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便秘的中西药结合疗法

第9卷第10期·总第114期 2011年05月·下半月刊

135

老年慢性便秘的中西药结合疗法

葛艳平

摘要:慢性便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西药西沙必利联合中药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副作用小、疗程短、经济、安全、疗效满意,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便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老年病学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0.09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0-0135-02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1]。

近年来笔者应用西沙必利联合麻仁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间在我院接诊的患老年慢性便秘患者75例,男51里,女24例,年龄63~85岁,患者身体表现排便困难、粪便坚硬、腹胀、下腹轻度疼痛、食欲不振等症。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入选病例在治疗前均作腹部B 超、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未见异常。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的75例患者,口服西沙必利5mg ,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同时给予麻仁胶囊,每天1次,每次1粒,口服。疗程8周,对所观察病例每周复诊1次,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并对治疗4周,8周的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以排便间隔时间及大便性状改变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治疗后大便间隔≤2d ,大便变软,排便畅顺者为显效;治疗后大便间隔减少2d 以上,大便变软,排便较通畅者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为无效。 2 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显效6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治疗期间共有7例出现头晕,11例出现肠鸣增多,均在治疗第3天后出现,继续服药后症状逐渐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西沙必利是一种全胃肠动力药,主要是5-羟色胺激动剂,刺激直肠神经元,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和增强乙酰胆碱能作用,增强调控肠运动功能,促进肠管蠕动。西沙必利还具有增强肛管括约肌的正性促动力效应和促使肛管自发性松弛的作用,缩短粪便在结直肠停留时间。麻仁软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2],主要由火麻仁、杏仁、大黄、枳实、厚朴、白芍等中药制成,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导泻作用较弱,通过软化粪便促进肠内容物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院集团乘风医院内科

(大庆163411)

排空。我们应用西沙必利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总有效率达到94.67%,明显减少副作用,降低导泻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点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节陈通过时间减慢,亦可引起便秘。

有报道显示,胃结肠反射与进食的量有关,1 000cal膳食可刺激结肠运动,350cal 则无此作用。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质则无此作用。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提醒肥胖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乘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患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据徐江雁[3]等研究表明,1/3便秘患者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明显增高。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由于长期适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可因损伤结、直肠肌而产生导泻的结肠,造成倡肠道黏膜脊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正常排便包括产生随意和排便动作两个过程。进餐后通过胃结肠反射,结肠运动增强,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

笔者认为预防便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参加锻炼。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4],如散布、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②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5],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可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及选择坐式便器。③合理饮食,老年人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 500ml,蔬菜、瓜果、豆类食物[6]。

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此外,应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此外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调整心理状态,

L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参考文献

[1] 任宏丽, 段逸山, 沈伟东. 民国期刊“现代中医”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

136

远程教育,2010,8(3):1-2.

[2] 田泽民.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3):20-21.

[3] 徐江雁. 罗艳玲. 侯士良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10,8(3):9-11.

[4] 章阳. 王业皇教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第9卷第10期·总第114期 2011年05月·下半月刊

程教育,2011,9(3):13-14.

[5] 张相安. 张东岳教授治疗便秘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24):176.

[6] 柳越冬, 陶弘武, 魏庆磊. 田振国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24-25.

(本文校对:李雁 收稿日期:2010-12-27)

脑中风从脾胃论治浅谈

韩文刚

摘要:浅谈中风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可出现湿浊内生酿痰、经络郁滞、血行不畅,蒙闭清窍,脑脉阻滞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病机为脾虚痰瘀、胃气不降、上犯清窍。治疗以健脾、祛痰、活血、通腑,使脾胃健运,气血通畅,而中风之病可愈。

关键词:中风;脾胃;气机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0.097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0-0136-01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常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虚等病邪,与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中风[1]。其中脾胃功能失调在脑中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脑中风从脾胃论治进行浅述,对治疗偏枯、语言不利和肌肉萎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 升降失常 逆乱脑髓

《素问•通体虚实论》指出:“凡治消阐扑击、偏枯痿厥,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医林改错》中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于脑,名曰脑髓。”现代生活中过食肥甘厚味者、嗜烟酒者、肥胖者、懒动者多,久之则脾不运化升清,胃不降浊排泄,中焦壅塞。而脾为阴脏,主升,升则精气上输;胃为阳腑,主降,降则糟粕下行,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和,一升一降,维持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之功能[2]。若脾胃受损,脾胃升降出入失常,清阳之气不能散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精气无法进入,痰浊之物无法排出,则阻滞经络。由此可见,饮食不当之膏粱厚味,饮食不节之形体肥胖等皆可造成脾胃运化失常,升降逆乱,津液不循常道而诸邪内生,上蒙脑窍,伤及脑髓而发中风。 2 脾虚生痰 气血瘀滞

《丹溪心法•中风》说:“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胃不能容纳水谷,脾不能运化精微、津液,故久聚而成湿,从而使湿浊内盛,酿液生痰。临床因体质不同而有痰热、痰火和痰湿之分。痰阻经络,气血瘀滞,蒙闭清窍,上犯于脑,脑髓神机受损而诱发中风。脾主肌肉实四肢,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充足而难以充养,使肌肉不荣. 则出现肢软无力、麻木不仁。阳明为宗筋之长,主束骨而利机关,筋脉失荣则致肢体不遂。脾开窍于口,脾虚痰阻则语言不利、舌强语蹇。故卢尚岭提出:“中风病的主要脏腑在脾胃而不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荥阳450100)

在肝。中焦通上连下,是升降的枢纽,治疗应重在调理

中焦脾胃”[3]。治本在脾胃气虚,治标在痰瘀,可见脾胃功能在中风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健运脾胃 调理气机

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之气健运,则燥湿得运,痰浊得清,气机通畅,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得以受气而上输于脑,使脑髓得养,脑脉通畅,而中风则渐至好转[4]。因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在中风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若平素脾胃不健者中风,应积极调理,使之能纳食,能运化,摄入充分营养,鼓动正气。正气存内,邪自消退。否则,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则病情加重。其次,若中风后脾胃功能失调,应消除病因,调理脾胃,使气机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第三,防止脾胃受损。因脾统血,若脾受损,易出现胃出血或便血,使气血亏损,更影响药物的疗效。最后,保持腑气通畅。中风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易出现痰热腑实证,应立即通腑泻热,时刻保证腑气通畅,这也是防止病情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

对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的治疗应以健运脾胃、调理气机为主。治疗方法有四:益气健脾,方用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健脾化痰,方用二陈汤或温胆汤,或涤痰汤加减;通腑理气,方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温脾汤加减;健脾益气止血,方用黄土汤或黑地黄丸加减,或独参汤。以上诸法在辨证求因的基础上加以活血通络之品,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或虫类药,如水蛭、地龙、全虫等,凑效更快。脾胃健运,气

L 血通畅,偏枯和肌萎之体得以滋养,则中风之病可愈。○

参考文献

[1] 丁永斌. 中风病的临床辨证用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26. [2] 丁大愚, 许淑云. 浅谈治疗中风“虚宜升、实宜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2009,7(12):4.

[3] 刘清梅.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09,7(9):121-122.

[4] 吴东昆. 脾胃升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

7(6):179-180.

(本文校对:杨欣 收稿日期:2011-03-28)

第9卷第10期·总第114期 2011年05月·下半月刊

135

老年慢性便秘的中西药结合疗法

葛艳平

摘要:慢性便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西药西沙必利联合中药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副作用小、疗程短、经济、安全、疗效满意,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便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老年病学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0.09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0-0135-02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1]。

近年来笔者应用西沙必利联合麻仁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间在我院接诊的患老年慢性便秘患者75例,男51里,女24例,年龄63~85岁,患者身体表现排便困难、粪便坚硬、腹胀、下腹轻度疼痛、食欲不振等症。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入选病例在治疗前均作腹部B 超、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未见异常。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的75例患者,口服西沙必利5mg ,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同时给予麻仁胶囊,每天1次,每次1粒,口服。疗程8周,对所观察病例每周复诊1次,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并对治疗4周,8周的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以排便间隔时间及大便性状改变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治疗后大便间隔≤2d ,大便变软,排便畅顺者为显效;治疗后大便间隔减少2d 以上,大便变软,排便较通畅者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为无效。 2 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显效6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治疗期间共有7例出现头晕,11例出现肠鸣增多,均在治疗第3天后出现,继续服药后症状逐渐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西沙必利是一种全胃肠动力药,主要是5-羟色胺激动剂,刺激直肠神经元,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和增强乙酰胆碱能作用,增强调控肠运动功能,促进肠管蠕动。西沙必利还具有增强肛管括约肌的正性促动力效应和促使肛管自发性松弛的作用,缩短粪便在结直肠停留时间。麻仁软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2],主要由火麻仁、杏仁、大黄、枳实、厚朴、白芍等中药制成,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导泻作用较弱,通过软化粪便促进肠内容物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院集团乘风医院内科

(大庆163411)

排空。我们应用西沙必利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总有效率达到94.67%,明显减少副作用,降低导泻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点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节陈通过时间减慢,亦可引起便秘。

有报道显示,胃结肠反射与进食的量有关,1 000cal膳食可刺激结肠运动,350cal 则无此作用。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质则无此作用。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提醒肥胖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乘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患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据徐江雁[3]等研究表明,1/3便秘患者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明显增高。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由于长期适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可因损伤结、直肠肌而产生导泻的结肠,造成倡肠道黏膜脊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正常排便包括产生随意和排便动作两个过程。进餐后通过胃结肠反射,结肠运动增强,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

笔者认为预防便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参加锻炼。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4],如散布、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②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5],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为。可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及选择坐式便器。③合理饮食,老年人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 500ml,蔬菜、瓜果、豆类食物[6]。

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此外,应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此外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调整心理状态,

L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参考文献

[1] 任宏丽, 段逸山, 沈伟东. 民国期刊“现代中医”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

136

远程教育,2010,8(3):1-2.

[2] 田泽民.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3):20-21.

[3] 徐江雁. 罗艳玲. 侯士良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10,8(3):9-11.

[4] 章阳. 王业皇教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第9卷第10期·总第114期 2011年05月·下半月刊

程教育,2011,9(3):13-14.

[5] 张相安. 张东岳教授治疗便秘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24):176.

[6] 柳越冬, 陶弘武, 魏庆磊. 田振国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24-25.

(本文校对:李雁 收稿日期:2010-12-27)

脑中风从脾胃论治浅谈

韩文刚

摘要:浅谈中风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可出现湿浊内生酿痰、经络郁滞、血行不畅,蒙闭清窍,脑脉阻滞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病机为脾虚痰瘀、胃气不降、上犯清窍。治疗以健脾、祛痰、活血、通腑,使脾胃健运,气血通畅,而中风之病可愈。

关键词:中风;脾胃;气机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0.097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0-0136-01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常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虚等病邪,与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中风[1]。其中脾胃功能失调在脑中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脑中风从脾胃论治进行浅述,对治疗偏枯、语言不利和肌肉萎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 升降失常 逆乱脑髓

《素问•通体虚实论》指出:“凡治消阐扑击、偏枯痿厥,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医林改错》中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于脑,名曰脑髓。”现代生活中过食肥甘厚味者、嗜烟酒者、肥胖者、懒动者多,久之则脾不运化升清,胃不降浊排泄,中焦壅塞。而脾为阴脏,主升,升则精气上输;胃为阳腑,主降,降则糟粕下行,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和,一升一降,维持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之功能[2]。若脾胃受损,脾胃升降出入失常,清阳之气不能散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精气无法进入,痰浊之物无法排出,则阻滞经络。由此可见,饮食不当之膏粱厚味,饮食不节之形体肥胖等皆可造成脾胃运化失常,升降逆乱,津液不循常道而诸邪内生,上蒙脑窍,伤及脑髓而发中风。 2 脾虚生痰 气血瘀滞

《丹溪心法•中风》说:“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胃不能容纳水谷,脾不能运化精微、津液,故久聚而成湿,从而使湿浊内盛,酿液生痰。临床因体质不同而有痰热、痰火和痰湿之分。痰阻经络,气血瘀滞,蒙闭清窍,上犯于脑,脑髓神机受损而诱发中风。脾主肌肉实四肢,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充足而难以充养,使肌肉不荣. 则出现肢软无力、麻木不仁。阳明为宗筋之长,主束骨而利机关,筋脉失荣则致肢体不遂。脾开窍于口,脾虚痰阻则语言不利、舌强语蹇。故卢尚岭提出:“中风病的主要脏腑在脾胃而不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荥阳450100)

在肝。中焦通上连下,是升降的枢纽,治疗应重在调理

中焦脾胃”[3]。治本在脾胃气虚,治标在痰瘀,可见脾胃功能在中风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健运脾胃 调理气机

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之气健运,则燥湿得运,痰浊得清,气机通畅,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得以受气而上输于脑,使脑髓得养,脑脉通畅,而中风则渐至好转[4]。因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在中风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若平素脾胃不健者中风,应积极调理,使之能纳食,能运化,摄入充分营养,鼓动正气。正气存内,邪自消退。否则,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则病情加重。其次,若中风后脾胃功能失调,应消除病因,调理脾胃,使气机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第三,防止脾胃受损。因脾统血,若脾受损,易出现胃出血或便血,使气血亏损,更影响药物的疗效。最后,保持腑气通畅。中风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易出现痰热腑实证,应立即通腑泻热,时刻保证腑气通畅,这也是防止病情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

对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的治疗应以健运脾胃、调理气机为主。治疗方法有四:益气健脾,方用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健脾化痰,方用二陈汤或温胆汤,或涤痰汤加减;通腑理气,方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温脾汤加减;健脾益气止血,方用黄土汤或黑地黄丸加减,或独参汤。以上诸法在辨证求因的基础上加以活血通络之品,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或虫类药,如水蛭、地龙、全虫等,凑效更快。脾胃健运,气

L 血通畅,偏枯和肌萎之体得以滋养,则中风之病可愈。○

参考文献

[1] 丁永斌. 中风病的临床辨证用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26. [2] 丁大愚, 许淑云. 浅谈治疗中风“虚宜升、实宜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2009,7(12):4.

[3] 刘清梅.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09,7(9):121-122.

[4] 吴东昆. 脾胃升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

7(6):179-180.

(本文校对:杨欣 收稿日期:2011-03-28)


相关文章

  •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
  • 胃肠病学2006年第11卷第12期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 罗马委员会 A.功能性食管病 A1.功能性烧心诊断标准术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1.烧灼样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2.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引起症状的证据:3.没有伴组织病理学异常的食管动 ...查看


  • 电子理疗仪器设备培训资料
  • 真 好 培 训 资 料 (第二版) 二零一零年三月 沟通九步 先学心术,后讲技术,说每句话都要有科学基础,板书要精简,整洁.讲课风趣通俗,多互动. 第一步,寒暄--自我介绍,言辞幽默.解决老人初来的不安,并让老人去了解你,理解为什么免费. ...查看


  •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 附件2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 ...查看


  • 食疗治便秘
  •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大便干结不易排出,日久可引起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还可引起痔疮.便血.肛裂等.预防便秘除了多饮水.适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食物不过于精细,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绿豆芽.摩芋.菠菜.芥菜等.现推荐以下食疗 ...查看


  • 常见疾病生活小妙方,治疗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的方法
  • 防治"老寒腿"避免三误区 尾骨骨折如何治 谈老年人急腹症的手术救治 谈老年人急腹症的手术救治 冬季怎样预防房颤等 如何预防老年性耳聋 心脏病患者为何心电图正常 有心绞痛少吃深海鱼 有心绞痛少吃深海鱼 乳腺增生的饮食疗法 ...查看


  • 脱肛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
  • 来源:<老年百病防治> 脱肛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小儿和久病体弱的患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患. [发病原因] 脱肛是由于直肠周围组织和肛门括约 ...查看


  • 安全用药知识100问2
  • 安全用药知识100问2 5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 ...查看


  • [微技术]惊险!58岁大爷鸡骨头卡在喉咙里,医生胃镜下取异物终成功
  • 近日,58岁的廖大爷在吃饭时,不慎将一根长约4厘米的鸡骨头误吞,最后鸡骨头顺着喉咙下滑至十二指肠.这根鸡骨头让老人在随后的几天里受尽折磨,后来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的帮助下,才最终在胃镜下将异物取出.出院后的廖大爷想起这恶梦般经 ...查看


  • 脾胃病科外治
  •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治疗疾病自古有之, 历代医家皆有善用者,外治法如针灸.外敷.膏药等疗法皆应用广泛.清代名医吴尚先所写的中医外治专书--<理瀹骈文>道出了外治法的原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