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这个概念在一些企业眼里就是出口创汇,而且是给国外大公司做定牌,这种企业现在为数不少;“国际化”在另一些企业眼看来是自讨苦吃,“凭着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的肥肉不吃,为什么要到国际市场去啃骨头?”

而海尔人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出口创牌,这不是企业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而是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一、海尔的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0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

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42门类8600多个品种,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2.8%的速度稳定增长,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海尔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为:

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名牌战略与国际化的关系--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

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

海尔84年起步时管理混乱,无优势产品,职工人心涣散,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高起点切入,给企业注入生存的希望。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海尔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1988年获得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1枚国家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自1990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因此创出了在国内市场稳固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海尔在走向国际市场时由于坚持了创中国自己的国际名牌的战略,因此,出口产品都打海尔自己的品牌,并努力通过质量、售后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另外,海尔还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星级一条龙服务体系,设立了售后服务电话,海外的海尔用户同样可以享受到海尔星级服务。

经过艰苦努力,海尔通过质保体系国际认证、产品国际认证、检测水平国际认可取得参赛资格;海尔从引进、消化、吸收到通过合资引智,使各类产品保持了与国际同步。

2.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多元化国际化的关系--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要靠国际化,而国际化必须要多元化

国外把家电分为3类: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产品;黑色家电可提供娱乐,像彩电、音响等;米色家电指电脑信息产品。

海尔从84年到91年做了7年冰箱,然后进入了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97年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从现在开始又进入电脑行业。

关于多元化,外界议论很多,到底该不该多元化?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人们认为,广义的多元化指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要靠国际化,而国际化必须要多元化。海尔认为多元化不仅是产业的多元化,而主要指市场多元化。如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位经济学家说它是专业化,我们认为可口可乐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市场都被可口可乐征服了,这就是市场多元化。再比如耐克,它的公司只有1000人,全世界的耐克鞋却不计其数,它本身并没有工厂,但却有市场。它只抓两头,一头是鞋的设计、开发,另一头是销售。归根结底,谁拥有市场资源,谁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多元化的发展应是一种趋势,最关键的是在国际市场把牌子做好,我不一定有自己的工厂,但我却拥有全世界的市场。

3.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海尔的国际化与国际化的海尔--两者之间的区别与本质联系

海尔的国际化是国际化海尔的一个基础,只有先做到了海尔的国际化才能去做国际化的海尔。我们在做海尔的国际化的时候,就是要海尔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质量;二是财务;三是营销。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财务的运行指标、运行规则应该和西方财务制度一致起来;营销观念、营销网络应达到国际标准。我们自身具备这种素质就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去,所以“出口”是针对海尔的国际化而言。

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海尔”已不再是青岛的海尔,中国的海尔也将成为整个国际化海尔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会有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东南亚海尔等等。国际化的海尔是三位一体的海尔,即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三位一体,最终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具备在当地融资、融智功能的本土化海尔。

选择在美国建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自找苦吃,因为在美国建厂要求非常高,但是如果在美国市场可以成功的话,就可以取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另外,美国市场非常大,我们在美国市场已经销售了几十万台,如果不设厂,就会有很大制约,如运费问题。

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1. 企业只能利用外部环境,能利用多少取决于企业自身

对企业来讲,今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更多一些,因为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现在面临的就是要和所有的国际化(跨国)大公司摆在一起来较量。实际上,我们加入WTO 后,实际上等于已经加入了,因为国外公司已到国内来了,所以说现在要考验的是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到国外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感受这种竞争氛围,提高我们的竞争力,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具备和国际大公司一样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具备的话,我看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增长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无论怎样,外部环境不要去管它,这对所有企业而言是一样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的问题。比如气温是-5摄氏度,对所有人都是-5摄氏度,你身体好,有抗冻能力,在外面就不感冒,如果身体不好,出去肯定感冒,你不能因为你感冒了,而埋怨天气不好。因此,企业只能是利用外部环境,能利用多少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

海尔采取的战略叫做一路纵队而不是一路横队。企业不可能在一个市场上像国内一样告诉消费者我有什么,而是认为哪一个产品竞争力最强,先让它当尖兵,打

开市场之后,其它的跟进,这样算起来总的交易成本比较低。

美国市场,就是以冰箱先打进去的,现在很多美国人都知道海尔是做冰箱的。后边再跟进的是洗衣机,就不需要大肆宣传了。但是在欧盟市场上,是由空调打先锋,现在冰箱、洗衣机跟着它往里冲。和打仗一样,一路纵队牺牲比较小,一路横队牺牲就比较大,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是毛泽东的理论,对我们的国际市场拓展仍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竞争力说到家就是怎么样对待竞争市场,它体现出来的就是创新,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怎么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美国,海尔的产品逐渐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企业在美国当地有设计中心(洛杉矶),根据美国当地的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非常符合美国人的要求。

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不想打价格战,打价格战的话,不一定会获取更好的市场信誉,而中国货本身就被认为应该是低价格,如果摆脱不了这个状况,那你永远不可能树起你自己的牌子。在美国的超市里,我们的冰箱售价和美国一些公司差不多,比韩国的高。像在伊朗卖的空调就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货嘛就应该便宜,而海尔坚持不降价,摆在商场里一开始就是卖不动,我们就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卖这么贵,总归有好奇的买来试试,逐渐的,当地消费者开始认同海尔空调。价格低一开始就比较好卖,也是一种战略,但是再提价是不可能的,市场不会给你再提价的机会,你永远只能在这个低价位上徘徊。

3.“与狼共舞”与爱国

关于比尔――盖茨的维纳斯计划,很多人认为肯定是引进来一只大灰狼。其实这只狼本来就已经进来了,企业就是要与狼共舞。海尔还不具备和微软和Intel 抗衡的力量,海尔所能做的就是在和他合作过程中,使自己强身健体,具备更大的竞争力,最终目的就是在这个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改革开放初期海尔不花这么多钱引进这些技术,今天能有和国外抗衡的局面吗?德国人针对海尔就说过:“当时卖给他们技术是非常错误的,现在让他们打到家门口来了。”其实关于和国外大公司合作的非议海尔早在10多年以前就听过。当时银行的一个同志说:“你们进的散件再卖出去比直接进口整机都贵,还不如直接进口整机。”但他忘记了一点:如果我们一直引进整机,到现在也不会造冰箱。

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进入国际市场能不能成功,其中有决策上的问题,组织结构上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人的问题,单纯与国际大公司比资本、比技术、比品牌,差距都非常大。

对海尔来讲,只能靠人的素质,靠自己的拼搏精神,靠自己创新精神。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包括进入国际市场时,虽然海尔的规模比他们小,但海尔的精神,我们的速度还是令他们惊讶。海尔的很多订单都是靠这种精神拿到的。上个月,一个外国经销商要订购7个集装箱的海尔产品,但要两天之内发出货物。下午两点接到的电话,五点机关要下班,还要办船等问题,两天内从青岛发出,实际上意味着给海尔人的只有3个小时。定单就是命令单,全体人员以最快速度与船运公司、海关等联系,一般情况下办好这一切要7天时间,海尔最后在3个小进内办完所有手续,9点钟货全部装上船了。所以这个经销商说,我干了10几年经销商,没有给客户发过感谢信,给你们是第一个,感谢的不只是你给准备了一批货,而是精神,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今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对21世纪的企业有三条要求,达到这三条就是21世纪的企业,达不到你就很难存在了。第一,有个可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因为外部市场变化太快了)的内部组织结构,指内部组织结构能够适应外部市

场的剧烈变化,有的中国企业现在还是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这怎么能适应呢?第二,必须有个全球化的名牌;第三,必须有一套能够在网上销售的战略,客户在网上提出:我要这个电冰箱就要一个圆的,一个方的,一个三角的,我就提出这个要求,谁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买谁的,我们内部称之为零距离销售。这是真正的零距离,这才是21世纪的企业。

很多国际化大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受到大企业病的困绕,因为企业大了以后,会有很多防范性的规章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制定一个相应的制度,结果制度越来越多,把所有的行为都规范了,都制约了,但是创造力却没有了。小企业有大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速度和灵活。海尔在内部实行市场链的做法就是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每个人的收入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市场链制度非常有效,但毕竟还是制度约束,海尔现在正在进行自主管理建设,已涌现出不少自主管理班组。虽然现在自主管理班组比较少,但将来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必须是这样。在GE 的一个工厂里,没有一个质量检查员,只有8个质量工程师,他们的任务不是检查质量问题,而是质量怎么提高,这样的企业才算超级企业。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这个概念在一些企业眼里就是出口创汇,而且是给国外大公司做定牌,这种企业现在为数不少;“国际化”在另一些企业眼看来是自讨苦吃,“凭着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的肥肉不吃,为什么要到国际市场去啃骨头?”

而海尔人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出口创牌,这不是企业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而是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一、海尔的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0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

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42门类8600多个品种,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2.8%的速度稳定增长,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海尔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为:

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名牌战略与国际化的关系--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

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

海尔84年起步时管理混乱,无优势产品,职工人心涣散,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高起点切入,给企业注入生存的希望。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海尔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1988年获得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1枚国家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自1990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因此创出了在国内市场稳固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海尔在走向国际市场时由于坚持了创中国自己的国际名牌的战略,因此,出口产品都打海尔自己的品牌,并努力通过质量、售后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另外,海尔还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星级一条龙服务体系,设立了售后服务电话,海外的海尔用户同样可以享受到海尔星级服务。

经过艰苦努力,海尔通过质保体系国际认证、产品国际认证、检测水平国际认可取得参赛资格;海尔从引进、消化、吸收到通过合资引智,使各类产品保持了与国际同步。

2.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多元化国际化的关系--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要靠国际化,而国际化必须要多元化

国外把家电分为3类: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产品;黑色家电可提供娱乐,像彩电、音响等;米色家电指电脑信息产品。

海尔从84年到91年做了7年冰箱,然后进入了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97年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从现在开始又进入电脑行业。

关于多元化,外界议论很多,到底该不该多元化?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人们认为,广义的多元化指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要靠国际化,而国际化必须要多元化。海尔认为多元化不仅是产业的多元化,而主要指市场多元化。如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位经济学家说它是专业化,我们认为可口可乐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市场都被可口可乐征服了,这就是市场多元化。再比如耐克,它的公司只有1000人,全世界的耐克鞋却不计其数,它本身并没有工厂,但却有市场。它只抓两头,一头是鞋的设计、开发,另一头是销售。归根结底,谁拥有市场资源,谁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多元化的发展应是一种趋势,最关键的是在国际市场把牌子做好,我不一定有自己的工厂,但我却拥有全世界的市场。

3.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海尔的国际化与国际化的海尔--两者之间的区别与本质联系

海尔的国际化是国际化海尔的一个基础,只有先做到了海尔的国际化才能去做国际化的海尔。我们在做海尔的国际化的时候,就是要海尔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质量;二是财务;三是营销。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财务的运行指标、运行规则应该和西方财务制度一致起来;营销观念、营销网络应达到国际标准。我们自身具备这种素质就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去,所以“出口”是针对海尔的国际化而言。

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海尔”已不再是青岛的海尔,中国的海尔也将成为整个国际化海尔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会有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东南亚海尔等等。国际化的海尔是三位一体的海尔,即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三位一体,最终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具备在当地融资、融智功能的本土化海尔。

选择在美国建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自找苦吃,因为在美国建厂要求非常高,但是如果在美国市场可以成功的话,就可以取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另外,美国市场非常大,我们在美国市场已经销售了几十万台,如果不设厂,就会有很大制约,如运费问题。

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1. 企业只能利用外部环境,能利用多少取决于企业自身

对企业来讲,今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更多一些,因为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现在面临的就是要和所有的国际化(跨国)大公司摆在一起来较量。实际上,我们加入WTO 后,实际上等于已经加入了,因为国外公司已到国内来了,所以说现在要考验的是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到国外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感受这种竞争氛围,提高我们的竞争力,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具备和国际大公司一样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具备的话,我看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增长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无论怎样,外部环境不要去管它,这对所有企业而言是一样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的问题。比如气温是-5摄氏度,对所有人都是-5摄氏度,你身体好,有抗冻能力,在外面就不感冒,如果身体不好,出去肯定感冒,你不能因为你感冒了,而埋怨天气不好。因此,企业只能是利用外部环境,能利用多少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

海尔采取的战略叫做一路纵队而不是一路横队。企业不可能在一个市场上像国内一样告诉消费者我有什么,而是认为哪一个产品竞争力最强,先让它当尖兵,打

开市场之后,其它的跟进,这样算起来总的交易成本比较低。

美国市场,就是以冰箱先打进去的,现在很多美国人都知道海尔是做冰箱的。后边再跟进的是洗衣机,就不需要大肆宣传了。但是在欧盟市场上,是由空调打先锋,现在冰箱、洗衣机跟着它往里冲。和打仗一样,一路纵队牺牲比较小,一路横队牺牲就比较大,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是毛泽东的理论,对我们的国际市场拓展仍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竞争力说到家就是怎么样对待竞争市场,它体现出来的就是创新,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怎么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美国,海尔的产品逐渐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企业在美国当地有设计中心(洛杉矶),根据美国当地的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非常符合美国人的要求。

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不想打价格战,打价格战的话,不一定会获取更好的市场信誉,而中国货本身就被认为应该是低价格,如果摆脱不了这个状况,那你永远不可能树起你自己的牌子。在美国的超市里,我们的冰箱售价和美国一些公司差不多,比韩国的高。像在伊朗卖的空调就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货嘛就应该便宜,而海尔坚持不降价,摆在商场里一开始就是卖不动,我们就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卖这么贵,总归有好奇的买来试试,逐渐的,当地消费者开始认同海尔空调。价格低一开始就比较好卖,也是一种战略,但是再提价是不可能的,市场不会给你再提价的机会,你永远只能在这个低价位上徘徊。

3.“与狼共舞”与爱国

关于比尔――盖茨的维纳斯计划,很多人认为肯定是引进来一只大灰狼。其实这只狼本来就已经进来了,企业就是要与狼共舞。海尔还不具备和微软和Intel 抗衡的力量,海尔所能做的就是在和他合作过程中,使自己强身健体,具备更大的竞争力,最终目的就是在这个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改革开放初期海尔不花这么多钱引进这些技术,今天能有和国外抗衡的局面吗?德国人针对海尔就说过:“当时卖给他们技术是非常错误的,现在让他们打到家门口来了。”其实关于和国外大公司合作的非议海尔早在10多年以前就听过。当时银行的一个同志说:“你们进的散件再卖出去比直接进口整机都贵,还不如直接进口整机。”但他忘记了一点:如果我们一直引进整机,到现在也不会造冰箱。

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进入国际市场能不能成功,其中有决策上的问题,组织结构上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人的问题,单纯与国际大公司比资本、比技术、比品牌,差距都非常大。

对海尔来讲,只能靠人的素质,靠自己的拼搏精神,靠自己创新精神。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包括进入国际市场时,虽然海尔的规模比他们小,但海尔的精神,我们的速度还是令他们惊讶。海尔的很多订单都是靠这种精神拿到的。上个月,一个外国经销商要订购7个集装箱的海尔产品,但要两天之内发出货物。下午两点接到的电话,五点机关要下班,还要办船等问题,两天内从青岛发出,实际上意味着给海尔人的只有3个小时。定单就是命令单,全体人员以最快速度与船运公司、海关等联系,一般情况下办好这一切要7天时间,海尔最后在3个小进内办完所有手续,9点钟货全部装上船了。所以这个经销商说,我干了10几年经销商,没有给客户发过感谢信,给你们是第一个,感谢的不只是你给准备了一批货,而是精神,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今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对21世纪的企业有三条要求,达到这三条就是21世纪的企业,达不到你就很难存在了。第一,有个可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因为外部市场变化太快了)的内部组织结构,指内部组织结构能够适应外部市

场的剧烈变化,有的中国企业现在还是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这怎么能适应呢?第二,必须有个全球化的名牌;第三,必须有一套能够在网上销售的战略,客户在网上提出:我要这个电冰箱就要一个圆的,一个方的,一个三角的,我就提出这个要求,谁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买谁的,我们内部称之为零距离销售。这是真正的零距离,这才是21世纪的企业。

很多国际化大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受到大企业病的困绕,因为企业大了以后,会有很多防范性的规章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制定一个相应的制度,结果制度越来越多,把所有的行为都规范了,都制约了,但是创造力却没有了。小企业有大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速度和灵活。海尔在内部实行市场链的做法就是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每个人的收入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市场链制度非常有效,但毕竟还是制度约束,海尔现在正在进行自主管理建设,已涌现出不少自主管理班组。虽然现在自主管理班组比较少,但将来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必须是这样。在GE 的一个工厂里,没有一个质量检查员,只有8个质量工程师,他们的任务不是检查质量问题,而是质量怎么提高,这样的企业才算超级企业。


相关文章

  • 我国海尔品牌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 我国海尔品牌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导者.经多年的发展培育,海尔品牌已成为中国最知名. 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围绕着海尔品牌策略,海尔成功地实现了市场扩张.产品链延伸.目前,伴随着海尔向国际市场发展.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 ...查看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14市场营销1班 朱琪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海尔集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试试了国际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接下来将对海尔集团国际化的 ...查看


  • MBA案例:海尔集团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整合
  • MBA案例:海尔集团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整合 海尔的前身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基础上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在"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 ...查看


  • 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
  • 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 海尔集团源于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在张瑞敏的领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继而实施国际化战略,瞄准国际市场:1986年海尔电冰箱首次出口就 ...查看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1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摘要:中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订新的国际 ...查看


  •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以海尔集团为例的案例分析 摘要:当前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随着中国在加入WTO后,各项准入规则在中国的实施,中国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将眼光从国内市场转向了 ...查看


  • 全球化战略下海尔集团国际化策略选择
  • 全球化战略下海尔集团国际化策略选择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己是必然的趋势.我国企业不仅要引进外资,更要积极的走出国门,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进行国际化经营.本文 ...查看


  • 1关于海尔
  • 1.以下关于海尔战略创新发展四个阶段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B.多元化战略阶段→名牌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 C.国际化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 ...查看


  • 青岛海尔战略分析PPT
  • 青岛海尔战略分析 审计101第一组 目录Contents背景介绍海尔内部组织结构变革海尔科技创新海尔营销战略行业对比海尔行业多元化 海尔战略分析 背景介绍 海尔集团总部在中国青岛.海尔集团是世界 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