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卢文丽 吴中华 方肇勤

(2007/01/04)

一、器材(按一小组,约4-6人)

眼科镊:直无勾10cm 、弯无勾10cm各5把;

组织镊;12.5cm 2把;

眼科剪:直尖10cm 4把;

解剖剪:cr/14,4把;

普通双面刀片:10片/盒×1盒;

染色架:5个;

染色缸:1000ml,14-15个;

切片盒:50片/盒×3盒或100片/盒×2盒;

37度、60度恒温箱:各1个;

磨砂载玻片:50片/盒×3盒;

盖玻片:100片/盒×2盒;

广口瓶:30ml或60ml×20个;

滴管及配套吸头:4个;

玻璃漏斗:φ90 3个;玻璃搅棒:2支

普通粗孔大张滤纸:20张;

φ90mm玻璃培养皿:4个;

中号普通毛笔:2支;

烧杯:500ml 、1000ml 各1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1个;

组织切片机及配套刀片:4台;

摊片用水浴锅:2台;

生物切片石蜡:5盒,熔点:56-58℃;

电子天平:1台;

酒精灯:150ml,4台;

脱水篮:1-2个;

打火机、标签纸、铅笔各一,卷筒纸、乳胶手套、口罩、医用纱布足量。

二.试剂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30g/瓶×1瓶;

37%~40%福尔马林液:500ml/瓶×1瓶;

冰醋酸:AR,500ml/瓶×1瓶;

无水乙醇:AR,500ml/瓶×10瓶;

二甲苯:AR,500ml/瓶×10瓶;

hematoxylin苏木色素(苏木精):10g/瓶×1瓶;

酸性品红(曙红丫水溶):25g/瓶×1瓶;

碘酸钠:AR,500g/瓶×1瓶;柠檬酸:AR,500g/瓶×1瓶; 水合氯醛:AR,250g/瓶×1瓶; 铵矾(ALNH4(SO4)2·12H2O)或钾矾(ALK(SO4)2·12H2O):500g/瓶×1瓶 蛋白甘油(甘油/鸡蛋清=1/1):50ml

中性树胶:100g/瓶×2瓶。若中性树胶过于粘稠,可与二甲苯按7/3的比例稀释。 蒸馏水:5000ml

三.实验步骤

(一)固定液、染色液的配置

(1)Bouin氏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37%~40%福尔马林液 25ml

冰醋酸 5ml

苦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为100ml水中加1g苦味酸。

(2)Mayer苏木精液

苏木精 1g

蒸馏水 1000 ml

铵矾或钾矾 50 g

碘酸钠 0.2g

柠檬酸 1g

水合氯醛 50 g

将苏木精溶于蒸馏水内(需要时可微热),加入研细的明矾,摇震助溶(需要时再加温),明矾溶解后,依次加入碘酸钠、柠檬酸、水合氯醛等试剂。配制后即可供使用。

(3)曙红

曙红 0.5~1g

蒸馏水 100ml

混匀后过滤

(二)组织取材

取舌、胸腺、脾、胃、肝、十二指肠等6种脏器。

(三)固定与修块

上午:取组织块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

下午:修块,用双面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若中午取材,则晚上修快。具体修块方法如下表1:

(四)脱水与透明

在以下过程,要求经常晃动组织块,以保证组织块可以充分地与乙醇或二甲苯接触,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要防止组织块干燥。全过程约需要4.5h(270min)。

1.75%乙醇 50min

2.85%乙醇 50min

3.95%乙醇 (I) 30min

4.95%乙醇 (II) 30min

5.100%乙醇(I) 30min

6.100%乙醇(II) 30min

7 1/2 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 20min

8.二甲苯(I) 20min

9.二甲苯(II) 10min(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

透明效果的判断:如组织块颜色加深透明,二甲苯溶液颜色透明,即表明脱水效果很好;如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使用过的酒精或二甲苯倒入烧杯里以便回收。

(五)浸蜡、包埋与修蜡块

1.浸蜡:可在脱水与透明进行时,将60℃恒温箱打开,使大烧杯内的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可将脱水篮整个或包裹在纱布内的组织块转入充分溶解的石蜡里,于60℃恒温箱放置120分钟。

2.包埋:包埋有多种器具,比较简洁廉价的方法是采用纸盒。可在浸蜡的同时将纸盒做好,包埋时将60℃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我们建议,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一致,且以便读片和比较。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组织包埋方法可参见表2。

3.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若需要使蜡块迅速凝固,可将包埋好的蜡块置于4℃冰水混和物中)。将蜡块取出,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通常蜡块大小视组织多少而定,为保证切片顺利,组织块与蜡块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修剪下来的残蜡应回收,以便再用。

(六)切片

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匀,呈半干状为佳。

切片厚约4~8μm,通常厚约6μm,细胞小而密的组织如胸腺,可以切4~5μm,而细胞疏的组织,如下丘脑可切10μm。将切片在55℃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

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斜放在木架上,立即放入37℃烘箱中过夜,一般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以切片紧贴于载玻片上呈半透明状为佳。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

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进行下面的实验。

(七)脱蜡、染色与脱水

取出玻片架后,应将玻片架倾斜,以使载玻片上的试剂流尽,然后用筒纸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吸干,以免影响其他试剂的浓度。全过程约需要50min。

1.脱蜡到水

(1)二甲苯(I) 15分钟

(2)二甲苯(II) 15分钟

(3)100%乙醇 2分钟

(4)95%乙醇(I) 1分钟

(5)95%乙醇(II) 1分钟

(6)蒸馏水浸洗 1分钟

2.染色

(7)苏木精 30秒钟

(8)自来水冲洗1分钟,但应注意不能用水直接冲在玻片上,以免冲走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效果)

(9)伊红(着色即可) 10秒钟

(10)蒸馏水浸洗 1分钟

3.脱水

(10)95%乙醇(I) 1分钟

(11)95%乙醇(II) 1分钟

(12)100%乙醇 2分钟

(13)二甲苯(I) 2分钟

(14)二甲苯(II) 3~5分钟

(八)封片

将载玻片从玻片架上取下,滴加1~2滴中性树胶,用眼科镊夹住盖玻片的一角,轻轻盖上盖玻片,让中性树胶沿着盖玻片充分展开,之后倾斜载玻片,用筒纸将多余的中性树胶吸干,同时注意避免有气泡的产生,平放载玻片,室温下长期保存。

参考文献:

1.杜卓民主编.实用组织学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英]C. F. A卡林著,孔庆雷译[M].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技术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附:

中医学综合实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时刻表

(1)组织取材、固定:第1天上午或中午

(2)组织修块、固定:第1天下午或晚上

(3)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第2天全天

脱水、透明8:00-12:30 4.5h

浸蜡12:30-14:30 2h

包埋14:30-15:30 1h

修块16:00-17:00 1h

切片17:30-21:30 4h

烘片21:30至第3日早晨

(4)切片染色、封片:第3日

染色1个流程需要50min,染色完后即封片。

整个过程需要3天的时间。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卢文丽 吴中华 方肇勤

(2007/01/04)

一、器材(按一小组,约4-6人)

眼科镊:直无勾10cm 、弯无勾10cm各5把;

组织镊;12.5cm 2把;

眼科剪:直尖10cm 4把;

解剖剪:cr/14,4把;

普通双面刀片:10片/盒×1盒;

染色架:5个;

染色缸:1000ml,14-15个;

切片盒:50片/盒×3盒或100片/盒×2盒;

37度、60度恒温箱:各1个;

磨砂载玻片:50片/盒×3盒;

盖玻片:100片/盒×2盒;

广口瓶:30ml或60ml×20个;

滴管及配套吸头:4个;

玻璃漏斗:φ90 3个;玻璃搅棒:2支

普通粗孔大张滤纸:20张;

φ90mm玻璃培养皿:4个;

中号普通毛笔:2支;

烧杯:500ml 、1000ml 各1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1个;

组织切片机及配套刀片:4台;

摊片用水浴锅:2台;

生物切片石蜡:5盒,熔点:56-58℃;

电子天平:1台;

酒精灯:150ml,4台;

脱水篮:1-2个;

打火机、标签纸、铅笔各一,卷筒纸、乳胶手套、口罩、医用纱布足量。

二.试剂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30g/瓶×1瓶;

37%~40%福尔马林液:500ml/瓶×1瓶;

冰醋酸:AR,500ml/瓶×1瓶;

无水乙醇:AR,500ml/瓶×10瓶;

二甲苯:AR,500ml/瓶×10瓶;

hematoxylin苏木色素(苏木精):10g/瓶×1瓶;

酸性品红(曙红丫水溶):25g/瓶×1瓶;

碘酸钠:AR,500g/瓶×1瓶;柠檬酸:AR,500g/瓶×1瓶; 水合氯醛:AR,250g/瓶×1瓶; 铵矾(ALNH4(SO4)2·12H2O)或钾矾(ALK(SO4)2·12H2O):500g/瓶×1瓶 蛋白甘油(甘油/鸡蛋清=1/1):50ml

中性树胶:100g/瓶×2瓶。若中性树胶过于粘稠,可与二甲苯按7/3的比例稀释。 蒸馏水:5000ml

三.实验步骤

(一)固定液、染色液的配置

(1)Bouin氏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37%~40%福尔马林液 25ml

冰醋酸 5ml

苦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为100ml水中加1g苦味酸。

(2)Mayer苏木精液

苏木精 1g

蒸馏水 1000 ml

铵矾或钾矾 50 g

碘酸钠 0.2g

柠檬酸 1g

水合氯醛 50 g

将苏木精溶于蒸馏水内(需要时可微热),加入研细的明矾,摇震助溶(需要时再加温),明矾溶解后,依次加入碘酸钠、柠檬酸、水合氯醛等试剂。配制后即可供使用。

(3)曙红

曙红 0.5~1g

蒸馏水 100ml

混匀后过滤

(二)组织取材

取舌、胸腺、脾、胃、肝、十二指肠等6种脏器。

(三)固定与修块

上午:取组织块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

下午:修块,用双面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若中午取材,则晚上修快。具体修块方法如下表1:

(四)脱水与透明

在以下过程,要求经常晃动组织块,以保证组织块可以充分地与乙醇或二甲苯接触,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要防止组织块干燥。全过程约需要4.5h(270min)。

1.75%乙醇 50min

2.85%乙醇 50min

3.95%乙醇 (I) 30min

4.95%乙醇 (II) 30min

5.100%乙醇(I) 30min

6.100%乙醇(II) 30min

7 1/2 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 20min

8.二甲苯(I) 20min

9.二甲苯(II) 10min(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

透明效果的判断:如组织块颜色加深透明,二甲苯溶液颜色透明,即表明脱水效果很好;如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使用过的酒精或二甲苯倒入烧杯里以便回收。

(五)浸蜡、包埋与修蜡块

1.浸蜡:可在脱水与透明进行时,将60℃恒温箱打开,使大烧杯内的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可将脱水篮整个或包裹在纱布内的组织块转入充分溶解的石蜡里,于60℃恒温箱放置120分钟。

2.包埋:包埋有多种器具,比较简洁廉价的方法是采用纸盒。可在浸蜡的同时将纸盒做好,包埋时将60℃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我们建议,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一致,且以便读片和比较。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组织包埋方法可参见表2。

3.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若需要使蜡块迅速凝固,可将包埋好的蜡块置于4℃冰水混和物中)。将蜡块取出,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通常蜡块大小视组织多少而定,为保证切片顺利,组织块与蜡块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修剪下来的残蜡应回收,以便再用。

(六)切片

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匀,呈半干状为佳。

切片厚约4~8μm,通常厚约6μm,细胞小而密的组织如胸腺,可以切4~5μm,而细胞疏的组织,如下丘脑可切10μm。将切片在55℃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

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斜放在木架上,立即放入37℃烘箱中过夜,一般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以切片紧贴于载玻片上呈半透明状为佳。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

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进行下面的实验。

(七)脱蜡、染色与脱水

取出玻片架后,应将玻片架倾斜,以使载玻片上的试剂流尽,然后用筒纸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吸干,以免影响其他试剂的浓度。全过程约需要50min。

1.脱蜡到水

(1)二甲苯(I) 15分钟

(2)二甲苯(II) 15分钟

(3)100%乙醇 2分钟

(4)95%乙醇(I) 1分钟

(5)95%乙醇(II) 1分钟

(6)蒸馏水浸洗 1分钟

2.染色

(7)苏木精 30秒钟

(8)自来水冲洗1分钟,但应注意不能用水直接冲在玻片上,以免冲走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效果)

(9)伊红(着色即可) 10秒钟

(10)蒸馏水浸洗 1分钟

3.脱水

(10)95%乙醇(I) 1分钟

(11)95%乙醇(II) 1分钟

(12)100%乙醇 2分钟

(13)二甲苯(I) 2分钟

(14)二甲苯(II) 3~5分钟

(八)封片

将载玻片从玻片架上取下,滴加1~2滴中性树胶,用眼科镊夹住盖玻片的一角,轻轻盖上盖玻片,让中性树胶沿着盖玻片充分展开,之后倾斜载玻片,用筒纸将多余的中性树胶吸干,同时注意避免有气泡的产生,平放载玻片,室温下长期保存。

参考文献:

1.杜卓民主编.实用组织学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英]C. F. A卡林著,孔庆雷译[M].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技术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附:

中医学综合实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时刻表

(1)组织取材、固定:第1天上午或中午

(2)组织修块、固定:第1天下午或晚上

(3)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第2天全天

脱水、透明8:00-12:30 4.5h

浸蜡12:30-14:30 2h

包埋14:30-15:30 1h

修块16:00-17:00 1h

切片17:30-21:30 4h

烘片21:30至第3日早晨

(4)切片染色、封片:第3日

染色1个流程需要50min,染色完后即封片。

整个过程需要3天的时间。


相关文章

  • 制作淋巴结病理切片的体会
  • [中图分类号]R32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72-01 [关键词]淋巴结:切片法 在常规病理制片中,淋巴结的切片常出现偏厚,染色对比差等现象,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造成误诊.笔者通过对 ...查看


  • 病理检验技术(1)
  •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用DNA探针与组织切片上互补的DNA杂交,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颜色来反映相应基因的情况 . 第一章 病理检验技术概述 病理学的作用: 1.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认识 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为临床诊 ...查看


  •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病理学教研室 王连唐 ?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许多疾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 送检标本和临床资料由手术科室医生提供,而病理诊断则由病理医生作出.标本的采集.处理和所提供的临床资料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本章 ...查看


  • 病理科评审办法
  • 1 十七.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 17. 病理科设置. 1 布局. 设备设施符合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 的要求,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C] 4.17.1.1 病理科应具有与 1.病理 ...查看


  •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作冰冻切片的体会 作者:吴增辉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无论是在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中,还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冰冻切片都有着举足轻 ...查看


  •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石蜡切片的制作 徐静伟 (西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本论文叙述用石蜡切片和常规伊红染色对动物医院的三个病理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诊断. 实验材料和用具 样品:动物医院的三个病理切片 试剂材料:30%的甲醇 ...查看


  • 4.16.6.1病理技术规范
  • 病理技术规范 1. 标本的接收.清点制度: 1.1 巨检结束后病理医师应向技术组当面交付组织块,并点清块数,记录签收.有要求特殊 处理的标本(如脱钙.糖原染色等)应当面向技术组说明,以便加以特殊处理. 1.2 组织包埋完成后必须进行清点蜡块 ...查看


  • 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 一.概述 所谓冰冻法(Freezing method),就是先将组织块进行冰冻,水分成为包埋介质,组织块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变硬,然后使用切片机进行薄片切割的一种方法. (一) 冰冻切片法分类 一般冰冻切片机:用Co2气. ...查看


  • 切片制作过程
  •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