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噪音与健康》

教 案

主题四:《噪音与健康》教案(3课时)

一、主题内容分析

《噪音与健康》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实践与探究”环节从《哪里有噪音》《噪音的危害》《噪音的防治》三个活动安排教学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噪音的来源,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噪音污染的危害来突出控制噪音污染的重要性,并且我们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噪音污染可以控制的方面。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起不制造噪音,做一位文明的小公民。

二、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2、知道噪音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危害。

3、知道减少噪音有那些措施。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例如:实地考察、设计问卷、采访环保局、医院等专家、查阅资料等;展示的方式有:录音录像资料、网页、图表、报告、手抄报等。

第1课时《活动1:哪里有噪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哪里有噪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一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思维碰撞,初步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交流、探究、调查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

2、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五、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提出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基于问题的学习: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学习。

六、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师:准备调查表等,有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课件,整合有关“我与我的好朋友”方面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源,以及激发情感的故事和音乐,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准备铁皮、玻璃。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体验不同的音音,引出噪音。

1、(出示)MP4同学们都认识这是什么吧?你们经常用它做什么?(听歌) 老师用MP4录制了几种不同的音音,你们想听吗?请你闭上眼睛,静静的走进音音的世界。(播放音音:一段是鸟叫,一段是水音,一段是天籁之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继续听:让学生用铁皮刮玻璃发出音音。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师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好听的,优美的,让人舒服的音音,也有嘈杂的,刺耳的,让人烦噪的音音,这就是噪音(板书)

(二)走进生活,寻找身边的噪音。

我们是用什么器官感受到音音的?(耳朵——称为听觉器官)

谁知道3月3日是什么节日?(多媒体演示《爱耳日》小知识)

那你的身边有没有噪音,想一想,噪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小组内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然后汇报。

汇报预设:

1.交通运输噪音。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音已成了交通噪音的元凶,占城市噪音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音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噪音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音。这也是室内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 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音响。这些音 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

泵房都比较严 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 的噪音。

3.城市建筑噪音。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音,建筑施工现场噪音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音、餐厅、公共汽车、旅 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占城市噪音的 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音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音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近几年家庭卡拉 OK机广泛流行,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幸福,沉醉于自我的享受之中,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噪音的污染强度。

(三)利用测试,深入感知什么是噪音。

我们学校里有没有噪音?(有的说有,有说说没有)

我们来做个实验测试一下好不好?这是专门用来测试噪音的分贝计,有时也叫dB计(出示分贝计实物,并板书)dB是表示什么,谁知道?dB表示分贝,是音音的单位。

嘘!,我们先用分贝计测试安静的教室的音音。(板书:安静的教室)

好,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数字是多少?(学生交流)

我们来取个平均数大约是41分贝。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你平时说话的音音大约是多少分贝?(一学生回答,同时测出回答问题时的音音的分贝数,板书。)

那你再猜猜课间吵闹音又大约是多少分贝呢?(学生猜测、交流)

老师在课间用分贝计测试过,大约是95分贝。(板书)

到底多少分贝的音音才是噪音呢,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规定标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国家规定的噪音的标准图表。)

谁来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

师小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连我们平时说话的音音的分贝都是超标的,又何况是下课的喧哗音呢!

(四)汇报交流,活动延伸。

走向社会指导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音来源的调查报告。

八、板书设计

哪里有噪音

交通运输

工业机械

噪音来源 城市建筑

家用电器

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

九、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只定位在对朋友的理解和认识上,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生活实例和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悟。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及如何正确交朋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是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亮点:任务驱动式的问题探究。本节课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有了这样的内心驱动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思路。

一点不足:通过本课的设计及实施,发现有些学生不善于探究,合作能力不强。但同时这也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这也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当今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第2课时《活动2:噪音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危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

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2.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噪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调查结果展现给学生。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朋友之间相处的办法。

2.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教学环境与媒体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噪音的来源,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

小组交流,交流完汇报。

学习指导语: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二)学习与探究

教师指导语:噪音对人们有哪些影响? 噪音的危害有哪些?

让我们从身边去寻找答案,调查了解,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汇报:

(1)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阈移

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

暴震性耳聋:突然发生巨大声响(140-160dB)引起的听觉器官急性损

 噪声可以诱发其它疾病

 心脏病

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 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 伤害视觉功能

 对血液成分造成影响

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2) 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

力下降等心理症状。

 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

脾气暴躁。

 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3)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降低通信效率

 损坏建筑物

 干扰自动化机械设备和仪器

 掩蔽效应使生活中更易发生事故

(三)总结与交流

教师指导: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调查活动中你是如何获得结果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畅谈收获:小组之间穿插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收获。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小结:让学生在分享经验和收获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出没有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七、板书设计:

噪音的危害

八、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本节课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情景的创设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亮点:本课注重有效的创新情境模式,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小组探究和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多样化,如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更是培养了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但是少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的不积极,和其他同学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我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第3课时《活动3:噪音的防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防治》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里的第三个活动。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我还想研究”五个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防治有一定的了解,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3.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学习方法: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怎样控制噪音呢?我们这节课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问题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运用技术措施防治噪声污染。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噪声,制订不同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对消声、隔声、减振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订技术规范,指导和规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和工程建设活动,保证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和设施建设质量,发挥防噪降噪的作用。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营造隔音林。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3: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六、板书设计:

噪音的防治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七、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亮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不能“越位”。在本节课中,不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做计划,教师全是大放手,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形散神不散”,教师把握关键时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如: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对学生计划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补充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噪音与健康》

教 案

主题四:《噪音与健康》教案(3课时)

一、主题内容分析

《噪音与健康》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实践与探究”环节从《哪里有噪音》《噪音的危害》《噪音的防治》三个活动安排教学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噪音的来源,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噪音污染的危害来突出控制噪音污染的重要性,并且我们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噪音污染可以控制的方面。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起不制造噪音,做一位文明的小公民。

二、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2、知道噪音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危害。

3、知道减少噪音有那些措施。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例如:实地考察、设计问卷、采访环保局、医院等专家、查阅资料等;展示的方式有:录音录像资料、网页、图表、报告、手抄报等。

第1课时《活动1:哪里有噪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哪里有噪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一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思维碰撞,初步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交流、探究、调查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

2、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五、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提出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基于问题的学习: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学习。

六、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师:准备调查表等,有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课件,整合有关“我与我的好朋友”方面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源,以及激发情感的故事和音乐,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准备铁皮、玻璃。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体验不同的音音,引出噪音。

1、(出示)MP4同学们都认识这是什么吧?你们经常用它做什么?(听歌) 老师用MP4录制了几种不同的音音,你们想听吗?请你闭上眼睛,静静的走进音音的世界。(播放音音:一段是鸟叫,一段是水音,一段是天籁之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继续听:让学生用铁皮刮玻璃发出音音。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师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好听的,优美的,让人舒服的音音,也有嘈杂的,刺耳的,让人烦噪的音音,这就是噪音(板书)

(二)走进生活,寻找身边的噪音。

我们是用什么器官感受到音音的?(耳朵——称为听觉器官)

谁知道3月3日是什么节日?(多媒体演示《爱耳日》小知识)

那你的身边有没有噪音,想一想,噪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小组内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然后汇报。

汇报预设:

1.交通运输噪音。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音已成了交通噪音的元凶,占城市噪音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音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噪音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音。这也是室内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 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音响。这些音 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

泵房都比较严 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 的噪音。

3.城市建筑噪音。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音,建筑施工现场噪音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音、餐厅、公共汽车、旅 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占城市噪音的 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音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音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近几年家庭卡拉 OK机广泛流行,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幸福,沉醉于自我的享受之中,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噪音的污染强度。

(三)利用测试,深入感知什么是噪音。

我们学校里有没有噪音?(有的说有,有说说没有)

我们来做个实验测试一下好不好?这是专门用来测试噪音的分贝计,有时也叫dB计(出示分贝计实物,并板书)dB是表示什么,谁知道?dB表示分贝,是音音的单位。

嘘!,我们先用分贝计测试安静的教室的音音。(板书:安静的教室)

好,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数字是多少?(学生交流)

我们来取个平均数大约是41分贝。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你平时说话的音音大约是多少分贝?(一学生回答,同时测出回答问题时的音音的分贝数,板书。)

那你再猜猜课间吵闹音又大约是多少分贝呢?(学生猜测、交流)

老师在课间用分贝计测试过,大约是95分贝。(板书)

到底多少分贝的音音才是噪音呢,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规定标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国家规定的噪音的标准图表。)

谁来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

师小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连我们平时说话的音音的分贝都是超标的,又何况是下课的喧哗音呢!

(四)汇报交流,活动延伸。

走向社会指导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音来源的调查报告。

八、板书设计

哪里有噪音

交通运输

工业机械

噪音来源 城市建筑

家用电器

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

九、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只定位在对朋友的理解和认识上,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生活实例和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悟。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及如何正确交朋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是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亮点:任务驱动式的问题探究。本节课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有了这样的内心驱动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思路。

一点不足:通过本课的设计及实施,发现有些学生不善于探究,合作能力不强。但同时这也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这也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当今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第2课时《活动2:噪音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危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

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2.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噪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调查结果展现给学生。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朋友之间相处的办法。

2.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教学环境与媒体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噪音的来源,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

小组交流,交流完汇报。

学习指导语: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二)学习与探究

教师指导语:噪音对人们有哪些影响? 噪音的危害有哪些?

让我们从身边去寻找答案,调查了解,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汇报:

(1)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阈移

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

暴震性耳聋:突然发生巨大声响(140-160dB)引起的听觉器官急性损

 噪声可以诱发其它疾病

 心脏病

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 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 伤害视觉功能

 对血液成分造成影响

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2) 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

力下降等心理症状。

 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

脾气暴躁。

 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3)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降低通信效率

 损坏建筑物

 干扰自动化机械设备和仪器

 掩蔽效应使生活中更易发生事故

(三)总结与交流

教师指导: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调查活动中你是如何获得结果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畅谈收获:小组之间穿插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收获。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小结:让学生在分享经验和收获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出没有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七、板书设计:

噪音的危害

八、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本节课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情景的创设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亮点:本课注重有效的创新情境模式,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小组探究和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多样化,如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更是培养了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但是少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的不积极,和其他同学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我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第3课时《活动3:噪音的防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防治》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里的第三个活动。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我还想研究”五个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防治有一定的了解,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3.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学习方法: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怎样控制噪音呢?我们这节课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问题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运用技术措施防治噪声污染。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噪声,制订不同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对消声、隔声、减振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订技术规范,指导和规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和工程建设活动,保证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和设施建设质量,发挥防噪降噪的作用。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营造隔音林。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3: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六、板书设计:

噪音的防治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七、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亮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不能“越位”。在本节课中,不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做计划,教师全是大放手,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形散神不散”,教师把握关键时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如: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对学生计划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补充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


相关文章

  •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
  •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及教案 一.活动课题:中秋节 二.学校:沙田镇中心小学 三.班级:六年级.. 班,学生数:.. 人 四.指导教师:... 五.计划教学时间:(1--2)周 六.教学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知识. ...查看


  •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教案(上册)
  • 扬武小学教师电子备课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 安全在我心中 活动时间 8 课时 班级 六(1)班 1. 了解安全的一些相关知识, 学习 <未成年人保护法> , 了解里面的一些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激发学生参与 ...查看


  • 从无字句处读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例教案)
  •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三年级综合实践<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滕州市东郭镇李岭小学 相同 课题:<观察的学问>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首页 课件 论文 试卷 教案 范文 作文 试题 动画 地图 首页 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化学教案 物理教案 生物教案 历史教案 政治教案 地理教案 信息技术 其他科教案 音乐教案 ...查看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课程大纲
  • 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课程大纲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 日 期:2012年9月 适用年级:三年级 授课时数:42课时 教学材料(教材及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英语PEP 三年级上册 一.课程目标:(结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quo ...查看


  •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计划
  • 甲浦小学2013/2014学年六年级劳动技术上册 教学计划 甲浦小学 许宇航 一.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简析.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 ...查看


  •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市南路小学 五年级组 教材简析: 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由2首古诗.3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一个综合性学习组成.两首古诗分别是描写夏天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查看


  • 川教版五年级上册科综合实践教案
  • 各式各样的汽车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车的相关信息,通过动手,能制作出车,并能掌握改进途径. 2.在活动中能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实践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 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共享意识:能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 ...查看


热门内容