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植物与能量 教学设计

植物与能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的,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依据事实形成假设。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

3.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指导。

在这里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估计多数学生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土壤中来的,因为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准确地说离不开土壤巾的水和养料),可能有部分学生能根据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的事实,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阳光,带着你的思考,我们来看三个事实资料,然后提出你的假设。

生:观看后提出自己的假设。

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在此基础上播放课件:“海尔蒙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的能量不是主要来自土壤,那么又是从哪儿来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贮藏起来呢?

讨论:结合以上事实及音像资料,完善我们的假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中。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及音像资料,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假设,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假设要有依据的科学思想。) 4.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

5.实验验证。

假设说植物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那么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

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燃烧淀粉的方法、人吃了淀粉类食物后会产生热量、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用作汽车的燃料等等。

师:这些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生:最直接的方法是燃烧,因为燃烧可以是淀粉放出能量(光和热)。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们在做燃烧淀粉的实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留心观察燃烧时的现象,二要注意用火安全。(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想出证明的方法,并从中寻找出最直接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给与引导和指导。)

6.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得出的结论及理解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问题。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那么,光能通过绿色植物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的?

2.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能量在植物叶片中的转化过程。教材第43页图片,制作一件活动课件或教具,用光控的方法,通过不同颜色闪光二极管的变化或设计成覆盖片,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中可以分三层进行:

(1)演示课件或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能量在绿叶中的转化过程;

(2)出示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植物合成(淀粉)时,是在什么能量作用下进行的?需要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各是什么?淀粉中贮存着什么能量?

(3)分步演示课件或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寻找问题的答案。

3.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在上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整理获得的信息。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5.指导学生进行畅想:假如自然界中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1)没有了绿色植物就没有了光合作用,没有了光合作用就生不成淀粉和氧气;

(2)没有了淀粉和氧气,我们的生命活动会怎样?

※保护绿色植物:

1.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A .地球的范围很广,除了人之外,还有大气、环境、气候等。可以从两方而思考问题,一是从绿色植物促进或阻止能量的传递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声、光、热等能量的影响;

B .是从物质的转化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空气成分(气体、固体)、水、土壤的影响。

2.获取信息。该环节具有开放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

(1)出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①光合作用与空气成分有什么关系?

②绿色植物的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给学生提供有关书籍的名称和网址,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及相关的科普网址。

(3)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课上通过交流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3.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材第44页表中。

小结——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是:

首先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其次是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拓展:

查找: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及相关的科普网址

驻操营小学

刘帅

植物与能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的,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依据事实形成假设。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

3.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指导。

在这里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估计多数学生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土壤中来的,因为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准确地说离不开土壤巾的水和养料),可能有部分学生能根据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的事实,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阳光,带着你的思考,我们来看三个事实资料,然后提出你的假设。

生:观看后提出自己的假设。

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在此基础上播放课件:“海尔蒙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的能量不是主要来自土壤,那么又是从哪儿来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贮藏起来呢?

讨论:结合以上事实及音像资料,完善我们的假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中。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及音像资料,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假设,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假设要有依据的科学思想。) 4.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

5.实验验证。

假设说植物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那么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

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燃烧淀粉的方法、人吃了淀粉类食物后会产生热量、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用作汽车的燃料等等。

师:这些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生:最直接的方法是燃烧,因为燃烧可以是淀粉放出能量(光和热)。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们在做燃烧淀粉的实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留心观察燃烧时的现象,二要注意用火安全。(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想出证明的方法,并从中寻找出最直接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给与引导和指导。)

6.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得出的结论及理解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问题。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那么,光能通过绿色植物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的?

2.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能量在植物叶片中的转化过程。教材第43页图片,制作一件活动课件或教具,用光控的方法,通过不同颜色闪光二极管的变化或设计成覆盖片,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中可以分三层进行:

(1)演示课件或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能量在绿叶中的转化过程;

(2)出示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植物合成(淀粉)时,是在什么能量作用下进行的?需要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各是什么?淀粉中贮存着什么能量?

(3)分步演示课件或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寻找问题的答案。

3.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在上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整理获得的信息。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5.指导学生进行畅想:假如自然界中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1)没有了绿色植物就没有了光合作用,没有了光合作用就生不成淀粉和氧气;

(2)没有了淀粉和氧气,我们的生命活动会怎样?

※保护绿色植物:

1.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A .地球的范围很广,除了人之外,还有大气、环境、气候等。可以从两方而思考问题,一是从绿色植物促进或阻止能量的传递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声、光、热等能量的影响;

B .是从物质的转化方面思考,如绿色植物对空气成分(气体、固体)、水、土壤的影响。

2.获取信息。该环节具有开放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

(1)出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①光合作用与空气成分有什么关系?

②绿色植物的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给学生提供有关书籍的名称和网址,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及相关的科普网址。

(3)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课上通过交流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3.整理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材第44页表中。

小结——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是:

首先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其次是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拓展:

查找: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及相关的科普网址

驻操营小学

刘帅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上册教案
  • 五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教 案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 ...查看


  •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顾源媛 生物学通报 2016年08期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教师应以让学生获得"优质的生命科学教育&qu ...查看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简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 目录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 ...查看


  •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
  • 第2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较多的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 ...查看


  • 初一生物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主备人:李雪 审核人:初一生物组 课时:1 时间:2014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备科教案
  • 第一课 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 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 ...查看


  • 六年级科学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 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 ...查看


  • 六(上)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 六(上)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课小草和大树 1.小草的相同特点: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矮小,木质部较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茎的地上部分在生长期终了时就枯死.一般为:一年生或二年生极 少数为多年生. 大树的相同特点:属于木本植物,植物体木质 ...查看


  • 六年级科学(1)
  • 1.( )( )( )( )( ) 等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 资源,人类才能繁衍生息. 2.生物资源包括( )( )( )( )( ) 3 是我国的特产, () 它耐热耐磨并有绝缘作用, 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