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摘 要: 本文针对基础实验课程考试的现状和特点,兼顾实验考核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系统提出了基础实验考试改革的基本内容与评价标准。通过考试改革提高基础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基础实验课程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基础实验 考试改革   基础实验课程是工科院校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后续实践课程能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石。实验教学改革在各高校已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实验考核的改革相对较少,公正、公平的考核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能激发学生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故基础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课程性质决定着实验课程考核不能简单地等同理论课程的考核,一张卷子是不能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实验水平的,也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实验考核应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都进行考核,也要兼顾实验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1.“三位一体”理念的树立   “三位一体”的理念是人才培养理念,即知识考核、能力考核、素质考核三位一体。通过考核知识、能力、素质,探究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这样的考核过程提高了对教师要求及对实验课程内涵的要求,教师要探讨新的考核方式方法,实验课程也不能只开设单一的常规实验,增设创新实验及引入科研项目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以提高。将“三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到实验考核中,并贯穿基础实验课程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基础实验考核改革体系的建立   实验教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由简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基础实验考核分为三个环节,即平时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和实践操作考试,形成如图1所示“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   3.关键问题   (1)“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中,不同环节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确立,是考试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   (2)考核评价标准细则的量化制定,是考试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研究   科学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决定着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合理性。经过对“三位一体”基础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基础实验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和标准,搭建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主要内容的框图。   1.平时考核的内容   平时考核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基本的设计原理、基本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的学习情况;侧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出勤提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的评定成绩。出勤提问考核要做好详细的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和旷课等情况记录,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时给出成绩并做好记录,使各项成绩的给定都有据可依;实验操作考核要翔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的学习态度、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实验操作过程掌握熟练和接受较差的学生加以标注,在该项成绩评定时适量增减分数;对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除了报告本身的评阅外,也要记录有明显抄袭痕迹、迟交及不交报告等情况。   2.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   创新能力考核关注实验中是否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侧重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特色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考核包括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参与,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创新实验参与完成情况,考评完成这三项内容之一的部分任务即有效;创新型实验实施主要在课外时间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可为其提供实验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的保障。   3.实践操作考式的内容   实践操作考试关注完整的独立操作实验过程是否全面掌握;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侧重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实践操作考核是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两次成绩综合评定之和。实践操作的试题库要以能体现实验课程特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既要考核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又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库要丰富,数量上要满足同时进行测试的学生试题唯一;试题难易程度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验情况设定,也要保证同一专业层次的学生的考核难度一致。   三、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量化是考核内容有效实施的保障。“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综合成绩算法是:综合成绩100%=平时考核成绩×40%+创新能力考核成绩×15%+实践操作考核成绩×45%。基础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三个环节部分组成,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1)平时考核的指标要进行量化,注重学生实验过程细节的考评,考核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能力考核分为阶段检查和最终成果考评两个方面。阶段性考核主要检查创新小组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提供书面的报告、阶段性成果或口头汇报形式进行考评;最终成果考核主要检查创新活动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实验项目PPT汇报答辩、设计报告、发表的论文及实物实验过程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   (3)实践操作要求考核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实验项目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任务的理解、原理电路的设计、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电路的连接、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几方面掌握情况。   “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考评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探索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基础实验的教学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文波,郭瑞,姜竹楠等.基础实验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19-122.   [2]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等.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9-43.   [3]樊莉,方秦,杨卫军.三位一体实验考核方式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2):231-233.   [4]何静,李海燕.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于文波.基于LabVIEW的基础实验辅助教学考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22-125.   [6]李旭,张为公基于科研项目的数字电路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68-172.   [7]于文波.基于虚拟仪器的“基础实验”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41-244.

  摘 要: 本文针对基础实验课程考试的现状和特点,兼顾实验考核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系统提出了基础实验考试改革的基本内容与评价标准。通过考试改革提高基础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基础实验课程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基础实验 考试改革   基础实验课程是工科院校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后续实践课程能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石。实验教学改革在各高校已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实验考核的改革相对较少,公正、公平的考核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能激发学生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故基础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课程性质决定着实验课程考核不能简单地等同理论课程的考核,一张卷子是不能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实验水平的,也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实验考核应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都进行考核,也要兼顾实验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1.“三位一体”理念的树立   “三位一体”的理念是人才培养理念,即知识考核、能力考核、素质考核三位一体。通过考核知识、能力、素质,探究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这样的考核过程提高了对教师要求及对实验课程内涵的要求,教师要探讨新的考核方式方法,实验课程也不能只开设单一的常规实验,增设创新实验及引入科研项目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以提高。将“三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到实验考核中,并贯穿基础实验课程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基础实验考核改革体系的建立   实验教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由简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基础实验考核分为三个环节,即平时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和实践操作考试,形成如图1所示“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   3.关键问题   (1)“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中,不同环节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确立,是考试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   (2)考核评价标准细则的量化制定,是考试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研究   科学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决定着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合理性。经过对“三位一体”基础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基础实验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和标准,搭建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主要内容的框图。   1.平时考核的内容   平时考核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基本的设计原理、基本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的学习情况;侧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出勤提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的评定成绩。出勤提问考核要做好详细的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和旷课等情况记录,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时给出成绩并做好记录,使各项成绩的给定都有据可依;实验操作考核要翔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的学习态度、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实验操作过程掌握熟练和接受较差的学生加以标注,在该项成绩评定时适量增减分数;对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除了报告本身的评阅外,也要记录有明显抄袭痕迹、迟交及不交报告等情况。   2.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   创新能力考核关注实验中是否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侧重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特色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考核包括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参与,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创新实验参与完成情况,考评完成这三项内容之一的部分任务即有效;创新型实验实施主要在课外时间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可为其提供实验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的保障。   3.实践操作考式的内容   实践操作考试关注完整的独立操作实验过程是否全面掌握;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侧重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实践操作考核是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两次成绩综合评定之和。实践操作的试题库要以能体现实验课程特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既要考核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又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库要丰富,数量上要满足同时进行测试的学生试题唯一;试题难易程度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验情况设定,也要保证同一专业层次的学生的考核难度一致。   三、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量化是考核内容有效实施的保障。“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综合成绩算法是:综合成绩100%=平时考核成绩×40%+创新能力考核成绩×15%+实践操作考核成绩×45%。基础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三个环节部分组成,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1)平时考核的指标要进行量化,注重学生实验过程细节的考评,考核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能力考核分为阶段检查和最终成果考评两个方面。阶段性考核主要检查创新小组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提供书面的报告、阶段性成果或口头汇报形式进行考评;最终成果考核主要检查创新活动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实验项目PPT汇报答辩、设计报告、发表的论文及实物实验过程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   (3)实践操作要求考核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实验项目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任务的理解、原理电路的设计、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电路的连接、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几方面掌握情况。   “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考评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探索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基础实验的教学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文波,郭瑞,姜竹楠等.基础实验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19-122.   [2]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等.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9-43.   [3]樊莉,方秦,杨卫军.三位一体实验考核方式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2):231-233.   [4]何静,李海燕.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于文波.基于LabVIEW的基础实验辅助教学考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22-125.   [6]李旭,张为公基于科研项目的数字电路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68-172.   [7]于文波.基于虚拟仪器的“基础实验”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41-244.


相关文章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群的教学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和思路为重点,以灵活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通过本课 ...查看


  •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 编者按: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初中学校,自2003年创办以来,努力探索"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施模式,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基础上,从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三方面整体改革,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 ...查看


  • [药物合成设计与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 摘要: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药物合成设计与分离纯化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药物合成 ...查看


  • 课改宣传口号(标语)
  • 课改宣传标语 教师办公室 1.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教师一个奇迹. 2.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 3.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 4.先走半步,步步领先:多走半步,步步在前. 教室 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 ...查看


  • [软件工程]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 <软件工程>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在德州学院<软件工程>优质课程建设的工作中,我们课程组全体成员认识到<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搞好这门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 ...查看


  •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自评报告
  • 广西师范大学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 自评报告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2015年7月 目 录 一.专业定位与规划-------------------------5 (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5 (二) ...查看


  •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 新 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 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 ...查看


  •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高考新教育 2013-09-01 1810 5cc149a20102e7ha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兰州一中教研处根据有关资料摘编 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 ...查看


  • 西南财大会计学精品课程
  • <会计学>课程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设<会计学>课程以来,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较早从事本科会计教学的高校之一,并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2000年,本课程被列入西南财经大学首批重点建设的精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