成功必将改变冶金工业的面貌,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目前

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薄带表面质量、薄带厚度的均匀性、铸速的稳定性、薄带的宽度、侧封材料、铸辊材质和冷却、钢水保护及各项控制系统等。但可以相信,在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这些问题逐步的解决,该项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将指日可待。从以上M 工程研究成果看,国外对于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后将重点集中在铸机及工艺适应性研究、薄带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上。而我国的研究和开发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加大投入,采取联合攻关的形式,加快研究步伐,争取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快地了解它、研究它,进而提升我国的薄带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 Richard L. Wechsler: “A Bold Step Forward for the Steel Industry”, ForeCast, June, 2001.

2 W Blejde and R Mahapatra BHP Steel, Port Kembla, Australia, H Fukase IHI, Yokohama, Jap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ROJECT M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STEEL STRIP CASTING BY BHP AND IHI”, METEC Congress 99, Düsseldorf, Germany, 13-15 June, 1999

3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astrip Technology” , ForeCast, September, 2001.

4 Brett Nelson, “Faster, Smarter, Thinner, Better”, Forbes, April 16, 2001.

5 Peter Campbell and Richard L. Wechsler, Castrip LLC, “The CASTRIP “ Process: A revolutionary casting technology,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for unique steel products or a new model for steel Micro-Mills?”, Heffernan Symposium, Toronto, Ontario, Canada 28 August 2001


相关文章

  • 结晶器种类及主要特点
  • 结晶器种类及主要特点 2010-9-27 9:09:27 薄板坯和中薄板坯连铸技术的核心是结晶器.对于结晶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种类: 1.漏斗形结晶器 1)几何形状 德马克公司ISP工艺的第一代立弯式结晶器,上部是垂直段,下部是弧形段,侧板可 ...查看


  • 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
  • 液压伺服驱动式铸坯结晶器振动装置设计 摘要 结晶器振动装置是连铸中的关键设备,其振动形式.控制方式以及在线监测与调整,对连铸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连铸结晶器振动装置及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连铸机结晶器技术发展及结晶器振 ...查看


  • 电磁搅拌技术在板坯连铸中的应用
  • 总第197期2012年第5期 HEBEIMETALLURGY TotalNo.197Number52012, 电磁搅拌技术在板坯连铸中的应用 赵少飞,杨海西 (河北敬业集团炼钢厂,河北平山050400) 摘要:介绍了电磁搅拌技术的原理.电磁 ...查看


  • 商业秘密经典案例
  • 按语:商业秘密案一波三折,一审二审采用不同的鉴定机构的不同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实属少见. A公司与甲.B公司,C公司侵犯技术秘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6)苏民三终字第007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A公司. 法定代表人 ...查看


  • 我国光亮铜杆连铸连轧设备浅析
  • 我国光亮铜杆连铸连轧设备浅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有色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国内相继引进了多条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目前,除少数生产线因管理和经营不善停产外,大部分都还在正常运转.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引进推动了我国铜线杆生产的发展 ...查看


  • 连铸坯质量控制
  • 基本资料 连铸坯质量控制 作者: 蔡开科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5 页数: 定价: CNY69.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篇.第一篇分10章介绍炼钢-精炼-连铸过程钢洁净度控制,主要包括炼钢过程终点氧 ...查看


  • 新钢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与控制
  • ・20・ 连 铸 2008年第 2期 ・铸坯质量・ 新钢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与控制 辛 博 陈伟庆 赖朝彬 1 1 1, 2 吴绍杰 1, 2 林顺财 1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2. 新余钢铁公司技 ...查看


  • 连铸结晶器与浸入式水口和塞棒
  • 连铸结晶器与浸入式水口和塞棒 作者:洛阳南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周川生 连铸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形状与尺寸,直接关系到浸入式水口和塞棒的设计.在连铸耐火材料生产厂,在设计浸入式水口和塞棒时,往往要根据连铸结晶器的形状.大小和长度 ...查看


  • 2 中厚板的产品和原料
  • 2中厚板的产品和原料 2.1中厚板的定义和分类 2.1.1定义 厚度大于4mm 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其中,厚度4-20mm 的钢板称为中板,厚度20-60mm 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mm 的为特厚板. 国外大多数国家把厚度在3mm 以上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