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

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

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

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1、 运动着的世界

2、动物运动会

3、生命在于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 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 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

奏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

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 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

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

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

能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

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

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4、小吊车

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

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

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

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 静”、“快与慢”4课,前两课侧重位置,后两课侧重运动。

5、位置与运动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6、做沙盘

7、动与静

8、快与慢

第三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

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

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

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

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

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10、常见的力

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12、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第四单元 教学计划

“昼与夜”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

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等问题。同时帮助

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

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影子”、“昼夜的形成”、“昼夜与生物行为”4课。

13、我们的地球

14. 太阳和影子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 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 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实施过程: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

实验步骤: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

15、昼夜的形成

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16、昼夜与生物行为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实施过程: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看有什么发现。 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时开的花是什么花?”或“××花在几时开放?”,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过程:

1.本活动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 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

何利用生物昼夜节

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林奈的“花钟”:

蛇床花: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莲花:上午八点左右开花; 半枝花:上午十点左右开花;

马齿苋花: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下午六点钟左右开花; 剪秋罗花:晚上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花: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第五单元 教学计划

交通与运输是本册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特殊运动方式——交通运输。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运输的兴趣,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及搜索资料、分析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离开交通运输。

本单元包括“交通工具”和“交通与生活”两课。

17、交通工具

18、交通与生活

19、展示会

活动1 整理我们的学习资料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围绕运动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在学习中我们大家都收集记录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资料,你们想展示给大家看吗?

3、那需要整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学习资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

要方法。我们经验自己确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

4、个人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给资料分类,可以按单元、课次、不同的运动主体、运

动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来源、摘录时间等来分。 5、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和同学交流后,针对这个和资料卡片的内容展开互评和自评。

第二课时内容:

活动2 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1、设计布置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板。

要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资料丰富、版面美观、浅显易懂等。

2、展开评比活动,记录优缺点,以备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3、在“科学采蜜集”上记录下本学期主要收获。

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

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

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

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1、 运动着的世界

2、动物运动会

3、生命在于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 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 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

奏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

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 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

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

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

能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

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

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4、小吊车

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

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

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

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 静”、“快与慢”4课,前两课侧重位置,后两课侧重运动。

5、位置与运动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6、做沙盘

7、动与静

8、快与慢

第三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

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

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

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

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

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10、常见的力

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12、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第四单元 教学计划

“昼与夜”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

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等问题。同时帮助

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

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影子”、“昼夜的形成”、“昼夜与生物行为”4课。

13、我们的地球

14. 太阳和影子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 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 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实施过程: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

实验步骤: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

15、昼夜的形成

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16、昼夜与生物行为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实施过程: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看有什么发现。 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时开的花是什么花?”或“××花在几时开放?”,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过程:

1.本活动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 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

何利用生物昼夜节

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林奈的“花钟”:

蛇床花: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莲花:上午八点左右开花; 半枝花:上午十点左右开花;

马齿苋花: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下午六点钟左右开花; 剪秋罗花:晚上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花: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第五单元 教学计划

交通与运输是本册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特殊运动方式——交通运输。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运输的兴趣,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及搜索资料、分析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离开交通运输。

本单元包括“交通工具”和“交通与生活”两课。

17、交通工具

18、交通与生活

19、展示会

活动1 整理我们的学习资料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围绕运动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在学习中我们大家都收集记录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资料,你们想展示给大家看吗?

3、那需要整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学习资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

要方法。我们经验自己确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

4、个人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给资料分类,可以按单元、课次、不同的运动主体、运

动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来源、摘录时间等来分。 5、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和同学交流后,针对这个和资料卡片的内容展开互评和自评。

第二课时内容:

活动2 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1、设计布置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板。

要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资料丰富、版面美观、浅显易懂等。

2、展开评比活动,记录优缺点,以备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3、在“科学采蜜集”上记录下本学期主要收获。


相关文章

  • 小学自然教案
  • 首页 本查询 收藏本站 联系本站 网站地图 关于本站 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论文查询 >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_在线论文查询 小学自然教案 昆虫王国探秘 火山 认识岩石 瓦特和蒸汽机 月球 地球的自转 小学科学三年 ...查看


  • 河南省第十届师范生技能大赛规程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举办第十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 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进一步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效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实习 ...查看


  • 三年级上册科学
  • 1.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 ...查看


  •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 中心小学 三年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浏览次数:13571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0-8-26 00:47 | 提问者:刘雨1985 推荐答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 ...查看


  • 九年级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 九年级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高源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但由于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故本学期只安排学生实验6次,教师演示实验17次(其中增加实 ...查看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魏进梅 一.总目标: 为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义务教育均衡化,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北滩教管中心"136"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切实培养学生 ...查看


  •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本班学生整体学习不太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 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 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 ...查看


  • 三年级上册科学[降落伞]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三年级上册科学<降落伞>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第二课<降落伞>.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