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_王路

仪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

王路

在现代的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中,意义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这

一理论的讨论,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论题都追溯到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论述,甚至有人据

此称弗雷格是语言哲学之父,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和方

面对弗雷格的论述提出批评。无论这些桂冠是否名符其实,不管这些批评是否合乎实际,它

们至少说明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极为重要。本文试图论述、分析弗雷格的这一重要

思想,并对它做出正确的评价。

弗雷格在其划时代的著作《概念客字—一种按照算术的形式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1879)中,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并以这种语言建立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在这一过程

中,他谈到“同一”的问题。他指出,在引入同一符号时,即当一个同一符号把两个符号联系

起来时,就产生意谓方面的问题,因为符号有时表示内容,有时表示符号自身。比如,a=b

是表示a和b这两个符号同一,还是表示它们代表的内容同一呢?但是在《概念文字》中,弗

雷格只是提出这个问题,而没有展开讨论。

1892年,弗雷格发表了《论意义和意谓》这篇著名文章,详细探讨了《概念文字》中提出的

这个问题。他认为,相等(同一)关系既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对象的名字或

符号之间的关系。这其中隐含着极其复杂的问题。他区别出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意谓

这三种东西,并把这一区别应用于专名和句子,探讨了专名的意义和意谓,特别是详细探讨

了句子的意义和意谓,提出句子的意义是其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其真值这一著名论断。但是

在这篇文章中,他没有探讨概念词的意义和意谓,他明确地说:“对于概念和关系应在另一篇

论文中更详细地讨论。”(〔25〕,第91页)

在完成《论意义和意谓》的同时,弗雷格写了一部著作,题为“施劳德逻辑”。该书第二部

分的标题是《对意义和意谓的解释》。这里他详细讨论了概念词的意义和意谓,他指出,概念

词的意谓不是对象,而是概念。但是该书在他生前没有出版。后来该书第一部分遗失,第二

部分被收入他的遗著中。

弗雷格说:“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是这样的,相应于符号,

有确定的意义;相应于这种意义,又有某一个意谓,而对于一个意谓(对象),不仅有一个符补招

号”(〔25〕,第92页)。从这段话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区别出兰种东西: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

号的意谓。

这里应该注意一个间题,弗雷格是把符号与专名混在一

起谈的。一方面,他把名称、语

词组合

、文字符号都归为符号,另一方面,他又说,他把符号和专名理解为任意的标记,它

代表一个专名,其意谓是一个确定的对象。这两种用法显然是不一样的,前面一种符号范围

要宽泛一些,后面一种符号的范围则比较狭窄,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从弗雷格的思想来看,他在《概念文字》中给出一种形式语言,这是一种人工语言符号,

他理解的符号肯定不会不包含这种符号。他在谈论“相等”时,考虑的情况是a二b这样的公

式,而这又是在《概念文字》中提出的问题,因此他说的符号也不会与《概念文字》中的公式符

号没有关系。此外,‘在数学中,a和b只表示个体对象,这里以a=b为例来讨论,就很容

易把符号和名称等同起来,而且弗雷格所说的符号也常常包括自然语言。因此,弗雷格所说

的符号指的是一般意义的符号,比如,他的形式语言是符号,他举例的“a二b,,是符号,“离

地球最远的天体”也是符号。-

上面那段话说明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还有某个意谓,但是弗雷格在另一个地方说,这

是一般情况,也有例外情况,即一个符号有意义,但没有意谓。比如“离地球最远的夭体”有

意义,但它是否有一个意谓,则令人怀疑;“最小的收敛级数”有意义,但没有意谓。这样弗

雷格就区别出符号的意义和意谓的两种关系,其一,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有某个意谓;其

二,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没有意谓。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弗雷格把这种对意义和意谓的区

别应用到专名和语句上,得出十分重要的结论。

二在弗雷格的论述中,有两种专名:一种是广义的专名,一种是狭义的专名,他常常

使用的是广义的专名,而且对此有明确的说明:“一个单一对象的标记也可以由多个语词或其

它的符号组成。为了简便起见,这些标记均可以称为专名,’(〔25〕,第91页)。有时,‘他也提到

“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真正的专名”(〔25〕,第91一92页)。这两种专名显然是不同的,后一种专

名就是一个人的名字,推而广之,是单一事件、单一地点、单一事物的名字,等等,而前一

种专名显然不限于这样的名字,至少包含像摹状词那样的东西。这说明,弗雷格知道单一事

物的名字(真正的专名)和它的摹状词(专名)是有区别的。

弗雷格对专名的意谓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一个专名的意谓是我们以它所表示的对象本

身”(〔25〕,第94页)。从弗雷格的论述来看,专名的意谓就是专名所代表的那个东西。比如“晨

星”是个专名,它的意谓是它所代表的那颗行星。但是奇怪的是看不到弗雷格对专名的意义

的详细说明。

弗雷伶多次谈到符号有意义,专名有

意义,一个词有意义。但什么是意义,他却没有像

对专名的意谓那样做出明确的说

明,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个比喻来理解他所说的“意义”。

他比喻说,有人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这样就有三个东西:一是月亮,二是望远镜中物镜所显

示的真实图象,三是观察者视网膜上的图象,观察月亮是通过二和三实现的。这里,他把一

比作意谓,把二比作意义,把三比作表象,他说,望远镜中的图象“是客观的,因为它可供许

多观察者使用”(〔25〕,第94页)。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语词和符号的意义是客观的、固定

的、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可以被许多人所把握和共同使用。-弗雷格认为符号有意义和意谓这“息想也造用于直陈句,‘这祥就区别出直陈句的意义和

意谓。他认为直陈句包含着一个思想,思想就是直陈句的意义。对于思想,他说:“我用‘思想,

不是指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指思维的客观内容,它能够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25〕,第

96页)。在这段话中,“思维的客观内容”的意思是不太确切的,但是“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

这句话和弗雷格在描述专名的那个比喻中所说的“可供许多观察者使用”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是一样的。由此出发就可以看出,弗雷格讲的思想是指语句本身具有的含义,不包含人的主

泌因素,这与传统逻辑所说的命题的意思差不多。

弗雷格认为,直陈句的意谓就是句子的真值。什么是句子的真值呢?他说:“我们把句子

中的真值理解为句子是真的或句子是假的情况,再没有其它情况”(〔25〕,第97页)。这就是说,

句子的真值是句子的真或句子的假。这样,弗雷格明确地说明句子有意义和意谓,他通过举

例说明了句子的意义和句子的意谓之间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是两个句子:“晨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1n’’昏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

体”,弗雷格认为这两个句子的思想是不同的,一个人若不知道晨星是昏星,可能会认为一个

句子是真的,·而另一个句子是假的。因此思想不是句子的意谓,而是句子的意义。这个例子

说明,两个同样意谓的句子可以表达得不同,也可以得到不同真值的认识。这是因为句子的

表达与句子的真假是不同的,即句子的意义和句子的意谓是不同的。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句子:“奥德赛在沉睡中被放到伊萨卡岸上”。弗雷格认为,这个句子

显然有意义,但其真值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考虑这个句子的意义,而不考虑这个句子的真

值,这样只要考虑句子部分的意义就够了。我们也可以考虑句子的真值,这样就必须考虑这

个句子部分的真值。但是奥德赛这个名字是否有意谓是不

确定的,这样就无法确定整个句子

是否有意谓,因而无法确定整个句子的真值。这个例子说明,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与认识

个句子的意谓是不同的。它还说明,句子的真值与句子部分的意谓有关,在这个例子中,则

是和句子中的专名有关。

除了区别句子的意义和意谓,弗雷格还阐明了句子真值的两种重要性质。

第一种性质:“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即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当句子

的一部分被意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个表达式替代时,句子的真值必然保持不变”(〔25〕,第

98页)。

第二种性质:,’t口果一个句子的真值就是它的意谓,那么一方面所有真句子就有相同的意

谓,另一方面所有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意谓”(〔25〕,第98一99页)。

弗雷格对这两种性质没有展开说明。表面上看,他只是在此之后依据这两种性质检验了

语言中的情况,从而证实这两种性质的合理性。而实际上,联系他关于概念文字的思想,就

很容易理解这两种性质。在构造概念文字时,他引入了断定符号,一个带断定符号的表达式

相当于一个判断,即对思想的真或假的断定,比如,卜A即是对A的真的判断,卜A是对A的假

的判·断,一个思想只有这两种情况。对所有真的思想来说,只有卜这一种情况,对所有假的思

想来说,只有卜这一种情况,这恰恰就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性质。在构造概念文字时,当引入函

数和自变元之后,就产生代入的问题,在弗雷格思想中,自变元隶属于函数的一部分,自变

元的变化带来了函数的变化,但是代入等值的自变元、函数值不变,这恰恰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性质。这两种性质对于弗雷格构造他的概念文字和建立逻辑演算系统极为重要,因此在

《论意义和意谓》这里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里是对他在概念文字中得出的这两种性

质的应用,或春说是他把对.形式语言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一般语言情况上,得出的普遍性的结

论。

从第一种

J

性质来看,区别出句子整体和句子部分,这样就涉及句子的意谓和句子部分的

意谓的关系。在自礁语言中,一个句子的都分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

比如

从句,因证匕鸟上就有这样的问题:句子的意谓是一个真值,这对从句是否同样有效?具

体地说,句子有意义和意谓,从句也就有意义和意谓,L但是由于从句是句子的一部分,那么

从句的意义是不是一般所说的句子的意义,从句的意谓,即真值,是不是一般所说的句子的意

谓,即真值?弗雷格从名词从句、同位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的结

论是:句子表达思想,而从句有时只表达思想的一部分;句子的

意谓是真值,而当从句只表

达思想的一部分时,它的意谓不是真值;句子的意义包含一个思想,而从句的意义除包含一

个思想外,还包含另一个思想的一部分(因为它只

表达主句的一部分),这时,从句的意谓是

一个真值,却不限于这个真值。因此,把一个从句代之以另一个具有同样真值的从句并不总

是损害整个主从复合句钓真值。

弗蕾格在《论意义和意谓》中没有讨论概念的意义和意谓,但是在《对意又和意谓的解椰

中却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概念词也可以区别出意义和意谓,“相应于每个概念词或专名,

一般都有一个意义和一个意谓”(〔10),第128页),“在科学中和任何我们探讨真这一问题的地

方,我们都不会满足于意义,而是把一个意谓与专名和概念诃结合起来”(同上)。这些论述和

《论意义和意谓》中的有关论述是极为相似哟。户

在弗雷格区别概念词的意义和意渭的地方,同样投有对意义进行说明,而是只说明了意

谓。他认为概念词的意谓既不是由一个对象也不是由几个对象形成的,而是一个概念。逻辑

关系有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也有一个概念处于另一个概念之下,但是这种关系只是

直接地与概念有关,间接地才与概念词有关,因此不应该混淆这种区别。应该指出,若想说

明弗雷格关于概念的论述,绝不是这里所能允许的。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在弗雷格的嘟想中,

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通常意义下的概念的外延不是概念词的意谓,绝不能把内.涵和外延的

划分与意义和意谓的区别混淆起来,绝不能把概念和对象的划分与意义和意谓的区别i剐肴起

来。

弗雷格使用的“意谓”(Bedeutung)一词,英文的通用译法是“所指”(referenee)。在有关弗

雷格思想的讨论中,·有许多问题是由这个英文译名产生的。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展开对这些

间题的讨论,我仅想指出,译法的不同实际上造成了对弗雷格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我国学术界以前也根据英文翻译而采用“所指”这一术语,这就是说,它不是从德文

B’edeutuhg”翻译过来的,而是从英文的“refere二e”翻译过来的。‘“指”作名词表示手指,作动

词表示用手指向某物的动作;“所”是个虚词,本身没有意思。二者结合起来,“所指”的意思

是“被指的东西”,以“所指”作‘吧edeutung”的翻译,把具体的东西理解为“被指的东西”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把真和假理解为“被指的东西”就会有很大困难,因伪用手指无法去指真

和假。因此从中文“所指”出发,很难理解真和假怎么成了句子的“所指”*。实际上,中文的

这种译法带来的骗差恰恰是英译名“referencel,造成

的。中文“所指分作为译名是比较忠实于

“reference,,的,因为“reference”恰恰有“指的行为”这种涵义。艇示则在英语国家中不会出现这

样一种现象:人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所指,却不难理解专名l的倾灌缸12〕

,第34页;〔23〕,第132页)。

作为翻译,当然最好是选择一个可以全懒映躺巍巍想跳闹,“所指”显然不是这样一个词。即使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词,我们至少应该找一个适洽牙“反映他的主要思想的词,而

“所指”也不是这样一个词,因此我们不禁要伺,为什会用“所指价来翻译Bedeutung呢?

我认为,这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所指”(referenc心似乎与弗雷格在《论意义和

意谓》开始时谈论的“Bedeutung,,并无相悖之处。第二,罗素在《论指谓》(《onDenoting》)

这篇文章中探讨了专名和摹状词的问题,建立了摹状词理论。他提到弗雷格,并批评了弗雷

格关于专名的说法。自这篇文章起,探讨专名问题必谈罗素这篇文章,由此必谈弗雷格,因

此认为弗雷格有一个专名理论,并在罗素的“指谓”的意义上把弗雷格的“Bedeutu略”翻译为

“所指”似乎是很自然的。

第三,在传统逻辑和哲学中,概念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区.别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

种方法几乎是人人皆知并且用来得心应手。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在专名的情况中把弗雷格

的“Bedeutung”译为“所指”。以晨星为例,晨星的意义就像是它的内涵,根据它我们可以理

解这个词,而晨星的所指就像是它的外延,以此我们可以指一颗行星,并说这是这个词指称

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意义和内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字的内容联系起来,而所指和外延与一

个词或一个名字所代表的对象联系起来。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在专名区别出意义和所指,而

在概念区别出内涵和外延。但是这种理解与弗雷格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为弗雷格在探讨概

念词的意义和意谓时告诫我们不要把意义和意谓的区别与内涵和外延的区别混淆起来。

(〔9〕,第128页)

第四,“meaning”一词在20世纪哲学中有一种专门的意义,而且它的使用常常与我们的

理解或语义学联系起来。比如,在语言哲学中,意.义理论(theoryofmeaning)是有专门涵

义的。在意义理论的框架下,人们研究句子的意义和所指,研究句子部分的意义和所指,其

中包括专名的意义和所指,因此“意义”是更宽泛的概念。如果把“Bedeutung”翻译为“mean-

ing”,似乎扩大了“Bedeutung”的涵义,而且由于把“Bodeutun8;’’只看作与世界中的具体对

象相联系,因而根本就不能把它翻译成“meaning”。

此外,在学术界围绕“Bedelltung”的译法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而且这确

实说明些问

题。一方面,1958年,英国出版了《大英哲学百科全书》,达米特在他写的“弗雷格”这一条目

中,把“Bedeutung”译为“meaning”,而在一5年以后的1973年,当他出版他的名著《弗雷格的

语言哲学》时,他把“Bedeutung”译为“reforenee,,。很可能

他开始时不同意把“Bedeutung”译

为“r“fer“n““”,但是由于“r“f“r“n“e”这种译法已广为接受了,他不得不改变他的翻译。.另一

方面,Geach和Black于1952年出版了他们的译著《弗雷格哲学著作翻译》。在这一版本中,.他

中文的另一个译法是“指称”,“称”当命名、称呼讲,因而问题没有改变。们把“Bedeutung”译为“referenee”,但是到了1980年该书出版第三版时,他们把“Bedeutung”

又改为“meaning”。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使弗雷格的术语使用在所有翻译中一致起来”(第

三版序)。但是他们为什么不用“reference”作为统一的翻译术语呢?如果人们想在对一个词的

两种译法中做出取舍,当然应该保留那个更好的、更合适的译法。而Geach和Black改变翻译

的做法表明他们实际上接受了Long和White的批评(〔g〕,第vi一vii页)。如果一个翻译不给我

们理解弗雷格的思想造成障碍,这个翻译就是好的。但是“所指”一词的翻译情况显然不是这

样。(关于止述历史,详见拙文《走访达米特》,载《哲学动态》1993年第7期)

以上讨论似乎仅仅是翻译和术语的问题,其实不然。对于解释弗雷格的,思想,以上讨论

是有重要意义的,下面我通过解释弗雷格的思想来说明它的重要意义。

理解意义和所指的区别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意义和所指涉及了不同的东西。从字面上说,

意义表示通过表达式本身可以把握的东西,而所指表示作为实体特别是具体实体存在于外界

的东西,比如亚里士多德、北京,_等等。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专名的所指时就容易理解,当

我们说一个句子的所指时就不容易理解。而在弗雷格的著作中,是没有这样的问题的。从字

面上说“意义”和“意谓”本身都是指通过表达式本身可以把握的东西,而不是指具体的实体。

因此,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意义”忠实于弗雷格使用的“Sinnl,,而“所指”不忠实于“Bedeu-

tu鳍”。这种理解上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弗雷格的著作,而是来自于翻译。让我们看看弗雷格是

怎么说的。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真和暇。这是他的一个

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但是他也说,从句的意渭是一个思想,概念词钓意谓是一个概念。思

想、真值和概念显然不是具体的实体。所有这些东西属于一个可能不涉及具体事物的领域。

此外,在

弗雷格的论述中有一个显著特征,’这就是意义和意谓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因伪句

子的意义是思想,而从句的意谓也是思想(间接意谓),因此弗雷格在意义和意谓之间撤出的

区别就不是对两种完全不同的、属于不同领域的东西做出的区别,比如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

东西和存在于外界的东

西之间的区别。弗雷格使用的“意义”和“意谓”这两个德文词,从字面

上说有类似的涵义,但是不完全相同,因而可以表明上述所有特征。

如上所述,根据弗雷格自己的论述,意义和意谓的区别产生于可判断内容,因此可以说

意义和意谓与句子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而在《论意义和意谓》中,弗雷格还说:“我们一般也

承认并要求句子本身有一个意谓石只要我们认识到句子的某一部分没有意谓,思想对于我们

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大概完全有理由不满足于一个句子的意义,而总是探讨它的意谓。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求,每个专名不但有意义,而且有一个意谓呢?为什么思想满泥,不了我们

呢?一般来说重要的是句子的真值。情况并非总是这样,比如,聆听一首史诗,除了语言本身

优美的声调外,句子的意义和由此唤起的想象和感情也深深吸引打动了我们。若是寻找真这

一间题,我们就会离开这些艺术享受,而转向科学的思考。……因此对我们来说,追求真就

是努力从意义推进到意谓。,,(〔25〕,第97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句子的意义和意谓有一种层次上

的区别。把握句子的意义是一个层次,把握句子的意谓是另一个更进一步的层次,我们可以

这样表达弗雷格的思想:

就句子内容来说有两个层次:层次i和层次,。层次:叫作思想,层次2叫作真值,真值可分为真和假。在接触句子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达到层次1而不必达到层次:。但是我们也可以

从层次1进到层次2。研究层次1与层次2是不同的,因为研究层次2是研究真假,而研究层次1不

是研究真假。

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意义和意谓之间的区别不是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区别,也不是

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处于外界中的那些属于不同领域的东西的区别。意义和意谓的区别只是

一种与句子内容相关的区别。它把内容分为两部分,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这种简单的区别

具有重要意义。

·

如果以“意谓”(meaning)来翻译“Bedeotung,,,就会反映出这种区别。从字面上说,“意

义”和“意谓”有些相似性,也有一些区别。如果我们说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即真和假,

从句的意谓是它的思想,概念词的意谓是它的概念,那么在意谓与真值、思想和概念之间似

乎就有一种联系。不论我们如何解释“意谓”这个词,

至少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适合于用

来解释真值、思想和概念这些词,因为它与这些概念的联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也许有人会说,把“Bedeutung”译为“所指”并不错,因为根据弗雷格的思想,真值即

真和假也是对象。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弗雷格把真值看作句子意谓的对象,但是如果我

们认为,由于专名的所指是对象,句子的所

指也是对象,因此可以把“Bedeutung”译为“所

指”,那么在解释弗雷格的思想时,就会产生一种十分严重的混淆。首先我们就要问,专名

所指的对象与句子所指的对象是不是相同意义上的对象。从弗雷格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它

们不是相同意义上的对象。一个专名所指的对象可以是外界的具体事物,而一个句子所指的

对象,即真值,却不能是外界的具体事物。因此专名所指的对象和句子所指的对象是不。同

的。

.’

一个专名所指的对象也可以不是外界的具体事物,而是一个抽象对象,比如数宇所指的

对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区别专名所指的对象既有具体的对象也有抽象的对象,

同时我们还必须在同样是抽象对象即专名所指的对象与真值之间做出区别。弗雷格正是这样

做的。例如他区别出两类函数,一类函数只有数作值,比如“xZ十yZ,,,另一类函数的值却总

是一个真值,噜如“xZ十y“一5”。在自然语言的句子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区别也存在于专名与

句子之间。

其次我们还要问:真值是什么样的对象?如上所说,由于真值和思想与句子内容联系在

一起,我们可以联系弗雷格所说的思想来考虑真值。在弗雷格看乘,思想是可以被把握的,

因此思想是对象。但是思想与外界的具体对象是不同的,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性,是永恒的和

不变的,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也不是我们内心的表象,它们属于第三领域—它们与句子内容相联系。我们看到,真值儿乎具有与此相同的性质,它们同样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也不是我

们内心的表象。在弗雷格看来,真值也是没有时间性的,真假本身也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说

它们也属于第三领域—它们与句子内容相联系。所以,即使我们说真值是对象,它们也不是与专名的对象同等意义上的对象,而是与想想同等意义上的刘像。

在做出这些区别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把“所指,,酬泽为对象,从而把“Bedeutung”

翻译为“所指”,就会为解释弗雷格的思想带来上述混淆。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对象的

意义上理解“Bedeutung”,如果我们在“对像”的意义上理解它,我祠就必须;区另崎各所指的

翻对象,还要区别专名所指的对象与真值所指的对象。但是应该说,这些问题是关于对象的

题,而不是关于“Bedeutung,,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弗雷格为什么要先谈专名的意义和意谓呢?为什么他把专名的意谓

说成是它们所指或所代表的对象?达米特认为,弗雷格把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看作当

然的,因为对他来说,所指这一概念起着语义值的作用,而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就是

所指这个概念的一部分(〔7〕,第172一173页)。我认为,达米特的这种

解释是正确的。但是,

为什么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就是弗雷格的意谓这一概念的一部分?它是如何起这一部

分的作用的?我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应该从弗雷格的逻辑观去寻找答案。

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作为逻辑学家,他就必须指出什么是真和如何研究它。他在

《概念文字》中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并建立了一个逻辑演算系统,以此他告诉我们如何研究

真。但是在自然语言中,我们如何研究真呢?弗雷格的方法是区别意义和意谓:句丫的意谓

是真值即真和假。这样,他就说明,由于逻辑研究真,因此在自然语言中,逻辑应该研究真

值,或者说从真值的角度去研究句子。在探讨自然语言的语句时,直观上说,从以单称词作

主语的简单句出发是很自然的。因此,他首先谈论专名的意义和意谓。我想这里可能还有另

一个原因,即最初他构造形式语言和逻辑系统时,引入了数学中的函数概念,而他对函数这

一概念又做了两个方向上的扩展。一方面他引入“二”、“<”、“>”,从一般函数扩展到等式,

从而实际上扩展到句子;另一方面从数扩展到具体的人物,比如凯撒。这样,他在自然语句

的范围内探讨逻辑问题时,就必须谈到专名。此外,有时我们可以不涉及句子的意义,而是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逻辑推理来探讨真。例如,我们不用知道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是

谁,就可以知道“贾宝玉爱林黛玉,并且贾宝玉爱,薛宝钗,所以贾宝玉爱林黛玉”这句子是真

的。但是有时我们不涉及句子的意义就无法知道一个句子是不是真的,特别是在以单称词为

主语的表达科学规律和历史事实的简单句子中,比如“弗雷格于1925年逝世”这个句子就是如

此。我们必须知道是否有一个人叫弗雷格,他是不是有“于1925年逝世”这种性质。考虑这样

的句子,必须与其中出现的专名联系起来,因此在决定这样的句子的真值时,必须考虑其中

出现的专名。所以专名的意谓是其载体这一思想在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中才具有重

要性。

以上研究说明,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而不能带

有成见,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深入地分析弗雷格关

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也有助于

我们理解弗雷格的本体论。显然,他的本体论的对象并不限于外在世界的具体事物,更不是

我们头脑中的表象,他的本体论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抽象实体,比如思想、真、假(如果我们

也考虑他的《算术基础》,则还有数)。我们可以谈论这些对象,研究它们的性质,并表达它

们的规律。这样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出发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弗雷格主要是从逻辑观点出

发的,他的方法主要也是

逻辑的。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为当代哲学所普遍接受,这说明,逻辑

的研究对于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Austin,J.L.(tr.):TheFoundationofArithmetie,Oxfox·d,1952.

[2〕Bell,David:Frege’5TheoryofJudge址ent,oxfod1979.

〔3〕Brando二,RobertB.:Frege‘5TeehoiealConeept:SomeReeentDe7elopmentsinFregeSyn-

thesized,(ed.)HaaPara众ta,L.and’Hi皿tikka,L.P下,.253一295,D.ReidolPubliohing

Company,1986.

〔4〕Currie,G.Frege:AnIntroductiontohisPhilosophy,1产heHarvestP:ess,Sussex,1982.

〔53Dumoett,M.:F:ege,p卜ilosoP勿ofLanguage,Znd.Edition,London,1981.

[6〕Dummett,M.:T五eInterPretationofFrege,5PhilosoP]纽y,Harvard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Massae五usett性,1981.

[7〕,Dummett,M.:FregeandotherphilosoPhers,oxfordl‘)91.

[8〕Frege,G。:BegriffssehriftundandereAufsaetze,ed.1.AngelelliZnd,Hildes五eim,1964.

[9〕Frege,G.:PosthumousWritings,trans.l〕yp.LongattdR.White.TheUniversity

ofChieagoPress,1979.

〔10〕Freg。,G.:NaehgelasoeneSehriften,hg.vooH、Hermes,F.Kaobartd,F.Kaulbaoh,

Hamburg,1969

[11〕Geaeh,p.andBlaek,M.:TranslationsFromthePhilo:,oPhyWritingsofGottlobFrege,

NewYork,1952.

〔12〕Grayling,A.C.:AnIntroduetiontoPhil000phicalLogie,T]: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2.

〔13〕Heijenoort,J.van:FromFregetoG6del,HarvardUniversityPreso1967.

〔14〕KriPke,5.:NamingandNeeessity,oxford1979.

[15〕Patzig,G一GottlobFrege,LogiseheUntersuehungen,K;leineVandenhoeek一Reihe,1976.

[16〕Patzig,G,:GottlobFrege,Funktion,Begriff,Bedeutung,E:leinevandenhoeek一Reilie,1980.

〔17〕Resnik,MichaelD.:ThecontextPrineiPleinFrege,5PhilosoPhy,inPhilosoPhyandpheno-

menologiealResearehxxvll1967.

[151Resnik,Miehae]D.:Frege‘5contextprineiPle,Revisitedi,,StudienzuFregeed,Schirn,M.

·

111PP35一49.

t19]Russell,B.:onDenoting,inLogieandKnowledgeed.byR.C.Mareh,London1956,PP.41-

56.

[20]Sluga,H,:GottlobFrege,London1980.

[21〕Strawso。,P.F.:philo、oPhiealLogie,0:fordUniver、ityPre3,1976.

[22」Tugendhat,E.:TheMeaningof“Bedeutung,,inFrege,AnalysisVol.30,1970.pP.177一189.

[23」Yourgrau,P.:FregeonTruthandReferenee,Notrel)ameJournalofFormalLogie,

vol.28,1959,No,1,PP.152一138.

[241Wright,Ct:Frege,,ConeePtionofNumbersAsobjeets,沪山erdeenUniveroityPress,1982.

[25」《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王炳文校,商务印书馆,1992(即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62

仪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

王路

在现代的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中,意义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这

一理论的讨论,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论题都追溯到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论述,甚至有人据

此称弗雷格是语言哲学之父,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和方

面对弗雷格的论述提出批评。无论这些桂冠是否名符其实,不管这些批评是否合乎实际,它

们至少说明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极为重要。本文试图论述、分析弗雷格的这一重要

思想,并对它做出正确的评价。

弗雷格在其划时代的著作《概念客字—一种按照算术的形式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1879)中,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并以这种语言建立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在这一过程

中,他谈到“同一”的问题。他指出,在引入同一符号时,即当一个同一符号把两个符号联系

起来时,就产生意谓方面的问题,因为符号有时表示内容,有时表示符号自身。比如,a=b

是表示a和b这两个符号同一,还是表示它们代表的内容同一呢?但是在《概念文字》中,弗

雷格只是提出这个问题,而没有展开讨论。

1892年,弗雷格发表了《论意义和意谓》这篇著名文章,详细探讨了《概念文字》中提出的

这个问题。他认为,相等(同一)关系既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对象的名字或

符号之间的关系。这其中隐含着极其复杂的问题。他区别出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意谓

这三种东西,并把这一区别应用于专名和句子,探讨了专名的意义和意谓,特别是详细探讨

了句子的意义和意谓,提出句子的意义是其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其真值这一著名论断。但是

在这篇文章中,他没有探讨概念词的意义和意谓,他明确地说:“对于概念和关系应在另一篇

论文中更详细地讨论。”(〔25〕,第91页)

在完成《论意义和意谓》的同时,弗雷格写了一部著作,题为“施劳德逻辑”。该书第二部

分的标题是《对意义和意谓的解释》。这里他详细讨论了概念词的意义和意谓,他指出,概念

词的意谓不是对象,而是概念。但是该书在他生前没有出版。后来该书第一部分遗失,第二

部分被收入他的遗著中。

弗雷格说:“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是这样的,相应于符号,

有确定的意义;相应于这种意义,又有某一个意谓,而对于一个意谓(对象),不仅有一个符补招

号”(〔25〕,第92页)。从这段话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区别出兰种东西: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

号的意谓。

这里应该注意一个间题,弗雷格是把符号与专名混在一

起谈的。一方面,他把名称、语

词组合

、文字符号都归为符号,另一方面,他又说,他把符号和专名理解为任意的标记,它

代表一个专名,其意谓是一个确定的对象。这两种用法显然是不一样的,前面一种符号范围

要宽泛一些,后面一种符号的范围则比较狭窄,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从弗雷格的思想来看,他在《概念文字》中给出一种形式语言,这是一种人工语言符号,

他理解的符号肯定不会不包含这种符号。他在谈论“相等”时,考虑的情况是a二b这样的公

式,而这又是在《概念文字》中提出的问题,因此他说的符号也不会与《概念文字》中的公式符

号没有关系。此外,‘在数学中,a和b只表示个体对象,这里以a=b为例来讨论,就很容

易把符号和名称等同起来,而且弗雷格所说的符号也常常包括自然语言。因此,弗雷格所说

的符号指的是一般意义的符号,比如,他的形式语言是符号,他举例的“a二b,,是符号,“离

地球最远的天体”也是符号。-

上面那段话说明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还有某个意谓,但是弗雷格在另一个地方说,这

是一般情况,也有例外情况,即一个符号有意义,但没有意谓。比如“离地球最远的夭体”有

意义,但它是否有一个意谓,则令人怀疑;“最小的收敛级数”有意义,但没有意谓。这样弗

雷格就区别出符号的意义和意谓的两种关系,其一,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有某个意谓;其

二,一个符号有某种意义,没有意谓。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弗雷格把这种对意义和意谓的区

别应用到专名和语句上,得出十分重要的结论。

二在弗雷格的论述中,有两种专名:一种是广义的专名,一种是狭义的专名,他常常

使用的是广义的专名,而且对此有明确的说明:“一个单一对象的标记也可以由多个语词或其

它的符号组成。为了简便起见,这些标记均可以称为专名,’(〔25〕,第91页)。有时,‘他也提到

“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真正的专名”(〔25〕,第91一92页)。这两种专名显然是不同的,后一种专

名就是一个人的名字,推而广之,是单一事件、单一地点、单一事物的名字,等等,而前一

种专名显然不限于这样的名字,至少包含像摹状词那样的东西。这说明,弗雷格知道单一事

物的名字(真正的专名)和它的摹状词(专名)是有区别的。

弗雷格对专名的意谓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一个专名的意谓是我们以它所表示的对象本

身”(〔25〕,第94页)。从弗雷格的论述来看,专名的意谓就是专名所代表的那个东西。比如“晨

星”是个专名,它的意谓是它所代表的那颗行星。但是奇怪的是看不到弗雷格对专名的意义

的详细说明。

弗雷伶多次谈到符号有意义,专名有

意义,一个词有意义。但什么是意义,他却没有像

对专名的意谓那样做出明确的说

明,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个比喻来理解他所说的“意义”。

他比喻说,有人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这样就有三个东西:一是月亮,二是望远镜中物镜所显

示的真实图象,三是观察者视网膜上的图象,观察月亮是通过二和三实现的。这里,他把一

比作意谓,把二比作意义,把三比作表象,他说,望远镜中的图象“是客观的,因为它可供许

多观察者使用”(〔25〕,第94页)。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语词和符号的意义是客观的、固定

的、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可以被许多人所把握和共同使用。-弗雷格认为符号有意义和意谓这“息想也造用于直陈句,‘这祥就区别出直陈句的意义和

意谓。他认为直陈句包含着一个思想,思想就是直陈句的意义。对于思想,他说:“我用‘思想,

不是指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指思维的客观内容,它能够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25〕,第

96页)。在这段话中,“思维的客观内容”的意思是不太确切的,但是“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

这句话和弗雷格在描述专名的那个比喻中所说的“可供许多观察者使用”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是一样的。由此出发就可以看出,弗雷格讲的思想是指语句本身具有的含义,不包含人的主

泌因素,这与传统逻辑所说的命题的意思差不多。

弗雷格认为,直陈句的意谓就是句子的真值。什么是句子的真值呢?他说:“我们把句子

中的真值理解为句子是真的或句子是假的情况,再没有其它情况”(〔25〕,第97页)。这就是说,

句子的真值是句子的真或句子的假。这样,弗雷格明确地说明句子有意义和意谓,他通过举

例说明了句子的意义和句子的意谓之间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是两个句子:“晨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1n’’昏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

体”,弗雷格认为这两个句子的思想是不同的,一个人若不知道晨星是昏星,可能会认为一个

句子是真的,·而另一个句子是假的。因此思想不是句子的意谓,而是句子的意义。这个例子

说明,两个同样意谓的句子可以表达得不同,也可以得到不同真值的认识。这是因为句子的

表达与句子的真假是不同的,即句子的意义和句子的意谓是不同的。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句子:“奥德赛在沉睡中被放到伊萨卡岸上”。弗雷格认为,这个句子

显然有意义,但其真值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考虑这个句子的意义,而不考虑这个句子的真

值,这样只要考虑句子部分的意义就够了。我们也可以考虑句子的真值,这样就必须考虑这

个句子部分的真值。但是奥德赛这个名字是否有意谓是不

确定的,这样就无法确定整个句子

是否有意谓,因而无法确定整个句子的真值。这个例子说明,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与认识

个句子的意谓是不同的。它还说明,句子的真值与句子部分的意谓有关,在这个例子中,则

是和句子中的专名有关。

除了区别句子的意义和意谓,弗雷格还阐明了句子真值的两种重要性质。

第一种性质:“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即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当句子

的一部分被意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个表达式替代时,句子的真值必然保持不变”(〔25〕,第

98页)。

第二种性质:,’t口果一个句子的真值就是它的意谓,那么一方面所有真句子就有相同的意

谓,另一方面所有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意谓”(〔25〕,第98一99页)。

弗雷格对这两种性质没有展开说明。表面上看,他只是在此之后依据这两种性质检验了

语言中的情况,从而证实这两种性质的合理性。而实际上,联系他关于概念文字的思想,就

很容易理解这两种性质。在构造概念文字时,他引入了断定符号,一个带断定符号的表达式

相当于一个判断,即对思想的真或假的断定,比如,卜A即是对A的真的判断,卜A是对A的假

的判·断,一个思想只有这两种情况。对所有真的思想来说,只有卜这一种情况,对所有假的思

想来说,只有卜这一种情况,这恰恰就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性质。在构造概念文字时,当引入函

数和自变元之后,就产生代入的问题,在弗雷格思想中,自变元隶属于函数的一部分,自变

元的变化带来了函数的变化,但是代入等值的自变元、函数值不变,这恰恰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性质。这两种性质对于弗雷格构造他的概念文字和建立逻辑演算系统极为重要,因此在

《论意义和意谓》这里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里是对他在概念文字中得出的这两种性

质的应用,或春说是他把对.形式语言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一般语言情况上,得出的普遍性的结

论。

从第一种

J

性质来看,区别出句子整体和句子部分,这样就涉及句子的意谓和句子部分的

意谓的关系。在自礁语言中,一个句子的都分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

比如

从句,因证匕鸟上就有这样的问题:句子的意谓是一个真值,这对从句是否同样有效?具

体地说,句子有意义和意谓,从句也就有意义和意谓,L但是由于从句是句子的一部分,那么

从句的意义是不是一般所说的句子的意义,从句的意谓,即真值,是不是一般所说的句子的意

谓,即真值?弗雷格从名词从句、同位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的结

论是:句子表达思想,而从句有时只表达思想的一部分;句子的

意谓是真值,而当从句只表

达思想的一部分时,它的意谓不是真值;句子的意义包含一个思想,而从句的意义除包含一

个思想外,还包含另一个思想的一部分(因为它只

表达主句的一部分),这时,从句的意谓是

一个真值,却不限于这个真值。因此,把一个从句代之以另一个具有同样真值的从句并不总

是损害整个主从复合句钓真值。

弗蕾格在《论意义和意谓》中没有讨论概念的意义和意谓,但是在《对意又和意谓的解椰

中却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概念词也可以区别出意义和意谓,“相应于每个概念词或专名,

一般都有一个意义和一个意谓”(〔10),第128页),“在科学中和任何我们探讨真这一问题的地

方,我们都不会满足于意义,而是把一个意谓与专名和概念诃结合起来”(同上)。这些论述和

《论意义和意谓》中的有关论述是极为相似哟。户

在弗雷格区别概念词的意义和意渭的地方,同样投有对意义进行说明,而是只说明了意

谓。他认为概念词的意谓既不是由一个对象也不是由几个对象形成的,而是一个概念。逻辑

关系有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也有一个概念处于另一个概念之下,但是这种关系只是

直接地与概念有关,间接地才与概念词有关,因此不应该混淆这种区别。应该指出,若想说

明弗雷格关于概念的论述,绝不是这里所能允许的。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在弗雷格的嘟想中,

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通常意义下的概念的外延不是概念词的意谓,绝不能把内.涵和外延的

划分与意义和意谓的区别混淆起来,绝不能把概念和对象的划分与意义和意谓的区别i剐肴起

来。

弗雷格使用的“意谓”(Bedeutung)一词,英文的通用译法是“所指”(referenee)。在有关弗

雷格思想的讨论中,·有许多问题是由这个英文译名产生的。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展开对这些

间题的讨论,我仅想指出,译法的不同实际上造成了对弗雷格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我国学术界以前也根据英文翻译而采用“所指”这一术语,这就是说,它不是从德文

B’edeutuhg”翻译过来的,而是从英文的“refere二e”翻译过来的。‘“指”作名词表示手指,作动

词表示用手指向某物的动作;“所”是个虚词,本身没有意思。二者结合起来,“所指”的意思

是“被指的东西”,以“所指”作‘吧edeutung”的翻译,把具体的东西理解为“被指的东西”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把真和假理解为“被指的东西”就会有很大困难,因伪用手指无法去指真

和假。因此从中文“所指”出发,很难理解真和假怎么成了句子的“所指”*。实际上,中文的

这种译法带来的骗差恰恰是英译名“referencel,造成

的。中文“所指分作为译名是比较忠实于

“reference,,的,因为“reference”恰恰有“指的行为”这种涵义。艇示则在英语国家中不会出现这

样一种现象:人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所指,却不难理解专名l的倾灌缸12〕

,第34页;〔23〕,第132页)。

作为翻译,当然最好是选择一个可以全懒映躺巍巍想跳闹,“所指”显然不是这样一个词。即使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词,我们至少应该找一个适洽牙“反映他的主要思想的词,而

“所指”也不是这样一个词,因此我们不禁要伺,为什会用“所指价来翻译Bedeutung呢?

我认为,这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所指”(referenc心似乎与弗雷格在《论意义和

意谓》开始时谈论的“Bedeutung,,并无相悖之处。第二,罗素在《论指谓》(《onDenoting》)

这篇文章中探讨了专名和摹状词的问题,建立了摹状词理论。他提到弗雷格,并批评了弗雷

格关于专名的说法。自这篇文章起,探讨专名问题必谈罗素这篇文章,由此必谈弗雷格,因

此认为弗雷格有一个专名理论,并在罗素的“指谓”的意义上把弗雷格的“Bedeutu略”翻译为

“所指”似乎是很自然的。

第三,在传统逻辑和哲学中,概念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区.别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

种方法几乎是人人皆知并且用来得心应手。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在专名的情况中把弗雷格

的“Bedeutung”译为“所指”。以晨星为例,晨星的意义就像是它的内涵,根据它我们可以理

解这个词,而晨星的所指就像是它的外延,以此我们可以指一颗行星,并说这是这个词指称

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意义和内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字的内容联系起来,而所指和外延与一

个词或一个名字所代表的对象联系起来。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在专名区别出意义和所指,而

在概念区别出内涵和外延。但是这种理解与弗雷格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为弗雷格在探讨概

念词的意义和意谓时告诫我们不要把意义和意谓的区别与内涵和外延的区别混淆起来。

(〔9〕,第128页)

第四,“meaning”一词在20世纪哲学中有一种专门的意义,而且它的使用常常与我们的

理解或语义学联系起来。比如,在语言哲学中,意.义理论(theoryofmeaning)是有专门涵

义的。在意义理论的框架下,人们研究句子的意义和所指,研究句子部分的意义和所指,其

中包括专名的意义和所指,因此“意义”是更宽泛的概念。如果把“Bedeutung”翻译为“mean-

ing”,似乎扩大了“Bedeutung”的涵义,而且由于把“Bodeutun8;’’只看作与世界中的具体对

象相联系,因而根本就不能把它翻译成“meaning”。

此外,在学术界围绕“Bedelltung”的译法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而且这确

实说明些问

题。一方面,1958年,英国出版了《大英哲学百科全书》,达米特在他写的“弗雷格”这一条目

中,把“Bedeutung”译为“meaning”,而在一5年以后的1973年,当他出版他的名著《弗雷格的

语言哲学》时,他把“Bedeutung”译为“reforenee,,。很可能

他开始时不同意把“Bedeutung”译

为“r“fer“n““”,但是由于“r“f“r“n“e”这种译法已广为接受了,他不得不改变他的翻译。.另一

方面,Geach和Black于1952年出版了他们的译著《弗雷格哲学著作翻译》。在这一版本中,.他

中文的另一个译法是“指称”,“称”当命名、称呼讲,因而问题没有改变。们把“Bedeutung”译为“referenee”,但是到了1980年该书出版第三版时,他们把“Bedeutung”

又改为“meaning”。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使弗雷格的术语使用在所有翻译中一致起来”(第

三版序)。但是他们为什么不用“reference”作为统一的翻译术语呢?如果人们想在对一个词的

两种译法中做出取舍,当然应该保留那个更好的、更合适的译法。而Geach和Black改变翻译

的做法表明他们实际上接受了Long和White的批评(〔g〕,第vi一vii页)。如果一个翻译不给我

们理解弗雷格的思想造成障碍,这个翻译就是好的。但是“所指”一词的翻译情况显然不是这

样。(关于止述历史,详见拙文《走访达米特》,载《哲学动态》1993年第7期)

以上讨论似乎仅仅是翻译和术语的问题,其实不然。对于解释弗雷格的,思想,以上讨论

是有重要意义的,下面我通过解释弗雷格的思想来说明它的重要意义。

理解意义和所指的区别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意义和所指涉及了不同的东西。从字面上说,

意义表示通过表达式本身可以把握的东西,而所指表示作为实体特别是具体实体存在于外界

的东西,比如亚里士多德、北京,_等等。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专名的所指时就容易理解,当

我们说一个句子的所指时就不容易理解。而在弗雷格的著作中,是没有这样的问题的。从字

面上说“意义”和“意谓”本身都是指通过表达式本身可以把握的东西,而不是指具体的实体。

因此,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意义”忠实于弗雷格使用的“Sinnl,,而“所指”不忠实于“Bedeu-

tu鳍”。这种理解上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弗雷格的著作,而是来自于翻译。让我们看看弗雷格是

怎么说的。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真和暇。这是他的一个

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但是他也说,从句的意渭是一个思想,概念词钓意谓是一个概念。思

想、真值和概念显然不是具体的实体。所有这些东西属于一个可能不涉及具体事物的领域。

此外,在

弗雷格的论述中有一个显著特征,’这就是意义和意谓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因伪句

子的意义是思想,而从句的意谓也是思想(间接意谓),因此弗雷格在意义和意谓之间撤出的

区别就不是对两种完全不同的、属于不同领域的东西做出的区别,比如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

东西和存在于外界的东

西之间的区别。弗雷格使用的“意义”和“意谓”这两个德文词,从字面

上说有类似的涵义,但是不完全相同,因而可以表明上述所有特征。

如上所述,根据弗雷格自己的论述,意义和意谓的区别产生于可判断内容,因此可以说

意义和意谓与句子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而在《论意义和意谓》中,弗雷格还说:“我们一般也

承认并要求句子本身有一个意谓石只要我们认识到句子的某一部分没有意谓,思想对于我们

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大概完全有理由不满足于一个句子的意义,而总是探讨它的意谓。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求,每个专名不但有意义,而且有一个意谓呢?为什么思想满泥,不了我们

呢?一般来说重要的是句子的真值。情况并非总是这样,比如,聆听一首史诗,除了语言本身

优美的声调外,句子的意义和由此唤起的想象和感情也深深吸引打动了我们。若是寻找真这

一间题,我们就会离开这些艺术享受,而转向科学的思考。……因此对我们来说,追求真就

是努力从意义推进到意谓。,,(〔25〕,第97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句子的意义和意谓有一种层次上

的区别。把握句子的意义是一个层次,把握句子的意谓是另一个更进一步的层次,我们可以

这样表达弗雷格的思想:

就句子内容来说有两个层次:层次i和层次,。层次:叫作思想,层次2叫作真值,真值可分为真和假。在接触句子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达到层次1而不必达到层次:。但是我们也可以

从层次1进到层次2。研究层次1与层次2是不同的,因为研究层次2是研究真假,而研究层次1不

是研究真假。

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意义和意谓之间的区别不是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区别,也不是

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处于外界中的那些属于不同领域的东西的区别。意义和意谓的区别只是

一种与句子内容相关的区别。它把内容分为两部分,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这种简单的区别

具有重要意义。

·

如果以“意谓”(meaning)来翻译“Bedeotung,,,就会反映出这种区别。从字面上说,“意

义”和“意谓”有些相似性,也有一些区别。如果我们说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即真和假,

从句的意谓是它的思想,概念词的意谓是它的概念,那么在意谓与真值、思想和概念之间似

乎就有一种联系。不论我们如何解释“意谓”这个词,

至少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适合于用

来解释真值、思想和概念这些词,因为它与这些概念的联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也许有人会说,把“Bedeutung”译为“所指”并不错,因为根据弗雷格的思想,真值即

真和假也是对象。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弗雷格把真值看作句子意谓的对象,但是如果我

们认为,由于专名的所指是对象,句子的所

指也是对象,因此可以把“Bedeutung”译为“所

指”,那么在解释弗雷格的思想时,就会产生一种十分严重的混淆。首先我们就要问,专名

所指的对象与句子所指的对象是不是相同意义上的对象。从弗雷格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它

们不是相同意义上的对象。一个专名所指的对象可以是外界的具体事物,而一个句子所指的

对象,即真值,却不能是外界的具体事物。因此专名所指的对象和句子所指的对象是不。同

的。

.’

一个专名所指的对象也可以不是外界的具体事物,而是一个抽象对象,比如数宇所指的

对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区别专名所指的对象既有具体的对象也有抽象的对象,

同时我们还必须在同样是抽象对象即专名所指的对象与真值之间做出区别。弗雷格正是这样

做的。例如他区别出两类函数,一类函数只有数作值,比如“xZ十yZ,,,另一类函数的值却总

是一个真值,噜如“xZ十y“一5”。在自然语言的句子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区别也存在于专名与

句子之间。

其次我们还要问:真值是什么样的对象?如上所说,由于真值和思想与句子内容联系在

一起,我们可以联系弗雷格所说的思想来考虑真值。在弗雷格看乘,思想是可以被把握的,

因此思想是对象。但是思想与外界的具体对象是不同的,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性,是永恒的和

不变的,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也不是我们内心的表象,它们属于第三领域—它们与句子内容相联系。我们看到,真值儿乎具有与此相同的性质,它们同样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也不是我

们内心的表象。在弗雷格看来,真值也是没有时间性的,真假本身也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说

它们也属于第三领域—它们与句子内容相联系。所以,即使我们说真值是对象,它们也不是与专名的对象同等意义上的对象,而是与想想同等意义上的刘像。

在做出这些区别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把“所指,,酬泽为对象,从而把“Bedeutung”

翻译为“所指”,就会为解释弗雷格的思想带来上述混淆。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对象的

意义上理解“Bedeutung”,如果我们在“对像”的意义上理解它,我祠就必须;区另崎各所指的

翻对象,还要区别专名所指的对象与真值所指的对象。但是应该说,这些问题是关于对象的

题,而不是关于“Bedeutung,,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弗雷格为什么要先谈专名的意义和意谓呢?为什么他把专名的意谓

说成是它们所指或所代表的对象?达米特认为,弗雷格把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看作当

然的,因为对他来说,所指这一概念起着语义值的作用,而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就是

所指这个概念的一部分(〔7〕,第172一173页)。我认为,达米特的这种

解释是正确的。但是,

为什么一个专名的所指是它的载体就是弗雷格的意谓这一概念的一部分?它是如何起这一部

分的作用的?我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应该从弗雷格的逻辑观去寻找答案。

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作为逻辑学家,他就必须指出什么是真和如何研究它。他在

《概念文字》中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并建立了一个逻辑演算系统,以此他告诉我们如何研究

真。但是在自然语言中,我们如何研究真呢?弗雷格的方法是区别意义和意谓:句丫的意谓

是真值即真和假。这样,他就说明,由于逻辑研究真,因此在自然语言中,逻辑应该研究真

值,或者说从真值的角度去研究句子。在探讨自然语言的语句时,直观上说,从以单称词作

主语的简单句出发是很自然的。因此,他首先谈论专名的意义和意谓。我想这里可能还有另

一个原因,即最初他构造形式语言和逻辑系统时,引入了数学中的函数概念,而他对函数这

一概念又做了两个方向上的扩展。一方面他引入“二”、“<”、“>”,从一般函数扩展到等式,

从而实际上扩展到句子;另一方面从数扩展到具体的人物,比如凯撒。这样,他在自然语句

的范围内探讨逻辑问题时,就必须谈到专名。此外,有时我们可以不涉及句子的意义,而是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逻辑推理来探讨真。例如,我们不用知道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是

谁,就可以知道“贾宝玉爱林黛玉,并且贾宝玉爱,薛宝钗,所以贾宝玉爱林黛玉”这句子是真

的。但是有时我们不涉及句子的意义就无法知道一个句子是不是真的,特别是在以单称词为

主语的表达科学规律和历史事实的简单句子中,比如“弗雷格于1925年逝世”这个句子就是如

此。我们必须知道是否有一个人叫弗雷格,他是不是有“于1925年逝世”这种性质。考虑这样

的句子,必须与其中出现的专名联系起来,因此在决定这样的句子的真值时,必须考虑其中

出现的专名。所以专名的意谓是其载体这一思想在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中才具有重

要性。

以上研究说明,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而不能带

有成见,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深入地分析弗雷格关

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也有助于

我们理解弗雷格的本体论。显然,他的本体论的对象并不限于外在世界的具体事物,更不是

我们头脑中的表象,他的本体论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抽象实体,比如思想、真、假(如果我们

也考虑他的《算术基础》,则还有数)。我们可以谈论这些对象,研究它们的性质,并表达它

们的规律。这样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出发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弗雷格主要是从逻辑观点出

发的,他的方法主要也是

逻辑的。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为当代哲学所普遍接受,这说明,逻辑

的研究对于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Austin,J.L.(tr.):TheFoundationofArithmetie,Oxfox·d,1952.

[2〕Bell,David:Frege’5TheoryofJudge址ent,oxfod1979.

〔3〕Brando二,RobertB.:Frege‘5TeehoiealConeept:SomeReeentDe7elopmentsinFregeSyn-

thesized,(ed.)HaaPara众ta,L.and’Hi皿tikka,L.P下,.253一295,D.ReidolPubliohing

Company,1986.

〔4〕Currie,G.Frege:AnIntroductiontohisPhilosophy,1产heHarvestP:ess,Sussex,1982.

〔53Dumoett,M.:F:ege,p卜ilosoP勿ofLanguage,Znd.Edition,London,1981.

[6〕Dummett,M.:T五eInterPretationofFrege,5PhilosoP]纽y,Harvard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Massae五usett性,1981.

[7〕,Dummett,M.:FregeandotherphilosoPhers,oxfordl‘)91.

[8〕Frege,G。:BegriffssehriftundandereAufsaetze,ed.1.AngelelliZnd,Hildes五eim,1964.

[9〕Frege,G.:PosthumousWritings,trans.l〕yp.LongattdR.White.TheUniversity

ofChieagoPress,1979.

〔10〕Freg。,G.:NaehgelasoeneSehriften,hg.vooH、Hermes,F.Kaobartd,F.Kaulbaoh,

Hamburg,1969

[11〕Geaeh,p.andBlaek,M.:TranslationsFromthePhilo:,oPhyWritingsofGottlobFrege,

NewYork,1952.

〔12〕Grayling,A.C.:AnIntroduetiontoPhil000phicalLogie,T]: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2.

〔13〕Heijenoort,J.van:FromFregetoG6del,HarvardUniversityPreso1967.

〔14〕KriPke,5.:NamingandNeeessity,oxford1979.

[15〕Patzig,G一GottlobFrege,LogiseheUntersuehungen,K;leineVandenhoeek一Reihe,1976.

[16〕Patzig,G,:GottlobFrege,Funktion,Begriff,Bedeutung,E:leinevandenhoeek一Reilie,1980.

〔17〕Resnik,MichaelD.:ThecontextPrineiPleinFrege,5PhilosoPhy,inPhilosoPhyandpheno-

menologiealResearehxxvll1967.

[151Resnik,Miehae]D.:Frege‘5contextprineiPle,Revisitedi,,StudienzuFregeed,Schirn,M.

·

111PP35一49.

t19]Russell,B.:onDenoting,inLogieandKnowledgeed.byR.C.Mareh,London1956,PP.41-

56.

[20]Sluga,H,:GottlobFrege,London1980.

[21〕Strawso。,P.F.:philo、oPhiealLogie,0:fordUniver、ityPre3,1976.

[22」Tugendhat,E.:TheMeaningof“Bedeutung,,inFrege,AnalysisVol.30,1970.pP.177一189.

[23」Yourgrau,P.:FregeonTruthandReferenee,Notrel)ameJournalofFormalLogie,

vol.28,1959,No,1,PP.152一138.

[241Wright,Ct:Frege,,ConeePtionofNumbersAsobjeets,沪山erdeenUniveroityPress,1982.

[25」《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王炳文校,商务印书馆,1992(即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62


相关文章

  • 王路:从"是"到"真":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王路:从"是"到"真":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标签: 西方哲学 ● 王路 从古希腊到今天,西方哲学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语言哲学与传统哲学,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几乎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形态.如果可以用 ...查看


  • 论指代与意谓的差异
  • 摘 要:在中世纪,指代和意谓被哲学家看作是词项的两种性质,本文以中世纪著名哲学家威廉·奥卡姆的思想为代表,区分指代和意谓的不同,从而为人们进一步理解中世纪词项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指代:意谓:中世纪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 ...查看


  • 哲学创新的意义第二讲
  • 再谈哲学创新的意义 (刘立群2016年3月19日20:30-22:00微信群"全球未来论坛") 各位朋友晚上好! 谢谢微信群的管理人员和主持人徐先生.很高兴再次和大家通过微信群进行学术交流.我报告题目是"再谈哲 ...查看


  • 普遍语言的两个设想
  • 作者:周祯祥周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09)05-0029-005 一 引言 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莱布尼茨有一段著名的语录: &q ...查看


  •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回眸与展望(一)
  • 0 引言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很多人看作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因此成了20世纪后半个世纪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当红话题.而且,直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对这一转向的讨论热情 ...查看


  • 弗雷格的语义学及其本质特征 - 社科网-社科网
  • 第21卷, 第6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 21 No. 62004年12月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Dec. ,2004 弗雷格的语义学及其本质特征 胡瑞娜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查看


  • 胡塞尔论意义即意向相关项
  • 作者:R·麦金泰尔D·W·史密斯 翻译:张浩军 张浩军,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世界哲学 2011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一.作为意义的意向相关项 本文研究埃德蒙德·胡塞尔的意义观(conception of mean ...查看


  • 专名的涵义和指称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梳理,以及对专名无涵义论和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涵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它会随着其所指称的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专名 涵义 指称 一.专名的涵义和指称 最初引入" ...查看


  • 自然主义的回归
  • 作者:江怡 国外社会科学 1995年11期 在本世纪英美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通常被认为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哲学家弗雷格的思想.弗雷格的贡献不仅表现在逻辑和数学领域,重要的在于他把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替换为语言哲学问题,用语言哲学取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