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彼得鲁克——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第1问:我的长处是什么?

多数人以为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但他们往往错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做什么——但即便在这件事上,错误的人也比正确的人要多。而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优势。

要发现你的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你做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或12个月以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期望做对比。

只要始终如一地运用这个方法,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只是两三年,发现你的优势所在——这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方法将告诉你,你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无法从自身优势中充分获益。它会向你表明,哪些方面你并不擅长。最后,它还会告诉你,哪些方面你没有优势,根本做不来。

做完回馈分析之后,你需要在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优势。要在能够让你发挥优势、创造成果的地方工作。

其次,不断强化你的优势。回馈分析法会迅速揭示,哪些方面你需要提高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会告诉你,你所掌握的知识中有哪些欠缺——它们通常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三角学。

最后,出自己在哪些方面犯了“知识的傲慢”的毛病,因为这种无知心态而无法发挥能力,你必须改正这个毛病。有太多的人,尤其是某个领域的专才,会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可以取代知识。例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师会为自己不通人情世故而感到骄傲。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纠正自己的坏习惯。所谓坏习惯,是指那些会对工作成效和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方式。这些坏习惯很快就会在回馈分析中显现。

与此同时,什么时候问题是源于缺乏礼貌,回馈分析还可以揭示。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会产生摩擦,这是一

条自然规律。其实做到也很简单,比如说声“请”或“谢谢”,记住某个人的姓名或者问候其家人——这样的小事能够让

两个人共事,无论他们是否彼此喜欢。聪明的人,尤其是聪明的年轻人,经常不明白这一点。如果回馈分析显示,在需要与人合作时,某个原本工作出色的人会屡屡失败,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得体,也就是说,没有礼貌。

将你的期望与结果进行对比,还能够反映出哪些事情你不应该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毫无天赋或一窍不通的领域,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我们不应该在这些领域承担任何工作、职务或任务,尤其是知识型工作者。

我们在改进自己的弱项时,应该尽量少浪费时间。从无法胜任发展到普通水平,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要比从一流到卓越多得多。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教师和管理者,总是致力于把不合格的人培养成表现平庸的合格者。其实,我们应该把精力、资源和时间都用于将足以胜任的人打造成卓越人才。

第2问:如何做事?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另外,我们当中的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的人工作和做事的方式是不同的。太多人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

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导致无所作为。对知识型工作者而言,“我是如何做事的”这个问题可能比“我的优势是什么”更为重要。

和优势一样,一个人的做事方式也是独特的,这是由性格决定的。一个人的性格不管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它必定在进入职场前就早已形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方式是固定的,就像一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是固定的一样。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可以略有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容易改变。正如人们通过做擅长的事情来创造成就,人们也可以通过用自己最拿手的工作方式来做出成绩。一些常见的性格特征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式。

你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

首先要清楚,你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解读信息时,有阅读型和倾听型之分。既是阅读型又是倾听型的人非常罕见,而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就更少了。但有一些例子表明,这种无知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界的宠儿。他的新闻发布会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不管被问到什么问题,他都能掌控全局,无论是描述当前的局势还是解释一项政策,他都能够用两三句文雅简洁的话说清楚。10年后,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曾经仰慕他的那些记者却公开表示看不起他。这些记者抱怨,艾森豪威尔总是不正面回答问题,转而对别的话题喋喋不休。他们一直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文法,简直就是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而非倾听型。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让记者至少提前半小时,把要问的每一个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上来,因此艾森豪威尔可以在记者招待会上掌控全局。后来他成为总统,他的两位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都属于倾听型。这两位前总统清楚自己是倾听型,并且都喜欢举办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可能觉得自己应当效仿两位前总统,可他甚至连记者们的问题都听不清楚。不过,艾森豪威尔还不算非倾听型的极端案例。

数年之后,林登·约翰逊断送了自己的总统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倾听型。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则属于阅读型。肯尼迪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写手做自己的助手,并要求他们在与他讨论前要先提交书面文件。林登·约翰逊当上总统后,留用了这些人——他们继续不断地撰写文件,但约翰逊显然从来没读懂过他们写的东西。

很少有倾听者能够被改造成或自己主动转变成合格的阅读者,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倾听型变成阅读型的人将会重蹈林登·约翰逊的覆辙,而试图从阅读型变成倾听型的人将会重演艾森豪威尔的悲剧。他们都做不好事情,也不会取得成就。

你是如何学习的?

要了解一个人的做事方式,还需要弄清一点,即要知道这个人的学习方式。许多一流的作家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我们熟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在回忆上学的经历时,往往觉得那纯粹是折磨,然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却很少有这样的记忆。这些作家或许不是很喜欢学校,但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其实是无聊。原来,作家们通常不是通过倾听和阅读来学习,而是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由于学校不允许他们以写作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他们的成绩很糟糕。

纵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它们在办学时都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只存在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学生而言,被迫按照学校所教的方式学习简直就像下地狱。事实上,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种之多。

有的人,如丘吉尔,通过写作来学习。有些人则通过做大量的笔记来学习,比如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说自己作曲时其实从不翻看那些手稿记录。有人问他为何要保留手稿,据说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马上把灵感记下来,我很快就会忘掉。一旦我把灵感记下来了,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但也永远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记录。”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听自己说话来学习。

我认识的一位总裁就是通过说话来学习的,他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家族企业发展成了业界领军公司。他每周都会把全体高管人员叫到他的办公室,然后对他们一直说上两三个小时。他会提出一些公司政策议题,然后对每个议题用三个观点进行论辩。他很少向高管们征求意见或鼓励他们发问,他只需要有人听他讲话。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尽管这位总裁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通过说话来学习并非罕见。成功的出庭辩护律师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学习的,许多门诊医生也同样如此(我自己也一样)。

在一切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问别人:“你是怎样学习的?”多数人都知道答案。如果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适自己的方式学习是发挥才干的关键,否则你就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

“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我怎样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的。除此之外,为了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你还必须问问:我可以与他人很好地共事吗,还是说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你和他人共事不错,那你就得问问:在怎样的关系中会相处得不错呢?

有些人最适合做下属。“二战”中美军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独立指挥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说道:“巴顿是美军有史以来培养出的最优秀的部下,但他会成为最糟糕的司令官。”马歇尔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远见的伯乐。

有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外一些人则在独立工作时表现最佳;有些人天生就是做教练和导师的好手,另外一些人则根本无法胜任此类工作。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在做顾问时游刃有余,但他们无法承担做决策的重任和压力。相反,还有很多人需要有顾问迫使他们去思考,从而让他们做出决策,并且迅速、自信、勇敢地采取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组织中的二号人物被提拔成头号人物时,往往会失败。最高职位需要由决策者来担当。强势的决策者通常会让自己的心腹坐第二把交椅,充当顾问的角色——这样的人做二把手时非常出色,但若成了一把手就不行了。他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无力对实际决策承担责任。

其他重要的问题还包括:我能否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还是需要一个高度规范化、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我在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里表现最佳?很少有人能在各种环境里挥洒自如。我一再看到,那些在大公司里非常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较小的组织就很不顺利。反之亦然。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是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我怎样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的。除此之外,为了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你还必须问问:我可以与他人很好地共事吗,还是说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你和他人共事不错,那你就得问问:在怎样的关系中会相处得不错呢?

有些人最适合做下属。“二战”中美军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独立指挥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说道:“巴顿是美军有史以来培养出的最优秀的部下,但他会成为最糟糕的司令官。”马歇尔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远见的伯乐。

有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外一些人则在独立工作时表现最佳;有些人天生就是做教练和导师的好手,另外一些人则根本无法胜任此类工作。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在做顾问时游刃有余,但他们无法承担做决策的重任和压力。相反,还有很多人需要有顾问迫使他们去思考,从而让他们做出决策,并且迅速、自信、勇敢地采取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组织中的二号人物被提拔成头号人物时,往往会失败。最高职位需要由决策者来担当。强势的决策者通常会让自己的心腹坐第二把交椅,充当顾问的角色——这样的人做二把手时非常出色,但若成了一把手就不行了。他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无力对实际决策承担责任。

其他重要的问题还包括:我能否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还是需要一个高度规范化、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我在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里表现最佳?很少有人能在各种环境里挥洒自如。我一再看到,那些在大公司里非常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较小的组织就很不顺利。反之亦然。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是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3问: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为了实现自我管理,最后你还必须问问: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不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道德标准对所有人应该都一样,而且道德的测试方法很简单,我把它称作“镜子测试”。

如果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接受,或者跟自己的价值体系有冲突,你在组织里就会备感挫折,难有作为。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的经历。这位女士所在的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了,她也得到了提拔,继续从事她最擅长的工作,其中包括为重要的筛选人才。她深信,对于这些职位,公司只有在内部找不到合适人选时,才应该从外部招聘。但是新公司信奉的理念却是,首先应当从外部寻找人才,这样可以“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对于这两种选才的方式,我有一些看法——根据我的经验,妥当的做法是两者兼顾。可是,这两种方法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看上去是政策不同,实则是价值观不同。它们在三个问题上反映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对员工及其发展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一名员工对组织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饱尝了几年挫折后,这位主管还是辞职了——尽管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她的价值观与该企业的价值观就是无法融合。

组织和人一样,有着林林总总的价值观。一个人要想在组织中有所作为,其价值观就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两者的价值观不需要完全吻合,但必须接近

到可以共存的程度。否则,这个人不但会备感挫折,还会一事无成。

一个人的优势和工作方式很少有矛盾,二者通常是互补的。但有的时候,人的价值观会与自己的优势相冲突。一个人擅长做的事情,即便做到炉火纯青、非常成功的地步,也可能会与其价值体系不相容。在此情况下,这种工作就不值得一个人为之付出一生(哪怕付出大半生也不值得)。

在此,请允许我插入一段个人经历。许多年以前,我也不得不在个人价值观和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之间进行抉择。那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很年轻,在伦敦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工作得心应手。那份工作显然能够让我发挥所长。然

而,我并不觉得自己在资产管理人的位置上做出了什么贡献,我意识到自己看重的是人,即便将来墓志铭上刻着我是最有钱的人,那也没有任何意义。当时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别的工作机会;尽管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我依然选择辞去了工作——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价值观才是最终的试金石,而且道理上也应该如此。

第4问:你终将去往哪里?

在决定自己的事业归属之前,应该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做事方式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更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能够确定自己不属于何处。知道自己不适合大型组织的人,应当学会拒绝大公司提供的职位;知道自己不是决策型的人,应当学会拒

绝做决策工作。一个像巴顿将军那样的人应当拒绝成为独立指挥官,不过巴顿将军自己很可能从来不知道这一点。

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就能够在面对合适的机会、职位和任务时说:“好的,我愿意去做。但我会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完成:事情应该这样安排;我与同事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可以在这个期限内取得的成果,因为我做事的方式就是这样的。”

成功的事业不是计划出来的。当人们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并准备好拥抱机会时,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知道自己归属于何处,能够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出色人才。

我能贡献什么?

知识型工作者特别需要学会提一个以前从未问过的问题:我能贡献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考虑三个不同因素:

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完成什么?

考虑到我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事情做出最大贡献?

最后,必须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改变现状?

计划做得太长远是不大可能的,也不会特别有效。通常,一份计划的时间跨度如果超过了18个月,就很难做到清晰和具体。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当问问自己:“未来18个月,我能够在何处获得可以改变现状的结果?用什么方式可以实现?”

问题的答案必须平衡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结果必须是难以实现的——你需要一个“张力”(stretching)目标;但同时,它也应当是力所能及的。追求无法实现的结果,或者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能称之为雄心壮志,而应该叫愚蠢。

其次,结果必须有意义,应当能够带来改变。

最后,结果应当是明显的;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可衡量。

接下来,你就可以制订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做什么、从何处着手、怎样开始、目标是什么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对人际关系承担责任

首先,要接受别人和你一样都是独立个体这个事实。我们会执意坚持自己作为个体的行为方式。这意味着,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做事方式和价值观。因此,要使工作富有成效,你就必须了解共事伙伴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老板并不是组织结构图中的一个头衔,也不是一种“职能”。他们是具有个性的人,有权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来工作。与老板一起工作的人应该观察老板,找出他们的工作方式,并且调整自己以让老板更高效。其实,这就是“管理”老板的秘诀。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就是对沟通负责。每当我或别的顾问开始为一个组织做咨询时,听说的第一件事都与性格冲突有关。这类冲突大多源于人们不知道彼此在做些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工作,或专注于什么样的贡献、对结果有何期待。人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去问,因此也就不得而知。

你的下半生

当工作对多数人而言意味着体力劳动时,人们无须担心他们的下半生。你只要继续从事自己一直所做的工作就行了。要是你足够幸运,能够在工厂或铁路上辛苦工作40年,你就可以惬意地退休,什么也不做,安度余生。而如今大部分工作都是知识型的,知识型工作者在工作40年以后不会变得没有价值,但他们会感到厌倦,所以会开发第二事业。

发展第二事业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换一份新工作。通常,这不过是从一类组织跳槽到另一类组织:例如,某个大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跳槽到一家中型医院当负责人。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跳槽到完全不同的行业:例如,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工作20年后辞职,转而去当律师。

第二种为下半生做准备的方式,是发展一份平行事业。许多人在第一事业中非常成功,他们在下半生会以全职、兼职或顾问的方式继续从事原先的工作;同时还会开创一份平行工作,通常是在非营利性机构每周工作10个小时。

第三种方式是成为社会企业家。这些人通常在第一份事业中成就非凡,他们热爱工作,但无法获得挑战感。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继续一直从事的工作,但是分配在上面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们会开创另一项事业,通常是非营利性组织。

彼得鲁克——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第1问:我的长处是什么?

多数人以为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但他们往往错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做什么——但即便在这件事上,错误的人也比正确的人要多。而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优势。

要发现你的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你做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或12个月以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期望做对比。

只要始终如一地运用这个方法,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只是两三年,发现你的优势所在——这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方法将告诉你,你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无法从自身优势中充分获益。它会向你表明,哪些方面你并不擅长。最后,它还会告诉你,哪些方面你没有优势,根本做不来。

做完回馈分析之后,你需要在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优势。要在能够让你发挥优势、创造成果的地方工作。

其次,不断强化你的优势。回馈分析法会迅速揭示,哪些方面你需要提高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会告诉你,你所掌握的知识中有哪些欠缺——它们通常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三角学。

最后,出自己在哪些方面犯了“知识的傲慢”的毛病,因为这种无知心态而无法发挥能力,你必须改正这个毛病。有太多的人,尤其是某个领域的专才,会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可以取代知识。例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师会为自己不通人情世故而感到骄傲。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纠正自己的坏习惯。所谓坏习惯,是指那些会对工作成效和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方式。这些坏习惯很快就会在回馈分析中显现。

与此同时,什么时候问题是源于缺乏礼貌,回馈分析还可以揭示。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会产生摩擦,这是一

条自然规律。其实做到也很简单,比如说声“请”或“谢谢”,记住某个人的姓名或者问候其家人——这样的小事能够让

两个人共事,无论他们是否彼此喜欢。聪明的人,尤其是聪明的年轻人,经常不明白这一点。如果回馈分析显示,在需要与人合作时,某个原本工作出色的人会屡屡失败,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得体,也就是说,没有礼貌。

将你的期望与结果进行对比,还能够反映出哪些事情你不应该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毫无天赋或一窍不通的领域,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我们不应该在这些领域承担任何工作、职务或任务,尤其是知识型工作者。

我们在改进自己的弱项时,应该尽量少浪费时间。从无法胜任发展到普通水平,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要比从一流到卓越多得多。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教师和管理者,总是致力于把不合格的人培养成表现平庸的合格者。其实,我们应该把精力、资源和时间都用于将足以胜任的人打造成卓越人才。

第2问:如何做事?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另外,我们当中的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的人工作和做事的方式是不同的。太多人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

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导致无所作为。对知识型工作者而言,“我是如何做事的”这个问题可能比“我的优势是什么”更为重要。

和优势一样,一个人的做事方式也是独特的,这是由性格决定的。一个人的性格不管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它必定在进入职场前就早已形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方式是固定的,就像一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是固定的一样。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可以略有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容易改变。正如人们通过做擅长的事情来创造成就,人们也可以通过用自己最拿手的工作方式来做出成绩。一些常见的性格特征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式。

你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

首先要清楚,你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解读信息时,有阅读型和倾听型之分。既是阅读型又是倾听型的人非常罕见,而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就更少了。但有一些例子表明,这种无知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界的宠儿。他的新闻发布会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不管被问到什么问题,他都能掌控全局,无论是描述当前的局势还是解释一项政策,他都能够用两三句文雅简洁的话说清楚。10年后,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曾经仰慕他的那些记者却公开表示看不起他。这些记者抱怨,艾森豪威尔总是不正面回答问题,转而对别的话题喋喋不休。他们一直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文法,简直就是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而非倾听型。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让记者至少提前半小时,把要问的每一个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上来,因此艾森豪威尔可以在记者招待会上掌控全局。后来他成为总统,他的两位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都属于倾听型。这两位前总统清楚自己是倾听型,并且都喜欢举办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可能觉得自己应当效仿两位前总统,可他甚至连记者们的问题都听不清楚。不过,艾森豪威尔还不算非倾听型的极端案例。

数年之后,林登·约翰逊断送了自己的总统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倾听型。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则属于阅读型。肯尼迪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写手做自己的助手,并要求他们在与他讨论前要先提交书面文件。林登·约翰逊当上总统后,留用了这些人——他们继续不断地撰写文件,但约翰逊显然从来没读懂过他们写的东西。

很少有倾听者能够被改造成或自己主动转变成合格的阅读者,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倾听型变成阅读型的人将会重蹈林登·约翰逊的覆辙,而试图从阅读型变成倾听型的人将会重演艾森豪威尔的悲剧。他们都做不好事情,也不会取得成就。

你是如何学习的?

要了解一个人的做事方式,还需要弄清一点,即要知道这个人的学习方式。许多一流的作家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我们熟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在回忆上学的经历时,往往觉得那纯粹是折磨,然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却很少有这样的记忆。这些作家或许不是很喜欢学校,但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其实是无聊。原来,作家们通常不是通过倾听和阅读来学习,而是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由于学校不允许他们以写作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他们的成绩很糟糕。

纵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它们在办学时都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只存在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学生而言,被迫按照学校所教的方式学习简直就像下地狱。事实上,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种之多。

有的人,如丘吉尔,通过写作来学习。有些人则通过做大量的笔记来学习,比如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说自己作曲时其实从不翻看那些手稿记录。有人问他为何要保留手稿,据说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马上把灵感记下来,我很快就会忘掉。一旦我把灵感记下来了,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但也永远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记录。”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听自己说话来学习。

我认识的一位总裁就是通过说话来学习的,他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家族企业发展成了业界领军公司。他每周都会把全体高管人员叫到他的办公室,然后对他们一直说上两三个小时。他会提出一些公司政策议题,然后对每个议题用三个观点进行论辩。他很少向高管们征求意见或鼓励他们发问,他只需要有人听他讲话。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尽管这位总裁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通过说话来学习并非罕见。成功的出庭辩护律师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学习的,许多门诊医生也同样如此(我自己也一样)。

在一切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问别人:“你是怎样学习的?”多数人都知道答案。如果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适自己的方式学习是发挥才干的关键,否则你就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

“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我怎样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的。除此之外,为了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你还必须问问:我可以与他人很好地共事吗,还是说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你和他人共事不错,那你就得问问:在怎样的关系中会相处得不错呢?

有些人最适合做下属。“二战”中美军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独立指挥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说道:“巴顿是美军有史以来培养出的最优秀的部下,但他会成为最糟糕的司令官。”马歇尔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远见的伯乐。

有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外一些人则在独立工作时表现最佳;有些人天生就是做教练和导师的好手,另外一些人则根本无法胜任此类工作。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在做顾问时游刃有余,但他们无法承担做决策的重任和压力。相反,还有很多人需要有顾问迫使他们去思考,从而让他们做出决策,并且迅速、自信、勇敢地采取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组织中的二号人物被提拔成头号人物时,往往会失败。最高职位需要由决策者来担当。强势的决策者通常会让自己的心腹坐第二把交椅,充当顾问的角色——这样的人做二把手时非常出色,但若成了一把手就不行了。他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无力对实际决策承担责任。

其他重要的问题还包括:我能否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还是需要一个高度规范化、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我在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里表现最佳?很少有人能在各种环境里挥洒自如。我一再看到,那些在大公司里非常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较小的组织就很不顺利。反之亦然。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是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我怎样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的。除此之外,为了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你还必须问问:我可以与他人很好地共事吗,还是说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你和他人共事不错,那你就得问问:在怎样的关系中会相处得不错呢?

有些人最适合做下属。“二战”中美军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独立指挥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说道:“巴顿是美军有史以来培养出的最优秀的部下,但他会成为最糟糕的司令官。”马歇尔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远见的伯乐。

有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外一些人则在独立工作时表现最佳;有些人天生就是做教练和导师的好手,另外一些人则根本无法胜任此类工作。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在做顾问时游刃有余,但他们无法承担做决策的重任和压力。相反,还有很多人需要有顾问迫使他们去思考,从而让他们做出决策,并且迅速、自信、勇敢地采取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组织中的二号人物被提拔成头号人物时,往往会失败。最高职位需要由决策者来担当。强势的决策者通常会让自己的心腹坐第二把交椅,充当顾问的角色——这样的人做二把手时非常出色,但若成了一把手就不行了。他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无力对实际决策承担责任。

其他重要的问题还包括:我能否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还是需要一个高度规范化、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我在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里表现最佳?很少有人能在各种环境里挥洒自如。我一再看到,那些在大公司里非常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较小的组织就很不顺利。反之亦然。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是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3问: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为了实现自我管理,最后你还必须问问: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不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道德标准对所有人应该都一样,而且道德的测试方法很简单,我把它称作“镜子测试”。

如果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接受,或者跟自己的价值体系有冲突,你在组织里就会备感挫折,难有作为。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的经历。这位女士所在的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了,她也得到了提拔,继续从事她最擅长的工作,其中包括为重要的筛选人才。她深信,对于这些职位,公司只有在内部找不到合适人选时,才应该从外部招聘。但是新公司信奉的理念却是,首先应当从外部寻找人才,这样可以“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对于这两种选才的方式,我有一些看法——根据我的经验,妥当的做法是两者兼顾。可是,这两种方法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看上去是政策不同,实则是价值观不同。它们在三个问题上反映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对员工及其发展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一名员工对组织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饱尝了几年挫折后,这位主管还是辞职了——尽管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她的价值观与该企业的价值观就是无法融合。

组织和人一样,有着林林总总的价值观。一个人要想在组织中有所作为,其价值观就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两者的价值观不需要完全吻合,但必须接近

到可以共存的程度。否则,这个人不但会备感挫折,还会一事无成。

一个人的优势和工作方式很少有矛盾,二者通常是互补的。但有的时候,人的价值观会与自己的优势相冲突。一个人擅长做的事情,即便做到炉火纯青、非常成功的地步,也可能会与其价值体系不相容。在此情况下,这种工作就不值得一个人为之付出一生(哪怕付出大半生也不值得)。

在此,请允许我插入一段个人经历。许多年以前,我也不得不在个人价值观和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之间进行抉择。那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很年轻,在伦敦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工作得心应手。那份工作显然能够让我发挥所长。然

而,我并不觉得自己在资产管理人的位置上做出了什么贡献,我意识到自己看重的是人,即便将来墓志铭上刻着我是最有钱的人,那也没有任何意义。当时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别的工作机会;尽管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我依然选择辞去了工作——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价值观才是最终的试金石,而且道理上也应该如此。

第4问:你终将去往哪里?

在决定自己的事业归属之前,应该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做事方式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更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能够确定自己不属于何处。知道自己不适合大型组织的人,应当学会拒绝大公司提供的职位;知道自己不是决策型的人,应当学会拒

绝做决策工作。一个像巴顿将军那样的人应当拒绝成为独立指挥官,不过巴顿将军自己很可能从来不知道这一点。

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就能够在面对合适的机会、职位和任务时说:“好的,我愿意去做。但我会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完成:事情应该这样安排;我与同事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可以在这个期限内取得的成果,因为我做事的方式就是这样的。”

成功的事业不是计划出来的。当人们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并准备好拥抱机会时,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知道自己归属于何处,能够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出色人才。

我能贡献什么?

知识型工作者特别需要学会提一个以前从未问过的问题:我能贡献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考虑三个不同因素:

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完成什么?

考虑到我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事情做出最大贡献?

最后,必须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改变现状?

计划做得太长远是不大可能的,也不会特别有效。通常,一份计划的时间跨度如果超过了18个月,就很难做到清晰和具体。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当问问自己:“未来18个月,我能够在何处获得可以改变现状的结果?用什么方式可以实现?”

问题的答案必须平衡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结果必须是难以实现的——你需要一个“张力”(stretching)目标;但同时,它也应当是力所能及的。追求无法实现的结果,或者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能称之为雄心壮志,而应该叫愚蠢。

其次,结果必须有意义,应当能够带来改变。

最后,结果应当是明显的;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可衡量。

接下来,你就可以制订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做什么、从何处着手、怎样开始、目标是什么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对人际关系承担责任

首先,要接受别人和你一样都是独立个体这个事实。我们会执意坚持自己作为个体的行为方式。这意味着,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做事方式和价值观。因此,要使工作富有成效,你就必须了解共事伙伴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老板并不是组织结构图中的一个头衔,也不是一种“职能”。他们是具有个性的人,有权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来工作。与老板一起工作的人应该观察老板,找出他们的工作方式,并且调整自己以让老板更高效。其实,这就是“管理”老板的秘诀。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就是对沟通负责。每当我或别的顾问开始为一个组织做咨询时,听说的第一件事都与性格冲突有关。这类冲突大多源于人们不知道彼此在做些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工作,或专注于什么样的贡献、对结果有何期待。人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去问,因此也就不得而知。

你的下半生

当工作对多数人而言意味着体力劳动时,人们无须担心他们的下半生。你只要继续从事自己一直所做的工作就行了。要是你足够幸运,能够在工厂或铁路上辛苦工作40年,你就可以惬意地退休,什么也不做,安度余生。而如今大部分工作都是知识型的,知识型工作者在工作40年以后不会变得没有价值,但他们会感到厌倦,所以会开发第二事业。

发展第二事业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换一份新工作。通常,这不过是从一类组织跳槽到另一类组织:例如,某个大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跳槽到一家中型医院当负责人。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跳槽到完全不同的行业:例如,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工作20年后辞职,转而去当律师。

第二种为下半生做准备的方式,是发展一份平行事业。许多人在第一事业中非常成功,他们在下半生会以全职、兼职或顾问的方式继续从事原先的工作;同时还会开创一份平行工作,通常是在非营利性机构每周工作10个小时。

第三种方式是成为社会企业家。这些人通常在第一份事业中成就非凡,他们热爱工作,但无法获得挑战感。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继续一直从事的工作,但是分配在上面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们会开创另一项事业,通常是非营利性组织。


相关文章

  •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第二部分评价指南
  •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二部分 评价指南 第一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目 录 1 范围...............................................................1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查看


  • 大学生如何将进行自我管理
  • 大学生如何将进行自我管理 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管理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是一个学会做人的重要阶段,是作为一个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阶段.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取得一个要的成绩,要想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一个 ...查看


  • 梯队干部管理办法
  • 批评和自我批评 写下这些文字和区域经理共勉,和公司的同事共勉,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学生. 论语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初解释也是最权威的解释 ...查看


  • 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 ...查看


  • 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正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引发高校教育工 ...查看


  • 如何学会自我管理
  • 第一步 找定位 第二布 定目标 第三步 写在纸上 第四步 付诸行动 第五步 抬高仰望角 要想管好别人,必须先管好自己,这就是管理者自我管理的基本概念.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怎样进行自我管理呢?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定位管 ...查看


  • 浅谈如何调动初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积极性
  • 浅谈如何调动初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积极性 双流区九江初级中学 余沙 [1**********] 摘要:自主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我管理,二是学生管学生.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参谋,不能一味地"管.卡.压",学生既 ...查看


  • 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大纲
  •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ISBN978701 2.学分:4学分 3.学时:理论96 4.适用专业:高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作为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教材无 ...查看


  •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 如何帮助高中生树立自信心 高三(12)班主任 李铭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研究结果表明:自信心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信心较稳定的人,其 ...查看


  • 教师新年寄语
  • 教师新年寄语(一)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风尚.岁月匆匆,时间如流水,我们已相处了将近六年的美好时光,再过半年,你们将要告别母校,迈入新学校,认识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新的生活,向你展开了新的挑战,懵懵懂懂的你,做好准备了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