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化学知识网络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物质的分类

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晶体类型与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酸碱中和滴定

电化学

返回页顶

元素与化合物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

氯及其化合物

卤素

氧族元素

硫的重要化合物

碳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

材料

氮族元素

氮和磷

硝酸

镁和铝

铁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返回页顶

有机化学基础

不饱和链烃

芳香烃

烃的衍生物

代表物质转化关系

油脂

返回页顶

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n =

N V m n = n = N A V m M

V ⋅ρ⋅ωV

(标准状况) n =c ·V n = -1

M 22.4 L ⋅mol

m

(2)M = m =M ·n

n m V V = V m = ρn nB cB = c 1V 1=c 2V 2 (浓溶液稀释)

V

n =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计算

pH 及有关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返回页顶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常见气体的制备

气体的干燥

干燥是用适宜的干燥剂和装置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分。常用装置有干燥管(内装固体干燥剂) 、洗气瓶(内装液体干燥剂) 。

所选用的干燥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气体发生反应。常用干燥剂及可被干燥的气体如下: (1)浓硫酸(酸性干燥剂) :N 2、O 2、H 2、Cl 2、CO 、CO 2、SO 2、HCl 、NO 、NO 2、CH 4、C 2H 4、C 2H 2等(不可干燥还原性或碱性气体) 。

(2)P2O 5(酸性干燥剂) :可干燥H 2S 、HBr 、HI 及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NH 3等) 。 (3)无水CaCl 2(中性干燥剂) :可干燥除NH 3以外的其他气体(NH3能与CaCl 2反应生成络合物CaCl 2·8NH 3) 。

(4)碱石灰(碱性干燥剂) :可干燥NH 3及中性气体(N2、O 2、H 2、CO 、NO 、CH 4、C 2H 4、

C 2H 2等)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5)硅胶(酸性干燥剂) :可干燥Cl 2、O 2、H 2、CO 2、CH 4、C 2H 4、C 2H 2(硅胶能吸附水,也易吸附其他极性分子,只能干燥非极性分子气体) 。

(6)其他:如生石灰、NaOH 也可用于干燥NH 3及中性气体(不可干燥有酸性或能与之作用的气体) 。 物质的分离提纯

化学分离提纯

化学法要同时考虑到各组成成分及杂质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以分离提纯。一般原则是:①引入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②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③不引进新杂质;④杂质与试剂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分离(状态类型不同) ;⑤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⑥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⑦除去多种杂质时应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⑧如遇到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时,应防止倒吸现象发生。在进行化学分离提纯时,进行完必要的化学处理后,要适时实施某些物理法操作(如过滤、分液等) 。 试剂的选择或采取的措施是最为关键的,它要根据除杂的一般原则,分析杂质的状态类型来确定。①原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时,一般不选用气体作为除杂的试剂,而选用固体或液体试剂;②原物质和杂质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或溶液) 时,杂质的除去,要根据原物质与杂质中阴阳离子的异同,选择适当试剂,把杂质中与原物质不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转变成沉淀、气体、水或原物质。试剂一般选用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或溶液,也可选用气体或不溶于水的物质;③原物质和杂质至少有一种不溶物时,杂质的除去一般不选用固体试剂,而是选用气体或液体试剂,也可采用直接加热、灼烧等方法除去杂质。

(1)加热分解法:如NaCl 中混有少量NH 4HCO 3,加热使NH 4HCO 3分解。

(2)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杂质或氧化或还原,转化为易分离物质。如除去苯中的少量甲苯,就可利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再加碱生成水溶性苯甲

酸钠,从而与苯分离;又如,除去CO 2中的少量O 2,可将气体通过热的铜网。

(3)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的方法。如除去CO 2中的H 2S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CuSO 4溶液中,除去H 2S 气体。

(4)汽化法:将杂质转变为气体使之除去的方法。如除去NaCl 固体中的Na 2CO 3固体,

2

可加入HCl 将其中的CO 3转变为CO 2气体。

(5)酸、碱法:利用杂质和酸或碱的反应,将不溶物转变成可溶物;将气体杂质也可转入酸、碱中吸收来进行提纯。如除去CuS 中的FeS 就可采用加入盐酸,使之充分溶解,利用FeS 和盐酸反应而不与CuS 反应的特点来使两者分离。 (6)络合法:有些物质可将其转化为络合物达到分离目的。如BaSO 4中的AgCl 可通过加入浓氨水,使AgCl 转化为可溶的[Ag(NH3) 2]Cl除去。

(7)转化法:利用某些化学反应原理,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如NaHCO 3溶液中含Na 2CO 3可通足量CO 2转化,CaO 中含CaCO 3,可加热使之转化等。有机物的分离一般不用此法,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如果采用加入乙醇及催化剂(稀硫酸) 并加热的方法,试图将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这是适得其反的。其一是加入的试剂难以除去;其二是有机反应缓慢、复杂,副反应多,该反应又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反应到底将乙酸除尽。

(8)水解法:当溶液中的杂质存在水解平衡,而用其他方法难以除之,可用加入合适试剂以破坏水解平衡,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如:MgCl 2中的FeCl 3,可用加MgO 、Mg(OH)2、MgCO 3等,降低H +浓度,促进Fe 3+水解为Fe(OH)3↓,而不能加NaOH 和NH 3·H 2O 等。

(9)其他:如AlCl 3溶液中混有的FeCl 3,可利用Al(OH)3的两性,先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在滤液中通足量CO 2,再过滤,在滤渣[Al(OH)3]中加盐酸使其溶解。此外还有电解法精炼铜;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等。

多数物质的分离提纯采用物理——化学综合法。 物质的检验

化学工业知识

合成氨

石油化工

氯碱工业

硫酸的工业制法

化学知识网络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物质的分类

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晶体类型与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酸碱中和滴定

电化学

返回页顶

元素与化合物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

氯及其化合物

卤素

氧族元素

硫的重要化合物

碳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

材料

氮族元素

氮和磷

硝酸

镁和铝

铁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返回页顶

有机化学基础

不饱和链烃

芳香烃

烃的衍生物

代表物质转化关系

油脂

返回页顶

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n =

N V m n = n = N A V m M

V ⋅ρ⋅ωV

(标准状况) n =c ·V n = -1

M 22.4 L ⋅mol

m

(2)M = m =M ·n

n m V V = V m = ρn nB cB = c 1V 1=c 2V 2 (浓溶液稀释)

V

n =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计算

pH 及有关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返回页顶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常见气体的制备

气体的干燥

干燥是用适宜的干燥剂和装置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分。常用装置有干燥管(内装固体干燥剂) 、洗气瓶(内装液体干燥剂) 。

所选用的干燥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气体发生反应。常用干燥剂及可被干燥的气体如下: (1)浓硫酸(酸性干燥剂) :N 2、O 2、H 2、Cl 2、CO 、CO 2、SO 2、HCl 、NO 、NO 2、CH 4、C 2H 4、C 2H 2等(不可干燥还原性或碱性气体) 。

(2)P2O 5(酸性干燥剂) :可干燥H 2S 、HBr 、HI 及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NH 3等) 。 (3)无水CaCl 2(中性干燥剂) :可干燥除NH 3以外的其他气体(NH3能与CaCl 2反应生成络合物CaCl 2·8NH 3) 。

(4)碱石灰(碱性干燥剂) :可干燥NH 3及中性气体(N2、O 2、H 2、CO 、NO 、CH 4、C 2H 4、

C 2H 2等)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5)硅胶(酸性干燥剂) :可干燥Cl 2、O 2、H 2、CO 2、CH 4、C 2H 4、C 2H 2(硅胶能吸附水,也易吸附其他极性分子,只能干燥非极性分子气体) 。

(6)其他:如生石灰、NaOH 也可用于干燥NH 3及中性气体(不可干燥有酸性或能与之作用的气体) 。 物质的分离提纯

化学分离提纯

化学法要同时考虑到各组成成分及杂质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以分离提纯。一般原则是:①引入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②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③不引进新杂质;④杂质与试剂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分离(状态类型不同) ;⑤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⑥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⑦除去多种杂质时应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⑧如遇到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时,应防止倒吸现象发生。在进行化学分离提纯时,进行完必要的化学处理后,要适时实施某些物理法操作(如过滤、分液等) 。 试剂的选择或采取的措施是最为关键的,它要根据除杂的一般原则,分析杂质的状态类型来确定。①原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时,一般不选用气体作为除杂的试剂,而选用固体或液体试剂;②原物质和杂质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或溶液) 时,杂质的除去,要根据原物质与杂质中阴阳离子的异同,选择适当试剂,把杂质中与原物质不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转变成沉淀、气体、水或原物质。试剂一般选用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或溶液,也可选用气体或不溶于水的物质;③原物质和杂质至少有一种不溶物时,杂质的除去一般不选用固体试剂,而是选用气体或液体试剂,也可采用直接加热、灼烧等方法除去杂质。

(1)加热分解法:如NaCl 中混有少量NH 4HCO 3,加热使NH 4HCO 3分解。

(2)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杂质或氧化或还原,转化为易分离物质。如除去苯中的少量甲苯,就可利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再加碱生成水溶性苯甲

酸钠,从而与苯分离;又如,除去CO 2中的少量O 2,可将气体通过热的铜网。

(3)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的方法。如除去CO 2中的H 2S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CuSO 4溶液中,除去H 2S 气体。

(4)汽化法:将杂质转变为气体使之除去的方法。如除去NaCl 固体中的Na 2CO 3固体,

2

可加入HCl 将其中的CO 3转变为CO 2气体。

(5)酸、碱法:利用杂质和酸或碱的反应,将不溶物转变成可溶物;将气体杂质也可转入酸、碱中吸收来进行提纯。如除去CuS 中的FeS 就可采用加入盐酸,使之充分溶解,利用FeS 和盐酸反应而不与CuS 反应的特点来使两者分离。 (6)络合法:有些物质可将其转化为络合物达到分离目的。如BaSO 4中的AgCl 可通过加入浓氨水,使AgCl 转化为可溶的[Ag(NH3) 2]Cl除去。

(7)转化法:利用某些化学反应原理,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如NaHCO 3溶液中含Na 2CO 3可通足量CO 2转化,CaO 中含CaCO 3,可加热使之转化等。有机物的分离一般不用此法,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如果采用加入乙醇及催化剂(稀硫酸) 并加热的方法,试图将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这是适得其反的。其一是加入的试剂难以除去;其二是有机反应缓慢、复杂,副反应多,该反应又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反应到底将乙酸除尽。

(8)水解法:当溶液中的杂质存在水解平衡,而用其他方法难以除之,可用加入合适试剂以破坏水解平衡,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如:MgCl 2中的FeCl 3,可用加MgO 、Mg(OH)2、MgCO 3等,降低H +浓度,促进Fe 3+水解为Fe(OH)3↓,而不能加NaOH 和NH 3·H 2O 等。

(9)其他:如AlCl 3溶液中混有的FeCl 3,可利用Al(OH)3的两性,先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在滤液中通足量CO 2,再过滤,在滤渣[Al(OH)3]中加盐酸使其溶解。此外还有电解法精炼铜;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等。

多数物质的分离提纯采用物理——化学综合法。 物质的检验

化学工业知识

合成氨

石油化工

氯碱工业

硫酸的工业制法


相关文章

  •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1
  •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摘 要]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 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高中化学知识零.散. 繁,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与记忆,本文介绍了有关化学知识网 络构建的有关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查看


  • 高一化学论文
  • 长春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英文摘要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高一化学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院系名称 长春师范学院 班 级 08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 解雯静 学号 0811140109 指导教师 肖巍 评阅教师 时 间 2012 ...查看


  •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构建学法研究
  •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构建学法研究 实施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 知识网络构建,符合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利用,不失为学生应对当前高考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首先,构建知识网络,符合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特点.纵观高中生物教材,从 ...查看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 第一轮复习实施方案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 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 ...查看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技术取向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技术取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信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课程设计方面着手,对技术取向进一步深入 ...查看


  • 淮北师范大学理工专业
  •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始建于1974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四个二级教学单位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 ...查看


  • 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1
  • 如何提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李 菲 摘要:高三的这一年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我们的学生学习非常紧张,练习强度大,课时紧,复习较为吃力.尤其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繁琐复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 化学复习效率,使 ...查看


  • 高中1轮复习方法
  • 高考理科第一轮理科复习方法总结 点击数:288 次 录入时间:2013/8/13 15:29:00 编辑:walter-75 [宣传赚点] [物理一轮复习规划]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 ...查看


  • 高中化学电子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高中化学电子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当前,学案研究成为热门课题.编写学案离不开建构主义(旨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信息加工心理学(旨在:寻找更有利于理解.记忆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存储知识). 从基础概念的建构到概 ...查看


  • 2015年初中化学网络国培心得体会
  • 2015年初中化学网络国培心得体会 本次参加了2015年初中化学网络国培,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看视频,学教案,细心做好相关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本次学习和自己的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