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习题2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 宅(zái)边 闲静(xián) 好(hào)读书 B. 欣然(xīn) 嗜酒(shī) 造饮辄尽(zhé)

C.萧然(xiāo) 短褐(hè) 箪瓢(dān) D.自娱(yù) 黔娄(qián) 衔觞(shāng)

2.说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 古义: 今义:

(2)赞曰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1) 因以为号焉( ) 葛天氏之民欤( )

以 之

以此自终( ) 或置酒而招之( )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

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

二、课内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5. 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 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C

2.(1)古:往、到;今:制造 (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

3.略

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

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

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3)“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3.言之有理即可。 4.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 5.略

《五柳先生传》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找出文中的肯定句(5分) ( )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

C.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 ( )

A. 因以为号焉(语气助词) B. 造饮辄尽(就)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大约) D.曾不吝情去留(竟不)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5分)

(1)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

(2)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 )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 )

(4)“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 )

4.与“不慕荣利”照应的是哪句话?(7分)

5.你知道陶渊明还有哪些作品?(至少写两个)(8分)

二、课外阅读(共30分)

归奉来兮辞(节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注)归去来:回去的意思。来,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

1.给下列字词注音。(6分)

畴( ) 棹( ) 崎岖( )( ) 窈窕( )( )

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作者悠闲、恬淡的田园生活?(5分)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由万物而发出的感慨?(5分)

4. 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5.你对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怎样看,谈一谈。(8分)

参考答案:

一、1.D 2.C 3.(1)X (2) √ (3) √ (4)√

4.不汲汲于富贵

5.《饮酒》 《桃花源记》

二、1.略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5.略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 宅(zái)边 闲静(xián) 好(hào)读书 B. 欣然(xīn) 嗜酒(shī) 造饮辄尽(zhé)

C.萧然(xiāo) 短褐(hè) 箪瓢(dān) D.自娱(yù) 黔娄(qián) 衔觞(shāng)

2.说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 古义: 今义:

(2)赞曰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1) 因以为号焉( ) 葛天氏之民欤( )

以 之

以此自终( ) 或置酒而招之( )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

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

二、课内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5. 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 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C

2.(1)古:往、到;今:制造 (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

3.略

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

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

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3)“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3.言之有理即可。 4.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 5.略

《五柳先生传》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找出文中的肯定句(5分) ( )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

C.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 ( )

A. 因以为号焉(语气助词) B. 造饮辄尽(就)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大约) D.曾不吝情去留(竟不)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5分)

(1)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

(2)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 )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 )

(4)“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 )

4.与“不慕荣利”照应的是哪句话?(7分)

5.你知道陶渊明还有哪些作品?(至少写两个)(8分)

二、课外阅读(共30分)

归奉来兮辞(节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注)归去来:回去的意思。来,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

1.给下列字词注音。(6分)

畴( ) 棹( ) 崎岖( )( ) 窈窕( )( )

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作者悠闲、恬淡的田园生活?(5分)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由万物而发出的感慨?(5分)

4. 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5.你对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怎样看,谈一谈。(8分)

参考答案:

一、1.D 2.C 3.(1)X (2) √ (3) √ (4)√

4.不汲汲于富贵

5.《饮酒》 《桃花源记》

二、1.略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5.略


相关文章

  • [传习录]77条疏解--佛家不二法门与儒家惟精惟一之辩
  • [77]问:"'颜子没而圣学亡'[1],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2].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3] ...查看


  • 五柳先生传习题
  • <五柳先生传>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文学常识及字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_____________, ...查看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语录: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作者:王阳明(明朝)]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 ...查看


  • 刘永[从王阳明心学看江南国学的诗性
  • 刘永<从王阳明心学看江南国学的诗性.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 从阳明心学看江南国学的诗性特色 刘永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 ...查看


  •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诗化
  • 2011年第4期船山学刊 No.4,2011 (复总第82期) ChllaIlsh越JoIlr]m (rest.cotNo.82)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诗化 敖运梅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王阳明的诗歌创作与其心 ...查看


  •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 转自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小学教育 语文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 ...查看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作者:陶泓铭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 ...查看


  • 钱穆推介的七本必读书
  • 民国是个无数人心向往之的读书人时代,无数想读书.爱读书的人都喜欢找人推荐书,而他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很多民国大师其实都罗列过必读书目,如胡适.梁启超.朱自清等等.但这些人推荐的书对于现代人有个问题,便是要么数量太多,要么太专业,要么太冷门,很 ...查看


  • 王阳明心学浅谈
  •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